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太极集团(600129):太极集团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太极集团:太极集团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0129 公司简称:太极集团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李阳春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尊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尊义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经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可能面对的风险”进行了提示,请查阅。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4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7 第四节 公司治理............................................................................................................ 15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1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2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2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3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3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32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主要系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增长所致。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主要系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增长、持有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降所致。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主要系销售增长和加速收款,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长。 4、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主要系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所致。 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主要系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增长所致。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拥有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药厂有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有限公司等13家制药厂;拥有重庆桐君阁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集"工、商、科、贸"一体的大型医药集团,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 公司现有中西药品种批文1240个、全国独家品规86个、获国家专利273项。2021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规741个,其中甲类药品449个,乙类药品292个,独家品规24个。2018年版国家基药产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规368个,其中独家9个。公司产品主要涵盖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全身性抗感染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神经系统药物、大健康产品等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公司主要产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小金片、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罗格列酮钠片(太罗)、急支糖浆、复方板蓝根颗粒、通天口服液、氯化钠注射液、鼻窦炎口服液、六味地黄丸、玄麦甘桔颗粒、沉香化气片、天胶、葡萄糖注射液、散列通、消化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夏桑菊颗粒、感冒清热颗粒、五子衍宗丸等。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主要包含医药工业和医药商业,医药工业主要生产中成药和西药,医药商业主要包括医药批发及零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变化。 1、医药工业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辅料采购由采购部门集中统一采购,采购部门根据原辅料需求情况及生产进度确定采购模式,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最大程度降低采购成本,公司采购模式主要有战略采购、集中采购、三产(产新收购、产地种植和产地收购)采购、比价采购和招标采购。公司对供应商实行准入制度和质量分析制度,严格质量宣传和质量要求,并严格按照GMP、GSP等相关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优化,合格者方能入选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采购的物资由质管部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坚决销毁不合格物料。 (2)生产模式 公司下属企业所有生产产品剂型均通过新版GMP认证,采取根据销售需求按计划组织生产的模式,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GMP规范。公司依据GMP的要求,对各生产厂制定了统一的生产、质量、安全、设备、人员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确保了管理的一致性。