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温州宏丰(300283):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2日 19:53:30 中财网

原标题:温州宏丰:2022年年度报告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证券简称:温州宏丰
证券代码:300283
披露日期:2023年4月13日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晓、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权兴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权兴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章节中,对公司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进行了描述,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1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9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文件。


释 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温州宏丰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
宏丰合金温州宏丰合金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宏丰特材温州宏丰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浙江铜箔浙江宏丰铜箔有限公司,系公司控股子公司
江西铜箔江西宏丰铜箔有限公司,系浙江铜箔全资子公司
上年同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报告期,本报告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正泰电器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SH.601877)
德力西电气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
森萨塔森萨塔科技,在国内设有森萨塔科技(宝应)有 限公司等
施耐德施耐德电气 (Schneider Electric)
西门子西门子股份公司(SIEMENS AG FWB:SIE, NYSE: SI)
银轮股份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颗粒及纤维增强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颗粒及纤维增强是将所需增强相以特定的形态分 布于金属基体中,实现颗粒强化相与金属基体的 优势互补,从而提高金属基体的综合性能,满足 现代电器对触头性能的要求。
层状复合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基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将具有不同特性的坯材 (复带和基带)采用先进的室温固相复合或热复 合工艺技术,轧制而成的新型功能材料。
一体化电接触组件两种不同材质、不同性能的电接触材料或产品, 经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进行组合的组件。
热双金属材料热双金属是由两层或两层以上具有不同线膨胀系 数的合金牢固结合的复合材料。膨胀系数较大的 合金层称为主动层,膨胀系数较小的合金层称为 被动层,主动层与被动层间可加有起调节电阻作 用的中间层,当环境温度变化时,由于主动层和 被动层的膨胀系数不同,产生弯曲或转动。此金 属材料广泛用到温控、仪器仪表行业、过载保护 器等电器行业。
硬质合金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 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广泛应 用于机械加工、电子、航空、采掘、化工等行 业。
锂电铜箔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集流体的主要材料,其作用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 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便形成较大的电流输出。
引线框架一种借助于键合材料(金丝、铝丝、铜丝)实现 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 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 的桥梁作用。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温州宏丰股票代码300283
公司的中文名称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温州宏丰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WENZHOU HONGFENG ELECTRICAL ALLO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WENZHOU HONGFEN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晓  
注册地址浙江省乐清市北白象镇大桥工业区塘下片区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325603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浙江省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瓯锦大道5600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25026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wzhf.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严学文樊改焕
联系地址浙江省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瓯锦 大道5600号浙江省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瓯锦 大道5600号
电话0577-855159110577-85515911
传真0577-855159150577-8551591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庆春东路西子国际A座29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凌燕、徐珍珍、姚佳成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1号 华贸中心1号写字楼22层毛传武、王楠楠2020年12月14日至2022 年4月7日
中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81号 华贸中心1号写字楼22层杨威、毛传武2022年4月8日至2024年 12月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2,133,585,164.692,353,079,110.06-9.33%1,759,710,135.0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30,325,748.3460,334,335.57-49.74%34,932,825.5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14,599,337.7343,071,752.87-66.10%24,871,463.4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128,245,100.63170,605,033.75-175.17%-66,936,487.70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070.14-50.00%0.08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0.070.14-50.00%0.0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3.44%7.63%-4.19%5.55%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2,465,831,913.432,025,299,145.3321.75%1,737,236,507.5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944,718,685.73819,952,477.6915.22%763,627,804.20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75,977,564.48563,039,627.94523,611,213.15570,956,759.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7,014,539.466,377,458.833,248,727.6813,685,022.3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4,804,021.742,457,958.66339,748.896,997,608.44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79,347,374.05-44,605,142.71-3,635,082.21-657,501.66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 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 冲销部分)-993,857.361,819,655.3065,510.6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 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 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8,501,969.056,105,555.819,107,820.59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 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 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 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 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1,238,941.1813,221,201.593,052,405.53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 业外收入和支出-329,633.24-1,044,614.81-177,262.56 
减:所得税影响额2,556,433.492,764,116.641,789,447.41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税后)134,575.5375,098.55197,664.72 
合计15,726,410.6117,262,582.7010,061,362.1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公司,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及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

