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盈建科(300935):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2日 19:57:45 中财网

原标题:盈建科:2022年年度报告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16
2023年 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陈岱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任卫教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海谦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主要财务指标均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与行业趋势一致;公司所处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行业,前景广阔,不存在产能过剩、持续衰退或者技术替代等情形;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关于“业绩亏损的具体原因、主营业务、核心竞争力、主要财务指标变动情况、所处行业景气情况”等信息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的展望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描述了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查阅。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0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 2022年年度报告全文原件;
2、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3、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4、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原稿; 5、其他备查文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盈建科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 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 实信息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 进行设计工作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分析复杂工程和 产品的结构力学性能,以及优化结构性能等
工业软件专用于或主要用于工业领域,以提高工业企业研发、制造、管理水平和工业装备性能 的软件,在工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建造以 BIM、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手段,以满足工程项目的功能性需求和不同使用者的 个性需求为目的,构建项目建造和运行的智慧环境,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对工程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所有过程实施有效的改进和管理
绿色建筑通过设计阶段的能耗、节能、碳排放、日照、采光等方面的计算与设计,满足国家绿 色建筑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实现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 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 筑
装配式建筑把传统建造方式中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 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结构设计依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和设计规范要求完成模型搭建、分析计算、规范设计以及施工 图设计,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一般来说分为上部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涉及民用建 筑、工业建筑、农业结构、市政设施等不同范围
BIM平台基于 BIM数据及协同、高性能图形引擎、参数化组件等关键技术,具备完善的参数 化建模、三维交互操作、视图控制与自动化出图、跨专业协同等核心功能,可实现 BIM建筑、结构、机电跨专业的正向协同设计,支持设计、施工、运维等跨阶段 BIM 模型复用的通用技术底座与研发平台
报告期2022年 1月 1日-2022年 12月 31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盈建科股票代码300935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盈建科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Beijing YJK Building Software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YJK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陈岱林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东路 11号泰兴大厦四层 413室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100191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公司自上市以来注册地址未变更  
办公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6号环球贸易中心 C座 18层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13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yjk.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姓名贺秋菊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 36号环球贸易中心 C座 18层
电话010-58256559
传真010-5825640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22号 1幢外经贸大厦 901-22至 901-26
签字会计师姓名闫钢军、郭毅辉、詹联科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西城区锦什坊街 28 号恒奥中心 D座牟悦佳、邵其军2021年 1月 20日至 2024年 12 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167,355,791.31230,796,083.19-27.49%150,249,749.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27,941,881.4860,028,668.79-146.55%55,430,101.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44,589,108.7641,454,413.98-207.56%52,630,139.1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50,049,298.489,429,185.78-630.79%36,239,760.84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50.77-145.45%0.9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50.77-145.45%0.9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93%6.56%-9.49%26.95%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979,026,599.641,080,478,445.13-9.39%270,890,146.4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923,537,345.61993,871,262.57-7.08%233,366,901.05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
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项目2022年2021年备注
营业收入(元)167,355,791.31230,796,083.19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元)1,758,443.38172,389.38正常经营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元)165,597,347.93230,623,693.81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7,657,557.9050,266,641.3635,060,856.9554,370,735.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7,147.94-2,025,827.56-13,909,343.07-4,499,562.9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70,762.13-6,418,792.76-16,965,239.31-9,534,314.5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457,690.41-12,933,185.13-13,443,766.513,785,343.57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7,778.19-57,544.78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2,328,313.915,025,140.83723,853.1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16,282,441.2415,752,302.982,570,901.38银行理财产品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95,445.91-72,463.41-578.94 
减:所得税影响额1,860,303.772,073,180.81494,213.23 
合计16,647,227.2818,574,254.812,799,962.3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
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
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根据中国证监会 2012年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属于
“鼓励类”中的“二十一、建筑”之“1、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及产品研发与推广”、“8、节能建筑、绿色建筑、装配
式建筑技术、产品的研发与推广”、“11、建筑信息模型(BIM)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二十八、信息产业”之“24、
数字化系统(软件)开发及应用:制造执行系统(MES),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辅助工程(CAE)等工业软件;
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统等专用系统”。

2022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超预期因素的挑战,党中央高效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加大宏观调控
力度,政策措施靠前发力,经济运行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发展取得了来之极为不易的新成就。2022年全年国
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3.0%,其中建筑业实现总产值 31.2万亿元,同比增长 6.5%,稳增长“压舱石”作用更加凸
显。我国软件业务全年收入跃上 10万亿元台阶,达到 10.81万亿元,同比增长 11.2%;其中工业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2,407
亿元,同比增长 14.3%。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稳步提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持
续融合,我国建筑业已进入以新型工业化变革生产方式、以数字化推动全面转型、以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新
时代,仍将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

