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兴业银行(601166):兴业银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27日 00:48:53 中财网

原标题:兴业银行:兴业银行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 年 半 年 度 报 告
2022 年 半 年 度 报 告
(A股代码:601166)








重要提示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于2022年8月26日召开,审议通过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会议应出席董事11名,实际出席董事11名,其中李祝用、肖红、贲圣林、徐林、王红梅等5名董事以视频接入方式出席会议,漆远董事委托苏锡嘉董事代为出席会议并对会议审议事项行使表决权。
本半年度报告所载财务数据及指标按照中国企业会计准则编制,除特别说明外,为合并报表数据,货币单位以人民币列示。

公司2022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但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阅并出具审阅报告。

公司董事长吕家进、行长陶以平、财务机构负责人赖富荣,保证2022年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公司2022年上半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

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半年度报告全文。本报告所涉及对未来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业务发展及经营计划等展望、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董事会特别提醒投资者,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面临的风险因素,敬请查阅第三章“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关于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的内容。



目 录

重要提示 ................................................................................... 2 第一章 释义 ........................................................................... 4 第二章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章 公司治理 ................................................................. 75 第五章 环境和社会责任 ..................................................... 80 第六章 重要事项 ................................................................. 88 第七章 普通股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4 第八章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00 第九章 可转换公司债券相关情况 ................................... 103 第十章 财务报告 ............................................................... 105 第十一章 备查文件目录 ................................................... 105




第一章 释义

在本报告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兴业银行/公司/本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集团/本集团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
央行/人行中国人民银行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银保监会/银保监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兴业金融租赁兴业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
兴业信托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兴业基金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兴业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
兴银理财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兴业期货兴业期货有限公司
兴业研究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数金兴业数字金融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资管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金服云公司福建金服云有限公司
人民币元

第二章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法定中文名称: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兴业银行)
法定英文名称:INDUSTRIAL BANK CO.,LTD.
法定代表人:吕家进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华兵
证券事务代表:林微
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
电话:(86)591-87824863
传真:(86)591-8784263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基本情况简介
注册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变更时间变更前变更后
1997年8月15日中国福州市华林路17号中国福州市湖东路154号
2022年3月15日中国福州市湖东路154号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 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

办公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江滨中大道398号兴业银行大厦
邮政编码:350014
公司网址:www.cib.com.cn
报告期内,公司注册地址变更情况详见2022年3月16日登载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公告。


四、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披露半年度报告的媒体:《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www.sse.com.cn
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五、公司证券简况

证券种类上市交易所简称代码
A 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兴业银行601166
优先股上海证券交易所兴业优1360005
  兴业优2360012
  兴业优336003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上海证券交易所兴业转债113052

六、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本期较上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15,853108,9556.33
利润总额52,17346,39712.45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8740,11211.90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4,72540,00111.81
基本每股收益(元)2.031.7913.41
稀释每股收益(元)1.871.794.4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 每股收益(元)2.021.7912.84
总资产收益率(%)0.520.51上升0.01个百分点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06.79上升0.01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 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776.77持平
成本收入比(%)24.9521.72上升3.23个百分点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394,017)(218,340)上年同期为负
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元)(18.97)(10.51)上年同期为负
注: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本期末较上年末增减(%)
总资产8,984,7478,603,0244.44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704,380684,1112.96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 的所有者权益618,578598,3093.39
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 的每股净资产(元)29.7728.803.39
不良贷款率(%)1.151.10上升0.05个百分点
拨备覆盖率(%)251.30268.73降低17.43个百分点
拨贷比(%)2.892.96降低0.07个百分点

(二)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2年1-6月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205
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22
所得税的影响(62)
合计167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162
归属于少数股东的非经常性损益5

(三)补充财务数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
总负债8,269,8897,908,7267,269,197
同业拆入192,300172,773179,161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
存款总额4,646,9434,311,0414,042,894
其中:活期存款1,842,4401,769,2461,614,827
定期存款2,445,0222,212,8382,113,615
其他存款359,481328,957314,452
贷款总额4,775,7324,428,1833,965,674
其中:公司贷款2,456,7042,223,8952,043,500
个人贷款1,928,7281,879,9321,714,471
贴现390,300324,356207,703
贷款损失准备138,230130,909108,661
其中:以公允价值计 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 综合收益的贷款损失 准备1,1461,032593

(四)资本充足率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指标2022年6月30日 2021年12月31日 2020年12月31日 
 集团银行集团银行集团银行
资本净额929,383867,568878,172820,158762,803710,825
其中:核心一级资本620,966582,823599,661565,344529,366502,701
其他一级资本86,01185,80285,99985,80285,94285,802
二级资本223,501219,998193,617190,070148,409143,209
扣减项1,09521,0551,10521,05891420,887
风险加权资产合计6,517,2856,233,3516,102,6205,818,6685,663,7565,386,272
资本充足率(%)14.2613.9214.3914.1013.4713.20
一级资本充足率(%)10.8310.3911.2210.8310.8510.54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19.019.819.359.338.95
注:本表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及按照上报监管机构的数据计算。




