[中报]澳华内镜(688212):2022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24日 23:48:09 中财网

原标题:澳华内镜: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12 公司简称:澳华内镜 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之“五、风险因素”。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顾康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钱丞浩 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娜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7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4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55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 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 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 释义  
澳华内镜、公司、本公司、母公 司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澳华光电内 窥镜有限公司
安兜思勾普安兜思勾普(上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北京双翼麒北京双翼麒电子有限公司
西安申兆西安申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澳华常州、常州澳华澳华医疗科技(常州)有限责任公司
WISAPWISAP Medical Technology GmbH
常州佳森常州新区佳森医用支架器械有限公司
杭州精锐杭州富阳精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祺久无锡祺久精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宾得澳华上海宾得澳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Appalachian MountainsAppalachian Mountains Limited
千骥创投、千骥创投上海千骥生物医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High Flame、高燊有限公司High Flame Limited
君联欣康苏州君联欣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君联益康北京君联益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QM35QM35 Limited
招商招银、深圳市招商盈葵股权 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 市招商招银股权投资基金深圳市招商招银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启明融合苏州启明融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小洲光电上海小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创合杭州创合精选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艾德维克深圳艾德维克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苏民投君信苏民投君信(上海)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林巴斯奥林巴斯株式会社,日本精密仪器制造、光学技术开 发的代表企业之一。
富士胶片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日本影像、信息、文件处理类产 品及服务的提供商。
宾得医疗Pentax Medical,HOYA株式会社的子公司,日本内窥 镜成像设备生产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
内镜、内窥镜、医用内镜、医用 内窥镜一种光学仪器,由体外经过人体自然腔道或人工切口 送入体内,提供体内影像,进行诊断检测和治疗的光 学仪器
软性内窥镜、软管内窥镜、软式 内窥镜、软镜通过人体自然腔道进入体内的内窥镜,镜体一般可弯 曲,区别于硬管内窥镜
主机包含内窥镜图像处理器和冷光源
AQ-300系统包含AQ-300主机及配套镜体
AQL-200L系统包含AQL-200L主机及配套镜体
AQ-200系统包含AQ-200主机及配套镜体
AQ-100系统包含AQ-100主机及配套镜体
VME-2800系统包含VME-2800主机及配套镜体
VME-2300系统包含VME-2300主机及配套镜体
AC-1系统包含AC-1主机及配套镜体
CBI分光染色技术(Compound Band Imaging,CBI),用 滤光器滤过白光,通过对人体组织和器官光学染色使 得医生能更好观察病变黏膜下的微血管结构。
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指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制造出 来的芯片,其功能为将光学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电学 信号
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是 一种用于探测光的硅片,由时钟脉冲电压来产生和控 制半导体势阱的变化,实现存储和传递电荷信息的固 态电子器件。
4K一种视频显示格式,表示水平方向每行像素数量达到 或者接近4096个,属于超高清分辨率
1080P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制定的高清数字电 视格式标准,表示垂直方向有 1080 条水平扫描线, 属于全高清分辨率
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
CE欧盟产品安全强制性认证证书,通过认证的商品可加 贴 CE(CONFORMITE EUROPEENNE)标志,表示符合安 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指令的要 求,可在欧盟统一市场内自由流通
ISO 13485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 系用于法规的要求》(Medical Device-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 国际标准,该标准是专门用于医疗器械产业的一个独 立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 900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国 际标准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澳华内镜
公司的外文名称SHANGHAI AOHUA PHOTOELECTRICITY ENDOSCOPE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AOHUA ENDOSCOP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顾康
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02年7月公司注册地址由“上海市闵行区鲁汇镇东方 经济城“变更为”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号13幢 2017室1座”。 2020年3月公司注册地址由“上海市闵行区金都路4299 号13幢2017室1座“变更为”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 弄66号”。
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1108
公司网址https://www.aohua.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 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施晓江万梦琪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上海市闵行区光中路133弄66号
电话021-54303731021-54303731
传真021-67681020021-6768102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 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澳华内镜688212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167,352,863.25146,903,469.5313.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7,376.689,164,462.95-44.71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1,561,681.767,969,598.08-80.4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832,709.4725,790,945.59-238.94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35,029,764.681,248,618,273.37-1.09
总资产1,362,574,920.041,349,235,257.480.99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40.09-55.5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40.09-55.5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010.08-87.5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11.70减少1.29个百分 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0.131.48减少1.35个百分 点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2.0615.91增加6.15个百分 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品力的提升,获得更多临床认可,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44.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80.40%,主要系公司为铺设营销渠道,研发项目建设,期间费用支出增加所致。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36,257.49万元,较上年末增加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3,502.98万元,较上年末减少1.09%。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分配现金股利,净资产减少所致。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4,343.13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816,954.7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 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 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3,018,503.8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365,134.0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586,077.77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54,476.90 
合计3,505,694.92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代码:C35)”,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中的“C358 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

