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国中冶(601618):中国中冶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3年03月29日 21:36:31 中财网
原标题:中国中冶:中国中冶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1618 公司简称:中国中冶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本报告经公司2023年3月29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2年中国中冶经审计的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0,272,357千元,中国中冶本部未分配利润为5,742,045千元。公司拟以总股本20,723,619,170股为基数,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0.83元(含税),共计现金分红人民币1,720,060千元,剩余未分配利润人民币4,021,985千元用于公司经营发展及以后年度分配。该方案拟定的现金分红总额占2022年度中国中冶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6.74%。

6、除特别注明外,本报告所有金额币种均为人民币。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一、公司简介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中冶601618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中冶0161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联席公司秘书
姓名王震王震、伍秀薇
办公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 冶大厦中国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28号中冶 大厦
电话+86-10-59868666+86-10-5986866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二、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第一部分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2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面对多重压力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国家高效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经济运行持续稳定恢复,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1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72,138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9.4%,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同比下降 10.0%,固定资产投资稳步恢复。总体来看,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没有变,建筑业国民经济支柱的地位没有变。“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进全社会向清洁低碳方向持续转变,“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等领域存在较大的投资空间。

(一)工程承包业务
冶金建设领域,在大力推进“双碳”目标背景下,钢铁行业正积极策划、整体推进“产能置换”、“超低排放”和“极致能效”三大钢铁改造工程,进一步加大绿色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低碳生产技术革新,节能减排、智能制造等成为钢铁企业重点发展方向,冶金建设领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基本建设领域,发展前景依然广阔。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将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两新一重”、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绿色环保、社会民生将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发力方向,预计2023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投资力度前所未有。

新能源建设领域,将继续加速发展。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将向以光伏、风电、水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转型,利好政策与行业需求双效叠加,新能源发展将持续提速。公司将继续在传统优势领域与新兴领域齐头并进,抢抓发展机遇,顺势而为,努力跻身行业先进之列,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海外工程业务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影响,面临较为严峻的外部环境,广大涉外工程企业逆境坚守,勇毅开拓,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多措并举稳市场、稳业务,不断探索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路径,稳住了行业发展的基本盘。业务发展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业务贡献度高;二是亚洲和拉美市场业务增长较快;三是房建领域发展势头良好,交通、电力领域业务规模降幅明显,工业建筑领域新签合同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二)房地产开发业务
2022年年末以来,中央和地方逐步放宽房地产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层面多项政策集中出台,大力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尤其是供给端政策工具箱持续释放,央行、银保监会发布“金融十六条”新政,监管部门接连打出信贷融资、债券发行、股权融资“三箭齐发”的政策组合拳,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三)装备制造业务
目前,钢铁行业已经进入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十四五”关键时期,随着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不断深化,钢铁行业作为碳减排的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智能化发展成为主要方向。2021年工信部和发改委先后出台了《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和《钢铁冶炼项目备案管理办法》,对现有产能设备升级改造提出新的要求,对促进短流程炼钢产线建设给予政策支持,以电炉为代表的核心冶金装备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此外,以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制造业相结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对装备制造业的赋能,也将成为我国冶金装备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由于钢结构具有力学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可循环利用等优点,越来越获得国家重视与行业认同,钢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大跨度空间结构、基础设施等领域广泛应用。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先后发布《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局部修订条文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等通知,持续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精神,全面推进型钢构件标准化、提升设计施工效率、降低钢结构住宅成本。随着国家建筑工业化和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以装配式钢结构为代表的建筑产业化、标准化、绿色化将成为未来我国钢结构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四)资源开发业务 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竞争加剧,地缘冲突持续,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和全球矿业市场的 动荡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公司资源开发业务面临更为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2022年,有色金属 价格整体高位宽幅波动,全球流动性变化、地缘因素以及能源因素,对有色金属带来明显的共振 影响:一是全球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变化,2022年由超预期收紧向加息放缓,美元指数从显著走 强至冲高回落,有色金属的价格呈现反向波动变化;二是能源因素对供给端造成冲击,受欧洲能 源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偏高运行,带动了有色金属成本的上涨,对有色金属供应带来不 同程度的扰动,全球有色金属显性库存持续走低,供给端扰动被持续放大;三是新能源产业迅速 发展,包括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信息产业等的发展使有色金属的需求量增加,对有色金属价 格远期发展较为有利。 2022年,从有色金属价格涨跌幅度来看,受金融期货市场多空博弈影响,镍价年度上涨幅度 最大,其他品种多数脱离高位,较2021年末重心有不同程度下移。从伦敦金属交易所2022年镍、 铜、锌、铅4种有色金属的价格走势来看,镍价剧震一度创出10万美元/吨的历史新高,虽然当 日交易因为被判定为异常交易而取消,但镍价最高也超过了2007年的5.5万美元/吨,创下历史 新高,此后镍价震荡下移,一度跌至2万美元/吨附近,而后再度开启震荡反弹;铜价表现为大幅 冲高又急剧回落再震荡上行的“过山车”走势;锌价表现为大幅升高再急速回落后宽幅震荡的走 势;铅的供需均在改善,价格维持宽区间震荡走势。从伦敦金属交易所2022年镍、铜、锌、铅4 种有色金属的均价来看,镍、铜、锌、铅均价分别约为26,154美元/吨、8,821美元/吨、3,451 美元/吨、2,150美元/吨,其中镍、锌同比分别增长42%、15%,铜、铅同比分别下跌5%、2%。 2022年 LME镍、铜、锌、铅价格走势图 单位:美元/吨 单位:美元/吨 单位:美元/吨 单位:美元/吨 注:数据来源于Wind

