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润达医疗(603108):2022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26日 17:32:38 中财网

原标题:润达医疗: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108 公司简称:润达医疗 转债代码:113588 转债简称:润达转债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赵伟东、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廖上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娜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可能面对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 表。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司公告原稿。




常用词语释义  
拱墅国投、下城国投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名:杭州 市下城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拱墅区财政局、下城区财政局杭州市拱墅区财政局(原名:杭州市下城区财政局)
拱墅区政府、下城区政府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原名: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
上海惠中生物、惠中生物上海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杭州惠中诊断杭州惠中诊断技术有限公司(原名:上海惠中诊断技术 有限公司)
上海惠中医疗上海惠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北京惠中北京惠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青岛益信青岛益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润达、哈尔滨润达康泰哈尔滨润达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昆涞上海昆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山东鑫海山东鑫海润邦医疗用品配送有限公司
苏州润达苏州润达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润达榕嘉、上海润达榕嘉上海润达榕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润医上海润医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杭州怡丹杭州怡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润达合肥润达万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实验室、上海中科实验室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济南润达济南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润达广东省润达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秸瑞信息上海秸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南悦达北京东南悦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武汉尚检、武汉润达尚检武汉润达尚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润达康泰云南润达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金泽瑞长春金泽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鑫圣瑞黑龙江鑫圣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优科联盛武汉优科联盛科贸有限公司
润澜生物、上海润澜润澜(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康夏上海康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润达杭州润达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瑞美上海瑞美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润达重庆润达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润达国药控股润达医疗器械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国润供应链国润医疗供应链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福建福瑞福建省福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润达青岛润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润林上海润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三立合肥三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歆秩北京歆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章程》《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SIMS实验室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B2B供应链管理系统
POCTpoint-of-care testing,快速床边诊断系统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润达医疗
公司的外文名称Shanghai Run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Runda Medica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赵伟东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张诚栩杨琪
联系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 座8楼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 座8楼
电话021-68406213021-68406213
传真021-68406213021-6840621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1018号1号楼201室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7年6月7日由“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南路388号8幢203室” 变更为“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1018号1号楼201室”
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0085
公司网址www.rundamedical.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 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不适用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润达医疗603108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4,760,967,576.374,243,021,537.1612.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555,105.97203,551,461.89-21.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147,454,226.39197,166,592.54-25.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830,797.32-59,348,680.64-364.76%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20,020,894.803,462,734,438.664.54%
总资产13,385,080,932.4112,016,544,118.6411.39%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80.35-20.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70.34-20.5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250.34-26.4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516.16减少1.65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4.165.97减少1.81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6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1%,主要系报告期内3-5月份上海、东北等地区发生疫情反弹,导致院内常规检测需求阶段性下滑,随着上海、东北等地区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各项业务逐步恢复增长。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60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1.61%,主要系:(1)报告期内公司在业务端的市场投入持续加大,疫情影响下,业务的增长放缓,边际效益有所下降,报告期内毛利率及净利率阶段性略有下滑;(2)母公司及生产型子公司由于疫情原因对归母净利润影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308,283.78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 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 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 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4,265,047.55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 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产生的收益1,063,717.9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 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 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 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 有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 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 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214,647.4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57,088.98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 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 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521,124.3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减:所得税影响额3,073,470.1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4,213,311.61 
合计12,100,879.58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IVD流通与服务行业,IVD流通服务商是连接上游IVD生产企业和下游医疗检测机构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体外诊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工作主要通过检验系统完成,检验系统除了检验设备、试剂、标准品、质控品等生产资料和检验人员等构成生产要素外,还需要配合全面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环境、标本采集输送、技术维修服务等工作最终产出检验结果。医学检验实验室的本质为通过各种仪器、试剂,将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生产加工成为检验数据的“工厂”。作为服务于公立医疗机构检验科的中间渠道服务商,公司一方面需要承担起实验室诊断试剂/设备等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同时为提高医学实验室检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设备产品选择、技术应用培训、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试剂耗材管理存储、设备维修保养等方面还需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管理服务。
(一)主营业务
1、 商业综合服务平台业务
商业综合服务平台业务系公司基于下游医疗机构客户的检测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系列全方位综合服务,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帮助客户实现精细化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按照为客户提供的不同服务内容,商业综合服务平台业务分为:传统的供应链服务业务,创新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

