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菱环境(301018):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原标题:申菱环境: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募集说明书(修订稿) 股票简称:申菱环境 股票代码:301018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 募集说明书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机械装备园兴隆十路 8号) (修订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声 明 1、发行人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不存在任何虚假、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发行人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 3、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他政府部门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均不表明其对发行人所发行证券的价值或者投资人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4、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由此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 5、本募集说明书按照《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36号—创业板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募集说明书和发行情况报告书》等要求编制。 6、本募集说明书是发行人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说明,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不实陈述。 7、投资者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股票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特别提示投资者对下列重大事项给予充分关注,并认真阅读本募集说明书中有关风险因素的章节。 (一)特别风险提示 1、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 发行人的主要产品是非标定制类产品,产品规格不一,各类产品的大小、功率差异较大,且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不同产品共用生产设备的情形,主要产品的产能由核心生产设备决定。因此,通过对发行人生产基地主要厂房中核心生产设备的核心设备理论工时进行统计比较,能够较为客观地反应公司的产能增长情况。2019年-2021年及 2022年1-9月,公司生产基地的核心生产设备理论工时分别为 242,160.00小时、239,686.67小时、227,500.00小时和264,333.33 小时。 发行人募投项目投产后,预计新增核心设备理论工时为 200,000小时,与 2021年全年核心生产设备理论工时相比,预计新增产能 87.91%。从收入维度,发行人 2021年主营业务收入为 179,317.88万元;发行人募投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主营业务收入 151,350.00万元,预计新增主营业务收入达 84.40%。 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投产后,新基建领域智能温控设备智能制造项目前三年的达产率分别为 40%、70%和 100%,预计 100%达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00,750万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取得与新基建领域智能温控设备智能制造项目同类型产品的在手订单金额为68,131.20万元,以目前在手订单金额超出 2021年数据服务空调销售收入部分与上述募投项目达产后的预测收入进行比较,发行人在手订单金额预计可以覆盖该募投项目投产后第一年预计收入的32.06%,覆盖最终达产后预计收入的 12.83%;同时,考虑到发行人储能相关在手订单金额为4,699.24万元,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行人该募投项目投产后的产能消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发行人本次募投项目达产后,专业特种环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前三年的达产率分别为 40%、70%和 100%,预计 100%达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将达到 50,600万元,其中转轮除湿机组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 30,000万元;截至 2022年9月30日,公司已取得与专业特种环境系统研发制造基地项目(二期)同类型产品的在手订单金额为170,899.50万元,其中转轮除湿机组在手订单金额为5,646.08万元;以目前在手订单金额超出 2021年工业空调和特种空调销售收入部分与上述募投项目达产后的预测收入进行比较,发行人目前在手订单可以覆盖该募投项目最终达产后预计收入的166.77%,由于工业空调和特种空调的交付周期通常在一年以上,导致在手订单金额相对较高;转轮除湿机组目前在手订单可以覆盖该募投项目投产后第一年预计收入的 47.05%,覆盖最终达产后预计收入的 18.82%;未来转轮除湿机组在锂电池制造场景的客户拓展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进而影响发行人该募投项目投产后的产能消化。 综上,由于公司进入储能领域和锂电池制造领域时间较短,且目前市场开拓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在项目实施及后续经营过程中,如果产业政策、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空间增速不及预期等,则公司可能面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进而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风险 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及后续经营过程中,如果产业政策、市场环境、竞争格局、市场需求等方面出现重大不利变化,或公司市场开拓能力不足、市场空间增速不及预期等,则公司可能面临新增产能无法消化的风险,进而影响本次募投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公司的整体经营业绩。因此,公司未来募投项目的实施和开展或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能过剩、项目实际效益不达预期的风险。 同时,公司在测算募投项目效益时,未考虑原材料价格对采用年度议价或签订年度框架合同客户的毛利率及收益的影响,因此若华为等客户通过年度议价或签订年度框架合同确定年度价格后原材料价格上涨,则会导致该等客户毛利率下降,从而导致项目实际效益不达预期。 3、募投项目新增折旧、摊销影响公司业绩的风险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达产后,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将大幅增加。本次募投项目预计每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合计金额约为 4,000万元,占预计每年整体营业收入(含本次募投新增营业收入)的比例约为 1.20%,占预计整体净利润(含本次募投新增净利润)的比例约为 13.00%。由于产品的研发试制、产品认证、市场推广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至完全达产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按照计划产生效益以弥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产生的折旧,则项目建成投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4、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不确定性风险 由于公司募投项目从设计、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以及研发、测试直至进入市场的周期较长,因此项目组织和协调能力、项目建设进度与预算控制、技术成果的顺利形成等因素都可能影响项目如期投产,募投项目实施期内的不确定因素也相应加大。如果募投项目不能顺利实施,无法按照既定计划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从而对公司募投项目的整体投资回报和预期收益产生不利的影响。