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昆药集团(600422):昆药集团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昆药集团:昆药集团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0422 公司简称:昆药集团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钟祥刚、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志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杨学炳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实际有权参与本次权益分派的股数为基数分配利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0元(含税),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在本预案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回购股份、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和/或有权参与权益分派的股数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的原则进行分配,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剩余未分配利润转入下一年度。本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予以审议。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因存在不确定性,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4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8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2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 61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2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1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相关资料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二)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本集团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确认依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公告[2008]43号)的规定执行。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概述 2022年,受乌克兰危机、大国博弈等因素推动,各国经济不同程度受“通胀潮”扰动。为应对来势汹汹的全球通胀冲击,高通胀经济体纷纷采取包括提高利率水平在内的政策措施遏制通胀。通胀应对又进一步抑制了消费和投资需求,加大经济增速下行压力,全球金融市场、外汇市场波动加剧,世界经济在“全球胀”中持续下行。面对诸多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国内经济顶住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凭借强大韧劲和旺盛活力,在持重缓进中迎来“中国稳”。随着四季度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相关政策全面优化落地,内需指标开始回暖,商品零售迅速修复,消费作为“内循环”引擎提升空间较大,中国经济的常态回归较预期更早、更扎实。 医药行业领域,政策端,产业向上的确定性明确,供、需、支付三方政策具备延续性,且不断调整和完善,合力推动产业深度蜕变向高端进化。《“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等重要政策出台,为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政策框架。国务院、国家药监局、医保局、卫健委等相关部委陆续发布多项政策,全方位推动和鼓励国产替代、真创新、国际化,产业创新质量更高、研发生态更优。集采和医保谈判常态化,引导行业在重塑市场格局、压缩利润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国产药品转向以品质、价格和临床效果为导向,促使企业在研发、品种、产能、供应链上合理规划、模式优化、迭代创新,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同时,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升级。需求端,深度老龄化带来包括慢性疾病及肿瘤等治疗领域用药需求,叠加健康需求提升及消费医疗的持续升级,为行业整体需求及结构变化改善带来增量空间。中医药细分领域,国家政策持续出台,支持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并为十四五中药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各级政府、各部门对中医药工作支持力度空前,社会各界对中医药在疾病“防治康”各阶段所发挥的独特优势认可度明显提升,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展现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中医药产业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战略机遇。