第二部分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工程承包业务
2022年,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巩固提升冶金业务、优化提升房建业务、扩大提升基建业务”为开展市场营销工作的目标和努力方向,聚焦优质市场、聚焦优质客户、聚焦优质项目,奋力开拓国内外工程市场,实现新签合同额的高速增长。继2021年成功突破万亿新签合同额之后,报告期内公司的订单量再创历史新高,完成新签工程合同额13,004.49亿元,同比增长 12.03%,连续 3年同期增长率均超 12%。其中,新签冶金工程合同额 1,919.95亿元,同比增长 21.67%,占新签工程合同额的比例为 14.76%。新签非钢工程合同额 11,084.54亿元,同比增长10.52%,占新签工程合同额的比例为85.24%。公司新签海外工程合同额为414.05亿元,同比增长19.23%。

2022年工程承包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占总额比例2021年同比增减
分部营业收入550,440,81491.88%462,290,15319.07%
毛利率(%)8.96-9.19减少0.23个百分点
注:分部营业收入和分部毛利为未抵销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1.冶金工程建设业务
在冶金工程领域,公司凭借无可替代的冶金全产业链优势,通过加快核心关键装备技术和新工艺、新流程的研发,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加快核心技术产品化,并围绕绿色、低耗、智能、高效的目标,积极研发新装备、新材料技术,把握绿色低碳项目市场机遇,持续推动“181”攻关计划稳步实施。报告期内,公司签约了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双友钢铁有限公司产能转型升级一体化等一大批单体合同额超过10亿元的重大冶金项目,基本囊括了国内主要重大冶金建设工程,冶金建设国家队的绝对领先地位持续筑牢。

海外冶金工程领域,公司继续深耕“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国家市场,聚焦重点市场和培育潜力市场,坚持推进国际化和属地化发展战略,在海外冶金领域取得了不少亮点:成功签订合同金额达40.2亿元的越南和发榕橘钢铁二期炼铁、炼钢、烧结和原料场项目,成为公司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获得的又一个综合性钢铁基地建设项目;签约哈萨克斯坦阿赛乐米塔尔焦炉项目,为扩大海外高端焦化市场奠定重要基础;继印尼OBI岛镍钴工程一标段和印尼OBI镍铁项目一期后,成功签约印尼OBI镍铁项目RKEF二期工程项目,为公司持续深耕印尼市场打下坚实根基,进一步擦亮了“冶金建设国家队”的品牌,彰显了国际市场影响力。