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是基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发展趋势、市场环境、技术水平、客户需求等因素做出的,在项目实际运营过程中,市场本身具有其他不确定性因素,仍有可能使该项目在实施后面临一定的市场风险。同时,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对人员、技术、市场、资金、管理经验等资源储备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未来出现募集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项目延期实施、产业政策或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竞争加剧、生产要素储备不足等情况,也将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产生不确定影响。 (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公司 2022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尚需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 (三)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对象不超过 35名,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合法投资组织;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最终发行对象由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所有投资者均以现金认购公司本次发行的股份。若国家法律、法规对此有新的规定,公司将按新的规定进行调整。 (四)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发行价格为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 80%。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二十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 本次发行的最终发行价格将在公司本次发行申请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作出的同意注册的决定后,由公司董事会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按照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若国家法律、法规对此有新的规定,公司将按新的规定进行调整。 (五)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计算得出,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 30%,即 72,003,000股。最终发行数量将在本次发行经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由公司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在取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根据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的情况,按照价格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若本次发行的股份总数因监管政策变化或根据发行审批文件的要求予以调整的,则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届时将相应调整。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董事会决议日至发行日期间,若公司发生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本次发行数量将作相应调整。 (六)本次发行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六个月内不得转让。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对限售期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 本次发行的发行对象因由本次发行取得的公司股份在锁定期届满后减持还需遵守《公司法》、《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深圳证券交易所相关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 本次发行结束后,由于公司送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等原因增加的公司股份,亦应遵守上述限售期安排。
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 募集资金到位后,若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少于拟投入募集资 金总额,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八)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在本次发行前滚存的截至本次发行完成时的未分配利润将由本次发行完成后的新老股东按发行后的持股比例共同享有。 (九)本次发行完成之后,公司社会公众股东合计持股比例将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 25%,仍满足《公司法》、《证券法》和《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股票上市条件。本次发行不会导致公司的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十)公司的《公司章程》符合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有关事项的通知》(证监发[2012]37号)、《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证监会公告[2022]3号)的有关规定。公司制定了《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三年(2023年-2025年)股东回报规划》,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和公司 2022年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十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7号)和《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等文件的有关规定,为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公司就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宜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填补回报措施,相关主体对公司填补回报措施能够得到切实履行作出了承诺。相关情况详见本募集说明书“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声明”,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公司所制定的填补回报措施不等于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保证。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十二)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最终能否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及其他有关部门的审核通过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提醒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 目 录 第一节 释 义 ............................................................................................................. 10 一、一般释义 ....................................................................................................... 10 二、专业释义 ....................................................................................................... 