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奥比中光(688322):2022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29日 21:56:44 中财网

原标题:奥比中光: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322 公司简称:奥比中光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风险因素”。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三、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四、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五、公司负责人黄源浩、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彬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程宁伟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六、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不适用

七、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治理特殊安排情况:
□本公司为红筹企业
□本公司存在协议控制架构
√本公司存在表决权差异安排
详见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之“六、特别表决权股份情况”。


八、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九、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一、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二、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41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4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45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8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85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 的财务报告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章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全文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奥比 中光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蚂里奥技术深圳蚂里奥技术有限公司
东莞奥日升东莞奥日升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奥锐达深圳奥锐达科技有限公司
奥视达上海奥视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新拓三维新拓三维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西安奥比西安奥比拓疆科技有限公司
奥辰光电深圳奥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奥诚奥诚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前海远点深圳前海远点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武汉奥比奥比中光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蚂里奥软件深圳蚂里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迦辰上海迦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奥芯深圳奥芯微视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奥比ORBBEC 3D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INC.
香港奥比ORBBEC INTERNATIONAL LIMITED
新加坡奥比ORBBEC SINGAPORE PTE. LTD.
Joyful VisionJoyful Vision Limited
NEWSIGHTNEWSIGHT IMAGING LTD.
上海绿叶上海绿叶传媒有限公司
上海阅面上海阅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众趣众趣(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无锡微视无锡微视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异方科技深圳市异方科技有限公司
宁波飞芯宁波飞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阅昕企业管理深圳阅昕企业管理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云鑫上海云鑫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前海仁智前海仁智互联(深圳)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福田仁智福田仁智(深圳)创业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横琴仁智珠海横琴仁智奥发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国开制造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有限合伙)
富阳中祺杭州富阳中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比中芯珠海奥比中芯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比中瑞珠海奥比中瑞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比中鑫珠海奥比中鑫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比中欣珠海奥比中欣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比中诚珠海奥比中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奥比中泰珠海奥比中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蚂蚁集团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D视觉传感器可以获取三维图像信息、深度距离信息的视觉传感器
AIoT人工智能(AI)技术与物联网(IoT)整合应用,物联网采集底层 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分析数据并实现相应功能,两项技术 相互促进,应用领域广泛
IC、集成电路、芯片IC 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的英文缩写,芯片是集成电路
  的俗称。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 将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电子元器件按 照设计要求连接起来,制作在同一硅片上,成为具有特定功能的 电路
模拟芯片处理连续性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芯片。电学上的模拟信号是指用 电参数,如电流和电压,来模拟其他自然物理量而形成的连续性 的电信号
数字芯片基于数字逻辑设计和运行的,用于处理数字信号的集成电路
图像传感器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 相应比例关系的电信号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简称,互补金属氧化 物半导体,是一种集成电路的设计工艺
SoCSystem on a Chip的简称,即片上系统、系统级芯片,是将系统关 键部件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可以实现完整系统功能的芯片电路
Fabless通常仅从事芯片的设计和销售,而将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等步 骤分别委托给专业厂商完成的业务模式
流片为了验证集成电路设计是否成功,从一个电路图到一块芯片,检 验每一个工艺步骤是否可行,检验电路是否具备所需要的性能和 功能。如果成功,就可以大规模制造;反之则需找出其中的原因, 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上述过程一般称之为工程试作流片。 在工程试作流片成功后进行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则称之为量产流片
光罩覆盖整个晶圆并布满集成电路图像的铬金属薄膜的石英玻璃片, 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作过程中,用于通过光蚀刻技术在半导体上 形成图型,又称为“Mask”
透镜/光学透镜根据光的粒子特性、反射、折射、衍射、散射规律采用特定材料制 成的表面具有特定尺寸和形貌的光学元件。通用材料主要包括玻 璃或高分子材料,通常形貌主要包括球面、非标准球面、柱面、非 标准柱面、二维或三维自由曲面等,广泛应用于激光、成像、光学 仪器等各个领域
光学系统由多个光学元器件按照一定次序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光学 组合体
SPADSingle Photon Avalanche Diode的简称, 指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是 工作在盖革模式下、具有单光子探测能力的雪崩光电二极管
PCB/PCBA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简称和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印制电路板组件)的简称。PCB是组装电子零件用的 基板,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元件的印 制板,PCBA是经过表面贴装或封装所需的电子元器件后的印制 电路板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
股票或 A 股获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购和进 行交易的股票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本报告期2022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6月 30日
报告期期末2022年 6月 30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奥比中光
公司的外文名称Orbbec Inc.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Orbbec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黄源浩
公司注册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滨海社区高新南十道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 大厦12层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3年1月18日公司成立,注册地址为:深圳市南山区粤兴三道8 号中国地质大学产学研基地中地大楼A808; 2014年7月4日,注册地址变更为: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南环路29号 留学生创业大厦15楼01号; 2017年5月3日,注册地址变更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学府路 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11-13楼; 2021年9月18日,注册地址变更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滨海 社区高新南十道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12层。
公司办公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学府路 63 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 12 层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52
公司网址http://www.orbbec.com.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洪湖黄蕊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学府路63号 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12层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学府路63号高新区 联合总部大厦12层
电话0755-865217700755-86521770
传真0755-264190290755-2641902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报告期内变更情况查询索引