公司从 1997年开始,一直专业从事合金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目前是国内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及组件的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的主要参与企业之一,具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产品品种齐全、行业覆盖面广,并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当前随着科技进步、消费升级,我国材料产业正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势态,研发能力强大的企业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研发、制造技术与工艺及产品应用技术等取得多方面的突破,有力支撑了客户的技术进步,给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公司通过不断引进优秀的研发和管理人才,持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布局新型功能复合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极薄锂电铜箔材料、蚀刻引线框架材料等, 在新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公司将一如既往地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提升公司在极薄锂电铜箔材料、蚀刻引线框架材料等新开发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我国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
①电接触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电接触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作为基础元器件,在工业电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汽车工程、自动化装备、航空航天、风光发电、数据中心等领域大量使用,覆盖面广。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风光发电、数据中心、新能源产业、5G基站的发展以及提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国家有利政策的逐步推进,也将带动该系列材料的市场需求。
②硬质合金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硬质合金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被誉为“工业牙齿”,用于制造切削工具、矿产工具和耐磨零部件等硬质合金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冶金、石油钻井、矿山工具、电子通讯等领域,随着下游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将加快推动国内硬质合金市场的升级换代,一般的低端产品市场逐渐萎缩,而对硬质合金精密耐磨零件、数控刀片、整体刀具、超细合金和大异型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大。尽管硬质合金行业内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分散,但不同厂商之间专精的产品差异较大,其对下游议价能力会因产品和需求情况而定。我国高端制造业步入黄金成长期为国产硬质合金产业提供了良好契机。下游市场的稳定发展有助于行业未来需求呈现持续增长。随着碳化物的晶粒不断细化,合金的硬度﹑耐磨性和强度均有提高,随着晶粒度进一步减小,硬质合金整体性能的提高幅度更加明显,这些成果有力推动了超细晶粒硬质合金的发展。

③锂电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中电极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中既充当电极负极活性物质的载体,又起到汇集传输电流的作用,对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及循环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负极材料需涂覆于集流体上,经干燥、辊压、分切等工序,制备得到锂电池负极片。为得到更高性能的锂电池,导电集流体应与活性物质充分接触,且内阻应尽可能小。锂电铜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因而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的首选。锂电铜箔极薄化是锂电池提升能量密度和减小电池体积的重要基础之一,铜箔的厚度轻薄可以减轻锂电池质量,使得电阻减小,单位体积电池所包含的活性物质量增加,从而实现同体积下电池容量增加。

“双碳”目标下锂电铜箔前景广阔,双积分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高性能锂电铜箔需求量随之快速提升。锂离子电池产业是国家现阶段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已出台多项国策鼓励锂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发展,如《“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在政策引导及市场需求带动下,国内锂电池产业发展迅猛。新能源汽车、储能、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产业作为锂电铜箔的下游主要应用领域快速发展,进一步激发锂电铜箔的市场活力。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爆发期,伴随国家对于清洁能源的投资力度加大,增加了储能电池市场需求,锂电铜箔作为重要原材料出货量显著提升。

④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引线框架作为封装材料中仅次于封装基板的第二大封装材料,随着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集成电路封装向高集成、高性能、多引线、窄间距为特征的高密度方向发展,刻蚀类引线框架市场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引线框架国内厂商市占率不足 5%,国产替代诉求较为迫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引线框架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受人工智能、5G商业化的推动,全球半导体封装需求增长,2019年我国半导体封装材料规模约为55亿美元,其中引线框架市场规模约为 12亿美元。预计未来几年,随着我国半导体产业的稳定发展,我国引线框架市场规模仍将保持增长趋势,到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

2、行业的发展阶段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电接触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是国内领先的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研发、生产制造企业,按照《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行业代码:C38)。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工合金分会为本行业的自律管理机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行业准入门槛较高,但本行业属开放性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过多年的快速成长,本行业已进入发展的成熟期。但随着新能源、5G通讯、数据中心等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推进,市场对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金材料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将会促使合金材料行业进一步发展。

