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苏美达(600710):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3年04月11日 20:43:36 中财网
原标题:苏美达: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司代码:600710 公司简称:苏美达







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2年度公司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3.00元(含税),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306,749,434股,以此为基数共计分配利润人民币392,024,830.20元(含税),剩余未分配利润结转下一年度。本预案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苏美达600710-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健杨勇
办公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198号江苏省南京市长江路198号
电话025-8453 1968025-8453 196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产业链
公司产业链板块涉及的细分行业包括清洁能源、生态环保、户外动力工具、柴油发电机组、船舶制造与航运、纺织服装等,其所在行业情况说明如下:
1)大环保
公司的“大环保”板块包括以光伏为主的清洁能源和生态环保。
①清洁能源(光伏):2022年,在全球低碳目标和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光伏行业实现强劲增长。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 230GW,同比增长 35.3%;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87.41GW,同比增长60.3%,其中分布式光伏对国内光伏装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报告期内,我国光伏制造总产值突破 1.4万亿元,光伏产品实现出口(硅片、电池片、组件)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其中对欧洲、亚洲、美洲出口分别增长114.9%、67.7%和54.1%。同时,海外市场有关国家的贸易保护和生产本地化等政策,也给中国光伏企业在国外市场的拓展带来挑战。

②生态环保:“十四五”期间,国家正在深入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治理理念,从政策、资金、生产要素等方面给予环保产业大力支持。报告期内,国家坚定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绿色发展战略,新发布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规划、行动方案和监管政策,涉及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新污染物治理、土壤修复、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无废城市、可降解塑料等生态环保各个领域,并全面启动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有效扩大生态环保市场需求。

2)先进制造
①户外动力工具(OPE):主要包括草坪服务机器人及割草机、松土机、电动锯、修枝剪等使用小型电机或者发动机的设备及汽油发电机。

园林机械与清洗机械:园林设备根据产品类型,可以分为手持式,手推式和骑乘式三种。OPE产品主要消费终端市场在北美和欧洲,占整体市场的85%以上。根据Statista数据,2022年全球OPE市场规模约335.6亿美元,2018-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5.6%。分产品结构看,随着锂电类产品性价比和绿色消费意识的提升,近五年来“油换电”趋势加快,据OPEI(美国户外动力设备协会)的统计,北美地区锂电类产品市场份额已经自2010年的13%增长至2021年的36%。

汽油发电机组:体积较小,多作为家庭、小型餐馆等场景的备用电源使用,在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国家和地区也有较为稳定的需求。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小型汽油发电机生产国,大约80%的产能用于出口,目标市场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以及电力基础设施有待完善的东南亚国家、非洲、大洋洲和中东地区。

②柴油发电机组:以柴油机为原动机,拖动同步发电机发电的一种电源设备,具有起动迅速、操作维修方便、投资少、对环境的适应性能较强的特点。作为工程配套及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应用场景广泛,可用于通讯运营商、数据中心、银行、医疗健康、制造工厂、养殖基地、油田矿山、开采及项目施工现场等。在国内,国家“新基建”“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为发电机组市场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带动较大幅度增长。

③船舶制造与航运
造船: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监测,2022年,全国造船完工量3,78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4.6%。新接订单量4,552万载重吨,同比下降32.1%。截至12月底,手持订单量10,5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0.2%。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764点,达到近10年以来的最高点,较2021年增长 3.0%,整体处于正常区间。2022年中国新造船价格指数(CNPI,反映中国出口新造船舶价格和市场行情的专业情报系统)的月均值为1,035.25,较2021年提高13.8%,叠加船板价格整体下行,推动造船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航运:航运业是国际贸易的桥梁和纽带,与全球经济密切相关,是国际经贸走向的晴雨表。

2022年,受俄乌冲突、能源危机、通货膨胀等多重因素扰动,全球经济显著放缓,全球海运贸易量略低于三年前水平。主要细分货种中,铁矿石、粮食、小宗散货等的海运贸易量减少,而煤炭、原油与成品油、天然气等出现增长。运价方面,航运市场“高需求、高运价”阶段终结,行情震荡走弱。2022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均值为1933.8点,同比下跌34.3%,其中上半年均值为2,279.4点,同比上涨1.0%,下半年均值为1,591.0点,同比下跌56.0%。

3)大消费
纺织服装:纺织业是我国传统支柱产业、重要民生产业和创造国际化新优势的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保持重要稳定地位。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产业升级,生产要素成本高企及环保趋严,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的国际比较优势逐步弱化;自2012年后东南亚成本优势及关税优势显现,中低端产业链不断向低人力成本的国家和地区迁徙,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开始向海外转移和布局产能。但国内中高端品牌服装的产业链配套成熟,生产技能及生产效率较高,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且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品质生活、健康生活的追求,也推动着中高端品牌服饰消费需求的增长。从服装行业、零售行业终端销售来看,2021年开始逐步回归到正常水平。