四、 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奥比中光688322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六、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 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183,020,070.56161,507,048.7213.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461,624.51-115,212,069.89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151,738,084.09-130,056,230.78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781,594.9556,770,411.36-118.99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 上年度末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205,700,674.822,296,567,960.62-3.96
总资产2,398,186,553.262,554,282,149.46-6.11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4-0.32不适用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4-0.32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42-0.36不适用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48-4.80不适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6.74-5.42不适用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05.82106.86减少 1.04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主要系:
1、本期销售回款较上年同期增加,但本期较上年同期取出的使用受限定期存款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变动不大;
2、本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增加及支付的受限定期存款增加,导致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增加;
综上因素导致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七、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八、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382.04第十节 七、75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 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29,322,048.40第十节 七、67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 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 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 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 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 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 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 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 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 资取得的投资收益6,643,571.45第十节 七、68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 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 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 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273,987.21第十节 七、74、75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2,251,247.75 
减:所得税影响额3,137,186.93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563,330.76 
合计28,276,459.58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是 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 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9”。

3D视觉传感器能够让智能终端具备 3D视觉感知能力,从而使得智能终端由“看清世界”到“看懂世界”进化。对应的 3D视觉感知技术已成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关键共性技术,是推动全球科技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向智能化物联网时代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3D视觉感知技术经历了从工业级向消费级拓展的过程,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迭代,让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成为可能。

经过近十余年的起步、发展,3D视觉感知行业即将迎来快速增长时期,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工业三维测量、汽车等是其主要应用领域。3D视觉感知产业链长,涵盖上游的元器件供应商或代工厂,中游的 3D视觉感知方案商,以及下游的各类应用场景客户,在技术、资金、人才等多方面形成了较高的行业门槛和壁垒。

(二)主营业务、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专注于 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在万物互联时代为智能终端打造“机器之眼”,致力于让所有终端都能更好地看懂世界。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 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3D视觉感知技术处于应用发展初期,公司依托 3D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不断孵化、拓展新的 3D视觉感知产品系列。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

公司是国内率先开展 3D视觉感知技术系统性研发,自主研发一系列深度引擎数字芯片及多种专用感光模拟芯片并实现 3D视觉传感器产业化应用的少数企业之一,是市场上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D视觉感知产品的企业,也是全球少数几家全面布局六大 3D视觉感知技术的公司。截至目前,公司系全球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 3D视觉传感器量产的少数企业之一。

公司致力于将 3D视觉感知产品应用于“衣、食、住、行、工、娱、医”等领域,在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工业三维测量等市场上实现了多项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应用。公司已先后服务全球超过 1,000家客户及众多的开发者。

