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平安银行(000001):2022年三季度报告
原标题:平安银行:2022年三季度报告 证券代码:000001 证券简称:平安银行 公告编号:2022-035 优先股代码:140002 优先股简称:平银优 01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二〇二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本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重要内容提示 1、本行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本行董事长谢永林、行长胡跃飞、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项有志、会计机构负责人朱培卿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本季度合并及公司财务报表未经审计。 4、审计师发表非标意见的事项 □适用 √不适用 5、本报告中“本集团”指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平安银行”“本行”均指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理财”指平安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平安集团”指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及《企业会计准则第 34号——每股收益》计算。本行于 2016年 3月 7日非公开发行 200亿元非累积型优先股,于 2020年 2月发行 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分类为其他权益工具。在计算当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及“每股收益”时,“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扣除了已发放的优先股股息 8.74亿元和永续债利息 11.55亿元。
利率法计提的利息计入金融工具账面余额中,于资产负债表日尚未收到或尚未支付的利息在“其他资产”或“其他负债”列示。除非特别说明,本报告提及的“发放贷款和垫款”“吸收存款”及其明细项目均为不含息金额。 截至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报告期末至季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 □是 √否 1.2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本集团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2)根据《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银监发〔2018〕7号)规定,对各股份制银行实行差异化动态调整的拨备监管政策。 (3)自 2022年一季报起,本行在计算存贷差时将“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收益率”调整为含票据贴现的口径,已同口径调整比较期数据,详见“1.6.1 主要资产、负债项目的日均余额以及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情况”。 1.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 √适用 □不适用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1.5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2022年 10月 16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必将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本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持续加大对民营与小微企业、制造业与科技企业,及居民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力度,积极助力扩大内需,积极支持“六保”“六稳”,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大力支持乡村振兴,持续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全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 1-9月,本行坚持以“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为战略目标,坚持“科技引领、零售突破、对公做精”十二字策略方针,着力打造“数字银行、生态银行、平台银行”三张名片,持续升级零售、对公、资金同业业务经营策略,不断深化全面数字化经营,重塑资产负债经营,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挑战,业务发展保持了稳健增长的态势。 1.5.1 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营收保持稳健增长 2022年 1-9月,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 1,382.65亿元,同比增长 8.7%;实现净利润 366.59亿元,同比增长 25.8%。 负债成本保持平稳 2022年 1-9月,本集团净息差 2.77%,较去年同期下降 4个基点;负债平均成本率 2.15%,较去年同期下降 7个基点,其中吸收存款平均成本率 2.07%,较去年同期上升 2个基点。本行积极推动重塑资产负债经营,负债端主动优化负债结构,积极压降负债成本;资产端受市场利率下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资产收益率下降,净息差有所收窄。 非息收入稳健增长 2022年 1-9月,本集团实现非利息净收入 409.16亿元,同比增加 32.87亿元,增幅为 8.7%,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减少 30.43亿元,一方面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导致代理基金等收入下降,另一方面,本行积极布局新业务赛道,带来代理保险等收入增加;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加 63.30亿元,主要是由于债券及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票据贴现、外汇等业务带来的非利息净收入增加。非利息净收入占比 29.59%,同比上升 0.01个百分点。 资产负债规模稳健增长 2022年 9月末,本集团资产总额 51,951.