3、周期性特征
电接触材料作为各类电气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电接触材料产品的需求多表现为硬需求,行业周期性与国民经济景气度及周期性相关。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在为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等国内知名企业提供优质产品服务的同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持续不断地加强研发投入,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人才和市场优势,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电接触材料领域,目前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及组件的生产企业之一,同时也是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起草和修订工作的主要参与企业之一,具有一定的行业领先优势。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5G通讯、数据中心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市场对合金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综合性能优异的合金材料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并迅速扩大,给专注于技术、应用研究及开发的行业领先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会,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 5G通讯、新能源汽车电子、智能终端及装备等高技术高成长行业的重要供应商。公司为 5G智能终端开发的专用散热材料已经批量应用于消费电子等5G智能终端领域。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公司,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给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及蚀刻引线框架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器、家用电器、汽车电器、交通和控制机械、信息工程、机械加工、采掘、化工等领域,如电接触材料应用在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工业控制等产品中,是电器开关完成导通、分断电流功能的载体,其电接触性能功能复合材料应用在新能源电路保护系统、新能源电池、汽车发动机、温度传感器等领域;而硬质合金由于具有很高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被誉为“工业牙齿”,该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电子、航空、采掘、化工等行业;锂电铜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质地较软、制造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池等产业;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芯片载体,借助于键合丝使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键合点)通过内引线实现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是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

公司自成立至今,凭借在合金材料领域多年积累的研发、生产经验,与下游客户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艾默生、西门子、森萨塔、施耐德、银轮股份等国内外知名生产厂商认定的材料供应商。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类型及其主要用途如下:





























产品类 型公司产品实图 主要用途下游客户产品实图 
颗粒及 纤维增 强型电 接触功 能复合 材料及 元件  主要应用于小型断路器、中低压断路器、 塑壳式断路器、漏电断路器、万能式断路器、 电阻焊接电极;电磁开关、微型开关、控制开 关、马达保护器、线路启动器、无保险丝断路 器、控制开关、凸轮开关;接触器、漏电开 关;汽车直流电器等。  
      
      
功能复 合材料 及元件  侧面复合熔断片:用于新能源电路保护领 域; 铜铝复合材料:用于新能源电池连接; 均温板用复合材料:用于3C散热; 多层金属复合材料:用于热交换器领域; 多层复合带材及产品:用于温度传感器领 域; 贵金属多层复合高精度箔带:用于微型轻 触开关,微型电机触片; 多层复合异型丝带材:用于微型电机,温 控器,微型开关,继电器。  
产品类 型公司产品实图 主要用途下游客户产品实图 
一体化 电接触 组件  主要应用于仪表仪器、航空航天、电力电 子等领域。  
      
      
硬质合 金  硬质合金棒材系列:广泛应用于航天、汽 车、医疗、电子、模具制造等高端行业; 硬质合金旋转锉系列:广泛应用于飞机制 造、轮船制造、汽车制造的焊接处打磨加工; 模具钢系列:主要应用于模具材料; 数控切削刀片系列:广泛应用于汽车制 造、模具加工。  

产品 类型公司产品实图主要用途下游客户产品实图
锂电 铜箔 锂电铜箔主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行业, 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3C数码产品、储能 系统等终端应用领域。 
引线 框架 引线框架是半导体封装的基础材料,是 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 要的基础材料。最终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 制造、家用电器、计算机、电源控制系统、 LED显示屏、无线通信、工业电子等领域。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的经营模式为“产品直销、以销定产”,即产品直销客户,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同时,由于公司生产的产品属于电器配件中的核心关键部件,行业内广泛存在供应商资质认定制度,公司首先需要获得客户认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然后客户向公司发出订单,公司在接受订单后根据客户订单要求采购原材料并安排生产,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公司的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人才和市场优势,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产品的国内主要销售对象为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银轮股份等,国际销售对象为施耐德、森萨塔、西门子等知名电器生产厂商。

公司通过原材料生产加工并销售产品实现盈利。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始终以产品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渠道议价能力和增加下游客户的接受度,使公司产品最大限度覆盖客户需求。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及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高性能产品,同时配合客户共同完成新产品或者新应用的开发,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通过整体方案设计及产品设计、评审、试制、验证、规模生产等一系列流程,最终满足客户需求,并为其提供持续的技术服务,构成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四)主要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深耕合金材料行业多年,凭借强大的材料开发能力、先进的生产制造平台、国际标准的品质管理能力、高效的产品研发和供应体系、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逐渐成长为在业内具备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并在国内和国际客户中树立了高效、专业、高品质的企业形象。公司通过持续不断地材料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创新等,不断创造和引领新型应用市场,扩大产品市场空间,巩固行业内的龙头地位。近几年,公司部分功能复合材料实现具备替代进口产品满足国内中高端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在高端精密硬质合金棒型材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成功开发了部分高端硬质合金产品如带螺旋内冷孔棒材、枪钻等高附加值产品,其性能已达到国际较高水平,部分产品已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认可。

