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美诺华(603538):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3年04月03日 17:27:50 中财网
原标题:美诺华: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3538 公司简称:美诺华 转债代码:113618 转债简称:美诺转债







宁波美诺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本次利润分配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
每股分配比例: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65元(含税)。

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美诺华603538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应高峰张小青
办公地址宁波市高新区扬帆路999弄宁波研发园 B1幢12A层宁波市高新区扬帆路999弄 宁波研发园B1幢12A层
电话0574-879160650574-8791606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全球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全球药品市场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全球 65岁以上人口从 2017年的 6.5亿增 长至 2020年的 7.2亿,老龄化人口已占全球总人数的 9.3%。根据 IQVIA统计,2021年,基于发 票价格的全球药品支出大约为 1.4万亿美元。2022-2026年期间,预计全球药品市场将以 3%-6% 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 2026年全球药品支出预计将达到近 1.8万亿美元(包括新冠肺炎疫苗支 出)。其中,新兴市场未来 5年药品支出 CAGR为 5%-8%,略高于发达市场的 2%-5%。 全球药品用量和支出仍会受到近年形势的影响,但将被相关疫苗和疗法的增量支出抵消。支 出上涨的驱动因素还包括药品用量增加和新产品上市,产品专利到期、仿制药和生物类似物带来 的价格压力则抵消了部分支出增长。特药也是推动药品支出的一大因素,预计到 2026年,特药支 出将占全球药品支出的 45%。未来 5年,随着发达国家市场诸多重磅药物专利到期,市场独占权 丧失(LOE)的影响将达到 1,880亿美元,相比过去 5年的 1,110亿美元,专利到期的影响进一步 扩大。 2011-2026年全球制药市场规模及增长(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IQVIA《The Global Use of Medicines 2022 and Outlook to 2026》 全球药品市场规模及增速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仍占很大的市场份额,但增速有所下降。随着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医疗可及性的提高,预计未来 5年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是全球医药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其中中国市场是新兴市场的主力。

(二)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也是驱动中国医药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总 额稳步上升,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国医疗卫生支出总额由2014年的3.5万亿元快速增长到2020 年的 7.2万亿元。根据 IQVIA统计,2021年,中国药品支出达 1,690亿美元,相比 2011年的 680 亿美元增长超 1,000亿美元。未来 5年,受创新药上市数量和用量增加驱动,中国药品支出将以 3.8%的 CAGR增长,5年支出累计增加 350亿美元,预计到 2026年将达到 2,050亿美元。 “十二五”以来,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 持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医 药制造业营业收入为 29,288.50亿元,同比增长 20.1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 平的提高、人口增长及结构变化,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稳定的 增长态势。 2011-2026年中国药品支出规模及预测(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IQVIA《The Global Use of Medicines 2022 and Outlook to 2026》 (三)合同定制研发及生产(CDMO)业务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支出的持续增长以及外包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全球小分子药物CRO/CDMO/CMO市场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为了降低新药研发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上市周期,降低上市后药品生产成本,医药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 Frost & Sullivan预测,2020年全球中间体和 API的 CDMO市场空间约为 830亿美元,制剂的 CDMO空间约为 260亿美元;全球外包服务渗透率持续提升,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占医药研发支出的比例由 2014年的 32.6%增至 2018年的 37.2%,2023年预期将增至 48.0%。

近年来中国在制药领域的政策环境、质量体系建设、技术和人才储备已经使国内 CDMO企业有足够能力将自身业务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推进。相较于海外 CDMO龙头企业,国内企业在业务延伸和发展上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近几年来,CDMO产能从欧美向新兴国家市场转移趋势十分明显,根据 Informa数据披露,美国、欧洲 CDMO市场份额分别从 2011年的 43.8%和 29.1%下降到 2017年的 41.4%和 24.7%,而中国和印度的 CDMO市场份额分别从 2011年的 5.9%和 5.6%上升到 2017年的 8.9%和 7.3%。根据 Evaluate Pharma数据披露我国历年 CDMO市场规模,2015-2019年我国 CDMO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8.4%、8.8%、8.9%、9.4%和 9.9%,2016-2019年渗透率分别提升 0.39pp、0.17pp、0.40pp和 0.60pp,可见渗透率加速提升趋势显著。

(四)特色原料药行业发展趋势
2021年 11月,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此通知系自 2019年 12月,工信部会同卫健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药监局等部委印发的《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原料药生产提出了更加系统的指导方向,包括“调整原料药产业结构”,“优化原料药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行绿色生产标准”及“推动建设集中生产基地”等,表明了政策角度引领的中国特色原料药产业的未来趋势。

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发布的《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PI)Market-Growth, Trends, and Forecas(t 2020-2025)》显示,2018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已经达到 1,657亿美元,预计到 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367亿美元,年复合增速 6.12%。而从原料药供给区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意大利、美国、欧洲及其他地区。目前,中印两国在环保和成本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全球原料药市场开始向亚太转移。

我国原料药行业经过 20多年的发展后,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价监竞争局统计数据,我国目前能生产的原料药多达 1,500多种。