2、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
近年来全球老龄化加速,受新冠疫情等影响,医疗支出增长带来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扩大。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在2020年已经突破4,40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8,000亿美元,2020年到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3%。与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相比,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相对更加迅速,2015-2020 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3,125.5亿元增长至7,789.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0.0%,预计203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22,000亿元,2020-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11.2%。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快速增长的同时,医疗器械企业呈现数量多、产业分散、整体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低的特点。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仍是国际跨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医疗器械前沿技术被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掌握,高科技产品依赖进口,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国家对医疗产业的扶持以及医疗器械行业技术发展带来的产业升级,医疗器械行业将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并实现从中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进口替代的过程。

根据德邦证券研究所测算,2020年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高达203亿美元,随着普及率的提升,2020 年-2030 年全球整体处于 7%高个位数的增长阶段,2020 年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231亿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624亿元,2020-2030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5%,国内内窥镜市场将维持较高增速。2020年美国主导全球43.6%的医用内窥镜市场,欧盟五国、中国和日本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9.3%、16.5%和7.6%,预期随着未来十年国内内镜需求的高速增长及普及率的快速提升,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将成为全球最快增长市场,2030年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医用内窥镜市场。

根据国元证券研究所测算,2015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28.7亿元,2019年中国软性内窥镜市场销售额规模约53.4亿元,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6.79%,随着消化道早癌筛查的普及和内窥镜新术式的开展,未来国内软性内镜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25年销售额将达到81.2亿元。我国软性内镜的发展受市场需求和内镜制造技术发展的双轮驱动,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行业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从事的医用软性电子内窥镜是集精密加工制造、图像处理算法、软件开发应用、光学系统设计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交叉行业,软性内窥镜常经由人体天然腔道深入体内,镜体较长且需具备一定柔性,光电信号传输距离较远,镜体插入部直径较小且功能集成丰富,对设计工艺及制造技术的要求更高,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产主营业务对应的第II类医疗器械产品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其性能和质量不仅会影响诊断的精准性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有着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和监管体系。此外,产品功能开发、性能提升等需要与临床医生长期打磨。因此,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竞争力,行业进入壁垒高。

(二)主营业务情况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在内窥镜诊疗领域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和系统性布局,公司产品已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公司长期坚持底层技术创新和跨领域人才培养,突破了内窥镜光学成像、图像处理、镜体设计、电气控制等领域的多项关键技术,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国外厂商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软性内窥镜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按照用途可分为内窥镜设备和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

(1)软性内镜设备:内镜系统包括内镜主机(含图像处理器和光源)、内镜镜体和内镜周边设备,主要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

公司主要内镜设备产品如下图所示:
(2)内镜下诊疗耗材:非血管支架和基础类耗材
非血管支架主要包括食道支架、胆道支架及支气管支架;基础类耗材主要包括消化道导丝、活检钳、圈套器、细胞刷、清洗刷等。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实现从研发到售后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主要经营模式如下: 1、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和前瞻性预判相结合的研发模式,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产品开发设计,遵循研制开发一代和投产上市一代并行的产品开发策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不断利用已上市产品市场化的收益投入技术再研发和产品迭代。研发流程包括项目立项、样机开发、注册检验和上市申请,每个环节公司始终以市场及用户需求为导向明确新产品的设计思路、技术路线、所需原材料、加工工艺等关键因素,对产品的结构、功能性、安全性、外观设计等方面进行验证和优化,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检验及注册。

2、采购模式
公司对原材料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据此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和考核机制。公司采购部从质量、成本、交付、技术等多角度进行准入评审和等级评定,并对供应商的交付产品质量状况、交付情况、价格水平、服务质量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控及年度考核,确保供应商提供的物料满足公司生产质量的要求。

