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中科电气(300035):2022年半年度报告
原标题:中科电气: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半年度报告 2022年 08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余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作良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彭燕舞声明:保证本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5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2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半年度报告文本。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简介
1、公司联系方式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地址,公司办公地址及其邮政编码,公司网址、电子信箱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2、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在报告期是否变化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的名称,登载半年度报告的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的网址,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报告期无变化, 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3、注册变更情况 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是否变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注册情况在报告期无变化,具体可参见2021年年报。 四、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六、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公司于2021年12月15日召开的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对子公司湖南中 科星城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议案》。公司及全资子公司中科星城科技、中科星城控股以及公司实际控 制人余新、李爱武夫妇于 2021年12月27日与深创投制造业转型升级新材料基金(有限合伙)(以下简称深创投新材料 基金)签订了《关于湖南中科星城控股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以下简称《增资协议》)。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拟以人民币 9 亿元认购中科星城控股的新增注册资本9亿元。《增资协议》约定了公司需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以“发行股份+支付现金” 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持有的中科星城控股股权的回购义务。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2017年修订)第八条、《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的(2017年 3月修订)第四条规定,并结合《增资协议》相关条款,本次增资是否能在交割日起 36个月内完成约定的 换股交易,是否触及股权回购等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潜在不利 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 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等情况,符合金融负债的条件。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将湖 南星城控股收到的投资款9亿元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负债。 根据协议条款,对其他非流动负债计提相关费用:深创投新材料基金投资款×(1+8%N)-中科星城控股已向深创投新材 料基金支付的累计现金分红-投资款在共管账户中产生的利息。其中 N为交割日至回购款支付日的年数,即 N=交割日至 回购款支付日 /365 天。按上述协议计算 2022 年半年度利息费用为: 900,000,000*8%/12*6-5,022,294.06=30,977,705.94(元)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 1、锂电负极业务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类、消费类、储能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锂离 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组成材料之一,在提高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锂离子电 池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由公司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对外经营销售,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布局有湖南长沙宁乡锂离子 电池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湖南中科星城)、贵州铜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贵州中科星城)、云南曲靖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云南中科星城)、贵州贵安新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贵安新区 中科星城)、四川眉山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四川中科星城)、安徽望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粉体生产 基地(海达新材料)以及四川雅安石墨化加工基地(集能新材料,参股)。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料的研发和生产二十余年,是最早布局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客户渠道资源,同时,具 备负极材料全工序、全产线设计、建设、运营的工程化应用能力,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有效确保产品品质的 稳定。此外,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艾奇逊石墨化炉,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 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国内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因此,公司锂电负极业务在动力锂电负极材 料领域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并在动力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位于前列。 2、磁电装备业务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涵盖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 为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系统、连铸电磁搅拌(EMS)成套系统、连轧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起重磁力设备、除铁器、 磁选机、卷筒、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钢铁、交通运输、造船、机械、矿 山、锂电等行业。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凭借产品线的完整程度、产品技术领先程度、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行业内优势明显,电磁冶金 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并且随着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 结构不断优化、扩展、延伸,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保持稳定的增长。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统一由采购部门负责,实行“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进行采购过程精细化管 理。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全部由采购部门通过对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的厂家进行充分比价后进行择优采购。公司 新供应商的开发均需经过技术、品质、采购、生产等相关部门的资格审查,通过评审的才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每个年度,公司从产品质量,供货速度,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对合格供应商进行持续考核评分和分类,并在后续合作 中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进行区别对待。 