(五)补充财务指标
单位:%

主要指标标准值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2020年12月31日
存贷款比例(折人民币)-94.1195.6092.54
流动性比例(折人民币)≥2564.9456.2667.39
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例≤101.471.521.67
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5010.239.5310.61
正常类贷款迁徙率-1.482.272.07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29.9725.5631.23
次级类贷款迁徙率-37.8850.9762.42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33.7830.1218.03
注:1.本表数据为并表前口径,均不包含子公司数据。

2.本表数据按照上报监管机构的数据计算。


(六)报告期内股东权益变动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上年末数本期增加本期减少期末数
股本20,774--20,774
其他权益工具88,960--88,960
资本公积74,9141674,909
其他综合收益2,859-3192,540
一般准备97,944753-98,697
盈余公积10,684--10,684
未分配利润387,97644,88725,047407,816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684,11145,64125,372704,380


(七)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1年 12月31日计入损益的本期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的累计 公允价值变动本期计提 /(冲回)的 减值准备2022年 6月30日
贵金属42(1)--113
项目2021年 12月31日计入损益的本期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权益的累计 公允价值变动本期计提 /(冲回)的 减值准备2022年 6月30日
衍生金融资产34,4602,615--32,001
衍生金融负债38,847    
     33,773
发放贷款和垫款327,2072119114398,093
交易性金融资产909,794672--978,777
其他债权投资484,624(712)(2,422)564435,01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3,148-(113)-3,562
交易性金融负债47,830762--61,010

第三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行业情况
(一)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1988年8月,是经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已发展成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租赁、信托、基金、消费金融、理财、期货、研究咨询、数字金融、资产管理等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建立起境内境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络,已成为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位居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前20强,世界企业500强,荣膺英国《银行家》“2021中国年度银行”。

公司主要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买卖、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有价证券;资产托管业务;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结汇、售汇业务;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财务顾问、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二)报告期内行业情况和发展态势
2022年上半年,面对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以及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反复等超预期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多维度、多层次综合施策,积极的财政政策靠前发力,稳健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纾困力度,有力保障经济社会稳定。金融监管持续强化对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经营行为的规范引导,鼓励机构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积极推进商业养老金融改革,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分类施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拆解影子银行,维护金融市场安全运行。

上半年,我国银行业机构全力支持国家稳增长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各项风险挑战,总体保持稳健运行。

积极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于中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倾斜,向广大农村、县域下沉服务重心,完善服务网络,助力乡村振兴。坚守“房住不炒”,落实好国家房地产金融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围绕“一带一路”、RCEP、人民币国际化等机遇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跨境贸易和投融资活动创新,促进各类要素资源跨境流动,畅通内外循环。

加速优化业务布局。加大信贷资源投入,支持国家基础设施融资,“融资+融智”并举,构建多元化、综合化产品体系,提高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等重点领域服务质效。围绕客户多样化需求,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加快创新步伐,扩大新型金融产品供给,支持居民合理消费需求,实现金融惠民。

持续发力扶危纾困。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安全、高效、顺畅的基础金融服务,加大困难企业、行业纾困帮扶力度,给予充分的资金保障,制定专项政策,优化工作机制和管理流程,推动各项措施落实处、出实效。加大减费让利力度,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续接,引流金融活水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运转,助力经济大盘稳定。

有效增强数字赋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速,推动科技、数据与业务紧密结合,联通各类金融和非金融生态场景,运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智慧民生、普惠金融等领域,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拓展应用场景。

逐步提升风控能力。坚持稳健、审慎的风险管理策略,健全风险管理架构,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增厚资产安全垫,保持较强风险抵御能力,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牢记“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作贡献”的初心和使命,以“一流银行、百年兴业”愿景引领发展,以打造优秀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为目标,继承和发扬善于创新、爱拼会赢的优良基因,持续培育业务特色和专业优势,围绕高质量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动经营理念从产品驱动向客户驱动、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变,夯实长期健康发展的根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战略目标清晰。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为根本出发点,准确把握金融市场化、综合化、多元化发展趋势,基于自身资源禀赋规划布局。从“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到“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三型银行建设,再到“1234”战略体系,树牢擦亮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公司“客户为本、商行为体、投行为用”的发展理念一脉相承,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战略定力,实施路径清晰成熟,经营成效更加显著。

经营特色鲜明。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需求,强化科技赋能,锐意创新,在多个细分业务领域打造新产品、新业务,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形成鲜明的经营特色。