公司采购模式以直接采购为主,综合考虑成本、生产效率等因素及行业通行惯例,部分非核心零配件采用委托加工的模式,由供应商按照公司要求定制加工并交付零部件或半成品。

3、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备库生产模式,根据在手订单情况、安全库存量及销售预测安排生产。并按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制定了各项生产管理制度,所有生产基地均已通过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质量部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测、生产记录和质量记录的整理归档。生产过程中,重要组件在组装完成后设置质量检验环节,检验合格后用于后续组装。成品组装完成后,质量部门将进行检验并包装出货。

4、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经销、代销及直销三种类型,三种销售模式下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均为医院等医疗机构。

公司主要销售模式为经销,该模式下公司的直接客户是经销商,可以充分利用经销商的区位优势与渠道资源,缩短终端医院的开发周期,提高对终端医院的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加快资金回流,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代销模式下,公司的直接客户是代销商,根据代销商提供的代销清单确认收入;直销模式下,公司的直接客户为医疗机构等终端用户或ODM客户,境内主体的外销业务及德国子公司WISAP的业务采用该等模式。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经过长期的研发创新,在软性内窥镜领域逐步掌握了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内窥镜镜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安全隔离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在上述核心技术平台基础上开展新产品研发工作。


技术类别核心技术技术描述技术 来源
内窥镜图像 处理技术分光染色技术分光染色技术利用血红蛋白吸收特定波长光的组 织特性,通过特定波长的复合光,实现对浅表血 管、深层血管及浅表纤维结构的光学染色。自主研发
 实时调光技术综合电子、机械、图像算法等多种方式,始终呈 现给用户清晰明亮的图像,具备多种测光模式, 可利用多个执行单元和亮度调整算法,实现快 速、准确、稳定的调光。自主研发
 低延时高清图 像处理技术对高分辨率图像数据进行低延时高复杂度处理, 包括颜色还原、图像降噪、颜色校正、结构强 化、血红蛋白增强、图像缩放等多种图像处理算 法。自主研发
内窥镜镜体 设计与集成 技术微型成像模组 技术结合光学成像、电子、精密结构,自主设计微型 成像模组,并且将微型镜头组与图像传感器模组 组装校正,使得模组达到最佳成像状态;提高模 组组装的良率,确保模组成像的一致性。自主研发
 低损失图像信 号传输技术将内窥镜前端摄像模组的高速信号无损传输到图 像处理器,确保图像真实、稳定。自主研发
 精密结构设计 与加工技术对小尺寸、高精度零部件进行精密加工和组装, 满足临床所需功能。自主研发
安全隔离 技术内窥镜无线供 电技术实现了电气隔离,有效预防漏电电击事故,并将 电磁干扰降至最低程度。与传统的电气接口相比 方便清洗消毒,并降低意外进水造成的设备损坏 风险。合作研发
 内窥镜激光传 输技术激光信号不受电磁干扰,也不会对其它电子设备 造成干扰。利用激光传输可实现更高的传输速 率,减少信息失真,从而呈现更清晰细腻的图 像。合作研发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认定主体认定称号认定 年度产品名称
澳华内镜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高清医用电子内窥镜产品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授权14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11项,新增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新增授权专利将有效保护公司在内窥镜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111111037
实用新型专利329071
外观设计专利015648
软件著作权001313
其他0000
合计1414269169

报告期内参与或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项目类型主管部门级 别项目 角色立项时间其他主要 合作单位报告期内进度
基于高像 素 CCD/CMOS 光学探测 器的高清 电子内镜 研发国家重点 研发计划国家科学 技术部国 家 级项目承 担单位2017年北京大 学、浙江 大学该项目已结项, 2022.3.31下达绩 效评价结论。项目 综合绩效评价结论 为通过,绩效等级 为合格。

