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恒华科技(300365):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恒华科技:2022年半年度报告 北京恒华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044)号 2022年 0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罗新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孟令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孟令军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技术创新风险、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风险、应收账款发生坏账风险等,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29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31 第六节 重要事项................................................................................................................................ 3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6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4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2年半年度报告文本; 二、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1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 具体可参见 2021年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 2021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产品 在国家自主可控、行业数字化、BIM等技术大力推进的市场机遇下,公司结合产业趋势及自身优 势,大力推进组织改革和战略升级,确立了“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定位。 在整体战略目标引领下,公司集中各业务体系优势力量,聚焦行业细分领域,按照业务属性及专业化经 营策略,构建了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以 BIM平台及软件研发为核心,以设计咨询业务为技术支 撑和工程示范,以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为载体,同时积极拓展大数据应用、数字教育等相关业务,为电 力、水利、交通等行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赋能。 公司业务布局图 1、BIM平台及软件 BIM平台及软件为公司核心业务体系之一,定位为 BIM平台及工具层软件研发、销售,涵盖自主可控的底层 BIM平台、GIS平台、物联网平台及应用快速开发平台等,以及 BIM设计系列软件、BIM造价软件、BIM基建平台、BIM运维平台等软件产品。 (1)核心技术平台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与技术迭代,公司形成了“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以及适用于网页端和移动端的“轻量化 BIM引擎(BIMEngine)”、“轻量化 GIS引擎(GISEngine)”、“物联网平台”和具备低代码快速开发功能的“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Web)”、“移动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Mobile)”等核心技术平台,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三维设计核心算法”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 BIM应用构建的企业。 (2)BIM设计系列软件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 BIM底层技术平台,研发了围绕电网工程设计领域的三维线路设计软件、三维变电设计软件、三维电缆设计软件、三维配网设计软件、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三维评审平台等系列软件产品,以及面向新能源设计的三维光伏设计软件、三维风电场设计软件等产品。公司电网设计产品覆盖电网工程三维设计的全专业、全过程,深度契合电网设计企业需求,并已基本实现国产化,可全面支撑电网设计企业开展三维设计工作,已取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 (3)BIM造价软件 公司 BIM造价软件以电力行业建设工程造价业务为核心,以国家最新的规范和标准为依据,依托公司在三维设计和工程造价领域的技术积累,将电力工程三维设计与工程造价深度融合,研发了输电设计造价一体化软件、概预算造价软件、造价分析软件、造价评审软件等多款产品。公司 BIM造价软件面向电力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打通设计、造价业务与数据流程,实现设计、算量、造价一体化,能够为电力建设工程科学的投资决策、动态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支撑。 (4)BIM基建平台 公司将 BIM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提升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为重点,面向政府主管部门、业主单位、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等用户,构建基建现场智慧管控平台和智慧水库数字化管控平台等 BIM基建产品。BIM基建平台将工程信息管理与三维可视化相结合,在工程 BIM模型中集成、整合工程设计施工阶段各专业数据和现场“人、机、料、法、环”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在三维场景中展现设计模型、建设过程、预警问题,实现工程施工建设过程的数字化呈现。 (5)BIM智慧运维平台 BIM智慧运维平台是专注于实现资产运维可视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基础产品平台。平台将 BIM、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与基础设施模型相融合,实现互联网、物联网、工控网集成的端边云集成,实现生产、设备、人、环境的数字孪生应用。平台具备模块化、配置化、服务化等特点,围绕资产实景展现、空间管理、资产管理、运维管理、能耗管理、安防管理、智慧决策等运维业务内容,可维领域的成功落地。 2、BIM设计咨询 BIM设计咨询业务以 BIM行业应用市场为主要切入点,利用公司研发的 BIM平台及相关软件开展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规划、设计、咨询、运维等业务,为公司 BIM平台及软件切入相关市场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和工程应用示范。 在电力行业,公司现已构建了齐备的资质认证体系,资质认证范围覆盖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等多个领域,可面向送变电工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充换电站(桩)、储能、综合能源等业务领域,提供规划咨询、工程勘测、工程设计、项目管理、运维服务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全过程咨询服务。与此同时,公司积极拓展面向交通及水利行业的设计咨询业务市场,在交通行业,提供包括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路面养护改善工程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在水利行业,以规划咨询、水工设计、水保生态业务为主,逐步向水利综合规划等方向拓展。 