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建科院(300675):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建科院:2022年年度报告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05 2023年 3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叶青、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邵晓东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友莲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不存在因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持续盈利能力方面有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有关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公司应对措施等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相关内容,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46,666,700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1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9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文本; (五)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所属证监会行业分类为“专业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聚焦“城市绿色发展全过程技术”服务和“绿色人居公信全过 程技术”服务两大板块,具有高知识密集、高价值创造等特征,该类业务发展受宏观调控政策、基建投资、房地产建设的 影响较大。 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1万亿元,增速为3%。地方政府致力于优化债务结构,财政问题制约基建项目落地,房地产行 业受政策影响继续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全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速为-10.0%、施工面积增速为-7.2%、新开工 面积增速为-39.4%,进一步拖累建设行业需求;建筑业总产值、建筑工程产值累计值增速分别由2021年度的11.0%、11.4% 下滑至6.4%、6.6%,建筑行业整体景气度下行。 根据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行业有回暖预期:2023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支持在建项目后续融资,开工 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础设施、老旧公用设施改造等建设项目;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十四五”规划,适度 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重点水利工程、综合立体交通网、重要能源基地和设施,加快城市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管 网更新改造,完善防洪排涝设施,继续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 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 安新区,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 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支持加装电梯等设施,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公共设施适老化 改造。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30年来专注于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始终秉持“科创引领、点绿成金”的发展理念,以本土化、低成本、精 细、适宜的技术路线为特色,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手段,面向城市绿色发展,逐步形成涵盖“生态诊断、平衡规划、动态 实施、智慧运营、持续评估”的全链条低碳规划技术服务产品创新体系,提供涵盖科研、规划、设计、咨询、检测、项目 管理以及运营等全过程所需综合解决方案,是国内知名绿色城市发展技术服务领域领先机构。2020年,公司入选国务院国 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的全国 208家“科改示范企业”;2022年,公司获评国务院国资委“地方国有企业公司治 理示范企业”,在“科改示范企业”的评选中获得“优秀”称号。 (三)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影响 继2020年中央提出“双碳”重大战略并出台系列支撑政策后,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城 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 2030 年前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的具体目标,部署了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和打 造绿色低碳县城和乡村方面的十二项重点任务,包括优化城市结构和布局、开展绿色低碳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绿色低碳建 筑水平、建设绿色低碳住宅、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优化城市建设用能结构、推进绿色低碳建造、提升县城绿色低碳水 平、营造自然紧凑乡村格局、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推进生活垃圾污水治理低碳化和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同时明确要 求完善金融财政支持政策。 