? 传统供应链服务业务
作为公司传统的业务类型,主要以IVD产品的流通配送及售后维修技术支持为基础,为各类医学实验室提供包括丰富的多品牌产品组合服务、先进的冷链仓储物流、仪器定期维护保养及属地化快速响应维修服务在内的全产业供应链服务。

? 创新的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服务业务
公司顺应国家医改及产业发展趋势,针对较大型的院内医学实验室对成本管控、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强,持续升级服务内容,开创了新的商业模式—集约化服务模式,该创新业务模式是在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基础上,一方面通过试剂等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降低物料成本,另一方面根据各医疗机构的运营现况和发展规划,结合科技化管理理念,从构建实验室整体检验系统和提升运营管理综合服务入手,在综合提升实验室诊断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降低实验室运营管理、质量控制等综合成本,最终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针对实验室精细化管理,实现实验流程优化、设备选择合理化、试剂管理信息化、运营成本精细化、检测标准化,提供包括仪器设备维修在内的了包括临床教育培训、实验报告解读支持、既有检测项目临床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临床培训服务、 学术交流及提供学科建设支持等系列增值服务。同时公司还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特色专科建设服 务,如为微生物、病理、分子诊断、影像、透析等专科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 以上综合服务,构建大型IVD商业综合服务商的服务价值属性,帮助医院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服务业务
作为院内实验室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补充,为满足部分核心客户特检项目需求,公司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也积极布局了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公司建立以精准检验为主导、创新模式为特色,学术交流为平台的综合性医学检验实验室,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高端检测设备,大力推进产学研的发展,完成了基因芯片技术、质谱色谱、细胞成像、蛋白指纹图谱、液态芯片、药敏测试等多个检验技术平台的搭建,范围覆盖了从常规到高端的主流技术领域,检验项目超过2000项,其中包括分子诊断、远程病理诊断、冰冻病理、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染色体检测等高端检测项目,较好的满足公司集约化客户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对部分高端诊断项目的外包服务需求。


2、工业板块
? IVD 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业务
1)自主研发生产制造业务
基于公司对下游客户在产品需求的洞察力,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业务,对IVD上游部分特色技术领域产品进行了差异化布局,自主品牌产品覆盖质控、糖化、质谱仪、POCT、生化等领域。

2) 联合研发生产制造业务
在IVD上游部分主流成熟技术领域产品如化学发光免疫领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研发、生产产能优势,渠道平台及售后服务优势,与全球IVD巨头奥森多展开业务合作,双方成立联营公司,共同在免疫等领域研发相关产品,同时公司为合作开发的产品提供代工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

此举开创了公司在工业板块发展的新业务模式,预计将为公司工业板块业务带来新的业务增量。

? 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
公司聚焦智慧检验,打造数字化检验平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在实验室信 息、智能化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检验大数据分析解读等各环节赋能传统检验医疗向精益化、智 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化检验诊疗。针对检验数据各产生环节,公司提供的数字化系统包括:1) 实验室智慧化管理,开发了系列数字化信息产品,如SIMS系统(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Mai47 系统(医疗供应链协同云平台)、POCT智慧管理平台、ISP系统(仪器服务平台)、CCLS(冷链 物流系统)、DAP(数据融合平台)等;2)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开发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软 件,质量云及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等。针对检验临床信息化数据环节,开发了LIS系统(医学实验 室信息系统)、BIS 系统(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系统)、区域信息平台等。针对检验数据分析解读 环节,开发了润达慧检-人工智能解读检验报告系统、全周期健康管理互联网平台等。为实现检验 检测数字化转型,未来公司会继续围绕B端医疗机构,致力于开发更多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 慧管理系列数字化产品,提升医疗效率;同时围绕C端患者,为患者提供检验报告人工智能解读 分析,康复养老慢病管理,辅助生殖管理等智能化医疗服务。
(二)经营模式
公司商业模式类同连锁医疗服务经营模式,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增强客户粘性,扩大市场规模。在为客户的服务过程中,公司获取的毛利来自于试剂冷链运输配送、仪器设备售后维修/技术支持、实验室精细化管理服务、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服务、新项目推广教育培训服务等综合服务,服务的价值通过试剂的差价变现。在搭建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公司在上游部分特色细分领域进行自主品牌产品的研发生产布局,进一步满足下游医疗机构对部分特色检测产品的临床需求。

