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亭酒店(301073):君亭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二次修订稿)
原标题:君亭酒店:君亭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二次修订稿) 股票简称:君亭酒店 股票代码:301073 君亭酒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SAWHotels&ResortsGroupCo.,Ltd. (注册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学院路29号)2022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 本公司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本募集说明书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本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均不表明其对发行人所发行证券的价值或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实际实施从2022年7月开始,2022年下半年计划先期实施新增直营酒店投资开发项目中的第一批中2家酒店,现有酒店装修升级项目第一批装修升级酒店及新增直营酒店投资开发项目第一批其余4家视新冠疫情变化择机在2023年上半年启动,其余批次项目建设将在2023年-2025年有序推进。根据目前实施计划,发行人募投项目实施亏损的金额相对可控。 发行人将视新冠疫情发展情况积极灵活管理项目开发节奏,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尽可能降低募投项目实施对发行人盈利的影响,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四、新增折旧和摊销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 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资本性投资规模较大。项目建成后,公司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使用权资产等长期资产将大幅增加,特别是在项目建设期内,相关折旧摊销金额占净利润的比重较大,分别为-242.29%、216.46%及164.66%,对发行人业绩影响较大。公司已对募集资金计划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谨慎合理的可行性论证,预计公司未来主营业务收入能消化本次募投项目新增折旧及摊销费用。但鉴于未来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存在因折旧、摊销增加而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折旧摊销额在测算期内对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的影响如下:
注2:上述假设仅为测算本次募投项目相关折旧或摊销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不代表公司对未来盈利情况的承诺,也不代表公司对未来经营情 况及趋势的判断。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2021年度至2022年1-6月,君澜酒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50.56万元、2,968.92万元,2022年1-6月的年化收入较上期的变动比例为-9.35%;2021年度至2022年1-6月,景澜酒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3.06万元、1,213.85万元,2022年1-6月的年化收入较上期的变动比例为33.17%。报告期内君澜酒店及景澜酒店的业绩存在一定的波动,提示投资者关注未来业绩下滑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 君澜酒店、景澜酒店系2022年新收购子公司,报告期内其实现业绩与评估预测数据的差异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2021年度至2022年1-6月,君澜酒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550.56万元、2,968.92万元,其中2021年较前次评估预测数高285.45万元,2022年1-6月较前次评估预测数低445.02万元;2021年度至2022年1-6月,君澜酒店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1,562.64万元、601.26万元,分别较前次评估预测数高274.37万元、高164.54万元。 2021年度至2022年1-6月,景澜酒店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823.06万元、1,213.85万元,其中2021年较前次评估预测数低74.83万元,2022年1-6月较前次评估预测数低143.11万元;2021年度至2022年1-6月,景澜酒店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45.16万元、206.28万元,其中2021年较前次评估预测数低151.79万元,2022年1-6月较前次评估预测数高208.89万元。 2022年6月份以来,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渐消除,国家多部门多重政策利好的释放,长三角地区特别是杭州商旅市场迅速恢复,休闲度假产品也开始复苏。 君澜酒店2022年7-8月实现净利润430.72万元,若疫情稳定,2022年下半年酒店整体经营情况将好于上半年,预计2022年全年整体经营情况可超过前次评估预测的水平;景澜酒店2022年7-8月实现净利润25.21万元,预计2022年全年整体经营情况可超过前次评估预测的水平。 基于上述情况,君澜酒店、景澜酒店仍然无法排除未来经营业绩不达预期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 七、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的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802.69万元、2,561.80万元、3,048.15万元和7,773.8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34%、10.01%、10.98%和27.67%。 最近一年及一期末,发行人应收账款的期后回款比例分别为50.63%和55.73%,期后回款比例较低。与同行业公司首旅酒店、锦江酒店相比,发行人最近一年及一期末1年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低于同行业公司,其中:2021年年末,首旅酒店1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31.70%、锦江酒店1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70.94%、发行人1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2.58%;2022年6月末,首旅酒店1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28.79%、锦江酒店1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71.85%、发行人1年以上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为12.60%。