与此同时,在老龄化加深及大众健康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下,中药兼具医疗及消费属性,需求端渗透率及黏性持续提升,中药消费品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受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挤压,中药消费品主渠道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渠道管理完善、品牌延展好、产品体系迭代能力强的品牌中药企业将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2022年 5月,华立医药及其一致行动人华立集团与华润三九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所持有的公司合计约 2.12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 28%)转让给华润三九;12月 30日,双方就本次股份协议转让事项完成过户登记手续;2023年 1月 19日,随着公司董、监事会改组工作圆满完成,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华润三九,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华润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成为华润三九旗下成员企业。面对行业产业格局的持续变迁及新老股东更替的关键变化,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咬定目标、靶向发力,持续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蓄势增能。公司坚持以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和创新力巩固和构建细分赛道的护城河和竞争壁垒,激发内生动力、汇聚增长合力,实现慢病管理和精品国药两大平台的稳健增长;依托在植物药领域所建构的赛道优势和网络布局,挖掘三七、青蒿等植物资源在产业链布局上的价值最大化,推动公司昆药健康、海外板块不断实现迭代升级和自我超越,为公司新业务板块打造积蓄新势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28,206.35万元,同比增长 0.35%。 (一)慢病管理、精品国药双平台驭变图强,巩固优势、从新出发 面对集采常态化、消费健康化、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新趋势,公司聚焦“大品种-大品牌-大品类”战略关键点,以商业化能力建构为核心,以数智化平台搭建为抓手,以多维模式升级为驱动,以品牌塑造提升为突破,着力打造以“昆药血塞通”系列产品为核心的慢病管理平台和以“昆中药 1381”系列精品国药为核心的健康消费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强学术+强品牌”深度赋能,“昆药血塞通”加速构建慢病管理平台:聚焦“中风防治”这一重要慢病市场,持续树立品牌专业标杆,下沉市场资源配置,搭建以中风防治为核心的心脑血管慢病管理生态圈,致力将昆药血塞通打造为中风防治领域专业品牌。公司持续探索基层医疗FBBC模式(“F”即上游药品生产企业,“B”即医药流通企业,第二个“B”即终端药店和诊所,“C”即消费者)以承接处方药下沉,借助 DDI(渠道数据自动采集)直连等数字化手段助力营销模式升级,加强非医保品种销售渠道的挖掘和建设,通过多维探索模式升级驱动销售增长。报告期内,面对国家对中成药集采“扩圈”趋势,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参与策略、积极参与省际联盟集采,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在以湖北、广东、北京牵头的省际联盟集采中连下数城。公司紧抓注射用血塞通(冻干)集采联盟中标契机,积极推进中标省份执标,较快速提升产品在相关市场占有率。 在守住基本盘的基础上,公司以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等药品被纳入医保药品支付试点品种范围为突破口,以相对具备竞争优势的品规产品亮剑争锋打头阵,积极推动纳入产品在各省的解限落地执行,为增量盘稳步提速奠定基础。报告期内,注射用血塞通(冻干)同比增长 72.64%。与此同时,公司努力克服部分血塞通口服剂产品未参与部分省际联盟集采等因素影响,一方面,以“自营+招商”模式,持续提升终端掌控与医院开发能力,并充分发挥血塞通软胶囊与血塞通滴丸的渠道组合优势,尽可能保持院内市场销售平稳度过集采 “阵痛期”。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开拓院外市场,“学术赋能+品牌打造”双管齐下,坚持专业和学术赋能大零售,增加渠道对产品的价值认同;深刻洞察消费者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黏度。报告期内,昆药血塞通系列口服产品同比下滑 15.60%。 “老字号+大单品”破冰出圈,“昆中药1381”稳步打造精品国药平台:“昆中药 1381”借助悠久深厚的中医药文化积淀和老号品牌势能,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三大黄金单品,全力打造中国老字号一线品牌。报告期内,行业发声、品牌打造,高曝光、高流量、高渗透,提升中药老字号品牌价值。线上,推进以消费者为核心的媒体传播,多个媒体渠道设立营销话题,传递品牌理念,扩大品牌曝光度。线下,以“每餐一包,四季健脾胃”的形象成为话题单品,通过《昆中药补脾白皮书》、补脾演说家等项目在公众中进行脾胃健康科普教育,全域持续积累消费者规模,加深消费群体的品牌忠诚度,为“昆中药 1381”品牌成长带来“新势力”。携手荣华、万民、一心堂、健之佳、神威大药房等大连锁药店,实现参苓健脾胃颗粒梯媒广告高覆盖广投放。参苓健脾胃颗粒品牌渗透率从 2019年-2022年持续上涨至 3倍。国博参展、人才培养,多渠道、多模式、多维度,实现中药老字号文化价值。昆中药应邀参加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家中医药博物馆主办的 “智慧之光——中医药文化展” 。作为应邀的 8家中药老字号企业之一,昆中药以扎根红土、云药传承为主线,致力于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承好中医药文化精髓,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同时,围绕行业人才培养、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联合各大连锁共同打造首席店面运营官,我是小中医系列活动课程。