11 第二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5 一、发行人基本情况概要 ................................................................................... 15 二、股权结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 15 三、公司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 20 四、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 61 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 80 六、最近一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和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况 ....................................................................... 83 七、最近一期业绩变化的原因及合理性 ........................................................... 84 八、未决诉讼、仲裁等事项 ............................................................................... 84 第三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87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 87 二、发行对象及与发行人的关系 ....................................................................... 93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 93 四、募集资金投向 ............................................................................................... 95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 95 六、本次发行是否将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 95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 96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97 一、本次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 97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 97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现有业务和前次募投项目的关系 ................. 113 四、公司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114 第五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120 一、本次发行后公司业务及资产、公司章程、股权结构、高管人员结构、业务收入结构的变动情况 ..................................................................................... 120 二、本次发行后公司财务状况、盈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的变动情况 ............. 121 三、本次发行后公司与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之间的业务关系、管理关系、关联交易及同业竞争等变化情况 ......................................................................... 122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资产被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占用的情形,或为控股股东及其关联人提供担保的情形 ..................................... 122 五、公司负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过本次发行大量增加负债(包括或有负债)的情况,是否存在负债比例过低、财务成本不合理的情况 ......... 122 第六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风险因素 ..................................................................... 123 一、技术风险 ..................................................................................................... 123 二、市场环境风险 ............................................................................................. 123 三、业务经营风险 ............................................................................................. 124 四、财务风险 ..................................................................................................... 125 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相关风险 ..................................................................... 126 六、本次发行相关风险 ..................................................................................... 128 七、股票价格波动风险 ..................................................................................... 129 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130 一、发行人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 130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声明 ......................................... 131 三、保荐人(主承销商)声明 ......................................................................... 132 四、律师事务所声明 ......................................................................................... 134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 135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声明 ....................................................... 136 一、董事会关于未来十二个月内是否有其他股权融资计划的声明 ............. 136 二、公司应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采取的措施 ..................... 136 三、相关主体对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摊薄即期回报采取填补措施的承诺 . 137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崔颖琦先生。崔颖琦及其女儿崔梓华为公司的共同实际控制人。崔梓华为众承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并担任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崔玮贤、崔宝瑜系崔颖琦先生之子女,崔玮贤为众贤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崔玮贤、崔宝瑜、众贤投资及众承投资为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 截至2022年9月30日,崔颖琦先生直接持有发行人 22.95%的股份;崔颖琦先生持有申菱投资 51%的股权,申菱投资持有发行人 15.00%的股份;崔梓华系众承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崔宝瑜系众承投资的有限合伙人,众承投资持有发行人 9.67%的股份;崔玮贤系众贤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众贤投资持有发行
