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正和生态(605069):2022年半年度报告

时间:2022年08月30日 22:47:07 中财网

原标题:正和生态:2022年半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5069 公司简称:正和生态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半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半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本半年度报告未经审计。


四、 公司负责人张熠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韩丽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侯叶美声明:保证半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无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新产品/业务规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半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事项,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五、其他披露事项”之“(一)可能面对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0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22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2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3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4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43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44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 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在其他证券市场公布的半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正和生态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汇恒投资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
汇泽恒通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正和国际北京正和恒基国际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数字科技北京正和恒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葛洲坝正和北京葛洲坝正和于永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花海低碳唐山花海绿色低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正和正和恒基(福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运营正和恒基(深圳)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正和正和恒基(厦门)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嘉兴正和正和恒基(嘉兴)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六盘水正和、SPV公司六盘水市正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家环保部/环保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国家水利部、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
《公司章程》《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 司章 程》
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
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全生命周期服 务模 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公私合营模式, 即 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基于某个公共项目结成 伙伴关 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和收 益
生态系统构建是指在人为活动干预下,在受胁迫或受损的自 然空 间内,对其系统内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 一整体, 进行保护、修复或重建,以保证在这 个统一整体 中,更加有效地实施生态调节与控 制,以尽可能的 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 动态平衡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 身需 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一种基于 “环境-经 济-社会·文化”共生发展的理念
国合会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海洋三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正和生态
公司的外文名称Beijing ZEHO Waterfro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eatment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ZEHO ECO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熠君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凯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号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B座21层 
电话86-10-59847911 
传真86-10-82601974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变更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永捷北路3号A座3层314室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公司设立于1997年,注册地为河北省秦皇岛市,2011年,公司 迁址北京,入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环保园
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号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B座21层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84
公司网址www.zeho.com.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变更情况简介

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报纸名称《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登载半年度报告的网站地址http://www.sse.com.cn
公司半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五、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交所正和生态605069

六、 其他有关资料
□适用 √不适用

七、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223,373,016.94481,535,969.64-53.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80,949.2048,617,950.22-189.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44,208,952.7646,271,432.92-195.5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360,817.31-298,753,850.19--
 本报告期末上年度末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73,462,579.351,849,412,417.35-4.11
总资产4,636,497,026.014,513,770,851.912.72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本报告期 (1-6月)上年同期本报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200.31-164.5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200.31-164.5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210.29-172.41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373.93减少6.30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2.423.74减少6.16个百分点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较大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受国内疫情反复及防疫政策趋严的综合因素影响,项目施工进展较慢,公司当期确认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比例较大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一方面,公司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确认收入减少,另一方面,疫情影响及地产行业投资持续低迷等原因,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压力加大,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导致公司当期利润减少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较大原因,主要系上年同期支付贵州存量项目B的大额经营权转让款,本年未发生上述大额支出,现金流净流出相比去年减少所致; 基本每股收益变动比例较大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当期利润减少所致;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适用 √不适用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金额附注(如适用)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201.01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833,212.87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 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 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 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 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 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207,541.4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310,819.10 
减:所得税影响额169,776.8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56,088.90 
合计828,003.56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和规划设计,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2019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七部委发布《绿色产业目录(2019 版)》,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绿色交通、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统筹纳入绿色产业范畴。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力度支持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稳健发展,具体如:2020年6月11日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印发《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和《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均强调“十四五期间”及更长时期内,国家将聚焦重要湖泊推进保护治理,推动大江大河综合治理,支持国家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总体规划落地,因此,我们认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生态环境保护产业仍将是我国重点工作,公司所处行业具备长期的发展前景。

同时,短期来看,2021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对于 2022 年的总体形势,会议明确“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年12月,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交通、物流、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等补短板项目建设”。

整体来看,基建投资的逆周期特征明显增强,系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近几年,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市场需求逐步变化及行业加速洗牌,也将引导企业加速战略调整和产品升级,公司当期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共存。