同时通过对各生产厂进行统一部署,充分发挥整体资源合理调配的优势。生产过程中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强化工序质量控制,坚持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的“三检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3)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自营、代理和新零售三种销售模式,通过扁平化的自销模式缩短销售渠道长度,减少流通环节,有效监管,保持药品价格稳定实现双赢;借助各地优质代理客户渠道,与代理商通力合作,共同推广公司产品,保持市场稳步增长。公司骨干产品OTC市场及川渝地区多采用自营销售模式;省外市场主要采用代理经销模式;部分品种或品规积极尝试新零售销售模式。目前公司已拥有遍布全国的药品营销网络。报告期内,公司在坚持主品战略的基础上,加强学术、体验式营销,互联网与线下销售模式结合,进一步加强规模型产品集群建设;深化全员营销理念等销售模式改革得到有效实施。 2、医药商业经营模式 公司医药商业主要模式是药品批发(商业分销、医院和终端配送)、药品零售、电子商务。 可的商品,通过公司的销售网络,供应给医疗机构、其他医药商业、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个体诊所或社会单体药店,主要利润来源为进销差价。药品零售指向上游医药工业或医药商业采购药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本公司取得合法经营许可的商品,通过公司的药品零售直营门店、加盟连锁药房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直营药房利润来源主要通过进销差价,加盟连锁药房主要通过向其统一配送获得收益。 (三)所处行业情况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型特点,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存在明显的行业周期。 随着人民经济条件与健康需求的逐步提高,以及国家持续加强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未来医药行业将维持在平稳增长的新常态。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包括化药原料药制造、化药制剂制造、中成药制造、中药饮品加工、生物生化制品及卫生材料及医学用品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 随着居民收入稳步增加,居民消费支出加快增长,居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从政府到民众,对生命健康事业更加重视,人口老龄化呈逐年上升趋势,亚健康人群增多,使得医药产品的需求存在刚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医疗支出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医药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特别是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深度介入,全程参与,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药监局《关于促进中药健康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促进中医药创新发展,为中药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两票制”的实施,“一致性评价”推进,药品国采深度推进带来的降价影响,新药典实施,基药目录动态调整,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额大幅下降,贯穿了整个药品供应链条,医药行业竞争态势将日益加剧。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药品零售市场呈现连锁化状态,医药工业将迎来产品和企业的洗牌。 在“医改新政”和“健康中国”的大战略背景下,医药行业将逐渐出现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医药市场也将出现行业分化,加速向行业龙头和区域龙头集中,从医药创新研发到医药流通以及医养结合的医疗保健等形成一套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具备核心研发创新和全产业链的医药公司将长期受益。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位列世界500强第80位,全球制药企业第1位。是中国和亚洲综合实力和规模领先的综合性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拥有集科技研发、工业制造、物流分销、零售连锁、医疗健康、工程技术、专业会展、国际经营、金融投资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全产业链。公司将以加盟国药集团产业集群为新起点,以聚焦中医药核心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借助国药集团先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强大的医药平台资源优势,加速打造世界中医药产业高地。 2、具有完整的产业链 公司以中西成药制造为核心业务,拥有医药工业、医药商业、药材种植、科研等完整的医药产业链。拥有13家制药厂、20多家医药商业公司,是集"工、商、科、贸"一体的大型医药集团,是目前国内医药产业链最为完整的大型企业集团之一。 公司全资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口服液及糖浆剂生产基地,年产口服液20亿支、糖浆剂 1 亿瓶,中药提取中心年加工药材10万吨,是国内产量最大的植物药提取基地。主要产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通天口服液、太罗、丹参口服液、补肾益寿胶囊、番茄胶囊等知名产品。 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是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麻醉药及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是中国第一个口服缓释制剂的诞生地,获中国首个大输液GMP证书,西南药业的缓控释技术、速释技术、滴丸和缓释滴丸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小针剂为全国各大医院放心使用的“西南第一针”。该公司有500多个生产批文,拥有益保世灵、洛芬待因缓释片、美菲康、散列通、芬尼康及涵盖各个治疗领域的普药产品。 公司医药商业系统是西部地区药品经营业态最完善、综合实力前三强的大型医药商业体系,经营品规达5万余个,涵盖药品批发、配送、零售、进出口等业务,业务覆盖川渝100多个市、区、县,2万多个直接配送终端,拥有立足川渝、辐射全国重点城市的强大市场网络。 