报告期内,公司具体产品包括 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其中,3D视觉传感器是由深度引擎芯片、深度引擎算法、通用或专用感光芯片、专用光学系统、驱动及固件等组成的精密光学测量系统,可以采集并输出“人体、物体和空间”的三维矢量信息;消费级应用设备是基于 3D视觉传感器的功能特点,结合特定消费级场景应用需求,设计并开发的一体化设备产品;工业级应用设备是面向工业领域高精密检测、测量需求,应用工业三维测量技术设计并开发的一体化成套设备。3D视觉感知技术处于应用发展初期,公司依托 3D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不断孵化、拓展新的 3D视觉感知产品系列。

(三)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通用料件、定制料件。报告期内,公司综合考虑订单需求、市场需求预测并结合采购周期情况进行备货采购,不断提高采购安排的合理性,保障供应链的效率和安全。

通用料件主要包括电子元器件、通用感光芯片等,由公司根据 3D视觉感知产品的技术需求进行选型,通过系统化测试后进行批量采购。

定制料件主要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由公司自主设计开发后,再采取 Fabless模式委托专业代工厂生产,主要包括深度引擎芯片以及 iToF感光芯片等自研芯片;第二类是由公司提供功能规划、产品技术参数等需求,再由供应商提供定制化样品,通过系统化测试迭代后进行批量采购,主要包括激光发射器、衍射光学元件等光学器件;第三类是由公司设计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图纸,再由供应商提供定制化生产,主要包括结构件、PCB板等。

公司制定了规范统一的采购制度及采购流程,建立了完善的合格供应商准入机制,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管理,对供应商资质、报价、产品质量、交货期等从严从优把关,从采购端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可靠性。

2、生产模式
公司自主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并利用珠三角地区电子行业成熟的产业基础,通过一般采购及定制化采购的方式采购相应主要原材料,将非核心、技术含量较低的半成品加工等生产环节外包给外协厂商,自主生产主要针对激光投影模组加工和整机组装及标定调试等核心环节。

由于 3D视觉传感器属于新型产品,缺乏现成产品生产相关技术。因此,在产品生产环节,公司根据产品特性需求,针对性研发相应的量产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标定对齐技术、自校准与补偿技术、核心设备开发技术。这些量产核心技术确保产品量产的一致性、可靠性及良率。

3、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向境内外客户销售 3D视觉感知产品。

二、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把握 2D视觉向 3D视觉跃迁的时代契机,专注 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 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通过“深度+广度”双向驱动,打造3D视觉感知一体化科研生产能力和创新平台,实现公司 3D视觉感知技术的全面协同发展。公司的 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如下:

不同技术路线的底层核心技术相互协同创新。通过对多技术领域及不同层次技术的深入理解和相互贯通,公司一方面开发出性能优异、质量可靠的 3D视觉感知产品,另一方面不断实现产品技术迭代创新和产品系统级优化。公司通过对系统设计、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光学系统、软件开发、量产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开发出结构光、iToF、双目视觉传感器、dToF单线激光雷达以及工业三维测量设备,并积极布局面阵 dToF、面阵 Lidar等前沿技术。公司核心技术主要通过自主研发为主,并形成相应知识产权。

公司核心技术先进性一方面体现在已成功开发并规模量产出被众多细分行业龙头运用的 3D视觉感知产品,产品性能满足各应用场景高标准要求,对标国际科技巨头;另一方面体现在由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所支撑的系统级优化能力,提升了开发效率与技术性能指标,加快了储备技术的开发进程。具体如下:
(一)消费级 3D视觉感知技术先进性
公司消费级 3D视觉感知技术先进性体现在系统设计、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光学系统、软件开发以及量产技术等方面。

(1)系统设计
3D视觉感知产品是系统级产品,公司开发相应模拟系统进行模拟仿真,在新产品或者技术开发初期,对各个环节及零部件进行全局及局部模拟,并通过搭建实验环境进行功能验证,再进行多次优化,直至达到最优系统性能。


