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鸿图(002101):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原标题:广东鸿图: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申报稿) 股票简称:广东鸿图 股票代码:002101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uangdong Hongtu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渡世纪大道 168号) 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 募集说明书 (申报稿) 保荐机构(主承销商)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二三年二月 声 明 本公司及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募集说明书及其他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保证募集说明书中财务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对本次发行所作的任何决定或意见,均不表明其对申请文件及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作出保证,也不表明其对发行人的盈利能力、投资价值或者对投资者的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任何与之相反的声明均属虚假不实陈述。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依法发行后,发行人经营与收益的变化,由发行人自行负责。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的投资价值,自主作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证券依法发行后因发行人经营与收益变化或者证券价格变动引致的投资风险。 重大事项提示 公司特别提示投资者对下列重大事项给予充分关注,并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中有关风险因素的章节。 1、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相关事项已经公司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履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主体批准、经公司 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发行尚需深圳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并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的批复后方可实施。 2、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的发行对象为包括粤科资本在内的不超过35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特定对象,包括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资产管理公司、保险机构投资者、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含上述投资者的自营账户或管理的投资产品账户)、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法人投资者和自然人等特定对象。 粤科资本拟认购数量不高于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实际发行数量的29.44%,且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粤科资本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持股比例不低于 26.00%,对认购股份数量不足 1股的尾数作舍去处理。除粤科资本以外的最终发行对象将由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在本次发行通过深交所审核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按照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及本次发行预案所规定的条件,根据竞价结果与本次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粤科资本不参与市场竞价过程,但承诺接受市场竞价结果,若通过上述市场询价方式无法产生本次发行的发行价格,则粤科资本将不参与认购。 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合格境外投资者以其管理的二只以上产品认购的,视为一个发行对象。信托公司作为发行对象,只能以自有资金认购。 全部发行对象均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的股票。前述特定发行对象中,粤科资本为公司控股股东之一,与公司构成关联关系,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 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计算公式为: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额/定价基准日前 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总量)的 80%。最终发行价格将在本次发行通过深交所审核并经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由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的范围内,根据发行对象申购报价情况及竞价结果,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公司股票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如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的发行底价将进行相应调整。 4、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的数量按照募集资金总额除以发行价格确定,且不超过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 30%,即不超过 158,663,659股。在上述范围内,最终发行数量由公司董事会在股东大会授权范围内,根据募集资金总额、实际认购情况与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协商确定。 公司股票在定价基准日至发行日期间如有派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等除权、除息事项的,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数量上限将作相应调整。 5、根据《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粤科资本认购的本次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18个月内不得转让;其他特定对象认购的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 6个月内不得转让。相关监管机关对于发行对象所认购股份限售期及到期转让股份另有要求的,从其规定。 6、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的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220,000.00万元(含220,00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用于大型一体化轻量化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广东鸿图科技园二期(汽车轻量化零部件智能制造)项目、广东鸿图汽车轻量化智能制造华北基地一期项目、广东鸿图企业技术中心升级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度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 本次募集资金到位后,若实际募集资金数额(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上述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总额,在最终确定的本次募投项目范围内,公司将根据实际募集资金数额,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等情况,调整并最终决定募集资金的具体投资项目、优先顺序及各项目的具体投资额,募集资金不足部分由公司自筹解决。 