1、工业软件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形势以及智能制造、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趋
势,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发展自主可控工业软件,国产替代已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陆
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工业软件发展与创新。工信部印发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强
化国家软件重大工程引领作用,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重点突破工业软件,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
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发展,支持城市信息模型、地理信息系
统、建筑信息模型和建筑防火模拟等软件创新应用,实施智能建造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突
破。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
-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等政策文件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研发工业软件等产品,实现科技高
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行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智
能制造工程等,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极大推动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伴随着我国从制造大国向
制造强国迈进,工业软件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越来越大,在产业升级、国产替代、政策催化的驱动下,关键技术
不断突破,国产工业软件产业的市场规模、发展增速都将不断提高,也将为产业链厂商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

2、BIM与智能建造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密切相关。但我国建筑业发展主要依赖
资源要素投入,建造模式较为传统,能源资源消耗较大,数字化、工业化程度较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十四五”数
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到,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推
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和建筑智能化水平。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据整合共享和业务
协同,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能力,完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因地制宜构建数字孪生城市。

《“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筑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期,要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
加快推进 BIM技术在工程全寿命期的集成应用,强化设计、生产、施工各环节数字化协同,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
成果交付和应用。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提高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大力发展和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
网平台。明确到 2035年,建筑工业化全面实现,“中国建造”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迈入智能建造世界强国行列。此外,
《“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发展规划》《“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规划》《“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十四五”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规划》等从不同侧面强调,以建筑
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为方向,不断提升建筑品质。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进一步完善科技创
新体系,增强科技对推动城乡及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带动作用。

随着数字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城市更新、完整居住社区建设、乡村建设、重点区域建设、绿
色建筑投资、存量房屋鉴定加固投入等一系列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
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中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我国建筑业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成立于 2010年,致力于建筑结构设计和 BIM相关软件产品的开发、销售及技术服务,专业为建筑行业和基础设
施领域提供 BIM标准化软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属于工业软件的 BIM/CAD/CAE范畴,所涉及的
技术是先进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建筑设计单位、施工生产单位及科研部门提高智能制造及智能建造等技术创新能
力和设计水平、加快设计与交付效率、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关键。

公司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务实高效,开放共赢”的研发策略,运用多种技术解决行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多年技
术攻关与沉淀,公司研发形成 BIM数据及协同、高性能图形平台、几何约束求解与参数化组件、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
结构分析优化设计与规范自动执行、高效率施工图设计与自动绘图系统等核心技术,打造完成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
发平台。基于这一研发技术底座,公司推出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系统、绿色建筑设计软件系统、BIM协同及 BIM生态
产品、桥梁设计软件、建筑工业化产品等一系列自主核心产品,广泛应用于住宅、写字楼、体育场馆、桥梁、市政设施、
地铁车站、工业厂房、石化设备、电力结构等工业和民用建筑及基础设施等领域。公司对研发形成的技术、平台及产品拥
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使公司在核心技术上不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保证了公司在发展策略和产品研发上的灵活性和主动
性,有助于推动工业软件的国产替代并加速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与技术创新,为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赋能。

1、自主技术平台
(1)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
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是基于 BIM数据及协同、高性能图形平台、几何约束求解与参数化组件等关键核心
技术不断迭代开发形成的通用技术底座,具备完善的参数化建模、数据增量传输与构件级跨专业云协同、视图控制与自动
化出图、模型智能审查、三维交互操作、图形实时渲染等核心能力,可打通多专业之间以及本地端与云端的数据壁垒,实
现 BIM建筑、结构、机电跨专业的正向协同设计和云协同应用,支持设计、施工、算量、运维等跨阶段 BIM模型复用和
BIM模型智能交付审查。

该平台作为专业无关的通用技术底座,支持 BIM以及 CAE、交通、检测运维等其他领域的产品研发。基于该平台完
善的底层技术能力和灵活的组件与样板配置逻辑,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研发和迭代效率。目前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
系统、绿色建筑设计软件系统、桥梁设计软件、装配式结构设计软件、变电架构、动力设备与基础计算、光伏支架、桥梁
BIM等产品均基于这一平台进行开发和迭代。该平台提供开放的二次开发接口并通过体系化的技术与服务支持培育产业
化应用生态环境,推动产品规模化发展。

(2)高性能图形平台
高性能图形平台是用户交互、模型显示以及设计结果表达的技术平台,是 CAD/CAE工业软件的基础,也是通用 BIM
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的主要功能部分。公司始终坚持二维、三维自主图形平台的开发,经过十几年大规模应用和发展,
盈建科图形平台在图形显示、大规模工程数据以及处理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已经应用在结构 BIM软件等多个产品
上,相关技术性能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已经成为国内少有的、成熟稳定的自主图形平台。

盈建科高性能自主图形平台主要功能特点有:
①显示容量达到十亿级三角面,可以流畅显示大规模工程的全量模型; ②提供高质量的渲染功能,显示效果专业逼真;
③提供三维复杂造型与布尔运算功能,可实现精准三维几何造型;
④创新性地提供多文档、多窗口功能,可满足复杂软件产品的需要; ⑤提供参数化模型以及约束求解器,功能满足多专业 BIM建模需求; ⑥统一集成融合二维、三维功能,比单一的二维或三维平台更具明显应用优势; ⑦二维平台支持原生 DWG格式,满足行业内主流数据交换。