(2)芯片设计
公司自成立起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芯片团队,形成了数字及模拟芯片的研发实力。公司设计的芯片类型主要包括深度引擎计算芯片、iToF感光芯片、dToF感光芯片、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以及 AIoT算力芯片等。目前已成功完成四代深度引擎芯片、两款 iToF感光芯片、两款 dToF感光芯片的开发;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处于流片状态;正在开发面向开发者、通用市场的 AIoT算力芯片以及用于全固态面阵激光雷达的 dToF感光芯片。

①深度引擎芯片
3D结构光深度引擎的理论基础是机器视觉中立体匹配算法。为得到图像中每个点的视差,深度引擎需要实时采集目标的散斑图像,与存储的参考散斑图像进行特征匹配。深度引擎芯片集成了中央处理器、总线控制器、内存子系统、结构光深度引擎、主动/被动双目深度引擎、RGB ISP、IR ISP、图像编码器、图像压缩模块、安全加密模块、输入输出子系统以及各类高速模拟接口等功
级 SoC芯片 ,缩小了芯片 /双目深度引 成像质量不断包含了完整 物理面积 芯片已形成 提升、支持
产品图示推出时间
 2015年
 2017年
 2018年
  
产品图示推出时间
 2021年
  
  
  
  
  

②iToF感光芯片
iToF感光芯片是 iToF 3D视觉传感器的核心器件,与结构光/双目技术不同的是,iToF技术主要依靠接收端感光芯片在单个周期内采集多次光信号,并通过换算得到距离信息。

公司基于 BSI背照式 65nm+65nmStacking堆栈式工艺的像素设计,优化了像素内电子转移速度,在系统架构设计上采用列级高速高精度 ADC以及高速 MIPI接口设计,实现超高深度帧率,研发出了可以支持脉冲调制、连续波调制、抗多机干扰等优异性能的 iToF感光芯片。公司的 iToF感光芯片 Pleco已实现量产,目前正随模组小批量出货中,同时公司的另外一款 iToF感光芯片Pleco Mini已完成流片,目前在进行相关 iToF模组的开发测试。

③dToF感光芯片
基于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的 dToF测距原理,通过向物体发射激光散斑,并利用 SPAD接收物体表面的反射光子,通过 TDC(Time-to-Digital Converter,即时间数字转换器)测量光子飞行时间,经多次统计处理,得到目标物体的深度/距离信息。dToF感光芯片是 dToF技术中难度最大、门槛最高的技术。衡量 dToF感光芯片的先进性主要包括:SPAD像素性能、像素阵列结构、TDC性能、淬灭电路性能、数据后处理电路的精度、吞吐率、功耗等指标。

公司 dToF感光芯片采用 BSI背照式和先进的 Stacking堆栈式工艺的芯片结构,通过自主创新,优化了 SPAD像素探测效率,提出了创新性的高精度数据后处理算法并申请了专利,设计了高性能的数据后处理电路,可实现 mm级测量精度,最远达到 10m@100k lux @30%反射率的测量距离,帧率达到 30fps,抗干扰能力强。性能指标处于主流的水平,功耗与行业内当前主流芯片相当。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一款面阵 SPAD芯片和一款单点 SPAD芯片的流片,目前在进行包括用于全固态面阵激光雷达的 dToF感光芯片在内的多款 dToF感光芯片的研制。

④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
结构光 3D视觉传感器中的接收端需要利用感光芯片采集结构光图像,目前普遍选用市场中通用感光芯片,但由于结构光 3D深度引擎算法的特殊性,比如当基线方向与感光芯片的数据读出方向不一致时,就要求在算法层面进行相应的优化调整以适应感光芯片,因此通用感光芯片存在帧率下降、额外计算资源消耗等问题。

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针对结构光成像技术的应用场景,针对性考虑其应用的多元性,将全局快门和卷帘快门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在专用感光芯片上融入各种预处理算法,缓解后续算力芯片的算力要求,减少接口,提高速度,实现最佳的成像性能。公司开发的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目前处于流片阶段。