7、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 A股股票前公司的滚存未分配利润由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完成后新老股东共享。 8、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决议的有效期限为本次发行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 12个月。 9、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不会导致本公司控股股东发生变化,亦不会导致公司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 10、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3〕110号)及中国证监会《关于首发及再融资、重大资产重组摊薄即期回报有关事项的指导意见》(证监会公告〔2015〕31号)等相关法规的要求,公司就本次发行对即期回报摊薄的影响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将采取多种措施保证此次募集资金有效使用、提高未来的回报能力。有关内容详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之“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公司所制定的填补回报措施不构成对公司未来利润做出的承诺。投资者不应据此进行投资决策,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造成损失的,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11、董事会特别提醒投资者仔细阅读本募集说明书“第六节 风险因素”,注意投资风险。 (1)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汽车内外饰件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行业。公司汽车类产品收入(汽车类压铸件、汽车饰件)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了 90%。公司收入及业绩情况与整个汽车制造业的景气程度关联较大。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市场需求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大趋势并未发生明显变化,但由于中国经济正处于周期性与结构性调整的关键期间,叠加国内外宏观环境影响,如果宏观经济出现短期剧烈波动并导致公司下游产业出现萎缩,进而影响公司产品的下游需求,使公司面临收入下降的风险,将对公司的经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目前国内压铸行业企业较多,市场集中度较低,从厂均产能、技术工艺先进程度而言,具备市场口碑、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相对较少。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在近年的快速发展,居于国内前列地位的铝合金压铸件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加工能力,并积极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增强资金实力,新能源汽车对于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也刺激新的竞争者加入。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不能及时、全面、有效地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将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 (3)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公司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成型制造业务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铝液,原材料成本占公司生产成本比例较大,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较大。公司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把部分铝液价格波动的风险转移至下游客户,但公司如果不能与下游客户长期保持铝液价格联动机制,或者价格联动的幅度和时间滞后于铝液价格的变动,可能给公司的当期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4)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展、实施效果无法达到预计情况的风险 由于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是基于当前的行业环境、技术趋势和公司实际情况做出,也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与论证。但项目涉及广东省肇庆市金利镇、湖北省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实施地点,地域跨度大,投资金额高,投资回收期较长,从项目建设期的厂房设备购建、人力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管理,到达产期的产品开发研究、生产运营管理和客户销售维护,在整个实施过程中均可能受到主客观的因素影响,使得项目工程进度、达产时间和产生的经济效益均存在与预期不一致的可能性,对公司经营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募投项目实施后,公司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新的生产基地,资产规模将进一步上升,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势必将增加公司的管理半径、经营决策流程和风险控制难度。如果公司管理人员的数量、知识结构和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发行后的资产规模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要求,将会导致公司运营效率不及预期,相关管理成本上升,从而对公司未来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5)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新增折旧、摊销费用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厂房建设与设备购置,实施完成后公司每年将增加折旧费用,如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如期顺利达产,或者达产后相关产品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可能面临折旧费用增加导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目 录 声 明.............................................................................................................................. 1 重大事项提示................................................................................................................ 