2022年上半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国常会、国务院、中央财经委员会等组织陆续召开多个重要会议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因此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共同发力下,1-6月,国内基建投资增速同比7.1%,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2.7%,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工作视频会议明确要求“确保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力争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毕”,一系列政策为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但是,尽管国家持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经济和就业,由于国内新冠疫情反复冲击和地方加强防疫抗役等复杂原因,上半年国内制造业投资趋缓、房地产投资低迷、国内消费持续不振,国内宏观经济整体波动较大,GDP增速和各类投资增速在二季度下行明显,整体来看,2022年上半年国内基建投资增速明显不及行业预期。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系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行业具备典型的公益性,其投资依赖于政府行政审批与政府资金的投入。2022年上半年,受减税退税与土地财政的影响,一般财政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均明显下滑,财政歉收、抗疫刚性支出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或使财政对基建资金支持不足、工作重心围绕防疫抗役导致项目落地缓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志6 月29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举措,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和消费。6月27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发布,缩短了隔离期、工信部取消行程卡“星号”等,将有助于推动全国加速复工复产。随着各级发改委审批项目的速度加快、专项债项目加速落地、政府财政支出速度增加,疫情防控强度有所缓解,我们预计下半年政府项目的招投标将加快恢复,项目资金更加有保障,有利于公司市场开拓和收回项目应收账款。现阶段,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政府相关部门、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或国有性质企事业单位,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平台公司的项目融资难度明显增加,地方政府为确保项目落地优先考虑具备融资能力和资金实力的大型央企、省级环保平台公司,其通过多元化业务优势和投融资能力参与项目竞争,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方式从传统的EPC、PPP方式,新增了F+PPC、EOD等创新的业务模式,逐步变得多元化和复杂化,因此,宏观调控尤其是财政政策调控、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和回款付款方式,对公司业务的拓展和工程款项的回收有着重大影响,而外部竞争环境变化和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也将会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

(二)公司主要业务概述
公司定位于“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致力于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司以国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协同整合“景观-建筑-能源-垃圾-水-交通-城市功能-智慧”专业体系,以“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为核心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生态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坚持以技术驱动市场,通过EPC、主动市场推广、与国企、央企合作等方式,取得设计及施工工程合同、建设及运营合同,以此获得收入、利润和现金流,公司通过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等地区的核心城市及资源转型城市,实现企业业务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工程施工和规划设计两大类,其中工程施工包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四类,均属于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构建业务。

同时,公司在聚焦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完善“DBIFO”商业模式,形成规划设计、生态环境、数字科技、产业运营四大板块,持续优化公司的产品功能,提出了“碳中和科技示范区、河湖生态系统构建、海岸线近岸海域治理、城市生态空间、生态管家、生命王国主题乐园”六大产品体系,其中“河湖生态系统构建、海岸线近岸海域治理、城市生态空间”系在原有业务上强化产品功能,“碳中和科技示范区、生态管家、生命王国主题乐园”系为实现公司长期盈利和综合布局的新业务拓展领域。

1)碳中和科技示范区:
2021年末,公司与唐山市开平区政府签署了《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将唐山花海打造为以生态休闲与绿色发展为特色的低碳综合转型新样板,推动唐山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2022年4月26日,公司投资设立了 “唐山花海绿色低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园区管理、招商引资、生态管家、生命王国、文化运营、新能源开发及运营。公司目前已与客户签署了唐山花海园区整体运维服务合同,并于2022年7月2日正式启动了园区的运营工作。

下半年碳中和科技示范区将配置公司生态管家生态评估系统及碳中和监测系统,采用生态模型定性和定量化评估园区绿地资产的生态功能及低碳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生态及碳中和价值,实现碳中和科技园区的标准化产品封装,助力公司市场战略中核心城市的产品拓展,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生态管家:
定位为“基于综合环境数据与多维生态信息的智慧生态系统服务平台”,提供环境监测、综合管养、公园服务、生态价值评估、碳汇测算、GEP 核算等一揽子、全链条、多模态的综合服务。

生态管家业务由正和数字科技公司承接,报告期内已完成环境感知、智慧管理、生态评估等模块的研发,并应用于2022年杭州亚运会配套项目-金华赤山公园、唐山花海、贵州无界云度假区、福建莆田蓝色海湾生态环境整治等多个项目中,实现绿色空间生态资产管理数据化,并为养护及物业作业人员提供智慧管养工具与数据分析系统,达到养护作业人力成本及管理成本降低的目标。

数字科技将持续着力于生态管家的技术升级,包括:基于生物多样性及植物生长大数据的生态养护及技术研发与相关产品的落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园区碳收支核算、低碳运行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全面应用于公司传统生态环境板块的智慧养护,助力生态环境项目的市场拓展和降本增效,同时也进一步为快速独立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3)生命王国主题乐园:
作为原创的生物多样性主题IP乐园,生命王国主题乐园定位为“链接人-自然-科技的沉浸式自然探索乐园”,主要服务于大城市周末微度假客群,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大型室外自然体验和互动为特色,充分发挥公司设计创意的优势、实现内容的迭代创新,打造集合生命王国、商业小镇、研学营地、休闲公园于一体联结人?自然?科技的深度互动体验场域。未来会围绕主题乐园场景及乡村振兴旅游业务场景形成标准化产品封装,拓展其它区域市场,并结合市场反馈迭代升级。

(三)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373,016.94元,同比增长-53.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80,949.20元,同比减少189.2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4,636,497,026.01 元,同比增长 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 1,773,462,579.35 元,同比减少4.11%。