⑤AIoT算力芯片
公司面向移动终端、物联网等领域对 3D视觉边缘计算的需求,研发将大规模神经网络、3D深度计算、关键算法固化到单颗 SoC中,实现同时具备神经网络加速、3D视觉计算算力的 AIoT算力芯片。目前公司的 AIoT算力芯片仍处于设计开发中。

(3)算法研发
①深度引擎算法


(6)量产技术
3D视觉传感器属于新兴产品,核心器件激光发射模组包含电路板、激光发射器、透镜组以及衍射光学元件等元器件,其组装工艺较传统镜头组装工艺要求更高;此外,3D视觉传感器主要三大组成部件激光发射模组、IR成像模组以及 RGB模组在组装时对光轴要求极其严格。因此,公司“从 0到 1”研发和设计相关产品量产工艺,先后研发了激光发射模组高精度组装与测试、主要
基于上述系统设计,凭借底层核心算法的自主可控,公司可快速整合已有软件平台和算法模块,敏捷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设备方案。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共 1,307个(其中发明专利 771个),软件著作权 91个;累计获得专利 568个(其中发明专利 227个),累计获得软件著作权 89个。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期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5151771227
实用新型专利1229233227
外观设计专利2517134114
软件著作权329189
其他2901690
合计120991,398657
注:“其他”为 PCT专利数量。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193,666,780.15172,591,563.9012.21
资本化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合计193,666,780.15172,591,563.9012.21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105.82106.86减少 1.04个百分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序号项目名称预计总投 资规模本期投入 金额累计投入 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结构光 3D视 觉传感器研发 及产业化30,000.002,467.3324,723.33①已基于 MX400、MX6000、MX6300 开发了 Astra等系列标准品并上市销售, 正使用最新的 MX6600芯片参数设计新 一代产品的光学及硬件部分; ②已完成 VR看房、机器人、智能手 机、刷脸支付等细分场景的系列行业产 品开发并上市销售,不断基于新的应用 场景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并对已开发产 品进行持续优化迭代; ③无支架结构光 3D视觉传感器已完成验 证,持续产品迭代优化中。①使用新一代结构光 深度引擎芯片升级迭 代 3D视觉传感器标 准品; ②基于各应用场景需 求定制开发行业专用 3D视觉传感器; ③开展无支架结构光 3D视觉传感器技术的 研发。国际先进 水平机器人、智能手 机、刷脸支付、 门锁、空间扫描 等细分场景
2双目 3D视觉 传感器研发及 产业化8,000.001,288.596,622.78①已推出基于 MX6000的第一代结构光 双目 3D视觉传感器产品,在机器人等领 域推广应用; ②正进行新一代的双目 3D视觉传感器研 发,包括更高精度的双目匹配算法研 发、标定算法研发等。①双目视觉光学测量 系统设计、仿真及优 化; ②成像质量优化算法 研发; ③高精度标定算法研 发; ④双目深度计算与优 化算法研发。行业先进 水平机器人、刷脸支 付、门禁等细分 场景
3基于 iToF技 术的 3D视觉 传感器研发及 产业化30,000.002,276.0717,684.56①已量产基于外购感光芯片的 iTOF 3D 视觉传感器产品; ②正基于自研 iTOF感光芯片,进行 iTOF 3D视觉传感器的研发。①高集成度激光发射 模组设计研发; ②iTOF技术的 3D视 觉传感器系统设计、 仿真及优化;国际先进 水平手机、扫地机器 人、健身、直播 等细分场景
      ③标定、测试及量产 工艺研发。  
4面向用户开发 的 SDK及应 用算法研发30,000.001,725.8914,935.85①已推出含骨架跟踪识别等 SDK开发套 件; ②正在对 SDK进行全面升级迭代,支持 更多的功能、性能更优; ③正在搭建算法展示和应用平台。①基于深度图的背景 分割算法研发; ②手势、骨架跟踪算 法研发; ③面向刚体与非刚体 的三维重建算法研 发; ④VSLAM、沉浸式 AR的研发; ⑤算法 API及 SDK工 具研发。行业先进 水平从整体上提高客 户使用体验,简 化客户的测试及 验证过程
5基于 dToF技 术的 3D视觉 传感器研发及 产业化5,000.00675.622,610.37已完成基于 dToF的 3D视觉传感器的系 统设计与仿真,持续研发中。①dTOF技术的 3D视 觉传感器系统设计、 仿真及优化; ②标定、测试工艺研 发与流程开发; ③整机生产制造装设 流程开发与优化。行业先进 水平手机、扫地机器 人、服务机器人 等
