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华人健康(301408):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0日 22:14:14 中财网

原标题:华人健康:2022年年度报告

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何家乐、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梅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梅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四)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9
第四节公司治理....................................................................................................................................................30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48
第六节重要事项....................................................................................................................................................50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62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67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68
第十节财务报告....................................................................................................................................................6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文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资料。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华人健康/公司/股份公司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泰大健康一号南京华泰大健康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华泰大健康二号南京华泰大健康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道兴投资南京道兴投资管理中心(普通合伙)
华泰大健康南京华泰大健康一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 京华泰大健康二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南京 道兴投资管理中心(普通合伙)的合称
阿里健康阿里健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苏州赛富苏州赛富璞鑫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黄山赛富黄山赛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合伙)
腾元投资嘉兴腾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长菁投资北京道同长菁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华西投资华西银峰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天凯投资苏州吴中区天凯汇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胜凡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胜凡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福曼医投资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福曼医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康凡投资合肥康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时达投资合肥时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国胜药房公司零售业务经营主体的合称,报告期内包括安徽国胜及 其控股的芜湖国胜、安庆国胜、亳州国胜,江苏国胜,河 南国胜,国胜医疗及其下属门诊。
安徽国胜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芜湖国胜芜湖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安庆国胜安庆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亳州国胜亳州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江苏国胜江苏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南京同和堂南京同和堂大药房有限公司
河南国胜河南国胜大药房有限公司
汇达药业安徽汇达药业有限公司
国胜科技安徽国胜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捷助科技合肥捷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国胜医疗合肥国胜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克安舒医药安徽克安舒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正药科技安徽正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好之佳大药房安徽好之佳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新安江大药房黄山新安江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瑞人堂医药瑞人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一树贵州一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华人健康股票代码301408
公司的中文名称安徽华人健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华人健康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AnhuiHuarenHealthPharmaceutical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何家乐  
注册地址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上海路18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230051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上海路18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30051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hrjkjt.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李梅黄莲莲
联系地址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上海路18号合肥市包河工业区上海路18号
电话0551-628626680551-62862668
传真0551-636776100551-6367761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经济参考报》、 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院1号楼1门701-704
签字会计师姓名陈晓龙、刘鑫康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南山 街道桂湾五路128号前海深 港基金小镇B7栋401范杰、刘鹭2023.3.1-2026.12.31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3,262,425,075.522,338,702,240.5539.50%1,930,910,426.6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元)160,776,075.6169,726,589.16130.58%88,919,880.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 利润(元)151,115,840.5761,175,647.30147.02%85,157,547.7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元)173,836,654.15140,821,176.1123.44%29,334,863.1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70.21123.81%0.2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70.21123.81%0.2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8.54%9.30%9.24%15.13%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2,576,184,947.301,971,050,723.1430.70%1,286,238,260.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资产(元)947,278,655.70784,801,107.1020.70%714,829,313.01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676,978,835.10732,647,615.27827,720,965.571,025,077,659.5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5,441,235.9526,751,134.2326,122,542.1892,461,163.2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13,043,615.2622,689,361.5724,896,586.0390,486,277.7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8,760,834.5220,644,300.3799,860,724.50-15,429,205.24
□是?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 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601,179.31165,221.66178,290.7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 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 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 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5,327,000.7011,833,261.378,905,627.54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 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 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的投资收益278,958.59659,679.74589,556.46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 支出-880,592.86-991,568.65-1,195,806.8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 目-1,701,472.99-140,218.42-2,575,265.17 
减:所得税影响额3,962,515.042,974,204.372,137,619.63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2,322.671,229.472,450.00 
合计9,660,235.048,550,941.863,762,333.1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1,701,472.99元系股份支付费用。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一)公司所属行业
我国医药产业链主要分为医药制造、医药流通和医药消费三个环节。其中,医药流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终端消费者的重要环节。医药流通行业又分为医药批发与医药零售两个细分行业,医药零售市场则主要分为医疗终
端和零售药店两个市场。

公司主要从事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业务,属于医药流通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F门类“批发和零售业”,其中,医药代理及终端集采业务板块属于51大类“批发业”下的
515中类“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医药零售业务板块属于52大类“零售业”下的525中类“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
售”。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批发和零售业”(F),
其中医药批发板块属于细分行业“批发业”(F51);医药零售板块属于细分行业“零售业”(F52)。