2 目 录.............................................................................................................................. 7 释 义............................................................................................................................ 10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 14 一、发行人概况................................................................................................... 14 二、股权结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 14 三、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19 四、发行人主要业务模式、产品或服务的主要内容....................................... 45 五、现有业务发展安排及未来发展战略........................................................... 55 六、财务性投资相关情况................................................................................... 57 七、未决诉讼、仲裁及行政处罚情况............................................................... 63 第二节 本次证券发行概要 ..................................................................................... 72 一、本次发行的背景和目的............................................................................... 72 二、发行对象与发行人的关系........................................................................... 78 三、发行证券的价格或定价方式、发行数量、限售期................................... 85 四、募集资金用途及投向................................................................................... 86 五、本次发行是否构成关联交易....................................................................... 87 六、本次发行是否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87 七、本次发行方案取得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以及尚需呈报批准的程序............................................................................................................................... 88 八、本次发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板块定位(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主业)的情况........................................................................................................................... 88 第三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 ......................................... 91 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概况....................................................................... 91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 91 三、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 99 四、募投项目经营前景、募投项目效益预测的假设条件及主要计算过程. 111 五、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现有业务或发展战略的关系......................... 116 六、公司的实施能力及资金缺口的解决方式................................................. 117 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本性投入情况............................................. 119 八、本次募投项目与公司既有业务、前次募投项目的区别和联系............. 121 九、本次募集资金运用对发行人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 123 第四节 董事会关于本次发行对公司影响的讨论与分析 ................................... 124 一、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及资产的变动或整合计划............. 124 二、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控制权结构的变化..................................... 124 三、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从事的业务存在同业竞争或潜在同业竞争的情况................................. 124 四、本次发行完成后,上市公司与发行对象及发行对象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的情况..................................................................... 125 第五节 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127 一、前次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127 二、前次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128 三、前次募集资金实际情况与已公开披露的信息对照情况......................... 141 四、会计师出具的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鉴证报告的结论......................... 141 第六节 风险因素 ................................................................................................... 142 一、对公司核心竞争力、经营稳定性及未来发展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142 二、可能导致本次发行失败或募集资金不足的因素..................................... 144 三、对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或实施效果可能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因素............................................................................................................................. 145 四、其他风险因素............................................................................................. 146 第七节 与本次发行相关的声明 ........................................................................... 148 一、全体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声明..................................................... 148 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声明..................................................................... 149 三、保荐机构(主承销商)声明..................................................................... 153 四、发行人律师的声明..................................................................................... 155 五、会计师事务所声明..................................................................................... 156 六、发行人董事会声明..................................................................................... 157 释 义 除特别说明,在本募集说明书中,下列词语具有如下意义: 一、普通词汇