2022年上半年,受国内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目前在施的项目进展受到影响较大,项目工期整体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上半年收入确认比去年同期下降,同时,由于地方政府持续加强疫情防控,物流和交通受阻,使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市场拓展活动及生产活动进一步受到影响。上半年,由于公司人员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及华北、华中和华南市场先后出现高风险地区,员工复工复产受到影响,也增加了企业管理和经营成本。此外,由于上半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下行,平台公司的融资难度加大,地方政府招投标项目的意愿降低,对公司来说,承接市场订单和应收账款回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22年上半年,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金额比去年同期增加,导致公司上半年经营结果出现亏损。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切实研究市场机会、积极响应客户需求、落实公司发展战略,不断完善公司的专业技术和产品体系,推动企业内部改革和产业转型。2022年下半年,预计随着国内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的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加快落地,公司合理收回应收账款及加大力度拓展华东、华南区域市场逐步形成阶段性成效,公司将保持经营规模稳定性和经营业绩的可持续性。


二、 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具备国际化视野和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决策层逐步呈现专业化、年轻化、视野开阔,其对于生态环境的政策、行业和技术、国际环境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理解持续加深,更加重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公司是国内较早践行可持续发展先进理念的环保企业,自2008年起,公司持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具备一批国际顶级的专家顾问资源,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和设计人员多数具备国际化视野,并在国内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其更多侧重于社会经济功能和空间形态,可持续的工作方法考虑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旨在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在项目顶层设计阶段,公司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参照瑞典的“共生城市”的工作方法,协同整合城市物质空间的发展载体—七大子系统,包括城市功能结构、景观与公共空间、城市交通结构与慢行系统、建筑、能源、水、固废,提供从顶层规划到落地实施的解决思路。

相比较传统的设计公司或者单一要素的设计方案,公司能够系统性整合区域内相关方面的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确定具体目标同时提出相应策略,依据策略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并确定如何落实,使城市最终能够获得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综合效益。

2、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和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公司所处的行业具有技术壁垒、资金密集、高复杂性的特点。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系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行业逐步放开,全球化贸易及整体进程加速,国际团队和国际公司逐步参与国内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业务,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理念。公司也更加注重通过外部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之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签署《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协议》,将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生态价值核算(GEP)、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修复和海洋碳汇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确保公司在行业技术创新上的领先。目前致力于研发硬质海堤生态化改造技术,珊瑚礁移培、沙滩修复、红树林修复等近岸海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产品,并已在南沙、莆田、东莞、深圳、海南等地区进行应用和中试,未来将向我国东南沿海城市推广,在业务层面上预计将对 2022 的业绩产生正面拉动。

报告期内,正和生态联合设计的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项目,获得LILA 2022基础设施类别国际景观大奖。

公司设计和研发团队在城市规划、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水文水利学以及植物学等专业领域所具有的人才优势,将为公司向以智慧管养为基础的生命管家产品以及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命王国产品的开发和转型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便于实现公司管理人员的专业化转型以及人才梯队的培养。

3、大型综合类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大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务项目具有固定资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等特点。

项目业主在招标时一般都要求服务商具备全盘统筹、系统性、顶层设计和一体化服务能力,能够“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投资和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通常要求服务商具有较高等级的资质、综合实力,并设定企业规模、项目业绩经验等一系列门槛,因而能够参与大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务项目角逐的主体主要为具备一定实力的、具备大型项目经验的大型企业。目前国内大多数环境治理业务的企业受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制约,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投资规模较小、区域性的单一业务,竞争力较弱。

公司围绕“DBIFO”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近年来中标及实施了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勘察与设计、北京通州于永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雄安新区生态森林项目、长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体生态净化工程项目、唐山东湖生态修复项目、雄安新区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太湖流域丹阳市上练湖湿地及周边生态修复项目、莆田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EPC项目、雄安郊野公园雄安园建设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二标段、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金华赤山公园项目I标段、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山地旅游扶贫度假区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综合类环境治理项目,体现了行业及市场对公司专业能力的认可,形成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优势。

4、公司具备行业资质优势和专项技术优势
业务资质是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企业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代表了企业的规划设计水平、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专业人员的团队规模等。资质是公司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指标,客户在选择服务商时往往以资质水平作为主要标准之一。公司深耕行业 20 余年,目前各项业务资质齐全,具备独立承接大型生态环境治理综合项目的资质要求,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目前共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96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软件著作权28项。公司研发的生态管家和生命王国主题乐园产品系列,是基于公司“公园+”理念,为符合客户需求打造的创新产品,能够有效降低政府对于绿色资产的长期养护和持续维护成本,同时通过产业招商、核心IP运营等方式,帮助地方政府盘活存量资产,实现“蓝绿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的目标。