谭炳文先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身份证号码 44062319581130XXXX。 基本简历情况如下:谭炳文先生,1975年至 1976年任陈村镇机械厂职员,1980年至 1990年任陈村华通电器厂职员,1991年至 2000年任华南空调进出口科科长,2012年至 2015年任申菱环保监事,2006年至 2017年 8月担任台山市华基五金工艺有限公司经理,2014年至 2020年担任佛山市南海裕辉宝业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监事,2000年至今担任本公司董事,主要参与董事会决策工作。 3、众承投资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出具日,众承投资的股权结构如下:
公司所处的细分行业为人工环境调节设备行业。按照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属于制冷、空调设备制造(C3464),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 (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和自律组织 公司所处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行业自律组织主要有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中国制冷学会等。 2、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统筹空调制冷行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宏观调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制冷设备产品生产统一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制冷设备产品生产的监督和管
(二)所属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发展历程与发展方向 自 20世纪 50年代起,我国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逐步推广了清除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通风设备。此后,随着我国工业工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工业生产或工艺过程的辅助配套设备,专用性空调在技术性能上实现了突破,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服务领域不断扩大。 国内专用性空调市场及技术水平的成长,与我国工业化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相辅相成。工业化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对专用性空调的数量、品种和性能的需求不断更新、迭代,持续催生着新的行业需求点和增长点,使得专用性空调行业近年来持续升级与扩张。 随着“中国制造 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中国工业化生产制造过程对设备运行环境的要求水涨船高。特别是一些“高技术含量、精密、尖端、特殊”领域对人工环境提出了更为专业化的需求,亦决定了专用性空调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人工环境参数的设定值、稳定性和精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以芯片制造过程为例,服务于该场景的专用性空调不仅需精确控制生产环境温度、湿度,还要满足较高标准的气体环境洁净度。此外,专用性空调还需具备除静电、防振动功能,以保障元器件的电气性能、成品率及精密电子设备、仪器的稳定性等。 (2)运行环境要求日趋广泛,特殊性要求增加。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环境多样、气象条件多变,多元化的自然环境需要多元化的空调专项功能以匹配。以高腐蚀性的海上作业环境为例,空调系统不仅需要为该等环境下的仪器仪表室、控制室等营造恒温恒湿环境,避免室内电器元件被腐蚀,空调自身也需要具备防盐雾、防腐蚀性能,以维持功能稳定、延长使用寿命。 (3)对能源利用和设备监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专用性空调能耗较高,需要借助多种冷热源综合利用技术降低能耗,亦即需要整合更多节能技术手段;同时,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精细化运作对设备运行的监控提出了更高需求,空调系统也需实现从精准控制到智能化远程监控的升级。 (4)城镇化建设需求日益多样化。随着居民物质文化需求的不断上升,城市内各类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也在向着功能多元化方向发展,对于公共建筑、大型商业建筑的施工、运行、维护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专用性空调就是满足该等需求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国正处在由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各产业细分领域的长足发展,特别是高精尖领域的发展,离不开专用性空调为其研发、制造提供特定的稳定环境支持。 目前我国“新基建”相关产业建设正迅速铺开,其中 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中心等板块均属于专用性空调重点服务领域,其长期的产业动能释放也必然反向促进专用性空调行业乃至整个环境调节设备行业的技术进步与生产力攀升,使得相关行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 2、行业发展现状 2018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虽承受一定下行压力,但得益于政府在加大基建投资力度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信息服务业、新兴制造业与产业研发工作带来的工程项目规模依然保持了快速增长,带动了对专用性空调采购量的持续提升。此外,政府监管机构与国民对人工环境质量、劳动力人口健康状况之关注度与管理力度的提升,也是专用性空调市场持续向好的核心推动力之一。 (1)专用性空调市场整体情况 专用性空调包含较多细分门类,在数据服务产业场景中主要包括机房空调、基站空调、液冷散热系统、冷水机组、新风机组等;在工业产研场景中主要包括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末端机组、单元式空调、恒温恒湿空调、屋顶式空调、除湿机、洁净空调等;在专业特种应用场景中主要包括各类核电专用空调(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单元式空调、除湿机等等)、地铁专用空调、飞机地面空调、军工类特种空调、洞库专用空调及除湿机、抗冲击及防爆类空调、VOCs冷凝回收系统、污泥低温干化机等;在公共建筑及大型商业建筑场景中主要包括商用冷水机组、商用组合式空调、商用末端机组、商用单元式空调等。 由于使用场所和品类众多,并且兼顾定制特性、专门化、技术密集、项目导向等特点,多数细分类别缺乏专门的第三方数据。其中针对冷水机组、末端产品等细分类型的第三方报告之统计范围主要涵盖商用领域,与发行人集中于工业和特种领域的同类产品有所差异。 1 其中,根据《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机房空调、恒温恒湿空调、洁净空调、屋顶式空调、水冷柜机几类细分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 114.70亿元,同比增长 15.84%。 1 注:《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由北京智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撰写及发布,公司为本报告支付 3万元/年。该报告不属于公司专门定制的报告产品,亦不属于为公司上市专门出具之报告。北京智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一家为中国及全球制造业提供信息报告的知名服务机构,旗下拥有网站“产业在2017-2021年国内部分品类专用性空调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近年来,随着特种空调技术的提升和国家特种工业、军事、可研需求的强增长,特种空调市场呈现需求旺盛、产品技术迭代速度加快之趋势。 根据《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统计资料显示,2021年全国共完成空调电器采购项目 1,285个,采购总规模为 110.52亿元,金额较 2020年有所下滑。新冠疫情影响下,常规工程项目市场在施工周期延长、需求显现滞后等不利因素下增速放缓,令空调设备采购项目数量下降。疫情防控相关的设备需求激增,催生了以洁净空调、屋顶机为代表的工业空调的市场扩张,令工业空调的整体规模实现快速增长。大型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集成化与小型机房的分散化、灵活部署等发展趋势愈发明显,令国内机房空调的市场规模继续平稳扩张。2020年至 2021年,各类专业性空调的整体份额占比基本保持稳定水平,就细分品类市场而言,机房专用空调市场占比最高,洁净空调市场规模增长最快。
