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东尼电子(603595):东尼电子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3年03月10日 19:59:47 中财网
原标题:东尼电子:东尼电子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3595 公司简称:东尼电子







浙江东尼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4649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232,442,326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806,243.74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10.00%。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东尼电子603595


联系人和 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罗斌斌潘琳艳、邵鑫杰
办公地址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利济东路555号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利济东路555号
电话0572-32566680572-325666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消费电子行业
公司消费电子行业产品主要包括超微细电子线材、无线充电隔磁材料。

根据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分类注释》的分类,电子线材按线径规格划分为普通电子线材和微细电子线材两类。普通电子线材是指线径规格大于Φ0.6mm的电子线材,微细电子线材是指线径规格小于Φ0.6mm的电子线材。

微细电子线材生产属于精益生产范畴,由于其线径细、漆膜薄,对于生产设备、工艺及公司管理均有着较高要求。自上世纪以来,微细电子线材的核心生产技术主要由德国益利素勒精线、日本大黑线材和日本三铃等国际知名企业掌握,国内企业在工艺技术及产能规模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伴随着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技术转移,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微细电子线材生产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品品质及供应能力方面能够与国际知名企业形成一定竞争。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一直紧跟电子线材发展方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超微细电子线材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公司所生产的超微细电子线材线径已可以低至Φ0.016mm,在传输效率、抗冲击和耐腐蚀等方面的品质都有着较大的优势,可以满足近年来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以及医疗器械领域对于小型化、传导效率、稳定性等诸多方面的要求。

无线充电是未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发展方向,而无线充电材料及器件是制造无线充电设备的基础材料。无线充电场景的形成,无线充电标准的逐渐融合以及无线充电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提升无线充电材料及器件的市场规模。随着智能手机更新换代的不断加快,截至目前已有超过百余款智能手机支持无线充电,该行业产业链日趋成熟,无线充电功能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目前无线充电产业链主要包括方案设计、电源芯片、磁性材料、传输线圈和模组制造。无线充电磁性材料作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在无线充电系统中,可以提高感应磁场和充电效率,屏蔽线圈对其他部件的干扰。

在疫情、海外冲突、全球通胀和创新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需求收缩的背景下,叠加此前缺货涨价行情衍生出供应端的持续扩张,消费电子行业在 2022年持续表现不佳。据国际数据公司(IDC)数据,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 12.1亿台,同比下降 11.3%,;国内市场方面,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2.86亿台,同比下降 13.2%。

2、太阳能光伏行业
公司太阳能光伏行业产品主要为金刚石切割线、太阳能胶膜。

在光伏度电成本不断下降与碳中和政策的推动下,光伏装机量持续提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计,202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 270~330GW,年化增长率为 15.7%~20.5%;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达 90~110GW,年化增长率为 13.3%~17.9%。光伏装机量的提升将带动上游关键材料的快速发展。

2022年 6月 1日,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日前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发电量达到 3.3万亿千瓦时左右。“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量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占比超过 50%,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实现翻倍。

据 CPIA数据,2022年我国硅片产量 357GW,同比增长 57.5%;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87.41GW,同比增长 59.3%,其中集中式光伏新增 36.3GW,同比增长 41.8%,分布式光伏新增51.1GW,同比增长 74.5%;光伏累计装机达 392.61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连续 10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连续 8年位居全球首位。

3、医疗行业
公司医疗行业产品主要为医疗线束。

随着全球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健康行业的需求将持续提升。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时间早,市场规模庞大,增长稳定。Evaluate MedTech数据显示,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到 2024年预计将达 5,945亿美元,期间复合增长率为5.6%。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产品普及需求与升级换代需求并存,近年来增长速度较快。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疫情期间暴露出我国医疗设备配备不足等现状。2021年以来,医疗投入大幅增加,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导的医疗新基建已经开始,医疗新基建项目从包括北上广深在内的大城市逐渐拓展到其他城市。

公司医疗线束产品主要应用于超声探头等医疗器械。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已达到 537亿元,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 1100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到7.3%。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医疗需求将不断释放,由于分级诊疗、促进器械国产化的政策助力,公司的医疗线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4、新能源汽车行业
公司新能源汽车行业产品主要为极耳、铝塑膜。

从国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来看,新型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迅猛,智能化电动汽车技术在下一个十年将有可能大大改变整个汽车工业格局。

随着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国家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中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民经济提质增效的重要路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2015年以来产销量、保有量连续五年居世界首位,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国家鼓励构建新型产业生态,推动动力电池全价值链发展,建立健全动力电池模块化标准体系,加快突破关键制造装备,提高工艺水平和生产效率;到 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 20%左右,进一步强化新能源车的支持发展力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到,我国新能源汽车近两年来高速发展,连续 8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2年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 705.8万辆和 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高出上年 12.1个百分点。亿欧智库预测,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将达 2580万辆,动力电池需求 1485GWh。

公司电池极耳产品主要运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内。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将带动上游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相关行业持续向好。