(三)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始终秉承通过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主营业务立足于院内检测市场,公司的业绩增长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受益于行业市场规模较快速增长,其增长来自于院内检测项目不断扩容,同时人口老龄化加深,患者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来自于行业集中度的不断提升,目前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集中度较低,未来随着医保控费等政策推进,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公司作为服务平台型企业,公司获取的毛利来自为客户提供的综合服务,毛利率水平相对合理且稳定,同时整体的业绩增长与上游某单一检测技术领域或单一品牌厂商产品市场需求变动关联不大,而是与下游医疗机构对多品牌、全产品种类整体检测市场需求相关,一定程度上构筑了稳健的抗风险能力。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的种类持续增加,国内临床检测市场规模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不断满足下游医疗机构客户的检测需求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稳定增长的 内生动力。。 (四)行业的发展趋势 未来IVD流通服务行业将迎来以下发展趋势: 1、需求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2020年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19年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收入 为3.75万亿。国内公立医院检验收入为3,156.5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2019年国内公立 医院住院病人检查收入为1,553.5亿元,同比增长17%;门诊病人检查收入为1,600.3亿元,同 比增长14.8%。对应于中间渠道检测服务商市场规模约1,000-1,300亿元左右,总体上IVD中间 渠道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国内检验行业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我国人口老龄 化进程加快,患者基数增大;另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医 疗消费理念得到提升,新的检验需求持续增加,院内检验项目不断扩容。目前我国纳入医保目录 的检测项目约1,600项,普通的大型三甲医院开展检测项目约700-800项,而欧美等医疗体系较 成熟的发达国家大型医院检测项目在3,000-4,000项,国内检验费用支出占医保整体支出比例较 国外成熟医疗体系国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阶段在检验领域控费措施,对小部分成熟技术领 域产品的集采降价,并不会影响整个检验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借鉴国外体外诊断产品成熟的流 通与服务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现状,国内的专业综合服务商将在体外诊断市场快 速增长的背景下,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供给端: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
目前我国IVD流通服务市场呈现出整体分散的竞争格局,IVD中小代理商多达2万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两票制”、“阳光平台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的深入推进,供给格局会发生明显变化,中小经销商代理模式将逐步淘汰消失,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未来拥有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供应链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技术服务及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规模型IVD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将受益于医改政策的执行。

3、医学检验室降本增效需求逐步显现
根据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2021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都提到了要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要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医保控费、按病种付费(DRGs)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院药品及高低值耗材加成逐步取消,进一步驱动医疗机构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目前医疗机构主要收入利润来自于检验、影像、手术等医技服务领域,医院对于检验科室的盈利和成本控制更重视,需要具备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服务企业来帮助科室和医院提升实验室自身诊断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的种类持续增加,医学实验室需要不断引进新的诊断项目和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设备,对诊断结果取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日趋提高。为提高检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设备产品选择、技术应用培训、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试剂耗材管理存储、设备维修养护等方面存在依赖于专业化技术支持服务和管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同时,随着体外诊断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分工越来越明确,体外诊断产品终端用户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拥有专业化综合服务优势的企业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更强的客户粘性。