三、 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373,016.94元,同比增长-53.61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80,949.20元,同比减少189.23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达4,636,497,026.01 元,同比增长 2.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 1,773,462,579.35 元,同比增长-4.11%。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出现业绩亏损,主要是因为1)年初以来受新一轮新冠疫情多发和房地产行业投资持续低迷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下滑、但是地方政府的刚性支出不减,因此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加长、回款难度增加,公司上半年业绩预亏主要是由于公司对应收账款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所致。2)受全国新冠疫情影响,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防疫抗疫工作,公司在建项目的施工、验收、结算进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交通不便、物流受阻、员工居家办公等原因,新开工项目整体推进进展受到一定影响。因此上半年,公司在建项目营收确认产生一定延迟。3)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订单有所推迟。2022年初公司主要市场区域深圳、上海、河北和北京先后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地方政府主导的项目招投标活动明显受阻,项目挂网、投标、审批手续等耗时延长,同时,由于差旅受限,对公司重点区域的市场推广活动有显著的影响。公司管理层认为,本期业绩预亏是公司在宏观经济周期和不可抗力因素下暂时性的业绩波动,并不代表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发生重大变化。

针对公司所处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疫情反复对于地方政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下半年公司将继续严格按照2022年初董事会所制定的战略发展计划,在传统的设计和生态环境板块,主要采取1)借助硬质海堤生态化改造技术、珊瑚礁移培、沙滩修复、红树林修复等近岸海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并通过EOD 、EPCO等创新的业务模式积极参与市场项目开展生态治理与产业一体化整体综合治理,加快促进业务落地; 2) 在审慎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布局国家级城市群,重点拓展华南和华东区域市场,优先聚焦推进资金有保障的项目,从而为公司2022年经营目标的完成奠定基础; 3)完善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快资金的回收。对于诉讼项目,继续采取专人负责的方式,以诉促回款,进一步加快诉讼和谈判的进度。报告期内,部分诉讼项目已完成诉讼和解,并开始按照和解协议进行回款,预计下半年诉讼回款工作将进一步得到推进,应收账款回收将得到保障,从而减少公司的信用减值损失,降低对于公司2022年经营的影响。对于在建项目,则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建立分级风险警示以及全过程动态跟踪机制,强化过程中的对上资料管理和竣工结算管理,最大限度的保证资金的回收。

在智慧科技业务板块,公司上半年已经完成生态管家产品1.0封装以及包括唐山、金华等项目落地,下半年将根据落地情况,进一步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全面应用于公司传统生态环境板块的智慧养护,助力生态环境项目的市场拓展和降本增效,同时也进一步为快速独立开拓市场奠定基础。

在产业运营业务板块,公司将在上半年已经完成的“正和自然探索营”研学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市场反馈迭代升级,同时继续围绕着度假区及“公园+“场景形成标准化产品封装,进一步借助唐山花海和贵州无界云度假区完成“生命王国”IP的打造和推广,为公司实现业务转型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四、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223,373,016.94481,535,969.64-53.61
营业成本128,890,025.66325,397,699.15-60.39
销售费用23,881,625.2822,049,791.888.31
管理费用58,527,686.0464,574,230.70-9.36
财务费用6,755,548.0714,218,603.71-52.49
研发费用17,076,114.7619,932,023.00-14.3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0,360,817.31-298,753,850.1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9,423,059.27-1,306,717.2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62,067,043.37281,855,149.15-42.5
信用减值损失-38,741,241.1716,869,163.40-329.66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所在区域陆续受国内疫情影响,项目施工进展慢,营业收入确认不及去年同期;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优化项目全周期管理流程,加强项目成本预算、执行、复盘,带来本期毛利率整体提升;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市场布局,重点加大华东、华南区域的市场布局,针对市场策略持续优化销售团队,销售费用略微增加;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费用管控和基于业务需要优化了部分人员,管理费用有所降低;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22司贵州子项目B进入运营期,利息支出相比较去年同期有所减少;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项目有序推动,相比较而言,研发费用占比营业收入比例有所增加;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因上年公司支付PPP项目中的存量项目经营转让款导致现金流支出较多,本报告期内公司确认收入减少且不涉及重大支出,因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收回购买的1亿理财产品,导致现金流量净额明显增加;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去年同期,公司贵州子项目加快推动实施,长期银行贷款金额增加,本年度贵州PPP项目子项目B已经进入运营期,且公司控制银行融资规模导致本期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减少;
信用减值损失:疫情影响及地产行业投资持续低迷等原因,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压力加大,导致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2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非主营业务导致利润重大变化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资产、负债情况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及负债状况
单位:元