(五)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3,358.52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9.33%,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7,096.35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 6.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32.5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9.74%;总资产为246,583.1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21.75%。公司业绩下降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下游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销售订单减少,利润减少所致。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多年来,公司立足于电接触复合材料产业的发展,围绕所在行业的特点,不断加强新产品开发,持续推进资源整合,延伸产业链至热双金属材料、硬质合金材料等领域,公司行业地位不断提升,技术研发力量不断强化,客户资源不断拓展和优化,在技术、生产、质量、市场等方面逐步奠定自身的优势,行业竞争力日益显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始终在行业内保持着技术领先地位。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度重视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研发综合实力的提升,主要以博士后工作站和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为研发平台,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为公司的新产品研发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公司先后承担或参与开发了多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863计划项目、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国内首台(套)产品、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专项项目等。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 133项,其中发明专利 97项(含国际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含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澳大利亚创新专利1项、日本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3项国家标准、68项行业标准。

公司高度重视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研发综合实力的提升,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做好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工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以自身具备的复合材料综合研发优势,成功开发了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用复合材料、新能源电路保护用复合材料、极薄锂离子电池用铜箔材料;在智能家居领域,开发的新型精密保护器材料拓展了公司产品在该领域的应用;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开发的均温板用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散热等产品。目前公司凭借上述产品已进入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客户的供货商名录,通过了客户的认证测试和工厂审核,上述部分产品已进入批量供货阶段。

公司一直秉持“专注主业、延伸产业链、扩大应用领域”的发展理念,上述项目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强化综合实力和差异化优势,有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产品优势
近年来,公司通过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了以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为基础、延伸出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锂电铜箔材料以及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五大产业板块。在电接触材料领域,公司是行业内产品品种最齐全、产量最大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范围广,同时也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产品与服务,可以满足客户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公司着力于为客户创造价值,对于特殊客户的特定材料要求,提供定制化的设计方案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3、客户资源优势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不懈努力,公司在新材料业务领域积累了众多优质的客户资源,客户范围涵盖中、法、德、美、墨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利用非标产品点对点直销模式的有利条件,以“全方位满足客户需要”的经营理念与客户开展合作,通过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为公司积累了众多大客户的信任,也为公司在国际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赢得了重要地位。除长期合作伙伴正泰电器、德力西等公司外,报告期内公司对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部分知名客户销售额不断增长,温州宏丰的品牌得到了国内外该领域知名客户的认可。通过与全球领先的电气设备制造企业的合作,有效促进了公司在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服务水平等方面的进一步提升。

4、生产及检测装备优势
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如 20辊精密轧机、可控气氛热复合机、固相冷复合机、精密四辊轧机群,这些主体精密设备均带了在线测厚自动控制系统,确保了材料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控温精准的气氛处理炉,则保证了复合材料的电学、力学等各项物理性能指标。同时公司不断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制造系统、智能制造设备等,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如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同步热分析仪、FE-SEM(扫描电镜)、原子吸收光谱仪、金相显微镜、拉力试验机、温曲率测试仪等,有力的保障了产品质量的优异性。公司生产及检测装备在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

公司建有同行业首家电寿命试验站,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可以快速实现新材料电气性能测试,从而使得客户的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公司即时、快速的反应能力得到客户的认可,同时公司自身也能够在第一时间同步推出相应的新产品,以抢得市场先机。

5、人才及团队优势
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公司倡导创建学习型组织,实施人才培训计划,将外部培训与内部培训相结合,将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不断加强技术队伍和管理团队建设。通过与知名高校及研究院所产学研合作、结合内部培养等方式,打造了一支研发水平较高、技术能力全面、实践经验丰富且稳定的研发队伍。