公司图形平台采用先进的 3D图形引擎和实时渲染技术,持续优化容量与显示效率,规模十亿级三角面的模型亦可流
畅显示与交互。建模平台主要以参数化输入的基本几何形体为基础,辅以三维布尔运算求解器、高效稳定的几何约束求解
器以及灵活易用的附加属性修改系统,能够精准高效地完成结构体系快速建模,同时可以满足各建筑设计阶段反复修改的
需求。公司图形平台还提供了等值线图生成与云图渲染系统、动画编排与播放系统、几何体冲突检测与提示系统等特色功
能,这为产品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广泛应用于结构整体与复杂节点的应力分析、地震过程仿真分析、钢筋及管线
综合碰撞检测等实用场景。

公司图形平台亦具有强大的二维图纸绘制与图纸管理能力。该平台充分借鉴和吸收已有同类产品的先进经验,具有轻
量快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等特点。图形平台利用多文档、多视口的管理机制,结合视口渲染管理技术、二维剖切面自
动成图技术等多种技术,实现了二维图纸与三维模型的自然融合,用户可在二维与三维间任意切换。二维绘图平台充分尊
重设计师的绘图习惯与工作流程,充分兼容 DWG文件格式,实现了导入导出、衬图、局部插入块引用等功能。

(3)BIM数据及协同平台
BIM数据及协同平台提供了多专业 BIM数据协同、通过二维图纸自动生成三维 BIM数字模型、本地与云端构件级数据协同、云端远程系统授权等核心能力,具备数据协同与服务支撑的能力,是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重要组成
部分。BIM数据及协同平台提供了模型数据、计算与设计数据、施工图数据等全部数据的访问接口,支持建筑、结构、
机电等多专业数据协同并支持设计、施工、运维等多阶段全数字化工作交付和协作,其智能识图建模技术可以自动、准确、
完整地将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 BIM数字模型。通过该平台,各专业数据既可分别管理又可实现共享,还可以满足设计过
程中不断修改的需要;当专业之间模型版本更新或相关数据发生变化时可快速响应变动需求,满足本地和远程的多模式需
求,极大提高设计全流程的信息交互准确性和效率。BIM数据及协同平台对 BIM模型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实现不同阶段
的数据共享、传递等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管理。

(4)几何约束求解与参数化组件
几何约束求解与参数化组件技术是自主 BIM平台的核心支撑技术。公司独立研发的约束求解引擎支持一维、二维、
三维几何元素以及对齐、距离、对称、平行等多约束形式,使用图论、牛顿迭代和符号求解等多种方法进行求解,其功能、
性能以及稳定性都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公司研发的参数化组件技术,借助于几何约束求解以及通用造型技术,可以实
现通用、开放、兼容的参数化组件建模功能,并且可以兼容当前主流的参数化组件数据,满足行业内数据交换与复用的需
求。

(5)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
力学分析是结构分析的基础,有限元分析是力学分析的主流方法,也是建筑结构设计行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公司自主
研发的有限元核心功能全面,在计算速度、计算容量、功能特性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 YJK系列软件产品中,上
部结构计算、基础计算、复杂楼板计算、预应力分析、桥梁结构计算、动力分析、施工设计等所有模块的力学计算均采用
统一的有限元核心进行分析计算。公司通用的有限元分析核心充分发挥在 64位计算、多核并行计算、CPU+GPU异构并
行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可以很好地完成对大规模工程、复杂工程以及全楼精细模型的分析计算。有限元分析核心支持一维、
二维、三维以及阻尼器、隔震支座等多种单元模型,并支持多尺度单元的耦合分析计算,满足局部精细化分析。此外,振
型叠加 FNA法、隐式与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复模态反应谱法可以满足减震、隔震、大震弹塑性等分析设计的需要,单
拉、单压等非线性构件以及考虑几何大变形等非线性分析计算能力可以满足大跨度空间网架网壳、柔性光伏支架的分析设
计要求。

(6)自动化建筑结构设计系统
公司在研发建筑结构设计系统过程中积累形成了自动化建筑结构设计系统,具有智能化、自动化的特点,功能覆盖了
从初步设计建模到后期构件深化设计绘图的全部设计流程。设计过程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充分考虑国家规范的各项复杂设计
要求,尊重设计师的传统设计方法与习惯,依据规范条款进行自动设计。公司在软件功能和设计方法上不断创新,例如采
用平面楼层和复杂空间楼层紧密结合的建模和计算分析方式,按照楼层布置的看台和大跨空间结构有机结合并共同作用来
完成体育场馆等复杂建筑的设计,采用上部结构与基础结构协同建模、分析与设计的模式解决市政水池、地铁车站等地下
结构的设计,从而扩大了公司产品的适用范围并大幅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施工图绘制是建筑结构设计中工作量最大、耗用时间最长的部分,公司高效率的施工图设计与自动绘图系统可以大幅
提高绘图效率,成为公司的重要竞争优势之一。施工图设计包含十几个技术环节,例如为避免出图量过多的计算结果自动
归并技术,模拟设计师思路的智能化自动选配钢筋技术,方便的施工图人工干预修改技术,保证图面布局合理的图纸元素
自动避让技术,适应设计方案反复修改的多版本数据自动对应技术以及钢筋工程量自动统计技术等。凭借详细准确的施工
图设计功能,YJK产品的设计结果中已经细化到建筑中每一根钢筋、每一块节点板以及每一根螺栓。