赋能门店运营,推广中医药文化传播。携手连锁、抢滩电商,广渠道、广覆盖、广触达,提升中药老字号渠道价值。抢占战略高地、聚焦区域龙头,抢滩线上电商,昆中药持续加大对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为主的精品国药的市场推广与品牌打造,加速销售渠道的开拓与覆盖,实现品牌影响力与产品触达力双提升。先后与一心堂、健之佳、老百姓、大参林、高济医疗、益丰、漱玉平民等连锁终端签订参苓健脾胃颗粒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各大连锁药店,通过品牌出圈、营销跨界、终端场景等八大增量驱动 OTC快消化营销,实现线上线下、渠道内外联动赋能,全面构建“昆中药 1381”渠道力。 爆品打造、管线补充,多品种、多品类、多品规,重塑中药老字号产品价值。在重点聚焦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核心品种打造的同时,持续培育清肺化痰丸、金花消痤丸、口咽清丸等在内的潜力品种和特色品种,并取得安宫牛黄丸、板蓝根颗粒等产品上市许可批件,从品类、规模等不同维度构建产品梯队。报告期内,昆中药营收、利润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营业收入 131,909.55万元,同比增长 8.80%,实现净利润 14,232.92万元,同比增长 57.50%;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清肺化痰丸、金花消痤丸分别同比增长 22.66%、20.90%、29.22%、19.44%、60.21%。 (二)昆药健康、海外板块新业务以变促进,厚积薄发、蓄力前行 多点突破、多点开花,昆药健康跑出加速度。2022年度,渠道拓展、单品打造、研发提速多频共振,驱动昆药健康在迭代升级中完成加速跑,销售规模突破 2亿元,同比增长 104%。多渠道拓展,新零售突破。2022年, K昆药/KPC京东自营双入驻, 3000家线下便利超市系列产品上架,覆盖昆明 80%的终端,线上线下双平台发力;昆药三七牙膏分别与辛选基地、云南抖音直播基地达成战略合作,直播攻坚战再下一城。昆药 KPC首家自有品牌新零售样板店——KPC昆药科技美肤馆正式落地杭州西嘉广场,标志着昆药健康进入了用户粘度更高、价值更突出的“皮肤管理”新赛道。打造明星单品,布局品牌矩阵。昆药健康围绕核心植物资源在大健康产业链上精耕细作,以大单品为核心进行产品连带和品类升级形成产品线,并基于不同赛道、细分消费者需求布局品牌矩阵,形成以 KPC为核心品牌的功效护肤产品群、以 K昆药为核心品牌的口腔护理产品群和以云昆为核心品牌的保健养生产品群。研发升级,创新提速。昆药健康坚守长期主义,逐步探索从渠道营销向研发布局的跨越,搭建符合业务发展的研发体系。2022年与华西医院、华西口腔医院、重庆中医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权威专业机构及相关权威专家医研共创,布局研发;与珀莱雅、诺斯贝尔、膜法世家、香港彭氏集团等行业知名企业共同开展多个研发项目,构筑昆药健康未来发展的技术支撑和竞争壁垒。 多措并举、多管齐下,海外板块拼出新精彩。面对严峻多变的国际局势,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产业全球化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PQ(生产预认证)认证有序推进。 2022年科泰复 12片 BE获得世卫认可,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整改完成,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及 GVP(药物警戒质量管理规范)体系建设完成。招投标、销售推广进展顺利。2022年,获得联合国国际招投标项目,在国际招投标项目上有了新的拓展,为公司产品进入国际公立采购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加大产品海外渠道的销售推广力度,带动抗疟药、植物药海外销量稳步提升。其中,在 2022年“世界疟疾日”布展及公益骑行在线上推广覆盖 30万医护工作者;越南开展多场全国性学术会议,针剂销售同比增长 150%;蒙古国植物药学术推广及患者认可度提升,总体销售同比增长 114%。对外援助屡结硕果:2022年,参与国家对外援助物资紧急项目 7个,参与云南省政府援周边国家物资项目 2个。 (三)研发创新、循证医学多渠道变中突破,齐头并进、布局长远 聚焦核心治疗领域,研发创新持续蓄力。创新药物临床试验顺利推进:自主研发的适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药/天然药物 1类新药 KYAZ01-2011-020已完成 I期临床研究,正式进入 II期临床研究。适用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的 1类创新药 KYAH01-2016-079继续推进 I期临床研究,病例继续入组中。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团队)合作的、适用于治疗自体免疫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 KYAH02-2016-078的 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数据清理,质控和总结报告修订定稿中。一致性评价项目有新进展:精神类用药化学注射剂一致性评价项目KYAH06-2018-094已提交申报,是国内同品种首家申报。二次开发项目获突破:协助子公司武陵山在产抗疟药原料工艺改进的二次开发项目 KYAH07-2014-071喜获批准;降血脂药 KYEH11-2021-167获准恢复生产;原治疗麻风药后发现为罕见病线状 IgA大疱性皮病唯一特效药的项目KYAD13-2022-189P2获准恢复生产,为寻药无门的患者提供了用药可能;血塞通软胶囊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经济学评价顺利结题多个新立项项目正式启动。产品引进再获佳绩:子公司昆中药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安宫牛黄丸《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成为安宫牛黄丸的上市许可持有人,将进一步丰富昆中药精品国药产品管线。 