中国的数据中心规模仍处于快速于上升区间,在下一代网络设备展开部署的 浪潮之下,机房专用空调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2017-2021年机房专用空调市场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3)其他部分细分品类市场情况 作为控制精度较高的专业空气净化设备,恒温恒湿空调多用于精密产业生产车间或医药制品制药车间、贮藏室、实验室,以及烟草、食品相关生产贮存环境,和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建筑。根据《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1年,净化工程、医药制品、医疗卫生、实验室、电子厂房、精密机械等应用场所具有温湿度要求的标准进一步提升,作为稳定空气中温湿度及净化的空气处理设备,恒温恒湿机组的需求显现带动市场规模的明显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16.15%。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对生产工艺的要求提高,恒温恒湿机组将在疫苗储存、设备生产车间等场景加快应用,并在机房空间狭小、严格控制温湿度的新风场所迎来发展契机。 2017-2021年恒温恒湿空调市场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由于 2019年医疗设施建设集中于民营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洁净设备改造需求显现缓慢,洁净空调机组市场发展点正转向生物制药、食品制造、大型公共场所等领域。根据《2019中国工业机房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19年洁净空调机组市场规模同比增幅为 4.27%。在医疗设施的大规模建设过后,医疗设备的“补短板”需求将加快推进,凭借净化需求的快速显现及监管检测的严格落实,洁净空调机组有望迎来发展加速期。 根据《2020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0年洁净空调机组市场规模同比增幅为 12.58%。在疫情的影响下,以医疗净化领域为代表的洁净空调市场获得了较为明显的增长空间,由此而催生的医疗改造项目、制药净化行业、大健康产业细分场景应用进一步扩容。疫情在全球范围依然处于高压状态,凭借净化需求的快速显现及监管检测的严格落实,洁净空调机组将在后市迎来发展加速期。 根据《2021年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1年洁净空调市场加速扩张,同比增幅加快至 28.88%。在疫情常态化的发展趋势下,洁净空调不仅在医疗净化领域扩大应用规模,更在公共建筑等民用场所获得发展机遇。此外,新型工业、高新技术等生产领域对空气环境需求的细化也对洁净空调的市场拓展起到促进作用,推动洁净空调产品向更加细分、专业的角度深化发展。凭借各行业净化需求的持续显现及应用场景的细分化发展趋势,洁净空调机组的后市潜力 依旧可期。 2017-2021年洁净空调市场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令空调设备的安装空间受到压缩,屋顶机凭借设备集中、无需冷却塔等产品优势在轨道交通、医疗净化等领域优势明显。得益于公共轨道交通、大型文娱等城市公共建设的迅速增长,2017及 2018年屋顶机市场迎来小幅增长。但在适用场景的限制及其他空调产品的规模拓展下,2019年屋顶机的国内市场规模出现下滑。2020年和 2021年,随着人们对于公共环境质量的重视以及企业对于产品功能性的拓展,如通过搭载新风、净化等功能模块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屋顶机在医疗净化、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也为屋顶式空调的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 虽然 2019年屋顶式空调整体市场规模增速有所波动,内部各品牌内部仍呈现两极分化趋势。其中,部分具备防暴晒、防锈蚀、防暴雨、自带冷源等优秀技术的屋顶式空调机组品牌依然借助功能多样、组合形式灵活等产品特性,保持了较好的销售额及市场份额增长,申菱环境即为其中之一。 借助功能多样、组合形式灵活等产品特性,屋顶式空调机组将依托较强的产品适应性在 2021年获得了更多市场机会。在市场诉求扩张的优势条件下,多数品牌的屋顶机销售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从品牌竞争来看,市场整体格局变化较小,申菱凭借优越的机组性能优势及完善的售后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为医疗净化、电子厂房、大型商超场馆等众多领域提供了节能高效的产品解决方案,持续巩固在 屋顶式空调市场的领先地位。 2017-2021年屋顶式空调市场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水冷柜机市场规模于 2021年持续萎缩,全年完成产品销售额 2.17亿元。在 华南、华中等轻工业、交通运输产业发达的地区,水冷柜机广泛应用于商铺、工 厂车间等夏季炎热且空间需求风量较大的场所。在其他中央空调产品的直接竞争 下,水冷柜机的市场空间持续受到挤压,加之简单的产品构造令其在制冷功率、 节能性等方面的革新进程较为缓慢,致使水冷柜机目前仍是一款以性价比为主导 的空调产品,市场份额小幅下滑。 2017-2021年水冷柜机市场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除以上通用性细分品类外,随着我国民用、军工产业的迭代升级与工业生产、民生服务行业细分的不断深化,专门性、特殊性、极限性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多,特种空调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已逐渐成为通用细分门类之外的重要空调产品领域。比如 VOCs治理回收设备、污泥低温干化设备、飞机地面空调、船用空调、洞库空调等特种空调,在环保、航空、医疗卫生、军工国防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部分下游应用行业基本情况 1、新基建领域 2021年 3月,两会受权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大力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强数据感知、传输、存储和运算能力;加快 5G网络规模化部署;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等。2022年 2月 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近年来,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突破,通信基建、轨道交通、特高压输变电等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及专用机房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大大带动了数据服务专用性空调的市场需求。 (1)信息服务与通信行业 信息服务与通信行业是机房专用空调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 机房空调应用行业市场结构 数据来源:《2019中国工业机房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0中国工业机房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2021中国工业空调行业年度研究报告》 在信息技术与通信领域,所使用的计算机、通信交换机、服务器、存储设备的主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密度越来越高,发热集中且能耗不断加大,因此,数据中心所使用机房专用空调必须将主设备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指标严格控制在特定范围内,并需兼顾节能、环保、高可靠性的相关要求。 近年来年我国通信业着力提升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移动互联网业务高速增长,带动家庭智能网关、视频通话、IPTV等融合服务加快发展。移动支付、互联网直播等应用的加快普及令移动互联网流量需求激增,推动 5G基站等设施规模不断扩张。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我国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 5G网络,2020年,我国新建 5G基站超 60万个,截至 2020年底,开通 5G基站超过 71.8万个,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5G网络全覆盖,5G终端连接数超过 2亿。