5、IVD综合服务商迎来新课题
医学实验室从过去的小型工厂、发展到标准化工厂、未来将逐步出现超大型实验工厂,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对成本管控、质量标准要求也越高,实验室亦逐步走向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同时,随着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检验标本的规模化检测将更具备成本优势。而基于我国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医疗体制,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公立医院将成为我国医改的主阵地,如何帮助公立医院检验科提升自身检验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是未来IVD 综合服务企业的发展课题。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推广,就是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情况所开拓的一条发展路径。通过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大幅度提高区域内医学检验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通过规模化检测实现成本控制,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诊断能力和水平。



二、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体外诊断产品领域,在多年的经营中始终坚持以服务客户为宗旨的发展策略,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针对检验系统的运行特点,通过构建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地契合了医学实验室的应用及发展需求,已形成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渠道资源的整合,目前已完成全国市场布局,拥有领先的平台规模成本优势、突出的服务能力优势及强大的运营管理优势,逐步实现各子公司从原有的供应链代理商向平台型综合服务商升级转型,同时公司的自产产品借助自身产品特色及与渠道平台协同优势,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供应链平台规模成本优势
公司凭借多品牌、全产品种类的优质产品组合方案,可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对成本控制、产品品牌选择等各方面需求,在性能和价格方面提供综合最优方案。同时目前公司具备较大的渠道平台及市场规模优势,通过集中统一采购,和上游厂家的议价能力不断提升,既满足医疗机构对成本控制的需求、同时维持公司稳定的盈利水平。

(1)产品种类齐全丰富,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公司在原有涵盖体外诊断领域绝大部分检验项目产品供应体系的基础上,导入了更多各项国际国内领先的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供应体系,涵盖了近1,200家不同厂商提供的近19,000个品项的体外诊断相关产品。公司产品供应体系已基本实现业内主流供应商和产品的全覆盖。公司根据各类医学实验室对产品性能、服务内容和购买价格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专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并有效实施。

(2)强大的客户资源及服务网络渠道优势
公司通过自建和投资合作等方式,服务范围覆盖华东、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中等地区,使公司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稳定、及时、高效的体外诊断产品与服务。公司从2010年起为医院客户提供的整体综合服务,结合了公司产品种类丰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优势,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为全国4,000余家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 体外诊断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持,服务客户数量位居同行业前列。 (3)引入国资后呈现融资优势 自2019年引入国资控股股东后,公司融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不断巩固和开拓融资渠道,公 司陆续从各大国有银行获得了大额的授信额度,同时融资成本得到下降,为公司未来业务规模持 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二)丰富的服务经验及强大的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深耕IVD行业20逾年,拥有丰富的IVD产品供应链服务及技术服务经验。公司拥有强大 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设备安装调试、应用培训、设备校准、现场检修及技术支 持等属地化服务,其中专业技术维修工程师五百余名(含五十人以上的厂家认证工程师),技术 服务团队由检验医学、实验统计学、机械、光学、电子信息等多领域专业人才组成,掌握现有超 过50个主流品牌的仪器设备的售后技术服务。团队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综合服务为核心” 的理念,服务执行力强、覆盖面广,具有主动性、及时性、专业性和前瞻性。强大的技术服务团 队保证了公司的服务价值,在同行业中处在领先地位。 同时,公司还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多达40余项定制化的增值服务。针对帮助实验室运营成本 降低,实现实验流程优化、设备选择合理化、试剂管理信息化、运营成本精细化、检测标准化, 提供了包括质量控制管理服务、实验室设计优化服务、产品组合选择服务、ISO15189质量标准认 证服务、信息化服务、实验报告解读服务、SOP文件建立、溯源性证明文件、性能验证试验、定 标参考值确定等系列增值服务。此外,针对帮助实验室提升医疗水平,提供了包括临床教育培训、 既有检测项目临床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临床培训服务、学术交流及提供学科建设支持等系列增值 服务。
(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自主开发及实施能力优势
公司向来重视医疗检验领域信息化的开发建设,在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拥有200余人的强大IT技术团队,主要针对检验领域信息化平台进行开发,通过以信息化进销存管理系统为基础,以LIS(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SIMS(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B2B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等为核心,构建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实现实验室的智能化、简便化、标准化、精细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一方面,公司通过自主可控的信息化系统,可针对医院检验科管理服务中遇到的新的管理难点、痛点,及时对相关系统进行升级、更新,增加相关功能模块,或者开发新的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高效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也提升了公司内部经 营业务管理能力以及实现集团对全国各子公司的精细化管理。
(四)自主品牌产品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布局差异化的自主品牌产品,一方面满足不同类型客户对于产品选择的需求;另一方面助力公司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公司自主研发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等产品,于2011年成功投放市场。经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领域市场份额仅次于占领高端市场的进口品牌。随着公司最新一代产品MQ-8000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投放市场,进一步巩固了在国产产品领先的市场地位。

