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尤安设计(300983):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尤安设计:2022年半年度报告 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047 2022年8月30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姚印政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徐佳莹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半年度报告中如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半年度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中,详细阐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阅读,并关注相关投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7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3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5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2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2、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公司盖章的2022年半年度报告文本。 3、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4、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 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而增加或因并股而减少,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的相关规定重述上年同期每股收益。 五、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主要包括:(1)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手续费返还;(2)增值税加计抵减。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业务的研发、咨询与技术服务。公司以方案设计为轴心,聚焦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等建筑设计的前端各环节;并根据下游客户需求,提供包括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配合在内的一体化建筑设计解决方案。公 司业务范围涵盖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及功能混合型社区等领域。 (一)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根据建筑类型划分,公司建筑设计咨询业务主要包括居住建筑设计及咨询、公共建筑设计及咨询、功能混合型社区设计 及咨询。 1、居住建筑设计及咨询 居住建筑是指供人们居住使用的建筑物,包括各类住宅、宿舍等。居住建筑设计业务具有较强的共通性,注重于各项要 素的可标准化特征,易于通过项目经验的积累提升后续同类建筑个体的设计效率。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居住建筑设计 业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关注于方案输出的创新性、标准化和精细化,并建立了成熟的业务模式,尤其在中高 端住宅设计、租赁住房设计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良好的品牌声誉。公司居住建筑设计作品多次获得中国勘察 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房地产协会及上海建筑学会颁发的优秀设计奖项,在业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公共建筑设计及咨询 公共建筑指承担社会公共活动职能的建筑物,包括酒店、商业建筑、办公建筑、商业综合体、传统历史风貌区、文旅小 镇、产业园区、公益性建筑、文化教育类建筑等。作为城市商业活动和公共生活的基本载体,公共建筑凝结了城市的各 种文化积淀,体现了城市的历史风貌、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代表了城市的形象与活力。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民众物质文化需求的提升以及经济社会活动的多元化,公共建筑的功能性、经济性和审美标准也不断提高。公司凭借扎 实的综合技术实力及丰富的创意创新能力,在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传统历史风貌区等体量大、整体技术难度 高的复杂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保持了突出的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成功完成国内多个一、二线城市数十栋超 高层,以及多个城市核心区位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工作,参与打造了一批城市地标性建筑,形成了强大而专业的设计 团队和知识优势,在中高端方案设计领域把握了市场先机。 3、功能混合型社区设计及咨询 功能混合型社区是在社区设施供给不足、社区公共生活弱化、社区文化精神缺失及城市通勤距离过长等问题下,基于对 传统城市规划模式的反思,逐渐衍生出的将商业、文化、教育设施、商务办公等功能注入社区,住宅与公共建筑有机结 合、产城有效融合的新业态。功能混合型社区一方面使得住宅区内部更为独立纯净,提升了居住品质;另一方面将满足 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和消费的社区配套功能加以整合,形成一定程度的社区商业集聚,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同时, 商务办公、文化设施等公共功能的融入又进一步增加了社区的活力与人群的多样化,并有效缩短了通勤时间。因此,以 产城融合为特征的将住宅、商业、办公、文化活动等多功能业态复合的功能混合型社区越来越多地被提倡和接受,目前 已在诸多城市的成片开发区域、新城建设以及高铁站前区域广泛实践。功能混合型社区注重于住宅、社区配套、公共功 能、区域特征的相互融合,成为完善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生活品质、激发社区活力、促进产城融合的重要途径。