若未来公司应收账款持续增加或下游客户回款状况较差,将产生一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八、租赁方式实施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 由于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依靠租赁方式进行,新增直营酒店投资开发项目分三年三批次建设15家直营租赁酒店,目前已签订5家酒店的租赁协议,2家酒店与业主方前期接洽中,其余8家正在选址论证中。现有酒店装修升级项目计划分三年三批次装修升级6家租赁合同期限内已有酒店,目前已明确2家酒店装修计划,其余4家正在选择论证中。因此发行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可能存在物业选址不当、租金价格过高、租赁房产权属及用途瑕疵、无法及时续租、租赁房产拆迁或搬迁的风险进而影响到项目正常实施。为了保证公司业务的稳定性,公司通过签订长期租赁合同,并通过约定租赁到期的优先续租权、提前协商展约和租赁备案等多种方式增强公司租赁的稳定性,但仍存在上述租赁模式风险影响相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实施的风险,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九、募投项目新增直营酒店开业前的证照审批风险 募投项目新增直营酒店在开业前,需完成消防验收,并申领《消防检查合格证》或《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特种行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相关证照。此外,直营酒店开业后,发行人会到租赁物业所在地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办理租赁备案,租赁备案不是酒店开业的前置必要条件。发行人已有多年直营酒店运营经验,并已制定了完备的新开业酒店操作手册等管理制度,发行人将在与业主方的租赁关系确定后,结合多年直营酒店运营经验,有序开展后续装修设计、施工、证照申领及租赁备案等工作,但若募投项目新增直营酒店在建设过程中无法满足有关部门的要求,则仍可能存在无法取得相关证照的风险。 目录 声明..............................................................................................................................1 重大事项提示...............................................................................................................2 一、新冠疫情等发行人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2 二、募投项目实施不确定的风险............................................................................3 三、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短期内不能盈利的风险....................................3四、新增折旧和摊销可能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4................................6 五、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效益预测不达预期的风险 六、商誉减值风险....................................................................................................6 七、应收账款回收风险............................................................................................9 八、租赁方式实施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9九、募投项目新增直营酒店开业前的证照审批风险..........................................10.............................................................................................................................11 目录 释义............................................................................................................................13 第一节发行人基本情况...........................................................................................16 一、基本情况..........................................................................................................16 二、发行人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16..........................................................19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44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88六、未决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情况..................................................................94 第二节本次证券发行概要.......................................................................................98 A .............................................98 一、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股股票的背景和目的 二、发行对象及其与公司的关系........................................................................101 三、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方案概要...................................................102四、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105 