公司顺应客户在实验结果的质量控制方面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多种选择的自主品牌第三方质控品,结合自研的第三方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及检验结果互认平台,已经成为国内第三方质控服务的领先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临床质谱仪——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系统获批上市,ARP-6465MD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系统针对临床检验进行了的创新,性能卓越且机型小巧,操作简单、维护便捷,可靠的高效液相系统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及全中文版采集分析软件,可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维生素、儿茶酚胺类、激素、胆汁酸谱、脂肪酸谱、血药浓度监测等所有主流串联质谱检验项目。未来利用公司产品先发优势及渠道服务优势,力争在国产替代的过程种,在临床质谱技术领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五)专业稳定的管理团队和强大的服务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创始人及主要管理团队成员具有极为丰富的体外诊断产品经销和服务经验,核心团队成员来自希森美康、强生、德灵、贝克曼库尔特、西门子等知名跨国公司,多年来积累了与大型跨国体外诊断产品制造商的长期合作经验,对本行业的业务模式有深刻理解。公司管理层队伍人员稳定,主要管理人员在公司服务年限均在10年以上。

同时公司拥有各领域专业人才梯队,包括研发生产、技术服务工程师、IT技术人员、驻场管理、质量控制、市场、销售、采购、物流等等。公司目前3200余名员工中,负责为医院客户提供系列增值服务的员工近900名,包括约650人的专业工程师技术和信息服务团队,245名驻场服务人员。相关人才储备在同行业公司中处于领先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实验室综合服务领域的优势地位。




分地区2022H12021H1增长率2022Q22021Q2增长率
华东地区291,980.93248,984.7717.27%163,521.75134,448.2221.62%
东北地区61,609.0852,890.5416.48%34,743.7927,948.0524.32%
华北地区56,540.5755,857.101.22%27,352.6727,570.85-0.79%
西南地区17,084.8513,774.8624.03%8,071.386,751.4319.55%
华中地区37,495.4142,685.22-12.16%20,308.9420,771.28-2.23%
其他11,040.649,772.9312.97%5,062.214,616.679.65%

(1)报告期内,华东地区仍是公司重要的战略部署,各项业务二季度快速恢复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9.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27%;该地区占公司本期主营业务收入的61.37%。