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6%,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 33,013.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8%;负债总额 47,697.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4%,其中,吸收存款本金余额 32,461.7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6%。 合理配置网点布局 本行持续实施网点智能化建设,合理配置网点布局;2022年 9月末,本行共有 109家分行(含香港分行),合计 1,188家营业机构(含总行、分行及专营机构)。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1.5.2 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 2022年 1-9月,宏观经济总体延续复苏态势,但复苏区域、行业不平衡问题仍较显著,部分企业和个人还款能力承压,银行资产质量管控仍面临挑战。本行响应国家战略,持续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支持民营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加大问题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总体保持平稳。 2022年 9月末,本行逾期贷款占比 1.50%,较上年末下降 0.11个百分点;逾期 60天以上贷款占比及逾期 90天以上贷款占比分别为 0.92%和 0.79%,均较上年末上升 0.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 1.03%,较上年末上升 0.01个百分点;关注贷款占比为 1.49%,较上年末上升 0.07个百分点;逾期 6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及逾期 90天以上贷款偏离度分别为 0.89和 0.7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 0.04和0.03。 2022年 1-9月,本行计提的发放贷款和垫款信用减值损失 440.10亿元。2022年 9月末,贷款减值准备余额 987.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5%;风险抵补能力继续保持较好水平,拨备覆盖率 290.27%,较上年末上升 1.85个百分点;逾期 6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 326.39%,较上年末下降 11.83个百分点;逾期 90天以上贷款拨备覆盖率 380.16%,较上年末下降 17.24个百分点。 2022年 1-9月,本行核销贷款 407.35亿元;收回不良资产总额 352.30亿元,同比增长 28.6%,其中收回已核销不良资产本金 170.90亿元(含收回已核销不良贷款 98.56亿元),同比增长 14.4%;不良资产收回额中 76.1%为现金收回,其余为以物抵债等方式收回。 未来,本行将持续强化管控措施,保持较好的风险抵补水平,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确保资产质量可控。 1.5.3 零售深化转型发展 2022年 1-9月,面对宏观经济增长承压、疫情反复等多重挑战,本行充分发挥综合金融和科技赋能优势,持续深入贯彻以开放银行、AI银行、远程银行、线下银行、综合化银行相互衔接并有机融合的“五位一体”新模式,积极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的初心使命,零售业务总体实现稳健增长。 (1)三大业务模块经营持续升级 ? 私行财富 本行持续升级产品、客群经营、队伍等能力,致力于打造“有温度的、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主办银行”。2022年 9月末,本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35,325.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1.0%,其中私行达标客户 AUM余额 15,756.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2.1%;本行财富客户 123.41万户,较1 上年末增长 12.2%,其中私行达标客户 7.8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2.1%。2022年 1-9月,本行实现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不含代理个人贵金属业务)51.05亿元,因主动压降非标类产品规模及证券市场波动导致的基金销量下滑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 20.7%。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产品升级方面,本行持续提升资产优选与产品甄别能力,丰富、优化产品货架,2022年第三季度,本行重点打造“优选私募”,在全市场私募机构中层层筛选,精选引入顶尖管理人;公募基金代销业务上,本行聚焦提升客户规模,发力线上平台,在总体市场疲软行情下,实现中长尾基础客群的快速渗透,2022年 9月末,本行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持仓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 67.7%;1-9月实现代理基金收入 23.35亿元,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 27.8%;家族信托及保险金信托保持快速增长,新设立规模 385.95亿元,同比增长 53.8%。客群经营升级方面,本行围绕超高净值客户“个人、家族、企业”多维需求,打造了“高端医养、高尔夫球、子女教育、慈善规划”四大王牌权益,并全新升级家族传承及企业服务,构建国内首个顶级私行服务体系,打造私行业务发展的新引擎;同时,本行强化投研能力,深化中台赋能体系,2022年第三季度,本行升级推出资产配置智能推荐引擎,综合客户需求、风险偏好及客户行为分析,智能推荐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队伍升级方面,一是建立制式化财富管理培训体系,通过“训、战、辅导”立体式培养模式提升队伍专业技能,推动队伍工作模式标准化,致力打造一支懂客户、懂底层资产、懂沟通、懂营销的专业化队伍;二是通过强化人机协同赋能队伍经营,让理财经理的展业和服务更加专业化、智能化、个性化,切实提升客户财富健康度,2022年 9月末,财富客户“随身银行”服务使用覆盖率超 70%。新业务赛道布局方面,本行积极把握寿险市场及财富管理市场变革机遇,强化银保业务升级及队伍建设,持续打造一支懂保险的新财富队伍,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综合金融资产配置服务;2022年 9月末,新队伍累计已入职近 1,100人;1-9月本行代理保险收入 14.40亿元,同比增长 32.4%。 ? 基础零售 本行持续深入做实基础零售,打造面向海量客户的经营中枢。通过全面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深化推广“五位一体”新模式;同时,持续推动综合经营、协同发展,强化全渠道综合化获客及全场景智能化经营,提升客户综合经营产能。2022年 9月末,本行零售客户数 12,421.1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5.1%。2022年第三季度,本行重磅发布平安口袋银行 APP 6.0,在界面设计、智能交互、适老化无障碍、生活权益、理财服务等方面全面升级,打造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使用体验;2022年 9月末,平安口袋银行 APP注册用户数 14,910.3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0.5%,其中,月活跃用户数(MAU)4,772.62万户。 存款业务提升方面,本行零售业务秉持“规模增长、结构优化、基础夯实、成本管控”经营方针,存款业务实现较快增长。2022年 9月末,本行个人存款余额 9,039.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7.3%;1-9月个人存款日均余额 8,365.9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21.8%。代发业务对存款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2022年 9月末,本行代发及批量业务客户带来的存款余额 1,914.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2.5%。 ? 消费金融 本行持续强化零售信贷产品的数字化经营和综合化服务能力,业务及客群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 9月末,本行个人贷款余额突破 2万亿、达 20,038.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9%。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信用卡 本行深化信用卡业务经营转型,以客户经营为中心,积极推动数字化驱动、智能化触达、平台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提升信用卡服务质效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打造信用卡“省心、省时、又省钱”的极致客户体验,推动信用卡高质量、规范化、可持续发展。2022年 9月末,本行信用卡流通卡量7,104.61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1.3%;受疫情影响,1-9月信用卡总交易金额 26,029.89亿元,同比下降 6.4%;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 5,949.9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4.3%,但通过精细化客群经营,1-9月信用卡应收账款日均余额 6,045.52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 7.8%;同时,本行深化信用卡存量客户经营,推动业务高质量增长,1-9月本行信用卡循环及分期日均余额较去年全年增长 21.4%,带动信用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2022年第三季度,本行聚焦重点客群,深化客群精细化经营。针对车主客群,以平台化创新思维打造客户极致加油体验,与行业头部企业联合共建“平安加油”平台,为业内首个加油聚合平台,2022年 9月末,覆盖加油站超 3万家,平安车主最快 10秒可完成加油支付全流程,并享受加油 8折优惠;2022年 9月末,本行核心车主类信用卡流通卡量超 2,600万张。针对年轻客群,本行创新升级“平安悦享”白金信用卡,引入茶咖、视频、运动健身、宠物等 20多项丰富权益,充分满足年轻人多样的消费及权益需求。针对财富客群,本行推出了“平安私人银行信用卡”,通过为私行财富客户个性化定制额度及权益券等方式,打通信用卡与私行财富的客户综合经营。 新一贷 本行在坚持审慎稳健风险政策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新一贷”业务产品、流程及客户体验升级。 新客拓展方面,通过拓宽获客渠道、丰富产品授信方案、迭代优化申请流程,扩大“新一贷”客群覆盖范围;存量客户方面,通过打造专属授信方案、极简申请流程,借助“AI+T+Offline”模式多渠道、全方位激活存量客户,深化存量客户服务水平。2022年 9月末,本行“新一贷”余额 1,600.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0.7%。 个人房屋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 本行积极贯彻服务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大力落实支持小微企业经营融资需求的政策导向,推动个人房屋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业务优化及存量客户经营;同时,通过持续优化抵押贷款线上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存量客户续贷、复贷的服务体验,提升客户经营质效,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省心的金融服务。2022年 9月末,本行个人房屋按揭及持证抵押贷款余额 7,340.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余额 2,839.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1.6%。 汽车金融贷款 面对汽车市场环境变化及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本行围绕客户买车、用车、护车、换车等消费场景,不断完善产品服务体系,并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贷款市场,不断提升客户体验。2022年 9月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末,本行汽车金融贷款余额 3,216.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8%;1-9月汽车金融贷款新发放 1,803.722 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贷款新发放 164.00亿元,同比增长 38.9%。 (2)“五位一体”新模式驱动经营提速 本行持续深化金融普惠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驱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五位一体”是本行以客户为中心、以数据驱动为内核,通过科技手段将最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惠及最广大客群的发展模式。