项目名称本期期末数本期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上年期末数上年期 末数占 总资产 的比例 (%)本期期末 金额较上 年期末变 动比例 (%)情况说 明
货币资金362,886,908.057.83226,390,341.915.0260.29收回银行 理财导致 货币资金 增加
应收款项3,410,799,056.4473.563,572,482,259.7679.15-4.53 
存货4,097,870.040.092,753,310.130.0648.83主要是 部分运 营养护 项目未
      到收入 确认时 点所致
合同资产556,499,965.5412.00341,827,484.447.5752.80主要系 疫情原 因,公 司主要 项目的 结算 和 计量 有 所推迟
投资性房地产2,906,970.100.063,041,502.520.07-4.42 
长期股权投资----  
固定资产4,542,276.420.104,668,992.820.10-2.71 
在建工程----  
使用权资产16,753,289.820.3623,905,227.720.53-29.92 
短期借款318,782,056.216.88276,650,000.006.1315.23 
合同负债9,958,648.130.214,718,513.810.10111.05主要系 项目预 收款增 加所致
长期借款953,000,000.0020.55783,000,000.0017.3521.71 
租赁负债3,777,983.040.089,225,367.130.20-59.05主要系 租金支 付所致

其他说明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0(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022 年 6 月 30日,银行存款中 1,291,965.36元因诉讼被司法冻结,其他货币资金中包括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安全生产保证金及票据保证金 7,433,117.04元, 共计8,725,082.40元使用权受到限制。


项 目期末受限金额受限原因
货币资金8,725,082.40农民工工资、票据保证 金、冻结
应收账款307,059,267.52借款质押
一年以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59,721,255.59借款质押
长期应收款1,671,979,629.50贵州 PPP项目借款质押
投资性房地产2,906,970.10抵押担保
合 计2,050,392,205.11-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投资状况分析
1. 对外股权投资总体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名称成立时间具体业务
正和国际2010.01.04开展设计业务
数字科技2011.11.24开展技术研究
产业运营2018.06.21拓展产业运营业务
六盘水正和2018.04.04贵州省六枝特区示范小城镇生态环 境扶贫 PPP 项目的SPV主体
厦门正和2020.10.21拓展设计施工业务
嘉兴正和2021.11.01拓展设计施工业务
葛洲坝正和2016.12.07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水环境治理 (于永片区)PPP 建设项目所设立 的项目公司
花海低碳2022.04.06开展唐山花海综合运营
福建正和2022.06.30拓展设计施工业务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018 年 3 月根据签署的《关于成立六盘水市正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的合资合同》,公司与六枝特区开发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的六盘水市正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SPV 公司”),SPV 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公司出资2.70亿元(持股比例为90.00%),六枝特区开发公司出资3,000.00 万元(持股比例为 10.00%);2020 年 6 月,公司与六枝特区开发公司分别对 SPV 公司增资 3,926.32 万元和 10,254.14 万元,增资后持股比例为 70%和 30%。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3)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适用 √不适用

(五) 重大资产和股权出售
□适用 √不适用

(六) 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名称公司类型主要业务注册资本 (万元)总资产(万 元)净资产 (万元)营业收入 (万元)净利润 (万元)
北京正和恒 基国际城市 规划设计有 限公司子公司设计服务2,450.005,924.842,208.331,514.48-367.62
北京正和恒 基数字科技 有限公司子公司智慧科技3,000.003,263.791,313.520.00-480.62
正和恒基 (深 圳)产业 运营管理有 限公司子公司产业运营10,000.002,903.37-384.33345.58-121.67
六盘水市正 和投资建设 有限公司控股子公 司PPP业务44,180.45194,957.7746,835.86488.44221.30
正和恒基 (嘉兴)滨 水生态环境 治理有限公 司子公司项目公司500.003,166.55145.7335.039.58
正和恒基 (厦门)滨 水生态环境 治理有限公 司子公司项目公司500.00690.49-226.3095.63-17.86
唐山花海绿 色低碳科技 发展有限公 司子公司项目公司5,000.0068.10-1.750.00-1.75

(七) 公司控制的结构化主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披露事项
(一) 可能面对的风险
√适用 □不适用
1、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政府相关部门、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或国有性质企事业单位。

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尤其是财政政策调控、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和回款付款方式对公司业务的拓展和工程款项的回收有着重大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2022年,受疫情影响和上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各地政府的招投标活动在2022年上半年皆有不同程度的延期和暂停,部分客户财政预算支出减少,对公司持续拓展业务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若宏观经济政策继续出现重大不利变化,各级政府将可能削减或延缓非刚性的财政支出项目,从而使公司工程项目出现投资规模缩减、建设期延缓、项目收益率降低等不利情况,进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
受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的机会牵引,加之大型基建工程公司、水利水电企业、园林景观企业等由于所处的传统行业受到经济转型期的影响巨大,纷纷进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扩大了行业内的企业规模差异、加剧了行业竞争,大型国有企业凭借资本优势强势进入,大型生态环保平台(央企、省级环保平台)加速行业资源整合和市场布局,抢占市场机会,大型项目市场竞争门槛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独立承接大订单的难度将继续升级,加剧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的竞争格局,也加快了本行业的整合力度。