63D视觉感知 AIoT算力芯片 核心 IP设计研 发10,000.00342.023,770.88①已完成双目与 ToF感知算法 IP的开发 和验证; ②NPU IP正在进行验证。①双目和 ToF感知算 法 IP开发; ②高性能的 CPU和 NPU(深度学习加速 器)IP开发,支持骨 架识别、图像分割等 应用算法的加速运 行。行业先进 水平门锁门禁、扫地 机器人、服务机 器人等
73D视觉传感 器专用一体化 智能量产产线6,000.00607.911,205.43①已完成结构光和 iToF 3D视觉传感器 量产工艺研发落地,并持续研发迭代 中;量产工艺及专用设备 的开发及优化迭代。行业先进 水平从生产工艺上提 高产品品质及性 价比
 迭代   ②Lidar激光雷达等量产工艺技术及专用 设备持续研发中。   
8高分辨率结构 光深度引擎芯 片设计研发10,000.00132.672,935.08①已成功量产三款 MX芯片:MX400、 MX6000、MX6300芯片; ②在研 MX6600芯片流片成功。研发迭代高分辨率的 结构光深度引擎芯 片。国际先进 水平为各类结构光 3D视觉传感器 提供深度算力
9面阵 dToF感 光芯片设计研 发10,000.00406.451,862.00测试片已完成流片,已完成回片测试, 量产片即将进入流片阶段。在业内顶级的晶圆厂 的先进 SPAD制程支 持下,对标业内先进 水平开发面阵 dToF 感光芯片,包括光学 传输系统仿真和建 模、SPAD像素性 能、模拟电路设计、 数模混合 SoC开发 等。行业先进 水平可以用于开发各 种 3D视觉传感 器系统,与结构 光及双目视觉等 技术在多种场景 行成互补
10面向 3D视觉 感知的 AIoT 算力芯片设计 研发20,000.002,168.254,932.08该芯片处于设计开发中,已完成芯片设 计。面向移动终端、物联 网等领域对 3D视觉 边缘计算的需求,研 发将大规模神经网 络、3D深度计算、关 键算法固化到单颗 SoC中,实现同时具 备神经网络加速、3D 视觉计算的 AIoT算 力芯片。行业先进 水平为 iToF、双目视 觉 3D视觉传感 器提供深度算 力,相对于传统 的结构光芯片, 提供额外的边缘 算力(入 NPU)
11高性能 iToF 感光芯片关键 技术研发12,000.00694.573,533.31该自研的 iToF图像传感芯片已经流片成 功,进入测试阶段。研发高性能 ITOF 芯 片,采用新型调制方 式像素架构,高速低 噪声读出电路设计, 实现相对竞品更低功 耗、更低噪声、更高国际先进 水平用于开发各种高 性价比的 iToF 3D视觉传感 器;也可以直接 用于嵌入式视觉 系统(如 VR头
      帧率以及更优的深度 性能。 盔、移动产品、 机器人,手机客 户)的开发
12高性能结构光 专用感光芯片 系统及架构设 计3,000.001,095.202,210.40该芯片已完成方案设计,包括芯片架构 设计等,目前处于流片阶段。针对公司结构光 3D 视觉传感器目前已经 规模化应用的场景特 点,进行结构光专用 感光芯片的研发,提 高产品性能。国际先进 水平为 3D视觉传感 器进行过优化设 计的通用型感光 芯片;可以用来 开发多种新式的 3D视觉传感器
13高性能中远距 激光雷达研发 及产业化5,000.001,020.034,076.14已完成机械式多线雷达平台开发,持续 迭代研发中。基于 dToF原理的机 械式旋转扫描测距系 统的收发器件设计、 光机系统设计和装调 方案、硬件架构设计 和信号处理、解距算 法开发、嵌入式平台 软件和 SDK等开发。行业先进 水平机器人、无人机 等领域
14基于 dTOF技 术的新一代全 固态激光雷达 研发及产业化20,000.00523.512,448.02已完成原理性样机开发和核心芯片的架 构设计,持续迭代研发中。基于大规模集成化的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 (SPAD)面阵传感器 和可寻址激光发射芯 片的全固态面阵激光 雷达,包括系统的架 构设计,芯片架构设 计,单光子系统仿 真,测距原理和电路 处理方式的研究,各 类功能在 FPGA平台 上的实现等。行业先进 水平机器人、无人 机、车等领域
15面向教育的 3D视觉感知5,000.00659.542,818.59已量产 3D体态仪等系列第一代产品,持 续迭代研发中。面向教育应用场景的 市场需求,基于 3D行业先进 水平基于 3D视觉传 感器硬件及相关
 应用产品研发    视觉技术研发各类应 用产品。 算法开发的一系 列产品
16面向三维刷脸 应用的智能终 端研发及产业 化5,000.00922.504,101.13已量产两代 3D刷脸支付设备,持续迭代 研发中。面向线下支付、门锁 门禁等应用场景研发 消费级应用智能终端 产品。行业先进 水平线下支付、门锁 门禁等
17工业级三维测 量关键技术研 发及产业化8,000.00339.512,327.98底层技术持续迭代优化,及针对不同场 景需求进行产品迭代研发。通过光栅结构光、近 景摄影测量、数字图 像相关法等核心技 术,推出多款商用标 准软件及工业级应用 设备。行业先进 水平工业级的 3D扫 描、品控等领域 中使用的高性能 3D方案
合计/217,000.0017,345.68102,797.94////