(二)行业发展概况
1、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全球经济的发展、人口总量的增长和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市场对药品需求与日俱增,全球药品市场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作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医药行业凭借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以及逐渐完善的医疗体系,
已成为全球医药消费大国。同时,我国社会医疗卫生费用支出的增加促进了全国医药行业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2、医药流通行业发展概况
(1)医药流通市场保持稳定增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社会医药健康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医药消费端诉求推动医药流通端的市场扩容,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同时,国家按照现代化思路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经
营格局进行了深层次的变革,使得我国医药流通行业更加趋于成熟,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近年来,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例持续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由2015年的1.44亿人增长至2021年的2.01亿人,复合年增长率为5.72%。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2%,2021
年与2020年相比增加992万人,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由于我国人口出生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未来人口结构中老年
人所占比例将继续升高。老年人对于药品及保健用品的需求量较大,同时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工薪阶层群体受生活节奏、
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病患者的数量将呈上升趋势,医药流通行业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2)医药流通产品以西药为主
从产品结构来看,医药流通相关产品主要分为西药、中成药、医疗器材、中药材、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及其他七大类,其中西药类还包括化学药品制剂、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医药
流通相关药品种类繁多,但我国医药流通中相关产品主要以西药为主。

(3)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医药流通行业主要市场
从区域结构来看,经济发达地区仍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主要市场。

3、医药批发行业发展概况
1
()行业销售增速重新进入上升通道
近几年,随着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的陆续推行,我国医药批发行业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但同时也加大了行业的竞争压力。如“两票制”政策减少了医药批发流通层数,压缩了中间环节的利润空间,医药流通结构趋于扁平化;“医
保控费”、取消“药占比限制”以及《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所涉及的“带量采购”等相关政策推动药品招标价
格和用量持续下降。上述改革均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医药批发企业销售增速放缓。

而随着对上述改革影响的逐步消化与业态结构调整,行业渠道逐步下沉,医药批发企业的零售端销售及服务收入的提升弥补了调拨收入的下降。我国大中型医药批发企业顺势借助政策改革契机,深入调整战略规划,通过内生转型和
外延并购,实现整体运营质量与效益双提升。

(2)行业集中度逐年稳固提升
随着近几年我国医药流通市场结构、渠道布局及供应链关系的改变,减少了流通环节的层级,促进企业提升整体运营质量,行业规模效应逐渐凸显,全国性和区域性龙头企业收入增长普遍高于行业平均增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3)代理业务模式发展成熟
医药代理是医药产业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下的产物,本质上是通过营销组织架构的优化、执行力的提升,以及专业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充分发掘医药产品市场潜力,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推广优势以及成本优势。尤其是对众多初创
型的中小医药生产厂商,其产品市场知名度较低,推广运营周期较长,代理方式能够以更短的市场开发时间,促进产品
的销售增长,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医药代理企业已成为医药生产厂商进行产品市场推广与销售时的重要选择。

(4)终端集采细分领域前景广阔
单体药店或小型连锁药店作为医药零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级城市较少,主要集中于二三级城市及以下地区,总体呈正三角形分布。单体药店或小型连锁药店由于体量小,与上游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不足,往往采购成本较高、
利润空间较低,甚至存在一些医药品种无法购进情况。终端集采业务主要是为提升该类药店市场竞争力的需求,提供一
站式配送等服务,助力该类药店提升运营能力。

虽然近年来我国零售药店连锁化率逐步攀升,大中型医药零售连锁药店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但单体药店及小型连锁药店仍占较大比例。该类药店通常已在当地建立彼此信任的熟人圈,长期的慢性病顾客是其稳定的客户源,具有一定
的经营成本优势。同时,在医院处方外流的大趋势下,位于医院附近的单体药店及小型连锁药店能够承接部分外流处方
产生的业务增量。因此,医药批发行业下的终端集采细分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4
、医药零售行业发展概况
(1)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医药零售行业在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和社区慢病管理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人口老龄化加深、新一轮医药改革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医药市场持续扩容与消费端需求日益提升,进而带动医药零售行
业的较快发展。

(2)药店连锁化率逐年攀升但仍有待提高
零售药店的竞争能力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及监管政策的日益严格,单体药店或小型连锁药店的设施投入、人力及租金成本上升,经营压力日益增加。而大型零售药店连锁企业依托完善的采购、物流、销售体系,
有利于降低政府监管成本和企业经营成本,形成较强的规模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竞争优势较为明显。