公司冶金工程建设业务近3年营业收入及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比重情况如下: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收入项目2022年 2021年 2020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冶金工程129,649,18523.55115,256,46524.9390,498,90624.87
注:分部营业收入为未抵销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和签约的重点冶金工程建设项目如下:

序号项目(合同)名称合同金额 (亿元)
境内项目  
1云南曲靖钢铁集团双友钢铁有限公司钢铁转型升级一体化项目26.0
2云南玉溪玉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产能置换转型升级改造项目棒线工程总承 包合同23.4
3福建三钢闽光股份有限公司钢铁产能置换三明本部高炉工程 EPC总承包工 程合同19.7
4河钢产业升级及宣钢产能转移项目2030mm冷轧酸轧、磨辊间及轧后库等区 域建筑安装工程合同15.0
5河钢乐亭钢铁基地项目二期项目炼铁系统及其公辅区域 EPC总承包工程合 同14.6
6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新建中厚板项目(轧钢)工程建设EPC总承 包合同14.3
7贵州安顺铝业等量技术改造工程项目14.1
8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168万吨热回收炼焦及配套项目炼焦标段 PC总承包项目13.9
9稷山县铭福钢铁制品有限公司产能减量置换炼铁、炼钢总承包项目13.9
10达钢搬迁升级项目炼钢连铸主体工程及公辅系统总承包合同13.3
境外项目  
1印尼氢氧化镍钴项目81.1
2印尼OBI镍铁项目RKEF二期工程建设合同18.9
序号项目(合同)名称合同金额 (亿元)
33 越南和发2榕橘2x2500m高炉炼铁总承包项目14.1
4越南和发2榕橘2x300t炼钢总承包项目12.8
5哈萨克斯坦AMT No.8&9焦化项目8.2
6越南和发榕橘钢厂新建智能原料场总承包项目6.7
72 越南和发集团榕橘钢铁公司(二期)2x360m烧结项目总承包合同6.6
2.非钢工程建设业务
①房建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公司持续发力房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业务,积极实施拓展基建业务的“135经营策略”,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部署,抢抓基础设施业务投资建设的窗口期。通过强化高端引领、优化顶层设计、提升自身优势、创新商业模式,不断提升公司的公投能力,重点承揽“高新综大”和有影响力的项目。报告期内,公司房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新签合同额9,115.76亿元,同比增长4.56%,占工程总合同额的 70.10%。其中市政业务不负众望,再创佳绩,牢牢占据基建板块半壁江山;以德阳天府旌城智创商务片区、衡水-昔阳高速公路赵县至赞皇(冀晋界)段特许经营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以及宜昌高铁新城等大体量项目为代表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签约,有力提升了公司基建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公司精准优化房建业务营销结构,重点向超高层、大型综合体、高端房建等细分领域发力。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中标了广州国际金融交易广场、邢东新区高铁站前商务中心、茂名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项目二期扩建EPC等一系列高端房屋建筑项目,房建业务的合同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在海外业务方面,非钢市场作为境外市场开发的潜力领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增量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签约柬埔寨最高地标建筑——金汇大厦综合体总承包项目,该项目刷新了柬埔寨200米以上超高层地标新高度;由公司总承包建设的阿尔及利亚奥兰体育场项目在2022年竣工并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地中海运动会,展现了“中国建造”的恢宏大气。

本公司非钢工程建设各细分行业近3年营业收入及占工程承包收入总额的比重情况如下: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收入项目2022年 2021年 2020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房屋与建筑工程287,483,14652.23228,220,50849.37165,001,42145.33
交通基础设施105,343,71519.1488,338,32019.1177,372,99921.26
其它工程27,964,7685.0830,474,8606.5931,091,8018.54
注:分部营业收入为未抵销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和签约的房建与基础建设领域重点项目如下:

序号项目(合同)名称合同金额 (亿元)
房建项目  
1南阳仲景康养片区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186.8
2沧州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项目五标段新华区城中村改造(北部片区)工程合 同119.7
3豫资海元·南阳城市产业综合体EPC项目119.4
序号项目(合同)名称合同金额 (亿元)
4宿州市符离新区综合开发项目103.4
5咸阳市泾河新城智谷科创园(二期)EPC工程项目80.2
6唐山市丰南南湖西区城市更新单元项目60.6
7黄石市大冶湖核心区东区集聚开发建设项目55.9
8盐城市大丰区振城建设有限公司四个地块拆迁安置房建设项目49.3
9宜宾市叙州区南部新区ABO片区综合开发项目(二标段)49.0
10重庆市团结湖大数据智能产业园PPP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41.3
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项目  
1德阳天府旌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智创商务片区)项目75.4
2德阳天府旌城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片区)项目74.2
3衡水-昔阳高速公路赵县至赞皇(冀晋界)段特许经营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70.0
4宜昌高铁新城建设项目65.5
5黄石新港港产城融合发展综合配套项目(设计、采购、施工)51.5
6重庆市长寿经开区智能装备及新材料区项目片区综合开发合同51.0
7云南东盟产业园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三标段)建设项目工程施工合同43.1
境外项目  
1马来西亚新山项目一期总承包项目22.4
2柬埔寨MESONG金汇大厦综合体项目8.0
3新加坡捷运机电系统安装分包项目6.6
4巴布亚新几内亚高地高速公路项目二期第一标段6.0
5新加坡丹那美拉公寓二期总承包项目5.1
②新兴产业领域
公司按照“新兴产业领跑者、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以专业技术研究院的领先专业技术优势为依托,在生态环保与文旅工程、新能源工程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断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靓丽新名片。

在生态环保产业方面,公司依托自身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工程经验,在水务、固体废物处理、矿山修复、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了规模优势,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签约了长江黄石段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EOD)、宜宾市三江新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项目一期、达州东部经开区生态智慧城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一标段)等一批具有代表意义的项目。

在文旅工程方面,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主题公园建设承包商,拥有国内唯一一家主题公园专业设计院,是国内唯一同时具有主题公园设计、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在技术突破、管理方法、商业模式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主题公园发展之路。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签约洛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提升和整体改造项目、梧州市苍梧县六堡茶特色小镇乡村振兴项目(第二标段)、老荔波古城文旅综合体项目(设计、施工),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在主题公园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竞争力。

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公司积极把握能源转型与低碳经济的新机遇,加速发展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建设业务,在实现自身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推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进程。报告期内,公司新签淮南大通区孔店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秦创原?水光智造产业基地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等一批大型项目,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和签约的重点新兴产业项目如下:

序号项目(合同)名称合同金额 (亿元)
生态环保工程  
1长江黄石段生态环境导向开发项目(EOD)60.8
2宜宾市三江新区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园项目一期合同52.7
3达州东部经开区生态智慧城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一标段)48.6
特色小镇及文旅建设工程  
1洛阳老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基础设施提升和整体改造项目42.4
2梧州市苍梧县六堡茶特色小镇乡村振兴项目(第二标段)施工总承包合同13.4
3老荔波古城文旅综合体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11.7
新能源工程  
1淮南大通区孔店乡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9.7
2金川集团东大滩300MW光伏发电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9.5
(二)房地产开发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分类施策、分城施策,继续完成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为重点发展区域并辐射全国的战略布局,2022年共获取5个项目,共计7宗地块,占地面积23.74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8.79万平方米。