公司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布局资本市场,探索债券、信托、租赁、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的创新,引领 FICC、投行、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新兴业务发展。公司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率先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层面,并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战略核心业务,逐步构建起集团化、多层次、综合性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连续三年获评明晟(MSCI)全球ESG评级A级。

服务功能完备。公司坚持走多市场、综合化发展道路,从银行业务延伸和跨业经营两个维度,稳步推进综合化、集团化进程,构建以银行为主体,涵盖信托、租赁、基金、期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理财、数字金融、研究咨询在内的现代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各子公司深度融入“1234”战略体系,聚焦主业、做精专业、功能互补、差异发展,共同构建优质、高效、专业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

运作规范高效。公司始终坚持通过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提升内部运营效率。

持续健全“党委领导作用、董事会战略决策、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市场环境变化,持续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体制机制,建设流程银行,在业内率先建立普惠金融业务体系。建立健全客户部门和产品部门相对分离、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相对分离的管理架构,梳理优化配套机制流程,增强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文化底蕴深厚。公司坚持理性、创新、人本、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发扬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基因,形成具有兴业特色的文化底蕴。公司积极弘扬尽职履责的敬业文化、敢拼会赢的拼搏文化、务实担当的协作文化、协同奋进的家园文化,凝聚为全集团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保障公司行稳致远、基业长青。


三、战略实施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深化“1234”战略体系,贯彻落实“四稳四进”策略,聚焦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扎实推进战略执行,优化“商行+投行”战略布局,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推动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提升生态赋能,战略实施保持向好态势。


(一)经营业绩稳中向好
发展基础夯实提升。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 8.9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4%。

其中,贷款增加3,475.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5%,占总资产比重较上年末提升1.68个百分点至 53.15%。战略新兴产业、基建行业、制造业的信贷增量,占对公贷款增量的比例达到63%。

盈利能力稳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33%至 1,158.5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1.90%至448.87亿元。

资产质量稳定运行。受新冠疫情影响,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至1.15%,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加62.92亿元至550.06亿元,但整体资产质量依然保持稳定。拨备覆盖率251.30%,拨贷比2.89%,风险抵御能力依然强劲。

客户结构优化改善。客户基础夯实,结构持续改善。报告期末,企金客户数115.6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87%,其中,有效及以上客户数47.7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2%,占企金客户比例稳步提升至41.29%;绿色金融客户4.4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66%;科创企业客户数4.4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3.25%。零售客户数8,481.9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7.07%,其中,贵宾客户388.2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97%;私行客户6.00万户,较上年末增长2.90%。同业客户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

市场地位稳步提升。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公司按一级资本排名第16位,较上年提升3位。正式成为全国第10家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明晟(MSCI)ESG评级保持国内银行业最高A级。


(二)“四个大于”持续兑现
集团表外对公融资余额增速大于表内对公融资余额增速。集团表外对公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0.05%,增速快于表内对公融资余额增速1.72个百分点,表外对公融资余额占集团对公融资余额比重55.09%,较上年末提升0.39个百分点。

绿色融资余额增速大于对公融资余额增速。集团绿色金融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99%,增速快于集团对公融资余额增速0.72个百分点。

非息净收入增速大于利息净收入增速。集团非息净收入同比增长 17.21%,增速大于利息净收入增速16.49个百分点,非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37.48%,较上年同期提升3.48个百分点。

子公司营收增速大于母行营收增速。子公司营收 112.25亿元,同比增长 7.14%,增速快于母行营收增速0.96个百分点;子公司营收占集团营收比重9.69%,较上年同期提升0.07个百分点。


(三)“三张名片”成色更足
报告期内,公司“三张名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色银行加快“全绿”转型、财富银行升级生态赋能、投资银行发力资源整合,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提升。

1.绿色银行“全绿”转型
绿色业务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期末,公司绿色金融融资余额1.5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9%,其中,45家一级分行中,超千亿规模3家,超百亿规模34家。符合人行口径的绿色贷款5,41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9.31%,显著快于对公贷款增长。目前,人行口径绿色金融贷款加权利率4.66%,不良贷款率0.48%。已获审批的碳减排支持工具优惠资金154.45亿元,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绿色行业基础深耕厚植。立足国家战略转型重点方向,提升重点行业精细化经营能力。聚焦减污降碳、高碳行业“绿色升级”转型,加大绿色资产投放力度,大力支持风电和光伏快速发展,积极探索推进绿色供应链、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碳捕集、协作机器人、功率半导体等新兴行业的精耕细作,挖掘重点行业拓客潜能。

集团“全绿”协同再创新高。绿色投行领跑同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绿色投行融资规模753.61亿元,其中,绿色私募债券、绿色银团、绿色并购、绿色资本市场、绿色股权投资合计落地474.65亿元。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绿色理财及 ESG理财等多元金融稳步发展,报告期末余额1,156亿元。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取得新突破,覆盖69个绿色专属行业,报告期末余额270.69亿元,其中,清洁能源领域绿色供应链金融业务余额86.97亿元。绿色零售贷款快速增长,报告期末期末余额4.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8.48%。



