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海亮股份(002203):2022年半年度报告
|
时间:2022年08月29日 23:16:47 中财网 |
|
原标题:海亮股份:2022年半年度报告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ZHE JIANG HAI LIANG CO.,LTD
二○二二年半年度报告
股票代码:002203
股票简称:海亮股份
披露日期:2022年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朱张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洪钧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 东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内容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予以描述,敬请投资者注意并仔细阅读该章节全部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3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5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5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载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
四、其他备查文件。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本公司、公司、海亮股份 | 指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海亮集团、控股股东 | 指 | 海亮集团有限公司 | Z&P公司 | 指 | Z&P ENTERPRISES LLC | 铜加工研究院 | 指 | 浙江铜加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科宇公司 | 指 | 浙江科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上海海亮 | 指 | 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 香港海亮 | 指 | 香港海亮铜贸易有限公司 | 香港金属 | 指 | 香港海亮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海亮国贸 | 指 | 浙江海亮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美国海亮 | 指 | 海亮美国公司 | 越南海亮 | 指 | 越南海亮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安徽海亮 | 指 | 海亮(安徽)铜业有限公司 | 海亮(越南)铜业 | 指 | 海亮(越南)铜业有限公司 | 广东海亮 | 指 | 广东海亮铜业有限公司 | 海博小贷 | 指 | 浙江海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 财务公司 | 指 | 海亮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 宁夏银行 | 指 | 宁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金川集团 | 指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海亮环材 | 指 | 浙江海亮环境材料有限公司 | 正茂创投 | 指 | 浙江正茂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JMF | 指 | JMF Company | 新加坡海亮 | 指 | 海亮(新加坡)有限公司(HAILIANG
(SINGAPORE) PTE. LTD.) | 泰国海亮 | 指 | 海亮奥托铜管(泰国)有限公司、
LOYAL HAILIANG COPPER
(THAILAND)CO.,LTD. | 海亮奥托 | 指 | 海亮奥托铜管(广东)有限公司 | 股权激励 | 指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限制性
股票激励计划 | 海亮控股 | 指 | 香港海亮控股有限公司(Hong Kong
Hailiang Holding Limited) | 得州海亮 | 指 | 海亮铜业得克萨斯有限公司
(Hailiang Copper Texas Inc) | HMMB公司 | 指 | Hailiang Metal Messing
Beteiligungs GmbH | 荷兰海亮 | 指 | Hailiang Netherlands Holding B.V.
(荷兰海亮控股有限公司) | HME黄铜法国公司 | 指 | HME Brass France SAS | HME黄铜德国公司 | 指 | HME Brass Germany GmbH | HME黄铜意大利公司 | 指 | HME Brass Italy SpA | HME
Ibertubos 公司 | 指 | HME Ibertubos S.A. | 德国海亮 | 指 | HME Copper Germany GmbH(HME德国
铜业有限公司) | 金华海亮 | 指 | 金华海亮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山东海亮 | 指 | 山东海亮奥博特铜业有限公司 | 公司章程 | 指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 证监会、中国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深交所 | 指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元 | 指 | 人民币元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 | 海亮股份 | 股票代码 | 002203 |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 | 公司的中文名称 |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的中文简称(如有) | 海亮股份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 ZHE JIANG HAI LIANG CO.,LTD | |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朱张泉 | | |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其他情况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3、其他有关资料