尽管公司已经积累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大型项目实施经验,但因公司所处行业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可能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受到不利的影响。

3、PPP业务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以EPC项目为主,公司承接的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示范小城镇生态环境扶贫PPP项目亦在有序推进过程中,目前项目已经取得银行授信,未发生暂停、延期、重大变更和其他不利情况,预计该PPP项目在2022年完工并正式进入运营阶段。

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经济形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反复爆发拖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以及文化旅游行业受疫情影响持续低迷,该PPP项目产业运营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如果项目经营环境、具体运营条件发生不利变化,产业运营收入所依据的假设条件和关键参数也将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产业运营收入不达预期,进而影响公司的投资回报。

该PPP项目的可行性缺口补助资金已经六枝特区人大常委会批准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如果当地财政状况和债务状况发生不利变化,可能导致当地政府无法承受上述项目回款,从而导致公司长期应收款回收风险或减值损失、资金流动性风险。

4、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以及长期应收账款在资产结构中的比重相对较高,与公司所处行业以及主要从事工程施工业务有着密切关系。公司按照与业主结算金额确认相应的应收账款,工程结算与回款存在时间差;此外,由于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施工范围、施工内容增加的情形,客户在项目增量部分通过第三方审价或财政评审后,才会支付相应工程款,从而使得付款进度有所延缓,从而导致公司应收账款金额占总资产的比例及应收账款中逾期比例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优先布局国家级城市群,选择资金来源、付款方式有保障的项目,尽量降低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风险。对于客户为政府部门或下属事业单位的项目,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有偿付或还款责任;对于客户自筹资金的项目以及客户为非政府部门或下属事业单位的项目,国家或省市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该等项目不负有偿付或还款责任。如果出现客户财务状况恶化或无法按期付款的情况,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坏账损失的风险。

5、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风险
由于公司目前处于业务快速发展阶段,且公司所执行的项目规模较大,未来经营活动仍可能占用大量资金,加上项目回款受项目施工进度、结算进度、客户内部流程、客户支付能力等因素影响较大,从而带来一定流动性风险,进而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波动风险。


(二) 其他披露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四节 公司治理
一、 股东大会情况简介

会议届次召开日期决议刊登的指定网 站的查询索引决议刊登的 披露日期会议决议
2022 年第一次 临时股东大会2022 年 3 月 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站 www.sse.com.cn 公告编号:2022- 0122022 年 3 月 24日会议审议通过了:1、 《关于公司为申请授信 业务对外提供反担保的 议案》;2、《关于公司 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薪酬 方案的议案》;3、《关 于公司第四届监事会监 事薪酬方案的议案》;
2021 年年度股 东大会2022 年 6 月 2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网 站 www.sse.com.cn 公告编号:2022- 0262022 年 6 月 28日会议审议通过了:1、 《关于公司 2021 年年度 报告及摘要的议案》; 2、《关于公司 2021 年 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 案》;3、《关于公司 2021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 告的议案》;4、《关于 公司 2021 年度财务决算 报告的议案》;5、《关 于公司 2022 年度财务预 算报告的议案》;6、 《关于公司向金融机构 申请 2022 年度综合授信 额度及提供相应担保事 项的议案》;7、《关于 公司 2021 年度利润分配 及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 案的议案》;8、《关于 修改公司章程并办理工 商变更登记的议案》; 9、《关于修订独立董事 工作细则的议案》;
    10、《关于修订董事会 议事规则的议案》; 11、《关于修订股东大 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12、《关于修订监事会 议事规则的议案》;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适用 √不适用

股东大会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共召开2次股东大会,公司召开上述股东大会经过公司聘请的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现场见证。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程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出席会议的人员和召集人的资格、股东大会的表决程序和表决结果合法有效。股东大会的议案均全部审议通过,不存在否决议案的情况。


二、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职工代表监事离职的公告》,公司第四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卞婷女士、马腾先生两人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第四届监事职工代表监事职务,同时不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卞婷女士、马腾先生辞职后公司监事会人数仍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导致监事会人数低于《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将尽快选举产生新任职工代表监事。


三、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
半年度拟定的利润分配预案、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是否分配或转增
每10股送红股数(股)不适用
每10股派息数(元)(含税)不适用
每10股转增数(股)不适用
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的相关情况说明 
不适用 

四、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的情况及其影响 (一) 相关股权激励事项已在临时公告披露且后续实施无进展或变化的 □适用 √不适用