2022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出台并于7月正式实施,将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纳入立法范围并首次以立法形 式规定建筑领域碳排放控制目标,为进一步推动深圳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2022年6月,深圳市住房和 建设局印发了《关于支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若干措施》,有效激励了绿色低碳建设发展。 系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指明了城乡建设领域推进“双碳”工作和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方向,更加坚定了公司走绿色低碳之路 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公司业务未来发展提供了战略方向。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城市绿色发展全过程技术服务 在城市绿色发展服务板块中,公司提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技术咨询服务业务,是公司多年形成的核心主营业务。 1. 规划设计业务,一直以国家绿色低碳战略为引领,以共享设计方法为工具,为中国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提供最具创意和最 可实施的综合解决方案:其中,生态城市规划业务围绕“点绿成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理念,在基于对生态本底的科学 诊断基础上,以共享协同方式优化城市空间布局,通过集成创新提升片区运作效率,实现城市绿色发展价值,并通过深圳 国际低碳城、绿色雄安专题研究等典型案例,成为行业生态发展的先行者;而绿色建筑设计业务,则是公司绿色理念贯彻 实施的典型场景,通过共享设计理念和方法,为客户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加人性化、更加适宜的多种空间。近年来, 公司的规划设计业务在业务模式创新和新业务开拓方面持续发力,呈现绿色性、综合性、前瞻性、开放性和平台化的特征, 通过集团+湾区规划设计双品牌服务于不同类型的市场与客户,逐步提升公司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承担的城市规划 和建筑设计项目,也凭借出色的技术水平和绿色设计理念,先后获得了多项国家、省市甚至国际组织的奖项。 2. EPC及项目全过程管理业务,是以绿色建筑交付为目标的工程总包服务业务,整合了公司在规划设计、绿色建筑咨询、 检测服务、项目管理咨询等业务的优势,成为集成展示绿色规划设计运营的示范平台。 3. 绿色建设运营服务业务,如DOT业务,是基于公司所掌握的系统完整的城市和建筑绿色建设运营全过程的集成技术体系, 因地制宜地为不同区域、类型的客户提供具有品质、适宜和能较好实现绿色效益的综合技术服务。目前已形成系统的技术 积累和较好的行业科技品牌影响力,将继续通过智慧运营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绿色人居公信全过程技术服务 公信服务业务,围绕对低碳绿色的效果进行验证,进行持续评估,保障公众利益为核心,以城市、建筑、家居的安全、健 康、舒适、高效、可持续性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目标,以检测、检验、认证为基础,集绿色建筑设计优化、工程性能质 量检测检验认证、综合技术研究咨询于一体的服务模式,包括: (1)绿色建筑综合咨询、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评估、碳绩效体系服务、能源环境规划咨询、装修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咨询、 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全过程咨询; (2)建设工程检测和验收全过程服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检测及监管、甲方内部质量控制抽检服务、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 陷保险风险管理服务; (3)绿色建材产品/体系/服务认证、绿色生态城区智慧运营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等。 为更好地突出生态规划、建筑设计、项目管理、公信检测和绿色运营等全过程业务和组合业务的优势,公司集中力量和资 源服务于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业务需求大、具有典型特征的多个重点城市区域,将城市作为虚拟客户主体,在“双碳”背 景下,实施以城市绿色发展为目的全过程业务和组合业务营销策略,即“城市客户”市场战略,为不同类型特征的城市提 供应对“双碳”挑战的全流程、综合、定制化组合的绿色科技创新服务,为城市绿色发展、客户成长,提供体系化解决方 案,为国家和相关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做好“陪伴式”、创新性服务,更好发挥公司综合能力的优势与绿色科技储备竞争 力,提升公司客户的集中度和单个城市业务规模,从而提高业务运作效率,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并将继续聚焦关键区 域开展工作。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长期建设而形成,《公司2021年年度报告》从“城市绿色发展领域全过程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优 势”“基于研发、实验、数据平台的实证能力优势”“灵活、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业务模式创新机制优势”“建设领域的 绿色科技品牌优势”“公司治理与管理优势”“资质优势”等六大方面进行阐述,凝练为“党建铸魂、绿色为本、创新引 领、合规善治”的竞争力特色。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具体如下: (一)党建铸魂、合规善治,锻造国企治理典范 公司是立足于国有企业的党建引领和使命担当,坚定信仰本色,以高度政治站位持续推动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的相互统 一,坚决落实“一岗双责”要求,董事长同时担任党委书记,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部分干部也在党委任职。