其他有关资料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 营业收入(元) | 38,043,429,219.95 | 33,104,918,932.99 | 14.9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 | 651,452,421.04 | 622,063,515.52 | 4.7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 | 563,347,092.90 | 473,915,314.60 | 18.8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 | 248,170,638.12 | -2,361,046,166.04 | 110.51% |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 0.3312 | 0.3243 | 2.13% |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 0.3436 | 0.3333 | 3.0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 5.70% | 6.15% | -0.45% | | 本报告期末 | 上年度末 | 本报告期末比上年度末增减 | 总资产(元) | 35,336,930,881.66 | 32,098,726,019.12 | 10.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 | 11,693,944,927.53 | 11,059,060,986.04 | 5.74% |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377,210.41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
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 116,758,089.52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
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29,882,348.37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 | 3,615,825.45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1,889,374.84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119,653.21 | | 合计 | 88,105,328.14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铜加工行业
2022年上半年,随着疫情的反复、国际局势的紧张,宏观环境的波动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进一步加剧;国内经济受到疫情等不利因素冲击,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0.4%)。期内铜加工行业总体平稳运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内铜材累计产量达1,023.12万吨,同比增长2.4%。
细分领域中来看,铜管行业受下游主要应用领域空调行业影响,总体开工率及产销量有所下降下滑。根据产业在线数据,上半年在物流不畅及地产行业调整背景下,家用空调实现产量8,288.85万台,同比下降4.2%;实现销量8,492.41万台,同比下降1.7%,其中内销同比下降1.2%,外销同比下降2.2%。(受此影响下,据安泰科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铜管行业调研样本企业产能利用率为74.5%,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合计产量94.6万吨,同比下降5%。铜管销售方面,出口市场表现相对乐观,上半年合计出口铜管及管子附件19.27万吨,同比增加13.8%。大型铜管企业仍保持了行业优势,上半年平均产能利用率78.8%,较中型企业高出22.5个百分点,较小型企业高出28.3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主因代表性下游空调制冷行业受疫情反复及地产低迷等因素影响,需求有所下滑。锂电铜箔则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行业的高景气度,产量再度迈上新的台阶,(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样本企业锂电铜箔总产量达13.67万吨,同比增长63.35%)。
2、新能源锂电行业
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下游为锂电池,终端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蓬勃发展阶段,上半年尽管供应链因疫情受到短期冲击,但行业很快回到了高速发展的长期轨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266.1万辆,同比增加133.4%;新能源汽车销量260.0万辆,同比增加129.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21.6%。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上半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110.1GWh,同比增加109.8%。全球新能源汽车亦发展迅速,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共售出428.5万辆电动汽车(包含纯电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63%;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高达202GWh,较去年同期的115GWh大幅提升75.65%。
除新能源汽车产业外,锂电池下游应用中储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也进入到成长期。
根据高工锂电半年度调研统计,2022年上半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4.5GWh,整体规模已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其中电力储能占比超60%,户用家储和便携式储能表现超乎预期。