2、行业产品
(1)建筑结构设计系列产品
公司建筑结构设计系列产品是以建筑结构设计为基点的软件综合生态,产品功能完善且智能化,实现了包括图纸智能
识别与模型重建、结构计算与设计、自动化施工图、BIM审查等多个软件系统。其中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系统是一套
集成化建筑结构辅助设计系统,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从建模、计算、设计、出图等全流程 BIM结构设计综合解决方案。YJK
软件系统产品链条长、功能齐全,包括建筑结构建模、上部结构计算、基础设计、砌体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弹塑性分
析、隔震减震结构设计、鉴定加固设计、钢结构设计、装配式结构设计等功能,覆盖了建筑设计领域的各个环节。与一般
软件只提供单独的上部结构或基础设计功能不同,YJK软件系统可以实现上部建筑结构设计和基础设计的协同工作。基
础设计接力上部建筑的柱、墙构件,读取上部结构计算出的各个荷载工况和组合内力等,这种协同工作大大提高了设计的
效率和效果。

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系统涵盖了建模、多产品模型数据转换、有限元计算与分析、结构体系及构件的分析设计与优化、构件详图自动绘制与设计成果管理、既有建筑安全评估及鉴定加固等设计环节。通过各个模块之间的协同工作,软
件形成了明显的产品组合优势。使用 YJK软件系统既可以完成建筑的设计,又可以完成对设计结果的自动校审;既可以
完成新建建筑的设计,又可以完成既有建筑的鉴定、加固和改造设计;既可以按照中国规范进行设计,又可以按照国外规
范实现“一带一路”海外项目设计;既可以完成传统现场施工建筑的设计,又可以完成新型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上述产品
组合优势对于提高设计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作用,可实现一站式的工作模式,使得客户对公司设计软件产
生了较强的黏性。

(2)绿色建筑设计软件系统
公司绿色建筑设计软件系统实现了各类气候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能耗计算、可再生能源及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
放计算、日照分析、采光、室内外通风、室内外声环境、绿建评价等功能,符合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要求。

2022年 3月,公司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出具的《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认为该系
列软件系基于自主研发的三维图形平台、数据中心及参数化建模技术,按照现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要求研发而成,涵盖
三维建模、交互编辑、专业赋值、节能判定、能耗计算、碳排放计算等功能,支持绿色建筑全生命期的节能设计与碳排放
计算,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已在多项实际工程中应用验证。

(3)BIM协同及 BIM生态产品
建筑产业数字化与智能建造是近年来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国家亦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推动 BIM底层平台建设。

公司在建筑设计 CAD/CAE领域深耕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与研发经验满足开发 BIM底层平台的需求,尤其是在建筑模
型造型与显示、建筑结构信息模型等方面具有明显技术优势,技术能力已在多款 BIM相关产品得到了充分验证。公司一
直秉持务实和开放的研发方针,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标,致力于建立一个价值导向的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生态。

公司不但开放建筑模型数据和 Python、C#等二次开发 API给第三方开发使用,还深研各类 BIM标准和业内各类主流
软件信息存储格式,自主开发了十余款建筑设计软件的数据转换接口。这些数据接口产品既包含 SAP2000、Etabs、Midas
等建筑结构设计产品和 Revit、Tekla、PDMS等 BIM软件,还包含通用的 IFC数据交换接口。公司数据接口产品有力地推
动了公司成为沟通各类软件模型的桥梁,促进了建筑设计行业的信息互联互通。公司高度重视与同行业软件企业的技术交
流与商业合作,共同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公司除在自主平台上研发行业产品外,还在 Revit、PDMS、AutoCAD等多种
平台上研发相关模块与自主平台的核心设计产品实现数据协同,拓展了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提高了 BIM技术在建筑设
计领域的应用水平。

BIM技术的核心价值是通过共享统一的信息模型,促进建筑从业人员的沟通与协同,从而增进生产效率,提升产业质量。公司 BIM协同平台着眼于工程数据与信息管理应用场景,通过 BIM数据中心对 BIM模型数据统一管理,实现不
同阶段的数据共享与传递,并在模型修改变更时快速响应变动需求。但是,当前 BIM应用的主要障碍是传统工作流程与
工作习惯的阻碍,不同专业(如建筑、结构、机电等)或不同阶段(如设计、施工、运维等)的参与人员之间交流媒介还
是设计图纸而不是 BIM模型。为解决这个障碍,公司深入研究图纸智能识别与模型重建技术,通过识别二维平面图纸中
的图形、文字标注和表格等元素,提取有关信息自动重建形成三维整体 BIM模型。公司的工程校审软件也通过该技术实
现了工程图纸的智能化审查,促进了信息共享这一核心价值的实现。