2022年,公司下属中冶置业荣登“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第36位,品牌价值跃升至306亿元,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盈利性和稳健性 TOP10,同时荣获“中国房地产年度社会责任感企业”“中国房地产产品力优秀企业”“中国特色地产运营优秀企业—城市开发运营商”“中国房地产年度扶贫标杆企业”荣誉称号。中冶置业主体长期信用等级为最高等级 AAA,评级展望为稳定。公司下属中冶物业位列“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52位,品牌价值为23亿元。“中冶置业产品科技与服务体系”“住宅建筑厨房排油烟系统性能测试和优化设计研究”两项研发成果荣获2022年度“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由中冶置业开发的天津德贤华府项目荣获第十九届“精瑞科学技术奖”。

报告期内,公司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为289.49亿元,同比增长89.71%;施工面积909.9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1%;其中新开工面积189.0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7.46%;竣工面积371.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20%;签约销售面积48.01万平方米,签约销售额93.30亿元。

2022年房地产开发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占总额比例2021年同比增长
分部营业收入22,726,7363.7921,416,0346.12%
毛利率(%)11.00-23.48减少12.48个百分点
注:分部营业收入和分部毛利为未抵销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重点房地产项目情况如下:
(1)石家庄中冶德贤御府项目
项目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东良厢村,占地面积10.04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约30.84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商业,作为德贤系产品,项目的开发融合“生态+教育+科技”的开发理念,围绕客户关注点和痛点进行产品设计,有效改善东良厢地块周围环境和配套,大幅提升了石家庄西南片区的人居品质。项目于2021年9月开工,2022年5月开盘,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

(2)秦皇岛中冶德贤华府项目
项目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钱塘江道以北,恒山路以西,占地面积5.44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85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项目一区、二区已于2020年12月完成竣工备案和交付;三区于2021年8月开工,2021年9月开盘,已于2022年12月竣工交付。

(3)涿州五矿科技产业园项目
项目占地面积32.7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79.8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产业、商业。

住宅一期于2021年2月开工,2022年6月已完成竣备交付;住宅二期于2022年9月开盘,目前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项目产业一期于2021年4月开工,目前部分楼体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4)青岛德贤公馆、盛世广场项目
项目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其中,青岛德贤公馆项目占地面积14.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1.90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29.79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住宅及配套商业,项目西区已于 2022年 6月完成竣备及交付,东区已完成主体封顶,处于内外装修、园林施工阶段,预计于2023年8月完成竣工备案,2023年9月交付。青岛盛世广场项目占地面积4.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17万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商业。

(5)南京中冶·盛世滨江项目
项目是中冶置业布局长三角区域的城市开发运营扛鼎之作,涵盖了和记洋行旧改主题商业、低密度豪宅、地铁上盖、江景高层、滨江特色商业街、湾区办公、星级酒店等多种业态,占地面积33.04万平米,计容建筑面积94.08万平米,主要分为锦绣江山、锦绣华府、锦绣公馆、锦绣天玺、和记洋行、盛世国际广场6个项目。目前锦绣江山、锦绣华府及锦绣公馆部分地块已竣工交付,锦绣江山、锦绣华府、锦绣公馆及锦绣天玺项目已开盘,和记洋行正在进行地下室结构施工,盛世国际广场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工作。

(6)三亚五矿国际广场项目
项目位于三亚市总部经济及中央商务区,毗邻迎宾路、三亚河。项目占地面积7,281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规划用途为零售商业、办公等。项目于2020年5月开工,于2021年4月开盘,于2022年12月完成竣工备案。

(三)装备制造业务
公司装备制造板块以下属多个核心制造基地为主要依托载体,业务范围主要包括设备制造类及钢结构业务两大主要方面,涵盖冶金/民建设备及其零部件、钢结构及其他金属、建材制品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安装、调试、检修以及相关服务。

