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创物流(603967):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中创物流: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967 公司简称:中创物流 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李松青、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楚旭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琛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2022年12月31日总股本346,666,71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4.5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56,000,019.50元(含税),不送红股,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以后年度分配。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可能面对的风险”部分。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六、 其他相关资料
(二) 主要财务指标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因实施2021年年度权益分派,公司以资本公积金转增80,000,010股,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为保持会计指标的前后期可比性,已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2020、2021年度的每股收益。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董事会聚焦主业、慎重决策,在深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业务发展,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好的完成了2022年度生产经营任务。2022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4,383.90万元,同比增长17.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2,849.61万元,同比增长19.7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4,503.22万元,同比增长425.82%。公司持续被评为全国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全国物流百强企业,并在2022年的评选中,位列中国民营物流企业50强第25名、全国货代百强企业(民营)榜单第三名。 2022年公司各业务板块业务量完成情况:货运代理板块完成进出口箱量1,352,065TEU;船舶代理板块完成船舶登轮代理865艘次、舱位代理358,313TEU;场站板块完成进出口操作量1,253,261TEU;沿海运输板块完成支线运输1,616航次、运输箱量374,204 TEU;大宗散货完成保税混矿操作量4,287万吨;印尼散货完成铝矾土及煤炭过驳量312万吨;智慧冷链物流完成出入库操作量18.48万吨。 1、“一体两翼”开新局 2022年初,董事会根据国家双循环、双碳、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等政策,结合公司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新发展战略:即以跨境集装箱物流为主体,以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为两翼,全力打造新老业务齐头发展的新格局。 深耕“一体”,牢固根基 “一体”业务是公司的基本盘,是公司发展的立身之本,发挥着重要的压舱石作用。2022年公司继续以货运代理业务为龙头,锻长板,扬优势,着力推进 “一体”业务持续稳定增长: 1) 服务功能方面:秉承全链贯通、内部联动互动的优良传统,以“货”为切入点,带动场站仓储、船舶代理、沿海运输等业务协同发展。2022年,随着件杂货港口分拨、铁路接卸、进出口零担货运配送等新业务功能日渐成熟和上海中心业务功能的不断丰富,公司可为客户提供更多功能、更长链条的一体化物流服务,有效增强客户粘性,奠定了公司传统基础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 网络建设方面:公司相继在武汉、南京、南非增设子公司,加速长江沿线及境外的网络布局,业务辐射区域逐步扩展。总部和各口岸公司联动发展,统筹各地资源,攥成拳头统一谋划市场,进一步加强了直客和大客户的开发力度,提升单箱盈利能力。 3) 业务创新方面:公司在印尼地区的散货资源过驳业务试点取得了成功,已投放的两条过驳船“坤甸和谐”和“三马琳达忠诚”运营效果良好,效益远超预期。公司正在积极筹备第三、第四条过驳船的购置、投产工作。第三条过驳船已于3月底抵达印尼,预计4月下旬投产。这将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印尼地区的业务根基,为下一步海外资源物流发展做好铺垫。 拓展“两翼”,蹄急步稳 智慧冷链物流 公司在国内主要冻品进口口岸: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四港投建共计24 .5万标准托位的智能立体冷库。2022年,天津和青岛一期冷库陆续投产,全年共计完成18.48万吨进境肉类、水产等冻品的出入库操作。凭借智能化操作、管理和服务以及四港联动的竞争优势,中创智冷已成为中粮集团、双汇集团、厦门建发等龙头企业的合作伙伴,为公司在冷链物流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未来,公司将以智能冷库设施为核心,围绕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宁杭地区、青岛胶东城市群等区域,全力打造具备低温仓储、冷链产品加工、冷链货运、供应链贸易服务等功能的综合型冷链物流平台,形成“四港”统一、整体“联动”的格局,力争打造中国口岸冷链第一品牌。 新能源工程物流 2022年,随着车身更宽、适用于核电装备运输的SPMT(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和自航式甲板驳船的陆续投产,公司“车、船、码头一体化”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公司陆续在济南、上海成立子公司,与合作伙伴共同布局国内海上风电及大型石化工程领域,为2023年工程物流发力做好充足准备。凭借良好的品牌积累和专业设备优势,公司成功中标并执行了三门核电AP1000项目的场内物流总承包服务、金风智利LA CABANNA项目和智利Rihue项目、海装大连及天能中广核莱州风场设备运输项目、山核半岛南V风场设备运输项目、新疆羌若风电场设备运输项目、镇海炼化新材料等项目。一份份亮眼的“业务单”彰显了公司新能源工程物流的雄厚实力。 2、持续推进数智化建设,助力物流产业链转型升级 作为国内物流行业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的先行者,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和自主研发,不断深化数智化与业务的融合,推动业务流程优化、提升操作效率和管理水平。