第一节 发行人基本情况 一、发行人概况
(一)发行人股本结构 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发行人总股本为 528,878,866股,股权结构如下:
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发行人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如下:
1、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 9月30日,科创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5,773,700股,占比18.11%,风投公司持有公司股份 53,315,598股,占比 10.08%,粤科资本持有公司股份6,612,551股,占比 1.25%,科创公司、风投公司、粤科资本为公司控股股东,三者均为粤科集团实际控制的企业,粤科集团间接持有公司 29.44%股权,是公司实际控制人。 (1)公司控股股东基本情况 科创公司基本情况如下:
粤科集团基本情况如下:
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控股股东风投公司、科创公司、粤科资本所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质押、冻结情形。 (四)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 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持有发行人 5%以上股份的其他股东如下表所示:
高要鸿图成立于 1988年 3月 10日,注册地址为肇庆市高要区南岸镇新城路六十号,注册资本为 675.00万美元,法定代表人为王雄宇,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1200617861062X,经营范围为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涡旋压缩机、风机、负压泵、电磁液体泵、蒸气家电等机械产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 2、高要国资基本情况 高要国资成立于 1994年 12月 19日,注册地址为肇庆市高要区南岸新城路27号(原 43号),注册资本为 17,80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刁光雄,社会信用代码为 914412831954806481,经营范围为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和管理,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土地开发,房地产开发;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销售:金属制品,金属材料;自来水生产与销售;水电安装;电站投资;水库建设及经营管理。 三、发行人所处行业的主要特点及行业竞争情况 (一)发行人所处行业说明 发行人主要从事精密轻合金零部件、汽车内外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发行人所属行业为“C3670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二)行业管理体系及政策 1、行业监督管理体制 发行人所处行业受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宏观调控和行业协会自律管理。宏观管理职能由发改委、工信部承担,涉及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管理职责内容具体如下: 发改委主要职责包括:组织拟订综合性产业政策,统筹衔接工业发展规划;拟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工业重大项目布局建议和相关产业重大工程并协调实施,协调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和产业基地建设。 工信部主要职责包括: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提出行业发展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推动相关新兴产业和智能制造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是在中国境内从事汽车(摩托车)整车、零部件及汽车相关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依法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政策研究、信息服务、标准制定、贸易协调、行业自律、会展服务、国际交流、行业培训等为主要职能,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搭建平台等方面的作用。 中国铸造协会是全国铸造企业、地方社团组织及与铸造业务有关的企业、研究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等自愿结成的行业组织。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受政府部门的委托,参与有关铸造行业经济技术政策、贸易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订;协助政府组织制、修订铸造产业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构建行业协会标准体系,加快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组织推进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的贯彻实施;制定行业内部技术和业务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实施绿色、智能、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战略,对铸造产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相关工艺、技术、材料和装备,提出推广应用建议。 发行人是中国铸造协会理事单位、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轮值理事长单位、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 2、行业政策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国家陆续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指导性文件,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2)我国已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 汽车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 集、综合性强的产业,具有丰富的产业链条,与其他行业紧密相连,同时涉及宽 广的就业范围,带动了消费,从而在壮大国民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保障就业 人口、增加人民收入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汽车工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步,经过多年发展, 已形成高度完整的产业体系。2009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 国,至今已连续十二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2022年我国汽车产量、 销量均超过 2,600万辆,产销率接近 98%。 