2021年以来,我国 5G网络建设进一步取得成效,截至 2021年底,我国建成 142.5万个 5G基站,总量占全球 60%以上。根据赛迪智库《“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测,预计至 2025年,我国 5G基站建设数量将达到约为 500万座。 信息技术产业运转则需大量依托数据中心与办公中心设备,包括程控交换机、计算机、大型路由器、服务器、工作站,散热量大,对室内环境要求较高。近年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产值与国民经济地位持续快速提升,数据中心及专用机房广泛应用于现代化产业场景之中,为保证大规模数据设备的稳定、高效、持续化运行,需要对人工环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分布等各项指标进行 365天、每天 24小时的高精度、高可靠度调控,在解决高热密度数据中心的散热问题方面,液冷具有传统数据中心空调系统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能耗更低。“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实施,将大大带动数据服务专用性空调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 信息通信行业对机房专用空调采购拉动的主要落脚点在于数据中心的快速兴建。近年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等应用迅速发展,带来数据容量的极速增加。2022年 2月 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 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目前,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市场,随着“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互联网+”概念的不断深入、“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强力推动及 5G产业为代表的“新基建”多产业投资拉动,中国各地开始兴建众多大型数据中心。作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交换主体,数据中心的建设投资规模近年来持续增长。 根据科智咨询发布之《2021-2022年中国 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2021年,中国整体 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首次突破 3,000亿元,达到 3,012.7亿元,同比增长 34.6%,相较于 2020年的 43.3%,增速有所放缓。随着 5G、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社会各行业领域,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及网络资源业务整合,中国 IDC行业需求将充分释放。 (2)地铁轨道交通行业 地铁站用空调需对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的空气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空气品质等进行控制,为站厅和站台层公共区以及车站设备与管理用房营造健康舒适、节能可靠的空气环境。 地铁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环保、节约能源等特点,其发展可带动城市和城际空间格局的变化,对经济发展无疑具有战略性意义。而地铁专用空调需要解决地下通道大人口量空气需求,并充分利用地下环境有限空间,减低运行能耗与噪音、卫生隐患。以发行人研发的“地铁隧道嵌装式全工况高效能空调系 统”为例,该空调系统采用全冷媒蒸发冷凝直接蒸发制冷,减少运行能耗;取消 冷却塔,节省占地面积和初投资,所有装置嵌装在地下隧道中,避免产生噪音污 染和卫生隐患,并搭载了智能控制系统,可自动切换季节模式。 近年来,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伴随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交 通需求的总量也在急剧增长。中国以地铁为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以惊人的速度在发展。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之《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度统计和分析报 告》数据,2021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 9,206.8公里,其中地铁营 运线路 7,209.7公里,占比 78.3%;其他制式城轨交通运营线路 1,997.1公里,占 比 21.7%。2016-2021年间,累计共有 38个城市新一轮建设规划或规划调整获得 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新增计划投资合计约 32,015.45亿元。城市轨道交通计划 总投资额的稳步增长,促进各城市线路规模持续扩大并逐渐行成线路网,而地铁 网络即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环。 2017-2021年全国地铁总里程及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截至 2021年底,共有 67个城市的城轨交通线网规划获批,其中,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在实施的城市共计 56个,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 6,988.3公里(不含已开通运营线路),为地铁站用空调设备带来十分庞大且持续膨胀的市场空间。此外,北京、上海、广州等较早就开通地铁的城市,其地铁站空调设备已进入更换期,也将拉动地铁站用空调的需求。 若新增地铁运营长度按 800公里/年保守估计,按约 1.5公里建一个地铁站,则平均每年约新增 500个地下车站;按每个车站 500万元空调设备投资(含安装调试)计算,则地铁站用空调存在约为 25亿元/年的市场容量(含安装调试)。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审批权的下放,投资额巨大、对城市经济影响深远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向更多的二三线城市扩散,轨道交通的规划范围和延伸里程也有望进一步提升,全国地铁建设已进入高峰时期。相比其他的基建设施,地铁的建设将在未来长期保持较快的增速,并带动地铁专用空调市场持续向好。 (3)特高压输变电工程 特高压换流站阀厅主要用于布置换流阀及有关设备的建筑物,是特高压换流站建筑物的核心。阀厅内的电气设计十分复杂,专用空调系统对于保障阀厅的正常运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满足不同季节时输电系统不同运行模式的要求。 专用空调系统使阀厅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保证在各种运行条件下不使阀的绝缘部件出现凝露及过热,并通过过滤及微正压设计,以防止灰尘进入,保持阀厅内空气洁净。 特高压是“新基建”的重要子领域,也是政府逆周期加大投资的重要工具,“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 9个风光一体化大型能源基地,而大基地项目一部分依托于存量的特高压通道,可以提升通道利用率;另一部分由于存量特高压线路可能不能有效覆盖,所以必须将依托于新建的特高压通道。因此,预计“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建设投资将加码提速。2022年,国家电网计划开工“10交 3直”共 13条特高压线路;与此同时,特高压项目核准提速,规划的项目有望全部核准,未来四年特高压建设规模空前。相关领域的投资加速也必然带动特高压换流站专用空调系统的市场规模上升。 2、石油化工行业 人工环境调节设备在石油化工领域的应用广泛,涉及各大石油、石化、煤化工行业及其下属的石油、石化、炼油、炼化、乙烯、烯烃、LNG、煤化工、煤制油、煤制气、焦化、天然气、油田、石油储备等细分领域。此外还被广泛应用于橡胶制品、轮胎、塑料制品、润滑油、化学纤维、聚合物、涂料、日化等领域。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截至 2021年末,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 26,457家,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6%;主营业务收入 14.45万亿元,同比增长 30%;实现利润总额 1.16万亿元,同比增长 126.8%。 随着国内宏观经济出现较强增长,石油和化工原料需求保持扩张态势,市场进一步回暖。 石油化工企业的工况条件差别很大,对专用性空调机性能指标、结构等往往具备独特的要求。