据海关总署及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医药品出口量为 1,46.41万吨,近 9年出口规模复合增长率为 7.48%,保持稳定增长。

从生产能力来看,2013-2017年,我国化学药品原料药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从 263.30万吨增长至 355.44万吨;2018年受环保压力等因素的影响,产量为 230.37万吨,产量出现下滑。

2019-2021年又呈现上涨趋势,从 276.85万吨增长至 308.60万吨,预计将恢复增长趋势。

2012-2021年我国化学药品原料药产量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五)制剂业务的格局与发展趋势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组织开展 8批药品集采,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的重要模式。随着逐轮集采不断“提速扩面”、完善规则,我国药品国家组织集中采购已经进入常态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从长期来看,集采的推进有利于我国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能够引导各医药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改善医药行业销售模式,推动行业规模化发展。

近年来,医保控费使得医疗终端的采购与支付行为发生变化,并传导到上游制造业与流通业。

国家对化学制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环保等方面的监管趋严,使得化学制药行业资源正在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原料药价格上升促使制剂企业纷纷通过自建原料药生产线或兼并收购原料药生产企业形成制药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从而降低在产业链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是政策驱使和企业内部成本控制需求双重作用的结果,将成为医药企业未来发展趋势,具备该特征的医药企业将得以更好的进行成本管控,从而提升差异化优势,夯实企业核心竞争力。

美诺华是一家专业从事特色原料药(包括中间体,下同)和制剂研发、生产与销售的综合性国际医药科技制造型企业,是中国化学制药百强企业、宁波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宁波竞争力百强企业、国际市场优质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位列 60强),连续多年荣膺“中国 CDMO企业 20强”。

公司以 CDMO、特色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三大业务为主要发展核心,服务覆盖全球主流国家与地区,核心产品覆盖心血管、中枢神经、抗病毒、降血糖、胃肠消化道等治疗领域。公司是国内出口欧洲特色原料药品种最多的企业之一。

专注深耕主业,服务欧洲等医药规范市场 19年,凭借严谨的质量管理与 EHS管理能力、扎实的工艺开发和高标准规模化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精细高效的团队战斗力,已经与 KRKA、MSD(默沙东)、SERVIER(施维雅)、BAYER(拜耳)、GEDEON RICHTER(吉瑞制药)、SANOFI(赛诺菲)、AUROBINDO(阿拉宾度)、恒瑞医药、开拓药业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度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在 CDMO细分行业领域、特色原料药细分行业内已经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国际知名度和竞争优势,逐步确立了领先的国内外市场的地位。

自 2017年上市以来,公司借力资本市场,“内涵式增长+外延式拓展”双轮驱动,在夯实强化特色原料药业务的同时,依托持续的研发创新和商务拓展,坚定深入“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拓展延伸上游中间体和下游制剂业务,以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充分扩大一体化优势;同时,基于在特色原料药领域的竞争优势和客户网络资源,公司持续布局 CDMO业务,加速打造 CDMO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公司上下一心,通过持续完善多维度的战略布局,以 CDMO业务和制剂一体化业务为核心,积极开展前沿的医学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助力公司“二次创业”,致力于将美诺华打造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极具竞争力的国际医药科技制造型企业。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总资产4,419,458,473.754,001,495,468.5610.453,126,187,554.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2,084,987,376.901,751,483,976.4519.041,564,698,697.09
营业收入1,456,982,442.231,258,147,710.1715.801,193,373,219.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338,745,242.93142,526,366.01137.67155,962,816.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232,154,300.81125,996,077.5584.2680,530,167.9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276,951,746.66220,628,551.7125.53228,056,650.1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7.578.549.0310.75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610.68136.761.0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490.67122.391.06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500,209,863.60397,101,023.10333,378,633.01226,292,922.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115,262,819.3869,393,615.9729,342,533.03124,746,274.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108,892,837.4662,160,965.5940,702,359.8820,398,137.8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52,664,102.2197,872,204.56114,253,636.3712,161,803.5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41,872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8,066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      
前 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 增减期末持股 数量比例 (%)持有有 限售条 件的股 份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 情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宁波美诺华控股集团 有限公司12,869,76145,285,66121.220-境内非 国有法 人
姚成志3,430,25312,070,2535.660-境内自 然人
高华-汇丰- GOLDMAN, SACHS & CO.LLC5,116,9995,186,0992.430未知-其他
石建祥295,8333,155,8331.480-境内自 然人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4,635,2342,848,8661.340未知-其他
导基金(有限合伙)       
前海人寿保险股份有 限公司-分红保险产 品2,309,9682,309,9681.080未知-其他
杜广娣812,2921,924,6230.900未知-境内自 然人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融通健康产 业灵活配置混合型证 券投资基金1,899,9301,899,9300.890未知-其他
许国全1,203,0001,203,0000.560未知-境内自 然人
施信敏153,900723,9000.340未知-境内自 然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明姚成志系宁波美诺华控股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报告期内,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为 14.5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5.8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37.6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营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32亿元,较上年同期上涨 84.26%;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为 2.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5.53%。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