为迎接终端需求的释放,锂电铜箔下游的锂电池行业也在积极扩产中。高工锂电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动力及储能电池投产项目9个,产能超118GWh;开工项目22个,总产能规划超638GWh;签约及官宣项目21个,总产能规划超367GWh。行业处于供需两旺的状态。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铜管、铜棒、铜管接件、铜铝复合导体、电解铜箔、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建筑水管、海水淡化、舰船制造、核电设施、装备制造、电子通讯、交通运输、五金机械、电力等行业领域。
公司在全球设有 21 个生产基地(国内基地主要位于浙江、上海、安徽、广东、四川、重庆、甘肃等省市,海外基地主要分布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国等国),是全球最大、国际最具竞争力的铜加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铜管、铜管接件出口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成长为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正朝着在有色材料智造领域成为全球铜加工国际巨匠的目标进发。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销售定价模式,从而实现“赚取稳定加工费”的盈利模式。公司在国内外积累了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与超过130个国家或地区的八千多家客户建立了长期业务关系,同众多在下游相关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三名”示范企业、省级标准创新型企业、省级绿色企业、省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首批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亮铜加工技术开发实验室”、省级重点创新团队。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卓越的精英集聚能力
卓越的精英人才团队是公司获得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核心要素。公司以包容的文化聚合优秀团队,培养、引进一流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发展创新搭建事业平台,为管理人才提供事业平台,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创新平台;以完善的激励驱动团队发展,通过完善的公司激励体系(短期、中期、长期)激发团队积极性、开拓性,使之成为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
2、领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公司“以创新为立业之本、以精细化管理为致胜之宝、以精准预算为发展之先”建立起现代化生产管理的全面体系。公司通过高效的组织运营模式实现人员高效能,通过精细的生产管理机制实现生产线高效能,被行业视为“精细化管理”标杆企业,各项关键生产、财务指标领先同行。
3、行业领先的产能规模
铜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具有公共配套设施投入较大的特点,因此单一生产基地较小的企业会承担较高的管理与公共配套及辅助费用。同时,单条生产线产能越高,其成材率越高,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能耗成本越低。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五代连铸连轧精密铜管生产线为目前行业内单线产能最大的连铸连轧铜管生产线,且公司单一基地的产能都较大,形成了领先于同行的产能规模优势。
4、强大的装备及工艺研发能力
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推动成本的大幅下降、淘汰落后的产能及企业、改善供求关系、回归合理正常的盈利,是传统制造业的必经转型之路。公司秉承“既能制造,也能研发”的理念,拥有浙江省首批省级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资质的技术平台,多项工艺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将用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国际铜管、铜棒领域,引领优秀同行走上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5、完善的供产销全球化体系
公司依靠全球布局的生产基地以及规模效应,具备极强的全球采销供应链资源调配与整合的优势。公司从全球市场调控资源渠道,既可大幅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又提高了原材料供应的保障度;同时,公司在全球各基地产能的陆续增加以及产品竞争能力的增强将进一步提升自身客户开发与服务能力,密切彼此间合作与联系,从而提升公司的相对溢价能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一)概述
报告期内,海外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高通胀挑战,并纷纷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俄乌冲突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造成深远影响并冲击经济活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 指标高位回落并接近荣枯线,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IMF 在其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放缓至3.2%,低于此前在4月预测的3.6%)。
国内经济则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增长动能有所减弱;二季度上海、江浙等地区交通运输不畅,对当地及周边企业受到直接影响,部分地区生产活动一度停滞;后伴随着疫情受控,经济迎来企稳复苏。受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国际汇率及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给中下游加工制造环节相关企业稳健经营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在此形势下,公司坚持稳健的经营方针并严格落实各项风险管理举措,确保业务运行在既定合理区间。在从容应对短期突发挑战的同时,公司保持了一贯的战略定力,进一步推动数字化转型工程的实施,并统筹做好技术提升、管理变革、人才培养等各项重点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铜管棒技改升级工作稳步推进,铜箔项目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积极进展,行业头部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产品销售数量 46.04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380.43亿元,同比增长14.92%;实现利润总额7.92亿元,同比增长2.1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4.72%。