2022年 1-9月,本行全面推动“五位一体”新模式落地,对零售业务发展的驱动作用持续增强。 ? 开放银行 开放银行是本行“五位一体”的场景层,是零售业务发展的流量池。本行零售开放银行进一步升级业务中台能力,发挥金融产品整合能力,连接银行与生态伙伴的场景,打造产业金融生态圈。 3 2022年 1-9月,本行零售开放银行推动“稳量提质”,实现互联网获客 160.68万户,其中一类户占比 18.1%,同比上升 10.7个百分点。 ? 随身银行 “AI+T+Offline”是本行“五位一体”的核心服务矩阵,是零售业务发展的经营链和服务网。 本行基于客户在银行的全生命周期旅程,通过推动平安口袋银行 APP等 AI化平台、专业化的远程团队、零售新门店三大服务渠道的无缝衔接与融合,打造“随身银行”,以随时、随心、随享,专人、专业、专属的形式,将最适配、陪伴式的金融服务提供给每一位客户,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2022年 1-9月,“AI+T+Offline”模式已为超 4,400万客户提供服务,同比增长超 80%,基础客群服务能4 力快速提升。2022年 9月末,本行投资理财客户 1,149.42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26.1%。同时,本行5 客户满意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2022年 9月,本行客服 NPS值达 87.9%,网点 NPS值达 94.3%。 AI银行 本行全面升级 AI平台能力,通过深化中台互通,跨部门共建综合化经营体系,与网点相互衔接、协同经营,基于客户生命旅程打造全触点闭环的陪伴式服务。2022年 9月末,AI客户经理累计上线超 1,600个场景,1-9月月均服务客户较 2021年月均水平增长 57.9%;本行客服一次性问题解决率、非人工服务占比均超 90%。 远程银行 本行构建智能化、一体化、人机协同的远程银行,及时、“有温度”地触达和服务客户。2022年第三季度,通过大数据及 AI赋能,在新客陪伴服务、线上财富管理、AI智能服务、本地化特色服务等远程场景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通过构建综合化经营平台,持续提升本行客户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2 新能源汽车贷款发放统计包含新车、二手车。 3 统计口径为剔除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渠道后的借记卡新户数。 4 投资理财客户指持有理财、公募基金、定期存款、私募基金、保险等产品的客户。 5 NPS=(推荐者数-贬损者数)/总样本数×100%,是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根据调研
1.5.4 对公持续做精做强 2022年 1-9月,本行对公业务发展方向契合国家战略布局,持续加大对制造业、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本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培育并做强中坚客群,通过实施深度经营,夯实业务发展基本盘。基于平安集团“金融+科技”优势,借助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本行对公业务发展重点聚焦产业数字化、资本市场与直接融资两大赛道,打造科技驱动的交易银行和投行驱动的复杂投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融两大业务体系,构建科技特色鲜明、投行能力显著的对公银行,为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一站式服务。 2022年 1-9月,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局部爆发,客户拓展、贷款投放、投融规模及负债结构等面临挑战,本行对公业务发挥科技及平台优势,发力两大核心赛道,实现业务平稳增长。获客及客群经营方面,2022年 9月末,对公客户数 59.2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 8.24万户,增幅 16.1%;对公开放银行服务企业客户 45,955户,较上年末增长 51.6%;数字口袋累计注册经营用户数 1,212.9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49.0%。对公存款经营及成本优化方面,2022年 9月末,企业存款余额 23,422.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9%;2022年 1-9月,企业存款日均余额较去年同期增长 12.8%,企业存款平均成本率 1.97%,与去年同期持平。 (1)科技驱动的交易银行 基于不断升级优化的数字口袋及数字财资两大平台,依托“星云开放联盟”,充分发挥本行账户、交易、数据、开放的“金融+科技”优势,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的机制优势,围绕中小微客群需求持续创新、优化并输出优势产品和服务,不断升级交易银行商业模式,构建数字经济时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海量中小微客群的批量触达及深度经营。 客户经营平台 将数字口袋打造为中小微企业用户的数字资产管理及综合性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输出数字化能力,做企业主的随身数字经营管家;将数字财资平台打造为中大型客户综合服务平台,并持续打造数字财资平台“小型化”方案赋能至广大的中小微客群。基于升级优化的数字口袋及数字财资平台,运用持续建设的“星云开放联盟”,围绕四大类合作伙伴(互联网平台、软件服务商、数据运营商、供应链场景方)以及 PE/VC的“4+1”关键节点客群,通过开放银行组件化、标准化输出本行“金融+科技”能力,共同触达及服务海量的中小微客群,形成 B2B2C的全覆盖输出模式,构建开放、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生态体系。2022年 9月末,数字口袋月活跃用户数 72.7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25.6%;数字财资平台服务总客户数超 2,500户,其中已签约集团客户超 420户,纳入管理的集团成员企业客户数超 2,080户。2022年 1-9月,对公开放银行交易笔数 71.84亿笔,同比增长17.7%,交易金额 22.27万亿元,同比增长 16.9%。 互联网支付结算 本行聚焦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及政府类平台三大客群,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能力,打造“平台支付结算+平台 B端数字融资+平台 C端零售引流”的综合经营模式,在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支持平台项下海量 B端中小微商户的经营发展,并实现对平台 C端用户的批量化获客及场景化经营。