零售药房两大品牌“太极大药房”和“桐君阁大药房”的综合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居第一。 零售药房在2019-2020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100强中排名第六,直营连锁100强中排名第11名。四川太极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的零售经营管理水平、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已走在了全国前列,微信营销“太极小课堂”形式新颖独特、内容高质健康,被业界竞相模仿。 公司在重庆、涪陵、永川、成都、绵阳、德阳等地共有配送中心17个,总仓储面积约15万㎡,具备自有冷链配送、箱式配送车辆近200辆,大部分路线由自有车辆配送,配送能力可辐射西南片区终端10万家以上,实现配送半径200公里、12小时内,200至400公里、24小时内,点对点快速送达。重庆桐君阁物流配送有限公司和成都西部经营有限公司均具有医药三方物流资质,重庆渝北区大竹林第三方现代化物流中心,总建筑面积7万㎡,设计仓容100万件,年吞吐能力2000万件。 3、品牌、产品优势 "太极"(TAIJI)为中国首批驰名商标,OTC品牌药企第一名;"桐君阁"为百年老字号,桐君阁传统丸剂制作技艺已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司拥有中西药品种批文 1240个,其中化药品种批文550个,中药品种批文690个。全国独家生产品规86个、获得国家专利273项、驰名商标 2 项。2021版国家医保目录中,公司纳入品规741个,其中甲类药品449个,乙类药品292个。2018年版国家基药产品目录中,公司纳入品规368个。 公司产品以消化系统及代谢药物(藿香正气口服液、太罗、双苓止泻口服液为代表)、呼吸系统药物(急支糖浆为代表)、心脑血管药物(通天口服液、丹参口服液为代表)、抗感染药物(益保世灵为代表)、神经系统药物(盐酸吗啡缓释片、洛芬待因缓释片为代表)、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为代表)、大健康产品(补肾益寿胶囊、番茄胶囊为代表),以治疗性大众中西普药(尤其是基药品种和医保品种)为基础性产品线,组成了治疗领域广泛的产品群。 藿香正气口服液先后列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至第九版医学观察期推荐治疗中成药。在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产品排名中,藿香正气口服液荣获“中成药·感冒暑湿类”第一名和“2021年度中国非处方药黄金大单品”称号;急支糖浆/颗粒荣获“中成药·止咳化痰平喘类”第二名;鼻窦炎口服液荣获“中成药·口腔与耳鼻科类”第一名,五子衍宗丸荣获“中成药·补肾类排名”第一名。 4、科研技术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拥有强大的科研体系,1998年建立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999年太极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9家市级技术中心,1家省市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近20年来,公司科研成果丰硕,成功研发新药40余个、获国家新药证书30余个、生产批件70余个、临床批件20余个。获国家科技奖2项、省级科技奖13项,省级优秀奖10余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承担国家各部委项目30余项,省级科技项目70余项。拥有多个中西药研发平台:重庆市新型释药系统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缓控释制剂重庆市企业重点实验室、麻精药品缓释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中药提取分离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隔膜压滤分中心。太极集团中药提取分离纯化创新技术平台成为国内多项先进技术集成应用的典范,为中药新药研究、药品二次开发和产业化提供了技术平台,为国内领先。 5、营销管理优势 公司具有中国医药市场一流的员工队伍、一流的管理队伍,营销管理2000年获得"国家管理成果一等奖",受原国家经贸委委托在全国进行经验推广和培训;2017年,公司首创的“有序营销”体系完全建成,在全国医药工商企业中形成“太极共识”,获中国非处方药协会颁发的全国杰出营销模式奖和中国医药行业管理协会颁发的2017年度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第一名。目前,公司已建立遍布全国的药品营销网络,拥有中国西部地区最完善的医药商业网络和最成熟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拥有20余家医药商业流通企业、2家大型医药物流中心,以及综合竞争力在川渝地区稳居第一的零售药房桐君阁大药房(太极大药房)。 6、成本优势 公司采用产地收购、产新收购、产地种植的"三产"方式,拥有订单式中药材生产基地 100万亩,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公司产品将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 7、资本与资产优势 因低成本扩张,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拥有大量土地,土地的稀缺性必将导致其价值攀升,公司将对部分闲置房地产有序开发,增加利润。并利用现有重庆长寿湖太极岛、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海南屯昌加乐潭等资源优势,配合国药集团布局健康养老产业,打造四季养生基地。 三、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十四五”战略规划引领下,严格落实董事会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克服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坚持“规范治理、聚焦主业、突破销售、提质增效”的工作方针,以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为抓手,狠抓规划落地、运营管理,严控成本费用,强化合规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加速构建公司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生产经营得到有效突破,营业收入和经营性净利润均创出历史新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8,524.91万元,比上年644,326.33万元增长11.52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08.08万元,比上年7,687.87万元增长61.