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艾德生物(300685):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4日 21:32:50 中财网

原标题:艾德生物:2022年年度报告

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15 2023年 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 LI-MOU ZHENG、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英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英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经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下列风险因素:
新产品研发注册风险:体外诊断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革新演进较快。能否不断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方向的新产品是公司能否在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并不断扩大优势的关键因素。体外诊断试剂须经过产品性能评估、注册检验、临床试验、行政审批等程序方能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伴随诊断产品还要进行患者临床用药的疗效验证,周期长、投入大、门槛高、监管严。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开发出新产品并完成注册报批,将会影响公司前期研发投入的回收和未来收益的实现。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 2022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4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4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7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艾德生物、艾德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艾德生物技术、厦门艾德实验室厦门艾德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上海厦维上海厦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子公司
上海厦维实验室上海厦维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资孙公司
国家药监局、NMPA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报告期2022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12月 31日
上年同期2021年 1月 1日至 2021年 12月 31日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特殊注明的除外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艾德生物股票代码300685
公司的中文名称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艾德生物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Amoy Diagnostics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AmoyDx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LI-MOU ZHENG  
注册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 39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361027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2015年 4月公司注册地址由"厦门市海沧区新阳街道翁角路 289号科创中心 4号厂房 5 层"变更为“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 39号”  
办公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 39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61027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amoydx.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陈英杨守乾
联系地址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 39号厦门市海沧区鼎山路 39号
电话0592-68068300592-6806830
传真0592-68062030592-680620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 61号四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姚辉、李普崎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其他原因:公司股本总额因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原因发生变化且不影响所有者权益金额的事项发生变动,根据相关规
定按调整后的股本总额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2022年2021年 本年比上 年增减2020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元)842,180,427.77917,033,391.28917,033,391.28-8.16%728,390,555.97728,390,555.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元)263,743,023.32239,573,622.91239,573,622.9110.09%180,326,353.21180,326,353.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元)156,986,572.23215,656,757.15215,656,757.15-27.21%147,169,566.28147,169,566.2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元)149,036,792.06168,161,324.14168,161,324.14-11.37%220,694,485.33220,694,485.33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671.090.611.67%0.820.45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671.080.611.67%0.810.45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 益率18.42%19.19%19.19%-0.77%17.84%17.84%
 2022年末2021年末 本年末比 上年末增 减2020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资产总额(元)1,650,924,910.621,519,881,333.251,519,881,333.258.62%1,292,897,713.111,292,897,713.1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资产(元)1,499,727,525.251,364,580,687.781,364,580,687.789.90%1,128,491,766.091,128,491,766.09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06,049,845.51186,458,355.26206,750,782.03242,921,444.9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53,614,836.9035,672,915.90134,870,084.0539,585,186.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49,077,254.6527,590,499.3844,512,268.5435,806,549.6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7,961,142.8442,505,033.9125,257,310.1153,313,305.20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94,575,651.29-1,956,829.5686,510.13报告期内完成了 SDC2 产品及转让知识产权相 关的资料交付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 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19,497,097.6119,459,460.2033,017,759.9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 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 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8,548,149.8711,719,359.676,825,324.96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1,579,772.38-1,258,858.80-1,268,831.34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4,510,498.55170,747.28315,311.35 
减:所得税影响额18,795,173.854,216,885.825,819,288.15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127.21  
合计106,756,451.0923,916,865.7633,156,786.93--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细分行业整体发展情况
公司自创立伊始,就聚焦肿瘤精准检测领域,专注科技惠民的技术创新,致力为患者提供合规、高品质的诊断产品和服务。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肿瘤发病率上升及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药企、科研院所投入大量资源开发新靶点、新药物、新疗法,直接带动了相关诊断需求的快速增长;同时,肿瘤药物逐步纳入医保惠及更多患者,肿瘤诊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必要检测的渗透率将持续提升,为合规、领先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临床刚性检测需求是通过分子诊断帮助制定治疗方案(即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伴随诊断是与特定药物的临床应用相关联的体外诊断技术,通过检测药物临床反应相关的基因、蛋白等生物标志物的状态,筛选出合适用药人群,进行精准医疗。伴随诊断是肿瘤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精准使用的基础和前提,能够避免药物的误用和滥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节约社会医疗成本。