(2)东北地区,报告期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业务开始逐步恢复,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16.48%。 (3)西南地区作为公司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集约化和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重要地区,报告期内西南 地区疫情整体控制较好,公司各项业务均较正常推进,实现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24.03%,呈 现较高速增长; (4)华北、华中地区,报告期内相关地区偶发局部疫情,对公司业务开展带来一定影响。随着相 关地区疫情逐步好转,下半年各项业务将实现快速恢复。 从全国各地区业务发展情况看,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各地区医疗机构在做好疫情防 控工作基础上,各类门急诊、住院和手术等就医活动正常开展,公司各地区业务已逐步恢复正常 的增长水平。 2、分业务类型分析 公司主营业务立足于院内检测市场,报告期内,东北地区、华东地区等区域相继出现较严重 的疫情,上述地区终端医院正常就诊活动出现阶段性的大幅下降,导致院内常规检测需求未达预 期,公司核心服务型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及工业板块业务均受到疫情停工停产 影响,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幅较小。随着二季度上海、东北等地区疫情陆续得到有效 控制,公司各项业务呈现快速恢复增长态势,下半年公司将全力以赴,加快推进各项业务的发展, 争取全年公司各项业务整体保持较快速的增长。 (1)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96亿,较去年同期增长0.78%。 主要系报告期内全国部分地区发生较严重疫情,终端医院正常就诊活动出现阶段性的下滑,导致 公司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整体收入增长不高。随着6月份上海等地区疫情好转,公司集 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快速恢复;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 的拓展,力争全年实现较快速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集约化/区检中心客户数达406家,其 中新增客户15家。 (2)工业板块 工业板块包括 IVD 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和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11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8.54%,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生产型子公司及信息化子公司均位于 上海地区,疫情期间企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的停工停产影响。随着上海疫情好转后,各子公司已 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 5,895 万元,同比增长 14.87%,公司继续加 大对IVD产品、信息化等产品的研发投入,提升公司综合研发能力。 (3)第三方实验室业务 作为院内实验室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补充,为满足部分核心客户特检项目需求, 公司借助自身资源优势,在全国部分地区新增医学检验实验室,报告期内第三方医学诊断服务业 务实现营业收入6.08亿元。。 3、盈利能力分析 本报告期内,由于受到东北地区、上海等地区疫情影响,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出现阶段 性下滑。展望全年,随着下半年疫情得到持续控制,公司各项业务快速恢复,毛利率及净利率水 平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4、期间费用率的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与去年同期略增加,虽然上半年公司业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公司全年业务开展和投入目标维持不变,基于长远考虑,公司继续加大相关服务人员投入,随着下半年各项业务快速推进,费用率有望逐步下降。

管理费用率近几年逐年下降、趋于平稳,体现了公司管理效率的提升。

财务费用率略下降,报告期内,公司对债务结构进行优化,融资成本得以进一步降低,整体财务费用率略有下降。

研发费用率略有上升,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对自产产品的研发投入。


二、运营管理情况分析
1、克服疫情影响,继续加强主营业务做精做强
公司主营业务立足院内检测市场,在主营业务方面进一步广拓深耕,积极拓展市场,继续推进整体综合服务业务,通过不断深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国内院内检测服务平台市场份额。

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医改政策,助力分级诊疗落地,推动检验结果互认,公司以整体综合服务为核心协助各级医院的区域检验中心建设,从医院实验室综合服务向区域检验中心综合服务发展,将现有成熟的服务经验和模式延伸到精准检验和区域检验中心领域中去。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相关客户签约落地进度受到一定影响,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共计 406家,新增15家。疫情影响消除后,公司将继续积极推进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的拓展,不断扩大公司综合服务平台市场规模。

2、加大自产产品研发投入,继续提升自主品牌产品的市场份额
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领域,对IVD部分特色技术领域产品进行差异化布局,自主品牌产品领域覆盖糖化、质控、临床质谱仪、分子诊断、POCT、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等领域。报告期内,受上海地区疫情影响,各生产型子公司物流、生产均受到了较大停工停产影响,随着上海疫情好转后,各生产子公司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下半年公司将全力以赴加班生产,力争全年各产品线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继续加大自产产品的研发生产,研发投入达5895万元,以自有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为依托,不断提升整体研发水平,持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对原有产品技术进行升级,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并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3、加大数字化检验医疗信息系统建设
公司聚焦智慧检验,打造数字化检验平台,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AI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检验临床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精细化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检验大数据分析解读等各环节赋能传统检验医疗服务向精益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化检验诊疗,致力于构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医院,提升医疗效率。针对医院临床信息化管理,实现智慧医疗,公司自主开发了LIS 系统(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BIS 系统(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系统)等系统;针对检验科精细化管理,实现智慧化管理,借助物联网、5G 等技术,公司自主开发了质量管理平台软件、SIMS系统(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Mai47sass系统(医疗供应链协同云平台)、POCT 管理平台系统、PCR数字管理平台、ISP 系统(仪器服务平台)等软件平台;针对智慧服务,借助AI、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公司推出了润达“慧检-人工智能解读检验报告系统”及“慧好-全周期健康管理平台”,该产品同时面向医疗机构及患者提供智能化解读检验报告服务。未来公司将继续基于检验大数据重点开发围绕医疗机构和患者应用的智能数字化产品。