同时,公司积极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培养了一批具有领军精神的人才,带领团队勇于钻研、敢于创新、吃苦耐劳,为公司保持技术领先及长期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6、质量管理优势
“精益求精,造一流产品;不断创新,树宏丰品牌”是公司的质量方针。公司围绕这个方针对体系原材料采购到成品出库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公司产品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生产各过程的相应标准被有效监测,以确保每批产品的全程监控。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逐步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先后通过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汽车行业认证,并获得了ISO/IEC17025实验室体系认证。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各种内外部挑战,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在深耕主业保持传统领域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不断拓展。为了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规模,2022年公司涉足锂电铜箔业务,在江西上饶生产基地实现了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的投产。为了抓住半导体行业发展机遇,推动公司在半导体封装材料领域的拓展,进一步拓宽公司的发展空间,依托宏丰重点研究院联合浙江大学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研发平台,引进高端蚀刻生产线,生产研发高精度蚀刻IC引线框架以及蚀刻VC均温板等材料,2022年公司投资的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在海盐生产基地建成试产。

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1.34亿元,同比下降9.3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9.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6.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32.57万元,同比下降 49.74%,其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1,459.93万元,同比下降 66.10%。截止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总资产246,583.19万元,负债147,553.6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94,471.87万元,资产负债率59.84%。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824.51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1,550.60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628.17万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5,671.63万元。公司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受市场环境、下游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订单减少,利润减少。

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1,157.4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72%;管理费用7,017.1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12%;财务费用5,406.94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0.40%;实现研发投入6,791.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4%。

研发始终是公司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报告期内,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重点企业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等自身技术平台等积极推进研发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利用现有技术向新材料领域不断拓展。

2022年,公司获评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基于电接触元件多场耦合失效机制的新型银基触点材料研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浙江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子公司宏丰特材首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022年,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获得4项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证书,1项欧洲发明专利证书,7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有效授权专利 125项,其中发明专利 94项(含国际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含德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澳大利亚创新专利1项、日本实用新型专利 1 项)、外观设计专利 1 项。作为主要起草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了13项国家标准、68项行业标准。

2022年,公司实现了极薄锂电铜箔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小规模生产和销售,成功开发了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实现了手机散热均温板用复合材料、带螺旋内冷孔棒材等新产品的批量生产和销售。