未来精准检测将应用在更广阔的肿瘤诊疗领域,包括遗传风险评估、疾病早测、疾病分型、疗效监测、复发预测等。

(二)行业政策情况
公司产品属于监管要求最高的三类医疗器械。近年来,国务院、发改委、医保局、卫健委等多个国家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和规范行业发展,包括规范肿瘤精准医疗中的基因检测技术,加强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以及强调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前必须要“病理组织学确诊”且进行“合规”的“基因检测”,明确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诊断试剂和检测方法应当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特别是经过伴随诊断验证的方法等;2022年,各地卫健委开始核查“医保报销肿瘤药患者基因检测数据”并相继出台《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公司始终以临床需求、患者受益为导向,选择最合适的技术平台进行产品研发转化,兼顾靶标覆盖度、技术可及性、样本要求、报告时间和支付能力,构建了从靶向治疗到免疫治疗的全方位伴随诊断产品体系,通过注册报批合规、高品质的诊断产品,服务于最广泛的肿瘤患者。公司现已获批 24种单基因及多基因肿瘤检测产品(伴随诊断注册法规实施后,公司申请注册的产品均有伴随诊断标签),是行业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领先企业,行业逐渐规范的趋势将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国务院、药监局、卫健委等多个国家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发展,并将医疗器械创新纳入发展重点。北京市医保局下发《关于印发 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试行)》,提出了一项 DRG除外支付办法,明确创新医疗器械可以不按 DRG方式支付,单独据实支付;随后国家医保局发文进一步支持创新医疗器械豁免 DRG。国家医保局也发文指出将完善相关政策,指导各地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创新医用耗材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为创新产品开拓市场提供空间。创新驱动企业必将受益于政策支持,迎来高质量发展。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化是公司不懈的追求,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打造和研发创新的投入,多个产品目前仍是国内独家获批产品,其中 2个产品为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审批程序获批的伴随诊断产品,ROS1及 PCR-11基因在日本等国家获批并纳入当地医保。突破跨国企业算法专利封锁的 HRD产品正在申请国家创新医疗器械;公司现已申请发明专利超过 60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 49项,核心专利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专利奖银奖等。

2021年,国务院颁布《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对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体外诊断试剂,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临床需要,可以自行研制,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本单位内使用。”这里的自行研制指的是 LDT产品,明确界定 LDT产品是 IVD产品的补充,其主要目的是缓解注册产品审批速度和临床实际需求之间的时间差。2023年初,国家药监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体外诊断试剂试点工作的通知》,北京、上海等地将部分公立医院列为 LDT产品的试点医疗机构。公司按照Ⅲ类 IVD产品的开发标准,储备了丰富的 LDT产品线并正在进行注册报批(如指导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 PARP抑制剂用药的 HRR、HRD产品,指导泛癌种靶向治疗检测的 Classic Panel,满足泛癌种多组学检测需求的 Master Panel,以及多款分子分型、辅助诊断和肿瘤早测产品)。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北京、上海等地医院的 LDT试点政策,发挥公司从技术研发、产品转化、供应链/生产/质量管理、实验室运营管理及技术服务的整体优势,配合试点医院建立 LDT产品研发、制备、使用、质控流程,推动 LDT产品成熟后向 IVD产品转化,满足临床肿瘤精准医疗检测需求,造福广大肿瘤患者,努力践行健康中国 2030国家战略。

无论行业及政策如何变化,临床诉求依旧是准确、快速和合规。公司长期坚持创新和合规的理念与法规部门的监管要求、与行业规范化发展的趋势完全相符,公司将继续深耕肿瘤精准医疗市场,持续开发兼顾靶标覆盖度和技术可及性,临床使用方便、能够真正广惠患者的诊断产品。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医疗器械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始终坚持以临床需求、患者受益为导向,专注肿瘤基因检测,聚焦药物伴随诊断,依托强大生物信息算法,布局各技术平台的检测试剂、软件及配套仪器,并提供检测服务及药物临床研究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具体如下:
(一)主要业务
1、检测试剂、软件及配套仪器
针对目前具备精准医疗条件的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黑色素瘤等癌种,公司以检测试剂为核心,打造了从上游的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到下游的自动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肿瘤精准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平台涵盖主流的 PCR、NGS、免疫组化、原位荧光杂交等,并有配套仪器,可以全方位服务医院客户,帮助患者避免药物的误用、滥用,从精准医疗中最大受益。