装配式建筑体系是 BIM平台与智能建造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公司基于 BIM平台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软件及生产线驱
动软件,实现了装配式建筑的设计、生产、安装和管理的一体化。在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深化技术水平的同时,对接工
厂MES系统,支持将BIM数据直接传送至生产线完成自动化加工和制造,解决现有设计数据与生产数据不能连通的痛点,
从而提升了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智能建造水平。

(4)桥梁设计软件产品
公司桥梁设计软件是基于自主的 BIM平台和自主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实现了对包括市政桥梁类、高速公路桥类、
铁路桥类、以及公路铁路两用桥类等各种常见桥型快速高效的建模、分析计算以及构件验算等功能,覆盖桥梁设计整个流
程,并在多个环节实现了创新性的突破,可以显著提高设计效率。用户只需要建立桥梁结构模型,软件会自动分析并形成
桥梁计算分析模型、完成有限元分析以及后续设计过程。软件在结构建模阶段提供了大量快捷工具和参数化建模手段,能
够大幅度提高操作的效率和便捷程度。整个建模计算过程简便快捷、专业性强、自动化程度高,用户只需输入模型与荷载
的基本参数即可完成大部分工作。软件还充分应用公司智能识图建模技术,创造性地实现了从设计图纸中获取桥梁截面、
钢束等信息自动生成三维桥梁模型。桥梁设计软件计算内核基于公司成熟的自主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并针对桥梁结构特殊
工况进行优化处理和结果校核。公司桥梁设计软件对于提高桥梁设计行业的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具有明显的意义。

公司目前已推向市场的主要软件产品及功能如下:

产品类别产品介绍主要产品
基础技术与通用 软件利用自主三维图形平台、BIM数据中心、约 束求解及参数化组件等核心技术实现完全自 主化的通用、开放的 BIM软件平台三维图形平台、通用 BIM平台、二维 CAD等产品
建筑结构设计覆盖建筑结构设计全流程,包括上部结构设 计、基础设计、施工图设计、相应海外规范 版本以及既有建筑的鉴定和加固等产品建筑结构计算软件、砌体结构设计软件、基础设计软件、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软件及相应 AutoCAD版本、钢结构施 工图设计软件、结构设计与施工图软件的美国规范、欧洲 规范和英文版、抗震鉴定和加固设计软件、减震结构设计 软件等产品
BIM与设计协同智能化地将二维图纸识别转换为三维 BIM 数字模型模型,并实现工程校审、施工图审 查、协同设计等功能,同时实现盈建科数据 与主流行业软件的双向对接协同工具软件、施工图审查系统、工程校审软件、数字化 智能设计软件以及 YJK和 REVIT、SAP2000、MIDAS、 ArchiCAD等多款行业软件的双向数据接口等产品
绿色建筑设计基于 BIM平台、数据中心实现绿色建筑设计 的节能能耗设计、碳排放计算、日照分析、 采光、室内外通风、室内外声环境、绿建评 价等功能绿色建筑节能设计软件、绿色建筑碳排放计算软件等产品
力学仿真与特种 结构通用仿真分析、大震弹塑性计算以及工业和 特种结构的分析设计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软件、静力弹塑性分析软件、三维实 体元节点精细分析软件、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软件、平面门 式刚架设计软件、低层冷弯薄壁房屋设计软件、变电构架 结构设计软件等产品
施工类软件利用 BIM数据和 BIM软件平台实现模板脚 手架设计、铝模板设计等多种施工类软件模板脚手架设计软件、铝模板设计软件
建筑工业化产品装配式建筑的建模、计算、设计以及施工图 并与工厂生产管理及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数据 对接装配式结构设计软件及设计版、PXML及 Unitechnik版本装 配式生产线驱动软件等产品
桥梁设计基于通用 BIM平台,满足公路、市政桥梁规 范要求,提供流程化的快速建模功能、高效 的项目数据动态管理以及完整的计算分析和 规范验算功能,并能对接出图连续刚构桥设计软件、桥梁结构分析软件及其增强版、桥 梁结构设计软件及公路规范版、桥梁结构高端抗震分析软 件等产品
高校教学结合公司丰富的软件产品以及轻量化技术等 优势,以课程化、三维化等融媒体方式完成 满足高校教学要求的建筑结构设计、BIM建 模、装配式设计等多项在线教学实训系统盈建科建筑结构设计实训教学系统
(二)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产品研发遵循标准的软件开发流程,研发模式主要为公司自主研发。

公司根据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通过综合考量行业和技术发展趋势、产品功能、客户产品需求反馈以及市场普遍需求
等因素后,自主规划、研发产品及提供解决方案,并向市场进行推广。公司配备专业的研发团队,专门从事不同功能模块、
产品系列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公司注重技术与业务的融合与创新,在自主研发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有的核心技术,对增强
公司核心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销售模式
公司已建立较为完善的营销体系和推广模式,业务开展以自有营销团队推广为主、代理商销售为辅。公司已搭建基本
覆盖全国的直销网络及各省市直销网络下的营销服务团队,并在各销售网点均配备了营销人员和资深技术人员,形成了相
对完善的国内营销和服务网络。