5、半导体行业
公司半导体行业产品为碳化硅半导体材料。

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继硅材料之后最有前景的半导体材料之一,与硅材料相比,以碳化硅晶片为衬底制造的半导体器件具备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高频、低能耗、抗辐射能力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5G通讯、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现代工业领域。2021年 8月 14日,工信部答复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 1095号提案称,将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基复合材料等纳入“十四五”产业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以全面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攻克“卡脖子”品种,提高碳基新材料等产品质量,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根据 Yole数据,2027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由 2021年的10.90亿美元增至 62.97亿美元,2021-2027年每年以 34%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公司主要生产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为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关键原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功率器件,需求有望随着器件市场规模的增长而取得快速增长,根据 Yole数据,2021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市场规模为 3.80亿美元,预计 2027年将增长至 21.6亿美元。


公司专注于超微细合金线材、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它新材料的应用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生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太阳能光伏、医疗、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五大领域:超微细电子线材、无线充电隔磁材料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金刚石切割线、节能型太阳能胶膜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线束主要应用于医疗及汽车行业;极耳、铝塑膜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主要应用于半导体行业。

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借助对各类金属基材及新材料的深刻理解,不断开发新产品并将产品线延伸至不同的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公司基于现有客户需求,不断为其配套研发、升级产品类型,使其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及应用方面不断升级的需求,提升客户黏性,与客户共同发展。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总资产4,288,303,750.313,271,618,503.6931.082,214,977,115.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1,907,531,027.241,599,042,227.8319.291,108,876,414.79
营业收入1,888,589,919.541,339,010,863.4641.04928,103,630.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08,049,291.9433,414,050.99223.3647,833,240.8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65,698,447.9014,010,083.75368.9418,747,326.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166,435,042.4627,866,043.17-697.27105,175,687.3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352.88增加3.47个 百分点4.4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60.16187.500.2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60.16187.500.2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385,603,287.38452,773,171.09593,168,853.59457,044,607.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8,483,005.5744,984,978.4442,985,583.451,595,724.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18,309,850.5427,899,270.6235,538,965.99-16,049,639.2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53,487,218.75-107,282,135.88-163,022,075.4750,381,950.14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1,984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15,392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不适用      
前 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 增减期末持股 数量比例 (%)持有有限 售条件的 股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 情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沈新芳 74,970,00032.25 质押47,870,000境内自 然人
沈晓宇 38,704,60216.6538,704,602 境内自 然人
张英 12,901,5335.5512,901,533未知 境内自 然人
何雪萍3,639,58210,740,0004.62 未知 境内自 然人
湖州新型城市投资发 展集团有限公司 6,637,1682.86 未知 国有法 人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 限公司 5,693,9842.45 未知 境内非 国有法 人
湖州吴兴卓融管理咨 询有限公司 3,750,0001.61 未知 国有法 人
杜四明-396,0242,526,7801.09 未知 境内自 然人
胡勃1,825,6611,825,6610.79 未知 境内自 然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富国长期成 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 金1,464,5841,464,5840.63 未知 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 说明公司已知沈晓宇系沈新芳之子,沈新芳、沈晓宇为一致行动人, 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除此之外,未知其他股东之 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亦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属于《上市公 司收购管理办法》规定的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 数量的说明不适用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光伏、医疗、新能源业务保持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和毛利同比均有提升;半导体业务开始小批量供货,形成少量营收;外销产品以美元结算为主,受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本期产生汇兑收益,而上年同期为汇兑损失。综上,公司净利润大幅增加。2022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188,858.99万元,同比增长 41.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04.93万元,同比增长 223.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569.84万元,同比增长 368.94%。2022年度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1、消费电子业务逆势增长
报告期内,虽然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放缓,但公司深耕该领域,与下游客户深度紧密合作,并进一步加强运营管理,降本增效,叠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消费电子业务的营收和毛利相比去年同期均有增加。

2、光伏、医疗、新能源业务稳步发展
报告期内,光伏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公司光伏业务在 2021年基础上得到稳步发展。其中金刚石切割线产品持续进行技术设备改造,订单量增加,营收和毛利均有大幅提升;太阳能胶膜产品从 2021年 9月开始对部分客户小批量供货,2022年已成为光伏业务新的营收贡献点。

报告期内,公司医疗、新能源业务与现有客户合作不断加深,保持良好发展趋势,配套供应线束、极耳等产品,营收和毛利均有提升,公司还将积极推进其他客户的验证量产进程。

3、半导体业务形成阶段性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研发成功,并与下游客户签订正式的订单合同,开始小批量供货,形成少量营业收入。2023年 1月,公司与下游客户签订重大合同,约定了未来三年的交货数量,后续公司继续注重技术工艺研发的同时将积极推进量产爬坡进程。

4、持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品质,拓宽应用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发,全年研发投入 11,283.61万元,同比增长 15.77%,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5.97%。2022年度,公司在研项目主要包括消费电子领域的无线充电隔磁材料、LCP材料,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铝塑膜、线路板,光伏领域的钨丝金刚线,半导体领域的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等。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累计取得专利 76项(其中发明专利 8项、实用新型68项)。随着研发项目的不断量产与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将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销售规模。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