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859.53万元,比上年8,405.09万元增长112.48%。 1.产业布局优化升级 (1)优化产能布局,加大工业系统生产协同 报告期内,公司各生产厂着力加强工艺攻关,全面优化产能利用,合理统筹安排生产计划,保证货源供应。其中:涪陵制药厂做好统筹谋划狠抓生产质量及节本降费,确保主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安全稳定的供应;太极医药城B区于3月正式取得生产许可证,现太极医药城A区、B区实现全面投产;桐君阁药厂完成液体制剂车间产能扩建。 下半年工业生产系统将积极推进“3143”产能战略规划落地实施,升级打造3个中药和1个化药智能制造产能中心,提质增效4个产能协同厂,专业聚焦3个特色药品生产厂。未来各生产厂将依据各自优势,结合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的12个产品赛道、6大治疗领域,瞄准自身赛道,确定路径,协同发展。 (2)加快基地布局,加大中药资源业务协同 报告期内,公司制定了中药材资源战略规划,谋定“1+3+N”(即以种植基地与加工中心基地为根本,实施分级加工、战略储备、特殊品种经营3种经营模式,打造N个全国有影响力的千吨级中药材大品种)发展方向,加快种植和加工双“基地”建设,稳步推进20个核心品种、50个重点品种基地建设,新增订单种植2.3万亩;积极开展半夏分级加工,苍术、大黄趁鲜加工,实施半夏滚动储备,降低产品原料成本。 下半年公司将持续整合中药材资源,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一是积极推进与中国中药的中药材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二是加快全国“双基地”建设布局,以中药材加工中心及中药饮片复合工厂带动中药材种植产业,联动中药饮片、大健康产品、中药康养文旅产业;三是启动冬虫夏草的产业化。 2.工业营销破圈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45.49亿元,比上年同期40.44亿元增长12.50%。 其中:现代中药同比增长25.1%,化药同比增长4.84%,前十大重点产品同比增长36.11%。藿香正气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9.98亿元,同比增长79%;益保世灵实现销售收入8.11 亿元,同比增长18%;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实现销售收入2.36 亿元,同比增长20%;急支糖浆实现销售收入2.12 亿元,同比增长63%;小金片实现销售收入1.87亿元,同比增长20%;通天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1.21 亿元,同比增长44%;鼻窦炎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49%;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实现销售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11%。 一是围绕品类布局,推动整合营销。围绕“6+1”(消化及代谢、呼吸系统、心血管、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神经系统、抗感染、大健康)重点领域,整合公司产品优势资源,打造产品集群;稳步推进市场整合,以山东市场为试点,探索藿香正气全品类产品营销,为后续更广泛的整合营销、创新销售模式积累了较好的基础。二是OTC市场品牌提升、品类规划、渠道整合、终端促销。 主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天胶深调研、明定位、定赛道、多举措,全方位促销售突破:明确藿香正气口服液“祛暑、祛湿、祛暑湿”的市场定位、急支糖浆止咳“豹给力”及天胶“滋养有道”的宣传定位;以活动营销、事件营销为支点,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形成宣传矩阵,实现品牌重塑;促进厂商联动,实现宣传落地,多形式拉动终端销售。藿香正气口服液开展“太极劳动防暑节”等公益活动,急支糖浆开展视频争霸及陈列竞赛,全方位营造热销氛围;桐君阁药厂开展“养胃月”“非遗之旅”“惊蛰节气抓安宫”等系列活动,实现连锁销量提升;中药二厂七珠健胃茶通过工业旅游营销、数字化营销等创新营销模式,超进度完成销售目标。三是处方药市场:落实精细招商,夯实学术营销。充分发挥“减利增效分析方法论”的积极作用,紧紧围绕“准入、开发、上量”三大关键环节精细化招商;通过加大学术营销力度,以学术著作、临床病例观察活动、专题培训巡讲等形式,夯实学术营销基础,逐步建立专家网络,全力推进国家级专家库建设;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儿童鼻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上发表,以学术赋能销售;积极开展合作商业流通公司的“云培训”,合理指导、精准用药;加快医院开发,紧抓销售上量。 下半年工业销售将以品牌建设为产品赋能,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全面破圈增量。一是加强品牌建设。通过主品新视觉符号附加品牌价值,强化品牌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通过输出契合产品特性的品牌内容丰富品牌内涵,强化内容营销,化流量为销量;通过持续推进终端品牌计划,打造终端品牌销售样板。二是持续优化品类。完善补充品种,着力抓好独家产品、特色高毛利产品(如麻精、急救易短缺药品等)销售,降低产品结构性风险;有针对性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人群提供太极全品种解决方案,打造特色品类;完成年度规划新品种上市,增补新品规补位新渠道;试点心脑血管治疗领域产品的品类组合营销模式。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加大精细化招商力度,强化代理商考核,大力拓展医院渠道。 3.医药商业整合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40.75亿元,比上年同期37.96亿元增长7.34%。 公司医药商业板块以利润、效益为导向,重点推进“组织改革、统一营采、业务整合”工作,带动商业板块子公司整体全业态经营、全渠道协同、全品类运营,探索建立“纵向一体化、横向标准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一是调整布局,推进四川片区医疗与零售的业态协同,加快渝西市场全渠道开拓。二是通过针对医疗终端和零售终端的统一运营,加强供应链建设,加大与品牌厂家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商业业态协同效应,增强谈判能力,激发内生动能,释放经营活力。三是数字化赋能特色打造,以慢病为抓手,开展慢特病合约项目,整合各类厂家资源,提升慢病服务力;逐步推进“加盟+直营”一体化管理,推进“太极云药房”加盟药店上线工作,完成“太极e药”全域数字化整合营销平台测试模拟,并在管理、培训、品种、服务等方面赋能加盟药房,进一步提升加盟药房黏性,提高加盟药房经营质量。 