持续进行产品循证医学研究,以学术力助推产品品牌质量建设。公司加快产品循证医学研究,打造产品临床疗效、质量标杆。核心产品临床疗效再添新证据。(1)血塞通软胶囊:与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合作开展的“血塞通软胶囊用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临床价值与医疗资源使用分析项目结题会”成功召开,研究结果表明血塞通软胶囊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具有明确的经济性优势,并肯定了血塞通软胶囊的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同时,APM(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最新 Meta分析文章表明昆药血塞通软胶囊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安全有效。(2)天麻素注射液:《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影响因子 7.419)发布天麻素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天麻素可广泛用于各类前庭疾病患者的治疗,改善前庭运动功能障碍。 (3)舒肝颗粒:“舒肝颗粒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ixed anxiety-depressive disorder, MADD)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发表在国际期刊《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证明了舒肝颗粒对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治疗效果明显,这是首个在中国甚至世界上进行MADD治疗的随机对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科学与治疗,影响因子 7.035)刊登了舒肝颗粒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微生物和代谢产物改善 PI3K/Akt/mTOR通路蛋白磷酸化抑制海马炎症,为舒肝颗粒抗抑郁明确了靶点和药理机制。多产品入选 2022年版《临床路径释义》。《脑梗死临床路径释义》推荐血塞通制剂,《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释义》推荐灯银脑通胶囊,《突发性耳聋临床路径释义》推荐使用天麻素,麻芩止咳糖浆进入《儿童祛痰止咳治疗专家共识》,舒肝颗粒纳入中国中医心身医学 2022学术年会的《中成药治疗抑郁障碍临床应用指南》。 (四)营销平台、质量体系多板块以新应变,提质增效、焕新赋能 营销架构整合加快。公司围绕“一个昆药”、“一个标准”、“一种语言”、“一种管理文化”的数字化目标,整合集团本部、昆中药、贝克诺顿三大营销团队。报告期内,公司成立昆药集团营销有限公司,整合营销团队,共享后台资源,提升企业运作效率,数字化重构企业价值链,全方位赋能公司变革升级。公司持续通过业务前台改革带动中、后台团队整合;持续推进统一数据口径、统一评价标准、统一沟通语言的目标工作;打造“品牌集群”、“产品集群”、“车间集群”、“事业部集群”、“平台集群”等模块集群;实现数字信息透明化、公开化、数据动态化,促进集团内资源共享、工作协同,制造效率、人均效率、整体效率提升。 质量体系规范加紧。公司围绕“国际标准,全球信赖”的质量管理理念,以卓越绩效为引领,持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将质量管理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支撑,综合运用目标管理、预防、监测、评估、内控、改善六大系统,贯穿总部/子公司/基层单位三层级,质量管理体系总体上健康运行,有效地保障了集团各领域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公司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覆盖产品、服务及上下游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系统;对主要子公司进行了 GMP审计,公司内部的部门/分厂进行了 16次质量审计;保证质量体系持续合规的同时持续进行质量提升。公司基于药品安全性特征持续开展药物警戒活动,2022年,公司药物警戒体系由云南省药品评价中心推荐,获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文表扬。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业务领域覆盖医药全产业链,核心业务涵盖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医药流通及大健康产业等领域。 (一)中医药行业迎来支持政策落地爆发期,中医药战略地位跃上新高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家药监局、医保局陆续出台系列政策,从中药研发创新、行业标准化、医疗服务、医保支付等方面加强高位谋划与指导,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健康长远发展。 2022年以来中医药主要支持政策汇总:
中成药集采常态化,降价相对温和。2021年 9月 25日,湖北省医保局牵头的《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 1 号)》发布,涉及临床用量大、金额高、生产企业较多的中成药,共分为 17组,76个品种。2022年中药集采持续落地,从湖北等 19省联盟、广东等 6省联盟、北京市和山东省中成药集中带量谈判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来看,中药集采平均降幅温和,独家品种及市场竞争不足的非独家品种受益明显。2022年 9月份《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2022年第 1号)》发布,30个省级行政单位参与其中,拉开了中成药全国集采的序幕,中成药集采在试点走向全国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化、流程化。 (三)医保免疫叠加需求提升,中药 OTC迎来扩容新机遇 随着人们自我药疗能力增强以及第二销售终端扩容,中药 OTC规模也在稳步扩大。 一方面,国家在医疗市场出台的“零差率”政策,进一步推动处方外流。随着“处方外流”和“医药分开”落地,药品销售预计逐步流向院外市场,零售市场具有扩容机会。另一方面,随着中药集采成熟化、常态化,部分具备品牌优势、不单独依赖院内市场的中药产品转而开拓院外市场,也将带动中药OTC品类的增长。随着民众健康消费意识提升,具有健康消费属性的自我药疗产品有望持续增长,受益于线上渠道及中成药品牌效应的持续焕新迭代,中成药 OTC 健康管理品类占比实现稳步提升,这也将为具有品牌延展、渠道扩张、定价能力强的品牌中药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四)中医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中药创新研发进入新时代 随着监管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现代制药科学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有机融合,未来多元化、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将逐步构建,推动中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瑰宝,政策鼓励中药创新,市场需求增量,中药创新活力和潜能不断释放。与此同时,医保谈判作为中成药放量的重要催化剂,衔接了中药新药研发和商业化的重要一环。中药创新政策频出、审批时间缩短,推动中药创新步伐加快,中药创新药开始迎来爆发期。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依托 72年的药物研发传统、植物药研发实力以及全球化布局的营销网络,秉承“绿色昆药、福祉社会”的企业使命,持续推进昆药血塞通和“昆中药 1381”精品国药两大系列产品的盈利增长,坚持以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和创新力持续巩固和构建细分赛道的护城河和竞争壁垒,为公司中长期稳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一)医药制造工业 公司依托昆药、昆中药、贝克诺顿、贝克诺顿(浙江)、血塞通药业、版纳药业、武陵山制药七大国家 GMP标准的现代化医药生产平台,拥有粉针剂、注射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丸剂、散剂等全剂型智能化生产线,公司共有产品批准文号 600余张,是全国独具特色的天然植物药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企业。公司产品涵盖心脑血管、骨科、抗疟疾及脾胃类、妇科(身心)类等治疗领域,核心产品包括昆药血塞通系列、蒿甲醚系列、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玻璃酸钠注射液、阿法骨化醇软胶囊、草乌甲素软胶囊等。公司多个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多年占领中国市场优势地位。 营销模式:公司依托品类丰富且独具竞争优势的产品群,强化昆药血塞通和“昆中药 1381”品牌优势;持续推动营销模式转型升级,已建立起兼具医药专业背景与医药营销经营的专业学术团队,打造全渠道、全终端、多模式的营销模式,全面覆盖等级医院、零售药店、基层医疗机构等全类别终端,积极拓展电商渠道,探索多模式营销。 研发创新:公司坚持以研发创新作为业务核心驱动力,围绕公司战略核心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依托公司在植物药领域的深厚积淀和研发优势,组建拥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水平药物研发团队,聚焦核心治疗领域,持续推进植物药/小分子创新药、改良型新药、高端制剂、中成药的研究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外部合作、投资并购、产品引进等多渠道,优化配置短中长期创新药物布局,构建公司未来丰富且梯队化、有竞争壁垒的产品管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二)医药流通和国际合作 医药流通:公司旗下医药流通平台昆药商业,夯实基层市场、深耕医药流通业务,持续改善业务结构,聚焦基层网络优势;持续推进内部战略集采,积极引进国采品种,夯实基础管理,推动子公司协同发展。提升物流服务效率,多仓织网切入,打造一体化、标准化、集约化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构建高效、敏捷、智慧的现代化供应链服务渠道。 国际合作: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依托公司“青蒿素产品出口商”的全球网络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国际化发展 2.0时代,实现从“产品走出去”到“产业走出去”的转型升级,成为涵盖国际认证、产品研发及制造、国际贸易和商业批发、医疗服务等综合业务的“国际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在做好内生式发展的同时,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前沿技术和产品的布局机会,助力公司国际化战略全面升级。 (三)健康产业 公司聚焦公司特色植物资源三七、青蒿等,以“科技赋能植物,创享健康美丽”的品牌理念,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品牌形象、团队搭建、渠道拓展方面不断发力,运用现代高新技术研发,形成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健康产品产业化的发展新模式,将公司在植物药领域的研发、品牌、技术优势延伸到大健康领域,开拓并深化公司在功效护肤、口腔护理、健康食品赛道的布局,并以营销渠道重构为契机,探索大健康领域的新零售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综合渠道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健康服务和健康产品。 ? 