报告期内参与或承担的其他项目

项目 名称项目 类型主管 部门级别项目 角色立项 时间其他主要 合作单位报告期 内进度
南京市 消化内 镜及配 套器械 创新研 发工程 研究中 心独立法 人-工程 研究中 心组建南京市 发展和 改革委 员会省级共建 单位2021年牵头单位:南京鼓楼 医院 共建单位:南微医学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大学生物医学物 理研究所、南京大学 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 研究院通过 评审
注:南京市消化内镜及配套器械创新研发工程研究中心为独立法人,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及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各参与单位权力、职责划分明确。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36,916,422.7323,366,316.0257.99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36,916,422.7323,366,316.0257.99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 比例(%)22.0615.91增加6.15个百分 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7.99%,主要系职工薪酬和投入研发材料增加所致。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序 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资规模本期投入金额累计投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4K超高清 软性内窥 镜系统110,000,000.0022,567,150.4297,705,576.271.主机、光源及常规系列 产品递交注册; 2.配套的5款产品处于检 测阶段; 3.配套的部分一次性产品 处于研发阶段; 4.新增多款配套细镜,正 在研发阶段。获得注册证国内领先超高清软镜系 统,可用于全科 室的软镜诊疗
2AQ-200系 统升级及 配套开 发28,000,000.001,897,406.5121,058,434.951.部分型号已完成注册; 2.其余多款设备处于研发 阶段; 3.新增一款多LED光源, 正在研发阶段;获得注册证国内领先AQ-200系统配 套设备
33D软性内 镜20,000,000.00732,749.7111,185,285.42部分关键技术已完成验 证,产品处于工程样机研 发阶段。获得注册证国内领先消化道3D成像 内窥镜
4内窥镜机 器人80,000,000.003,884,529.9826,767,767.251.完成关键技术攻关;2. 部分配套设备已在检测过 程中;3.完成部分技术动 物试验验证;获得注册证国际创新复杂、精密消化 道内窥镜下手术 实施及应用
5AC-1系统20,000,000.00500,743.6718,907,123.62产品已获注册证并上市销 售产品上市国内领先头端LED系统
6AQ-100系 统升级及 配套开发30,000,000.001,483,492.3915,066,501.46产品升级设计完成,导入 生产导入生产国内领先AQ-100系统及 其他配套产品升 级
7内窥镜耗 材产品25,000,000.002,945,564.0616,649,519.341.部分产品处于检测阶 段;2.部分产品已获得注 册证;获得注册证国内领先消化道内窥镜诊 疗耗材
8动物镜内 镜系统10,000,000.00963,223.057,418,449.251.完成用户试用;2.完成 产品量产并上市;产品上市国内领先动物用内窥镜系 统
9其他26,455,000.001,941,562.9420,530,464.301.多款一次性内镜产品及 配套设备处于研发过程 中;2.气腹机产品进入工 程样机开发阶段;3.一次 性耗材产品已获得CE 证;获得注册证国内领先多科室一次性内 窥镜产品及配套 设备腹腔镜手术 设备内窥镜诊疗 耗材
合 计/349,455,000.0036,916,422.73235,289,121.86////

1、4K超高清软性内窥镜系统包含4K图像处理器、多LED医用冷光源、检查胃镜、大钳道治疗胃镜和可变硬度肠镜,十二指肠镜,光学放大内镜,双
焦内镜,分体一次性肠胃镜,一体一次性肠胃镜,新增多款细镜;
2、AQ-200系统升级及配套开发项目产品主要为适配AQ-200系统的多款LED光源; 3、内窥镜机器人项目包括机器人系统,测量定位系统,器械系统以及周边设备等; 4、AC-1系统开发与升级项目结束,产品于2022年初上市销售。

5、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合理预测,实际投入可能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发生变化。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人)163108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22.8920.81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2,210.011,232.30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13.5611.41


教育程度  
学历构成数量(人)比例(%)
博士研究生10.61
硕士研究生3320.25
本科9658.90
专科2515.34
高中及以下84.90
合计163100
年龄结构  
年龄区间数量(人)比例(%)
30岁以下(不含30岁)4628.23
30-40岁(含30岁,不含40岁)8853.99
40-50岁(含40岁,不含50岁)2414.72
50-60岁(含50岁,不含60岁)42.45
60岁以上10.61
合计163100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研发技术优势
经过公司多年的发展,公司打造了一支多学科背景融合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围绕电子内窥镜构建了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公司在全国设立4大研发中心,具备光学成像、图像处理、镜体设计、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创新研发能力及电子内窥镜关键零部件和整机系统的制造能力。报告期以超过收入 20%的研发费用投入产品研发和创新,产品线涵盖电子消化内镜、耳鼻喉镜、支气管镜及内镜诊疗耗材等,并应用于消化科、呼吸科、耳鼻喉科、妇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