(二)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经营举措开展如下:
1、产能建设与运营管理同步推进,新业务铜箔项目不断超越里程碑节点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1期项目(年产5万吨)的建设,于 6 月 14 日,在正式开工半年内实现首条生产线试产;目前公司已具备 4.5 μm 、6μm、8μm 锂电铜箔的量产能力,陆续向下游客户送样,并已取得订单。期内,项目数字化建设与产能建设同步推进,正进行DCS、MES和ERP等数字化方案的应用。
同期,公司设立了新能源材料研究院,开展产品、工艺、装备、数字化及绿色制造等方向的研发、创新,启动了 3.5μm 极薄铜箔、复合集流体、高效节能电源系统、质量大数据关联分析、智能物流系统等项目的研发工作,聘请了 2 位院士分别作为首席顾问和名誉对外合作方面,公司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泰金工业电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有色材料智能制造、新能源材料研究、铜箔装备制造等方面的合作;与兰州大学围绕数值模拟、添加剂检验及检测等方向进行技术开发合作。
报告期内,公司新引入4名具有20年以上铜箔业务丰富建厂、运营管理经验的高级管理与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了铜箔项目管理团队配置。
2、新市场、新场景,高价值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尽管受到新冠疫情对下游市场需求的影响,部分下游行业的需求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公司主动调整销售策略,巩固优势、高价值市场地位,积极开发新市场,拓展产品新的应用场景,公司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公司出口业务持续增长,覆盖超过 60%的主要海外市场都实现了增量。新冠疫情及全球经济形势变化造成的全球供应链异常仍未消除,长期供需失衡,导致海外下游需求端持续得不到满足。公司充分把握市场机遇,凭借完善的全球化生产基地布局以及充足的产能优势,实现海外业务持续增量增利,部分高价值市场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同时,随着国内与全球的产业与能源转型,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出现新的市场与增量。
上半年,太阳能光伏逆变器、空气能热泵、烘干机、热管散热器、燃气壁挂炉、半导体靶材、储能温控等部分下游行业市场显现出明显增长趋势,公司对应相关市场的产品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超 30%。此外,应用于激光自动焊接机器人、数据中心和服务器的散热器,以及新能源汽车散热器等新兴领域的产品得到进一步地开发与推广。
3、系统上云、数据入湖,数字化进程扎实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并优化了全流程智能化装备、AGV、无人行车、智能仓库等设施的集成,赋予全流程数字化追溯技术,全面助力新一代生产线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同时,围绕“数字化”进程的推进,公司完成了核心系统全面上云,确保无忧保障的稳定系统运行环境、应急处理以及技术指导,使各业务板块更聚焦自身业务发展;依托云的培训服务体系,提供端到端的技能提升培训,覆盖云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赋能数字化建设。云平台的资源赋能、弹性伸缩赋能、高可用赋能、技术组件赋能、监控日志告警体系赋能、DevOps 赋能、容灾赋能等,充分发挥其赋能作用,使运营运维流程走向自动化。此外,随着数据湖项目的不断深入,围绕数据“应入尽入”原则,完成业务系统数据入湖工作,为数字化经营奠定数据底座基础。
4、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通过与外部研发机构深度合作,建设适应于新冷媒的单管及空调换热实验室、产品应用研究实验室,升级自动化、高精度工模具制造中心,开发适用于新冷媒、高能效的数字化铜管设计软件,推动设备制造、工艺技术和高端产品等新项目落地。上半年,公司申请了《一种大规格铜合金铸锭集装箱装车装置》等专利 21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获得了《一种堵头枪模组及自动堵头系统》等专利证书16项。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证书561项,其中发明专利60项,国外专利 34 项。上半年,公司主起草或参与起草了《铜及铜合金加工材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海水淡化装置用铜合金无缝管》、《铜及铜合金加工产品制造生命周期评价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8项。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海亮环材的《船舶尾气高效净化关键技术及应用》成果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5、掌控风险、甄别价值,稳健经营应对市场波动
报告期内,受全球经济及其他因素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与汇率大幅波动。上半年,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年初的6.3658贬至6.7114,贬值幅度约5%,期间波幅近5000bp;截至6月30日,上海有色市场铜现货价格收报64290元/吨,较年初下跌约8%,期间波幅超过 1 万元/吨。期间,公司践行稳健的经营理念,严格执行《原材料采购暨净库存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并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与国际金融市场走势,通过树立风险规避意识,完善风险识别和应对机制,建立风险决策和操作流程,通过使用大宗商品套期保值工具、外汇远期与即期等金融工具,有效控制大宗商品与汇率波动风险。