目前,绿色贸易壁垒逐步加高、国内绿色的规则日渐收紧、同时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纺织行业正向着绿色转型升级大步迈进。“科技、时尚、绿色”成为纺织产业发展的新定位,全球纺织产品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流通等各环节,都在朝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变。

品牌校服:近几年,国内校服市场中的新格局逐渐兴起,品质校服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欢迎。根据 2022 年1月中国校服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校服采购现状调查》,中国的校服市场存在市场集中度过低、质量参差不齐、采购流程不透明、产品标准不健全等问题,但是市场规模预计超千亿,且快速增长,呈现市场化、品牌化趋势。

(2)供应链
2022年,国家从政策层面进一步提高了对供应链行业的重视程度。2022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我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影响力。2022年11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围绕供应链提出供应链协同、供应链合作、供应链安全、供应链稳定、制造业供应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灵活性等七个方面内容。2023年2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其中四方面涉及物流与供应链,包括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统筹推进供应链金融发展等。

2022年,全球市场复杂动荡,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在俄乌冲突、通胀高企、美元加息等多重因素冲击下,叠加国内房地产下行等多种因素,供应链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规模增长和经营效益面临严峻挑战,市场竞争加剧、模式创新提速,部分弱势中小企业被迫退出。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供应链行业的集中度总体较低,头部企业未来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

2.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与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产业链、供应链两大类。产业链主要产品或服务包括:清洁能源(含光伏 产品、工程、运维)、生态环保(含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土壤修复、餐厨垃圾处理、可降解塑料 工业工程等)、户外动力设备、柴油发电机组、船舶制造与航运、纺织服装(服装、家纺、品牌校 服)等。供应链即供应链集成服务,指大宗商品运营与机电设备进口。 (2)经营模式
1)产业链
①大环保
清洁能源:公司清洁能源业务主要包括“辉伦”品牌光伏组件生产与贸易,清洁能源工程项目开发建设,电站运维服务和综合能源管理。其中综合能源管理业务提供“风光柴储充,绿电绿证、节能减排一体化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包括分布式光伏及风电、电站资产运维、储能、柴油发电、充电桩、碳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
生态环保:公司在生态环保业务领域拥有多项工程总承包资质,为客户提供项目咨询、资金融通、工程设计、设备成套供应、施工建设、运营管理等全程或部分服务,已在海内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建设了数百座质量一流、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工程项目,涉及领域包括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及土壤修复、可降解塑料工业工程等。

②先进制造
户外动力设备(OPE):园林机械与清洗机械:主要从事草坪机、松土机、高压清洗机、草坪服务机器人等园林户外机械、清洗机械的研发、制造与销售。旗下南京苏美达动力产品有限公司、南京苏美达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汽油发电机组:业务涵盖汽油发电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自有品牌“FIRMAN”入选100 个国有企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小型汽油发电机产品连续15年占据同行业出口自主品牌高位。

柴油发电机组:依托在国内国际的专业项目经验,深耕全球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先进制造、油田矿山、电力电厂、公共服务及设施等市场领域,提供安全可靠的柴油发电机组产品。目前,该业务足迹遍布40多个国家,为中国移动、微软、京东数据中心等提供发电机组及相应服务。

依托在发电机组行业近20年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优势,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和全流程服务能力,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专业、更可靠、更环保的柴油电力解决方案。

船舶制造与航运:船舶业务聚焦中型船舶,以设计为引领、建造为基础、航运为支撑,走绿色发展和差异化竞争道路,强化“船舶制造+航运”协同发展模式。其中船舶制造板块以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大洋造船”)为中心,定位于中型船舶的研发建造;航运板块立足打造一支绿色、高效的干散货船队,聚焦船舶管理和运营,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水准的海上运输服务。船舶制造和航运业务上下游联动,实现前端市场需求与后端船型研发的互通,同时两者在船舶市场的波动起伏中,协同发展,共同抵挡行业周期性波动,保证船舶业务的有序、稳定。

③大消费
服装业务:集设计研发、实业制造、商贸服务为一体,持续打造强大供应链整合能力和产业链运营能力,海内外拥有 11 家全资实业工厂和 5 家控股实业工厂,并拥有近 600 人的服装研发设计打样人才队伍,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众多中高端知名品牌客户建立了稳固的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成为数字化驱动、行业领跑的纺织服装产业公司。

家用纺织品:拥有产能合理的国内工厂、渠道成熟的海外公司,已形成集设计研发、实业制造、商贸服务、自主品牌建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毯子、被子、床单件套、宠物用品等核心产品出口额均居细分行业领先地位,拥有自主品牌包括 BERKSHIRE、绎生活、京贝等,致力于成为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综合服务商。