2022年,公司完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工作,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32,126万元。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于2022年4月8日上市,债券代码:123141,债券简称:宏丰转债。上述募投资金主要投向高端精密硬质合金智能制造项目、传感器用复合材料、碳化硅单晶研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 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133,585,164.69100%2,353,079,110.06100%-9.33%
分行业     
工业2,133,585,164.69100.00%2,353,079,110.06100.00%-9.33%
分产品     
颗粒及纤维增强 电接触功能复合 材料及元件515,858,209.5224.18%575,646,532.1824.46%-10.39%
层状复合电接触 功能复合材料及 元件412,060,066.8619.31%421,023,831.2917.89%-2.13%
一体化电接触组 件806,641,854.1537.81%929,646,076.8139.51%-13.23%
硬质合金228,800,696.6310.72%189,952,098.138.07%20.45%
锂电铜箔7,602,655.560.36%  100.00%
其他业务162,621,681.977.62%236,810,571.6510.07%-31.33%
分地区     
内销1,910,390,054.5889.54%2,154,088,625.9191.54%-11.31%
外销223,195,110.1110.46%198,990,484.158.46%12.16%
分销售模式     
直销模式2,133,585,164.69100.00%2,353,079,110.06100.00%-9.33%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工业2,133,585,164. 691,898,246,296. 7311.03%-9.33%-9.75%0.41%
分产品      
颗粒及纤维增 强电接触功能 复合材料及元 件515,858,209.52462,935,599.5410.26%-10.39%-11.28%0.90%
层状复合电接 触功能复合材 料及元件412,060,066.86339,037,930.1617.72%-2.13%-2.65%0.44%
一体化电接触 组件806,641,854.15721,330,015.4510.58%-13.23%-13.68%0.46%
硬质合金228,800,696.63208,774,159.878.75%20.45%22.74%-1.71%
锂电铜箔7,602,655.567,800,232.45-2.60%100.00%100.00% 
其他业务162,621,681.97158,368,359.262.62%-31.33%-30.41%-1.29%
分地区      
内销1,910,390,054. 581,714,563,575. 7810.25%-11.31%-11.58%0.27%
外销223,195,110.11183,682,720.9517.70%12.16%11.84%0.24%
分销售模式      
直销模式2,133,585,164. 691,898,246,296. 7311.03%-9.33%-9.75%0.41%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工业销售量7,391.487,845.31-5.78%
 生产量7,779.998,153.84-4.58%
 库存量1,202.66814.1547.72%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库存量同比增加 47.72%,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子公司江西铜箔存货以及公司年末备货增加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工业原材料1,619,622,157.0585.32%1,849,915,744.9787.95%-12.45%
工业人工成本113,044,842.135.96%103,058,220.714.90%9.69%
工业制造费用165,579,297.558.72%150,318,489.657.15%10.15%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新增3家单位,具体情况如下:
公司于2022年5月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上海宏镒应用技术有限公司;于2022年8月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浙江宏丰铜箔有限公司,公司持有其70%股权;2022年9月,浙江宏丰铜箔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江西宏丰铜箔有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130,359,854.21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2.98%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第一名752,306,073.1435.26%
2第二名173,834,217.878.15%
3第三名83,469,805.073.91%
4第四名61,539,719.682.88%
5第五名59,210,038.452.78%