截止目前,公司自主研发并在中国获批 24种单基因及多基因肿瘤检测产品(均属于监管要求最高的三类医疗器械,伴随诊断注册法规实施后,公司申请注册的产品均有伴随诊断标签),是行业内产品种类最齐全的领先企业,多个产品目前仍是国内独家获批产品,伴随诊断产品 ROS1及PCR-11基因在日本等国家获批并纳入当地医保。在欧洲分子基因诊断质量联盟(EMQN)、国家卫健委病理质控评价中心(PQCC)组织的国内外室间质评中,公司产品连续多年保持优异的准确率和极高的使用率。

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情况:
(1)已获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

序号注册号产品名称有效期报告期内是否 发生变更
1国械注准 20143402001人类 EGFR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 (荧光 PCR法)(ADx-ARMS)2019.4.18~ 2024.4.17
2国械注准 20183400014人类 EGFR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盒 ? (多重荧光 PCR法)(Super-ARMS)2023.1.18~ 2028.1.17是,详见备注
3国械注准 20163400037人类 EGFR/ALK/ROS1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 盒(荧光 PCR法)2020.12.7~ 2025.12.6
4国械注准 201834010435种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2018.8.12~ 2023.8.11是,详见备注
5国械注准 20183400507人类 10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 (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2018.11.16~ 2023.11.15是,详见备注
6国械注准 20223400313PD-L1抗体试剂(免疫组织化学法)2022.3.9~ 2027.3.8新增
7国械注准人类 ALK基因融合和 ROS1基因融合联合检2019.4.30~
 20193401827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2024.4.29 
8国械注准 20173404329人类 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2.8.30~ 2027.8.29是,详见备注
9国械注准 20193401824人类 ROS1基因融合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19.4.30~ 2024.4.29
10国械注准 20153401124人类 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联 合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2020.7.6~ 2025.7.5
11国械注准 20153401886人类 KRAS/NRAS/BRAF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 剂盒(荧光 PCR法)2020.8.3~ 2025.8.2
12国械注准 20153401885人类 KRAS/N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0.8.3~ 2025.8.2
13国械注准 20193401794人类 KRAS基因 7种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19.4.18~ 2024.4.17
14国械注准 20153401126人类 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0.6.4~ 2025.6.3
15国械注准 20153401125人类 N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0.7.6~ 2025.7.5
16国械注准 20143401824人类 BRAF基因 V600E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19.4.18~ 2024.4.17是,详见备注
17国械注准 20193400099人类 BRCA1基因和 BRCA2基因突变检测试 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2019.2.21~ 2024.2.20是,详见备注
18国械注准 20153401471人类 HER-2基因扩增检测试剂盒 (荧光原位杂交法)2020.7.30~ 2025.7.29
19国械注准 20173400278人类 PIK3CA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2.2.27~ 2027.2.26是,详见备注
20国械注准 20173403377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及基因分型试 剂盒(荧光 PCR法)2022.12.27~ 2027.12.26是,详见备注
21国械注准 20173403378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核酸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2.12.27~ 2027.12.26是,详见备注
22国械注准 20173403376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型检测试剂 盒(荧光 PCR法)2022.12.27~ 2027.12.26是,详见备注
23国械注准 20153400734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法)2020.2.14~ 2025.2.13
24国械注准 20213400007人类 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 (荧光 PCR法)2021.1.5~ 2026.1.4
备注:报告期内,公司对序号 2、4、5、8、16、17的三类医疗器械申请变更,变更内容主要是增加机型、国家参考品检测指标和增加伴随诊断标签,序号 2、8、16、17变更已完成,序号 4、5正在审核中。

公司对序号 2、8、19、20、21、22的三类医疗器械进行延续注册,序号 2、8、19、20、21、22延续注册已完成。

(2)已获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

序号注册号产品名称有效期报告期内是否发生变更
1闽械注准人类 12基因突变分析软件2019年 4月 17日-
 20192210052 2024年 4月 16日 
(3)已获一类备案注册的仪器