2.财富银行进击一流
理财业务做大做强。兴银理财稳健发展,产品体系持续完善,投研体系和销售渠道建设成果显著。公司理财业务规模1.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9%,规模在理财市场排名第四。其中,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规模占比提升3.53个百分点至97.67%,固定收益新产品规模1.8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06%。报告期内,兴银理财重点强化多资产、多策略产品布局,细化传统固收产品创新,上线稳添利最短持有期、增盈稳享等核心产品,增长规模超千亿。系统性构建ESG投研能力,ESG理财产品规模稳步增长达370亿元。成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资质机构,获批额度100亿元。

集团资管单元多点发力。集团各资管单元充分发挥差异化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

兴业信托重点发力家族信托、薪酬递延信托、证券服务信托;兴业基金重点围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加大权益基金布局,创设核心宽基沪深300ETF连接基金,首发落地中证500指数增强基金,主题基金品种丰富;兴业期货固收和CTA主动管理产品业绩优于市场同类策略水平,衍生品类资管产品规模迅速扩大。报告期末,兴业信托、兴业基金、兴业期货创设的主动管理类产品规模余额 4,353.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57%。

财富销售渠道全面升级。公司加快从“单一产品销售”向“资产配置”转变,扩大财富生态圈,强化线上线下经营,拓展行内行外销售网络,加强场景链接、流量导入与生态共建。以打造线上财富销售平台为方向,加快推进钱大掌柜、手机银行、兴业生活、兴业管家、银银平台各线上渠道之间互嵌互通。报告期内,钱大掌柜月均MAU较上年末增加21.37万户,增长106.53%。银银平台“财富云”向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等机构的零售客户销售理财,保有规模2,736.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3.44%。同时,银银平台面向同业机构客户销售各类资管产品的保有规模1,204.6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6.71%。

托管带动综合收益成效显著,资产托管规模较上年末增长5.76%至14.93万亿元,带动结算性存款日均2,161.58亿元,较上年末保持稳定。其中,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规模较上年末增长10.65%至2.36亿元。

报告期末,集团零售AUM规模3.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9%,其中管理的表外资产占比 70.78%,较上年末保持稳定。实现轻资本、弱周期的财富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126.34亿元,同比增长8.44%,其中,理财业务收入75.21亿元,同比增长16.57%。
3.投资银行轻型发展
投资银行业务优势稳固,不断完善资产承销、资产构建、资产流转三大板块产品体系。

债券承销继续保持市场领先。非金债承销规模3,634.34亿元,保持全市场前列;境外债承销规模同比增长28.82%至48.38亿美元,位列中资股份行首位,其中,绿色境外债承销规模14.84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倍;绿色债券承销规模同比增长12.49%至178.05亿元,位列股份行首位;落地市场首批科创票据、市场首单民营企业绿色熊猫债券等。转型业务多点开花,并购融资落地721.90亿元,同比增长70.44%;银团融资落地1,115.95亿元,同比增长27.78%,以独家代理行身份牵头筹组宁德时代系列产业园百亿项目等;资本市场业务落地134.41亿元,同比增长77.41%。“商行+投行”落地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投行业务收入26.10亿元,同比增长 18.34%;投行集团重点客户结算性存款日均5,560.6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4.59亿元。

FICC银行做市能力增强,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继续保持利率、信用、外汇、贵金属及衍生品等品种做市优势地位,进一步丰富交易策略,依托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覆盖率和产品渗透率。报告期内,通过汇率避险、利率避险、债券销售和债券借贷等实现代客FICC业务收入13.70亿元。
资产流转助力拓展投行朋友圈。“兴财资”朋友圈扩大至160家,其中总对总签约机构98家,“兴财资”资产流转规模同比增长35.35%至1,787.81亿元,加快推动表内资产向表外流转;着力提升跨市场产品创设、资产供给能力,向资管和财富端供应各类资产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49.00%。“投联贷”合作机构121家,有43家为清科排名前50强及细分行业投资30强。报告期内,“投联贷”项目落地350个,较上年末增长133%。

报告期末,集团对公融资余额(FPA)7.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27%。其中,能代表表外投资银行业务的非传统表外融资余额3.0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20.65亿元,增长10.79%,占比上升0.53个百分点至39.20%;传统表外融资余额1.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29.49亿元,增长8.28%;表内融资余额3.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42.03亿元,增长8.33%,占比下降至44.91%。



(四)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
报告期内,公司建立“一委四部一司”架构基础,提升科技整体合力。科技投入同比增长17.57%。