3、基于 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 基于 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业务以“平台驱动业务拓展”为战略目标,基于自主 BIM平台进行行业资产可视化管理及数字化应用服务,服务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数字化转型。 (1)能源资产数字化应用 能源资产数字化应用基于多样的传感手段建立感知网络,实现对电网运营、用户用能、公共设施安全运维等场景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面向各类能源供应商、能源服务商、工业园区、用能用户提供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交易、能源消费、能源管理等多元化能源服务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含云售电平台、配售电一体化平台、安全监控管理平台、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智能运维调度管理平台、园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等。 (2)交通资产数字化应用 交通资产数字化应用以国家“大交通”为契机,以 GIS数字地球为载体,BIM模型为依托,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系统化运营模式,面向国内外交通领域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管养单位提供智能交通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智慧基建工程管理平台、资产可视化管理平台、集群桥梁健康监测管理平台、道路综合养护管理平台等,业务范围横向贯通投资、设计、造价、施工、管养等各环节,纵向穿透集团、企业、项目部与工程现场,专业覆盖公路、桥梁、隧道、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园区、城市综合管理等诸多领域,为客户提供整体信息化解决方案。 (3)水利水务资产数字化应用 水利水务资产数字化应用以国家“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为发展契机,依托云、大、物、移、智、链、BIM+GIS、三维仿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和手段,面向水利厅、水务局、水投集团和调水公司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水利水务信息化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水环境综合解决方案河目智云、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征地移民信息化管理系统、水电站机电集控系统等,覆盖水环境、水资源、水旱灾害、水工调水、水电站集控、智慧水务及河长制等多个业务领域。 4、基于 BIM的大数据应用 基于 BIM的大数据应用业务依托自主 BIM平台、IoT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及人工智能平台,开展基于电力大数据征信、能源数据分析、规划设计预测等电力垂直细分领域大数据应用,以及面向智慧社区的居家养老服务数据应用及运营等业务,构建智慧社区到智慧城市的 BIM应用体系,逐步推进互联网转型,培育公司新的价值增长点。基于 BIM的大数据应用产品包括面向电力垂直细分领域的煤改电大数据智能平台、电力大数据征信系统、电力大数据分析平台、电力物联网智能平台等产品,以及围绕居家养老服务的德胜无忧养老平台。 5、BIM数字教育 BIM数字教育业务主要围绕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开展 BIM专业培训、认证、比赛、评优以及海外培训交流,为公司 BIM相关的产品及服务国内外销售进行前期推广,获得客户的预认可。数字教育业务将以公司多年积累的行业用户资源为抓手,打通垂直行业培训市场,在细分市场中建立业务生态闭环,强化公司在电力、交通、水利行业产品和专业技术的品牌影响力,挖掘市场需求,促进与其他业务体系的协同发展。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以 BIM平台及工具软件研发为核心,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用户,通过提供BIM软件产品、行业数字化应用及工程全过程技术咨询服务获得收入和利润。 2、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采用业内主流的 IPD(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集成产品开发)研发模式。具体而言,基于公司产品集中运用多学科多专业技术且紧密贴合行业实际应用的特点,公司建立了以“技术平台”和“产品平台”为核心的研发架构,将用户所处行业的专门技术与可复用的底层技术平台相结合,强调研发工作在跨部门和跨团队之间的协作。其中,平台研发中心负责底层技术的研发工作,底层技术是公司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根据用户需求归纳的可以复用于多个业务场景及产品的核心技术,如 DH3D、DHGlobe等。同时,公司在产品研发中心下设若干产品研发小组,负责针对各行业领域进行研发工作,并最终由产品团队交付商业化产品。公司的研发流程主要包括市场需求收集与分析、研发项目立项、制定研发计划、项目定期跟踪评审以及项目验收总结等阶段。 3、采购模式 公司在软件产品、基础平台研发过程中需要采购的主要为软硬件设施,以及在软件产品部署过程中外购的少量硬件产品。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供应商经过资质审核、内部评审、商务谈判等环节,入围公司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在采购环节,遵循至少有三家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的原则,数额较大的采购会委托专业的招投标服务机构进行公开招标。同时,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审批制度,并对数额较大的采购进行专项审计,规范公司的采购管理。 4、营销模式 公司通过各地分支机构的设立,建立了覆盖全国及部分境外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通过定向客户拜访和销售、开展用户大会、线上线下培训会、参加行业展会等多种方式向各终端用户推介产品及服务,通过投标方式或者商务谈判方式获取订单。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标准,本公司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基于公司的产品功能及用途,公司所处细分行业为工业软件之 BIM软件行业。BIM技术以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种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核心是在三维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工程信息库,实现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造价、施工、运营维护乃至拆除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的集成,同时也能够使得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在项目的所有参与方中实现共享与传递,从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BIM技术被认为是继 CAD之后建筑业第二次“科技革命”,以 BIM模型为数据载体,实现从设计到建造再到运维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支持 BIM技术的推广应用。