下半年,公司医药商业将加快整合协同,形成商业流通板块业务的合力,围绕“整体做活、区域领先、赋能工业”的目标,有序推动商业组织改革及数字化转型。一是总部成立商业营运管理中心,统筹集中营采、拓展终端、数字化转型,发挥全业态协同优势,加强与主流药企合作,品种统谈分采,专业运营,通过批零协同,直营加盟一体化加快零售终端开发和零售品种上量。 二是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中医药核心竞争力,塑造中医药领导品牌形象;借助中药材全产业链优势,提供质量成本可控、丰富优质的配方饮片、精致饮片和中医药防治服务,突出中药产业、产品和服务优势。 4.科研创新效率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并完善科技创新机制,重塑科研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对经营的支撑作用。完成科研项目立项25项,再评估项目13个,SPTJZ2201获得国家药监局下发的麻醉药品研发立项批件;注射用头孢呋辛钠(1.5g、0.75g)通过一致性评价;经典名方金水六君煎及开心散已完成中试工艺验证;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及盐酸吗啡缓释片(24h渗透泵型)已启动临床研究;双苓止泻颗粒正在开展药学研究。2022年上半年申请专利34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件;授权专利2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5件。 下半年,公司科研系统在积极推进科研机制改革进程的同时,将积极深化产学研融合,启动中药数智化研究平台打造工程,全力推进太极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与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国内外一流科研单位合作的产学研融合科创平台,共建上海医工院重庆分院,提升协同创新能力。 5.内部管理规范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以战略引领运营,重经营提升效益,实现管理升级。一是积极推进规划落地。 公司在“十四五”总体战略规划基础上,积极开展各业态及子公司战略规划制定,细分子规划明确发展路径,确保“接地气”“落实处”。二是全面部署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以“项目制、可量化、可考核”为原则,从提质、增收、降费、降本、创新等多维度立项,通过狠抓项目落实提升经济效益,切实提升管理水平。三是大力提升组织能力。通过不断优化组织机构,加强人才规划,强化员工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内部流程权限梳理,夯实管理根基,提升组织效力。四是持续规范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和运营分析能力,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五是搭建合规管理体系。落实合规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全员合规意识,将合规管理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制定综合治理暨合规管理强化年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开展经营业务合规管理专项治理,对全级次企业开展经营业务违法违规问题自查排查工作,有力保障公司和股东权益。 下半年公司将持续夯实内部管理,大力提升管理效力,打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加速并高质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剩余工作任务。 6.数字化转型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演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建设全产业链数字化;以管理提升为目标,持续推进组织变革和流程再造。一是制定转型路径,以跨地域中药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为目标,制定“44N2工程”规划(即4个集约化基础底座、4个集团管控平台、N个业务运营平台、2大保障体系),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制定分段实施目标及路径,确保实施落地。二是启动实施四大重点项目,即:中药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数据治理及数据分析平台项目、流程中心平台项目、重点信息系统等级保护项目。三是推进生产经营数字化应用协同。公用系统“云智控”项目落地,西南药业、桐君阁药厂、涪陵药厂、中药二厂先后在空压机、空调、二次供水、氮气站等能耗高点启动云智控项目,项目完工后预计同比节能10%以上;太极医药城B区建立中药提取中央智能控制室,MES系统上线应用,实现从投料开始提取生产全过程智能智控;西南药业“5G+特殊药品物流监管系统”项目正式落地,对厂区内特殊药品物料及成品转运进行实时动态监控管理及数据管理,实现在全国麻精药品领域5G数字管理模式“零突破”。 下半年公司将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44N2工程”规划落地实施,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基础底座建设,全面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升级经营管理数字化平台,推进5个基础平台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销量增加导致销售成本同时增长及公司严控成本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销量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及加大产品宣传推广力度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本期比上年同期略有下降。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借款规模和利率均下降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本期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销售增长和加速收款,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本期持续建设和改造工程项目投入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同期大量归还银行借款导致上期筹资活动净现流为负所致。