此外,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企业外部经营风险不断增多,公司在此期间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不断强化管控意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应收账款风险,通过执行《公司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公司授信管理制度》、《公司产品销售及货款回收管理制度》、《订单风险预警制度》、《高铜价下客户风险的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销售客户信用评价体系,规范经营活动,对应收账款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对应收账款逾期客户单位进行催收,进行有效的外部风险管控,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 本报告期 | 上年同期 | 同比增减 | 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 | 38,043,429,219.95 | 33,104,918,932.99 | 14.92%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
司原材料价格较上年
同期上涨所致 | 营业成本 | 36,418,290,984.99 | 31,810,056,902.94 | 14.49%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
司原材料价格较上年
同期上涨所致 | 销售费用 | 44,297,002.17 | 48,646,855.26 | -8.94% | 无重大变化 | 管理费用 | 416,846,824.86 | 362,618,150.51 | 14.95%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
司计提的职工薪酬及
员工持股计划确认的
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
致 | 财务费用 | 306,731,765.43 | 168,100,892.08 | 82.47%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人
民币贬值产生汇兑损
失及公司银行借款增
加对应利息费用增加
所致 | 所得税费用 | 127,626,925.61 | 141,937,127.30 | -10.08%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母
公司应纳所得税额减
少所致 | 研发投入 | 333,740,066.08 | 270,622,584.68 | 23.32%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
司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248,170,638.12 | -2,361,046,166.04 | 110.51%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
司盈利所致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1,430,185,210.37 | 97,559,438.32 | -1,565.96%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公
司实施铜箔、铜管相
关建设项目投入所致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2,171,432,408.37 | 2,428,804,371.51 | -10.60% | 主要原因为报告期原
材料价格高位运行,
公司银行贷款增加及
新增实施建设投资项
目的专项借款所致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
增加额 | 1,013,424,684.75 | 53,451,689.09 | 1,795.96% | |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 本报告期 | | 上年同期 |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38,043,429,219.
95 | 100% | 33,104,918,932.
99 | 100% | 14.92% | 分行业 | | | | | | 铜加工行业 | 26,704,027,181.
36 | 70.19% | 23,188,045,605.
32 | 70.04% | 15.16% | 其他行业 | 178,921,094.97 | 0.47% | 182,012,730.61 | 0.55% | -1.70% | 原材料等贸易 | 11,160,480,943.
62 | 29.34% | 9,734,860,597.0
6 | 29.41% | 14.64% | 分产品 | | | | | | 铜管 | 22,329,363,273.
96 | 58.69% | 18,863,013,040.
29 | 56.98% | 18.38% | 铜棒 | 3,464,965,422.3
4 | 9.11% | 3,517,680,741.5
7 | 10.62% | -1.50% | 铜排 | 909,698,485.06 | 2.39% | 807,351,823.46 | 2.44% | 12.68% | 其他 | 178,921,094.97 | 0.47% | 182,012,730.61 | 0.55% | -1.70% | 原材料等 | 11,160,480,943.
62 | 29.34% | 9,734,860,597.0
6 | 29.41% | 14.64% | 分地区 | | | | | | 境内销售 | 25,750,317,806.
04 | 67.69% | 21,240,128,944.
74 | 64.16% | 21.23% | 境外销售 | 12,293,111,413.
91 | 32.31% | 11,864,789,988.
25 | 35.84% | 3.61% |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分行业 | | | | | | | 铜加工行业 | 26,704,027,1
81.36 | 25,206,902,5
55.46 | 5.61% | 15.16% | 14.31% | 0.71% | 分产品 | | | | | | | 铜管 | 22,329,363,2
73.96 | 21,090,949,1
56.24 | 5.55% | 18.38% | 17.62% | 0.61% | 铜棒 | 3,464,965,42
2.34 | 3,218,960,15
3.08 | 7.10% | -1.50% | -3.28% | 1.72% | 铜排 | 909,698,485.
06 | 896,993,246.