合计--1,130,359,854.2152.98%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 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也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拥有其权益的情形。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1,094,459,701.62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60.57%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第一名680,205,095.2037.65%
2第二名176,212,734.509.75%
3第三名93,849,480.255.19%
4第四名72,238,962.144.00%
5第五名71,953,429.533.98%
合计--1,094,459,701.6260.57%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供应商与公司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 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也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拥有其权益的情形。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11,574,345.3011,267,955.492.72% 
管理费用70,171,446.6861,490,586.5614.12% 
财务费用54,069,350.3054,288,636.43-0.40% 
研发费用67,914,991.1164,169,153.005.84%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钛合金真空钎焊阻流 剂的开发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 的钛合金真空钎焊阻 流剂,并实现产业 化。应用阶段本项目针对钛合金元素性能特 性进行研究,寻找与其匹配亲 润性的阻流剂成分,在高温真 空钎焊过程中实现良好的阻流 效果和易清洁性;满足钛合金 真空钎焊过程对钎料的良好阻 流要求。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提升效益。
真空钎焊中可保护微 小孔道结构的阻流剂 的开发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 的保护微小孔道结构 真空钎焊阻流剂。小试阶段本项目对于微孔结构件钎焊过 程中,防止钎料流入和堵塞微 孔研发阻止钎料流动的阻流 剂,通过微孔结构件材质及孔 隙结构特性,针对性研究开发增加产品种类,提升 市场竞争力。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良好阻流效果,易清洁的阻流 剂产品,满足对微小孔道结构 件的钎焊质量要求。 
火焰及熔盐钎焊阻流 剂的开发开发具有高度稳定性 的火焰及熔盐钎焊阻 流剂,实现产业化。小试阶段本项目针对不同钎焊方式对阻 流剂的阻流效果影响分析,研 究开发一种用于火焰及熔盐钎 焊阻流剂产品,保证其钎焊过 程中实现对钎料的良好阻流效 果以及耐烧易清洁特性。优化产品结构,开拓 新的市场。
Ag基钎料工艺制备的 优化与改良改变传统装钎料装 置,提升生产效率; 优化钎料配方,节本 增效。小试阶段本项目针对现有制备钎料和载 体存在的问题,对Ag基钎料 和载体的生产及制备工艺进行 优化与改良,优化钎料配方, 节本增效。优化钎料和载体配 方,节本增效。
一种改善内氧化法触 点内部金相组织的生 产工艺研发对设备的改进及工艺 参数的优化,得到均 匀的金相组织。应用阶段本项目针对传统熔炼金相不良 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熔炼方 案,通过对设备的改进和工艺 参数的优化,生产出来的产品 金相组织均匀。提高产品性能,缩短 生产周期,节约成 本。
一种具有纵向纤维结 构的银石墨复焊料料 带生产工艺研发得到一种纵向具有纤 维结构的触点带材, 提高企业竞争力。应用阶段本项目针对银石墨复焊料的料 带提出的一种生产工艺,得到 一种纵向具有纤维结构的触点 带材,提高企业竞争力。提升市场竞争力,提 高经济效益。
内氧化制备长寿命/高 分断/低接触电阻 AgSnO2-In2O3电接触 材料开发出系列满足ROHS 指令要求的新型电接 触材料及元件产品, 实现内氧化制备长寿 命/高分断/低接触电 阻AgSnO2-In2O3电接 触材料低成本稳定生 产。应用阶段本项目通过内氧化制备高性能 长寿命/高分断/低接触电阻 AgSnO2-In2O3电接触材料,取 代进口,满足国内电器开关, 尤其是新能源车用继电器的市 场需求。实现在高端继电器等 领域的应用,替代进 口。
一种中间层为Ni的 Mn72Cu18Ni10系列热 双金属材料降低该系列材料的加 工难度,同时提高性 能稳定性。应用阶段本项目通过引入过渡层Ni36 二次复合的方法提供一种 Mn72Cu18Ni10/(Ni36) Ni/Ni36结构形式的材料,以 解决Mn72Cu18Ni10与Ni的结 合问题。提升产品性能,提高 市场竞争力。
环保高性能电接触功 能复合材料开发及产 业化通过增强相改性强 化、相关材料仿真模 拟等手段,制备出高 耐磨/高分断/高寿命 电接触材料。研发阶段本项目基于银基电接触材料组 分-结构-性能调控设计原理, 面向低压电器和微电子元器件 研制和开发高性能银基电接触 功能复合材料。优化公司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性能。
5G基站用高性能 AgSnO2-In2O3电接触 材料制备出综合性能优异 的X组元掺杂改性 AgSnO2(AgSnO2-X) 电接触复合材料并实 现其在不同工况下高 端5G基站领域、高端 接触器等电器的应 用。小试阶段本项目开发出系列满足ROHS 指令要求的新型电接触材料及 元件产品,实现5G基站用高 性能AgSnO2-In2O3电接触材 料低成本稳定生产。提升产品性能,拓展 应用领域。
碳化硅单晶研发项目加强公司在高纯碳化 硅粉体以及碳化硅晶 片方面的基础研究以 及新产品开发能力。研发阶段本项目通过研发场地改造及装 修工程建设、引进行业内高水 平研发人才以及购置一批先进 的研发、中试、检测等设备及 软件。项目开展后,将加强公扩充研发团队,形成 可批量生产的工艺技 术,为未来科技成果 转化打好基础,提升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司在高纯碳化硅粉体以及碳化 硅晶片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新 产品开发能力,将有市场潜力 的技术开发成果,经过工程化 研究,形成可批量生产的工艺 技术,为未来科技成果转化及 产业化打好基础。市场竞争力。