生态赋能银行加快建设,场景生态平台建设新增项目落地 730个,总数达 3,681个,覆盖日均结算型存款2,255.75亿元。升级银银平台、兴业管家、兴业普惠、钱大掌柜、兴业生活“五大线上品牌”。线上客户数稳步增长,兴业管家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9.78%至91.17万户;兴业普惠注册用户较上年末增长379.69%至4.02万户,累计解决融资需求 1.79万笔,累计金额 550.07亿元;兴业生活累计绑卡用户较上年末增长13.97%至2,933.71万户;钱大掌柜月均MAU较上年末增长106.53%至41.43万户;持续优化手机银行建设,有效客户较上年末增长271万户,月活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3.24%至1,614万户,网络金融柜面替代率达到96%。

数字运用场景加快落地,推进数字供应链项目试点、兴e家生态场景建设。持续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厅堂一体化智能系统升级。

科技创新引擎全面发力。持续增强研发效能,有序推进技术中台、数据中台、科创工程、新技术应用、外部创新合作,提前布局算力规划。启动运维一体化机制,保障集团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统筹推进统一支付清算平台,加速落地数字人民币建设,完成“榕树2.0项目”一阶段功能开发与测试。

科技发展基础持续夯实。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报告期内引进数字化转型人才超过1,200人,报告期末科技人员占比达到8.67%,较上年末提升2.22个百分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讨论,更新集团数字化思维、理念、技能,推动全集团人人学科技、懂科技、会科技。深化BA+DA+SA融合,提高数据分析、建模服务能力,提升数据价值化。加大数据治理力度,建立健全数据管理制度体系,完善数据治理机制。


(五)体制机制赋能激发活力
平稳有序推进各项改革,实施科技、零售、企金、福建区域、行政后勤、党建纪检等体制改革,调整优化分行部门设置,启动设立金融科技研究院、碳金融研究院,为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建设注入新活力,为战略规划落地保驾护航。积极推进多项创新机制,推行“行领导战略分工+部门职责交叉设置”分工机制和敏捷柔性工作机制,确保战略落地更加有效,优化创新管理,开展“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竞赛系列活动。加大力度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人才、绿色金融人才两个“万人计划”,加大干部人才招聘、培养、交流力度,健全集团培训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四、经营重点问题
(一)关于资产端管理
信贷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认真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政策要求,高效对接经济社会发展信贷需求,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要领域和受新冠疫情影响领域的金融服务力度,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贷款增量、增速在股份行中排名前列跑赢大市。在信贷投放方向上,公司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加快零售信贷多元化发展。报告期内,制造业贷款、非按揭贷款业务分别较上年末增加902.96亿元、598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269.61%、161.27%,制造业贷款占对公贷款比重较上年末上升 1.81个百分点至 21.49%,余额5,280.12亿元。其中,公司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电商、IDC、仓储物流等新兴行业加大投入,提升业务结构与国家战略契合度。投资业务方面,公司准确研判市场走势,结合利率变化趋势,择机减持部分债券资产,兑现价差收益,同时合理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非标投资平稳下降。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在信贷策略上,深化“区域+行业”策略,强化产品服务创新,推动房地产、政府平台等融资业务转型发展,聚焦普惠金融、科创金融、能源金融、汽车金融、园区金融等五大领域,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投资策略上,动态调整大类资产配置策略,持续优化投资品种与业务结构,同时加强投贷联动、投承联动等业务综合协同,更好满足客户纵深化融资需求。


(二)关于负债端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战略导向,强化策略执行,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调整优化负债结构。存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结算型银行”建设,坚持不懈拓展结算性存款,推动存款保持稳定增长。一方面,挖掘潜在使用授信的客户,灵活用好多样化产品组合,深耕场景生态圈,加强产品数字化,提升结算服务能力,沉淀结算资金;另一方面,以代发、收单等业务为抓手,提升完善金融服务,优化客户体验,经营挖掘长尾客户,带动结算资金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各项存款较上年末增长7.79%,高于总负债增速,存款较上年末增加 3,359.02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 2,179.76亿元,在总负债中占比56.19%,较上年末提升1.68个百分点。市场化主动负债方面,公司前瞻性研判市场利率走势,结合资产投放及流动性管理需要,以成本为导向,统筹安排市场化主动负债吸收。报告期内,公司抓住市场有利环境,加快推动长期债券发行,有效补充中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提升负债稳定性。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加快客户基础建设,夯实负债增长基础,提升负债管理精细化水平,保持负债规模稳定增长,进一步优化负债结构。将低成本结算性存款拓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综合运用考核引导、平台构建、产品运用、公私联动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结算资金占比;结合市场利率变化,在成本导向基础上,调整优化主动负债品种和期限结构,前瞻性地适度拉长负债久期,持续提升负债稳定性。


