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君实生物(688180):君实生物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3月30日 20:33:05 中财网

原标题:君实生物:君实生物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180 公司简称:君实生物 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生物医药行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的特点。公司在报告期内不断丰富产品管线,持续探索药物的联合治疗,快速推进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展和储备研发项目的开发,营业收入尚不能覆盖不断增长的研发费用及其他开支,报告期内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在创新药物的发现、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等方面皆有源头创新性、突破性进展,现金流情况良好,公司核心管理层及研发团队稳定,吸引了大量优秀人才加入。随着更多在研产品逐步实现商业化以及已上市产品更多适应症的拓展,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将不断提升。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致力于创新疗法的发现、开发和商业化。公司积极布局覆盖多项疾病治疗领域的在研产品管线,未来仍将维持相应规模的研发投入用于在研产品的临床前研究、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以及新药上市前准备等药物开发工作。同时,公司新药上市申请等注册工作、上市后的市场推广等方面亦将带来与之相对应的费用支出,均可能导致短期内公司亏损进一步扩大,从而对公司日常经营、财务状况等方面造成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公司已在本报告详细阐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敬请参阅“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相关内容。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熊俊、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许宝红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蔡婧吾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年度报告包含涉及重大风险及不确定因素的前瞻性陈述。本年度报告纳入的全部陈述(历史事实陈述除外),包括有关公司策略、未来营运、未来财务状况、未来收入、预计成本、前景、计划、管理目标及预期增长的陈述,均属前瞻性陈述。该等陈述涉及已知及未知风险、不确定因素及其他重要因素,可能导致公司的实际业绩、表现或成果与前瞻性陈述表达或暗示的任何未来业绩、表现或成果有重大差异。前瞻性陈述通常可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旨在”、“预计”、“相信”、“可以”、“继续”、“可能”、“估计”、“预期”、“目标”、“有意”、“或会”、“正在进行”、“计划”、“潜在”、“预知”、“预测”、“寻求”、“应该”、“目标”、“将”、“假设”等词汇或此类词汇的否定形式或类似旨在识别前瞻性陈述的措辞或表达,但并非所有前瞻性陈述均包含此类识别词汇。该等前瞻性陈述包括但不限于关于下列各项的陈述:公司成功商业化已获批药物、获批其他适应症及在其他地区获得批准的能力;公司成功开发及商业化授权许可药物、候选药物以及公司可能授权许可的任何其他药物及候选药物的能力;公司进一步推广销售及营销的能力以及推出及商业化新药物(如获批准)的能力;公司维持及拓展药物及候选药物(如获批准)监管批准的能力;公司药物及候选药物(如获批准)的定价及报销;公司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以及研发项目的启动、时间表、进展及结果;公司推动候选药物进入并成功完成临床试验及取得监管批准的能力;公司对临床阶段候选药物成功的依赖;公司递交监管申请以及获批的计划、预期里程碑、时间表或可能性;公司业务模式及有关公司业务、药物、候选药物及技术的战略计划的实施情况;公司(或公司的许可方)就覆盖公司药物、候选药物及技术的知识产权建立及维持的保护范围;公司在不侵害、盗用或以其他方式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及专有技术的情况下经营业务的能力;与执行或保护知识产权不受侵犯、盗用或违反、产品责任及其他索赔相关的成本;中国、美国、英国、瑞士、欧盟及其他司法管辖区的监管环境与监管发展;公司就开支、收入、资本需求及额外融资需求所作估计的准确性;战略合作及许可协议的潜在益处及公司达成战略安排的能力;公司维持及订立合作或许可协议的能力;公司对由第三方进行药物开发、生产及其他服务的依赖;公司生产及供应或已生产及供应用于临床开发的候选药物及用于商业销售的药物的能力;公司药物及候选药物(如可获批)市场准入、接受、定价及报销的比率及程度;公司竞争对手及行业的发展,包括竞争疗法;公司药物及候选药物的潜在市场规模及公司服务此类市场的能力;公司有效管理增长的能力;公司吸引及留住符合资格员工及关键人员的能力;有关未来收入、招聘计划、重要里程碑、费用、资本开支、资本需求及股份表现的陈述;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普通股和在科创板上市和交易的人民币股份的未来交易价格,以及证券分析师的报告对该等价格的影响;及其他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包括“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的相关内容。

该等陈述涉及风险、不确定性及其他因素,可能导致实际业绩、生产水平、表现或成果与此前瞻性陈述表达或暗示的情况存在重大差异。鉴于上述不确定性,广大投资者不应过度依赖该等前瞻性陈述。实际结果或事件可能与公司于前瞻性陈述中披露的计划、意愿及期望存在重大差异。公司的前瞻性陈述主要基于公司对未来事件及趋势的当前预期及预测,公司认为该等未来事件及趋势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公司已将可能会导致未来实际结果或事件与公司所作前瞻性陈述存在重大差异的重要因素纳入本年度报告的风险因素中,详见本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公司的前瞻性陈述并不反映公司可能进行的任何未来收购、合并、处置、合营或投资的潜在影响。

除非适用法律另有要求,公司不承担任何因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而更新任何前瞻性陈述的义务。