公司销售团队通过直接开发或代理商与最终用户接洽,提供产品与服务方案并达成销售。营销人员进行前期咨询与技
术交流,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和沟通渠道;公司在提供产品与增值技术服务的基础上,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并向相关行业进行延伸。

3、服务模式
本着“客户至上、服务为本、勇于创新、合作共赢”的原则,公司自成立伊始就十分注重客户服务体验,实行了多项
举措,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技术支持贯穿于公司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

公司定期在各区域举办专家研讨会、专题培训班等,使用户得到技术专家面对面的支持和服务。公司也会定期举办网
络视频学习班,用户可通过参加网络视频培训课堂,得到专家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与此同时公司建立了多种渠道的客户响
应机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在线应答等形式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此外,公司还上门进行技术交流
或培训,提供复杂、紧急工程的现场技术指导。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完善的研发技术底座与深厚的行业经验及技术积累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在建筑设计领域深耕发展,致力于运用多种技术解决行业中的重点难点
问题,积累沉淀了 BIM数据及协同、高性能图形平台、几何约束求解与参数化组件、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结构分析优
化设计与规范自动执行、高效率施工图设计与自动绘图系统等核心技术,储备了较为完备的技术研发能力,是国内少有的
具备 BIM综合解决方案研发能力的企业。

公司基于自主核心技术打造形成的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为组件式模块架构体系,具备完善的参数化建模、
数据增量传输与构件级跨专业云协同、视图控制与自动化出图、模型智能审查、三维交互操作、图形实时渲染等核心能力,
是公司在 BIM建筑、结构、机电跨专业的正向协同设计,设计、施工、运维等跨阶段 BIM协同以及 CAE、交通、检测运
维等领域进行产品研发的技术底座,可显著提升公司在产品快速研发及迭代升级的效率和质量。

公司对建筑设计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研发经验,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可覆盖 BIM的关键领域需求,并经受
了多年的实践应用考验。除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之外,公司在建筑结构设计等各专业环节也形成了领先的研
发优势和技术壁垒,包括智能快速的三维建模,有限元计算与分析、结构体系及构件的分析设计与优化,二维图纸智能识
别并自动转化为三维 BIM数字模型,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全面执行和自动设计,接力设计计算结果的自动化施工图设计,
公司完善的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以及深厚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共同构成了领先的研发优势,可以高
效率地将核心能力向工业结构、市政结构、施工结构等建筑结构设计行业进行复制,也可在 BIM审查、建筑设计、机电
设计、绿色建筑、通用 CAE等多个专业领域进行扩展。

(二)高效的技术研发和持续创新能力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经过持续大力度的
研发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底层核心技术能力不断积累突破,有力支撑了新产品的持续研发能力,巩固并提升了自身的技
术领先优势。公司 BIM设计、绿色建筑、桥梁设计等多项软件产品取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出具的
《建设行业科技成果评估证书》,认为 YJK软件技术先进、创新性突出,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参与完成
的“大型 BIM设计施工软件研发与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充分体现了公司在自
主可控 BIM软件方面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公司产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持续推动核心技术与公司产品的融合创新应用,保持各类产品的持续迭代,并在新业务、
新领域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逐步打造多元立体的应用生态。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8,547.34
万元,同比增长 51.37%,占营业收入的 51.07%,新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6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2项。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138项,发明专利 5项。

(三)专业的人才团队
经过多年的深耕发展,公司已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专业深厚的核心团队,覆盖多个专业及领域,承担管
理、研发、市场等多个岗位,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由于公司的产品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公司一直以来十
分重视对复合型、综合性研发人才的培养与引进,通过行之有效的研发管理及考核激励机制,组建了一支具备行业前瞻性、
技术水平高、研发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富有团队协作精神且稳定的研发团队。截至 2022年 12月 31日,公司共有研
发人员 203人,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发人员占研发人员总数的 44.83%,包含了建筑设计、结构工程、工程力学、
计算数学、地质结构、施工图表达、软件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等各领域的人才。研发团队结构合理、技能全面,并且中青
年员工在实践中逐步成长为骨干力量,是公司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发展基石。

(四)高效的服务优势
公司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公司十分重视用户的技术服务和专业培训,建立了由总
部技术支持、地方技术支持、市场部支持组成的多维度服务体系。公司采用软件使用培训、专业规范学习班、专题技术问
答、专家研讨会、上门技术服务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及时、高效、专业地响应用户的多元化需求,提升了产品
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强与客户之间的黏性。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公司持续跟踪并随时发现客户的潜在需求,利用公
司的行业经验,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技术咨询服务,保证了客户的良好体验,在业内赢得了较高的市场口碑。