报告 期内,公司召开党委会35次,依照“三重一大”清单,就公司战略发展、经营统筹、廉政监督等多个方面的重大事项开展 前置研究,从具备科创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全局着手把握主要方向,通过党委委员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贯彻党委意 志,综合有效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报告期内,包括组织机构改革、重要人事变动、全面预算管理、科研机制和成果创新等的各项审议事项经党委前置研究 后,通过专门委员会、独立董事等机制,加强与外部董事(特指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的充分沟 通,提升董事会审议质量和效率;同时,支持各项党建整改专项工作的开展和整改任务的推进,以此为契机查缺补漏,学 习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治理机制和集团化建设。特色党建的扎实推进也为董事会有效履责营造良好氛围,更为有 效地推动治理运作与经营效率、机制创新、风控管理等多方面关键要素的有机结合,公司于2022年1月经国务院国资委办 公厅评选荣获地方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示范企业(共40家地方国有企业公司获此殊誉)。 (二)坚守初心、绿色为本,彰显长期战略定力 “绿色”根植于公司基因,二十余年来公司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和技术的普及,率先开展规模化的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和城市绿色发展实践,在多地通过研究实践和示范项目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途径。 绿色实践方面,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参与和全力推动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经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 于2022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保障绿色建筑性能的落地,将建筑绿色性能纳入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构建了绿色建筑性 能评估制度;公司也在报告期内为深圳地区近百个绿色建筑、约1,300万平方米的项目提供验收前的绿色建筑等级符合性 评估服务,切实提高深圳地区绿色建筑交付使用时的运行效果,推动了深圳绿色建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另外,重大创新 平台未来大厦逐步成为公司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技术应用实践、以人为本的文化与空间融合的新生活方式的综合实验与体 验场景,先后入选《2022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公共建筑节能最佳工程实践案例、深圳城市八大“城市绿色低 碳场景示范基地”之一,“光储直柔”应用示范项目也入选国家“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名单”。 绿色文化传播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创新探索绿色IP体系,依托未来大厦场景式平台,迭代升级“三有”(“有机、有 趣、有爱”)绿色生活场景,为员工、客户等提供沉浸式体验服务,感受“三有”绿色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有力增强员 工的凝聚力和客户对公司价值的认同。同时,公司也积极通过展会、论坛、演讲访谈等方式推动绿色理念传播,如在公司 承办的国际低碳城论坛绿色建筑分论坛(连续10年)、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龙岗国际低碳城分展场等活动 中,以“点绿成金”为主旨与学术界、行业、产业及大众分享最新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成果,加强合作资源聚合。 报告期内,公司多个项目荣获奖项,如在珠海市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融合的重要空间载体——深珠合作示范区的后环片区合 作实现“山—河—城—湖—海”生态岛链理念的城市设计项目荣获2022年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 AAPME分析与 总体规划类杰出奖,联合设计的兼具社会应急功能和观赏价值的深圳大浪消防站荣获墨尔本设计奖2022金奖;而公司依托 绿色城市陪伴式技术服务,支持服务区域及相关机构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荣 誉,充分展现出公司在实现客户需求同时,将企业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生态价值有机结合的价值分利商业模式不断受到 社会和行业的认可。 (三)创新引领、革新组织,增强业绩生长动力 1. 科研赛道长坡厚雪,体系完善促进成果产出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依托“科改示范行动”推进科研机制改革,发布《公司重大场景式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公司赋 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或转化收益权的管理规定》等制度,将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室内空气质量全 过程管控技术”纳为首个收益权分享候选试点项目,彰显公司对科研工作的价值导向。而通过公司治理、人才激励、科研 创新等多个方面的创新突破,公司作为首期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在年度考评荣获“优秀”评级,继续入选“科改示范行 动”二期,彰显公司作为上市科技型国有企业,在机制创新和人才激励的引领性和示范性。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推进科研投入,围绕绿色城市高质量发展,承揽和开展的国家和省市各级外部课题研究和标准编制工 作,覆盖“双碳”规划设计、城市安全、光储直柔、建筑绿色低碳改造、绿色建材产品等多个领域,主编的全国性团体标 准《民用建筑直流配电设计标准》获“国际领先水平”评价;通过对技术发展前沿的探索和对标准的深入理解,既有助于 公司有效掌握从方法论到成果实践的实施路径,也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更具可达性的技术服务,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 研发费用和投入同比略有下降,主要系公司承接的国家及各地“十三五”课题已于上一报告期陆续结题,但“十四五”课 题立项批复仍需一定时间,致使相关费用投入有所下滑,但公司仍持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和强化研发立项,研发投入占比 继续保持在9%以上,为把握“十四五”发展机遇打下坚实基础和储备创新技术。 