2022年,公司持续推进场站系统的迭代升级:接入智能调度修复归垛、进场卸箱垛位算法,上线了冷箱预检及修箱、危品大件返重预约、拼箱预约送货等模块,加速数字堆场建设,场站堆存能力及操作效率再创新高。大货运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的网上订舱模块于2022年7月底上线,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和操作效率。公司智慧冷链物流平台服务一经推出,凭借密钥控货、线上自主查询盘点结算、业务远程可视、信息实时推送等个性化、特色化的定制服务,获得客户一致信赖和好评。 3、压实风险管控责任,统筹安全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风险管控,始终坚持压实风险责任,多措并举严抓场站、仓库、船舶等作业安全,定期组织综合性、专题性的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高度透明,规范有序,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抓实应收账款管理,周报监控、长期拖欠账款追收责任、月度考核指标挂钩等全流程管理有效防范资金回收风险,2022年度公司现金净流入的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4、党建领航,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公司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政治引领和战斗堡垒作用,公司于2022年2月成立中共中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党委会自成立以来,扎实推进党建基础工作,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企业文化建设、人才梯队培养方面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作用,助力公司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为公司高质量发展领航定向,提供动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外贸进出口情况 2022年,受主要经济体货币宽松政策以及俄乌冲突爆发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加速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欧美国家消费能力减弱,购买需求逐步萎缩,社会库存升至高位,中国外贸出口订单缩减,出口额增幅不断收窄,稳外贸、稳外资压力持续加大。为此,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在一系列政策合力的保障支撑下,我国外贸和外资发展展现出较强韧性。 在国际贸易增速大幅下滑、全球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规模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了积极贡献。 海关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其中,出口23.97万亿元,增长10.5%;进口18.1万亿元,增长4.3%。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分别进出口6.52万亿元、5.65万亿元、5.05万亿元,分别增长15%、5.6%、3.7%。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5%。同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13.83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19.4%。我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95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5%。 2、航运市场 2022年受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扰动,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活动普遍放缓,航运市场“高需求、高运价”阶段终结,行情震荡走弱。2023年1月3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56.8亿吨,比上年增长0.9%,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下滑1.9%;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2.9亿标箱,比上年增长4.7%。从国内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吞吐量表现来看,2022年下半年出口货源持续疲软,9月、10月中上旬、11月外贸重箱吞吐量同比-10%、-22%、-10%,12月上旬长三角、珠三角外贸重箱同比-13%、-20%。由于空箱回落导致港口整体吞吐量波动相对平稳,但反映实际出口运输需求的外贸重箱下滑明显。 2022年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自2022年2月触历史高点后快速下滑,在2022年末,CCFI综合指数、美东航线、美西航线和欧洲航线同比下降62%、49%、65%及65%;比2019年末变化+45%、+55%、+19%、+68%。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同比下降78%,较2020年末下降60%,较2019年末+16%,跌幅主要体现在2022年下半年,年末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高通胀、地缘政治等风险持续,全球经济衰退预期进一步加大,而中国随着相关政策变化,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综合来看,集装箱运输市场整体需求收窄、供给增加,运价上涨缺乏支撑,震荡走低。在此背景下,航运市场发展依然不容乐观,有专家预测2023年上半年市场行情延续2022年震荡走弱格局,下半年随着中国经济企稳回升有望迎来小幅增长。但仍存在班轮公司运力管控强化、船舶拆解加快、全球生产贸易格局变化以及“散改集”业务增加等变数。 3、新能源市场 国家能源局发布了 2022 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 亿千瓦,同比增长 7.8%,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 3.7 亿千瓦,同比增长 11.2%;全国新增并网风电装机 3763 万千瓦,同比减少 21%,其直接原因是外部因素的冲击、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以及项目核准程序的滞后。目前,随着干扰因素的逐步消除,新增项目落地叠加上年存量订单释放,预计 2023 全年风机交货量可达到80GW 以上,由于上年基数较低,装机量有望大幅增长。 