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将持有的股票市价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本期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98,412,665.98元,同期为-36,769,966.2元,本期公允价值变动致利润总额比同期减少61,642,699.78元。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其他说明 注1:主要系销售增长导致应收账款同时增长。 注2:主要系销售增长,回收货款收到的银行票据同时增长。 注3:主要系本期对内部交易未实现利润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注4:主要系本期对持有股票市值下降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所致。 注5:主要系本期加大使用计提的安全生产费所致。 注6:主要系本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所致。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168,384.78(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01%。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余额为44,951,689.70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288,129,871.00元,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余额为111,811,031.58元。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政策监管风险:医药行业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医药企业从药品的原料采购、生产、销售全产业链均受相关政策法规监管,同时也受环保政策约束。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药品GMP、GSP飞行检查、跟踪检查以及频繁的评价性抽检,化学药一致性评价,对医药行业来说不仅仅是技术水平和规范化运行的持续加强,还有大量资金投入。 随着监管政策的不断趋严和对企业生产经营要求的提高,公司及下属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按照GMP、GSP规范要求,对下属各单位制定了统一的生产、质量、安全、设备、人员、环保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保证生产经营合法合规,生产过程中以风险管控为核心,强化工序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2、市场风险: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药品能否入选各地基药目录、医保目录,招标价格高低和能否中标,医保品种进入双通道销售,医疗、零售终端渠道价格联动;医药零售医保支付管理将更加严格,均对公司收入和利润具有重要影响。 积极顺应医改新政,及时掌握各地政策法规,提高预判能力,提前布局产品和市场。加强有医保、基药优势的重点产品参与国家集采、国家医保、国家基药入围及各省市招标、挂网、议价工作;拓展市场,进一步聚焦资源优势客户,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对OTC销售的带动作用,加大与品牌连锁战略合作,推动销售增长。 全面提升商业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供应链建设,优化经营结构,提升配送效率和效益,零售业态加强品类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创新药房销售模式,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3、成本风险:原料成本、人工成本、改造成本等上升,而终端价格受到管制,使成本传导受阻,对公司发展和盈利空间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通过提前研判市场,精准实施战略采购和储备,有效控制价格波动对采购成本影响,并通过基地种植,抑制骨干产品重要药材价格上涨;全面推动自动化、智能化、科学调度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4、研发风险:药品具有高科技、高风险和高附加值特点,新药研发耗资巨大,新药的研发从立项、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生产注册到生产环节多、周期长;科研开发力度、新产品上市进度和产品销售均影响公司未来发展潜力;另外,随着国家药政法规的变化、审批门槛不断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 为满足公司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需要,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了消化系统及代谢用药、呼吸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感染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药物和大健康养生产品研发力度,并加大了重点产品的二次开发。同时密切关注国家药政法规的相关变化,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力争将研发风险降至最低,力争研发项目顺利获批上市。 (二) 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适用 √不适用 股东大会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董事会于2022年3月 25日收到公司董事王晓春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王晓春先生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在公司第十届董事会中担任的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及投资评审小组成员职务。辞职后,王晓春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2、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公司2021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选举程学仁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任期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十届董事会届满时止。 