精密高强超细晶硬质 合金螺旋棒材制备开发内置螺旋孔超细 晶硬质合金全流程生 产工艺并建立产业化 生产线。应用阶段本项目攻克材料组分-成形-脱 胶-烧结等工艺过程的关键技 术难题,获得成形性和烧结性 良好,强韧性高、尺寸精度高 等综合性能优异的内置螺旋孔 超细晶硬质合金棒材产品。拓展应用领域,提升 市场占有率。
棒材快速烘干的研发改善烘干工艺,提高 生产效率。应用阶段本项目研究出一套有效的快速 烘干工艺,可以有效的缩短生 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对硬 质合金棒材有着重要的意义。改善生产工艺,缩短 生产周期,提高市场 竞争力。
挤压螺旋30°双螺旋 棒开发高效地生产出质量优 良且稳定的螺旋棒。应用阶段本项目从混合料的制备、成型 剂配制、物料混炼、挤压成 型、干燥、烧结等工艺进行研 究,生产出稳定优质的双螺旋 孔棒材,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 时,促进国内双螺旋孔棒产业 的发展。优化产品结构,提升 市场占有率。
烧结毛坯棒材直线度 改善通过调整涂料配方工 艺,改善棒材直线度 问题。应用阶段本项目针对目前生产工艺,自 主研发改善硬质合金烧结涂料 配方及刷舟工艺,改善烧结毛 坯棒材的弯曲变形,提高涂料 与石墨舟的附着性,从而大大 提高毛坯棒材烧结一次合格 率,提高效率。提高产品性能,降低 制造成本,提升市场 竞争力。
焊接自动化设备的研 发本项目基于生产中的 实际问题,对焊接设 备进行升级改造,旨 在提升生产效率,提 升设备使用率。研发阶段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减少人工 成本,由一人一机提升到一人 多机,提升产能,并提高产品 一致性。提升生产效率,降低 成本。
基于有机物定向调控 高性能电接触材料的 研发本项目基于改性和调 控粉末冶金材料定向 强化的初衷,引入有 机介质作为定向调控 辅助物,使得粉末冶 金产品中粉体能够达 到定向分布功能,进 而获得应用高端电器 产品需求。研发阶段通过本项目的研发,获得可比 肩进口粉末类电接触材料的优 良电性能,解决国内粉末类电 接触材料高端市场依赖进口的 尴尬处境。本项目实施将有助于 公司进一步推进向高 端产品发展,为下游 配套产品提供高性能 且更具有竞争力产 品。
液相烧结自动化研究本项目舍弃原有的高 人耗加工模式,通过 自主研发设计并开发 出基本可替代人工操 作的新设备。研发阶段本项目通过液相烧结产线自动 化,在扩充产能的同时,减少 加工人耗,降低加工成本,提 高产品价格优势,提高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减少人耗、提高设备 利用率、提高生产效 率。
组织分布可定向调控 的高分断新材料的研 发本项目对原材料和加 工过程做较大的调整 和突破,获得常规加 工方式所不能得到的 材料组织,使新的材研发阶段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节约贵金 属资源,改善产品性能,提升 产品质量。提升产品性能,提高 市场竞争力。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料可替代常规含银量 高的材料。   
VC均热板的研究开发利用公司现有复合精 轧材料的优势,通过 设备工艺技术引进, 企业自身技术消化吸 收和自主产品创新三 个阶段,使公司跻身 于高端蚀刻加工领 域。调研阶段通过蚀刻线项目的引入整合高 端引线框架原材料的制造端和 应用端,提升公司框架类材料 的研发进程。逐步完成具有显著特 色的蚀刻加工的技术 体系,使蚀刻制造加 工成为公司的主要增 长点。
镶嵌式氧化锡复合料 带开发本项目设计开发专用 规格料带材料,在冲 压的有效区域内进行 镶嵌式复合,有效减 少材料的投入,达到 材料合理利用的最大 化,减少附加费用, 提升材料的竞争力研发阶段本项目减少贵金属材料的使用 和有限资源的浪费,提升公司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本项目提升贵金属的 利用率,降低产品的 生产成本,使得公司 在这个领域的竞争力 更强。
碳化钨复合粉末的制 备工艺研究本项目着重研究制备 钨和紫钨转化的可控 制备技术,掌握粉末 在碳化过程中微观结 构演变规律,最终实 现稳定的纳米W 粉及 WC 粉研制的目的。调研阶段本项目通过纳米W粉和WC粉 的工业化制备研究,打破国内 外技术封锁,实现本公司实现 具有自主研发纳米W粉及WC 粉末,大幅度降低公司对外购 买细颗粒WC粉末的依赖。本项目通过开发尖端 产品、提高硬质合金 领域硬实力,促进公 司健康发展。
超细硬质合金烧结过 程中碳氧反应机制和 烧结工艺优化掌握烧结过程中的碳 氧反应机制,优化烧 结参数,提升现有产 品性能和质量稳定 性。研发阶段本项目通过使用结合国际上组 元最多且最精准的硬质合金 热、动力学数据库,结合相图 计算和进行关键实验,掌握烧 结过程中的碳氧反应机制,并 在此基础上优化烧结参数。提升现有产品性能和 质量稳定性,提升产 品竞争力。
高性能有色金属膏状 钎焊材料的开发本项目在公司原有技 术和产品结构基础 上,深入研究并开发 钎焊领域用高性能膏 状钎焊材料产品,以 研制适应我国发展高 效、绿色、环保焊接 材料的需求。小试阶段本项目开发具有高稳定性、均 一性好、焊接质量良好、流变 性能可控的膏状钎焊材料体 系,适应公司自动化智能化产 业升级需求。通过膏状钎焊材料体 系的研究开发,建立 相应的技术理论体 系,从而形成持续的 产品开发及技术创新 的良性循环。
温度传感器用复合材 料及元件的开发本项目通过先进的复 合技术配合精密加工 工艺技术,从材料优 化设计到成品试装测 试形成完整的技术创 新发展模式,快速、 高效实现传感器产品 的整体解决方案。研发阶段项目产品的使用实现单一传感 器性能的扩充,具有温度感 知、判断、执行的功能,进一 步提高传感器在电路控制领域 的延伸,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 用前景。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 经营规模和业务渠 道,增强公司的核心 竞争力。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