2022年 1-9月,本行互联网支付结算业务服务的平台企业交易笔数 210.80亿笔,同比增长 88.7%;交易金额 20.06万亿元,同比增长 27.6%。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供应链金融 本行深入供应链场景及生态,把握供应链新变化带来的新机遇,运用“金融+科技”能力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优化金融服务体验。一是加强数字供应链金融,通过“星云物联网平台”及海量多维数据,创新融资模式,并将本行物联网等数据优势反哺客户,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及经营难、经营贵问题,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二是深化场景供应链金融,从场景和客户需求出发,以供应链金融为纽带,全面集成交易银行产品与服务,如内外贸一体化、供应链及避险一体化等,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的综合金融服务;三是打造生态供应链金融,通过开放银行实现生态批量获客及客群深度经营,提升供应链金融的可得性、普惠性。2022年 1-9月,本行供应链金融融资发生额 8,255.68亿元,同比增长 25.7%。 票据一体化 本行深入贯彻“票据一体化”经营策略,持续创新产品及业务模式,全面推进票据经营生态建设。一是将票据业务深度嵌入供应链生态,围绕战略客户、“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制造业、绿色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行业,为企业及其供应链上下游提供轻便高效的票据结算及融资服务;二是打造“票据+开放银行”业务新模式,并持续优化线上产品体系及流程,拓展涵盖核心企业平台、B2B产业平台等外部合作伙伴的票据生态圈,在有效提升票据对供应链客群、中小微客群触达和服务能力的同时,为企业提供极致的融资体验,深化服务实体经济;三是打造“直贴+转贴”双轮驱动引擎,充分发挥票据直贴、转贴一体化经营优势,以领先的票据交易能力赋能直贴客户经营,通过票据直转生态建设持续提升客户服务深度。2022年 1-9月,本行为 25,726家企业客户提供票据融资服务,其中票据贴现融资客户数 19,724户,同比增长 155.3%;直贴业务发生额 5,797.95亿元,同比增长 31.6%。 跨境金融 本行充分发挥在岸、离岸、自贸区、NRA(境外机构境内外汇/人民币账户)、海外分行五大跨境金融服务体系优势,持续深耕“跨境投融资、跨境资金管理、跨境贸易金融、跨境同业金融、跨境支付结算”等产品体系,为企业全球化经营过程中的跨境投资、并购、贸易等经营活动提供境内外、本外币一站式跨境金融综合服务。同时,本行充分发挥中资离岸银行牌照优势,在境内为中资企业提供跟随式的离岸融资及结算服务,助力客户全球化布局和发展。此外,本行凭借“金融+科技”优势,为中小出口企业提供各类线上支付结算及融资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全力支持中小出口企业的结算及融资需求。 (2)投行驱动的复杂投融生态 面对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大发展的趋势,本行充分发挥平安集团的牌照、资金和生态布局优势,通过利用本行特色的行业银行组织模式,持续强化投行专业能力、升级债券和基金两大生态经营、整合资源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投行+商行+投资”的综合性解决方案,以多元化、全周期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构筑对公业务的护城河。2022年 1-9月,复杂投融资规模7,602.21亿元,其中投行业务规模 5,078.81亿元。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持续强化投行专业能力 本行发挥特色的“产品+行业+跨境”架构优势,建立总分行投资银行服务体系,强化投行产品创新,捕获市场明星项目,抢占重点行业结构性机遇。通过打造投行能力圈,引入法律顾问、行业专家等外部资源,深入服务国企、PE机构和上市公司等核心客群,持续夯实并购银团生态圈及资本市场同业圈。2022年 1-9月,并购业务规模 449.52亿元,9月末余额稳居千亿达 1,049.4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7.3%;银团业务规模 1,456.94亿元,同比增长 5.2%;资本市场业务规模 115.45亿元,同比增长 20.1%。 升级债券和基金两大生态经营 本行把握直接融资市场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利用平安集团综合金融资源,积极建设债券生态,牵头联动平安集团内具备投资功能的专业公司,通过组织线上线下路演、交流、调研等形式,帮助投资方充分了解实体企业发展及融资需求,增进融资方与投资方信息互通,辅助企业制定融资计划及规划发行节奏,最终实现“揽做销”一体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方式,更好地服务本行对公客户,服务实体经济。2022年 1-9月,债券承销业务规模 2,155.95亿元,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本行积极经营私募基金生态,构建 PE生态圈,打造贯穿基金生态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线上赋能。通过精选行业赛道,提升行研能力,丰富“募投管退”四个环节核心产品体系,同时强化与平安集团内专业公司联动,不断深化与基金客群业务合作,更好服务被投企业。2022年 1-9月,新增私募股权基金托管规模 265.77亿元。 整合资源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本行从更深层次的客户需求出发,聚焦综合金融服务场景,打通平安集团内专业公司和平安集团外非银金融机构的产品和资源双循环,构建股、债全方位产品体系,充分践行平安集团“1+N”战略,全面提升客户金融场景的服务能力,满足不同客户多元化的融资需求。2022年 1-9月,银行推送平安集团其他专业公司的融资规模 2,904.19亿元,通过深化综合金融业务合作带来的企业客户存款日均余额 1,969.87亿元,其中活期存款日均余额占比 39.6%。同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场景化、数字化、智能化运营,打造“保险云平台”,赋能客户经营,打通线上获客新渠道,实现互联网保险的创新突破,2022年 1-9月,银行推保险规模 22.88亿元。 1.5.5 资金同业专业服务市场 本行资金同业业务坚持“服务金融市场、服务同业客户、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紧跟国家金融发展战略,积极把握资本市场开放创新、互联互通带来的发展机会,持续提升销售和交易能力,深化金融科技的应用,全力打造交易第二增长曲线,并通过全面的业务协同和开放式经营,形成交易、避险、同业、托管、资管“五张金色名片”业务价值循环链,进一步打开客户业务增长空间,释放新的增长潜力。