五、本次发行是否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105六、本次发行取得批准的情况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105第三节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106一、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106 二、本次募集资金概况........................................................................................109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110四、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16 五、本次发行对公司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等的影响........................................122第四节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124一、本次发行后公司业务及资产、公司章程、股东结构、高管人员结构、业务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124 二、本次发行后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125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125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126 第五节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127 一、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风险................................................................................127 二、财务风险........................................................................................................136 三、市场风险........................................................................................................140 四、经营管理风险................................................................................................140 五、其他风险........................................................................................................141 第六节与本次发行相关声明.................................................................................142 一、发行人全体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声明............................................142二、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147三、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148 四、发行人律师声明............................................................................................151 五、承担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声明............................................................153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155 释义 在本募集说明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简称具有如下含义: 一、综合术语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签署日,吴启元直接持有发行人36.41%的股份,为发行人的第一大股东,且一直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兼法定代表人,丁禾一直担任公司的董事,吴启元与丁禾为夫妻关系,以上两人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吴启元为发行人的控股股东,吴启元、丁禾为发行人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吴启元,男,汉族,1944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本科学历,高级经济师,身份证号码为33010319441130****,住所为杭州市西湖区兰桂花园****。1963年9月至1968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化工系学习,于1968年12月从浙江大学毕业,取得化工系有机合成专业本科学历;1968年12月至1970年7月于上海警备区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7月至1985年12月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厂任工程师;1986年1月至1986年9月于杭州六通宾馆任副经理;1986年9月至1995年3月于杭州中日友好饭店任总经理;1995年3月至1997年4月于杭州五洲大酒店任总经理;1997年5月至2010年5月于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原浙江世贸中心大饭店)任总经理;2001年6月至2015年7月于君澜管理任董事长、总经理;2003年6月至2017年5月担任海南君澜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2006年10月至2015年5月于君澜集团任董事;2006年12月至2015年5月,于浙江世界贸易中心有限公司任董事;2007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有限公司任董事长;2015年8月至今任公司董事长。 丁禾,女,1964年11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大专学历,身份证号码为33010319641119****,住所为杭州市西湖区兰桂花园****。