(五)良好的客户资源积累
公司通过精准的跟踪市场发展趋势,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和服务,积累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和优质的客
户资源。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全国主流的建筑设计单位,客户包括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等众多知名企业,
并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大量优质客户的引入有效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形成了较强的示范效应,为公司带来
了更多优质客户。数量众多且优质的客户资源,使得公司在推广新产品、提供新服务时更容易被市场接受,为公司业务拓
展和未来业绩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
公司遵循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形成了一套强有力的专业化营销体系,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建立了组织高效的营销队伍
和研发团队,根据对市场需求的前瞻性研究,不断推出满足客户最新需求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
采用立体化的多渠道矩阵营销方式,采用研讨会、专题培训会、发布会、广告等多种方式,从成功案例示范、顾问咨询等
多个维度进行市场开发,形成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除此之外,公司凭借在建筑结构设计软件市场积累的大量优质客户资
源与行业经验,在原有客户基础上及时掌握和充分挖掘客户更深层次的产品需求,推动公司产品及服务的不断延伸。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的压力,许多行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公司在董事会与管理层带领下,凝心聚力,积极应对充满挑战的市场形势。

公司立足于自身战略定位,锚定既定的任务目标,坚定不移地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强化市场开
拓,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能力,不断夯实基础管理。报告期内,受外部环境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公司线下
业务开展受到一定阻碍,市场推广效果不及预期,叠加终端客户需求延后或减少,公司全年特别是第四季度经营业绩受到
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735.58万元,同比下降 27.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4.19万元,
同比下降 146.55%。虽然公司第四季度营业收入未达预期,但报告期内公司认真研判市场走势,抢抓国家推进数字化建设
及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加强创新研发,积极推进技术能力产品化、创新成果产业化;另一方面持续打造自
主营销渠道并进行营销服务网络扩建,积极转变营销思想和策略,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
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同比均有所增加。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 8,047.91万元,同比增长 66.83%;销售费用 10,418.48万
元,同比增长 11.94%。此外,受宏观经济波动等影响,部分客户回款速度放缓,公司根据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计提
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203.03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研发与技术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投入进行研发与技术创新,在底层技术平台攻关、新产品快速研发、既有产品迭代升级等方面不
断发展,逐步形成技术与产品双轮驱动、服务与用户共同支撑的开放多元立体应用生态系统。报告期内,公司各项在研项
目按计划顺利开展,并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

在底层技术方面,公司在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高性能图形平台、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云授权与云服
务等多个领域不断突破和发展。通用 BIM与数字化软件研发平台在约束求解与参数化组件、数字化模型、多专业协同、
数字资产对接等方面不断迭代,通过这一技术底座已支撑多专业应用软件快速开发。高性能图形平台在几何造型、三维渲
染、三维交互、图纸表达等方面继续优化升级,保证技术领先优势。通用有限元分析核心在超大规模分析求解、几何大变
形非线性分析、CPU+GPU异构计算、大震弹塑性显式动力分析等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为大规模计算分析以及工业领域
CAE仿真等提供技术基础。此外,云授权和云服务等技术的研发为新授权体系、产品形态、服务模式的升级演变做好技
术准备。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兼顾既有产品迭代升级与新产品快速研发。YJK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系统保持持续迭代升级,在报告期内推出了 V4.1-V5.2等多个版本升级更新,实现了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设计、基础设计、装配式设计、钢结构
设计等多个产品的技术更新、功能新增及改进,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竞争力。绿色建筑设计软件系统在节能设计、碳排放计
算、日照分析、采光、室内外通风、室内外声环境等方面快速开发,已经形成较为完整产品体系。水池设计、桥梁设计、
BIM审查系统、网架网壳设计、变电架构设计等产品快速迭代与推广。安全性检测鉴定、光伏支架设计、风机基础设计、
石化抗爆设计等产品,紧跟国家政策与市场动向,满足既有房屋检测、新能源、电力、石化等领域的市场需求。

在应用生态方面,公司以自主核心技术与丰富的软件产品为驱动,以立体化技术服务网络和广泛的用户群为支撑,提
供云端接入、BIM数据、平台 SDK、软件脚本等多维度的二次开发平台,为行业伙伴、设计师等不同群体在核心技术复
用、生态融合、产品自动化等多种场景下的合作开发提供赋能支持,逐步形成产品丰富、应用多元、合作开放的立体生态
系统,更好地推动 BIM等工业软件的国产化进程。

(2)人力资源与团队建设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第一资源,公司聚焦人才队伍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根据整体发展战略,不断加强相关专业领域的
人才引进,推动内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持续建强人才梯队;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动职位职级体系、薪酬体系和
绩效考核体系有效落地,激发团队自驱力;完善培训和知识分享体系,开展职业发展、专业技能等方面培训,提升公司内
部成长效能,为员工提供全面发展通道。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质量,满足公司不同发展阶段对人才结
了人才基础,为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积蓄力量。