依托完善的科研体系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荣获住建领域科技类最高奖项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广东省土木建筑 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家、省市级奖项,涉及城市防涝、材料耐久性、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建筑能耗、检测技术等与社 会民生和“双碳”发展息息相关的领域;基于“光储直柔”成果而着力探索的“虚拟电厂”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已取得一定 成绩,未来大厦也已接入电网参与需求响应调度。 2. 重大创新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通科研孵化流转模式 自2013年立项以来,跨越“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的10年发展历程,公司“十三五”战略的重大成就和收官之 作——未来大厦于报告期内实现竣工验收并取得产权证,成为公司《公司重大场景式科技创新平台管理办法》的首个实践 案例,为公司在建设行业率先探索基于场景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构建科研发展高地和科技孵化产业体系 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拓宽科研驱动业绩增长的发展路径。 公司重大科技场景创新平台——未来大厦 自未来大厦于“十二五”时期入选深圳国际低碳城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奖励项目以来,相关部门分3阶段通过中央 财政奖励资金置换仪器设备的先期购置投入的方式支持该项目的建设;而依托未来大厦研发的“光储直柔”技术也已实现 了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商业应用的全过程贯通,通过技术服务创造业绩贡献的同时,也向行业和社会分享研究成果。由此可 见,在8~10年甚至更长的科技创新周期内,公司紧扣国家战略的科研投入所带来的转化收益已成为支撑公司引领创新发展 的稳定来源之一,而公司的治理模式也有效保障了跨越周期的战略投入的可持续性。 报告期内,结合产权布局优化工作,公司完成了孵化企业建信筑和股权的退出工作,通过较好的投资回报添彩公司业绩, 形成孵化资金的正向流动,打通了上市国有企业孵化业务全流程,后续将以未来大厦为依托,探索多样化的科研孵化增利 发展模式。 3. 生态型组织模式迭代,增强业务生长动力 面对持续变化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情况,公司紧扣战略定位和企业特征,总结激发员工活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资源 配置效率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等为抓手,从强调职责分工的“他组织”管理模 式,继续向生态型组织迭代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理顺组织流程脉络,重构市场单元以增强对战略区域的聚焦度,提升各类型资源组织效率,以市场开拓团 队搭配凸显“双碳”内涵和技术特色的产品部门,发挥公司组合业务和在地化陪伴式服务的差异化优势;战略板块着力推 动科技创新、增值服务、资本运作等增长模式的探索,并重构ESG管理中心做好战略指引和经营统筹的衔接工作,指挥并 评估城市业务板块市场工作成效,整合培育和孵化战略业务和市场;职能管理板块持续优化流程规则和预算管理,支撑业 务发展。 另一方面,公司进一步压实全面预算管理,提升经营管理颗粒度,配套推进薪酬激励改革,从“预算单元—工作岗位—员 工个体”三个层面构建立体全覆盖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薪酬管理体系,在各预算单元实现“人-业-财”一体化,试点重点岗 位薪酬动态化调整,提升经营的有序性和效率,支撑生态型组织模式落地。 伴随向生态型组织的不断转型,公司业务发展活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利润稳中有升;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和雄安新区,辐射 华南、华北、西南等地,市场开拓有序推进并相继承接千万级合同,“双碳”赋能优势逐步显现,组织革新在业务高质量 发展方面的重要牵引作用得以体现。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需求萎缩、景气下行的发展环境,公司积极应对,一方面依托深耕“城市客户”模式带来的市场布局优 势,及生态型组织管理下对需求快速响应的服务优势,以市场为牵引优化资源配置,稳守经营底线;另一方面,继续坚持 科研引领业务发展,以“双碳”技术领先优势推动能力建设,以业务创新推动业绩增长,具体情况如下: (一)市场牵引优化资源配置,生态型组织助力稳守经营底线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和经营性现金流回款实现4.74亿元和4.42亿元,同比下降5.71%和3.54%,毛利率达37.26%,业务 经营维持稳定;深圳、雄安双总部的营业收入占比达85%,“城市客户”模式带来的市场布局优势显现,是业务稳定发展 的基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313.90万元,其中未来大厦分3阶段取得,并已用于置换仪器设备先期购置投 入的中央财政奖励资金,在项目竣工后也依照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从递延收益转为当期收益,并推动收益结构向内生业务与 科研收益复合增长的方向转变;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52.52万元,同比基本持平。 报告期内,依托深圳、雄安双总部,公司相继成立深东、深西、京雄、川渝滇四大事业部,覆盖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 市群和川渝城市群,继续为具有绿色发展需求的市场主体提供综合技术服务。公司的组合业务优势则能较好地实现不同客 户的多样化需求,通过陪伴式服务、在地化交付增强客户满意度,提升市场开拓及业务合作效率,在此过程中也能有效锻 炼团队能力和积累服务案例,实现业绩提升和能力建设的正向循环。