2、生产模式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根据行业特性以及主要客户群体较为稳定的情况,实行“按订单生产、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 的生产模式和精益生产方式,依据与客户签订的合作协议及客户的采购惯例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 磁电装备业务因用户对设备配置要求差异较大,规格与技术参数等指标均须按用户实际需要确定,因此主要采取 “按订单生产、单套量身定制”的生产模式,同时,部分标准化的工业磁力设备,在以订单为主的前提下,采用少量库 存的生产模式,以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采用直销模式,其中锂电负极业务采取大客户紧跟战略,积极响应锂离子电池行业内客户的需求,加快自 身技术和产品的升级速度;磁电装备业务经过多年的业务开拓,目前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均与公 司建立了稳定通畅的业务关系。 (三)行业情况说明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处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关键材料领域,磁电装备业务主要处于钢铁行业上游电磁冶金专 用设备领域。 1、 锂电负极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随着全球范围的碳排放计划持续推进,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已成为各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的重大战略选择,其中,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类电子等 领域,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 作为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方向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今年以来国家政策持续给予新能源产业大力导向与支持:2022年 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 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政府机构将带头采购”等鼓励举措。2022年8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 汽车免征购置税至2023年底,继续予以免征车船税和消费税、路权、牌照等支持。与此同时,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协调机制,用市场化办法促进整车企业优胜劣汰和配套产业发展,大力建设充电桩,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予以支持。 此外,纵观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未来几十年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汽车电气化目标,许多汽车 制造商也计划实现超出政策目标的汽车电气化,绿色低碳运输理念和方式已深入人心,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经济 在全球范围内已被广泛认可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消费习惯已逐渐形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 长1.2倍,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由2021年的13.4%提高至21.6%,其中纯电动车产销分别完成210.8万辆和206.2万辆,同比均增长1.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1万辆和5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倍和1.7倍,纯电动车销量、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刷新历史数据。另据Clean Technica数据,2022年1-6月,全球新能源乘用 车销量416万辆,同比增长63.4%,占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增至12%。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锂离子动力电 池的旺盛需求。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数据,2022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超200GWh,同比增长超150%,继 续保持高增长态势。 3C类产品作为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应用领域,随着5G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物联网终端设备等新兴3C类产 品推广应用以及疫情以来线上教育、线上办公、居家影视娱乐需求带动的传统PC市场复苏,有力推动锂离子电池及其负 极材料市场需求的稳步增长。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数据,我国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将由2020年36.6GWh提升至 2023年的50GWh,复合增长率将达11%。 此外,作为新能源锂离子电池另一主要应用领域的储能市场,伴随锂离子电池技术不断完善,成本持续下降,锂离 子电池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配套及电网配套储能、互联网数据中心后备电源、5G新基建等 领域。对此,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 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储能投资建设,引导电化学储能市场规范化、健 康有序发展。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数据,2022年1-6月,我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44.5GWh,较去年同期增长 144.51%。 综上,在双碳经济、绿色发展的驱动下,以节能降耗、清洁环保为导向的新能源、新动力的发展趋势和速度日益强 劲。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作为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代表,在现有的动力、消费、储能领域将加速渗透,造就了锂离子电池 及其负极材料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统计数据,2022年1-6月,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约54.2万吨, 同比增长69%。 2、磁电装备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主要所处的电磁冶金行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电磁冶金行业呈现的特点为:制造厂商 众多,中、低端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受下游钢铁行业去产能以及盈利能力降低的影 响,电磁冶金行业产能结构性过程,行业产能利用率较低,众多厂家纷纷采取了大幅度降价的手段来获取营销订单,进 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程度。然而,受供给侧改革和新基建政策的积极影响,钢铁行业保持生产智能化、生产绿色化、 生产特钢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对相关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智能制造设备需求的增长,这也为电磁冶金行业带来了一定 的发展机遇。 (四)报告期内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2年上半年,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营业收入203,266.60万元,同比增长147.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26,294.57万元,同比增长64.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8,456.04万元,同比增长 81.74%。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概述如下: 1、锂电负极业务 报告期内,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行业在动力、储能市场的广 阔前景,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契机。同时,受国际油价上涨、 国内疫情影响,负极材料原材料石油焦、针状焦价格的上涨、石墨化加工产能持续紧张,负极材料企业普遍面临较大的 成本上行压力和产能难以有效释放的局面。 对此,公司积极探索供应链合作机制,保障原材料的供应,加快负极材料业务的扩产建设;通过加强生产组织及设 备管控、优化生产工艺,激发现有产线产能潜力;聚焦主流客户市场需求,维持好现有战略客户的稳定合作,深挖潜力 重点客户,全力以赴开拓国际市场;采取吸引人才团队、强化外部合作等举措,积极开发战略新产品、稳步推进前瞻性 产品研发、优化工艺技术和组织管理,巩固公司负极材料业务的竞争优势。 本报告期,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7,592.03万元,同比增长167.77%;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48,398.68吨、 确认收入数量45,496.99吨,同比分别增加104.54%、93.23%;获得发明专利6项,另有70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 利(其中61项为发明专利)。 