本年度报告包含公司自行业刊物及第三方调研中取得的统计数据及其他行业和市场数据。尽管行业刊物及第三方调研并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但行业刊物及第三方调研通常表明他们的数据来源可靠。尽管公司认为行业刊物及第三方调研可靠,但是广大投资者不应过度依赖该等资料。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6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8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72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9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10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3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39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40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40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 盖章的财务报告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 及公告的原稿
 在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网站公布的本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英文 版和中文版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君实生物、公司、本公司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州君盟苏州君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100%股权的全 资子公司
君实工程上海君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持有100%股权的全资子 公司
苏州众合苏州众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100%股权的全 资子公司
无锡君实无锡君实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100%股权的全 资子公司
无锡润民无锡润民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 50%股权的控股子 公司
拓普艾莱TopAlliance Biosciences Inc.,中文名称:拓普艾莱生物技 术有限公司,公司持有 100%股权的全资子公司
君拓生物上海君拓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持有 71.85%股权的 控股子公司
苏州君奥苏州君奥精准医学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全 资子公司
苏州君实工程苏州君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公司间接持有100%股权的全 资子公司
香港联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报告期2022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12月 31日
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 秘书
单抗单克隆抗体,指由淋巴细胞杂交瘤产生的、只针对抗原分 子上某一单一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
创新药全球首次上市的药物,本报告特指以未确定疗效的靶点为 研究对象的专利药物
靶点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结合位点,包括基因位点、受体、酶、 离子通道、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JS001、特瑞普利单抗、拓 ? 益重组人源化抗 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公司首个上市药品
JS016 、 JS016/LY- CoV016、埃特司韦单抗重组全人源抗 SARS-CoV-2单克隆中和抗体
? UBP1211、君迈康、阿达 木单抗与迈威生物全资子公司江苏泰康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合作开 发的阿达木单抗
VV116、JT001/VV116、民 ? 得维、氢溴酸氘瑞米德韦 片口服核苷类抗 SARS-CoV-2的 1类创新药
TAB004/JS004、 tifcemalimab重组人源化抗 BTLA单克隆抗体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NMPA、国家药监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EMA欧洲药品管理局
MHRA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
ASC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
CSCO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CGMP由 FDA执行的现行生产质量规范条例,其规定了确保对生 产工艺和设施进行适当设计、监控和控制的系统
INDInvestigational 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临床试验申请
NDANew Drug Application,新药申请
sNDAsupplemental New Drug Application,药品上市后增加新适 应症申请
BLA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PFSprogression-free survival,无进展生存期
OSOverall Survival,总生存期
EFSEvent Free Survival,无事件生存期
ORRObjective Response Rate,客观缓解率
DCRDisease Control Rate,疾病控制率
DoRDuration of Response,持续缓解时间
IDMC独立数据监察委员会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 1
PD-L1Programmed cell death 1 ligand 1,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 1
BTLAB and T Lymphocyte Attenuator,B和 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小干扰 RNA
CMCChemistry、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指药品开发、许 可、生产及持续上市的化学、生产及控制过程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通过合同 形式为制药企业、医疗机构、中小医药医疗器械研发企 业、甚至各种政府基金等机构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发 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
GSPGood Supply Practice,即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瑞源盛本苏州瑞源盛本生物医药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本裕天源苏州本裕天源生物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宝盈上海宝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珠海华朴珠海华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烛龙影视上海烛龙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上海檀英上海檀英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檀正上海檀正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CoherusCoherus BioSciences, Inc.
Coherus区域美国及加拿大
HikmaHikma MENA FZE
Hikma区域约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摩洛哥、埃及等中 东和北非地区共 20个国家
康联达Rxilient Biotech Pte. Ltd.
ExcellmabExcellmab Pte. Ltd.
RdRpRNA-Directed RNA Polymerase,RNA依赖性 RNA聚合酶
英派药业南京英派药业有限公司
迈威生物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润佳医药润佳(苏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微境生物微境生物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 学肿瘤研究所)
国家医保目录《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君实生物
公司的外文名称Shanghai Junshi Biosciences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Junshi Biosciences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熊俊
公司注册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趣路36、58号2号楼10 层1003室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不适用
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平家桥路100弄6号7幢16层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0126
公司网址www.junshipharma.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英格王征宇
联系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平家桥路100弄6号 7幢16层上海市浦东新区平家桥路100弄6 号7幢16层
电话021-61058800-1153021-61058800-1153
传真021-61757377021-6175737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http://www.cs.com.cn) 证券时报(http://www.stcn.com) 证券日报(http://www.zqrb.cn) 上海证券报(http://www.cnstock.com)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君实生物688180
H股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君实生物1877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境内)名称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22号 1幢外经 贸大厦 901-22至 901-26
 签字会计师姓名王艳、梁子见、荆艳茹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境外)名称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
 办公地址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金钟道 88号太古广场 一座 35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施安达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的保荐机构名称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 1号国贸大厦 2 座 27层及 28层
 签字的保荐代表 人姓名张韦弦、杨瑞瑜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0年 7月 15日至 2022年 3月 28日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的保荐机构名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 888号
 签字的保荐代表 人姓名崔浩、陈新军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2年 3月 28日至 2024年 12月 31日
注:公司于 2022年 3月 28日更换保荐机构,由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承接持续督导工作。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 (%)2020年
营业收入145,349.27402,484.09-63.89159,489.66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 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 的收入后的营业收入145,281.70402,481.28-63.90159,489.6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238,804.99-72,090.97不适用-166,860.6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5,019.76-88,404.89不适用-170,882.5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177,620.09-60,505.00不适用-145,637.66
 2022年末2021年末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2020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948,362.62794,509.5419.36582,780.85
总资产1,255,849.621,103,491.1113.81799,740.95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2.60-0.81不适用-2.0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2.60-0.81不适用-2.0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2.67-0.99不适用-2.0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65-10.86减少21.79个百分点-41.5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33.50-13.32减少20.18个百分点-42.58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164.0451.40增加112.64个百分 点112.72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约 25.71亿元,减少 63.89%,主要系上期公司基于与 Eli Lilly and Company、Coherus的合作协议产生了大额技术许可收入和特许权收入,本报告期内对应的技术许可收入及特许权收入减少。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相比,亏损增加,主要系海外市场的技术许可收入及特许权收入金额减少。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相比,净流入下降,主要系收到技术许可及特许权使用款项的现金减少。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本期数上期数期末数期初数
按中国会计准则-238,804.99-72,090.97948,362.62794,509.54
按国际会计准则调整的项目及金额:    
管理费用-198.25-235.26
固定资产1,326.661,262.57
在建工程452.31318.15
按国际会计准则-238,606.74-71,855.71950,141.59796,090.26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629,519,132.31316,529,454.79272,333,274.63235,110,848.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396,395,486.59-516,009,523.52-682,324,554.11-793,320,320.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429,583,325.21-516,781,090.90-700,604,045.18-803,229,108.9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570,432,127.10-1,028,659,019.10-659,262,329.19-658,711,691.91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1,217,997.35778,973.02-1,323,470.88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34,189,011.7691,891,184.3118,555,808.0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 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 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 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 资取得的投资收益-9,032,029.42114,209,314.5346,041,869.09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11,075,427.44-36,692,010.68-15,714,787.39
减:所得税影响额1,582,505.067,048,286.287,341,278.73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569,361.61
合计62,147,685.58163,139,174.9040,218,140.17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 影响金额
权益工具投资871,889,756.73753,961,905.27-117,927,851.46-10,293,879.94
医药基金155,217,924.07156,235,247.331,017,323.261,017,323.26
交易性金融资产244,527.26
合计1,027,107,680.80910,197,152.60-116,910,528.20-9,032,029.42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4.53亿元,同比下降 63.89%,主要由于 2021年公司基于与 Eli Lilly and Company、Coherus的合作协议产生了大额技术许可收入和特许权收入,报告期内对应?
的技术许可收入及特许权收入减少。公司核心产品拓益在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 7.36亿元,同比增长 78.77%,随着报告期内公司商业化能力提升,以及特瑞普利单抗新增 2项大适应症获批?
上市,拓益在国内市场的销售情况已逐步进入正向循环。此外,公司积极承担中国制药企业的?
社会责任,快速开发口服核苷类抗 SARS-CoV-2的 1类创新药民得维的研发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管线,持续探索药物的联合治疗,根据研发进程投入相应研发费用,快速推进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展和早期研发项目的开发,并加速推进多个具有源头创新性(first-in-class)或? ?
差异化开发价值的产品管线。报告期内,拓益新增 2项适应症获得 NMPA批准上市,君迈康的 8项适应症获得 NMPA批准上市,9款在研产品获得 NMPA临床试验批准,3款在研产品获得FDA临床试验批准。此外,公司在各项业务运营、对外合作、产业链拓展、人才储备及在研药物开发等方面还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总结如下:
?
(一)拓益一线治疗食管鳞癌、非小细胞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国内销售情况步入正向循环
?
2022年 5月,拓益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
者的一线治疗的 sNDA获得 NMPA批准,2022年 9月,拓益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适用于 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 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
的 sNDA获得 NMPA批准,这也是拓益获得 NMPA批准上市的第六项适应症。拓益的 3项适应症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 PD-1单抗药物。截至? ?
报告期末,拓益已累计在全国超过四千家医疗机构及约两千家专业药房及社会药房销售。拓益已纳入医保目录的适应症为黑色素瘤二线治疗、鼻咽癌三线治疗、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同时通过全国各地的城市商业保险,上述三项医保适应症可在全国 137个地市进行补充报销。新增的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鼻咽癌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个适应症分别可在 93、104、93个?
城市进行商业保险的补充报销。此外,拓益已成功纳入 33个地市的商业保险特药目录范围。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可全方位地惠及更多患者,同时也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业化团队接近 1,000人。报告期内,在国内市场拓益实现销售收入?
7.36亿元,同比增长 78.77%。由于报告期内商业化能力提升,以及拓益新增 2项大适应症获批? ?
上市,拓益在国内的销售情况已逐步恢复并开始进入正向循环。随着临床研究的加速,拓益越来越多一线治疗、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领域的关键注册临床陆续揭盲,更多新适应症进?
入 sNDA阶段,公司对拓益 2023年及未来的商业化工作充满信心。