14 | 1.40% | 12.68% | 13.42% | -0.64% | 分地区 | | | | | | | 境内销售 | 15,109,874,7
00.61 | 14,677,219,3
86.18 | 2.86% | 8.00% | 8.57% | -0.51% | 境外销售 | 11,594,152,4
80.75 | 10,529,683,1
69.28 | 9.18% | 26.05% | 23.41% | 1.95% |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 期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形成原因说明 |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投资收益 | -64,888,879.68 | -8.20% | 主要为对联营公司采
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
收益、处置外汇衍生
金融工具产生的投资
损失及承兑汇票贴现
支出 | 其中对联营公司采用
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
益、承兑汇票贴现支
出具有可持续性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37,532,513.72 | 4.74% | 主要为外汇衍生金融
工具产生的公允价值
变动收益 | 没有可持续性 | 资产减值 | -17,888,430.15 | -2.26% | 主要为坏账准备、贷
款减值损失等 | 有可持续性 | 营业外收入 | 4,488,182.32 | 0.57% | 主要为各类赔款收入
等 | 没有可持续性 | 营业外支出 | 1,211,435.22 | 0.15% | 主要为对各捐助赞助
及资产报废等 | 没有可持续性 |
五、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 本报告期末 | | 上年末 | | 比重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 金额 | 占总资产比例 | 金额 | 占总资产比例 | | | 货币资金 | 5,501,587,99
8.97 | 15.57% | 4,702,561,63
6.13 | 14.65% | 0.92%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原材料价
格高位运行,
公司备付资金
增加所致 | 应收账款 | 5,891,407,93
7.16 | 16.67% | 5,702,996,22
8.72 | 17.77% | -1.10% | 无重大变化 | 存货 | 7,319,514,97
3.52 | 20.71% | 7,779,781,46
7.67 | 24.24% | -3.53%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加快
存货周转所致 | 投资性房地产 | 248,884,577.
45 | 0.70% | 250,814,136.
16 | 0.78% | -0.08%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对投
资性房地产计
提折旧所致 | 长期股权投资 | 1,898,467,21
7.01 | 5.37% | 1,838,039,25
9.64 | 5.73% | -0.36% | 主要原因为公
司对联营公司
采用权益法核
算增加投资收
益所致 | 固定资产 | 3,252,295,91
0.48 | 9.20% | 3,205,132,26
4.56 | 9.99% | -0.79% | 主要原因为公
司相关建设项
目设备达到转
固标准转固及
计提折旧所致 | 在建工程 | 2,091,098,55
0.63 | 5.92% | 1,711,548,26
2.53 | 5.33% | 0.59%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相关
建设项目投入
所致 | 使用权资产 | 186,632,261.
73 | 0.53% | 204,094,350.
53 | 0.64% | -0.11%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对使
用权资产计提
折旧所致 | 短期借款 | 6,808,002,37
0.55 | 19.27% | 5,901,484,94
9.05 | 18.39% | 0.88%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原材料价
格高位运行,
公司银行贷款
增加所致 | 合同负债 | 323,756,475.
19 | 0.92% | 559,218,701.
70 | 1.74% | -0.82%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对下
游客户预收货
款减少所致 | 长期借款 | 2,949,550,71
6.20 | 8.35% | 1,843,018,95
1.72 | 5.74% | 2.61%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原材料价
格高位运行,
公司银行贷款
增加及实施建
设投资项目的
专项借款所致 | 租赁负债 | 164,520,286.
66 | 0.47% | 174,143,573.
23 | 0.54% | -0.07%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支付
应付的租赁款
所致 | 应收款项融资 | 1,526,084,24
8.21 | 4.32% | 760,596,381.
55 | 2.37% | 1.95%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减少银行
承兑汇票贴现
所致 | 预付款项 | 1,779,341,05
1.01 | 5.04% | 1,229,583,93
8.98 | 3.83% | 1.21%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末公司未
结算的材料采
购款增加所致 | 其他非流动资
产 | 1,206,345,58
4.15 | 3.41% | 570,846,627.