(3)品牌建设
公司积极响应“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从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稳步提升工程抗震防灾能力、
加快建筑业“走出去”步伐等国家战略出发,为用户提供效益可落地的 BIM全流程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提升建筑工业化、
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期内,开展了一系列品牌宣传及营销活动,进
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承办、参与多场行业会议,受邀发表主题演讲,展示了自主可控的 BIM技术在建筑业不同阶
段的应用及服务成果。同时,公司依托成熟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自主举办线上线下产品推介活动数十余场,累计吸引数
十万余人次行业用户、专家参会,取得了良好的产品及品牌宣传效果,受到了行业的充分肯定。

公司与多所高校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共同体。公司百余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获批,
充分印证了公司近年来在产教融合方面的丰厚成果与突出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深度参与了教育部 1+X职业技能培训,
主办“盈建科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造数字化设计大赛,冠名第十五届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合作河南“建美中原”大赛
等,覆盖师生六千余人。通过支持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逐步加强教育领域的品牌力塑造。同时,公司通过官网、
官微、QQ群、主流视频网站及其他网络媒体渠道传播公司品牌,进行产品及技术问答,分享行业应用案例等。此外,公
司免费向居家办公的行业用户提供 YJK全产品线试用码二十五万余个,并在线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凭借在建筑数字化
领域领先的研发成果、优质的技术服务,公司持续受到各界的关注和认可,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市
场份额继续扩大。

(4)体系建设
公司高度重视内控体系建设。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公司法》《证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
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相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持续完善公司治理,规范公司运作,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
制。公司修订了多项内部控制制度,持续优化和完善业务流程,进一步践行精益管理,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为公司持续
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167,355,791.31100%230,796,083.19100%-27.49%
分行业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167,355,791.31100.00%230,796,083.19100.00%-27.49%
分产品     
软件销售123,720,621.6373.93%152,463,103.8766.07%-18.85%
技术开发和服务38,170,525.9522.81%75,795,952.3432.84%-49.64%
软件使用费3,706,200.352.21%2,364,637.601.02%56.73%
其他1,758,443.381.05%172,389.380.07%920.04%
分地区     
东北6,363,787.913.81%10,170,941.534.40%-37.43%
华北43,447,206.5925.96%65,564,112.3328.41%-33.73%
华东52,268,145.9431.23%76,968,849.6033.35%-32.09%
华南21,496,223.4912.84%29,478,906.3212.77%-27.08%
华中19,734,577.0711.79%18,003,132.687.80%9.62%
西北14,071,771.468.41%16,794,062.657.28%-16.21%
西南9,974,078.855.96%13,816,078.085.99%-27.81%
分销售模式     
直销156,907,669.9793.76%201,238,049.3787.19%-22.03%
代理商销售10,448,121.346.24%29,558,033.8212.81%-64.65%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单位:元

 2022年度   2021年度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7,657,557.9050,266,641.3635,060,856.9554,370,735.1016,255,507.0854,161,520.4036,416,748.10123,962,307.61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7,507,147.94-2,025,827.56-13,909,343.07-4,499,562.91-2,678,523.5518,691,826.35-3,162,674.7847,178,040.77
说明经营季节性(或周期性)发生的原因及波动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建筑设计单位、地产公司和高等院校等,多数为国有控股公司、国有企事业单位或经国有企事业单位
改制后的公司制企业。遵照预算决算体制,公司客户的预算、立项和采购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第四季度尤其是年末通常
是合同签署和交付的高峰期。因此,公司营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主要表现为第一季度收入全年占比较低,第四
季度收入全年占比较高,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相关风险。报告期内,受外部环境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影响,公司线
下业务开展受到一定阻碍,终端客户需求也有所延后或减少,第四季度尤为明显,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前三季度增长放缓、
第四季度下降较为明显。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客户所处行业      
建筑业167,355,791.3111,151,231.2393.34%-27.49%-39.80%1.37%
分产品      
软件销售123,720,621.637,567,567.0993.88%-18.85%36.83%-2.49%
技术开发和服务38,170,525.952,010,682.5394.73%-49.64%-84.31%11.63%
分地区      
华北43,447,206.592,894,969.1193.34%-33.73%-44.99%1.37%
华东52,268,145.943,482,724.9093.34%-32.09%-43.63%1.37%
华南21,496,223.491,432,333.8193.34%-27.08%-39.47%1.37%
华中19,734,577.071,314,952.0093.34%9.62%-9.00%1.37%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软件销售成本7,567,567.0967.87%5,530,696.5229.86%36.83%
技术开发和服务成本2,010,682.5318.03%12,812,309.1969.16%-84.31%
软件使用费成本100,480.920.90%16,225.270.09%519.29%
其他成本1,472,500.6913.20%165,700.000.89%788.65%
说明
本期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减少 39.80%,主要系本期定制软件开发项目收入减少所致。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

主营业务成本构成
单位:元

成本构成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无形资产摊销94,830.230.98%162,096.201.19%-41.50%
服务成本3,229,881.6733.37%1,389,719.9910.16%132.41%
人工成本1,085,270.4711.21%12,123,874.3588.65%-91.05%
软件成本5,268,748.1754.44%  100.00%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