公司设备制造类板块以冶金设备为主,拥有中冶赛迪装备基地、中冶陕压装备基地、中冶长天重工基地、中冶南方装备基地等多个核心制造基地,其产品涵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冶金主要工艺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国际国内大型钢铁工程项目,未来装备制造业务将紧跟国家钢铁行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以节能环保、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为突破点,充分发挥核心制造基地研发中试、核心制造、总装集成三大功能定位,加速推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化和产业化。公司继续整合上下游优势业务资源,将核心装备制造体系纳入中冶装备产业园区进行统一管理,将公司研发的核心技术放入保险盒,搭载在产品上发向“一带一路”沿线及世界各地,将装备制造业务打造成为冶金建设国家队的“硬支撑”、冶金装备新产品的“孵化器”和“中冶装备”品牌的“承载者”。

公司是中国钢结构工程的奠基者,是中国钢结构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拥有“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钢结构协会”等重要研发平台与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专业协会,几乎主编、参编了国内所有钢结构国家、行业标准,在钢结构综合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备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检测、监理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整合优势,打造了一系列包括奥运会鸟巢、雁栖湖APEC会展中心、上海世博会主题馆、上海迪士尼乐园等具有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知名工程。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的钢结构制造企业之一,在全国布局32个钢结构制造基地,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经济热点地区,基地设计产能达165万吨,公司钢结构制造(含基地及现场制作)产能、产业规模和制造量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拥有中冶(上海)钢构基地、宝冶郑州钢构基地、五冶成都钢构基地等多个核心钢结构制造基地,其中中冶(上海)钢构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钢结构业务板块的代表企业,通过整合公司内外部钢结构业务资源、优化钢结构产能布局,坚持走“专业化、品牌化、区域化”道路,实现了稳健快速发展,2022年先后中标了西安东航空港总部保障基地项目(商服)一标段钢结构工程、北京星火站交通枢纽工程枢纽区钢结构工程、三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金属屋面工程、北京北方华创N5基地半导体装备部件研发楼及真空装备扩产项目钢结构工程、山东临沂启阳机场航站楼改扩建及附属工程一标段钢结构工程、临港西岛中银金融中心南塔及椎体钢结构制造工程、北塔钢结构制造工程等标志性重大项目。

2022年装备制造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占总额比例2021年同比增长
分部营业收入12,319,1972.06%11,623,1275.99%
毛利率(%)11.58-15.12减少3.54个百分点
注:分部营业收入和分部毛利为未抵销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四)资源开发业务
报告期内,本公司从事的资源开发业务主要集中在镍、铜、锌、铅等金属矿产资源的采矿、选矿、冶炼等领域,公司以“精管理、强质量、降成本、控风险、有回报”为目标,努力提升自身矿产资源的开发及运营水平。2022年,3座重点在产矿产资源项目接连成功应对巴基斯坦特大洪灾、巴布亚新几内亚7.6级强烈地震,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自救和复产,并帮助周边社区村落抢险救灾,出人出力出装备、捐款捐物献爱心,出色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得到了当地政府民众和使领馆的高度赞扬。同时,公司坚持防疫防恐,确保双防双控,坚持安全生产、环保节能,确保零事故、零伤亡;坚持优化生产组织、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稳产高产,坚持快挖快卖,确保满产满销,进一步稳固了资源开发业务生产经营基本盘,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完成值大幅超过预算目标值,持续发挥利润大户作用。

2022年资源开发业务总体经营情况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占总额比例2021年同比增长
分部营业收入8,866,0051.48%6,669,32732.94%
毛利率(%)36.35-42.67减少6.32个百分点
注:分部营业收入和分部毛利为未抵销分部间交易的数据。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及运营中的重要矿产资源项目基本情况如下: (1)巴布亚新几内亚瑞木镍钴矿项目
报告期内,项目全年平均达产率105%,再度实现超产,累计生产氢氧化镍钴含镍34,302吨、含钴2,987吨,同比增长9%;努力克服国际镍金属期货市场逼空事件的负面影响,优化调整销售策略,加大销售力度,项目全年累计销售氢氧化镍钴含镍 37,249吨、含钴 3,289吨,同比增长1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46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净利润12.67亿元,同比减少15.72%。