公司在 既往大量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设计经验储备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人居需求与公共活动的融合,将“关注未来生活方式” 作为价值导向,以“全景规划”作为控制手段,整体考虑区域特征、社区风貌、生活场景、文化氛围及商业运营,打造 了一系列布局合理、功能丰富、人性化程度高的功能混合型社区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行业发展及主要业务开展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全部来源于建筑设计及咨询业务收入。 自2021年下半年起,下游房地产行业整体增速出现较快速度的下滑;而2022年初以来,房地产行业整体下滑趋势进一 步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2022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 5.4%,为近 27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累计值同比下降34.4%,竣工面积累计值同比下降21.5%,全国商品房 销售面积累计值同比下降 22.2%,商品房销售额累计值同比下降 28.9%,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累计值同比下降25.3%, 甚至远低于疫情最为严重的2020年上半年发展水平;与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关联度较高的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两 项核心数据,分别同比下降48.3%和46.3%。 受下游房地产行业调整的影响,上游建筑设计行业出现受托设计业务大幅减少、项目开工延迟、业务资金回笼乏力、市 场竞争加剧等方面的困难局面。自2022年初至今,公司面临来自市场、业务、资金和人员等多方面的较大经营压力,营 业收入减少较多。 此外,受相关省市对新冠疫情采取的封闭防控措施等影响,2022年上半年度,公司在4月、5月两个对全年经营活动具 有导向作用的重要月份,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全面停滞,上海总部员工全体无法出勤到岗,员工出差、客户接待、项目协 调等关键性经营工作全面受阻,从而对全年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较大不利影响,合同委托、设计交付、款项催收等各方 面工作均出现批量延迟、暂缓甚至取消的情形。 在下游行业整体滑坡和疫情封控措施两大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24.15万元,同比 下降51.7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22,312.78万元,同比下降51.78%;其他业务收入系公司部分投资性房产的租赁收入。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签署尚未完成的合同金额(含税)为16.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82%,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 减少2.42%。相关待执行的未来业务未出现重大不利变化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9.41万元,同比下降104.70%;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37.75万元,同比下降114.16%。 (三)主要经营模式 1、业务承接模式 公司建筑设计相关业务的承接一般通过招投标和客户直接委托两种方式。 (1)招投标方式 招投标模式是目前建筑设计行业承接业务较为常见的模式,设计企业通常通过参加业主组织的项目投标流程获得业务机 会。公司主要通过密切跟踪、采集政府部门、招标信息发布平台发布的招标公告,以及接收部分招标单位向公司发出的 竞标邀请等方式获取招标信息。针对其中有意承接的设计项目,公司会结合客户情况、设计周期合理性、项目规模及可 技术标书等投标文件的制作,在有效时间内提交投标材料。在确认项目中标后,双方就相关合同条件履行商务谈判程序, 达成一致后签署设计咨询合同,设计工作正式展开。 (2)直接委托方式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较好的行业口碑与品牌形象,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同时,较多品牌知名度高的房地产 开发企业出于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便于进度管理、确保建筑物美观度、舒适度、市场认可度等考虑,在建筑设计服 务供应商的选择上采用供需黏合度较高的战略供应商选定和集中采购模式,对部分非必须招标的设计业务根据其自身建 设项目的需要,综合考虑技术能力、资信情况、过往业绩、服务水平,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直接选定公司为项目设计单 位,并就拟建项目进行设计提案;公司接到客户设计需求后,由相关设计事业部组织提案设计并交付客户;双方举行商 业谈判、签署设计咨询合同,设计工作正式展开。 2、生产模式 公司承接项目后,首先根据客户需要和项目定位进行初步研究,对项目特点及难点进行初步判断,综合考虑设计人员的 专业方向、工作量安排、同类项目经验等因素,审慎选择设计人员组成项目团队。在设计过程中,设计部门、项目组按 照公司统一的流程开展设计工作。为保证项目质量,从各个环节有效控制设计过程的风险,公司秉承“严谨化输出”的 核心理念,建立了以“四会定案、两审一评”为基础的设计品质全程控制体系。 设计阶段,项目团队通过头脑风暴会、规划产品定案会、产品造型定案会、后期品控会,严格把控项目的概念、规划、 技术方案、功能、外观及细节设计。设计成果初步完成后,在方案报批及设计资料交付阶段介入审核管理,全方位保障 设计质量。 在整个设计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组及品控团队实时记录和收集项目执行各阶段的重要信息,包括设计任务书、项目通 讯录、项目进度表、内外部技术评审会会议纪要等文件,同时在设计阶段完成后进行综合评估,总结设计及流程管理经 验,最终形成项目手册。项目手册是公司对项目全过程管理控制的书面文件,确保了项目执行阶段重要信息的实时跟踪 分析,使得设计各阶段有据可依。同时,公司通过项目手册总结客户需求,提升成本控制、研发创新、资源整合及流程 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后续项目的高效、精准执行提供标准化指导。 3、采购模式 根据采购内容是否与设计项目相关,公司采购分为项目类采购和日常采购。 (1)项目类采购 公司项目类采购主要包括设计外协采购及模型图文制作。 设计外协采购主要为项目部分非核心、非关键环节的设计工作外协采购。为进一步提高设计效率,并为项目时间进度和 工作质量提供更加有力保障,在向客户提供建筑设计及其咨询服务过程中,公司将部分非核心、非关键环节的设计工作 向供应商进行外协采购。 