序号注册号产品名称备注
1闽厦械备 20200380号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化实现 FFPE样本 DNA、RNA单提、共提及大 体积血浆核酸提取功能,采用磁珠移液法提取纯化原 理,搭配配套试剂通过侧壁吸附磁珠、转移液体的方 式,实现核酸的纯化和富集。
2闽厦械备 20220202号全自动免疫组化染 色机实现从样本的脱蜡、抗原修复、背景封闭、抗原抗体 结合到染色的全自动操作,以用于后续病理分析与诊 断。
(4)已获一类备案的体外诊断试剂产品 68项
(5)截止目前,公司处于注册申请状态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

序号产品名称注册分类注册所处阶段是否进入创新医 疗器械审批程序
1人类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试 剂盒(PCR片段分析法)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发补阶段
2人类 IDH1IDH2突变基因联合检测试 剂盒(荧光 PCR法)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发补阶段
3人类肺癌 11种突变基因检测试剂盒 (多重荧光 PCR法)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发补阶段
4基因测序仪第三类医疗器械发补阶段
5实时荧光定量 PCR分析仪第三类医疗器械受理审查
海外医疗器械注册证情况:
(1)HRD Focus Panel、HANDLE HRR NGS Panel、NTRK Gene Fusions Detection Kit、BRCA Pro Panel、KRAS/NRAS/BRAF Mutations Detection Kit、HANDLE Classic NGS Panel等 40余款产品获得欧盟 CE、IVDD认证;
(2)已获三类(CDx)注册证并纳入当地医保

序号产品名称预期用途获批并纳入医保的国家
1ROS1 Gene Fusions Detection Kit用于临床检测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 ROS1基因融合状态日本、韩国
2? AmoyDx Pan lung cancer PCR panel(PCR 11基因)用于检测多个肺癌核心驱动基因日本
2、检测服务
公司下设两家独立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厦门艾德医学检验实验室、上海厦维医学检验实验室,拥有卫健委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学检验科;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病理科),具备全线开展细胞病理、组织病理、分子病理临检服务的资质和能力。两家实验室拥有PCR、NGS、数字 PCR(ddPCR)、FISH、Sanger、IHC等全套技术平台,通过美国 CAP认证和ISO15189认证,按照 CAP、CLIA检测实验室运行标准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依托公司强大的科研力量,可根据不同项目选择最优的技术平台进行 LDT产品设计与开发,满足药企、科研机构的多种需求,承接并出色完成了众多知名药企重要肿瘤药物的临床试验研究工作,获得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厦门艾德医学检验实验室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成为“肿瘤基因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中心”单位,为全国肿瘤精准基因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起到标杆示范作用。

公司医学检验实验室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人员培训及时到位、硬件设施完备、充分落实生物安全防控和人类遗传资源管理,从分析方法确认、样本实验检测、生物信息分析、报告解读和发放、信息系统验证、室间质评与室内质控、仪器设备校准、试剂耗材管理、实验室安全等各个维度进行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每一份检测报告的原始数据都可追溯;同时为了更好地维护送检客户的权益,所有检测项目均可通过官方公众号平台“艾德医学检验实验室”进行即时查询,每一份报告均有唯一的编码,可同步进行报告防伪验证查询。

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
随着新药研发难度和成本的不断增长,伴随诊断的价值愈发凸显,同时近年来我国伴随诊断注册法规陆续出台,进一步强调肿瘤药物伴随诊断的重要临床价值,肿瘤药物从临床试验到上市后临床应用均离不开伴随诊断试剂,药企选择好的伴随诊断合作伙伴,可以显著提高药物临床试验的成功率,并且可以加快新药上市后的推广速度。公司凭借从研发、生产、质控、注册到销售的整体优势,与 AstraZeneca(阿斯利康)、LOXO ONCOLOGY(礼来制药子公司)、Johnson & Johnson(强生)、Pfizer(辉瑞)、Amgen(安进)、MERCK KGaA(默克)、EISAI(日本卫材)、Takeda(武田)、Pierre Fabre(皮尔法伯)、恒瑞、BeiGene(百济神州)、CStone(基石)、HUTCHMED(和黄)等国内外众多知名药企达成伴随诊断合作,为其提供专业的中心实验室检测和伴随诊断注册服务,支持药物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药企选择伴随诊断合作伙伴的要求是相当苛刻的,对技术开发、生产质控、注册报批、管理体系都有极高的要求,能够达成伴随诊断合作是对诊断公司产品品质和企业品牌最高的认可。