2、磁电装备业务 报告期内,钢铁行业继续保持生产智能化、生产绿色化、生产特钢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公司紧紧抓住产能 置换、节能环保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大中高端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重大项目的执行和进度追赶。 同时,密切配合锂电负极产能扩建需求,优化加强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等锂电专用设备的品类 和产业化应用。 本报告期,公司磁电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674.57万元,同比增长28.33%;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 3项,另有25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含24项发明专利)。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及工程化应用能力:石墨粉体加工技术、热处理工艺和石 墨复合技术业内领先;新型负极材料从材料、工艺到性能评估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行设计建造的新型艾奇逊石墨化炉, 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在国内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技术 上具有领先优势;具备负极材料全设备、全产线设计、施工、运行的一体化建设和运营能力,自行设计建设的负极材料 产线是业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产线之一。同时,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成立了较强的研发队伍,拥有国内先进的负极材料物 理性能检测,以及半电池、全电池等电化学性能检测的研究设备,并配备有完整的试验生产线。此外,还与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与湖南大学建立了碳素新材料研究实习基地。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以磁电应用为领域,电磁冶金技术为核心,建立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搭建了多场耦合数值 模拟分析平台;创建了相对完备的电磁冶金数据库;健全了一套成熟的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并借此不断巩固和加强了在 电磁冶金行业的领先优势。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锂电负极业务及磁电装备业务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成果142项(其中发明专利 66项),软件著作权42项,正在申请的专利95项(其中85项为发明专利)。 2、人力资源优势 公司作为创新型企业,以人为本,注重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开发,以保障公司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公司的核心 管理人员、核心研发人员和核心销售人员,在业界具有10年以上的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对市场现状、 客户需求、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了解,可以准确把握公司的战略方向,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同时,公 司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与高校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研究实习基地,保证了公司后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另外, 公司为了吸引和稳定业界突出的专业研发人才,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奖励机制,确保核心技术人员的长期稳定和核 心技术的长期竞争力。 3、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协同发展优势体现在两方面:一为技术协同优势,由于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在磁力分选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 工程化应用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能为锂电负极业务的杂质分选、材料提纯需求以及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智 能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与锂电负极业务可协同开发出适用于锂电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电气控 制设备、磁分选设备等锂电专用设备,在提高公司锂电负极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同时,扩展公司磁电装备业务的应用 领域,切入锂电装备行业;二为业务协同优势,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拥有较强的电磁转换和电电转换技术,该技术可以运 用于储能设备中的充放电装置和系统,生产该产品需要与储能电池客户进行技术磨合和沟通,而锂电负极业务在行业内 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游应用方向涵括储能领域。因此,公司可借助锂电负极业务稳定通畅的营销渠道,尝试 向储能领域的电流控制及相关产业市场进行布局,培植新业务。 4、客户渠道优势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多年来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精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为公司积累了 众多大客户的信任,也为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赢得了重要地位。锂电负极业务,公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 (CATL)、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能源、蜂巢能源、苏州星恒、韩国SK On、ATL等行业内、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着 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除继续深化与现有主要客户的合作的同时,积极拓展行业内优质新客户,并加大了海 外市场的开拓力度;磁电装备业务,公司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建立了稳定通畅的业务关系,电 磁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超60%,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5、动力锂电负极材料领域先发优势 公司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二十余年,是最早布局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的企业 之一,具有动力锂电负极材料先发优势,目前主要产品集中在动力类锂电负极材料(包括应用方向为新能源汽车的大动 力及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类的小动力),未来,随着公司锂电负极产品结构的不断丰富,在消费类和储能类锂电负 极材料市场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参见“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没有发生重大变动。 占比10%以上的产品或服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30%以上 □适用 ?不适用 占公司营业收入10%以上的行业、产品或地区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 □适用 ?不适用 不同产品或业务的产销情况
2、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产品由于不同项目之间以及同一项目的不同产品之间的技术要求不同,使得单一产品所需要占 用设备的数量和耗用设备的时间差异较大,公司生产线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备选型,使得其具有明显的“柔性生产”功能。 除小部分特殊设备以外,本公司的大部分生产设备均为通用设备,不同产品的产能之间可以随便调配。因此,公司的磁 电装备的产能情况无法简单统计而得。 四、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其它变动为银行承兑汇票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资产计量属性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是 ?否 4、截至报告期末的资产权利受限情况
1、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4、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5、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募集资金总体使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