中国汽车产销量及产销率(2010-2022年)如下图所示: 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Wind资讯。 (3)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具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0年我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为 201辆,与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十四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仍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在主要经济体中将保持较高水平,中等收入人群比例将不断扩大,汽车购置等改善型需求有望持续大量释放,我国汽车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和高速度发展。 2020年全球主要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如下图所示: 单位:辆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统计。 (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 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高速增长 伴随各国政府的政策鼓励支持与技术迭代升级,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 势迅猛,市场规模逐年升高,2017年首次突破 100万辆,2018年突破 200万辆。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市场景气度大幅下滑,但新能源汽车市场仍 然保持高速增长,2021年全球销量达到 631万辆,同比增长 105.54%,渗透率提 高至 7.63%,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来源。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2015年-2021年)如下图所示: 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 ②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 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我国政策鼓励,经过多 年的规划、培育,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基础材料、三电系统核心技术、整车制 造等关键领域均取得重要突破,并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从 2015年的 33万辆增至 2022年的 689万辆,复合增长率超过 50%。2022年,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 689万辆,渗透率约 25%。 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和渗透率(2015年-2022年)如下图所示: 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概述 汽车行业是以整车装配为核心,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为支撑的产业,伴随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以及零部件采购的全球化,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征: (1)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集中度有待提升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整体保持增长态势,从我国 A股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情况来看:2010至 2021年,A股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由 2,757.87亿元增长至 10,449.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2.87%。 我国A股汽车零部件行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2010年-2021年)如下图所示: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Wind资讯。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于成熟,大部分零部件产品已实现较高程度的国产化,总体上呈现市场集中度不高、较为分散的竞争格局。截至 2018年末,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超过 10万家,其中销售收入超过 2,000万元的企业约1.3万家。从优秀企业数量来看,2022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中,我国(包括合资)上榜企业达到 10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日本 22家、美国 21家、德国18家)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超过了法国、韩国。 未来,随着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同步研发能力、系统化配套供货能力要求的提升,系统集成供应商的市场份额有望快速扩张,零部件行业尤其是一级供应商的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2)各品牌车系配套市场进入难度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主要包括欧、美、日、韩和自主等多种品牌体系,各品牌体系零部件配套供应的市场化程度有较大差异。对于国内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自主品牌是主要的配套市场,而欧美系配套市场只有部分研发能力较强、规模较大的企业才能进入,日韩系配套市场则因市场化程度最低而难以进入。
(1)压铸件行业 ①基本情况 压铸,全称压力铸造,是指在高压作用下,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模具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是铸造工艺中应用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金属热加工成形工艺方法之一,发展前景良好。压铸作为通用成型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A.压铸产品性能良好,铝合金压铸占据主导地位 由于所使用有色金属材料的优异性能,合金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而且铸造加工是在有压力的压铸机中进行,因此压铸件可以做出各种较复杂的形状,也可达到较高的精度和光洁度,从而很大程度的减少了铸件的机械加工量和铸造余量,不仅节约了电力、金属材料、还大大节约了劳动成本,适应了现代制造业中产品复杂化、精密化、轻量化、节能化的要求,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目前国内压铸行业所使用的基材主要是铝合金、锌合金、铜合金、镁合金等合金材料,其中铝合金占的比例最高,大约在 80%以上。随着汽车轻量化和节能减排的不断推进,铝合金压铸件产品应用范围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而镁合金压铸产品由于其质量轻、比强度高的特点,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B.压铸产品模块化程度不断提升 模块化是指零部件供应商应采购商要求,将多种不同的零配组件装配在一起,便于主机厂直接在总装配线上安装。传统的压铸企业专门生产压铸件,产品交由下游集成厂商装配,其生产模式及工序均比较简单,这种传统模式在整体产业链较为简单、最终产品装配简便、零部件数量较少的情况下还是适用的。随着现代生产过程变得日益复杂,最终产品总装企业对于供应链效率要求逐步提高,市场对零部件模块化集成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压铸企业亦逐步由单一的压铸件生产厂商转变为压铸、加工及装配一体化的压铸集成件厂商。 