(二)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销售模式,并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发展情况,不断完善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公司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制度,由采购部门统一负责原辅材料采购供应,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公司特别注重研发、生产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商管理工作,不存在关键原材料仅有一家进口供应商的情况。极端情况下,公司具备自产关键原材料的能力。

生产模式:公司主要产品为分子诊断试剂,生产步骤主要包括配液、分装、外包装、检验等,部分生产步骤已经实现自动化。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对生产过程运作的人员、物料、环境、设备以及生产工序进行有效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达标并符合监管部门规定的生产要求。公司重视安全生产,通过对生产流程各环节的严格控制确保全过程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销售模式:公司所从事的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行业属于前沿热点领域,市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推广对于专业程度要求较高。在国内市场,公司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国内销售团队 400余人,负责全国市场营销服务工作;在直销网络之外的市场,公司积极寻求与药企或经销商以产品代理的形式及旗下医学检验实验室以检测服务的形式进行覆盖。公司销售模式的选择符合产品特点和临床市场需求,也符合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医改政策导向。在国际市场,公司建立了覆盖全球 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业务团队,积极寻求和当地经销商、终端、跨国药企的合作机会。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多年积淀的自主研发实力、领先的获批产品、强大的销售渠道以及国际化的品牌形象是公司最主要的优势。

(一)研发实力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打造与提升,通过十余年持续增长的研发费用及人员投入,打造了肿瘤精准医疗所需的 PCR、NGS、IHC、FISH等技术平台,构建了从靶向治疗到免?
疫治疗的全方位伴随诊断产品体系,拥有国际领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 ADx-ARMS、Super-? ? ? ?
ARMS、ddCapture、ADx-HANDLE、ADx-GSS等技术和算法专利,共同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在研发上持续不断地投入和积累,也获得了国家和行业的认可,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资质,彰显公司研发实力。


1、研发投入精准有序,研发团队高效精干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团队的打造和研发创新的投入,现建有厦门、上海双研发中心,通过国家 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并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以临床需求、患者受益为导向,脚踏实 地、精准布局,倾力打造精准医疗所需的 PCR、NGS、IHC、FISH等技术平台,公司常年研发投 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 15%。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17,453.19万元,同比增长 11.79%, 占营业收入 20.72%。公司拥有 24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项伴随诊断产品在日本获批并纳入医 保;拥有 56项专利授权,其中发明专利 49项,实用新型 7项;软件著作权 14项;核心发明专利 同时获得中国、美国、欧盟、日本授权。 公司成立后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人才团队涵盖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统计学、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临床医学、临床检验学等专业领域,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多学科专业互补的复合型研发团队,研发团队采用项目制管理,确保灵活高效,董事长直接参与战略规划与研发管理。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现有研发人员 465人。

2、研发荣誉及奖项
荣誉资质:公司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发改委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福建省肿瘤分子诊断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肿瘤高通量测序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厦门市个性化分子诊断重点试验室”等资质,研发部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的肺癌个体化诊疗体系建立及临床推广应用”项目荣获 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肿瘤个体化基因诊断系列试剂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项目成果荣获厦门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及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核心专利荣获国家专利银奖(1项)、福建省专利奖一等奖(2项)。董事长荣获 2019年度厦门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二)销售渠道优势
公司已形成研发、销售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机制,销售渠道的产品应用反馈能够促使产品研发迭代契合临床需求。

国内市场:公司建有覆盖国内头部 500多家医院的直销网络,其职能包括市场调研、市场培训、学术推广、服务支持、渠道建设等。在国内市场,公司销售团队 400余人,同时配备齐全的市场、医学、技术支持团队承担售前售后服务工作;在直销网络之外的市场,公司积极寻求与药企或经销商以产品代理的形式及旗下医学检验实验室以检测服务的形式进行覆盖。

国际市场:公司国际业务及 BD团队 70余人,100余家国际经销商,覆盖全球 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有欧洲物流中心,与海外肿瘤专家、医疗机构、中心实验室、药企紧密合作,持续推进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同时公司产品以伴随诊断方式参与多家药企原研药物的临床试验,全力开拓国际市场。