(三)关于息差表现
报告期内,公司净息差2.15%,同比下降17个BP,主要原因是受LPR下调、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导向等因素影响,贷款定价有所下行。为缓解息差收窄压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资产端突出信贷资产构建和结构优化,贷款日均规模在生息资产中占比上升至 58.98%;负债端加强拓展结算性存款,同时抓住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有利环境,通过精细化管理推动市场化主动负债结构优化和成本下行,整体负债成本同比下降3BP。

展望2022 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加快业务结构调整,扩大客户基础,力争保持息差水平相对稳定。


(四)关于非息收入
报告期内,公司深化战略转型,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非息净收入434.22亿元,同比增长17.21%,非息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占比37.48%,同比提高3.48个百分点。

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6.77亿元,同比增长3.46%;其他非息净收入207.45亿元,同比增长 37.15%。其他非息净收入快速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结合债券市场流动性波动及利率走势,增强优质债券资产构建能力,积极把握波段机会,加强流转力度,提升综合收益。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方面,财富银行业务稳健增长,实现轻资本、弱周期的财富银行业务手续费收入116.50亿元,同比增长8.44%,其中,理财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收入75.21亿元,同比增长16.57%。投行业务优势进一步巩固,实现投行业务收入26.10亿元,同比增长18.34%,其中,债券承销收入14.09亿元,同比增长15.45%。顺应客户金融需求和移动支付发展趋势,银行卡和支付结算收入80.01亿元,同比增长9.33%。

2022年下半年,公司将进一步挖掘以客户为中心的金融服务需求,促进非息业务持续较快发展。推动财富银行做大做强,财富业务从“单一产品销售”转向“客户资产配置”,建立大财富协同联动机制,坚持以AUM为导向,加强财富队伍建设,强化线上线下经营,面向全市场选取优质产品,完善“兴业优选”产品体系,坚持做大AUM规模。

推动投资银行轻型化,投行业务加强创新驱动,完善资产承销、资产构建、资产流转三大板块产品体系,提升公司在REITs业务、私募债权、银团融资、并购融资、资本市场等领域的服务能力和竞争能力。提升托管业务贡献,发挥托管平台信息汇聚作用,优化联动机制形成整体合力,大力拓展固收+基金、权益基金等主动型基金托管,加大布局权益指数基金、ETF基金等被动型基金托管。发挥资金业务传统优势,加强研究赋能,提升FICC业务专业能力,继续保持利率、信用、外汇、贵金属及衍生品等品种做市优势地位,聚焦外汇、债券借贷、信用衍生品、债券销售等重点产品,依托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客户覆盖率和产品渗透率,不断增强客户服务能力。


(五)关于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
1.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新发展理念,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强化风险赋能,持续推动业务结构优化与转型发展。深化风险业务融合,提升授权差异化和授信政策导向性,按“一城一策”原则,制定各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差异化授信指引,促进分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分行业务与区域经济结构的匹配度。积极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技术流”授信评价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估,全面评价企业成长性和综合实力,提升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推进数据驱动的智能风控平台建设,实现风险信息一站式查询、风险监督、风险预警、风险监控等功能,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在风险管理的应用。加强特资处置产品创新,优化核销资源配置,建立风险项目化解处置的总分行协同联动机制,有效提升特资经营质效。持续强化对重点领域风险的排查,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前瞻性,报告期内,公司关键资产质量指标保持稳定。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550.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2.92亿元,不良贷款率1.15%,较上年上升0.05个百分点,仍保持在近年较优水平。同时,公司前期针对潜在风险增提损失准备,随着潜在风险逐步释放,拨备覆盖率有序下降,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损失准备余额 1,382.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73.21亿元;贷款拨备覆盖率251.30%,较上年末下降17.43个百分点;拨贷比2.89%,较上年末下降0.07个百分点。

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和逾期贷款指标较上年末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信用卡业务受经济下行、新冠疫情干扰等因素影响,部分持卡人收入水平受到冲击,导致还款能力下降,信用卡业务逾期和不良增加;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房地产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诚信不足等原因,违约有所增加;个别地区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加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融资平台债务违约和不良有所增加。

公司已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强化信用卡风险管控,将房地产企业、融资平台债务授信风险管控列为资产质量管控工作重点,一户一策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方案和客户预警管理机制,常态化组织开展风险排查,持续推动风险项目处置,确保2022 年公司资产质量平稳运行。