71 | 1.78% | 1.63%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相关
建设项目支付
的工程款项增
加所致 | 应付票据 | 2,217,860,00
0.00 | 6.28% | 2,388,500,00
0.00 | 7.44% | -1.16% | 无重大变化 | 应付账款 | 4,748,641,54
6.17 | 13.44% | 4,433,359,74
9.37 | 13.81% | -0.37%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原材料价
格高位运行,
未到期结算的
信用证增加所
致 |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负债 | 1,544,301,09
6.26 | 4.37% | 1,114,837,45
5.78 | 3.47% | 0.90% | 主要原因为公
司将长期借款
转作至一年内
到期的非流动
负债列示所致 | 应付债券 | 2,657,279,76
2.52 | 7.52% | 2,585,243,69
6.01 | 8.05% | -0.53% | 主要原因为报
告期公司发行
的可转债计提
利息所致 |
2、主要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资产的具
体内容 | 形成原因 | 资产规模 | 所在地 | 运营模式 | 保障资产
安全性的
控制措施 | 收益状况 | 境外资产
占公司净
资产的比
重 | 是否存在
重大减值
风险 | 香港海亮
铜贸易有
限公司 | 业务拓展 | 总资产
652,160.9
4万元 | 中国香港 | 经销金属
材料及制
品 | 采用子公
司管理模
式 | 报告期净
利润
1,125.05
万元 | 7.35% | 否 | 海亮(越
南)铜业
有限公司 | 业务拓展 | 总资产
329,857.3
8万元 | 越南 | 铜或铜合
金产品生
产;金属 | 采用子公
司管理模
式 | 报告期净
利润
11,333.55 | 8.42% | 否 | | | | | 废料再生
生产 | | 万元 | | | LOYAL
HAILIANG
COPPER
(THAILAND
) CO.,
LTD. | 股权收购 | 总资产
211,054.4
1万元 | 泰国 | 制造用于
空气及制
冷的无缝
磷脱氧
(DHP)铜
管 | 采用子公
司管理模
式 | 报告期净
利润
7,911.30
万元 | 5.11% | 否 | 其他情况
说明 | 无。 | | | | | | | |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期初数 | 本期公允
价值变动
损益 | 计入权益
的累计公
允价值变
动 | 本期计提
的减值 | 本期购买
金额 | 本期出售
金额 | 其他变动 | 期末数 | 金融资产 | | | | | | | | | 2.衍生金
融资产 | 89,096,86
8.75 | 39,680,58
8.54 | 4,890,765
.13 | | | | | 133,668,2
22.42 | 金融资产
小计 | 89,096,86
8.75 | 39,680,58
8.54 | 4,890,765
.13 | | | | | 133,668,2
22.42 | 上述合计 | 89,096,86
8.75 | 39,680,58
8.54 | 4,890,765
.13 | | | | | 133,668,2
22.42 | 金融负债 | 429,412.9
0 | -
2,148,074
.82 | -
66,095.49 | | | | | 2,643,583
.21 |
其他变动的内容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项目 | 期末账面价值 | 受限原因 | 货币资金 | 1,991,569,629.71 | 信用证保证金、承兑汇票保证金、期货保证金等 | 应收账款 | 138,181,937.95 | 用于保理借款 | 合计 | 2,129,751,567.66 | -- |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投资额(元) | 上年同期投资额(元) | 变动幅度 | 826,009,792.00 | 169,072,609.65 | 388.55% |
2、报告期内获取的重大的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报告期内正在进行的重大的非股权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名称 | 投资
方式 | 是否
为固
定资
产投
资 | 投资
项目
涉及
行业 | 本报
告期
投入
金额 | 截至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际
投入
金额 | 资金
来源 | 项目
进度 | 预计
收益 | 截止
报告
期末
累计
实现
的收
益 | 未达
到计
划进
度和
预计
收益
的原
因 | 披露
日期
(如
有) | 披露
索引
(如
有) | 年产
15万
吨高
性能
铜箔
材
料项
目 | 自建 | 是 | 铜箔 | 680,9
23,12
0.99 | 951,6
15,76
0.99 | 自有
资
金或
其他
自筹
资金 | | | | 不适
用 | 2021
年11
月08
日 | 公告
编
号:
2021-
080 | 合计 | -- | -- | -- | 680,9
23,12
0.99 | 951,6
15,76
0.99 | -- | -- | | | -- | -- | -- |
4、金融资产投资
(1) 证券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证券投资。