? ?
(二)民得维、君迈康获批上市,多个临近商业化产品的研发工作加速推进 ?
2023年 1月 28日,口服核苷类抗 SARS-CoV-2的 1类创新药民得维获得 NMPA附条件批?
准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 COVID-19的成年患者。民得维是一款新型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够以核苷三磷酸形式非共价结合到 SARS-CoV-2 RdRp的活性中心,直接抑制病毒 RdRp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用。

?
2022年 3月,公司与迈威生物及其子公司合作的君迈康(阿达木单抗)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获得 NMPA批准上市,并于 2022年 5月开出首张处方。2022年 11?
月,君迈康增加用于治疗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
病、儿童克罗恩病适应症的补充申请获得 NMPA批准上市。君迈康作为公司第三个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曾获得“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上市后为中国广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昂戈瑞西单抗(JS00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PCSK9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2023年 2月,昂戈瑞西单抗两项主要关键注册临床研究(研究编号:JS002-003和 JS002-006)均已顺利完成,并且均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其中 JS002-003研究是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评价皮下注射昂戈瑞西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S002-006研究是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评价使用两种给药装置(预充式注射器和预充式自动注射器)皮下注射昂戈瑞西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昂戈瑞西单抗在两项研究中均表现出显著的降脂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此外,公司已完成在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 II期临床研究。在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公司计划于 2023年内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该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

公司与英派药业合作开发的 PARP抑制剂 senaparib(JS109)作为一线维持治疗铂类药物敏感性晚期卵巢癌患者的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正在等待临床数据评估。2022年 8月,senaparib和替莫唑胺的固定剂量组合胶囊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的适应症获得 FDA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若该产品的上述 III期临床研究达到方案预设的终点,公司与英派药业计划于2023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该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

此外,贝伐珠单抗(JS501)的 III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
(三)“全球新”药物 tifcemalimab数据于 ASCO年会首发,拓益肺癌围手术期、三阴乳腺癌等适应症不断拓展,凭借世界一流的临床开发能力推动药物创新 2022年 6月,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以在线和线下的形式隆重召开。