2.重点领域资产质量
(1)信用卡业务风险管控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全面加强信用卡风险管理,保持风险防控与业务发展的平衡。公司加强信用卡风险量化模型工具建设,提升客户风险精准画像能力,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资产结构。进一步深化总分联动,发挥分行属地催收优势,强化自建催收团队建设,抓好不良资产清收,提升催收效能。同时,为支持新冠疫情防控、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司对受新冠疫情影响出现现金流紧张的客户给予一定还款宽限,维护客户的还款意愿,体现普惠金融的"温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信用卡贷款余额4,558.12 亿元,受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因素影响,不良率2.73%,较上年末上升0.44个百分点,但较一季末下降0.15个百分点,并且作为资产质量先行指标的逾期贷款率、关注类贷款率,均较一季末环比有所下降,总体风险趋势有所好转。预计下半年信用卡资产质量将保持平稳,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
(2)房地产业务风险管控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稳定房地产市场的经济金融政策,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公司建立了体制机制完整的房地产业务管理策略。包括:表内表外业务执行同一准入标准,房地产业务以自营资产为主,避免房地产市场风险向理财业务等涉众产品传染,有效管控风险边界;由总行统一把控房地产开发商准入和实施统一授信,优先主体和项目,持续根据“四重战略”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房地产业务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或GDP万亿级的中心城市,上述地区资产估值总体更为稳定,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总体较小。公司充分发挥“商行+ 投行”优势,积极主动应对各类风险因素,通过项目封闭运作和并购融资等手段有效化解问题开发商的授信业务风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境内自营贷款、债券、非标等业务项下投向房地产领域业务余额16,343.20亿元,不良率1.85%,其中,风险足够分散且押品足值的个人房地产按揭贷款11,065.33 亿元,占比67.71%。按揭项目约86%分布在一二线城市、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部分中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的主城区。报告期末,个人住房按揭LTV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与抵押房产总价值的比例)为 44.49%,抵押物足值。该部分贷款风险总体很小且收益良好。

以优质开发商和优质项目为主要融资对象的对公融资业务余额5,277.87 亿元,占比32.33%。除债券投资842.44 亿元(其中投向以优质房地产企业为主要发行主体的债券169.33亿元,投向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673.11亿元)外,其余4,435.43 亿元均有对应的房地产项目及抵押物,且项目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省会城市以及GDP万亿以上经济发达、房地产市场稳定城市的余额占比超80%,其余项目也集中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的主城区,项目开发前景良好,抵押物充足。报告期内,虽然个别房地产企业因经营不善或诚信不足等原因,违约有所增加,但基本在年初公司预判的范围内。公司自年初开始执行房地产业务“三分类”风险化解策略,成立房地产专家小组,推动足值项目与风险房企脱钩,配合当地政府“保交楼”工作化解房地产项目风险,保障对公房地产资产质量平稳。下阶段,随着问题房地产企业的出清,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预计房地产企业风险将趋于平稳。报告期末,公司对公房地产贷款拨贷比达到13.11%,高于公司整体拨贷比水平,风险损失的抵补能力较强。

公司房地产业务以表内自营资产为主,涉及不承担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规模总体很小。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境内非保本理财、代销、债券承销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投向房地产领域合计1,211.51亿元,其中债券承销536.63亿元、理财资金投资510.64亿元、理财代销业务164.24亿元。发债主体或底层资产融资人以央企、地方国企以及经营稳健的头部房地产企业为主。公司已建立严格的理财产品适销性审核制度,理财产品底层融资人主要为公司的授信客户,均在公司自营业务的房地产企业准入白名单内,并且理财产品底层融资人以资质较高的国有房地产企业为主,理财项下资产全部为正常类。

报告期内,新冠疫情多点散发,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借款人还款能力下降,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和房地产行业风险暴露,按揭贷款资产质量承压。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购房按揭类贷款不良率为0.51%,较上年末略升0.02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随着各地保交楼措施的推进,公司密切跟踪期房按揭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针对存在风险隐患期房按揭项目,积极配合政府、开发商、客户采取风险化解措施,同时持续完善按揭贷款准入管理、加强按揭贷款贷后跟踪及催收处置,整体风险可控。

(3)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控
公司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经济金融政策,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维护区域经济和财力稳定。在发展中,坚持以市场化原则把控业务风险,依法合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2,523.04亿元(含实有及或有信贷、债券投资、自营及理财资金投资等业务),较上年末减少554.11亿元;不良资产率3.37%,较上年末上升1.4个百分点,不良资产余额为85.16亿元,仅较上年末增加24.54亿元。不良资产率上升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公司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资产总额压降;另一方面,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个别区域风险暴露,不良有所增加。但公司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不良资产总体规模较小,对资产质量影响不大。

报告期内,公司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推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序管控。包括:发挥综合金融优势,支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共同维护区域经济和财力稳定,保障地方政府债务还款来源的可持续性;顺应中央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和节奏安排,积极沟通地方政府,发挥公司“商行+ 投行”优势,主动对接专项债置换资金等其他还款来源,稳步压降存量业务规模;强化预案管理,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一户一策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方案,防控违约风险。