三、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半年度拟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四、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情况及其影响 (一) 相关股权激励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且后续实施无进展或变化的 □适用 √不适用 (二) 临时公告未披露或有后续进展的激励情况 股权激励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于2020年4月3日召开的第九届董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和2020年4月22日召开的2020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及摘要的议案和关于《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的议案。 2020年6月,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申万宏源太极实业1号员工持股计划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已通过二级市场购买的方式(竞价交易、大宗交易)累计买入本公司股票9,080,226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63%,成交总金额111,709,623.82元(含佣金等交易费),成交均价为人民币12.3元/股。截止2020年6月30日,公司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已完成股票购买,购买的股票将按照规定予以锁定,锁定期为12个月,自2020年6月30日至2021年6月29日止。 2021年6月29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已届满。 2022年2月,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已全部出售完毕。 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0年4月7日、2020年4月23日、2020年7月1日、2021年6月26日及2022年2月25日刊登在《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披露的公告(公告编号:2020-21;2020-22;2020-28;2020-43;2021-37;2022-09)。 其他激励措施 □适用 √不适用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一、环境信息情况 (一) 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 排污信息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公司共有5家子公司被生态环境部门列为重点排污单位,公司全资子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涪陵药厂)2022 年列入重庆市其他名录类别-碳排放重点排列入重庆市废水重点排污单位;控股子公司太极集团甘肃羲皇阿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胶公司)列入2022年甘肃省废水重点排污单位;控股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天诚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诚制药)2022年列入绵阳市废水排放重点排污单位;控股子公司太极集团四川太极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极制药)2022年列入成都市废水排放重点排污单位。 a、涪陵药厂碳排放情况及执行标准:
2. 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a、涪陵药厂 涪陵药厂在用废水处理站两座,设计处理能力分别为2000吨/日和250吨/日,治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及《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污口安装有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与涪陵区环保监督部门联网传输。 采用低氮燃烧器的天然气锅炉,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含尘废气采用多管旋风加水膜湿法除尘技术进行治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主要是废旧包装和中药渣,废旧包装物由再生资源回收站回收利用,该公司正与专业公司合作全面开展中药渣综合利用,小部分按照一般固废处置规范在指定地点填埋。危险废物设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暂存间进行暂存,定期交由专业单位转运和处置。 b.西南药业 西南药业(沙评坝厂区)现有日处理450吨废水的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达到《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8-2008)表2标准后外排,目前污水处理站已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维管理,在排污口安装有废水在线监测和监控摄像头并与重庆市环保监督部门联网传输。 采用2台低氮燃烧器的天然气锅炉,2022年新购一台8蒸吨低氮燃烧锅炉,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含尘废气采用“布袋除尘”技术进行治理,并委托专业运维单位进行管理。危险废物设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暂存间进行暂存,定期交由专业单位转运和处置。 c.天胶公司 天胶公司胡川厂区现有日处理能力500吨的污水处理站一座,处理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后排放,并在出水口安装在线监测并与天水市环保监督部门联网传输。 采用低氮燃烧的天然气锅炉;危险废物设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暂存间进行暂存,定期交甘肃省危废中心转移处理。 d.天诚制药 天诚制药现有日处理1600吨废水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中药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6-2008)后排放;目前污水处理站已委托专业公司进行运维管理,排污口安装有废水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绵阳市环保监督部门联网传输。 