受益于我国医药行业近几年成熟度与规范度的不断提升,我国零售药店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的同时,全国性和区域性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药店连锁率(零售连锁企业下辖门店数占全国零售门店总数的比例)亦稳步提升,进而有利于
提高我国医药零售市场集中度和企业市场信誉度,降低政府的监管成本和企业的经营成本。

尽管近年来我国零售药店连锁化率已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连锁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行业整合与药店连锁化仍有待提高。同时,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各省药店连锁率差异较大,截至2022年6
3
()医保定点药店率稳固提高
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是我国医保体系下的产物,系通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资格审定,并经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确定,为参保人员提供处方外配和非处方药零售服务的药店。具有定点资格的药店一般具有稳定的客户流,因此医保定点药店
资格是医药零售行业重要的竞争资源。尽管不同区域医保定点政策具有颇多差异,但从全国整体情况来看,合格即予准
入的协议制成为趋势,医保定点药店的数量及占比持续提高。

(4)行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
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而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规模效益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完善的营销网络及采购渠道能够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率。《商务部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
指导意见》提出目标: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
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

同时,随着我国医药零售行业一系列改革政策的落地与市场环境的逐步规范,行业市场前景日益看好,大量社会资本进入并助力行业兼并重组进程不断加快。其中,大型零售连锁药店凭借其营销网络规模的优势,在行业整合中扮演
主导者的角色,逐步呈现“单体-中小连锁-大连锁”的发展趋势。

(5)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处方外流有望大幅推进
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于2023年2月15日发布了医保办发〔2023〕4号文《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根据文件要求,鼓励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自愿申请开通门诊统筹服务,
为参保人员提供门诊统筹用药保障。未来医保参保人员可以凭定点医药机构处方,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
发生的费用,可由统筹基金按规定支付。零售药店销售便利性将更加突显,处方外流有望得到进一步推进,零售市场份
额会达到进一步扩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零售业”的披露要求(一)公司经营概况
公司专注于医药流通行业,形成以医药零售业务为核心,医药代理与终端集采业务为两翼,各业务板块均衡发展、
良性协同、优势互补,围绕医药零售生态网络高度渗透的综合布局。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2.62亿元,同比增长
39.50%,其中零售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23,264.29万元,同比增长43.18%;代理业务主营业务收入7.34亿元,同比
增长24.72%;终端集采主营业务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93%。

公司零售业务采用直营经营模式,在总部的直接管理下统一经营。直营门店利用连锁组织统一管理、集中采购、分
散销售的特点,充分发挥了规模效应,而且对门店具有较强的约束控制力,有利于保证品牌形象和服务质量的一致性,
能够实现营销网络的快速扩张和运营标准化。公司坚持区域深耕和稳健扩张策略,优化内部精细化管理,将集团管理及
服务化要求落实到门店。2022年在公司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公司围绕行业发展和顾客
需求的战略部署,积极拓展市场和新开门店。通过商品优化,加强与工业深度合作。通过新零售业务的创新,持续推动
线上线下相融合,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要。

(二)报告期内门店经营情况
1、深耕安徽市场,发展省外市场,立体化布局营销网络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安徽省、江苏省、河南省等地区共拥有门店993家,全年新增门店115家,其中新建门店104家,并购门店11家,因公司发展规划及经营策略性调整关闭门店2家。截至报告期末,直营门店总体分布情况如下:

序号区域自建门店数量 (家)收购门店数量 (家)关闭门店数量 (家)期末门店数量 (家)
1安庆市11  63
2亳州市4  69
3合肥市74111545
4淮北市1  27
5淮南市  15
6六安市8  73
7马鞍山市   6
8宿州市   3
9芜湖市1  113
10宣城市   30
11蚌埠市   15
12阜阳市1  5
13南京市1  27
14滁州市3  8
15郑州市   4
合计104112993 
2、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门店情况
2022年1-12月,公司销售前十名门店累计销售额占公司零售业务销售额的比例为5.16%,具体情况如下:
名称地址开业日期实际经营面 积(平方 米)经营业态经营 模式物业权属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庐江路店合肥市2012年3月264.42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芜湖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黄山西路店芜湖市2014年5月1,12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连锁总店合肥市2011年3月65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三里庵店合肥市2011年3月119.32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庐江总店合肥市2015年8月1,20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六安人民医院店六安市2018年8月32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陶冲湖城市广场店合肥市2019年8月11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瑶海万达店合肥市2017年11月15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包河花园店合肥市2012年3月200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安徽国胜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 橡树湾店合肥市2016 2 年 月106.14医药连锁门店直营租赁物业
3、门店经营效率