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1)交易服务金融市场步伐加快 2022年1-9月,海外主要经济体受到通胀高企的持续影响,欧美央行持续收紧货币政策,连续加息。国内政策方面,央行坚持“以我为主”的基调,通过降息、再贷款等多种工具继续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此背景下,三季度债券市场整体呈现收益率下行的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则继续呈现贬值的趋势。本行持续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疫情及地缘政治事件等影响,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均衡资产配置,并根据市场形势敏捷运用交易工具和交易策略,降低波动风险。同时,本行继续发挥电子交易系统、量化分析能力、精准定价能力等多领域的领先优势,做精、做深投资与做市交易业务,做大、做强机构交易服务,继续推进客户业务升级,打造“多元化、结构均衡的FICC全业务体系”。 投资与做市交易业务方面,本行作为银行间市场核心交易商,积极为银行间市场发展贡献力量,不断优化电子交易技术,以精准的定价技术、敏捷的交易执行能力、高效的实时风险控制能力,助力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执行效率。2022年1-9月,本行债券交易量的市场份额为3.2%,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 机构交易服务方面,本行充分把握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历史性机遇,积极布局境内外机构交易服务领域,为服务境内外机构深度参与我国FICC(固定收益、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做出了积极的实践。本行着力探索和打造直达机构客户的交易服务模式,通过全新的、聚合的FICC电子交易平台和专业的境内外销售交易队伍,为境内外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一级销售、二级做市、债券借贷等综合服务,服务产品已覆盖现券、利率及外汇产品等。2022年1-9月,机构交易活跃客户达775家,机构销售的现券交易量15,560.55亿元。 (2)避险服务实体力度不断增强 本行“平安避险”业务严格履行风险中性宣导和服务职责,并运用金融市场专业交易能力,从产品创新、便利服务等多角度提升避险服务品质。本行积极响应央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号召,加大中小微企业汇率避险扶持,一方面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向中小微企业宣传汇率避险理念、介绍汇率避险产品;另一方面不断完善线上平台自助交易,通过加快“平安避险”线上平台与本行对公网银、数字口袋对接,融入即期结汇及购汇、汇款、外币定期存款、跨境贸易结算等业务场景,提高了避险服务的便利性,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2022年1-9月,“平安避险”外汇避险业务交易量286亿美元,同比增长83.1%。 (3)同业服务机构客户持续深化 本行同业业务凭借金融机构生态合作优势,通过“行 e通+”服务模式,高效连接资管产品供给侧和需求侧,发挥了联动资本市场服务国内大财富及大资管产业链的纽带作用。2022年 9月末,本行“行 e通”平台累计合作客户达 2,389户。同时,本行同业业务加快布局“基金生态”建设,积极推进面向机构客户的基金首发和持营工作,2022年 1-9月,机构基金销售业务量 4,632.41亿元,同比增长 64.0%;2022年 9月末,“行 e通”平台在售的优质公募基金产品 6,162款,涉及 103家基金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公司,有效带动基金代销、托管、机构交易、存款等全方位生态合作,业务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基金客户综合价值持续提升。得益于“行 e通”平台的销售合作优势及“基金生态”的加速建设,同业机构产品销量保持稳健增长,2022年 1-9月,同业机构销售业务量 13,468.93亿元,同比增长27.2%。 (4)托管综合服务能力更加完备 本行资产托管业务围绕建设数字生态托管银行的目标,不断加强基础服务及增值服务建设,持续推进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构建“投融托”一体化服务体系;同时,本行牢记防范金融风险的使命,把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放在首位,不断完善托管风险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保障托管业务安全稳健运行。 2022年9月末,本行托管净值规模8.6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9%。 (5)资管业务产品规模稳步增长 本行的全资子公司平安理财于2020年8月正式开业,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亿元,主要业务为发行公募与私募理财产品、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资产管理相关业务。 2022年1-9月,平安理财聚焦产品能力、渠道能力、科技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建设,取得一系列经营成效。一是管理规模快速增长,在波动市场中展现“活、稳、优”的产品特色,非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增速排名在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位于前列;二是进一步完善产品图谱,细化产品期限、品类,改善产品结构,基本建成多期限、多资产、全品种的产品体系;三是融入本行经营全场景,深挖信用卡渠道、线上线下结合,为零售客户数增长发挥稳定器作用;四是深化金融科技运用,凭借“方舟平台”风险管理项目、自主研发的MAP多资产配置系统的创新性,平安理财在《银行家》杂志主办的2022中国金融创新奖评选中分别荣获“十佳智能风控创新奖”“十佳数字财富管理创新奖”;五是积极响应绿色发展战略,布局绿色金融和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投资,推出行业首支日开型ESG混合类理财产品,并发行绿色金融主题固收产品。 2022年9月末,本集团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9,909.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6%,其中符合资管新规要求的净值型产品规模9,774.8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6%,占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的比例由上年末的96.1%上升至98.6%。 