(二) 临时公告未披露或有后续进展的激励情况
股权激励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员工持股计划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激励措施
□适用 √不适用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一、 环境信息情况
(一) 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及其主要子公司的环保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二) 重点排污单位之外的公司环保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三) 报告期内披露环境信息内容的后续进展或变化情况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有利于保护生态、防治污染、履行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设立于 1997 年,定位为“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以国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以DBIFO商业模式推动“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战略落地,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和规划设计,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2019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七部委发布《绿色产业目录(2019 版)》,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绿色交通、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统筹纳入绿色产业范畴,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生态系统构建业务企业之一,公司通过自身技术积累和环境改造工程,对受胁迫或受损的自然空间,对其系统内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进行保护、修复或重建,以保证在这个统一整体中,更加有效地实施生态调节与控制,以尽可能的维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动态平衡关系。相比较传统工程企业,公司长期关注“城市生态空间、河湖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公司关注“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碳中和”的相关目标及技术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实施了多个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类项目,如:南四湖流域丰沛运河生态修复提升项目、河北省定州市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沧州百狮园及生态修复展示区提升项目等,公司通过 NBs(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帮助地方政府客户解决环境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


(五) 在报告期内为减少其碳排放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
□适用 √不适用

二、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等工作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参与贵州省六枝特区示范小城镇生态环境扶贫项目,一直以来,贵州六枝特区以传统生产性农业为主要产业,公司深挖贵州六枝特区的文化底色和旅游特色,充分挖掘地方医药植物的特色,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局策划,将项目整体定位为“黄果树瀑布之畔的康养胜地、以温泉为核心特色的乡村康养度假区”,从“传统农业”的单核产业升级为“农业+文化旅游”的双核产业,帮助六枝特区郎岱镇成功申报了国家第一批特色小城镇,规划并建设了浪哨缘婚纱摄影基地、夜郎百草园等一系列文旅、产业产品,以带动当地文化旅游发展;此外,公司还抓住六枝特区山地特色和民俗风情,参与了山泉湿地、高侨休闲文化村、崖居酒店、自然探索乐园等项目,有力地带动了民宿、酒店等文旅和娱乐业,形成了“旅游+农业”、“旅游+产业园”的商业模式。

2022年,公司继续助力地方政府产业转型,充分结合六枝特区的区位优势,植入公司产业运营核心产品—“生命王国”自然探索乐园,将人文与旅游、资源充分整合,打造融合了“山地特色+文化创新+产业升级+旅游服务”引擎为一体的发展空间平台,进而达到产业转型,文化发掘,精准扶贫的目的。