2022年 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强调“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健全数据交互和安全标准,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3月,《“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提出:“建筑业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研究,以支撑建筑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目标,研究 BIM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理论、方法和支撑体系,研发自主可控的 BIM图形平台、建模软件和应用软件,开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指出:“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和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等,推动数字建筑、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加快城乡建设数字化转型。” 当前,我国 BIM软件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国内使用的平台类软件主要为国外软件,国内厂商主要以项目管理和单点应用类型的产品为主,BIM底层核心技术大多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BIM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已成为行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四)市场地位 BIM软件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平台型软件以国外厂商为主,国内企业多集中于项目管理及单点应用,软件底层多基于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公司坚持“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的研发工作和在电力行业的积累,拥有了自主 BIM核心技术以及完整的业务体系,研发了“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轻量化 BIM引擎(BIM Engine)”、“轻量化 GIS引擎(GIS Engine)”等技术平台,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的“三维设计核心算法”等核心技术,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 BIM应用构建的企业。 同时,公司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为电力能源行业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信息化服务的企业。公司凭借自主可控 BIM核心技术,以基于 BIM的三维设计为切入点,将 BIM技术应用在电网资产建设和管理的全生命周期,通过电网信息化三维协同设计、电网工程基于 BIM技术的数字化交付、基于 BIM技术的工程建设过程管控以及资产运行维护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了 BIM在电网工程建设全周期的贯通,真正实现 BIM核心价值,为公司打造“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构筑了较高的商业壁垒。 当前,公司 BIM相关产品及服务在电力行业已取得相对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核心产品 BIM设计系列软件包括输电线路设计、变电设计、电缆设计、配网设计以及三维协同设计平台、三维评审平台等诸多产品,是国内少数可以提供覆盖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各专业软件产品的企业,相关产品在全国各地的电力设计企业中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美誉度,并在多个大型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应用与验证。其中,三维线路设计软件市场占有率超过 50%,占据了领先的市场地位。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求 公司作为“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主要产品及服务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 1、电力行业 2020年 9月 22日,我国在第 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电力是碳减排的主战场,也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 2022年 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要求“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九个部委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确立“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要求“统筹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等多个行动计划,坚持多种新能源协同发展。”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能源供应将由传统化石能源为主体向非化石能源主体转变。 能源革命必然伴随着能源数字化进程加速。早在 2012年初,国家电网便启动了 BIM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要求“从 2018年下半年开始,公司新建 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全面应用三维设计;到 2020年底前公司所有新建、改建、扩建 35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具备数字移交条件”,并明确“采用三维设计的工程,在工程投资估算和招投标最高投标限价阶段,按 10%调整计算设计费”。与此同时,南方电网“数字南网”建设也在持续推进。目前,BIM技术在电网主网工程建设中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推进,BIM技术也将在配网工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综合能源等领域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2、交通行业 在“交通强国”战略下,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文件促进智慧交通发展。2022年 1月,交通运输部印发《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指出“以十四五新开工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为重点,推进施工标准化和工业化建造,鼓励施工材料、工艺和技术创新,推广钢结构桥梁和 BIM技术应用”;同月,《公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强调“推动建设智慧公路,加快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公路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转型发展。”;2022年 3月,交通运输部和科学技术部发布《“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加快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开展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交通领域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涉及相关专业众多、应用场景多样,通过运用 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据资源信息共享和项目全生命期的可预测和可控制,有效促进交通行业生产方式的改变,推动交通行业工业化发展。