公司自主研发的两款肿瘤免疫治疗药物,包括抗 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以及抗 BTLA单抗药物 tifcemalimab在 ASCO年会上有近 40项多瘤种研究成果发布。特瑞普利单抗持续在多元化的联合疗法中显示出基石类药物的强大协同作用,而 tifcemalimab此次在单药和双免疫疗法研究中的首发数据也让公司对这款“全球新”药物的开发前景充满信心。在 ASCO 2022年会上,tifcemalimab以壁报形式(#230、#297)首次展示了用于实体瘤单药与淋巴瘤联合治疗的早期临床成果。作为首创药物,此次 tifcemalimab的数据首发是 BTLA靶点药物在肿瘤领域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2022年 12月,第 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以壁报形式(#1613)更新了 tifcemalimab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进行的 I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在 28例接受 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的可评估患者中,85%患者曾接受抗PD-1抗体治疗后进展,该临床试验仍获得39.3%的 ORR和 85.7%的 DCR,且该组中所有获得缓解的患者中位 DoR仍未成熟。

?
拓益已在中、美等多国开展了覆盖超过 15个适应症的 30多项临床研究。在目前开展的所?
有拓益关键注册临床研究中,公司除了广泛布局多瘤种的一线治疗外,也在肺癌、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适应症上积极布局围手术期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推进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患者病程早期的应用。

?
2023年 1月,拓益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III期临床研究(Neotorch研究,NCT04158440)已完成方案预设的期中分析,IDMC判定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 EFS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界值,覆盖手术前后全过程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有望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模式。

?
2023年 2月,拓益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首诊 IV期或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III期临床研究(TORCHLIGHT研究,NCT04085276)已完成方案预设的期中分析,IDMC判定研究的主要终点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界?
值。根据期中分析结果,与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相比,拓益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首诊IV期或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可显著延长PD-L1阳性人群的PFS,同时,全人群和 PD-L1阳性人群的次要终点——OS也显示出明显获益趋势。

公司正在与监管部门积极沟通递交上述两个新适应症的上市申请事宜,预计于 2023年向NMPA提交上述两个适应症的 sNDA。

(四)持续开展药物研发及商业化合作探索,不断拓展国际化战略版图 报告期内,公司与国内外优秀医药企业及科研单位开展了多项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合作: - 2022年 1月,基于公司与 Coherus于 2021年 2月签署的《独占许可与商业化协议》,Coherus启动行使可选项目之一重组人源化抗 TIGIT单克隆抗体(TAB006/JS006)的选择权的程序,以获得许可在 Coherus区域开发 TAB006/JS006或含有 TAB006/JS006的任何产品用于治疗或预防人类疾病。Coherus向公司一次性支付 3,500万美元执行费,在达到相应的里程碑事件后,Coherus将向公司支付累计不超过 2.5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外加任何包含 TAB006/JS006产品在Coherus区域内年销售净额 18%的销售分成。

- 2022年 3月,公司与微境生物签署《授权许可及合作协议》,引进四款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分别为 JS120(第二代不可逆 IDH1抑制剂)、JS121(SHP2抑制剂)、JS122(第二代不可逆 FGFR2选择性抑制剂)及 JS123(ATR抑制剂),进一步丰富公司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管线布局。

- 2022年 6月,公司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达成合作,公司以独占许可方式取得“一种细菌在制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增效剂中的应用”等三个专利申请及其相关的技术与权益。该技术通过使用人体内源性肠道细菌单菌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由内源性肠道菌刺激产生的抗肿瘤免疫保护反应,有望显著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多个瘤种的药效,提高安全性,延长癌症患者整体存活时间,提高癌症免疫治疗人群的响应率,扩大癌症免疫治疗的受益肿瘤患者人群,与公司其他肿瘤免疫治疗产品具有协同效应。

报告期内,特瑞普利单抗出海步伐加速,多项合作及上市申请正在积极展开,公司的全球商业化布局开始向更多地区拓展。在美国,公司已向 FDA提交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和单药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的 BLA。由于美国尚无肿瘤免疫疗法获批用于鼻咽癌的治疗,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鼻咽癌适应症的 BLA符合“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公司已顺利完成了 FDA关于生产基地现场核查的线上部分。公司和 Coherus正与 FDA保持密切沟通以尽快推进现场核查,以期能够尽快推动特瑞普利单抗在美国实现商业化。在欧盟和英国,公司已分别向 EMA和 MHRA提交了特瑞普利单抗用于鼻咽癌一线治疗及食管鳞癌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并获得受理。

除了布局北美和欧洲市场外,公司亦重视对新兴市场的开拓。

2022年 12月,公司与 Hikma签署了《独占许可与商业化协议》。Hikma被授予在约旦、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卡塔尔、摩洛哥、埃及等中东和北非地区共 20个国家开发和商业化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的独占许可,公司可获得合计最高达 1,200万美元的付款,外加销售净额近 20%的阶梯分成。此外,公司还授予 Hikma三项研发阶段药物在 Hikma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国家未来商业化权益的优先谈判权。本次合作是公司持续拓展全球商业化网络的重要实践,将加快特瑞普利单抗及公司其他产品在海外的市场开拓,并为中东和北非地区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选择。

2023年 3月,公司与康联达及其全资子公司 Excellmab订立股东协议,公司将以非货币方式出资认购 Excellmab新发行的股份以获得其 40%股权。受限于股东协议项下约定的先决条件达成,公司将实质履行出资义务,并计划按照订立股东协议时各方已商定的文本与 Excellmab订立许可协议,授予 Excellmab在泰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及越南开发和商业化静脉注射用特瑞普利单抗的独占许可及其他相关权利。根据特瑞普利单抗研发及其它事项进展,公司可获得最高不超过约 452万美元的里程碑款项,外加净销售额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此外,若公司决定向第三方授予许可协议约定的另外四款在研产品在合作区域内一个或多个国家的相关权利,Excellmab将拥有商业化优先谈判权。