C.压铸设备通用性强,产品面向多个行业 由于压铸件的成形在模具内完成,其大小和形状取决于所选用的模具,因此压铸件生产所用的压铸机和加工所用的加工中心均具备很强的通用性。利用这些设备可以生产和加工出适合不同行业所需要的零部件。目前,各类合金压铸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与摩托车、通讯、机电、武器装备、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家电、计算机、日用五金、机械和建筑装饰等多个行业。 ②发展现状 压铸属于高效率金属成型工艺,汽车工业是压铸件最大的应用行业。自 20世纪中期至后期,压铸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变革、迭代与创新,发展势头迅猛。20世纪 70年代起,世界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在节能、低碳化背景下,对汽车减轻质量提出各种严格的要求,铝合金制造汽车零部件随之成为汽车轻量化的战略重点方向。受此影响,主要汽车工业国家的铝压铸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压铸工业与汽车工业的依存关系更加紧密。 目前全球铸件的生产和消费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家。随着经济的增长与技术的创新,世界各国对汽车、电子通讯等产品和设备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在全球“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以铝合金为主的压铸产品由于轻质化、清洁化生产等优势,市场规模得到快速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压铸件的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中国汽车、通讯和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球压铸行业产能,尤其是铝合金压铸件逐步向中国转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汽车、通讯等行业的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建立生产基地,并在中国构建零部件供应体系,另一方面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需要,建立了全球化的采购体系,这为中国部分大型压铸企业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提供了机遇。 根据中国铸造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铸件总产量达到 5,405万吨,同比增长 4.00%,汽车工业是铸件最大需求来源,汽车铸件产量为 1,540万吨,占比为28.50%;从材质铸件产量数据显示,铝(镁)合金铸件产量为 720万吨。 目前,包括广东鸿图在内的少数国内大型压铸企业已成为大型跨国汽车、通讯厂商全球采购平台的供应商,在装备和技术水平上开始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发展前景良好。 (2)汽车内外饰件行业 ①基本情况 汽车内外饰件是汽车整车不可缺少的部件。汽车内饰件包括仪表板、装饰条、门扣手、出风口等,汽车外饰件包括前后保险杠、散热器格栅、字牌、标牌、车轮盖、扰流板、防擦条、门拉手等。 从工艺发展现状的角度来看,“以塑代钢”是行业的发展趋势。其中,外饰件:以塑代钢,可减轻汽车重量,达到节能的目的;内饰件:用可吸收冲击能量和震动能量的弹性体和发泡塑料制造仪表板、座椅、头枕等部件产品,达到安全、环保、舒适的目的,减轻碰撞对人体的伤害,提高汽车的安全系数。 从行业发展规模的角度看,近些年,随着汽车行业整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汽车内外饰件企业发展迅速,部分实力较强、上市较早的企业已取得规模、技术优势,成为主机厂稳定的一级配套供应商。但总体来看,行业内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汽车内外饰件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华北地区。 未来汽车内外饰件制作工艺除了逐步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外,另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汽车内外饰件设计已不再停留于对单一零部件的设计开发,而是从整体内外饰系统进行集成设计,平台战略、系统化开发、模块化制造、集成化供货逐渐成为汽车内外饰件行业的发展趋势。二是逐步适应客户个性化订制需求,提供 DIY式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将成为以后汽车内外饰件制造工艺必须适应的潮流和趋势。 ②发展现状 与我国汽车行业整体特点相同,汽车塑料内外饰件行业中外资/合资企业占有明显优势,他们凭借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等,产品在质量性能等方面要优于国产产品,主要生产高端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产品。随着我国汽车内外饰件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产品升级,国内本土汽车塑料内外饰件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越来越大,现有的市场竞争格局在逐渐扭转。 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国内外饰企业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北、华北地区。 其中华东地区无论是在公司数量还是产业规模上都要领先于其它地区,其次是中南地区,内外饰企业主要围绕东风和广汽分布。近年来西南地区也发展很快,除了原有的长安、力帆等汽车集团外,大众、一汽、华晨等整车厂落户西部,很多零部件企业纷纷跟进。 我国汽车内外饰件企业主要围绕在汽车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整车厂展开业务。随着整车厂对内外饰件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内外饰件企业也呈现出等级分化的现象。整车厂对于内外饰件供应商通常进行严格的质量考核,只有经过考核的合规供应商才可以进入整车厂的供应商名单。 整车厂开发出新车型后,通过招标等方式在供应商名单中选定部分内外饰件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将相应内外饰件发包给其进行升级、开发及生产。被选定的一级配套供应商在该款车型的整个生产期内,一般都会被指定为该车型汽车供应相应的内外饰件,整车厂不会轻易更换一级配套供应商。与一级配套供应商较稳定的地位相比,为内外饰件一级配套供应商生产零配件的二、三级供应商的竞争状况较为激烈。由于企业数量众多、专注于特定产品和工序,且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二、三级供应商主要依靠成本、价格优势进行竞争,产品可替代性比较强。 (四)行业主要壁垒 1、客户壁垒 全球主要整车制造商或大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选择上游配套供应商过程中,拥有一整套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标准。一般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汽车协会组织建立的零部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ISO/TS16949)审核后方可成为整车制造商或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候选供应商。 通过上述认证后,整车制造商通常自建一套独立严格的认证标准,从质量、成本、物流、研发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评分审核;在相关配套零部件进行批量生产前还需履行严格的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和生产件批准程序(PPAP),并经过反复的试装和验证。 经过上述审核工作后,整车制造商与供应商一般都会建立长期稳定的采购关系,整车制造商对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格认证,其更换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的转换成本高且周期长,双方会形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因此,若要进入整车制造商的供应体系,零部件制造企业需要在企业规模、技术水平、产品品质、及时供货、环保安全等诸多方面取得竞争优势,保持领先地位。