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于杭州师范学院学习,于1986年7月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取得中文系专业专科学历;并于1998年7月从杭州大学毕业并通过旅游经济专业研究生课程学习;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于杭州机械工业学校任教;1988年8月至1994年6月于杭州友好饭店任公关销售部经理;1994年7月至1995年6月于香港银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办事处任首席代表;1995年7月至1997年4月于杭州五洲大酒店任营销部经理;1997年5月至2000年3月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原浙江世贸中心大饭店)任营销部经理;2000年3月至2005年7月在君澜管理任营销总监;2005年7月至今于杭州西湖四季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总经理;2007年 8月至2015年8月兼任有限公司董事;2015年8月至今任公司董事。 2、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控制关系图 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间的股权控制关系如下所示:三、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发行人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中高端精选服务连锁酒店的运营和管理。2022年2月,发行人收购国内知名高端度假酒店品牌“君澜酒店”及高端社区生活酒店品牌“景澜酒店”,业务领域拓展至高端全服务酒店的管理。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主营业务所属行业可归类为:“H住宿和餐饮业”中的“H61住宿业”行业(指为旅行者提供短期留宿场所的活动,有些单位只提供住宿,也有些单位提供住宿、饮食、商务、娱乐一体的服务,本类不包括主要按月或按年长期出租房屋住所的活动);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分类标准,公司主营业务属于“H住宿和餐饮业”门类中的“H61住宿业”大类下的“H6110旅游饭店”小类行业(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的旅游饭店和具有同等质量、水平的饭店活动)。 (一)行业管理情况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二)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简介与分类 酒店(又称为宾馆、旅馆、旅店等)的基本定义是提供安全、舒适,令利用者得到短期的休息或睡眠空间的商业机构,即给宾客提供歇宿和饮食的场所。 具体地说,酒店是以它的建筑物为凭证,通过出租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组织。 根据全球权威酒店信息统计机构STRGlobal的《术语汇编》,将酒店行业经济型酒店等6个等级,同时也可以整合分为奢华和超高端、高端和中端偏上、 中端和经济型3个整合等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4308-2010)将酒店分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5 个等级。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18年中国酒店连锁发展与投资报告》中,将 STRGlobal的等级标准与《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4308-2010) 的等级标准大致进行了对应,高端以上为五星级,高端和中端偏上为四星级, 中端为三星级,经济型为二星级及以下,通过对主流分类标准的比较,具体对 应关系如下图所示:资料来源:STRGlobal、国家旅游局、中国饭店协会 根据STRGlobal的《术语汇编》,从服务类型将酒店产品分为全服务型(一般为较高星级酒店标准,涵盖服务各个领域)和有限服务型(以住宿为核心业务,只提供住宿和早餐服务即Bed&Breakfast)两类。随着酒店行业的发展实践,在有限服务和全服务型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精选服务或精品酒店,即在有限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个性化精选的其他服务。 根据公司提供的服务类型和产品定位,公司的行业定位为中高档精选服务酒店和高端全服务酒店。 2、行业发展现状 (1)酒店行业总体发展现状 酒店是给予宾客歇宿和饮食的重要场所,其发展与经济水平高度相关。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毕马威分析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全年经济累计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发展促进 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25万美 元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银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定义(2021年为 12,695美元)。得益于宏观经济条件的支持,我国酒店行业因此迅速崛起,成 为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快速增长。至2021年我 国居民年均消费水平已增长至31,072元,较2019年的27,504元增长明显。 2012-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酒店行业收入、客房规模等逐步壮大,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我国住宿业收入逐步扩大,由2,797.84亿元增长至4,343.6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01%。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等的冲击,国内各大酒店等企业经营受到严格限制,全年住宿业收入下滑至3,329.74亿元,同比下降23.34%。2021年至2022年,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以及正常商务、休闲活动的展开及科学疫情防控常态化,我国酒店行业有望走出疫情影响,重回增长状态。 2010-2020年中国住宿业收入变化情况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我国酒店行业供给持续增长,成为服务国民生活的重要行业之一。Statista 发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酒店客房总数逐步稳步增长,2020年及2021年以 来由于新冠疫情等的影响,部分中小酒店迫于经营压力逐步出清,行业进行新 一轮整合,客房总量显著下。 2017-2021年中国酒店客房总数情况数据来源:Statista 我国酒店行业的服务体系越趋完善,服务质量越来越高。慧评得分是通过综合网络点评中的顾客观点数和表扬率两方面因素客观地反映酒店口碑的综合表现,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酒店住宿业慧评得分为88.84,为历年最高得分。整体来看,我国酒店行业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刻,特别是疫情以来,酒店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技术、新理念的产生为 酒店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酒店必须加强自身的管理创新与发展。