5. 研发人员情况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基本情况  
 本期数上年同期数
公司研发人员的数量(人)630669
研发人员数量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58.9965.40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13,784.0011,722.79
研发人员平均薪酬21.9119.00


教育程度  
学历构成数量(人)比例(%)
博士477.46
研究生20532.54
本科33453.02
专科及以下446.98
合计630100.00
年龄结构  
年龄区间数量(人)比例(%)
25岁以下335.24
25(含)-35岁43769.37
35(含)-45岁14523.02
45岁及以上152.37
合计630100.00

6.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技术优势—3D视觉感知全栈式、全领域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 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通过对系统设计、芯片设计、算法研发、光学系统、软件开发、量产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深入研究,开发出结构光、iToF、双目视觉传感器、dToF单线激光雷达以及工业三维测量设备,并积极布局面阵dToF、面阵 Lidar等前沿技术。通过对 3D视觉感知技术全领域、全栈式的研发布局,公司具备了既能在纵向上从底层到应用层、软硬件一体化的系统级开发设计能力,又能在横向上对不同路线的技术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研发创新能力,实现对 3D视觉感知技术的深度理解和融合创新。

公司拥有的系统性设计、全栈式优化的技术研发实力,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和创新速度,更好地满足下游市场和客户的需求,支撑公司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 1,307项,取得授权专利 568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227项。公司先后承担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服务机器人的三维视觉传感器研发及产业化应用”、“3D视觉感知广东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等国家级、省级重大项目建设任务。“微型 3D智能传感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 2020年度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3D视觉芯片及全平台兼容的高分辨率光学测量系统”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结构光深度相机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获得“深圳市科技进步奖技术开发类一等奖”等。