随着“数字交通”、“交通强国”等战略的推动,我国交通行业的数字化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3、水利行业 水利方面,2022年 6月,水利部发布《2022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要点指出“统筹推进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制定水资源管理与调配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推进取用水管理相关系统和信息资源整合,搭建水资源管控“一张图”,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2022年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要点》中强调提升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性,要求“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集成应用,充分运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不断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智慧化水平”。目前,BIM技术在水利行业的应用已从概念普及过渡到项目试点阶段,水利行业BIM应用存在较大市场空间。 上述影响因素对公司产品所在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公司的发展空间带来直接增量,为公司“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的战略推进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有利于公司经营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二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竞争 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年研发积累,实现 BIM底层平台自主可控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研发、自主可控”的研发路线,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以及电力行业应用经验,现已积累了涵盖 BIM软件领域、电网工程数字化领域、物联网领域等多方面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等核心技术平台,以及适用于网页端和移动端的“轻量化 BIM引擎(BIM Engine)”、“轻量化 GIS引擎(GIS Engine)”、“物联网平台”和具备低代码快速开发功能的“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Web)”、“移动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Mobile)”、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平台。公司是国内少数基于自主底层技术平台进行 BIM应用构建的企业,核心技术平台具有自主可控、贴合行业需求、可以进行深度定制和二次开发等特点。基于自主可控 BIM技术,公司构建了完善的 BIM产品体系,包括 BIM设计系列软件、BIM基建平台、BIM智慧运维等产品,真正 实现了 BIM技术在工程建设全周期的应用价值,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 2、深耕电力行业,打造了以 BIM产品为核心的电力能源行业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深耕电力行业二十年,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为智能电网设计、基建、运维、营销等提供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的供应商,并逐步将业务范围从电网侧向电源侧及配售电侧进行延伸。公司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全过程为客户提供 BIM系列软件,为数据流、业务流、能源流提供技术支撑。 在发电侧,公司为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项目提供规划咨询、三维设计、资产数字化运维、信息化产品等全过程的技术服务业务。在电网侧,公司具备电网设计、基建、运维、营销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能力,重点参与了国家电网 GIM(电网的 BIM数据模型标准)标准制定,使公司在电网设计环节拥有相对领先的竞争优势。在售电侧,公司提供售电平台、资产数字化运维等服务,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 3、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塑造了公司一体化服务竞争优势 公司在“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引领下,形成了自身完整且独特的基于 BIM的研发体系和业务体系。公司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以 BIM平台及软件研发为核心,以专业设计咨询业务为技术支撑,以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为载体,以大数据智能化发展为驱动,以教育培训和认证为保障,构建了互为支撑的五大业务体系。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既能提供软件及信息化产品又能提供专业设计咨询服务的企业,“以专业技术优化软件产品,软件产品提升业务能力”的业务架构,也为公司 BIM平台及软件切入目标市场、深入相关应用场景提供了必要条件。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工程设计消防设施专项乙级等资质认证。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信息系统安全集成服务二级资质、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CMMI 5认证、ITSS 3认证;工程设计电力行业(送电工程、变电工程)专业甲级、电力行业(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专业、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消防设施工程设计专项乙级;工程咨询电力(含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甲级;测绘(互联网地图服务、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甲级等多项资质和认证,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向客户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构造了较高的行业壁垒。 4、成熟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源动力 本公司自成立以来将研发和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先后成立了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不断完善研发管理体系和研发人员激励制度,为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提供了制度保障。本报告期内,公司全力推进研发创新工作开展,保持高比例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共 4,651.7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 20%,加快自主可控 BIM平台、三维电网设计软件等产品迭代升级。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 6件,其中发明专利 5件;新增专利申请 17件,其中发明专利 12件;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7件。