目前, 众多酒店开始不断完善服务流程,推崇精细化管理、高质量运行,不断提升服 务水平,消费者也对酒店管理服务展示出了更高的认可,未来,行业将进一步 向高质量方向转型升级。 2017-2021年全国酒店住宿业慧评得分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 当前,我国酒店行业正处于稳步复苏的大背景下,尽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蔓延,但随着大规模疫苗接种,中国酒店业正在逐步复苏。根据ResearchandMarkets的预测,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下,中国酒店业将在2020年至2027年期间以12.47%的两位数复合年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我国酒店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1,311.5亿美元。 3、行业发展趋势 (1)中高端酒店发展仍有极大空间,未来将成为行业结构主体 中高端酒店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中产消费群体的快速扩大,加之经济型酒店和豪华型酒店的消费转移影响,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成为酒店市场中坚力量。一方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显著上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1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由12,520元增长至35,128元,复合增长率高达9.83%,收入水平的上涨支撑起了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同时也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中产阶级。中高端酒店行业以中产阶级为主要目标群体,伴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安永分析指出,过去十年,我国中产阶级迅速扩大,预计到2027年,超过全球四分之一的中产阶级将诞生于中国。此外,伴随着收入水平的上涨,居民消费结构发 生显著变化,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生活服务消费方向倾斜,对于生活品质的要 求越来越高,这也为中高端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另一方面,经济型酒店和豪华型酒店的消费转移进一步推动了中高端酒店 市场的发展。豪华酒店受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和“中央八项规定”等政策影 响消费需求有所萎缩,同时叠加运营成本上涨等其他因素的困扰,发展速度和 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降低。而经济型酒店市场发展亦面临新的困境,整体红利时 代一去不复返。近年来,越来越多外来者开始涌入经济型酒店领域,市场竞争 加剧,此外叠加人工租金能耗等综合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下游消费者需求的变 化,行业面临新的瓶颈。 2017-2021年经济型连锁酒店规模变化趋势2017-2021年豪华连锁酒店规模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 上述背景下,我国中高端酒店市场快速发展。近年来,中高端酒店以合理 的价格、舒适的住宿体验、满意的服务以及丰富的产品体系受到了越来越多消 费者的青睐。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统计数据,2014年开始,国内中端连锁酒店规 模急剧增长,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及中产阶级比重提升,消费升级及高端转移, 头部连锁酒店集团资源倾向快捷酒店等众多因素推动我国中端连锁酒店增长。 2017-2021年中端连锁酒店规模变化趋势2017-2021年高端连锁酒店规模变化趋势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 (2)消费群体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推动酒店多样化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顾客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类似机器生产的标准化的服务,他们越来越关心自我、个性,希望得到专属的服务体验。此外,不同群体间需求痛点明显不同,如银发一族健康意识更强,追求多层次的健康服务和精神文化需要;中等收入群体对酒店业的服务、体验以及品牌要求越来越高;亲子家庭在酒店消费场景中更为重视安全以及品质;千禧一代崇尚个性、追求潮流时尚等。 上述背景下,酒店行业逐步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各大酒店需充分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规范常规的服务只能满足大众的普通需求,而顾客的特别、个性需求只有通过酒店的个性化服务才能达到,各大酒店需要充分围绕客人的喜好、特点、习惯以及习俗,打造具有个性化的设计和服务。此外,不同细分群体间的需求痛点亦需要各大酒店经营者进一步做好市场细分,通过形态创新、功能叠加等方式进行场景重构,加快创新步伐。未来,酒店的业务形态越趋多元化,通过多元化配套设施产品、专属场景打造等方式,逐步从最核心的住宿及过夜市场延伸到了休闲、娱乐、社交等领域。 (3)数智化、智慧化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正快速融进酒店行业,为酒店运营方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新颖、舒适、高效的服务体验。我国酒店行业从人工时代逐步向计算机化、数智化、智慧化等方向持续演替。疫情期间产生了庞大的非接触服务需求,从而加速了酒店产业的数智化进程,酒店机器人等被大量应用到了相关服务环节之中,未来酒店行业的数智化、智慧化发展仍将延续。对于酒店管理者来说,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给予了他们极大的便利。在营销方面,酒店经营者可通过数据采集手段,合法获取客户信息,合规分析客户行为,从而输出高精度的用户画像,制定系统化营销策略,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管理方面,借助先进的管理软件以及系统,各大酒店集团可高效应付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管理成本上涨、难度加大等问题,极大地协调各方资源,充分实行精细管理,为酒店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对于酒店消费群体来说,数智化发展能够为他们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借助数智化应用,酒店客房可实现手机端预订,刷脸办理入住,智能机器人服务,智能门锁,智能客房,手机一键退房等功能,全流程覆盖住前、住中、住后,体验到更快捷的流程服务以及更富科技感、新颖的居住体验。 (4)连锁化、集中化发展趋势 我国酒店行业结构分散,连锁化率有待提升。连锁化经营是酒店重要的扩张模式之一,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的统计,截止2022年1月1日,全国酒店业设施25.2万家中,共计2,147个连锁酒店品牌,酒店连锁化率35%,参照海外发达国家酒店品牌60%以上的连锁化率,我国酒店品牌集中化的发展空间较大。 目前,酒店集团是我国酒店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各大品牌企业可围绕自身定位大力开展经营活动。未来,随着旅游出行市场、商务出行市场需求的稳步恢复、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上涨,行业内龙头企业将凭借自身的市场知名度、认可度,项目开发管理经验以及科学的运营管理流程,逐步确定核心竞争优势,加快资源整合,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三)行业需求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越来越多人开始利用节假日或者工作之余以旅游的方式来放松自我。目前,旅行出游日益大众化。一方面,游玩目的地、游玩体验多种多样,各大消费者可以基于自身消费特征制定专属的旅游计划;另一方面,购买力水平逐步提升,不同出游类型的旅客可根据愿意支付的价格范围,对出游计划做出灵活调整。 近年来我国居民出游率有所增长,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至 2019年,我国旅游总人次由26.41亿人增长至60.06亿人,复合增长率为 10.82%。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出游受到限制,出于公共卫生 安全等的考虑,大多数人减少了出行计划,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 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常态化以及疫苗的接种,旅游 业逐步复苏,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 12.8%。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 长11.1%。 2011-2021年中国旅游出行总人数变化情况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旅游业的复苏不仅关系到酒店住宿产业的收益恢复进程,更关系到整体的消费信心。2021年,我国旅游行业总收入达到2.9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69万亿元,增长31.0%。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36万亿元,增长31.6%;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55万亿元,增长28.4%。未来,随着国内疫苗的完全接种、国产抗新冠药物的顺利研发、中国政府良好的疫情防控措施,我国旅游业复苏形势相对乐观,中国旅游业有望逐步回归良好增长轨迹。 2011-2021年我国旅游行业收入变化情况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2、商务出行市场需求规模 商务出行即商务旅游,又称公干、出差等。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务交往以及商务活动频繁展开,商旅出行日益普遍。《2020-2021中国商旅管理市场白皮书》指出,截至2019年,全球商旅市场连续十年保持正增长,2019年全球商旅总支出为1.43万亿美元,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等的冲击,全球商旅市场严重受挫,2020年全年全球商旅支出下降51.5%,至6,940亿美元。 中国是最大的商务旅行市场。2013年至2019年,我国商旅支出由2,243亿美元增长至4,0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0.15%,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衰退等的影响,中国经济较快实现稳定,依托于内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商旅市场2020年支出下降38%,但是相比其他国家复苏形势更为乐观。 未来,随着我国商旅市场的回暖以及商旅出行意愿的恢复,我国商旅市场将逐步复苏,预计2024年我国商旅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4,297亿美元。得益于商务旅行市场的快速增长,我国酒店行业,特别是中高端酒店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2013-2024年中国商旅支出变化情况数据来源:《2020-2021中国商旅管理市场白皮书》 (四)行业竞争状况 1、行业竞争格局 从酒店行业总体竞争格局来看,近年来行业供给和行业需求增速相对接近,行业总体竞争格局呈现充分竞争的局面。目前,酒店集团占据了酒店行业主要份额,以中国饭店协会公布的已开业酒店房间数这一市场规模指标来看,我国酒店集团前10强占据了超过65%的市场份额,特别是锦江国际、首旅如家、华住等行业龙头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行业垄断竞争地位。 从细分行业来看,经济型酒店由于近十年的投资高峰和经济型需求萎缩,已经处于竞争过剩和“行业洗牌”的阶段,目前经济型酒店正面临行业规模和结构重整双重挑战的竞争局面,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以如家、汉庭、7天、格林豪泰、锦江之星等为代表的细分品牌龙头已经具备较高的垄断地位。豪华型酒店在规模上竞争格局已经相对均衡稳定,在内部结构竞争上,国内豪华酒店品牌如开元酒店、金陵饭店、锦江国际等逐渐超过外资品牌取得竞争地位上的优势。 发行人所处的细分行业即中高端酒店领域,目前下游需求保持快速增长,行业供给规模和行业供给价格仍处在上探阶段。从竞争参与者角度来看,竞争者规模和行业集中度相对经济型和豪华型酒店而言仍较低,以亚朵酒店、桔子酒店、锦江都城酒店、全季酒店、君亭酒店为代表的细分行业领军者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2、进入本行业的主要壁垒 潜在竞争者进入中高端酒店行业的主要壁垒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酒店项目开发壁垒 中高端酒店项目开发涉及酒店物业开发、酒店设计、酒店建设等多个专业要求较高的环节。特别是酒店物业开发,中高端酒店大多数选址在一、二线等经济较发达城市的核心区域。上述区域优质物业有限,物业业主对于物业租赁者的品牌影响力、资金实力及消费带动能力要求很高。同时中高端酒店强调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者需求,对于设计、建设阶段的舒适性、艺术性等要求较高。因此,中高端酒店行业具有较高的酒店项目开发壁垒。 (2)运营管理壁垒 中高端酒店行业具有传统生活服务业和新兴消费升级的双重特征。在中高端酒店运营管理的过程中,消费者服务体验、服务流程标准化、个性化平衡和成本控制缺一不可。在新兴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中高端酒店运营管理对于新媒体、新信息系统、智能服务、卫生环保等要求与日俱增。