行业下游严格的认证标准对汽车零部件行业参与者形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2、技术壁垒 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形状复杂、对材料性能、精度具有较高要求,其生产过程中的零件设计、模具制造、压铸、精密加工、工艺优化等各环节均需要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因此,压铸企业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材料开发与制备技术、压铸技术,在产品方案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方面也需要一定技术储备,才能满足整车厂商对产品的质量要求。 在汽车内外饰件行业,企业必须具备先进的模具制造、注塑工艺、电镀工艺、油漆工艺等技术开发能力才能满足主机厂的配套要求。新进入者一般规模较小,技术开发能力较差,研发投入较少,难以形成批量生产能力。 3、资金壁垒 压铸行业投资门槛高、资本开支大、回报周期长,为保证技术领先,需要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巩固产品质量。压铸产品制造环节所需的熔炼设备、压铸单元设备、模具生产设备、机加工设备、精密检测设备,均需投入大量的购置费用。 在生产高端精密零部件时,压铸厂商需要采购高端进口设备,以保证产品的精度、强度、可加工性等技术指标达到较高的水平,对行业内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汽车内外饰件生产企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购建厂房、生产设备和试验、检测设备,才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满足主机厂的供货要求。另外,为满足主机厂及时交货和较长信用期要求,企业需要有充裕的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储备,以及承受较大的应收账款压力,因此企业的流动资金需求很大,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难以符合各大主机厂的配套要求。 (五)行业利润水平 汽车零部件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特征,利润变动趋势与下游整车市场价格变化、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息息相关。 第一,随着整车售价变化,汽车零部件价格会发生阶段性波动,一般而言,新车型与改款车型上市初期,整车销售价格较高、利润空间较大,为其配套的零部件相应具备较高的盈利水平。但替代车型的推出促使原有车型降低售价,配套零部件的价格相应下降。 第二,汽车零部件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以压铸行业为例,原材料主要为铝材,采购价格受到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如不能及时将原材料价格波动传导至下游客户,行业利润空间将受到影响。另外,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有较大部分出口至境外市场,贸易政策及汇率波动亦会对行业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随着下游行业蓬勃发展,汽车零部件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有助于行业利润水平提升。同时,较高的行业进入壁垒制约了新竞争者参与,进一步保障行业利润水平。 (六)市场未来发展展望 1、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发展趋势 伴随着汽车产业不同环节分工的不断推进、演变造就了汽车产业的专业化。 随着汽车产业专业化生产的发展,产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不断细化和深化。汽车产品全过程专业化分工的生产体系,有力推动了汽车产业的变革。在这一过程中,一级、二级、三级等专业化零部件供应商的数量显著增加,实现专业化产业链的大延伸。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愈发重要。例如,通用、福特、丰田等跨国汽车公司生产经营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逐步转向精简机构、以开发整车项目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其在扩大产能规模的同时,大幅降低了零部件自制率,取而代之的是与外部零部件企业形成基于市场的配套供应关系。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大大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市场发展并创造出庞大持续的市场需求。蔚来、小鹏、比亚迪、一汽、上汽、奇瑞、吉利汽车、东风、长安等国内具有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也逐步重视和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为带动我国零部件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发行人产品已广泛配套于上述自主品牌汽车,将随着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成长而发展。 近年来,外资零部件厂商逐步调整战略,剥离其传统业务,集中发展自身具有竞争力或者盈利空间的高端业务,这为国内自主品牌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提供了收购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机会,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能够逐渐打破外资技术和供给垄断的局面,向高壁垒、高附加值产品领域转型升级,未来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景气发展值得期待。 2、发行人所处汽车细分行业发展趋势 (1)压铸行业发展趋势 ①汽车轻量化是持续趋势,铝合金精密压铸件在汽车应用领域的发展空间仍然较大 汽车轻量化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路径,轻量化目的是减少整备重量的同时不牺牲可靠性等性能指标,是一项综合了安全性、力学性能和经济性的系统工程。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2035年燃油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 25%,纯电乘用车轻量化系数降低 35%,其制定的轻量化具体发展技术路线的情况如下:
轻量化对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提升燃油车油耗表现,增加电动车续航里程,有效缓解电动车续航里程的瓶颈问题,其中车身+底盘结构件作为汽车轻量化重要组成部分,轻量化趋势明确,空间广阔。 ②铝合金压铸件在汽车上的应用不断扩大 与钢材相比,铝合金具有轻巧、耐磨性强、机械强度高、传热及导电性能好、 耐高温性强等优势,在汽车轻量化趋势下将得到广泛应用。 围绕未来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针对铝 镁合金应用体系明确了典型目标、关键技术和基础支撑,铝合金在汽车轻量化多 材料综合应用体系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对于传统燃油汽车而言,车身重量与耗油量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减轻整车重量是提高续航里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此背景下,铝合金压铸件可以有效满足燃油汽车降低油耗减排、新能源汽车增加续航里程的需求。 以传统燃油汽车为例,发动机系统、传动系统、车身系统使用铝合金材料将产生明显的减重效果。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实现车身轻量化的路径主要是围绕汽车的车身结构、材料和电池等三个方面进行减重。材料主要是加大铝和镁的使用,车身结构减重主要是从整车设计结构方面进行简化,通过较少的材料和车重实现安全和性能要求。(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