近年来,公司先后承担或参与了3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及6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形成了图像处理、内窥镜镜体设计与集成、安全隔离等3大类核心技术。公司的AQ-100和AQ-200系列产品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列入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名录、被上海市工信委列入上海市创新产品推荐目录。此外,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产品质量优势
为了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保障,公司建立了覆盖采购、生产、销售和售后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管控体系。在采购环节上,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要求实施供应商筛选和动态管理,并对采购的物资进行仔细的质量检验,杜绝不良原材料进入生产过程;在生产环节上,公司建立了高质量的生产线,实时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并对产成品进行检验,防止不合格品的流出。

凭借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有效的质量控制,公司各类产品自上市以来市场反馈良好,得到了国内外临床医师的广泛认可。

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ISO 9001和ISO 13485质量体系认证,产品外销德国、英国、韩国等市场,产品质量获得当地市场的广泛认可。

3、渠道和服务优势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在国内外设立多个营销支持中心,为德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通过广泛的营销网络提供及时的售后服务,并获取临床对公司产品功能和性能的需求反馈,有助于生产团队加强生产环节的质量把控,以及研发团队针对临床需求对新代产品进行功能改进和升级。成熟的营销网络提升了终端市场对公司产品的认可度,提高了公司的综合市场竞争力。

4、核心管理团队及人才储备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具有长期从事内窥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经验,对内窥镜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具有专业的判断能力,能高效制定适应市场变化及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管理团队人员稳定,能够保证公司持续生产经营。在研发人才储备方面,公司注重对于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已形成一支技术覆盖全面、核心力量突出的技术研发队伍。

5、本土品牌优势
品牌是一个企业研发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等要素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软实力体现。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软性内窥镜制造商之一,通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和产品迭代,已经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品牌基础。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4月-6月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公司业务总体上经历了间歇性停摆、停摆、间歇性复工复产到完全复工复产的艰难历程。上海两个多月的防疫封控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为应对突发环境的变化,公司管理层在生产环节、供应链管理等方面采取各种优化措施,通过调整非疫情管控地区的业务和增加相关资源投入,将因上海疫情封控和国内主要城市或地区疫情多点散发所造成的业务损失降至最低。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6,735.29 万元,同比增长 13.92%, 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6.74万元,同比下降44.71%。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工作如下: 1、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巩固持续创新能力 公司注重研发和创新,持续投入,不断加强内镜技术的研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3,691.64万元,同比增长57.99%,占营业收入比例22.06%。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163 人,占公司总人数 22.89%,主要成员来自知名大学或科研院所,专业背景完整覆盖光学、机械、 自动化、电子、软件、医学等内窥镜设备研发相关专业,逐渐培养了一支具有长期内镜研发经验 的工程师团队。研发人才队伍的壮大,为公司技术领先优势的持续,确立了雄厚的基础。至报告 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69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71项,外观设计专利 48项,有效保护公司在内窥镜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实力。
2、产品持续更新迭代,主动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
为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国内政府部门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此政策背景下,公司于2022年1月发布AC-1, 该产品面对目标二级及以下医院(甚至是移动医疗)复杂的检查环境时,良好的操控性及领先的技术参数结合轻便小巧的尺寸使得适应性和可用性变得更强;2022年5月公司推出AQL-200L全新一代智能多光谱内镜,该产品在延续激光传输技术和无线供电技术的基础上,采用LED光源,实现了白光模式及CBI regular、CBI Indigo、CBI Aqua多模式窄带光染色成像,可更好满足临床不同病变得需求;同时增添了智能化助手辅助诊疗系统,可对消化内镜下视频图像进行实时监测,能够在关键节点提示可疑病灶,减少漏诊、误诊,提高早期癌症检出率,助力消化道系统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强化营销体系建设,与临床建立全方位深度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大力推进营销体系建设,加深公司产品的市场覆盖深度及广度。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已建立广东分公司、河南分公司、重庆分公司等八个营销分公司,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营销服务网点,实现区域化垂直深度管理,公司产品的覆盖面和市场竞争力将得到有效提升。