由于我国中高端酒店发展时间相对较短,该领域人才培训和信息系统建设比较滞后,因此潜在竞争者进入该领域面临较高的运营管理壁垒。 (3)品牌壁垒 中高端酒店品牌具有统一的市场知名度和认可度,通过统一的广告宣传、管理制度得到更多客户的认可;其次,各品牌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粉丝”等会员模式等积累了大量客户,这对于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提升都有着重要作用;此外,大品牌在管理服务、企业形象等方面能够树立较好的口碑。因此,中高端酒店应该着力建立强有力的品牌、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形成自身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地位。这对于新进入的企业来说是重要的壁垒。 (五)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 酒店行业的利润水平取决于酒店的盈利水平和经营成本,其中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客房每间可销售房收入(RevPAR)指标,其决定因素是客房出租率和平均房价水平。根据全国酒店行业的客房入住率(Occ)、已售房平均房价(ADR)和平均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指标来看,我国酒店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在经历增长和下降后逐渐进入稳定发展期。 发行人所在的中高端酒店领域,由于下游消费需求的高速增长和经济型、豪华型的需求转移效应,行业经营情况总体持续向好。根据同行业龙头公司如锦江酒店、首旅如家公开的中端品牌经营数据等行业指标性数据来看,中高端酒店的行业利润水平指标如客房入住率(Occ)、已售房平均房价(ADR)和平均每间可售房收入(RevPAR)持续向好,预计未来中长期仍将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酒店是给予宾客歇宿和饮食的重要场所,其发展与经济水平高度相关。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毕马威分析显示,2021年我国经济总体保持复苏态势,全年经济总量达到114万亿元,约17.7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超过3万亿美元,全年经济累计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经济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2021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25万美元左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接近世界银行对高收入经济体的定义(2021年为12,695美元)。得益于宏观经济条件的支持,我国酒店行业因此迅速崛起,成为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酒店行业收入、客房规模等逐步壮大,服务质量不断完善。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我国住宿业收入逐步扩大,由2,797.84亿元增长至4,343.61亿元,复合增长率为5.01%。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等的冲击,国内各大酒店等企业经营受到严格限制,全年住宿业收入下滑至3,329.74亿元,同比下降23.34%。未来,随着经济的稳步复苏以及正常商务、休闲活动的展开,我国酒店行业有望走出疫情影响,重回增长状态。 (2)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住宿酒店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住宿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直接或间接鼓励酒店行业发展的政策。国家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和指导我国酒店行业转型升级,鼓励酒店企业提升服务质量,进行差异化和特色化竞争,从中长期看,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我国中高端精选服务酒店快速发展。 (3)旅游业发展增加动力 酒店住宿行业的主要客户来源于旅游住宿群体,酒店行业的经营状况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我国居民出游率有所增长,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我国旅游总人次由26.41亿人增长至60.06亿人,复合增长率为10.82%。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出游受到限制,出于公共卫生安全等的考虑,大多数人减少了出行计划,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常态化以及疫苗的接种,旅游业逐步复苏,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 2、不利因素 (1)整体管理能力不足 我国的大部分酒店虽然在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行业经验,但是在追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忽略了企业管理能力的培养,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漏洞,成熟的酒店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尤其是一些小规模酒店企业偏重于对其他酒店企业管理经验的借鉴和模仿,在借鉴和模仿过程中不注重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具体需求,导致其发展受到阻碍。 (2)专业人才缺乏 酒店业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比相对滞后,特别是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视和引进、培养方面比较欠缺。首先,酒店管理教育相对落后,在教学资源、师资力量、教学理论等方面都与社会需求脱节,酒店管理行业中现有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其次,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积累,造成了行业专业型人才流失严重,人才体系不健全。 (3)缺乏权威、统一和全面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规范 新中国酒店行业市场化相对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市场发展迅速,但是酒店行业仍然缺乏统一且全面的法律法规、权威的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近年来发生的诸多星级酒店企业服务质量问题一定程度上损害了酒店业整体的形象和发展。现行监管体系只能从个别业务层面和环节进行分别管理,同时现有的行业标准和规范缺乏权威性约束力,导致行业内诸多“劣币”酒店企业缺乏有效监管。 (七)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等特征 1、周期性 酒店住宿行业的景气度与国家宏观经济的周期波动呈正相关的关系。虽然我国国民经济总体上一直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也会受到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全球性突发事件的影响而出现周期性波动。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阶段,由于居民实际收入预期下降,居民国内旅游出行的消费相应降低,从而减少旅游出行方面的酒店住宿需求。同时,宏观经济的调整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会造成较大的压力,中小企业员工的商务出行及其消费也会相应缩减,从而减少商务出行方面的酒店住宿需求。因此,酒店住宿行业的周期性与国家宏观经济的波动的周期性具有一致性。 2、季节性 受商旅出行需求季节性影响,作为旅游业重要配套的酒店住宿行业同样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征。旅游需求季节性变化的原因除了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之外,还受国家和地区休假制度影响。法定假日期间我国居民自由支配的时间比较充足,外出旅游时间成本较小,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旅游上。因此通常二三季度是住宿行业的旺季。一般而言,元旦假期后至清明节假期之间即一季度的主要时段,由于春节等因素酒店消费需求会明显下降。但是,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酒店住宿行业的季节性波动特征正在逐渐弱化。 3、区域性 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差异,我国中高端酒店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及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和热门旅游目的地城市,分布存在着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八)行业特有经营模式 相对其他行业而言,酒店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主要如下: 1、直营模式 通过独资、控股等直接或间接投资方式来获取酒店经营管理权并对其下属系列酒店实行相同品牌标识、相同服务程序、相同预订网络、相同采购系统、相同组织结构、相同财务制度、相同政策标准、相同企业文化及相同经营理念的管理方式。 2、委托管理模式 酒店管理方接受饭店业主的委托,按照酒店管理公司的管理规程、服务规范、技术标准、操作流程、质量控制等规章制度,向被管理酒店输出管理,派出管理团队或管理人员和培训受托管理酒店学员,受托管理托管饭店。酒店主体的产权关系和法人地位不变,酒店管理公司作为饭店业主的受托方按照管理合同的约定经营管理酒店。 3、特许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又称加盟模式,是指选择设施规模、服务质量等诸方面符合酒店管理公司相应品牌的服务标准的酒店,准许该酒店加入公司的特许经营网络并签订特许经营合约,以获准使用所属酒店管理公司的名称、商标、销售渠道和管理标准等。酒店管理公司对提出申请的饭店从地理位置、客源定位、经营规模和设施设备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审核,并为通过审核的酒店按照管理标准进行专业的经营管理培训指导;酒店管理公司授权达到标准的酒店使用公司注册的服务品牌,但加盟饭店本身的企业法人资格不变,业主方拥有饭店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并按照管理公司的各项管理标准自主经营。 4、咨询管理模式 咨询管理模式是指酒店管理公司可以与酒店业主达成一项或数项业务服务协议,服务内容主要有以下内容:(1)项目决策咨询:为业主投资酒店建造项目与酒店改造决策提供顾问咨询服务;(2)开业筹备咨询:制定酒店开业前的各项工作计划,包括对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开业物资的采购、酒店形象设计和整体营销等,筹备酒店开业典礼;(3)酒店运营指导:根据项目运作和业主需求,派出管理顾问,为业主日常经营提供建议和帮助;(4)酒店人员培训;(5)酒店战略规划;(6)与酒店业主达成的其他单项服务。 (九)公司所处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系 酒店行业的上游是为酒店经营提供场地、原材料的行业,主要包括:房地产行业、酒店用品行业等;酒店行业下游是酒店产品的直接消费端和间接消费端,主要包括:旅游出行者、商务出行者、旅行社和酒店在线预订平台等。 1、上游行业对酒店行业影响 酒店上游的物业租赁行业为酒店提供经营场所,酒店物业一般是通过自建、购置或租赁获得。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冲击,商业地产的空置率较高,使得酒店物业租金成本增速呈现下滑趋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酒店物业的租金成本压力。 酒店用品行业为酒店提供经营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酒店日常经营的消耗品,包括:棉织品、清洁用品等,消耗品是酒店经营成本中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成本占比仅次于酒店物业租金、装修摊销和人工成本。酒店消耗品的价格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酒店的利润水平:当酒店消耗品价格上涨时,酒店的运营成本会上升,其盈利水平会下降;反之,当酒店消耗品价格下降时,酒店的运营成本会下降,其盈利水平会上升。 2、下游行业对酒店行业影响 酒店行业主要下游的旅游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时期,近年来我国居民出游率有所增长,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9年,我国旅游总人次由26.41亿人增长至60.06亿人,复合增长率为10.82%。2020年以来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居民出游受到限制,出于公共卫生安全等的考虑,大多数人减少了出行计划,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后疫情时代,随着经济常态化以及疫苗的接种,旅游业逐步复苏,2021年国内旅游总人次32.4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67亿,增长12.8%。其中,城镇居民23.42亿人次,增长13.4%;农村居民9.04亿人次,增长11.1%。因此,下游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将直接带动酒店的市场需求增长,有利于我国中高端酒店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此外随着我国民航和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铁路与民航客运量基本保持平均每年10%的增长速度,预计因此产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