1.5.6 科技引领数字化经营 本行以“科技引领”作为战略转型的驱动力,持续打造和融合技术能力、数据能力、敏捷能力、人才能力、创新能力“五项领先科技能力”,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价值赋能。 (1)科技赋能数字化经营 本行将“五项领先科技能力”全面应用于以“用户+场景”为中心的金融服务中,坚定地围绕赋能经营、赋能风险、赋能运营、赋能管理四个方面,全方位促进前、中、后台决策精准、资源优配、运营高效和价值提升,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2022年 1-9月,本集团成本收入比 26.41%,同比下降 1.40个百分点。 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赋能经营方面,零售业务建立以宫格矩阵为核心的客户分析画像,打造“AI大脑”智慧经营体系,并运用“随身银行”服务模式,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智能化经营,2022年 9月末,“AI+T+Offline”模式上线超 4,200个应用场景;对公“星云物联计划”已应用于智慧车联、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慧农业、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产业领域,2022年 9月末,服务客户超 20,000户,自该计划落地以来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累计超 5,500亿元;资金同业业务以“行 e通”平台为载体,深化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并借助“行 e通”平台销售优势,2022年 1-9月,“行 e通”平台销量 4,430.94亿元,同比增长 45.5%。赋能风险方面,智慧风控平台向 2.0迈进,不断提升平台的智能化和流程化水平,2022年 9月末,该平台实现超 65%的标准化业务秒级出账,借助数字化手段贷后工作效率提升约 50%,预警前瞻性保持较高水平。赋能运营方面,本行着力打造体验佳、效率高、投产优的数字运营,从业务深层次逻辑入手,利用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升集中作业效率,2022年 9月末,集中运营的自动化、智能化率近 99%。赋能管理方面,智慧合规系统凭借在业务支持、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综合管理能力,获评《亚洲银行家》年度最佳合规风险技术实施奖;智慧人力通过打造人才建库、轮岗、培养、任用等线上化管理功能,助力复合型人才培养;智慧税务利用大数据对进项税进行自动账票比对,2022年 9月末,申报效率较应用前提升约 60%;智慧财务报账系统平台通过拓展外部应用接口,持续优化跨系统报销流程,9月末报账时效较优化前提升约 20%。 (2)打造领先科技能力 本行持续推进领先科技能力的迭代升级,为AI驱动的业务经营和全行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技术、创新等能力支撑。 ? 数据能力 本行全面加强数据能力建设,深化数据资产应用,为全行数字化经营夯实基础。一是推进数据中台建设,持续建设低代码的数据服务研发平台,通过敏捷自助查询替代数据人工采集,并加强数据半成品积累,快速支持业务需求和数据自助分析;2022年9月末,线上自助数据采集率约96%,业务视图数量较上年末增长约42%。二是加强数据应用赋能,通过建立大数据指标体系支持运营决策,提升运营管理效能,2022年第三季度本行上线智能排班系统,实现跨中心业务调度,促进远程中心业务吞吐能力较上线前提升约20%。 ? 技术能力 本行全面推进云原生技术体系升级,促进提升业务创新能力,降低创新研发成本,赋能AI驱动、数据驱动的业务经营。其中,零售“智能化银行3.0”持续推进,通过前端构建模块化组件能力,中后台打造策略大脑体系,形成精准智能推荐、全站智能协同的统一经营平台;对公打造智能化的资产管家,助力资产池业务发展,聚焦智能审批、智能出账、智能池控制、智能监控四大场景,优化流程和审批效率,赋能客户深度经营,2022年9月末,资产池业务有效客户较上年末增长约63%。 ? 创新能力 一是探索前沿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汽车金融业务领域落地AI远程验车,提升用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户验车体验的同时降低坐席人力成本;二是培育工程师文化,鼓励基层员工开展创新工作,举办“科技奇PA说”科技创新大赛,全行参赛项目超700个,有效推动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三是打造金融科技品牌,普惠小微金融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星云开放联盟”等项目入选“科创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成果。 1.5.7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1)支持服务实体经济 2022年以来,本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要求,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保障社会民生、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夯实资产质量,通过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积极支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支持力度,不断促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助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稳住经济大盘。2022年 9月末,本行表内外授信总融资额 48,743.0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2%。 持续深化金融普惠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本行始终坚持深耕小微金融服务,践行“真普惠、真小微、真信用”业务发展策略,持续优化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流程,运用数字技术,提供涵盖线上、线下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全面推动“新微贷”贷款产品实现数字化升级,持续优化“微 e贷”等普惠产品,并进一步开展业务模式、服务流程及智慧服务创新,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本行认真落实四部委要求,积极响应“减费让利”两项倡议,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减负。 