报告期内基于“医工结合”理念,围绕国产高清内镜的临床功能的升级、早癌筛查等主题,与南京鼓楼医院、北京友谊医院、杭州第一人民医院、长海医院等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全方位深度合作,包括创新产品开发、医师培训等。与此同时上半年持续推进学术推广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围绕AQL-200L、AQ-300等产品推出系列学术专题活动,受到专家、客户、经销商等良好反馈。

4、优化人才管理体系,提升疫情风险管控能力
公司坚信人才是企业经营与发展之根本,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了长效的员工股权激励机制,通过实施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66名符合条件的激励对象224万股限制性股票,有效地将公司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结合绑定,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2022年上半年,上海受到疫情管控措施影响,4-6月公司正常生产经营受阻,得益于公司完善的远程工作模式和优化后的研发体系、生产工艺等, 在封闭式生产管理政策指导下,保证了部分研发、供应链工作的正常运行。

5、完善公司治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公司持续推进系统制度建设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注重生产经营的同时,不断努力加强公司治理管理,推动公司生产经营业务稳健发展,进一步整合优化各项流程制度,提升组织能力与运 营效率。公司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制度管理执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持续强化信息披露及内部控制,规范公司运作,进一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真实、准确和完整,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公司及股东的权益。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五、 风险因素
√适用 □不适用
(一)核心竞争力风险
1、技术创新和研发失败的风险
医用电子内窥镜是集精密加工制造、图像处理算法、软件开发应用、光学系统设计等技术为一体的综合交叉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技术趋势,不断开发出符合临床应用需求的创新产品。新产品从研发到注册成功周期较长,一般流程包括立项、原材料研究、生产工艺研究、样机试制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都关系着研发的成败,研发风险较高。如果未能准确把握市场趋势,未能找到合适的原材料,新产品未能满足临床应用需求,将会影响到新产品的研发、注册和市场推广,从而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不利影响。

2、核心技术泄密风险
公司产品的持续创新和优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在长期研发和生产实践中,公司形成了高清图像处理、内窥镜镜体设计与集成、安全隔离等软性内窥镜领域方面主要的核心技术,构成了公司的核心机密和核心竞争力。出于保护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公司对部分关键技术申请了专利,但部分技术并不适合采用专利技术予以保护。假如公司保密及内控体系运行出现瑕疵,公司相关技术机密泄露,或专利遭恶意侵犯,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3、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
电子内窥镜是一种集精密加工制造、图像处理算法、软件开发应用、光学系统设计等技术于一体的医用设备。多学科背景融合的高素质研发团队是公司持续保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司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稳定的研发队伍和技术人员是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如果未来公司对研发人员的薪酬政策和激励水平在同行业中不具备竞争力和吸引力,将难以引进更多的高端技术人才,甚至导致现有研发人员大量流失,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经营风险
1、市场拓展和市场竞争风险
以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宾得医疗为代表的日系企业在医用软性电子内窥镜设备制造领域以先进的加工能力、领先的技术水平占据了全球和国内软性电子内窥镜医疗器械市场较高的市场份额,三家企业合计国内市场占有率90%以上,与行业龙头相比,公司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5%,市场占有率较低,如果将来公司不能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将面临较大的市场拓展风险,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同时,该行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经济回报正在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2、部分进口原材料采购受限的风险
公司内窥镜设备的镜头、光源等部分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系美国、日本原厂商的代理商或贸易商,未来如因特殊贸易原因导致相关国外供应商停止向国内企业出口上述原材料,将可能在短期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3、销售模式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经销和代销模式,保持经销和代销网络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是公司业务持续壮大的关键,若公司不能及时提高对代理商的管理能力,可能出现部分代理商市场推广活动与公司品牌宗旨和经营目标不一致的可能,或者代理商出现自身管理混乱、违法违规等情形,可能导致公司品牌及声誉受损或产品区域性销售下滑,对公司市场推广产生不利影响。