石油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很多环节、场景都需要进行专门性气体环境控制,如生产厂房中的空气压缩机房、循环水泵房等,存放有大量需冷却物料,对被控温度波动有极为较为严格的要求;中心化验室由于装备了众多珍贵实验设备,故对人工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室温度、湿度,以避免出现装备故障甚至损坏;对于散发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如氢气压缩机房、烃类气体压缩机厂房等,则对于空气流通量与室内热量具有严格的控制标准。 易燃易爆的环境较多是石油石化行业的显著特点,具有一定危险性。在化工、能源领域等危险环境下工作的防爆空调机生产商需要具备丰富的技术积累与生产经验,并获得特殊环境下使用之产品的生产资质认证。 石油石化行业使用空调设备多数属于专用性空调,对技术及认证资质有较高的门槛要求,项目招标也多以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工程安装、运营维保等整体解决方案结合为主,对于参与市场竞争之品牌的综合能力与行业经验十分看重。 3、环保领域——VOCs治理与污泥干化 (1)VOCs治理 近年来,雾霾问题长期困扰城市环境治理,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大气中臭氧、细颗粒物(PM2.5)浓度升高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围绕大气污染防治,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应运而生。 石化行业是我国 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且其排放的 VOCs成分复杂,活性强,危害大。同时,石化行业 VOCs排放浓度高,易于收集和处理,因此石石化行业 VOCs排放过程主要分为储运分销过程排放与炼化生产过程排放,其中储运分销过程排放一般指油气储存、运输、销售的过程中,因油气的挥发性而产生的 VOCs排放或泄露,渠道包括油码头、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及有关管线等。而炼化生产过程排放则指石油炼制及石油产品生产流程中,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VOCs排放,也包括工艺流程中设备与管线组件、装载设施排放等。 我国石化行业 VOCs排放尚处于无组织排放为主的阶段。 目前,VOCs回收技术主要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VOCs回收空调系统可使用一种或几种方式,回收特定石化产业场所空气中的污染物,其工作场所具备高污染、有毒、易燃易爆等特性。该类特种空调系统属新兴产品,目前可提供之企业较少。以公司推出的“一体化 VOCs气体冷凝回收装置”为例,该空调可通过冷凝、吸附、催化氧化及臭氧净化等多种工艺处理,将油品/化工品码头、油库/化工品库的易挥发气体回收,可以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公约要求和日益严格的国家尾气处理标准要求,实现环保和油品回收经济效益。此外,该系统整机安全防爆,具备在线浓度监控功能,且可实现长期稳定接近零排放;采用双通道双蒸发设计,可实现全年不间断运行,可靠保障性高。 根据国家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十二五”规划中油气回收项目投资需求约 215亿元。“十三五”规划纲要已将 VOCs纳入总量控制指标,“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加快挥发性有机物 VOCs废气排放综合整治,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VOCs废气排放总量分别下降 10%以上,在总量控制标准的强制约束下,预计 VOCs治理进度将加快。未来伴随油站、油库油气排放提标和码头油气回收市场放开,我国 VOCs治理行业将快速发展,集中度将不断提升,VOCs治理市场规模大幅扩容。 (2)污泥低温干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增加,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多。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但其主要弊端即在大量的污泥存留。 大量积累的污泥含有病原菌、寄生虫、致病微生物,以及砷、铜、铬、汞等重金属和二恶英、放射性元素等难以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且治理后的存留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给堆放和运输带来困难。城市污泥如果处理不当或不规范处理,如随意弃置,农地滥用等,将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威胁。 在环保政策以及污泥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等的带动下,我国污泥处理市场规模从 2010年开始实现了跨越式增长,污泥问题逐步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之《污泥处理处置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2015年中国生活污泥产量达到了 3,500万吨,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13.49%,2020年污泥总体量达到 9,000万吨,同比增长 16%,工业污泥约为 5,500万吨,市政污泥则为 4,500万吨。近年来中国的市政污泥产生量不断升高。根据 E2O环境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中国市政污泥的产生量初步核算为 5,552万吨. 公司研发生产的“污泥低温干化机”即瞄准这一行业趋势,通过低温干化技术进行具备污泥的深度干化处理,实现污泥的减量化(污泥体积减至原来的十几分之一,且由液态转化成固态)、稳定化(易腐败的部分有机物被分解转化,不易腐败,恶臭大大降低)、无害化与资源化。 4、核电站 目前,核电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比例仍然很小,对此国家给予了多项支持政策来促进中国核电行业的发展。从国际市场看,新一轮核电建设高峰来临,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测算,未来十年,除我国外的国际市场空间为 60~70座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据世界核能协会(WNA)估算,2015~2030年间国际市场空间在 113~985座左右。 我国核电站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为缓慢,至今占不到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5%,远低于世界 17%的平均水平。核电发电占比正稳步提升,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数据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核电站分核岛(NI)、常规岛(CI)和辅助设施区域(BOP)三部分,通风和空调系统广泛分布在这三部分的厂房内。核电暖通空调系统设备是保障核电正常运行、人员工作环境安全及事故状态下保障关键区域人员可居留性、关键电气设备正常工作的系列设备,是核电站主要辅助设备之一。 核电站特种空调系统为站内场所提供一定温度湿度范围的清洁空气流通功能,以及在失火状态下的防火排烟功能。在核岛、应急指挥中心等关键区域还需提供事故状态下过滤放射性和有害气体的净化功能。此外,部分区域的通风空调设备还需要满足抗震、耐辐照、抗冲击波等特殊要求。因此,核电站用通风空调设备在设计鉴定、材料、结构、功能测试、性能试验等方面比常规工业设备要求高的多。 核电领域对核电特种空调系统设备的性能参数以及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耐久性等要求非常严格。以核岛暖通空调为例,该系统要满足: ①设备使用寿命够长,维持 40~60年的持续运转; ②能够保证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将放射性气体及时过滤排除; ③满足耐辐照、抗冲击波、耐腐蚀等特殊环境要求; ④在核电站安全停堆状态下,能够承受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最大级别地震,在地震载荷下能够保持设备结构完整性和保持设备功能。 为保障核电站的质量以及运行安全,国家对核安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活动实行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制度。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截至 2021年 12月 31日,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 53台(不含台湾地区),装机容量为 54,646.95MWe(额定装机容量)。 随着核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其对应的核岛专用空调系统之市场规模亦将呈现同步扩张趋势。 