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高新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全国医药制造业百强企业。报告期内,公司获得的主要荣誉如下: 3月,昆药集团获评为 2021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价工作突出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月,昆药集团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 5月,昆药集团?血塞通软胶囊与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双双荣获西鼎会“2021-2022医药零售市场年度潜力品牌”。 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授予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样本企业”称号。 6月,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指导、医药经济报主办的“第 33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公司荣获“2021医药互联网创新发展领潮企业”;昆药?血塞通软胶囊、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入选“头部力量?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企业及品牌”两个奖项;昆中药被评选为“头部力量?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企业”,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入选“头部力量?中国医药高质量发展成果品牌”。 6月,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发布了 2021年药品流通行业批发、零售企业前百位榜单。昆药商业荣获 36名。 6月,2022西湖论坛,昆药?血塞通软胶囊与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荣获“最受药店欢迎的明星单品奖”;昆药集团、昆中药荣获“最受药店欢迎的企业品牌奖”、昆药集团《中风防治蓝海共建》荣获“创新营销案例奖”和“西湖十年·润泽奖”。 7月,2022米思会(全称中国医药健康产业共生大会),昆药集团再次荣登 2021年度中国中药企业 TOP100排行榜,位列第 16位。昆药集团?血塞通软胶囊和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双双荣获“2022中国连锁药店最具合作价值单品”奖。 8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了关于 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名单,昆药集团的“医药物流多仓协同服务平台”入选此次名单。 9月,昆药集团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 ESG优秀实践案例”。 11月,昆药集团荣获“云南非公企业 100强”第 9位。同时,昆药集团还荣获云南省非公企业制造业 20强第 6位、创新能力 10强第 3位、吸纳就业 10强第 6位。 11月,昆药集团荣获云南省商务厅认定”云南老字号”品牌。 11月,昆药?血塞通软胶囊、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再次荣登 2022“健康中国·品牌榜”, 力获西普金奖。 11月,由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荣获优秀产品奖。 12月,昆药集团荣获 2022财联社致远奖“公司治理先锋企业奖”。 12月,昆药集团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称号,昆中药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产品集群优势 公司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丰富的产品资源,具有一定的品类集群优势。 公司聚焦心脑血管、骨风肾(骨科、风湿免疫、肾科)等核心领域,持续打造优势黄金单品,2022年公司拥有年销售过亿元的品种 10个。公司多个核心产品市场份额多年占领中国市场优势地位,昆药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粉针、昆药血塞通软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玻璃酸钠注射液、参苓健脾胃颗粒等品种在同品类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公司持续打造以昆药血塞通软胶囊为代表的昆药血塞通口服系列产品,以昆中药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为代表的“昆中药 1381”精品国药系列产品,以玻璃酸钠注射液、阿法骨化醇软胶囊为代表的骨科领域优势产品集群及以灯银脑通胶囊为代表的特色植物药潜力产品集群,形成“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的大单品优势及产品梯度。在“黄金单品+品类集群”组合战略下,通过现有优势产品,强化内部挖掘,建立优质品牌集群,持续提升公司关键业绩增长力。 2、营销渠道优势 公司持续创新营销模式,已建成与现有丰富产品线相匹配的国内外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医院市场通过创新学术推广形式、开展高水平循证医学研究,优化对患者的服务路径,提升学术权威影响力;零售市场以专业化慢病管理平台为依托,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在市场中树立了专业品牌形象,创新的学术营销,提升学术营销体系综合实力。诊所市场以专业的学术推广形式,结合适应基层市场的营销模式,为公司的处方药渠道的下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的销售网络已覆盖全国,并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了自己的销售队伍。