4、冷链物流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产业升级创新和扩大内需给冷链物流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我国目前已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食品工业等全面升级,对高质量、精细化、智能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当前,冷链物流市场蓬勃发展呈现新特征,特别是在物流供给规模增大和需求多样化的带动下,不同品类、不同来源产品的冷链物流发展细分加快,差异化服务增多。 相关企业也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大对冷链物流技术方面的资源投入,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科技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升级。 为加快推进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明确重点,精准发力,自2021年年底以来,冷链物流领域相关政策持续落地:①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规划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支撑冷链产品跨区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显著提高,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职称保障作用显著增强;②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对“十四五”时期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作出系统安排;③2022年4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冷链物流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完善产销冷链运输设施网络,培育冷链运输骨干企业,健全冷链运输监管体系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④自2022年初以来全国各省也陆续发布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山东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推动下,我国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冷链分拨配送体系更加健全,冷链物流新业态新模式将加速涌现。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 主要业务 公司成立于2006年11月14日,主营综合性现代物流业务,为进出口贸易参与主体提供基于国内沿海港口集装箱及干散货等多种货物贸易的一站式跨境综合物流服务。 随着公司“一体两翼”战略的提出,公司将主营业务重新整合,划分为三大业务板块:跨境集装箱物流、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其中跨境集装箱物流是公司的主体业务和基本盘,主要包括: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场站仓储、沿海运输等围绕国际集装箱运输开展的相关物流服务。智慧冷链物流和新能源工程物流是公司基于传统业务的延伸和突破,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助推器。 公司网络布局主要集中在宁波以北,主要港口均设立口岸公司,配备专业的管理和业务操作团队,使得各口岸公司兼具多种业务功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务体系和经营网络。此外,公司还拥有专门的信息化技术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公司各业务操作系统,搭建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坚持数智能化与业务、管理的深度融合应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经营模式 1、跨境集装箱物流 公司从事的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主要围绕国际集装箱海运展开,为进出口贸易商、同行业物流公司、船舶经营人、集装箱经营人提供包括货运代理、船舶代理、场站仓储、沿海运输、网络货运、铁路接卸等相关物流服务。 (1)货运代理 公司从事的货运代理业务主要围绕国际间货物进出口的班轮运输展开,为进出口贸易商或接受其委托代理的其他同行业物流公司提供货运咨询、代理订舱、辅助备货、签发提单、目的港服务等国际货运代理一站式服务。公司目前在青岛、宁波、上海、连云港、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大连、北京、西安、郑州、济南、武汉、南京等地均设有分、子公司,市场人员直接服务于客户,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及市场变化,提供统一标准的优质服务。该模式确保了市场信息的及时性;保证了对客户需求的直接了解并快速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能够在公司统一业务系统下,按照标准操作流程为客户提供高标准的服务。 (2)场站 公司从事的场站业务是以堆场、仓库及相关配套设施为依托,为船舶经营人、集装箱经营人提供集装箱的运输装卸、检验维修和改造堆存等空箱流转服务,并为出口贸易商或受其委托代理的其他同行业物流公司提供待运货物的收发交接、拆箱装箱、运输配载、信息服务、堆存集港等重箱出口服务。此外,公司还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进出口货物仓库储运服务,如:理货、分拣、包装、堆存、拼箱及保税等专业化增值服务。公司一直秉承以服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根本的理念,为客户提供货物港口前沿作业的管家式服务。 (3)船舶代理 公司从事的船舶代理业务是指公司根据船舶经营人的委托,办理船舶进出港的申报手续、物料伙食补给、航修和燃油计量;安排检疫、引航、泊位、拖轮及组织货物装卸等服务;为船舶经营人提供进口舱单的制作及申报服务,代船舶经营人向收货人提供换单、押箱服务并向发货人提供出口预配舱单的信息录入、提交申报等单证操作服务。船舶代理业务以华北地区为核心,网络辐射宁波、连云港、日照、烟台、威海、天津、大连等口岸。 (4)沿海运输 沿海运输业务是指公司根据自有或租赁船舶及舱位互换等资源制定合理的集装箱船舶运力或舱位安排,为国际大型班轮公司提供进出口货物在国内母港和次级港口之间的中转、运输等外贸内支线沿海运输服务,并以此为基础同时承接与国内贸易相关的货物沿海运输业务。公司的沿海运输业务主要以青岛、大连、宁波、烟台、日照、岚山、连云港、石岛、龙口、威海等北中国各沿海港口为支点,依托于密集的支线网络,为班轮公司的母船提供中转增值和支线运输的延展服务。公司依托内外贸同船运输的资质,近年来不断延伸业务链条,在传统的集装箱海上巴士驳运服务基础上,延伸形成了集散、件杂、内外贸物流一体化的经营体系。 (5)大宗散货物流 公司的大宗散货物流业务主要围绕国际间铁矿石等大宗散货运输开展,为矿石生产和出口商、贸易商、国内大型钢厂等客户提供包括报关报检、监装监卸、码头控货、保税仓库、混矿加工、中转分拨疏运等一站式综合物流服务。