公司将继续坚持合规和市场化原则,继续维护与地方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包括:严格执行中央经济金融政策,杜绝新增任何形式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业务;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主动加大对绿色经济、住房租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及当地优质产业、优势领域的信贷投放,推动转型发展;推动政府相关融资业务在经营机构实行集中专业经营,盘活存量资产价值;安排一定债券投资额度合规为地方政府及融资平台提供流动性支持,防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生违约风险。考虑到中央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有明确的政治纪律要求、系统性的政策支持、合理的期限安排,预计在中央、地方、金融机构相互配合下,融资平台债务不会发生系统性违约风险。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概述
1.总体经营情况
(1)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9,847.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4%;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6,469.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79%;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7,757.3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85%;公司境外分支机构资产总额1,971.78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19%。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8.53亿元,同比增长6.3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26.77亿元,同比增长3.4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87亿元,同比增长11.9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0%,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总资产收益率0.52%,同比上升0.01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4.95%,同比上升3.23个百分点。

(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550.0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2.92亿元;不良贷款率1.15%,较上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共计提减值336.15亿元,期末拨贷比2.89%,拨备覆盖率251.30%,继续保持充足的拨备覆盖水平。


2.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的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8.53亿元,营业利润521.49亿元。

(1)公司根据重要性和可比性原则,将地区分部划分为总行(包括总行本部及总行经营性机构)、福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东北部及其他、西部、中部,共计十个分部。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分部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较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利润营业利润较上年 同期增减(%)
总行51,2589.3527,947282.84
福建14,83210.356,833(7.02)
北京3,304(1.17)1,616(16.92)
上海3,72312.89544(70.34)
广东5,255(18.24)(3,119)(176.92)
浙江4,95015.742,484(9.61)
江苏6,078(1.97)3,575(13.90)
东北部及其他9,4589.104,791(23.83)
西部7,113(0.38)1,517(64.57)
中部9,8826.425,961(6.55)
合计115,8536.3352,14912.55

(2)业务收入中各项目的数额、占比及同比变动情况如下: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金额占业务总收入比重(%)较上年同期数增减(%)
贷款利息收入110,67453.316.08
拆借利息收入5,2872.5555.68
存放央行利息收入2,7291.31(2.88)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 构利息收入7230.35(22.26)
买入返售利息收入2,0020.9657.76
投资损益和利息收入53,98726.0113.06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24,78711.942.05
融资租赁利息收入2,5271.22(5.64)
其他收入4,8782.35(22.21)
项目金额占业务总收入比重(%)较上年同期数增减(%)
合计207,5941007.16

3.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主要财务指标增减变动幅度及其说明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较上年末 增减(%)简要说明
总资产8,984,7478,603,0244.44各项资产业务平稳增长, 整体资产结构优化
总负债8,269,8897,908,7264.57各项负债业务平稳增长, 整体负债结构优化
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股东权益704,380684,1112.96当期净利润转入
项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较上年同期 增减(%)简要说明
营业收入115,853108,9556.33生息资产规模稳健增长, 负债成本有效管控,利息 净收入保持同比增长;非 息净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归属于母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44,88740,11211.90营业收入同比平稳增长; 加大金融科技、品牌及客 户基础建设等重点领域 的费用支出;做实资产质 量,夯实风险抵御能力
加权平均净资产 收益率(%)6.806.79上升0.01个 百分点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长,加 权净资产收益率上升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394,017)(218,340)上年同期 为负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大 表内贷款等标准化资产 构建力度,优化投资业务 结构

(2)会计报表中变化幅度超过30%以上主要项目的情况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主要会计科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较上年末 增减(%)简要说明
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 机构款项108,30866,25163.48存放银行同业款项增加
主要会计科目2022年6月30日2021年12月31日较上年末 增减(%)简要说明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98,616141,13140.73买入返售债券增加
其他资产78,64256,19039.96待结算及清算款项增加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55,435265,576(41.47)卖出回购债券减少
其他负债80,88649,32463.99待结算及清算款项增加


主要会计科目2022年1-6月2021年1-6月较上年同 期增减(%)简要说明
投资损益15,9498,93978.42此三个报表项目存在较高的 关联度,合并后整体损益 202.62亿元,同比增长 37.75%。主要是与债券相关 的金融资产收益增加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6725,464(32.80) 
汇兑损益641306109.48 

(二)资产负债表分析
1.资产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89,847.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4%;其中贷款(不含应计利息)较上年末增加3,475.49亿元,增长7.85%,各类投资净额较上年末增加57.14亿元,增长0.19%。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2022年6月30日 2021年12月31日 
 余额占比(%)余额占比(%)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4,650,97551.764,310,30650.10
注(1) 投资3,008,04233.483,002,32834.90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198,6162.21141,1311.64
应收融资租赁款101,2531.13103,9571.21
存放同业108,3081.2166,2510.77
拆出资金331,5253.69351,8224.09
现金及存放央行379,0184.22447,4465.20
注(2) 其他207,0102.30179,7832.09
合计8,984,7471008,603,024100
注:(1)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2)包括贵金属、衍生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使用权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其他资产。


贷款情况如下:
(1)贷款类型划分
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