4、优化供应链资源,改善经营性现金流
公司在完成跨区域战略布局后,专注于增强业务整合和发展,提升了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现金流逐渐好转,公司已连续4年保持了较好的经营性净现金流。由于医院客户结算周期习惯,年度内各季度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有所差异,通常上半年现金流情况较下半年差,本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期为-2.76亿元,与同期对比净减少经营现金流2.16亿元。主要原因系公司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回款周期延长,通过增加授信规模来补充短期流动资金。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作为国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公司继续围绕核心服务与自产产品业务,顺应国家医改政策方向,进一步积极拓展综合服务业务市场份额,同时加大自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自产产品与渠道平台的协同作用,提升公司整体综合盈利能力。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4,760,967,576.374,243,021,537.1612.21%
营业成本3,562,141,678.013,120,523,818.2114.15%
销售费用428,349,978.72370,353,444.2615.66%
管理费用203,044,213.03180,579,894.6512.44%
财务费用150,534,212.35135,211,993.5111.33%
研发费用58,954,312.1451,322,616.9214.8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830,797.32-59,348,680.64-364.7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5,573,101.67-113,225,015.09-143.3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4,033,791.7875,393,524.49290.00%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3-5月份上海、东北等地区发生疫情反弹,导致院内常规检测需求阶段性下滑,随着上海、东北等地区疫情逐步得到有效控制,医院就诊活动恢复正常,公司各项业务逐步恢复快速增长。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在业务端的市场投入持续加大,疫情影响下,业务的增长放缓,边际效益有所下降,报告期内毛利水平阶段性略有下滑。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增长速度受疫情影响有所放缓,但公司全年业务开展和投入目标维持不变,基于长远考虑,公司继续加大相关服务人员投入。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人工薪酬增加为主。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有息负债规模随着营运资金需求量的增加有所扩大。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对自产产品的研发投入,员工薪酬和研发投入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6亿元,与同期对比净流出增加约2.16亿元,主要变动原因如下:受疫情影响,公司整体的回款周期有所延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在部分地区新增了医学检验实验室,相关的业务支出同比上年大幅增长,但该业务结算周期较长,暂无法形成现金流。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部分子公司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对闲置资金进行了理财的管理和安排。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授信补充流动资金扩额部分主要系报告期内在疫情阶段性影响下,应收账款结算周期有所延长。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工 业211,256,851.7573,351,734.6465.28%-8.54%-6.76%-0.66%
商 业4,546,257,904.973,487,585,208.6523.29%13.41%14.69%-0.86%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试剂及其 他耗材4,340,298,274.273,236,571,992.9325.43%13.36%14.98%-1.05%
仪器369,048,049.17309,202,110.2716.22%3.75%6.35%-2.05%
软件开发 及服务48,168,433.2815,162,840.1068.52%-12.86%10.83%-6.73%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华东地区2,919,809,275.342,204,220,923.1424.51%17.27%18.49%-0.78%
东北地区616,090,792.36464,259,812.9924.64%16.48%22.01%-3.42%
华北地区565,405,730.32446,370,219.6521.05%1.22%1.07%0.12%
西南地区170,848,514.35121,862,366.6328.67%24.03%24.60%-0.33%
华中地区374,954,073.49256,201,284.5731.67%-12.16%-11.03%-0.87%
其他110,406,370.8668,022,336.3238.39%12.97%32.88%-9.23%
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情况      
销售模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传统代理2,903,772,069.442,187,819,671.5224.66%2.08%4.84%-1.98%
集成及区 检1,195,749,947.78955,736,903.0920.07%0.78%2.33%-1.21%
第三方实 验室608,131,403.65400,790,875.4134.09%298.94%373.26%-10.35%
医疗信息 化49,861,335.8516,589,493.2866.73%-10.94%19.67%-8.51%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本期期 末金额 较上年 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明
货币资金933,566,627.646.97%1,023,536,011.818.52%-8.79% 
交易性金 融资产178,000,056.661.33%25,490,000.000.21%598.31%闲置资金暂 用于购买理 财产品
应收票据115,839,049.400.87%133,152,575.971.11%-13.00% 
应收账款4,638,910,055.0334.66%3,711,086,814.4230.88%25.00% 
应收款项 融资441,276,668.553.30%437,416,540.053.64%0.88% 
预付款项627,716,061.254.69%354,967,751.002.95%76.84%受疫情影响, 供应商暂不 发货以免影 响效期,因此 供应商预付 款增加
其他应收 款242,429,483.621.81%219,739,838.231.83%10.33% 
存货1,555,740,866.6211.62%1,502,437,657.1312.50%3.55% 
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 动资产7,581,445.210.06%10,070,463.170.08%-24.72% 
其他流动 资产16,331,422.200.12%24,302,513.360.20%-32.80%留抵进项税 减少
长期应收 款21,583,646.290.16%22,412,525.290.19%-3.70% 
长期股权 投资1,150,375,755.058.59%1,108,514,242.409.22%3.78% 
其他权益 工具投资21,712,097.490.16%21,712,097.490.18%0.00% 
固定资产966,192,615.767.22%975,895,443.028.12%-0.99% 
在建工程34,127,980.270.25%19,306,021.460.16%76.77%公司持续加 大信息化及 检测业务的 投入
使用权资 产171,757,379.171.28%191,344,981.561.59%-10.24% 
无形资产63,422,764.240.47%67,710,392.190.56%-6.33% 
商誉1,897,656,408.5514.18%1,897,656,408.5515.79%0.00% 