国内,公司已与我国进口铁矿石重要枢纽港口:大连港、青岛港、日照港、可门港成立合资公司,着力借助港口的资源平台以及中创物流自身的行业经验,对外与海外矿山、贸易商进行商务、技术等方面的业务接洽;对内与我国海关、边检等口岸监管部门进行紧密对接,将港口的传统优势与服务升级充分的结合起来。国外,公司积极布局海外网络,围绕东南亚矿山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等展开业务。公司已成功布局印尼地区的散货资源过驳业务,进一步夯实公司在印尼地区的业务根基,为下一步海外资源物流发展做好铺垫。 2、智慧冷链物流 公司所从事的智慧冷链物流业务是指公司以港口智能冷库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低温货物的进出口代理、查验消杀、存储保管、分拣加工、分拨配送等冷链物流服务。公司先后在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四个国内主要冻品进口口岸投建共计24.5万标准货位的智能立体冷库,总面积达到20万㎡,总容量达到135万m3。智能立体冷库采用AGV平面仓、巷道机立体仓、四向穿梭车密集仓、自动整形器、自动缠膜机、激光测量、光电感应等综合技术为一体的智能无人仓储模式,依托CCS、WMS、WCS、冷链管理平台系统,实现冷链物流仓储环节的数智化、无人化管控。管理上打造了“智能云仓”管理模式,实现多口岸、多企业、多货种、多仓库、集中化管理,形成“四港”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系统、统一服务标准,整体“联动”的格局,可为客户提供密钥控货、线上自主查询盘点结算、业务远程可视、信息实时推送等个性化定制服务。 3、新能源工程物流 公司所从事的新能源工程物流是指根据风电、石化、核电等客户超限设备的个性化、专业化物流需求,为客户提供的非标准化、非常规化的特种专业物流运输服务。站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公司重点聚焦国际风电运输、核电工程物流、国内海上风电运输、大型石化工程物流。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大型设备运输所需车辆和船舶的公司,配备有自行式模块运输车、法国尼古拉斯液压轴线车、自航式平板驳船及重吊等特种运输装备,依托车、船、码头一体化的竞争优势,在上述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1、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提供综合多元的物流服务 公司以大货运为龙头,业务覆盖进出口物流链的各个环节,在国内主要港口以及重要的内陆城市布局网络,并逐步向国际延伸。凭借在跨境集装箱物流领域的多年深耕,公司与众多全球知名的船舶经营人保持深度合作,形成了互为客户、供应商,互利双赢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公司在内部生态与网络建设等方面一直秉承全链贯通、联动互动的优良传统,为客户提供多网络、多功能、长链条、一体化物流服务,有效增强客户粘性,奠定了公司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 2、良好的结算信誉及资金优势,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公司采购海运运力服务需要向船舶经营人支付大量国际海运费、码头操作费等相关费用,而船舶经营人作为跨境综合物流的上游供应商,往往对公司的资金结算信誉、周期和综合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公司通过在青岛等口岸多年的业务积累,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确保能够准确、及时的按协议要求支付船舶经营人各种费用,通过对资金支付周期的严格控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资金链,资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受国际海运价格下跌影响,公司采购的运力成本下降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随着业务开展全面恢复,销售人员的绩效薪酬等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管理人员的薪酬等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受外汇汇率变化的影响,本期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研发项目的不同,费用小幅变化所致。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在报告期内公司受国际海运价格下降及应收账款积极回收的影响,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大幅减少,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投资是上海智冷项目的建设较去年相比投资活动减少所致。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经营的需要各类贷款净增加额同比减少,同时分配股利增加所致。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主营业务收入118.29亿元,同比下降4.43%。各服务产品收入情况为: 1、 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2022年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收入113.29亿元,同比下降3.92%。主要系其下占比较大的货运代理业务受航运市场运价下跌影响,收入有所下降。 2、 智慧冷链物流业务:随着2022年公司天津智慧冷链仓库的投入使用,公司新增智慧冷链物流业务,实现收入0.47亿元。 3、 新能源工程物流业务:2022年新能源工程物流业务收入4.53亿元,同比下降22.71%,主要系各年度项目不同且受外部环境影响部分项目推迟,使收入有所下降。 营业成本 113.26亿元,同比下降5.15%。主要系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中占比较大的货运代理业务受航运市场运价下跌影响,公司采购运力成本下降。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跨境集装箱物流、智慧冷链物流以及新能源工程物流营业收入各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54%、0.39%、3.82%,合计达到99.75%,其相应的毛利额为5.03亿元,占综合毛利额的96.69%。其中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毛利比重为83.76%,智慧冷链物流业务毛利比重为2.38%,新能源工程物流业务毛利比重为10.55%。根据“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公司致力于全力打造新老业务齐头发展的新格局。 跨境集装箱物流: 报告期内跨境集装箱物流业务实现收入113.29亿元,受航运市场运价下跌影响,收入同比下降3.92%。实现毛利4.36亿元,占毛利总额的83.76%。毛利率3.85%,同比上升0.57个百分点。 智慧冷链物流: 报告期内新增智慧冷链物流业务,实现收入0.47亿元,毛利0.12亿元,占毛利总额的2.38%,毛利率26.46%。 