5、新能源产业 (1)储能行业 随着国家“碳中和”战略的持续推进,包括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锂电池制造等新能源相关工业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 2021年底,国内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容量达到 45.74GW,同比增长 29%。2021年,电力储能装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 220%,新增投运规模达 10.14GW。根据《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1》预测,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保守场景下将达 35.5GW,理想场景下将达55.9GW,这意味着 2022至 2025年期间,储能将保持年均 72%以上的高复合增 长率。新能源相关产业需要专用性空调设备配套以解决其生产过程的环境保障, 设备使用过程的温度控制及热管理,特别是其中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和锂电池生产 对专用性空调及散热设备有高可靠性、节能高效、精准控制等严格要求。相关产 业的发展将带来专用性工业空调设备的快速增长。 (2)新能源汽车行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方向。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之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目标到 2025年、2030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 20%和 40%。当前,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第一,技术和产品基本与国际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新能源 汽车是我国走向汽车强国的主要路线之一,未来会有更完善的配套政策为整个产 业保驾护航。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攀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 国新能源车产量超过 360万辆,同比增长 152.54%。预计未来五年,新能源车市 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趋势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中的焊装车间、涂装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有严格和特殊的环境控制要求,对专用性空调要求高,需求量大,包括冷水机组、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屋顶空调机组、恒温恒湿机组、高大空间射流机组等。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导致汽车锂电池行业增长迅速,锂电行业的生产过程工艺复杂,工序众多,主要的工艺工序厂房中对温度要求尤其是对超低湿度要求极高,对超低露点组合式除湿空调系统需求量较大。 6、其他电力行业 在水电、火电、电网换流站、清洁新能源等电力行业的各个细分领域,专用性空调主要为主厂房及副厂房、电子设备间、集中控制室、蓄电池室等场所提供工艺降温功能的各类型产品,包括冷水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柜式风机盘管、屋顶机组、单元式机组及环境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等。 国家智能电网在全国范围内的建设,要求电网换流站的专用性空调必须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条件,高效可靠运行;而水电站及火电站空调的制冷周期长,对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集成度要求高,空调的设计、安装工程难度较大。 由于核电厂对安全性的要求极其严苛,因此为之配套的制冷设备也需要按照特种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安装,故核电厂空调设备划为特种空调。 以下主要以水电行业为例,介绍专用性空调的应用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237,922万千瓦,其中水电装机容量 39,092万千瓦,同比增长 5.61%。 全国水电装机容量(万千瓦)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能源结构的不断改善,清洁能源利用占比将越来越高,其中水电作为技术成熟成本较低的代表,发电量将稳步提升。近 2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水电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大型、巨型电站和地下大型电站厂房相继建设,电子信息技术及先进设备等在水电站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水电系统暖通空调、通风空调及防排烟设施对确保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转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水电站专用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除了加载智能自控系统外,还需要配置专用水处理系统,采用水电站的深层水库水用作机组冷却水或低温热源,以降低系统能耗。此外,在产品性能方面还需考虑到防腐蚀性、防泥沙堵塞与防铜管磨穿。 依据能源结构的不断改善和新型能源项目的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将成为新增水电站建设的关注重点,而智能化的水电专用空调系统必将作为智能电力系统的重要保障工具和组成部分,获得持续的市场增量。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技术壁垒 专用性空调产品具有需求多样、使用条件差异大、安全可靠性高、技术性能指标高等特点,用于适配国民经济各领域广泛而严格的产品需求。专用性空调的基础,并需有充足的试验装置进行充分的开发验证和长时间的实际使用检验。因此,专用性空调研造企业需要较高技术能力要求,对新进入者有着较高技术门槛。 2、人才壁垒 专用性空调的技术要求高、研制难度大、产品工艺复杂、制程链条长等特点要求企业需要有多领域的人才储备,例如专业的制冷系统研发人员、自动化控制研发人员、高效换热器研发人员、整机系统设计人员等。同时,将其聚集、磨合、形成团队力量并研发出新的产品也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并且一些关键性的工艺岗位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员工才能够胜任。因此,对于专用性空调行业的新进入者有较高的人才壁垒。 3、研发管理壁垒 专用性空调产品研发具有多应用专业领域、多学科并行协同,研发跨度大等特征,从产品定位、型号规划、产品架构到系统集成、结构设计、电气控制、工艺保障等环节必须有完善的研发组织架构、良好的研发依托平台、严密的研发控制流程、严格的评审制度、高效协同的研发机制。因此,对于行业新进入者,建立符合专用性空调行业发展规律的研发管理平台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工艺能力壁垒 专用性空调制造涉及到焊接、机加工、钣金加工、涂装、压力容器制造、电气元件组装等多种工艺,将全套工艺进行系统叠加、融合存在到一起具有较大难度与较高复杂度,而加工工艺的成熟度、专业度又将直接决定产品长期运营的可靠性。此外,专用性空调行业工艺的特殊性、专业性,对于工人的技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生产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以及长时间的一线经验累积。 因此,对于专用性空调行业的新进入者,建立符合空调行业的工艺体系及工艺难点攻关能力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5、品牌壁垒 在客户选择专用性空调产品时,品牌和声誉是影响客户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被用户接受前,产品均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用户一般愿意选择有丰富的产品生产经验、行业实践经验和研发实力的公司合作。专用性空调行业新进入者6、市场开拓壁垒 专用性空调面对的客户以大中型企业为主,客户要求差异化较强杂。因此,该行业市场营销渠道的建设和拓展较为特殊,往往由设计院和工程公司的推荐、客户间的口碑相传以及客户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获取客户资源。只有具有一定实力和品牌优势的生产企业才具有持续发展和做强做大的能力,对于专用性空调行业的新进入者来说具有较高的市场开拓壁垒。(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