长期待摊 费用107,488,846.820.80%117,087,413.310.97%-8.20% 
递延所得 税资产178,637,566.201.33%135,845,732.691.13%31.50%信用及资产 减值准备变 动、未弥补亏 损变动等影 响
其他非流 动资产14,734,136.390.11%16,858,695.540.14%-12.60% 
短期借款4,842,153,818.5136.18%4,203,478,563.6934.98%15.19% 
应付票据84,200,000.000.63%50,085,194.250.42%68.11%票据融资安 排
应付账款1,622,944,385.4312.13%1,113,391,662.209.27%45.77%通过供应商 购买的医学 检验实验室 所用耗材等 形成的应付 款
预收款项19,371,930.370.14%11,714,922.300.10%65.36%预收租赁款 增加,但尚未 到期确认收 入
合同负债178,837,905.931.34%182,852,222.931.52%-2.20% 
应付职工 薪酬58,090,788.550.43%85,896,590.800.71%-32.37%上年年终奖 兑付
应交税费112,865,000.290.84%134,075,905.201.12%-15.82% 
其他应付 款174,616,153.551.30%227,638,337.361.89%-23.29% 
一年内到 期的非流 动负债286,820,710.342.14%149,428,675.061.24%91.94%长期借款增 加,重分类调 整
其他流动 负债22,516,155.070.17%23,564,282.940.20%-4.45% 
长期借款333,279,144.472.49%448,198,557.343.73%-25.64% 
应付债券791,173,709.525.91%771,879,360.106.42%2.50% 
租赁负债118,034,662.010.88%115,424,995.740.96%2.26% 
长期应付 款44,241,574.700.33%62,261,487.690.52%-28.94% 
预计负债1,582,875.320.01%2,536,998.470.02%-37.61%主要系 1077801 BC.LTD计提 金额变动
递延收益20,526,439.360.15%18,927,504.250.16%8.45% 
递延所得 税负债15,442,757.750.12%10,718,125.550.09%44.08%企业继续享 受税前一次 性抵扣固定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