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 94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78件;在审核专利82件,其中在审核发明专利 77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450件。 5、以专业的产品及服务为依托,持续提升品牌价值 公司凭借深度契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优质可靠的技术服务以及独特的商业模式,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相关研发成果曾荣获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重点新产品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荣誉。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道亨软件自主研发的“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智能评审系统”、控股子公司恒华龙信自主研发的“电力仪器仪表管理及数据分析系统”等产品荣获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广西上思县那板水库安全监管数字平台”项目列入数字广西建设标杆引领重点示范项目,公司也获评“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2022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北京市科协系统优秀集体”等企业荣誉。报告期内,公司参与编制的《架空输电线路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 第 1部分:数据采集与处理》《架空输电线路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规程 第 3部分:基建验收》等 3项电力行业标准在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电力行业的品牌优势。 6、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支撑公司业务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BIM、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日新月异,作为一家软件企业,优秀的人才已作为公司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关系着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具有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具有丰富的智能电网信息化管理经验,从中总结、深刻领会了电力能源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并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可以确保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了一支既具有对电力、水利、交通等行业的深刻认知,又通晓BIM/CIM等软件相关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充分保证研发产品满足客户需求、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在“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目标引领下,积极拓展以自主可控 BIM底层平台为核心的大场景工业软件应用市场,聚焦 BIM平台及软件、设计咨询、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核心主业,积极克服新冠疫情反复等不利影响,有序开展各项经营活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052.4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4.31%;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833.0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9.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 606.7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85.29%。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如下: (1)BIM平台及软件方面:报告期内,为巩固行业技术领先优势,满足电力行业软件国产替代的需求,公司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协同推动 BIM自主可控底层平台研发创新及成熟软件产品完善升级,对核心产品三维线路设计软件、三维电缆设计软件、三维配网设计软件等产品进行升级迭代,同时新增推出螺旋锚基础设计系统、三维索道运输设计系统、输电线路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软件产品,公司的 BIM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增强。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发展机遇,增加对三维光伏电站设计软件、三维风电场设计软件等新能源三维设计软件的研发和市场拓展力度,结合新能源设计咨询优势,加快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公司积极探索虚拟电厂相关技术的应用及相关业务市场,依托自主可控 BIM核心技术,面向园区、工业企业、公用建筑等客户群体,以源网荷储用一体化建设为基本原则,综合冷、热、电、气等负荷需求,为用户提供相应一体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公司持续丰富BIM技术跨行业应用场景,在水利行业方面,承接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智慧管理云平台项目,成功中标洼地水库工程信息化项目;在交通行业方面,承接天津矿石码头设备智能化项目、机场平安工地数字化(智慧)管控平台研发与应用等重点信息化项目,持续推进不同行业典型示范应用落地。 (2)BIM设计咨询方面:公司积极把握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快速发展、“东数西算”工程建设等重大市场机遇,依托齐备的资质认证体系以及专业的技术实力,应用自主研发的三维设计系列产品,深入开展电网设计咨询等相关业务,加大主网规划设计、光伏、风电、储能、综合能源等新能源领域市场开拓,并围绕数据中心项目积极拓展能源管理相关业务,为数据中心的发展提供用能规划、新能源设计以及能效管理等综合能源解决方案,新能源领域相关业务持续增长。 (3)基于 BIM的资产数字化应用方面:公司聚焦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水务等行业信息化应用领域,深度挖掘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积极开展相关数字化产品的规划、研发及实施,加快推进四川省水电集团、粤能投、中国路桥等大型行业资产数字化项目的实施进度;进一步探索碳资产管理、能源托管、能耗监测等多元化综合能源服务,基于建筑低碳、环保、绿色理念,研发基于楼宇大脑中枢神经网络的碳管理平台,与重庆市江北区政府以及约克(中国)商贸有限公司、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等不同行业优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为智慧能源发展赋能。 (4)基于 BIM的大数据应用及数字教育方面: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重要补充,在报告期内均取得一定突破:对碳中和监测指挥平台、冬季清洁取暖监测服务平台等进行持续研发升级,支撑政府侧、园区侧等单位“双碳”工作落地实施;智慧社区产品德胜无忧养老平台继续加大运营投入,平台用户、合作商户数量稳步提升;卢旺达子公司承接的首届由世界银行出资、卢旺达发展基金设立的重机培训项目圆满结业并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与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 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求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无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6、委托理财、衍生品投资和委托贷款情况 (1) 委托理财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委托理财概况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衍生品投资。 (3) 委托贷款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委托贷款。 七、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1、出售重大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未出售重大资产。 2、出售重大股权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八、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要子公司及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达 10%以上的参股公司情况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情况说明 道亨软件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截至目前,公司持有道亨软件 69.65%的股权。道亨软件围绕基础设施工程全生命周期,基于自主研发的 BIM核心技术平台,立足电力行业,同时面向交通、水利等行业,提供涵盖设计、施工、运维的 BIM软件整体解决方案。 九、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面临诸多风险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特此提示广大投资者重点关注: 1、技术创新风险 公司根据“BIM平台软件及行业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的服务商”战略目标,面向电力、交通、水利等行业用户提供 BIM平台及工具软件、行业资产数字化应用和运营等服务。但围绕战略目标的研发活动存在固有的不确定性,若公司不能跟随市场及技术发展的趋势,先于竞争对手推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者公司的研发成果不能被市场所接受,公司产品或技术都将面临被国内、国际同行业更好的产品或者更先进的技术所替代的风险,致使公司丧失技术和市场的领先地位。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研发积累以及电力行业应用经验,现已形成“三维建模引擎(DH3D)”、“三维数字地球平台(DHGlobe)”、“应用快速开发平台(FWeb)”等关键核心技术平台,具有自主可控、贴合行业需求、可以进行深度定制和二次开发等特点,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公司严格按照新产品研发流程,对目标用户进行深度调研,并组织目标用户进行新产品试用及评审,保证产品契合用户需求,能够解决用户的难点及痛点。同时,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研发实力,以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技术领先优势。 2、营业收入季节性波动相关的风险 本公司当前客户主要为电网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在会计年度内的分布受到电网公司内部投资审批决策、管理流程及惯例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依照电网公司的惯例,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电力系统对电网软件及硬件配套生产企业进行集中规模框架资格文件预审、招投标工作;在每年第二季度进行技术协商,并启动执行项目;在每年的第三、第四季度是电网行业集中采购、需求供应的高峰期。受客户需求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波动风险。尽管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拓,本公司承接的大型项目数量持续增加,公司主营业务保持良好快速增长,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但季节性波动因素仍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风险。 对此,公司将在保持主营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开拓交通、水利等行业市场,通过技术的持续创新实现公司商业模式的转型,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同时,公司将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力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不断强化公司和部门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3、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领域和规模快速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规模相对较大。虽然当前公司主要客户是电网公司及电网相关企业,该类客户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应收账款的收回有可靠保障,且从历史经验看相关应收账款回收良好。但是大额应收账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司目前现金流状况产生了影响。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应收账款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如果出现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回收发生坏账的情况,公司将面临流动资金短缺的风险。 针对现有规模较大的应收账款,公司将进行实时跟踪,定期进行汇总分析,确保每笔应收款项有跟踪、有反馈,从而降低应收款项回收风险。未来,伴随着公司战略转型升级,盈利模式逐步多元化,公司现金流状况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风险 自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国内及国际蔓延以来,对中国以及全球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 自疫情爆发以来,公司的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人员调设等环节存在部分延迟,公司生产经营面临一定的风险。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反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公司持续贯彻落实防控工作的各项要求,强化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尽力减少疫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在疫情经济形势下的发展机遇,积极调整公司经营计划,努力降低疫情对公司的相关影响,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十一、报告期内接待调研、沟通、采访等活动登记表 ?适用 □不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