项目 2022年度
门店收入(不含总部B2C)实体店线下167,623.75
 实体店O2O17,414.88
 合计(A)185,038.63
面积期初面积123,891.12
 期末面积141,917.96
 平均面积(B)132,904.54
店员人数期初人数3,582
 期末人数4,120
 平均人数(C)3,851.00
2 坪效(A/B,元/m/天)38.14 
人效(A/C,元/人/天)1,316.42 
4、门店取得医保资质的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零售共拥有993家直营连锁门店,已取得“医疗保险定点零售药店”资格的门店达到926家,占总门店数量比例为93.25%。

(三)新零售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线上线下相融合,夯实电商基础,深度挖掘渠道深度,先后入驻“天猫”、“京东”、“拼多多”、“饿了么”等平台开展B2C业务,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发展为契机,大力推进电商业务的发展,并打通线
上线下渠道,依托线下门店布局,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实现O2O业务多渠道全覆盖,通过全渠道的方式为用户提供
全方位的健康服务。2022年公司实现线上销售5.56亿元,同比增长91.2%。其中020销售1.74亿元,同比增长122.17%。

020线上直营门店935家。

同时公司积极打造企业私域流量,开发APP、小程序,加强APP的推广和会员管理,积极发展私域流量,培养会员粘性,进一步增强公司竞争力。

(四)公司零售板块采购、仓储及物流
1、采购模式
零售业务由国胜药房商品中心根据品类规划、销售预测、商品安全库存与门店需求等因素,统一与供应商进行商务
谈判及签订采购合同。根据销售预测、商品安全库存、运输时间、回款周期等因素确定合理采购周期。

2、商品效期管理
为加强对近效期药品的管理,优化库存结构,保证顾客需求,避免积压和过期失效,确保所经营药品质量,发行人
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和公司实际经营需求,制定了《效期管理制度》,对近效期商品的处理做了详细规定。

公司根据药品的有效期和销售情况等,确定药品的近效期期限,以失效前6个月内的视为近效期,同时以失效前1年内
的视为药品预警效期。库存商品进入近效期后,对于可退商品,公司将与供应商协调退换。对于不可退商品,公司将加
强该类商品的促销力度,在销售时会明确告知客户商品的效期情况。

药品在有效期内未能销售完毕且不能退货的,将根据公司《效期管理制度》进行下架封存,进行报损,委托具有药
品无害化处理资质的环保企业进行销毁。

3、仓储及物流配送
目前,公司在合肥、亳州分别建立了集中仓库,统一运营、统一调配。零售门店的配送需求,公司根据统一的物流
规划安排,自行安排配送(通过仓储部或汇达药业),或者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配送。所有门店的配送均在总部的统一
管理下有序进行,仓库与各门店之间配送半径规划合理,能够快速高效地响应门店需求。公司制定了仓储配送相关管理
制度和流程。公司通过ERP系统和WMS系统、客户管理系统(CRM)和电子商务系统,实现信息流、物流、商流的集中控制管理,有效提供配送效率。

4、前5大供应商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A257,812,835.5411.17%
2供应商B223,873,714.949.70%
3供应商C178,520,089.097.74%
4供应商D134,465,973.245.83%
5供应商E132,823,971.185.76%
合计927,496,583.9940.19%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一体两翼”、均衡发展、相互协同的多业务架构与模式
公司系行业内为数不多的集医药零售、代理及终端集采等流通领域全覆盖的企业,具备同时直接面向上游医药制造
产业及下游终端消费者的经营能力。报告期各年度,公司零售业务与代理业务的营业收入结构与毛利构成基本维持在
70%:30%左右的均衡比例。

同时,公司零售、代理和终端集采业务相互之间彼此协同,属于行业中相对特有的业务创新,是践行《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商贸流通业态与模式创新”的具体表现,是有别于其他可比公司
的最大特点和优势。

2、零售业务已经形成区域领先的既有优势
公司起步于安徽省合肥市,一直坚持深耕省内市场,现阶段门店数量全省第一,已经形成了省内领先的既有优势。

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安徽省内,省内计划开店518家,进一步巩固公司省内排名优势。

3、代理业务多品规、贴牌的业务亮点
公司医药代理业务自2008年起步,专注连锁直供,坚持“多品规”路线,对单品依赖度较低。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
构,围绕知名品牌产品或市场独家产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代理品类,实现了差异化竞争。另外,通过贴牌与非贴牌两
种模式,提高了与上游供应商的合作灵活性。