2、人才优势—光学测量基因深厚、多学科交叉的核心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以光学测量为基础,芯片设计、算法等多学科交叉的优秀核心团队。公司创始人黄源浩先生是国际知名光学测量专家、国内 3D视觉感知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曾先后在 4个海外科研究机构从事光学测量相关的博士后研究。以创始人为核心搭建的研发团队,吸纳了一批芯片设计、算法、光学等领域的高端人才和专家,多数拥有海内外知名大学教育背景,具有很强的全球视野。核心团队成员大多具有十多年的实战经验,在一起共事多年,共同攻克了诸多技术难点,形成了公司在 3D视觉感知技术研发方面独有的方法和经验,对 3D视觉感知技术有深刻的理解,并建立了成熟有效的多学科协同研发机制和研发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公司的核心人才优势和特色。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 630名,占比 58.99%,其中博士 47名(含 24名博士后),国家级人才计划 1名、广东省珠江人才 7名、各类深圳市高层次人才 18名。

3、产业链优势—集聚全球性供应链和行业头部客户的上下游资源
全球 3D视觉感知市场近年来刚刚兴起,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研发能力、百万级的产品量产保障及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成为全球 3D视觉传感器重要供应商之一,并在产业链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

在上游供应链,公司得到了全球性知名厂商的合作支持;在下游客户资源,公司积累了一批行业龙头客户,且在一些细分行业逐步成为行业客户的标配产品,一旦选用了公司产品,客户在硬件结构设计及软件算法调试方面都需进行专项适配,形成一定的客户粘性。

公司与各行业头部客户建立的良性合作关系,也反向推动公司产品的升级迭代,同时极大促进了公司对各细分行业的深度理解,进而定义出更适合行业需求的产品。由于 3D视觉感知技术正处于行业应用的初期,很多龙头客户与公司合作共同进行风险开发,并优先选择成熟产品实现大规模量产,从而进一步拉大公司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4、量产优势—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实现百万级规模的生产能力
3D视觉传感器的构造精密,生产工艺复杂,量产难度高,能否实现大规模量产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全面掌握 3D视觉感知技术的核心评价指标之一。

公司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在早期自主进行专用生产设备的开发,自主设计生产工艺、测试工具、测试流程,自主研发标定与对齐、自校准与补偿等多类核心设备及关键技术,于 2015年成功实现了 3D视觉传感器量产,2018年成功突破百万级量产交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系全球已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百万级面阵 3D视觉传感器量产的少数企业之一。公司自建工厂已于 2020年 7月投产,为支撑大规模需求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 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适用 √不适用

四、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反复和复杂的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企业经营发展的压力和不确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公司在既定的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的指导下,持续推进 3D视觉感知技术在各行业、各应用场景的推广和落地,并持续优化产品性能,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促使公司 2022年上半年收入保持正增长。公司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8,302.0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32%。

(一)持续进行 3D视觉感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 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对各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的研发迭代。

在感光芯片方面,公司自研的 iToF感光芯片 Pleco和 Pleco Mini已完成流片;结构光专用感光芯片目前处于流片阶段;公司的 dToF感光芯片目前已完成一款面阵 SPAD芯片和一款单点SPAD芯片的流片,正在进行包括用于全固态面阵激光雷达的 dToF感光芯片在内的多款 dToF感光芯片的研制。

在数字芯片方面,公司目前已成功完成四代深度引擎芯片的开发,正在开发面向开发者、通用市场的 AIoT算力芯片。

在全固态激光雷达方面,公司先后克服了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系统方案设计、关键器件定义研制、量产制造和标定等多个技术难点,并在 2021年 6月完成了中远距全固态激光雷达样机的研制与发布,目前在进行核心感光芯片和驱动芯片的定制开发工作,以及全固态激光雷达系统设计和算法的迭代优化。

(二)大力推进 3D视觉感知技术在各类应用场景落地
1、生物识别方向
(1)线下支付
在疫情多点爆发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稳步推进 3D视觉传感器在线下零售、自助货柜、餐饮、医疗、校园、景区、酒店等支付场景的应用。公司已推出多款专门应用于线下零售和智能货柜的支付设备终端。与此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参与中国银联线下支付的试点工作,并持续推进同其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业务合作。(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