(五)商业化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在产能扩充方面,公司上海临港生产基地于 2022年 5月获得 NMPA批准,可与苏州吴江生?
产基地同时负责生产商业化批次的拓益。上海临港生产基地按照 CGMP标准建设,报告期内新增产能 12,000升,目前产能已达 42,000升。由于规模效应,上海临港生产基地带来的产能扩充将使公司获得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成本优势,支持更多临床试验的药物供应并加速推出新药,也为公司的业务在未来的持续扩张奠定了药物生产供应的扎实基础。

(六)增加现金储备提升抗风险及企业成长能力,持续加强 ESG管理 为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优化股东结构,增强研发和自主创新水平,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2022年 12月,公司成功按发行价 53.95元/股向 17名特定对象发行 7,000万股新 A股,募集资金总额为37.765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创新药研发项目及上海君实生物科技总部及研发基地项目,创新药研发项目的投入将为推进在研药物的研发进程和丰富在研药物的研发管线提供必要的资金的支持;全球总部及研发基地的建设将整合公司上海地区较为分散的临床前研究实验室和临床研究团队,为研发团队进行药物发现、开发及临床研究提供更加优越的研发环境与条件,适应公司的国际化发展趋势。通过项目的实施,公司在研药物的研发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主营业务将进一步加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 59.97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持续加强对环境、社会及企业管治(ESG)战略的制定及实施管理,听取内部及外聘顾问对于 ESG工作的反馈意见,检讨 ESG目标达成的进度,并就下一步 ESG工作提出改善建议。2022年 8月,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公司 A股纳入恒生 A股可持续发展企业基准指数的成分股,并于 2022年 9月 5日起生效。该指数从合资格候选公司中精选 ESG表现最优之 10%的公司,反映公司于 ESG三个范畴表现卓越,标志着本公司 ESG实践获得权威指数编制机构认可。

(七)留用及拓展人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2,961名员工,其中 995名员工负责药物研发,989名员工负责产品商业化,561名员工负责生产,其余员工负责财务、行政、IT、人力资源等支持性工作。公司重视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和发展。通过搭建职级体系,建立薪酬带宽,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兼顾竞争性、激励性和公平性。公司还在集团内统一实行优化后的绩效管理体系,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落地和员工能力持续增长,并在过程中区分高低绩效员工,奖优惩劣,为组织绩效的持续输出形成良性循环。不仅如此,公司还在企业内逐步完善晋升通道和政策,打通高绩效、高潜力员工的职业发展路径。同时,公司也关注员工的工作环境,持续为员工提供丰富的员工福利,包含伴随全年的节日关怀和多种类型的员工活动,丰富员工的工作体验。公司相信,全面且优秀的人才队伍是支持公司源源不断地将创新药物从研发推进到商业化的不竭动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 整体业务
公司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药公司,具备完整的从创新药物的发现和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大规模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能力。

公司旨在通过源头创新来开发 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或 best-in-class(同类最优)的药物,通过卓越的创新药物发现能力、强大的生物技术研发能力和大规模生产能力,已成功开发出极具市场潜力的药品组合,多项产品具有里程碑意义:核心产品之一特瑞普利单抗是国内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的国产抗 PD-1单克隆抗体,已在国内获批 6项适应症,分别为用于治疗既往标准治疗失败后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黑色素瘤,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 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以及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适用于 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 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公司自主研发的 tifcemalimab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first-in-human)的抗肿瘤抗 BTLA单克隆抗体,已获得 FDA和 NMPA的 IND批准,目前正在中美两地开展多项 Ib/II期临床试验。

?
公司也积极承担中国制药企业的社会责任,新型口服核苷类抗 SARS-CoV-2药物民得维已在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获得批准商业化。

随着产品管线的不断丰富和对药物联合治疗的进一步探索,公司的创新领域已持续扩展至包括小分子药物、多肽类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双特异性或多特异性抗体药物、核酸类药物等更多类型的药物研发,以及针对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下一代创新疗法的探索。

公司的核心团队成员均来自于行业知名机构、跨国企业或监管机构,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研发、注册、质量管理、生产、销售与公司治理经验。依托优秀的人才储备和持续的资金投入,公司已建立全球一体化的研发流程,并于美国的旧金山、马里兰以及国内的上海及苏州都设有研发中心。公司建立了涵盖蛋白药物从早期研发到产业化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完整技术体系,该体系包括多个技术平台:(1)抗体筛选及功能测定的自动化高效筛选平台、(2)人体膜受体蛋白组库和高通量筛选平台、(3)抗体人源化及构建平台、(4)高产稳定表达细胞株筛选构建平台、(5)CHO细胞发酵工艺开发平台、(6)抗体纯化工艺及制剂工艺开发与配方优化平台、(7)抗体质量研究、控制及保证平台、(8)抗体偶联药研发平台、(9)siRNA药物研发平台、TM
(10)TwoGATE 。

公司拥有 2个生产基地。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已获 GMP认证,拥有 4,500L(9*500L)发酵能力。上海临港生产基地按照 CGMP标准建设,目前产能 42,000L(21*2,000L)。2022年 5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上海临港生产基地可与苏州吴江生产基地同时负责生产商业化批次的特瑞普利单抗。由于规模效应,上海临港生产基地产能的扩充亦将为公司带来更具竞争力的生产成本优势,并支持更多在研项目的临床试验用药以及未来的商业化批次生产。根据目前在研产品管线的研发进度,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展生产设施,以提供可与公司日益增长及渐趋成熟的在研药物相匹配的充足产能,并支持公司的业务在未来的持续扩张。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设置专利部门负责境内外专利的申报与维护工作。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 121项已授权专利,其中 94项为境内专利,27项为境外专利。专利覆盖新药蛋白结构、制备工艺、用途、制剂配方等,为公司产品提供充分的和长生命周期的专利保护。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的研发管线情况如下:


2、 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产品以源头创新、自主研发类生物制品为主,同时通过与国内外优秀的生物科技公司合作进一步丰富产品管线。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在研产品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类疾病。其中,处于商业化? ? ?
阶段的产品共 4项(拓益、君迈康、民得维及埃特司韦单抗),近 30项在研产品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中昂戈瑞西单抗、贝伐珠单抗以及PARP抑制剂处于III期关键注册临床试验阶段),超过 20项在研产品处在临床前开发阶段。

报告期内,在研药物的重要进展如下:
? 核心产品
?
(1). 特瑞普利单抗(代号 JS001,商品名:拓益)
? 商业化发展里程碑及成就
特瑞普利单抗为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成功上市的国产 PD-1单抗,针对各种恶性肿瘤。

曾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并获得“十二五”、“十三五”2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支持,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 15个适应症的 3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截至本报告披露日,特瑞普利单抗的 6项适应症已于中国获批: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 12月);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 2月);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 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 4月);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 5月);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适用于 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 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 9月)。此外,特瑞普利单抗还获得了《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CSCO头颈部肿瘤诊疗指南》《CSCO鼻咽癌诊疗指南》《CSCO尿路上皮癌诊疗指南》《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等推荐。

特瑞普利单抗已有 3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2年版),是国家医保目录中唯一用于治疗黑色素瘤的抗 PD-1单抗药物。截至报告期末,特瑞普利单抗已累计在全国超过四千家医疗机构及约两千家专业药房及社会药房销售。特瑞普利单抗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三项适应症为黑色素瘤二线治疗、鼻咽癌三线治疗和尿路上皮癌二线治疗,同时通过全国各地的城市商业保险,上述三项医保适应症可在全国 137个地市进行补充报销。新增的食管鳞癌一线治疗、鼻咽癌一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三项适应症可分别在 93、104、93个城市进行商业保险的补充报销。

此外,特瑞普利单抗已成功纳入 33个地市的商业保险特药目录范围,使患者获得多层次医疗保 障,减轻患者负担,惠及更多患者。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商业化团队接近 1,000人,报告期内国内市场实现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 入 7.36亿元,同比增长 78.77%。由于报告期内商业化能力提升,以及特瑞普利单抗新增 2项大 适应症获批上市,特瑞普利单抗在国内的销售情况开始进入正向循环。随着临床研究的加速,特 瑞普利单抗越来越多一线治疗、围手术期治疗及术后辅助治疗领域的关键注册临床陆续揭盲,更 多新适应症进入 sNDA阶段,公司对特瑞普利单抗在 2023年以及未来的商业化工作充满信心。 图: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
? 临床开发里程碑及成就
特瑞普利单抗在中国、美国、东南亚和欧洲等地累计开展了覆盖超过 15个适应症的 30多项临床研究,涉及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适应症。

特瑞普利单抗在关键注册临床研究中,除了广泛布局多瘤种的一线治疗外,也同时在肺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等适应症上积极布局围手术期治疗/术后辅助治疗,推进肿瘤免疫治疗在肿瘤患者病程早期的应用。

中国临床试验进展:
- 2022年 2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标准化疗作为胃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的辅助治疗 III期临床研究(JUPITER-15研究,NCT05180734)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 2022年 5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 sNDA获得 NMPA批准。研究数据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化疗让更多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生存获益,其中中位总生存期(mOS)大幅延长至 17个月,对比对照组单纯化疗延长了 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 42%(HR=0.58,P<0.0001),且无论患者 PD-L1表达如何,均可获益。在安全性方面,在化疗基础 上加入特瑞普利单抗进行治疗,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 - 2022年 9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适用于 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 ALK阴性、 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的 sNDA获得 NMPA批准,这 也是特瑞普利单抗获得 NMPA批准的第六项适应症。研究数据显示,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特 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 EGFR/ALK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显著延长其 PFS和 OS,患者疗效不受PD-L1表达的影响,且安全性可管理。在245例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 PFS达到 9.7个月,比安慰剂联合化疗组延长 4.2个月 (HR=0.48[95%CI:0.35-0.66],p<0.0001);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中位 OS仍未达到,已 观察到其总生存获益,可降低 52%的死亡风险(HR=0.48[95%CI:0.32-0.71])。 - 2023年 1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治 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III期临床研究(Neotorch研究,NCT04158440)已完成 方案预设的期中分析,IDMC判定研究的主要研究终点 EFS达到方案预设的优效界值。公司已经 向 NMPA递交了该适应症的上市前沟通交流申请。 - 2023年 2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首诊 IV期或复发转 移性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治疗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 III期临床研究(TORCHLIGHT 研究,NCT04085276)已完成方案预设的期中分析,IDMC判定研究的主要终点达到方案预设的 优效界值。公司已经向 NMPA递交了该适应症的上市前沟通交流申请。
国际化进展:
- 2022年 4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获得 FDA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这是特瑞普利单抗获得的第五个 FDA孤儿药资格认定,此前特瑞普利单抗治疗黏膜黑色素瘤、鼻咽癌、软组织肉瘤及食管癌已分别获得 FDA孤儿药资格认定。

- 2022年 7月,FDA受理了公司重新提交的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吉西他滨/顺铂作为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和单药用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含铂治疗后的二线及以上治疗的BLA。

- 2022年 12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得 EMA受理。

- 2023年 2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的上市许可申请(MAA)获得 MHRA受理。

学术成果发表:
自报告期初至本报告披露日,特瑞普利单抗在临床研究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也被纳入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及期刊的展示中。具体如下:
- 2022年 3月,JUPITER-06研究结果发表在 Cell Press旗下权威学术期刊 Cancer Cell(IF: 38.585)上,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 TP化疗(紫杉醇及顺铂)一线治疗晚期或转移性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 PFS和 OS,且无论 PD-L1表达如何,该联合方案均有疗效,同时显著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安全性可管理,为晚期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一线治疗方案。