采用低氮燃烧器的天然气锅炉,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污泥和药渣交于专业公司用于土壤改良。与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专业公司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服务合同》,并根据暂存量约定转移时间进行转运处理。 e.太极制药 太极制药现有日处理220吨废水的污水处理站,氨氮及化学需氧量治理分别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1B级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排污口安装有废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并与环保监督部门联网传输。 采用低氮燃烧器的天然气锅炉,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危险废物设有符合规范要求的暂存间进行暂存,并与具有危废处理资质的专业公司签订了《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服务合同》,并根据暂存量约定转移时间进行转运处理。 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他环境保护行政许可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环境影响评价情况:
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适用 □不适用 涪陵制药厂,西南药业、天胶公司、天诚制药、太极制药均完成了环境风险评估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及备案。
5. 环境自行监测方案 √适用 □不适用 涪陵药厂、西南药业、天胶公司、天诚制药、太极制药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制定自行监测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备案。废水和废气的监测采用人工检测、委托第三方监测和在线监测方式,确保污染物排放符合标准。在线监测的数据实时上传至当地生态环境局监控平台。 6. 报告期内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 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 □适用 √不适用 (二) 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公司环保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下属企业除涪陵药厂、西南药业、天诚制药、天胶公司、太极制药外,报告期内,其它子公司也都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2022年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所有单位都取得了排污许可;制订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新改扩建目都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建立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积极学习和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加大对环境保护投入,建设了相应的污染物治理设备、设施,且运行正常;各类污染物排放均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 1. 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参照重点排污单位披露其他环境信息 □适用 √不适用 3. 未披露其他环境信息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披露环境信息内容的后续进展或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规,不断加大环保投入,建设或改造了相应的污染物防治设备、设施,对污染物排放严格按照国家环保管理部门的各项规定进行监测,对治理技术和管理持续改进,使公司环境保护水平和效果不断提升。 公司共有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藏药厂),省级绿色工厂2家(涪陵药厂、绵阳制药厂),市级绿色工厂1家(浙江东方)。2022年,中药二厂获得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正在申报重庆市绿色工厂。 公司下属子公司中有8家单位进行了清洁生产审核,其中7家已完成验收。2022年,南充药厂正在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五) 在报告期内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下属企业厂区新建、扩、改项目大量采用高效能比设备和节能措施节能减排如磁悬浮制冷机组、新型节能型蒸馏水机、MVR浓缩器、热管节能等,实施清洁生产,优化生产调度,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022年1-6月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9.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下降7.04%。 公司积极采用节能降碳措施,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1.南充制药厂正在实施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容量1MWp),预计可实现年发电80万度,减少CO 排放795吨/年。 2 2.西南药业引进空压站、二次供水系统、氮气站“云智控”项目,投用后可实现节能7%;引进新型升膜节能蒸馏水机,投用后可实现节约蒸汽50%。 3.太极医药城A区立体仓库招标购置磁悬浮冷水机组,投用后预计每年可节电100万度/年,减少CO 排放994吨/年。 2 4.天诚制药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污水站新型螺杆鼓风机替代了罗茨风机取得超预期节能效果,一台风机可实现年节电10万度,减少CO2排放99吨/年。 3 5.绵阳制药游仙厂区完成锅炉的低碳燃烧改造,氮氧化合物排放浓度降低到30mg/m 以下。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上半年开展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加强对口帮扶大顺镇、武隆接龙乡、武隆和顺镇、武隆羊角办事处、奉节平安乡的中药材基地建设,新增订单种植面积2.3万亩,带动种植农户3.1万户,预计户均增收1250元。(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