4、终端集采业务属于行业创新
在2019年10月公司首次开展终端集采业务之前,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来看,同行业公司未大规模开展此类业务。终端集采业务是公司的创新尝试,报告期内发展良好,业务规模增长较快。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2022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62亿元,同比增长39.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上升130.58%。主要情况如下:
(1)零售业务
零售门店扩张方面,公司本着“深耕合肥、布局全省、辐射周边”的发展策略,继续推动门店扩张计划。截止2022
年12月31日门店增至993家。2022年零售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33亿元,同比增长43.19%;公司零售业务板块贡
献了60%以上的营业收入,是影响公司业务规模的关键。

(2)代理业务
代理产品方面,公司与代理生产厂商已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持续加大上游合作深度与广度,不断增加
代理品规数量与质量,持续根据商品销售变化趋势、消费习惯及认知度,优化商品结构,保证商品体系的正常运转。

2022年代理业务主营业务收入7.34亿元,同比增长24.72%,占比总营业收入22.49%。

(3)终端集采业务
终端集采业务,主要为单体药店、小型连锁等零售终端提供一站式配送服务。2022年终端集采业务主营业务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93%。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3,262,425,075.52100%2,338,702,240.55100%39.50%
分行业     
零售2,232,642,943.8068.44%1,559,240,702.4266.67%43.19%
代理733,758,098.4722.49%588,310,496.3025.16%24.72%
终端集采233,638,012.677.16%121,058,847.255.18%93.00%
信息服务1,649,168.630.05%636,108.900.03%159.26%
其他业务收入60,736,851.951.86%69,456,085.682.97%-12.55%
分产品     
中成西药2,669,909,046.3881.84%1,893,695,037.7380.97%40.99%
中药饮片100,159,750.763.07%82,628,674.583.53%21.22%
保健品124,403,840.283.81%119,819,399.245.12%3.83%
医疗器械230,934,732.217.08%108,417,778.304.64%113.00%
其他商品76,280,853.942.34%64,685,265.022.77%17.93%
其他业务收入60,736,851.951.86%69,456,085.682.97%-12.55%
分地区     
华东地区2,633,661,134.4080.73%1,837,357,294.4578.56%43.34%
华南地区50,046,793.541.53%39,644,010.001.70%26.24%
华中地区113,424,888.423.48%89,681,518.363.83%26.48%
华北地区88,973,611.852.73%66,867,404.522.86%33.06%
东北地区135,273,675.994.15%104,671,441.864.48%29.24%
西北地区66,453,144.762.04%44,530,000.441.90%49.23%
西南地区113,854,974.613.49%86,494,485.243.70%31.63%
其他业务收入60,736,851.951.86%69,456,085.682.97%-12.55%
分销售模式     
2 10%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零售2,232,642,943.801,497,111,494.1632.94%43.19%44.85%-0.77%
代理733,758,098.47487,050,913.4433.62%24.72%29.61%-2.50%
分产品      
中成西药2,669,909,046.381,861,434,985.6830.28%40.99%44.62%-1.75%
分地区      
华东地区2,633,661,134.401,812,958,058.5831.16%43.34%45.84%-1.18%
分销售模式      
单位:元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药品流通销售量3,262,425,075.522,338,702,240.5539.50%
 生产量    
 库存量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2022年公司经营发展顺利,各业务板块良性发展,其中零售业务相比2021年新增门店113家,同比收入增长43.19%;
代理业务同比增长24.72%;终端集采业务同比增长93%。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零售商品1,497,111,494.1668.06%1,033,547,085.0867.85%44.85%
代理商品487,050,913.4422.14%375,787,849.8024.67%29.61%
终端集采商品201,442,053.209.16%100,665,777.476.61%100.11%
信息服务服务418,664.290.02%370,514.180.02%13.00%
其他业务成本服务13,651,005.870.62%12,885,864.590.85%5.94%
说明
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正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22年6月6日新设成立。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32,913,955.83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01%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A11,847,649.730.36%
2客户85,748,151.870.18%
3客户C5,337,437.860.16%
4客户D5,197,061.590.16%
5客户E4,783,654.780.15%
合计--32,913,955.831.01%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927,496,583.99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40.19%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A257,812,835.5411.17%
2供应商B223,873,714.949.70%
3供应商C178,520,089.097.74%
4供应商D134,465,973.245.83%
5供应商E132,823,971.185.76%
合计--927,496,583.9940.19%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