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具体市场特征,依托在地团队提供更紧扣需求的技术服务:通过挖掘深圳各区的功能定位和高质量发 展需求,构建“一区一策”的服务模式,在城市更新、“双碳”发展等方面推动跨领域、多专业合作,并签订亿元规模的 检测合同,融入深圳市高水平推进城市规划建设工作;近五年,公司通过陪伴式服务深度参与雄安新区建设,持续迭代的 绿色雄安服务模式也得到验证,辐射北京市、保定市、张家口市等华北区域市场,签署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高质 量发展专项规划等在内的多个项目,新区首个获批的永久性园区类建筑雄安商务服务中心的投入使用在为疏解非首都功能 提供支撑的同时也为公司再添示范性项目;依托多年来与攀枝花、德阳等西南城市的合作,雄安总部正在孵化建设川渝滇 事业部,与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政府达成“绿色仁和”战略合作,并在丽江试点首个突出公司ESG特色的乡村更新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和“三会一层”治理建设,推进“陪伴式市场事业部+专业化业务单元”机制改革,创新 伴式服务的集团作战优势,凸显公司“双碳”发展的业务特色;同时,进一步压实全面预算管理,定期组织沟通协调会, 开展业绩冲刺专项行动,努力闭合目标差距,保障业绩表现;结合组织架构调整和预算目标要求,开展各业务和市场单元 的管理团队市场化选聘及路演,落实员工与部门自愿双向选择全覆盖,深化人才选用育留,增强组织的管理效率、人员效 能。 报告期内,受市场竞争加剧、客户交付需求提升、跨年项目投入与收入确认不同步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产品的毛利率 出现波动,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并加强对费用的有效控制,力保业务经营的稳定。 (二)以“双碳”技术领先优势推动能力建设,以业务创新扩展业绩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立足于绿色、低碳的业务特色优势,结合不同客户的“双碳”发展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绿色城市和 绿色人居公信两大全过程技术服务板块营收基本持平,分别实现2.36亿元和2.19亿元,主要产品单元营业收入结构占比 同比较也为平稳;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产品同时存在项目跨期、新业务开拓等因素,对毛利率产生一定影响;不过,由 于各产品在各区域的覆盖率有所不同,较好地抵御了内外部环境所造成的冲击,而全过程业务均衡发展的模式也有效降低 了单个产品对整体毛利率的影响。 同时,公司结合政策导向、行业发展、客户需求等因素,不断推进业务创新,并在多个产品领域实现创新突破:绿色建筑 服务增长领域:绿色建筑是区域节能降碳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手段,公司依托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实践,以董事长为 代表参与推动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建筑条例》于2022年7月正式施行,切实从验收、运营环节实际保障消费者、使用者 的绿色人居需求,公司也立足于绿色建筑的符合性评估服务资质先发优势和全国首个团体标准立项单位所建立的行业地位 优势,开发多层次、体系化的服务产品,在半年内为近100个项目提供符合性评估服务,实现客户价值和咨询评估业务收 入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大众对生活幸福感、安全感、环境适宜性的关注; “双碳”咨询服务增长领域:公司以碳绩效体系业务为依托,从多个角度组合切入包括深圳湾超级总部、后海中心区等重 点片区在内的多个深圳市城区和片区,把握“双碳”市场增长潜力; 绿色公信服务增长领域:公司把握建材产品绿色化加快升级机遇,完成国家认监委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扩项并实现业务承 揽,完善了检测—检验—认证的公信服务体系和业务能力,同时依托重点城际铁路区段见证取样检测项目,建设智能化检 测基地,全方位增强在地服务效能,并切入交通检测领域,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和业务实施能力; 科研转化增长领域:通过有机整合建筑、电力、交通、制造等领域发展成果,公司研发的“光储直柔”技术已成为实现净 零能耗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报告期内申请“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并主导编制了包括 《民用建筑直流配电设计标准》的多项技术标准,还成功在深圳建筑产业园基地、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广州太 古汇、东莞国际商务区等地区开展业务,为城市和建筑领域“双碳”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实现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技术 成果转化、再到技术商业应用的全过程贯通。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包含施工单位建安工程费用,该项目总合同金额为39,957万元(含税),概算批复合同金额为34,768万元(含税),扣除 施工单位建安工程费用30,764万元(含税)后,归属于公司的总收入为4,004万元(含税)。 2 2020年公司与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原合同《雄安商务服务中心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的补充协议变 更合同主体,该项目原甲方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的全部权利义务转让给河北雄安商务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除上述权利义务概括转移外,原合同的其他内容不变;本合同以净额法确认收入,不包含联合体单位北京双圆工程监理咨 询有限公司的监理费,该项目总合同金额为18,934万元(含税),扣除联合体单位所承担的监理板块4,694万元(含税) 后,归属于公司的总收入为14,240万元(含税)。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本年度营业成本各构成项目在成本总额中的占比情况较上年同口径无重大波动。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2022年8月15日单次处置子公司深圳市建信筑和科技有限公司及丧失控制权,详见附注第十节之八、合并范围的变更之 1、处置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共开展5项国家科技计划课题、1项省部级科技计划课题和1项市级科技计划课题,根据相关规定配套对 应的人员、设备、资金投入,并开展多项横向课题和企业自主研发课题,主要方向包括城市安全、光储直柔、建筑绿色低 碳改造、绿色建材产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