(2) 衍生品投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衍生
品投
资操
作方
名称 | 关联
关系 | 是否
关联
交易 | 衍生
品投
资类
型 | 衍生
品投
资初
始投
资金
额 | 起始
日期 | 终止
日期 | 期初
投资
金额 | 报告
期内
购入
金额 | 报告
期内
售出
金额 | 计提
减值
准备
金额
(如
有) | 期末
投资
金额 | 期末
投资
金额
占公
司报
告期
末净
资产
比例 | 报告
期实
际损
益金
额 | 银行 | 无 | 否 | 远期
外汇
买卖 | | | | | | | | | | -
2,995
.53 | 合计 | 0.00 | -- | --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
2,995
.53 | | | | 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 | 自有资金 | | | | | | | | | | | | | 涉诉情况(如适用) | 无 | | | | | | | | | | | | | 衍生品投资审批董事会公告披露
日期(如有) | 2022年04月28日 | | | | | | | | | | | | | 衍生品投资审批股东大会公告披
露日期(如有) | 2022年05月19日 | | | | | | | | | | | | | 报告期衍生品持仓的风险分析及
控制措施说明(包括但不限于市
场风险、流动性风险、信用风
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 一、衍生品投资的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公司开展与主营业务相关的金融衍生品业
务,当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时,相应的汇率、利率等市场价格波动将可能对
公司金融衍生品交易产生不利影响,但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开
展套期保值类的金融衍生品业务将有效抵御市场波动风险,保证公司合理及稳健的利
润水平;2、流动性风险:因开展的衍生品业务均为通过金融机构操作的场外交易,
存在平仓斩仓损失而须向银行支付费用的风险;公司拟开展的金融衍生品业务性质简
单,交易的期限均根据公司未来的收付款预算进行操作,基本在一年以内,对公司流
动性没有影响。3、信用风险:公司在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时,存在一方合同到期无
法履约的风险;4、操作风险:公司在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时,如发生操作人员未按
规定程序报备及审批,或未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金融衍生品业务信息,将可能导
致衍生品业务损失或丧失交易机会;5、法律风险:公司开展衍生品交易业务时,存
在交易人员未能充分理解交易合同条款和产品信息,导致经营活动不符合法律规定或
者外部法律事件而造成的交易损失。二、风险管理措施1、选择结构简单、流动性
强、风险可控的金融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业务,严格控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
2、严格控制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公司只能在董事会授权额度范围内进行以套期
保值为目标的衍生品交易;3、审慎选择交易对手和金融衍生产品,最大程度降低信
用风险;4、制定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和授权管理体系,配备专职人员,明确岗位责
任,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从事衍生品交易业务;同时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及职业道
德,提高相关人员素质,并建立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最大限度的规避操作风险的
发生;5、加强对银行账户和资金的管理,严格资金划拨和使用的审批程序;6、选择
恰当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监控系统,持续监控和报告各类风险,在市场波动剧烈或风险
增大情况下,增加报告频度,并及时制订应对预案;7、公司定期对金融衍生业务套
期保值的规范性、内控机制的有效性、信息披露的真实性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 | | | | | | | | | | | | | 已投资衍生品报告期内市场价格
或产品公允价值变动的情况,对
衍生品公允价值的分析应披露具
体使用的方法及相关假设与参数
的设定 | 根据2022年1-6月的交易情况确定。 | | | | | | | | | | | | | 报告期公司衍生品的会计政策及
会计核算具体原则与上一报告期
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的说明 | 无。 | | | | | | | | | | | | | 独立董事对公司衍生品投资及风 | 1、为保证公司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金
融衍生品投资业务,主要投资与主业经营密切相关的金融衍生产品。公司通过合理的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