- 2022年 3月,2022年 ASCO全体大会系列会议(ASCO Plenary Series),CHOICE-01研究最新数据以口头汇报形式公布。本次更新的数据进一步证实,与单纯化疗方案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无 EGFR/ALK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延长其中位 PFS,降低 51%的疾病进展风险,OS亦可得到显著延长,并可降低 31%的死亡风险,生存获益明显。

- 2022年 4月,第 113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RM NPC)III期临床试验(JUPITER-02研究)更新了研究最终的 PFS和中期 OS分析结果,并以壁报形式展示(编号:CT226)。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相比,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位 PFS显著延长,分别为 21.4和 8.2个月,延长 13.2个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可降低 48%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

- 2022年 5月,Cell Press合作期刊 The Innovation发表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胆道系统肿瘤(BTCs)II期临床研究结果。

- 2022年 6月,ASCO年会,特瑞普利单抗共有 30多项研究入选,特别是其与标准治疗或“新靶点”药物进行联用,从后线向一线乃至围手术期治疗/术后辅助治疗的推进应用亮点颇多。

- 2022年 7月,《肿瘤学年鉴》(Annals of Oncology,IF:51.769)在线发表特瑞普利单抗对比高剂量干扰素-α2b(HDI,High-Dose Interferon-α2b)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完全切除的黏膜黑色素瘤(MuM)的 II期临床试验最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特瑞普利单抗辅助治疗的无复发生存期(RFS)与 HDI治疗相似,对于 PD-L1表达阳性患者,特瑞普利单抗辅助治疗明显优于 HDI治疗;且在安全性方面,特瑞普利单抗辅助治疗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提示特瑞普利单抗可能是 MuM术后辅助治疗新的选择。

- 2022年 9月,欧洲肿瘤学会(ESMO)2022年会更新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方案治疗可切除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NeoTAP01研究)2年 EFS数据,进一步证实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带来长期生存获益。

- 2022年 10月,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IF:12.658)发表一项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新辅助治疗可切除局部晚期头颈鳞状细胞癌(HNSCC)的研究结果。

- 2022年 12月,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免疫肿瘤大会(ESMO-IO)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特瑞普利单抗在肺癌领域有 4项Ⅰ/Ⅱ期研究数据亮相本次大会,涉及多种联合治疗策略,均以壁报形式展示。

- 2022年12月,ASCO会刊《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IF:50.739)发表了题为“PD-1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 PD-L1低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获益:一项基于JUPITER-06的事后分析及荟萃分析”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显示,在晚期食管鳞癌一线治疗中,PD-1单抗联合化疗在 PD-L1低表达人群中的疗效仍显著优于单纯化疗,为联合疗法在 PD-L1低表达食管鳞癌患者中的应用增添了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 2023年 3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 GEMOX、仑伐替尼治疗不可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的单中心、单臂 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 Nature旗下刊物《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STTT, IF:38.104)。

?
(2). 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代号 JT001/VV116,商品名:民得维) ?
民得维是一款新型口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能够以核苷三磷酸形式非共价结合到 SARS-CoV-2 RdRp的活性中心,直接抑制病毒 RdRp的活性,阻断病毒的复制,从而发挥抗病毒的作?
用。临床前研究显示,民得维对包括奥密克戎在内的 SARS-CoV-2原始株和突变株表现出显著?
的抗病毒作用,且无遗传毒性。民得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亚药物研发中心/中乌医药科技城(科技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临港实验室、苏州旺山旺水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和公司共同研发。

2022年 12月 29日,全球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
Medicine,NEJM,影响因子:176.082)在线发表了 VV116(民得维)对比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药物(PAXLOVID)用于伴有进展为重度包括死亡高风险因素的轻至中度 COVID-19患者早期治疗的 III期临床研究(NCT05341609)成果。这是 NEJM发表的首个中国自主研发的治疗 COVID-19创新药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研究主要终点达到设计的非劣效终点,相比? PAXLOVID,民得维组的临床恢复时间更短,安全性方面的顾虑更少。 ? 2023年 1月 28日,民得维获得 NMPA附条件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轻中度 COVID-19的成年 患者。本次获批主要基于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III期临床研究 ? (NCT05582629),旨在评价民得维在伴或不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 COVID-19患 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从首次给药至持续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次要终点包括至持续临床症状缓解时 间、截至第 28天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比例、SARS-CoV-2核酸和病毒载量的变化、安全性等。研 ? 究结果显示,至期中分析的数据截止日,在 1,277例随机并接受治疗的受试者中,民得维相较安 慰剂,主要终点从首次给药至持续临床症状消失(11项 COVID-19相关临床症状评分=0且持续 2 天)时间显著缩短,中位时间差达 2天;至持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缩短,病毒载量较基线变 化等病毒学指标均优于安慰剂组。公司希望能够通过这款新疗法为我国乃至全球 COVID-19患者 提供效果更好、更安全的治疗选择。 图: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

(3). Tifcemalimab(代号 TAB004/JS004)
Tifcemalimab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进入临床开发阶段(first-in-human)的特异性针对B和 T淋巴细胞衰减因子(BTLA)的抗肿瘤重组人源化抗 BTLA单克隆抗体。截至本报告披露日,tifcemalimab处于 Ib/II期剂量扩展阶段。公司于中国和美国两地正在开展 tifcemalimab和特瑞普利单抗在多个瘤种当中的联合用药试验。公司认为两者结合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抗癌治疗策略,有望增加患者对免疫治疗的反应,扩大可能受益人群的范围。