2022年 9月末,本行单户授信 1,000万元及以下不含票据融资的小微企业贷款(以下简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户数 99.81万户,其中贷款金额在 100万元以下的户数占比近 90%,处于产业链最底端的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占绝对主体;贷款余额 4,739.5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4.0%,其中信用类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057.37亿元,占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 22.3%;2022年 1-9月,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累计发放额 3,303.47亿元,同比增长 25.5%,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去年全年下降 1.46个百分点,不良率控制在合理范围。本行持续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2022年 1-9月,本行新增投放民营企业贷款客户占新增投放所有企业贷款客户达 70%以上;2022年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15.5%,在企业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为 74.7%。 持续推进金融创新和科技赋能,实现制造业企业服务模式突破。一是深入制造业产业链全景,挖掘生态客群场景金融需求,通过持续创新迭代融资产品及模式,满足客户场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供应链金融需求,帮助中小微客群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二是深入贯彻“票据一体化”经营策略,将票据业务深度嵌入供应链生态,重点围绕制造业、绿色产业等行业及“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票据结算及融资服务。三是打造客户经营平台,将数字口袋作为批量获客经营的门户,通过多元化的专区运营、完善的客户权益体系服务于中小微客群,以开放银行为纽带,将本行的金融、科技能力组件化、标准化开放输出并嵌入场景,生态化经营中小微客群和战略客群。2022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 年 9月末,本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23.0%,高于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增幅 15.2个百分点。 (2)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本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持续做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和金融帮扶工作。 2022年 1-9月,本行投放乡村振兴支持资金 150.72亿元,累计投放 512.48亿元;乡村振兴借记卡发卡 80,095张,累计发卡 103,586张;惠及农户 7.88万人,累计 102.88万人。 金融服务方面,持续创新涉农普惠金融产品,针对特定场景生态圈的小微企业客群,定制特色惠农贷款方案,在贵州仁怀推出“酱酒惠贷”,支持当地酱酒小微企业发展,在海南文昌推出“海水养殖贷”,支持当地海水养殖产业。政府合作方面,与广西百色市委市政府共同举办“传承红色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签约活动,推动与百色市政府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科技助农方面,依托“平安云农场”,与某农业央企合作推广稻田认领公益活动,助力农业产业发展;联动黑龙江穆棱市推广落地平安“数字乡村”合作方案,为政府金融、智慧农业、消费帮扶产品推广、乡村文旅、招商引资等方面提供综合服务。公益服务方面,联动云南怒江有关部门、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发动“我在怒江有棵树”公益项目,广邀社会爱心人士,共同为怒江种植公益林,共建绿水青山,共创美丽乡村;向百色市教育基金会捐资创办“平安文秀班”,鼓励更多乡村儿童成为优秀学生,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组织乡村振兴文旅团,带领客户深入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牧场,开展沙漠植树认领、参观沙漠牧场建设纪念馆等公益活动,助力荒漠化治理工作。 (3)积极践行绿色金融 本行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中和战略,积极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清洁生产、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绿色产业重大项目,全面助力实体经济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一是持续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客户、产品、作战“三张地图”专项行动,推进绿色产业中坚客群长效经营和资产投放。二是不断升级绿色金融产品,落地清洁能源扩产能“股+债”一体化业务,创新突破新能源电站项目的前期融资模式,打造新能源电站资产交易平台,为大型央国企、能源集团、民营龙头上市公司在可再生能源建设中提供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三是迭代创新绿色零售平台,2022年 9月末,本行打造的全国首个借信双卡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已纳入 17种绿色行为,用户可通过科学的碳减排核算模型累计个人碳减排量,通过绿色行为获得绿色能量,进而兑换真树种植、参与公益捐赠、抽取视频会员和药诊卡等权益;本行于 2022年 8月发行“Young彩青年”借记卡,为国家助学贷款学生提供绿色出行优惠等绿色权益,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2022年 9月末,本行及平安理财绿色金融业务余额 1,608.2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1.4%;本行绿色贷款余额 1,049.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51.8%。 (4)做实消费者权益保护 本行秉承“金融服务实体”及“消保为民”的经营理念,持续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以下
(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