品牌校服:以伊顿纪德品牌运营为核心,研发设计、生产外包、质量控制为支撑,为学校提供校园服饰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承接中国校服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整合全球校服行业的优质资源,引领中国校园服饰变革,推动共同教育价值重建。通过打造线上校园解决方案服务平台“伊学团”、国内校服行业首个智能化仓储物流综合体,为家长提供数字化、便捷化的校服增订以及日常服装、校园日常生活产品的购买服务,构建家-校-社协同教育生态圈,传递优质教育内容。

2)供应链运营
供应链运营板块包括大宗商品运营和机电设备进口业务。

大宗商品运营:公司经营的大宗商品包括金属产品、矿产、煤炭、木材等,上游与主要生产商建立长期采购合约,形成遍布全球的资源网络,下游围绕核心优质客户提供在原材料组织、物流规划和金融服务等配供配送服务。业务模式主要分为自营和代理两种模式,以自营模式为主。

自营模式可分为统购分销和自营配送,其中统购分销业务占比相对较高。在统购分销模式下,公司通过收集下游客户的订单,整合不同客户所需产品的规模及规格,集中向上游供应商批量采购后向下游客户分销。采购前,通过预收下游客户定金的方式保证采购的产品及时实现销售,同时通过订单收集锁定了下游销货渠道,有效降低了因商品囤积带来的存储成本及存货积压风险。在自营配送模式下,公司根据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在产品价格处于阶段性低位时采购,待价格回升后再行出售,以赚取购销差价。公司积极开展“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机电设备进口:公司机电设备进口业务主要采用代理模式,为客户提供“资源供应、商务咨询、金融支持、物流服务”四位一体服务。主要经营品种包括纺织机械设备、电子仪器设备、机床加工设备、轻工造纸设备等。公司根据与下游客户锁定的采购意向,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将下游客户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匹配,在收取客户足额的保证金后,代理客户向上游供应商采购,并根据商品价格的波动及时调整收取的保证金,以对冲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大力推动机电设备进口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打造“苏美达达天下”平台,运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平台,提供装备展示厅、融资租赁展示厅、物流平台、在线签约与购标等功能,为先进设备制造商、采购商、物流合作方和金融服务机构搭建了渠道互通、资源共享的生态系统,以设备采购为核心,实现资源与信息的交互、上下游之间的产业协同,为上下游参与方提供设备供应、金融服务、贸易代理、物流支持、政策咨询、招投标服务等全流程、一揽子商业解决方案。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总资产5,298,829.925,458,705.39-2.934,475,572.83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资产625,694.75566,058.9910.54521,991.22
营业收入14,114,458.0216,868,199.56-16.339,858,990.51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91,585.0376,707.0019.4054,622.04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76,620.5862,783.6822.0444,561.89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617,880.29571,833.428.05400,332.74
加权平均净资产 收益率(%)15.3714.23增加1.14个百分 点10.72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700.5918.640.42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700.5918.640.42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3,068,494.774,592,936.393,835,321.322,617,705.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21,497.1223,816.2133,359.1612,912.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 净利润20,803.9121,076.6326,559.068,180.9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量净额-256,383.49211,102.70487,863.97175,297.11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东情况
4.1 报告期末及年报披露前一个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和持有特别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单位: 股

截至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4,60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的普通股股东总数(户)34,146      
截至报告期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年度报告披露日前上一月末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总数(户)0      
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 (全称)报告期内增 减期末持股数 量比例 (%)持有 有限 售条 件的 股份 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 况 股东 性质
     股份 状态数量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 限公司98,039,214543,665,61341.6000国有 法人
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 公司0181,948,76313.9200国有 法人
国机重工集团常林有 限公司020,000,0001.530质押10,000,000国有 法人
国机资产管理有限公 司015,082,9561.1500国有 法人
郑州国机精工发展有 限公司015,082,9561.1500国有 法人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 限公司014,305,8401.090质押7,000,000国有 法人
江苏沿海产业投资基 金(有限合伙)013,882,9561.0600其他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 股份有限公司07,541,4780.5800国有 法人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有限公司07,541,4780.5800国有 法人
江苏云杉资本管理有 限公司07,541,4780.5800国有 法人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 明国机集团、常林有限、国机资产、郑州国机精工、福马集团、 中国电研、合肥通用为一致行动人。未知其他股东之间是否      

 存在关联关系或者属于一致行动人。
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及持股数 量的说明
4.2 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3 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的方框图 √适用 □不适用 4.4 报告期末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 10 名股东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重要事项 1 公司应当根据重要性原则,披露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 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202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公司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主动优化业务与市场结构,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营业收入虽有所下降,但利润稳步增长,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板块 营收、利润占比进一步提升,总体实现了“高位企稳、稳中求进、进而有质”的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1.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33%,较2020年增长43.16%, 三年复合增长率18.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19.4%,较2020 年增长67.67%,三年复合增长率27.6%。 图: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变化情况
详情请见《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中“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 公司年度报告披露后存在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应当披露导致退市风险警示或终止上市情形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