模型图文制作主要为效果图制作、打图、晒图、模型制作、以及其他图文制作、打印与装订等服务。项目组根据项目需 要,按照公司相关规定报请相应职能部门批准后,在公司的供应商名录中自主选择采购对象。 为保证采购质量,公司建立了供应商遴选、审核及考评制度。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公司在完成资格审核后,综合考虑 包服务商,以提高效率。在对供应商的评价方面,公司有专门人员收取项目组的反馈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技术 水平突出,服务质量好的供应商,公司会保持长期合作。 (2)日常采购 日常采购为公司根据日常经营需求发生非项目类采购;主要包括公司的物业租赁及其相关服务的采购、差旅服务采购、 餐饮服务采购等事项。该等采购根据实际需要及采购计划安排,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等职能机构按照公司规定的流程实 施与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市场地位 经过多年的业务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批具有突出创意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视野的优秀建筑设计师团队,在既往优势项目 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同时积累了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技术储备。 在超高层、大型复杂综合体、功能混合型社区等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的高端设计领域,公司凭借优秀的创意能力和扎实 的技术服务能力,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完成了包括多个国内一、二线城市地标性建筑、核心商业区综合体、传统历 史风貌区、高铁站前区域综合开发以及中高端酒店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建筑设计工作,在建筑设计行业内树 立起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 同时,公司与绿地控股、保利集团、中国金茂、华润置地、中冶集团、中粮集团、中海地产、万科集团等众多国内知名 房地产企业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目前业务规模处于国内建筑设计企业第一梯队。 (五)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业绩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国家产业政策,以及下游建筑业发展、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较大,也受到新型 城镇化进程、居民住房消费升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以及新业态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所属建筑设计行业的市场 需求,与下游建筑业、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同时,公司业绩的变化亦与公司业务拓展能力、技术服务能 力、市场响应能力、创新创意能力以及经营策略、产品竞争力、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等有关,此外,建筑设计行业是一 个人才聚集、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公司员工的薪酬水平对公司的经营成本产生重要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状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各项要素均未发生重要变化。 (一)创新创意人才平台优势 建筑设计行业属于典型的技术与智力密集型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是建筑设计企业竞争能力的直观体现和 重要保证,亦是成功参与行业竞争获取合同订单的关键因素。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以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为 中心的多层级上千人的设计研发团队。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均毕业于国内外一流建筑学府,有20余年的建筑行业 从业经历,拥有丰富的大型复杂项目设计经验及较高的行业知名度,从而在管理层面确保了公司整体设计理念、经营理 念、发展理念的核心优势,以及设计创意的持续输出和项目资源的稳定。 公司通过长期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打造了一支具有优秀的创意创新能力和具备国际视野的核心建筑设计师队伍。 公司核心设计师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功能混合型社区等设计领域各有专长,合理搭配,主导设计了一批优质项目, 并多次获得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房地产协会及上海建筑学会颁发的优秀设计奖项,建立了良好的品 牌美誉度。围绕核心管理层及核心设计师团队,公司亦拥有数量充足、专业结构合理的设计人员储备,确保在公司现有 的经营规模及项目储备下,高效率、精细化地完成各个项目的设计工作,尤其是超高层、大型复杂综合体建筑设计项目 的综合把控和全方位协调。 同时,公司亦高度重视设计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公司合理分配项目资源,在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时关注团队的 专业知识更新,通过“四会定案”制度在设计流程中持续挖掘和提升建筑师个体的技术能力、创造力和创意能力,从而 打造可持续的创意人才孵化平台。另一方面,公司建立了3P人才培养机制,搭建PA(核心主创)、PM(项目经理)、 PE(技术专家)三条成长通道,并有针对性地训练与培养。公司定期为不同设计人员举办专业讲座及优秀设计项目的分 享会,有针对性地将优秀的创意及输出过程进行详细梳理和介绍,进一步拓展设计师的创意边界,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 与技术实力。 公司通过不断完善薪酬福利政策、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优质的专业化培训,持续吸引和凝聚行业内优秀的创意人 才,建立创新创意人才平台,从而不断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及优势。 (二)技术研发优势 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竞争力,公司在设计高品质产品的同时,积极进行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的科学研 究,有计划地开展领域内科研及技术开发项目。公司是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 务局联合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127项专利、46项软件著作权。 通过多年的项目实践积累,公司已形成对各个业态和建筑领域的创意需求、技术标准、设计流程的深度理解和精准把握, 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型及前瞻性的研发,保证创意的独特性、高起点和高实现度。同时,公司持续开展企业研发中心 的平台化建设,打造研发中心的研发引擎和专业输出作用。除注重建筑设计具体应用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外,公司强化对 城市海绵化、空间立体化、建筑智能化、绿色建筑、物联化生活和工作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对BIM技术、设 计协同平台、全过程工程咨询协同平台等方面的研发与运用,从而实现技术创新对创意输出的促进。 在超高层、大型复杂公共建筑等公司优势业务领域,公司以项目为切入点,在大量的项目设计过程中持续进行前瞻性或 总结型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成果。在超高层建筑设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并形成《200M以下超高层办公产品研究》、 《经济型超高层标准化研究》等多项研发成果,将设计过程拆分为多个维度,梳理不同高度、定位的设置标准对设计的 影响,从安全及结构两方面研究出对超高层经济性最有利的高度值,有效地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并使其满足美观、实用、 经济的要求;在大型复杂公共建筑设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并形成《大型综合项目全过程设计流程》、《大型商业综合 体设计导则》以及《多功能复合型城市开发设计研究》等多项研发成果,掌握了从前期策划、开发定位、规划布局、建 筑设计等设计全过程技术服务,形成了一定的核心竞争优势。 公司凭借在包括超高层建筑、大型复杂公共建筑等在内的高端、复杂建筑设计领域多年的研发和技术积累,在上述领域 方案设计能力显著增强,其设计作品的创意性、艺术性和品牌附加值亦不断提升,已逐步形成与外资设计企业竞争比选 的能力,并凭借其竞争优势逐步提高高端设计领域市场占有率。 在新业态、新技术领域,公司积极进行前瞻性研发和提前布局,推动行业的标准化建设。针对租赁住宅设计领域,公司 在设计高品质产品的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和吸收再创新,形成《租赁住房产品标准化手册》、《租赁住房设计技术规 范》、《租赁住房设计策略研究》等多项研发成果。同时,在绿色建筑、智能家居等新技术领域,公司在自主研发的基 础上,积极与下游客户进行合作,不断巩固自身在前沿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前瞻性优势。 (三)服务网络优势 随着国家城市群建设及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深入推进,初步形成以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 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为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的总体格局。上海、深圳、成都、武汉、郑州分别作为上述城市群的中心 城市,承担了引领城市群发展,带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职能,从而促进了相应区域建筑设计行业市场需求的快速 增长。 公司依托自身品牌、客户资源等核心优势,紧紧围绕国家区域经济建设核心城市进行业务布局,在深圳、成都、武汉、 长沙、郑州、南京、合肥、西安等地建立设计服务网络。公司借助总部+区域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在上海总部设计、管 理、销售资源的支持下,由区域分支机构在当地及周边地区协助总部承接和开展设计业务,有效提升公司业务在国家重 点经济发展区域的市场份额,扩大品牌影响力,并提升了公司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及提供咨询与技术服务的效率, 从而形成一定的服务网络优势。 (四)客户资源优势 建筑设计行业的下游客户,尤其是品牌知名度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建筑设计服务供应商的选择上较为谨慎,通常会 根据设计企业过往经营业绩、项目经验、品牌美誉度等方面确定项目承接单位,且普遍采用黏合度较高的战略供应商选 定和集中采购模式。 近年来,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快速的响应能力、优质的服务、较高的品牌美誉度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与绿地控 股、保利集团、中国金茂、华润置地、中冶集团、中粮集团、中海地产、万科集团等众多国内知名房地产企业均建立了 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得到了下游国内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 (五)品牌及项目经验优势 公司秉持“让设计和生活充满想象力”的企业价值观,坚守“基于理性主义的精细化”的核心设计理念,在设计中充分 发挥设计师个体的创意创新能力,结合公司整体的技术积淀及品控管理,完成了包括多个国内一、二线城市地标性建筑、 核心商业区综合体、传统历史风貌区、高铁站前区域综合开发以及中高端酒店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代表性的建筑设计 工作,在行业内形成了明显的品牌优势,并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一方面,较高的品牌知名度为公司项目的承接和业 务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丰富的项目经验又大幅提高了公司同类型项目的设计效率和品质,促进了公司 业务的良性发展,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权利受限的资产金额为1,940,100.00元,其中保函保证金为1,932,100.00元,ETC保证金为8,000.00元。 六、投资状况分析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