由于镍金属市场湿法冶炼中间产品供应持续增加、竞争不断加剧,叠加国内外镍金属市场价差的影响,镍、钴销售折价系数大幅下跌,导致项目净利润同比减少约2.36亿元。

(2)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项目
报告期内,项目顺利完成了第四期15年续租协议的签署,成功抵御了安全防恐和暴雨洪灾等多重挑战,获得2022年度“海外安防优秀实践”、全巴中资企业协会“中资企业优秀单位”等荣誉,得到了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的书面表扬。2022年,该项目采出矿石量实现超产21%,受东矿体原矿品位大幅下降影响,累计生产粗铜16,346吨,同比减少13%;项目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08亿元,同比增长12.62%。项目已启动实施采选扩产工程,计划2023年四季度投产后将粗铜产量提高到2.4万吨/年,以便持续为中巴双方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
报告期内,项目经受住了暴雨洪灾的持续冲击,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生产,并将受灾停产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同时顶住了安全防恐的巨大压力,再度实现超产,经营效益连续两年保持高速增长,荣获巴基斯坦工程院优质工程奖、巴基斯坦工商业第八届“杰出成就奖”、全巴中资企业协会“中资企业优秀单位”等荣誉,并得到了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的书面表扬。项目全年采出矿量51.3万吨,累计生产锌精矿含锌42,349吨、铅精矿含铅8,886吨,同比分别增长20%、22%,销售锌精矿含锌36,730吨、铅精矿含铅7,881吨,同比分别增长15%、20%;项目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51.54%,实现归属中方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8.24%。

(4)巴基斯坦锡亚迪克铜矿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俾路支省锡亚迪克铜矿项目3个采矿权的收购,针对核心区域实施了详查。根据阶段性钻探成果估算,该项目铜矿石资源10.14亿吨,铜金属量327.87万吨,铜平均品位0.32%。下一步公司将继续开展项目勘查工作,并科学开展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

(5)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依据平等互利原则,与阿方就阻碍项目开发重要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展了谈判,有理有据有节维护本公司的合法权益。公司将继续努力通过合同谈判来改善项目投资效果,推动项目取得实际进展。

(6)洛阳中硅多晶硅项目
报告期内,本公司下属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洛阳中硅”)累计生产多晶硅6,508吨,销售多晶硅6,585吨,生产硅基材料新产品11,435吨,实现销售收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新产品销售收入突破2.9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净利润4.22亿元,同比增长269%。

洛阳中硅实施的电子信息材料转型升级项目是填补国内高端硅基材料空白的“进口替代”项目,技术来源于洛阳中硅承担的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郑洛新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专项等成果,多项成果经过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展前景广阔。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350亩,建设区熔级多晶硅300t/a、VAD四氯化硅6000t/a,以及PCVD级四氯化硅、电子级四氯化硅、三氯氢硅、二氯二氢硅、原料级和电子级六氯乙硅烷、正硅酸乙酯等多种半导体电子材料,预计2023年一季度竣工投产;二期项目采用分批建设的方式,锚定已取得突破的新产品,扩大高纯多晶硅生产规模,并新建电子特气、前驱体材料等10类新产品。目前,二期第一批9种产品已经研发成功,具备产业化条件,完成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

未来,洛阳中硅将积极践行“担国家责任,补基础材料短板”的企业使命,坚持“走高端、多品种、小批量、高收益”的发展思路,立足集成电路及光通信领域,并向相关技术领域稳步拓展,力争打造产值规模超百亿的国家前瞻性基础材料创新中心和生产基地,承担起引领我国硅基材料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国家责任,巩固和提升我国在光通信和半导体行业的地位与话语权。


三、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近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总资产585,384,390543,470,1477.71506,392,9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21,108,334107,494,97712.6697,891,638
营业收入592,669,072500,571,64718.40400,114,6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72,3578,374,97022.667,862,1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668,1917,032,23537.487,171,79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8,153,06117,640,0082.9128,031,70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0.479.05增加1.42个 百分点8.9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50.35增加0.10元0.3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50.35增加0.10元0.32