ASCO 2022年会上,tifcemalimab以壁报形式首次展示了用于淋巴瘤与实体瘤治疗的早期临床成果。作为首创药物,此次 tifcemalimab的数据首发是 BTLA靶点药物在肿瘤领域重要的里程碑事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和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担任主要研究者的一项单臂、开放标签、多中心、剂量递增 I期研究(NCT04477772),首次在人体中评估tifcemalimab单药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在复发或难治性(R/R)淋巴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该研究共纳入 31例 R/R患者(15例霍奇金淋巴瘤和 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先前接受过多线治疗,中位治疗线为 4线(范围 1~10),61.3%(19例)患者曾接受过抗 PD-1/L1抗体治疗。结果显示,在单药治疗部分的 25例可评估患者中,观察到 1例部分缓解(PR)和 7例疾病稳定(SD)。

在联合治疗部分的 6例可评估患者中(均为接受抗 PD-1抗体治疗后进展的患者),观察到 3例 PR(ORR 50%)和 1例 SD。截至 2022年 4月 26日(中位随访时间 31.9周),研究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研究者认为,tifcemalimab单药或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 R/R淋巴瘤患者都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表现出初步临床疗效。生物标志物分析初步显示,HVEM(BTLA配体)和PD-L1表达与良好的临床应答可能相关。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 R/R淋巴瘤值得进一步开发。目前,联合治疗部分剂量扩展阶段研究正在进行中。

2022年第 6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上,tifcemalimab更新了其在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进行的 I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在 28例接受 tifcemalimab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的可评估复发或难治性淋巴瘤患者中,尽管 85%患者曾接受抗 PD-1抗体治疗后进展,但仍获得 39.3%的ORR和 85.7%的 DCR,且该组中所有获得缓解的患者中位 DoR仍未成熟。

公司正在与 FDA及 NMPA就 tifcemalimab启动注册临床试验沟通交流,如获监管机构同意,公司计划在 2023年内开展 III期注册临床研究。

? 其他已实现商业化或处于临床后期研发阶段的产品
?
(4). 阿达木单抗(代号 UBP1211,商品名:君迈康)
? ?
君迈康为公司与迈威生物及其子公司合作的阿达木单抗。君迈康作为公司第三个实现商业化的产品,曾获得“十二五”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上市后将为中国广大自?
身免疫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2022年 3月,君迈康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的上市申请获得 NMPA批准,并于 2022年 5月开出首张处方。2022年 11月,君迈康?
用于治疗克罗恩病、葡萄膜炎、多关节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儿童斑块状银屑病、儿童克罗恩病共五项适应症补充申请获得 NMPA批准上市。

图: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5). 昂戈瑞西单抗(代号 JS002)
昂戈瑞西单抗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源化抗 PCSK9单克隆抗体,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2023年 2月,昂戈瑞西单抗两项主要关键注册临床研究(研究编号:JS002-003和 JS002-006)均已顺利完成,并且均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其中 JS002-003研究是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评价皮下注射昂戈瑞西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S002-006研究是在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中评价使用两种给药装置(预充式注射器和预充式自动注射器)皮下注射昂戈瑞西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昂戈瑞西单抗在两项研究中均表现出显著的降脂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此外,公司已完成在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 II期临床研究。在杂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入组。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国内已有两款进口抗 PCSK9单抗获批上市,尚无国产抗 PCSK9单抗获批上市。公司计划于 2023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该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

(6). PARP抑制剂 senaparib(代号 JS109)
Senaparib为英派药业开发的一款靶向聚-ADP核糖聚合(PARP)的新型试剂。2020年 8月,公司与英派药业就成立合资公司订立合资协议。合资公司将主要从事含 senaparib在内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和商业化,英派药业将注入资产 PARP抑制剂 senaparib在合资区域内(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权益,公司和英派药业将分别拥有合资公司的 50%股权。截至本报告披露日,senaparib作为一线维持治疗铂类药物敏感性晚期卵巢癌患者的 II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患者入组,正在等待临床数据评估。2022年 8月,senaparib和替莫唑胺的固定剂量组合胶囊用于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年患者获得 FDA颁发孤儿药资格认定。若该产品的上述 III期临床研究达到方案预设的终点,公司与英派药业计划于 2023年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该产品的新药上市申请。

(7). 重组人源化抗 IL-17A单克隆抗体(代号 JS005)
JS005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特异性抗 IL-17A单克隆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JS005显示出与已上市抗 IL-17单抗药物相当的疗效和安全性。临床前研究数据充分显示,JS005靶点明确、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可控。截至本报告披露日,JS005的 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针对放射学阴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一项 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针对中重度银屑病、强直性脊柱炎的两项 II期临床试验均已完成锁库揭盲,疗效结果达到预期,安全性良好,已启动注册临床试验沟通交流,即将进入 III期注册临床研究。

? 其它计划优先推进的处于早期临床研发阶段的产品
(8). 重组人源化抗 TIGIT单克隆抗体(代号 TAB006/JS006)
TAB006/JS006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特异性抗 TIGIT单克隆抗体。临床前研究结果表明,TAB006/JS006可特异性阻断 TIGIT-PVR抑制通路,刺激杀伤性免疫细胞活化,分泌肿瘤杀伤性因子。TIGIT(T cell immunoglobulin and ITIM domain,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 ITIM结构域)是新兴的 NK细胞和 T细胞共有的抑制性受体,可与肿瘤细胞上高表达的 PVR受体相互结合,介导免疫反应的抑制信号,从而直接抑制 NK细胞和 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效果类似于 PD-1对 T细胞的抑制作用。多项临床前的试验结果显示抗 TIGIT抗体与抗 PD-1/PD-L1抗体可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国内外尚无同类靶点产品获批上市。2021年 1月,TAB006/JS006获得 NMPA的 IND批准。2021年 2月,TAB006/JS006获得 FDA的 IND批准。公司已经在中国完成了 TAB006/JS006的 I期临床试验,并将按照相关规定开展 TAB006/JS006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以及标准治疗的 II期临床临床试验。(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