新能源工程物流: 报告期内新能源工程物流业务实现收入4.53亿元,由于各年度执行项目不同,且2022年度受外部环境影响部分项目推迟,收入同比下降22.71%。实现毛利0.55亿元,占毛利总额的10.55%。 毛利率12.11%,同比上升3.58个百分点。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公司本年营业成本113.26亿元,同比下降5.15%,计入对外采购的成本110.87亿元,占比97.89%,计入直接成本中的人工成本及折旧摊销 2.39亿元,占比2.11%,比重与 2021年度基本持平。 (5). 报告期主要子公司股权变动导致合并范围变化 □适用 √不适用 (6).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7). 主要销售客户及主要供应商情况 A.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137,207.94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11.60%;其中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0万元,占年度销售总额0 %。 报告期内向单个客户的销售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客户中存在新增客户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客户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B.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580,159.11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51.22%;其中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9,066.18万元,占年度采购总额0.80%。 报告期内向单个供应商的采购比例超过总额的50%、前5名供应商中存在新增供应商的或严重依赖于少数供应商的情形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无
(2).研发人员情况表 √适用 □不适用
(3).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适用 √不适用
其他说明 截止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比率为1.74、速动比率为1.72、资产负债率为38.71%、净资产收益率为11.45%。公司继续保持了合理健康的资产负债水平,具备持续发展能力。 变动大的分项说明: 1. 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78.75万元,减少98.82%,主要系报告期理财产品减少所致。 2. 应收票据:期末应收票据0.32亿元,减少48.53%,主要系报告期内未到期商业票据金额同比减少所致。 3. 应收款项融资:期末应收款项融资0.15亿元,减少69.30%,主要系报告期内未到期银行承兑金额同比减少所致。 4. 其他应收款:期末其他应收款2.90亿元,增加326.60%,主要系报告期内冷链物流往来款增加所致。 5. 存货:期末存货0.14亿元,增加31.01%。主要系报告期内燃油、耗材增加所致。 6. 合同资产:期末合同资产0.02亿,减少68.50%。主要系报告期内根据项目进展确认的合同资产减少所致。 7. 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5.69亿,增加32.70%。主要系报告期内冷链仓库、船舶等转固定资产所致。 8. 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0.43亿元,增加588.46%,主要系根据新租赁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所致。 9. 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其他非流动资产0.12亿元,减少45.77%,主要系报告期内相关购置款转入在建工程所致。 10. 应付账款:期末应付账款6.70亿元,减少34.32%,主要系国际海运价格下降的影响向供应商采购的运力减少所致。 11.合同负债:期末合同负债0.21亿元,增加63.24%,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合同负债确认增加所致。 12.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期末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0.78亿元,增加587.15%,主要系公司一年内到期的租赁负债增加所致。 13.租赁负债:期末租赁负债0.77亿元,减少54.42%,主要系转入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所致。 14. 递延收益:期末递延收益0.28亿元,增加332.75%,主要系公司冷链补贴增加所致。 15. 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0.49亿元,增加204.27%,主要系根据新租赁准则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所致。 2. 境外资产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 资产规模 其中:境外资产16,082,016.57(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50%。 (2)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的相关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 截至报告期末主要资产受限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之“七、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中的“81、所有权或使用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4. 其他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 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 √适用 □不适用 行业经营性信息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一)行业格局和趋势”中相关描述。
2、根据公司董事会执行委员会审批同意,中创工程物流有限公司与浙江恒基海运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1日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名称:中创恒基国际航运(上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货船运输、船舶管理相关业务,合资公司认缴注册资本金人民币10,000万元,中创工程物流有限公司出资4900万元,占出资总额的49%,2022年实缴资金14.70万元,累计实缴资本14.70万元。 1. 重大的股权投资 □适用 √不适用 2. 重大的非股权投资 (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