2、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118,026,827171,174,915107,842,179195,625,1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1,0723,189,983840,3423,560,9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581,6763,036,892985,7723,063,85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542,276)14,709,984(1,737,272)19,722,62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四、股东情况
1、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1)
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单位: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84,921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76,843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 增减期末持股数量比例 (%)持有有 限售条 件的股 份数量质押、标记或 冻结情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 量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 限公司010,190,955,30049.1800国有 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 (2) 人)有限公司166,4002,842,033,95113.7100其他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 有限公司01,227,760,0005.9200国有 法人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 限公司0589,038,4272.8400国有 法人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 司70,499,411443,292,6582.1400其他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广发中证基建工 程交易型开放式指数 证券投资基金18,751,20088,411,1000.4300其他
博时基金-农业银行 -博时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易方达基金-农业银 行-易方达中证金融 资产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大成基金-农业银行 -大成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嘉实基金-农业银行 -嘉实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广发基金-农业银行 -广发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中欧基金-农业银行 -中欧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华夏基金-农业银行 -华夏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银华基金-农业银行 -银华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南方基金-农业银行 -南方中证金融资产 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工银瑞信基金-农业 银行-工银瑞信中证 金融资产管理计划063,516,6000.3100其他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明本公司未知上述股东存在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关系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量的说明不适用      
注:(1):表中所示数字来自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名册。 (2):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持有的H股乃代表多个权益拥有人持有。 2、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3、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1、公司所有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
2018年公开发行公 司债券(第一期)18中冶021436352023-05-08220,000,0004.98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0年度 第一期中期票据20中冶MTN001102001274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3 年6月24日2,000,000,0003.90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0年度 第二期中期票据20中冶MTN002102001293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3 年6月29日1,000,000,0003.89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1年度 第一期中期票据21中冶MTN001102101395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4 年7月28日2,000,000,0003.55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1年度 第二期中期票据21中冶MTN002102101593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4 年8月19日2,000,000,0003.47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1年度 第三期中期票据21中冶MTN003102101685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4 年8月26日2,000,000,0003.50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1年度 第四期中期票据21中冶MTN004102103353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4 年12月30日500,000,0003.30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2年度 第一期中期票据22中冶MTN001102282664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12月9日2,000,000,0004.18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2年度 第二期中期票据22中冶MTN002102282722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12月16日2,000,000,0004.23
债券名称简称代码到期日债券余额利率 (%)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2年度 第三期中期票据22中冶MTN003102282771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12月23日1,300,000,0004.12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一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1102380165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2月10日2,000,000,0003.57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二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2102380190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2月14日2,000,000,0003.52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三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3102380222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2月17日2,000,000,0003.45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四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4102380244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2月21日2,000,000,0003.52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五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5102380443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3月10日2,000,000,0003.37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六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6102380488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3月14日2,000,000,0003.36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七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7102380546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3月17日2,000,000,0003.37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八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8102380610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3月21日2,000,000,0003.36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 有限公司 2023年度 第九期中期票据23中冶MTN009102380672发行人赎回选择 权行权日,首个 行权日为 2025 年3月24日2,000,000,0003.35

报告期内债券的付息兑付情况

债券名称付息兑付情况的说明
2017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正常付息兑付
2018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三期中期票据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四期中期票据正常付息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正常付息兑付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正常付息兑付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资券正常付息兑付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四期超短期融资券正常付息兑付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资券正常付息兑付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正常付息兑付

2、报告期内信用评级机构对公司或债券作出的信用评级结果调整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公司近2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千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资产负债率(%)72.3472.14增加0.20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9,668,1917,032,23537.48
EBITDA全部债务比0.050.05-
利息保障倍数4.763.98增加0.78个百分点

第三节 重要事项
一、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2,669,072千元,同比增长 18.40%;实现利润总额15,392,116千元,同比增长 9.85%;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72,357千元,同比增长22.66%。


二、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