第六节 重要事项

一、承诺事项履行情况
(一) 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 √适用 □不适用

承诺背 景承诺 类型承诺方承诺 内容承诺时间 及期限是否有 履行期 限是否及 时严格 履行如未能及时 履行应说明 未完成履行 的具体原因如未能及 时履行应 说明下一 步计划
与首次 公开发 行相关 的承诺股份限售控股股东 (汇恒投 资)、实际 控制人、董 事长张熠 君、一致行 动人(汇泽 恒通)1、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 36 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 托他人管理本人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 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前已发行的股份。2、本人所持公司股票在锁定期满后 2 年内减持的,减持价格将不低于发行价。若因派发 现金红利、送股、转增股本、增发新股等原因进行除 权、除息的,须按照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3、对于本人持有的公司首次公 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本人将严格遵守已作出 的关于股份锁定的承诺,在锁定期内不予减持。如锁 定期满后拟减持公司股票,将认真遵守中国证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 稳定股价的需要,审慎制定股票减持计划,在股票锁2021年8 月至长期  
   定期满后逐步减持,减持公司股票的价格在满足本人 已作出的各项承诺的前提下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而 定,但不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减 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证券交易系统或协议转让的方 式。提前3个交易日通知公司予以公告。     
 股份限售控股股东 (汇恒投 资)、实际 控制人、董 事长张熠 君、一致行 动人(汇泽 恒通)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 6 个月内,如股票连续 20 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发 行价,或者上市后 6 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首次公开发 行股票时的发行价,本人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前已发行股份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2021年8 月至2022 年2月  
 股份限售持有发行人 股份的董 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 员,如:张 慧鹏、赵胜 军、邢磊、 黄君、冯艳1、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 12 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 托他人管理本人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 股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 前已发行的股份。2、所持发行人股票在锁定期满后 2 年内减持的,减持价格将不低于发行价。3、本人所持 公司股票在锁定期满后两年内减持的,其减持价格不 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若因派发现 金红利、送股、转增股本、增发新股等原因进行除2021年8 月至长期  
  丽 ( 离 任)、邓印 田 ( 离 任)、杜莹 (离任)、 董彦良(离 任)权、除息的,须按照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的 有关规定作相应调整。4、在本人担任公司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期间,本人将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公司 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本人每年转让的股份不超过本 人所持公司股份总数的 25%;离职后半年内,不转让 本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股份限售持有发行人 股份的董 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 员,如:张 慧鹏、赵胜 军、邢磊、 黄君、冯艳 丽 ( 离 任)、邓印 田 ( 离 任)、杜莹 (离任)、 董彦良(离1、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后6个月内,如股票连 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 发行价,或者上市后 6 个月期末收盘价低于首次公开 发行股票时的发行价,本人持有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 票前已发行股份的锁定期限自动延长6个月。2021年8 月至2022 年2月  
  任)      
其他对 公司中 小股东 所作 承 诺解决同业 竞争控股股东 (汇恒投 资)、实际 控制人、董 事长张熠君1、本人将来不以任何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联营、合 资、合作),在中国境内/境外从事与正和生态及其子 公司相同、相似或在任何方面构成竞争的业务;不向 其他业务与正和生态及其子公司相同、类似或在任何 方面构成竞争的公司、企业或其他机构、组织或个人 提供专有技术或提供销售渠道、客户信息等商业秘密 等;不以任何形式支持除正和生态及其子公司以外的 他人从事与正和生态及其子公司目前及今后进行的主 营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2、若本人及 本人的关联方未来从任何第三方获得的任何商业机会 与正和生态及其子公司主营业务有竞争或可能有竞 争,将立即通知正和生态,在征得第三方允诺后,尽 力将该商业机会给予正和生态及其子公司;3、本人确 认本承诺函旨在保障正和生态及其子公司之权益而作 出;4、如本人未履行在本承诺函中所作的承诺而使正 和生态及其子公司造成损失的,本人将赔偿正和生态 及其子公司的实际损失;5、上述各项承诺在本人作为 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或主要股东期间及转让全部股份之 日起一年内均持续有效且不可变更或撤销。”2019年6 月至长期  
 解决关联公司实际控1、本人/本公司已向正和生态全面披露关联方及关联2019年6  
 交易制人张熠君 及控股股东 汇恒投资交易,将尽量避免本人/本公司以及本人/本公司实际 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公司与正和生态之间产生关联 交易事项(自公司领取薪酬或津贴的情况除外),对 于不可避免发生的关联业务往来或交易,将在平等、 自愿的基础上,按照公平、公允和等价有偿的原则进 行,交易价格将按照市场公认的合理价格确定。2、本 人/本公司将严格遵守正和生态公司章程中关于关联交 易事项的回避规定,所涉及的关联交易均按照正和生 态关联交易决策程序进行,并及时对关联交易事项进 行信息披露。3、本人/本公司保证不会利用关联交易 转移正和生态利润,不会通过影响正和生态的经营决 策来损害正和生态及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月至长期    
其他承 诺其他公司实际控 制人张熠君 及控股股东 汇恒投资若本公司未能履行对正和生态做出的承诺,本公司将 自愿接受中国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依 据相关规定给予的监管措施或处罚。本公司将在公司 股东大会及中国证监会指定报刊上公开说明未履行的 具体原因及向公司其他股东和社会公众投资者道歉, 并在违反上述承诺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停止从公司 获得股东分红,同时本公司将不转让所持有的公司股 份,直至按约定履行完毕该等承诺时为止。2021年8 月至长期  
 其他公司实际控本机构/本人将严格遵守执行正和生态股东大会审议通2021年8  
  制人张熠君 及控股股东 汇恒投资过的《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股价稳定预案》,包括但不限于按照该预案的规定履 行稳定公司股价的义务并接受未能履行稳定股价的义 务时的约束措施。在公司上市后三年内,如公司根据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股价 稳定预案》就公司回购股份事宜召开股东大会,如不 涉及回避表决事项,本机构将在股东大会上对符合有 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 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股价稳定预案》规定的公司 回购股票等稳定股价方案的相关议案投赞成票。 在触发启动股价稳定措施条件的情况下,如果公司股 票回购方案由于未能通过股东大会审议或者回购将导 致公司不符合法定上市条件等原因无法实施,或在公 司实施股份回购方案后公司股价仍发生连续20 个交易 日的收盘价低于公司上一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每股 净资产的情形时,且本机构增持公司股票不会导致公 司不符合法定上市条件或触发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的要约收购义务,本机构将在上述需由本机构增持股 份的情形触发之日起30日内,向公司提交增持方案并 公告本机构将自股票增持方案公告之日起90个交易日 内通过证券交易所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公司社会月至2024 年8月    
   公众股份,增持价格不高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 股净资产,增持股份数量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2%, 用于增持公司股份的资金金额不少于上一年度本机构 从公司所获得的现金分红金额的 20%,单一年度用以 稳定股价的增持资金金额不超过上一年度本机构从公 司所获得的现金分红金额的 100%。增持计划完成后的 六个月内本机构将不出售所增持的股份,增持股份行 为及信息披露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相 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证券监管机构的规定。     
 股份限售除上述公司 董监高及控 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 一致行动人 之外的股东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 人管理本人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 份,也不由公司回购本人持有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前 已发行的股份。2021年8 月16日 至2022 年8月16 日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