4、产品质量控制风险
电子内窥镜设备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产品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其性能和质量不仅会影响诊断的精准性和手术的治疗效果,更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如果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不能与公司发展相适应,或在质量控制环节出现失误,将可能导致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发生医疗事故,从而对公司的市场声誉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可能使公司面临医疗诉讼、失去市场准入许可,从而对公司的持续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税收优惠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税收优惠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及增值税税收优惠。若公司所享受的税优惠政策因期满或发生重大变化,导致无法继续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报告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9,537.18万元,占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7.00%,占总资产比重较期初有所上升。随着公司营业收入和业务规模的增长,应收账款余额增加,若公司客户未来经营情况或与公司的合作关系发生不利变化,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将增加,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汇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外销收入为 4,119.66 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 24.63%,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区,且主要以欧元结算,若未来人民币进入升值通道,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4、资产重组及商誉减值的风险
为完善自身业务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曾围绕内窥镜诊疗领域的相关技术和产品进行多轮资产重组,并形成了相关商誉,截至报告期末,商誉账面原值为6,927.14万元。公司对各收购子公司的业务进行了整合,但由于市场政策变化、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子公司经营未达预期,公司已相应计提商誉减值,截至报告期末,商誉减值准备金额为772.68万元。公司存在资产整合不达预期,商誉发生减值的风险。

(四)行业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疗器械行业一方面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是受到国家重点监管的行业;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医疗器械行业,尤其是国产医疗器械又是受到国家行业政策支持鼓励的行业。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升级、发展。未来,如果国家对于医疗器械行业的支持政策出现变化,将对公司主营业务或产品构成不利影响。

2、产品认证风险
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实行分类管理制度,在行业主管部门注册或备案后方可生产和销售;同样,国际上各主要市场对医疗器械也制定了严格的监管制度,公司产品进入国外市场需首先满足其市场准入要求。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已取得了不同消费国对产品的认证许可(如我国的注册证或备案凭证,欧盟CE认证等)。但由于不同国家的产品的注册认证程序和周期存在差异,部分国家对进口医疗器械准入门槛较高,注册周期较长。若未来国内外产品准入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或公司新产品无法达到相应准入标准,则将对公司产品销售造成不利影响。

(五)宏观环境风险
2020年初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致使全国各行各业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同时国际贸易环境日趋复杂,若未来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可能导致市场需求增长速度放慢,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六、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请参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67,352,863.25146,903,469.5313.92
营业成本48,394,721.7845,261,585.316.92
销售费用48,090,878.1632,189,979.0549.40
管理费用40,538,272.7334,161,308.4218.67
财务费用-7,485,706.02572,461.72-1407.63
研发费用36,916,422.7323,366,316.0257.9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832,709.4725,790,945.59-238.9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1,539,268.02-18,550,748.10不适用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702,644.99-4,322,255.69不适用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92%,主要系公司持续布局国内营销,加大临床推广、完善渠道建设、扩大服务体系。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6.92%,主要系营业成本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增加。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销售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49.40%,主要系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8.67%,主要系职工薪酬、福利费、招聘费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1,407.63%,主要系大额存单利息收入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57.99%,主要系职工薪酬和投入研发材料增加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38.94%,主要系支付给职工的现金增加及购买原材料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的变化,主要系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付现支出增加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有较大的变化,主要系本期支付现金股利所致。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 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末 数占总资 产的比例 (%)本期期 末金额 较上年 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货币资 金560,391,991.6641.13766,817,412.0656.83-26.92主要系募投 项目现金支 出增加所致
应收款 项95,371,821.577.0069,069,687.875.1238.08主要系销售 规模扩大,营 业收入增加 所致
存货137,777,187.6210.1197,237,519.077.2141.69主要系销售 规模扩大所 致
长期股 权投资7,470,110.010.556,739,697.230.510.84主要系对联 营企业取得 投资收益增 加所致
固定资 产151,814,292.9311.14151,229,585.1211.210.39主要系增加 市场样机所 致
在建工 程35,825,672.672.6331,866,553.672.3612.42主要系“医 用内窥镜生 产基地建设 项目”投入 金额增加所 致
使用权 资产15,103,840.641.119,732,349.850.7255.19主要系全国 设立分公司, 租赁增加所 致
合同负 债2,320,149.790.177,934,575.390.59-70.76主要系期末 预收货款减
      少所致
租赁负 债7,604,823.960.565,639,294.980.4234.85主要系全国 设立分公司, 租赁增加所 致
其他说明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38,693,660.02(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84%。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