国际市场方面,借助青蒿素国际快车通道,凭借海内外强大的市场网络和高效、专业的强执行力营销团队,持续将公司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公司国际销售网络已覆盖 15个亚洲国家、1个大洋洲国家、34个非洲国家、2个欧洲国家、1个北美国家及 2个南美洲国家。 3、品牌优势 昆药集团“三七创新科技引领者”和“昆中药 1381”两大品牌已为市场广泛认可,并形成自身品牌效应,品牌竞争壁垒不断加深。昆药血塞通系列产品在品牌建设及传播上拥有突出影响力,依托云南丰富植物资源,经过七十余年深耕细作,公司拥有从三七 GAP种植、饮片加工到三七总皂苷提取、制剂生产、专业营销推广的完整产业链,建立从种植、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检验到仓储物流全生命周期的可溯源智能化管控。“昆中药 1381”肇启于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 1381年),至今已有 642年历史,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Oldest operating pharmaceutical business”(全球最古老的制药企业),是中国五大中药老字号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600多年来,昆中药坚守“毋减毋糙修精品,勤心勤力志康宁”的精神,造就众多的精品国药,已成为消费者熟知品牌,其知名度和辨识度逐年提升。以参苓健脾胃颗粒、舒肝颗粒、香砂平胃颗粒、清肺化痰丸、口咽清丸等为代表的传统精品国药持续发力,让“一脉相传六百年,中药更懂中国人”的品牌理念持续深入。公司持续推进“昆药”、“昆中药 1381”品牌建设,打造心脑血管、妇科、消化等领域的专业品牌,为长期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研发创新优势 研发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建立了一支拥有较高影响力的高水平药物研发带头人团队,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动力。一方面,公司不断以行业趋势、市场需求、公司战略为导向,聚焦核心优势治疗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外部合作、投资并购、引进代理等多渠道开拓创新研发路径;立足植物药资源优势和 72年研发的沉淀积累,对已有植物药产品深挖研究(二次开发),延长现有大品种的生命周期;同时探寻“小而美”专科产品管线的机会与突破,聚焦心脑血管、骨风关肾、免疫等目标适应症领域,特别是脑病专科特色治疗领域,进行创新药、改良创新药、差异化仿制药品种的开发或引进,实行短、中、长期的管线布局,构建集团未来丰富且梯队化、有竞争壁垒的产品管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依托在植物药领域的研发底蕴及技术优势,持续打造以三七、天麻和青蒿为核心成分的药品及功效类产品,聚焦慢病领域,向大健康领域迈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 828,206.35万元,同比增长 0.35%;实现利润总额47,728.66万元,同比下降24.39%;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18.36万元,同比下降24.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5,110.98万元,同比下降 10.17%。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公司收入增加,相关市场推广活动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停工损失费用本期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汇率变动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公司研发项目投入减少导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年购买理财支付的款项尚未收回导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是本年集团内部交易产生的票据进行贴现导致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详见下表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报告期内,从行业分类看,针剂收入增长 12.10%;日用品收入增长 122.55 %,主要是公司旗下昆药集团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从产品分类看,妇科收入增长 4.51%;消化系统收入增长 23.18 %,主要是公司旗下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2). 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本期生产量和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上升,主要是中成药集采中标及解限;库存量较上年期末上升 17.76%,主要是公司以销定产增加备货; 天麻素注射液:本期生产量和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是集采影响;库存量较上年期末下降 25.55%,主要是公司以销定产减少备货; 血塞通软胶囊:本期生产量及销售量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是院内因集采未中标导致院内销售下滑,以销定产导致产量下降;库存量较上年期末上升 15.73%,主要是公司增加安全存货储备量; 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本期生产量及销售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主要是产品中标,本年加大销售,公司以销定产增加对应产量。 (3). 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