(三)品牌形象优势
公司成立十余年,聚焦肿瘤精准医疗领域,坚持创新、恪守合规,产品设计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通过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一流的服务赢得了品牌效应。伴随诊断直接关系到肿瘤患者的用药和治疗选择,与患者生命戚戚相关,对试剂产品的品质如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精密度、抗干扰能力等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医疗机构一旦认可并使用某品牌产品后,使用忠诚度较高。公司凭借从研发、生产、质控、注册到销售的整体优势,已与众多全球知名肿瘤药企达成伴随诊断合作,共同推动更多、更好的肿瘤精准诊疗方式进入临床。在长期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公司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到广大客户的肯定,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四)整体解决方案优势
基于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优势,公司以检测试剂为核心,打造了从上游的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到下游的自动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肿瘤精准检测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平台涵盖了主流的PCR、NGS、免疫组化、原位荧光杂交等,并有配套仪器,可以全方位服务医院客户,帮助患者避免药物的误用、滥用,从精准医疗中最大受益。

针对目前肿瘤精准医疗最重要的 EGFR、KRAS、BRAF、ALK、PIK3CA、ROS1、NRAS、 HER2、RET、MET、BRCA1/2、PD-L1、SDC2等靶点,公司成功研发获批 24种单基因及多基因 肿瘤检测产品,公司产品的获批时间表如下: 其中多个产品目前仍是国内独家获批产品,2017年起,ROS1产品在日本、韩国陆续获得批准上市并进入医保,是中国诊断公司首个在海外获批的肿瘤伴随诊断试剂;2021年,战略产品PCR-11基因在日本获批并进入医保,标志着公司在日本肺癌市场站稳脚跟;Super-ARMS EGFR产品是中国 NMPA首次按照伴随诊断试剂标准审评并批准上市的产品;基于 NGS技术,公司已经获批 NGS-10基因、BRCA1/2基因两个产品,覆盖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和乳腺癌等重要癌种的伴随诊断需求。目前具备精准医疗条件的各大癌种公司都有合规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后线产品的研发注册也继续走在前列。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聚焦肿瘤精准医疗检测技术的创新和产品转化,扎实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收入持续攀升,药企合作硕果累累,国内市场虽在报告期内短期波动,但长期增长趋势没有变化。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218.04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374.30万元。其中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 14,508.37万元,同比增长 37.74%,药企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03.84万元,同比增长 58.81%;新产品 PCR-11基因、PD-L1等市场拓展顺利,为公司 2023年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 2022年度经营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新驱动:肿瘤精准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全方位满足临床及患者需求 技术创新和产品转化是公司不懈的追求,公司研发始终以临床需求、患者受益为导向,现建有厦门、上海双研发中心,通过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截止 2022年底,公司研发人员 465人,研发投入 17,453.19万元,同比增长 11.79%,占营业收入 20.72%,新增 5项发明专利授权。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以检测试剂为核心,打造了从上游的样本处理/核酸提取,到下游的自动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肿瘤精准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在已经获批上市的 24个Ⅲ类 IVD产品基础上,公司按照Ⅲ类 IVD产品开发标准,储备了丰富的 LDT产品线并正在进行注册报批(如指导卵巢癌/前列腺癌/胰腺癌/乳腺癌 PARP抑制剂用药的 HRR、HRD产品,指导泛癌种靶向治疗检测的 Classic Panel,满足泛癌种多组学检测需求的 Master Panel,以及多款分子分型、辅助诊断和肿瘤早测产品)。

(二)国内市场:产品准入+渠道建设筑龙头地位 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增长趋势 公司专注主业,以临床需求、患者受益为导向,顺应法规政策要求,坚持以院内市场作为主赛道,400余人的直销团队覆盖头部 500多家医院,同时配备齐全的市场、医学、技术支持团队承担售前售后服务工作。2022年,公司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 69,709.67万元,继续夯实 PCR多基因产品、NGS10基因、BRCA1/2等各癌种战略产品的医院准入工作,新产品 PD-L1已完成 100多家医院的预实验及准入工作,为公司在免疫组化市场的开拓奠定基础。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北京、上海等地医院的 LDT试点政策,发挥公司从技术研发、产品转化、供应链/生产/质量管理、实验室运营管理及技术服务的整体优势,配合试点医院建立 LDT产品研发、制备、使用、质控流程,推动 LDT产品成熟后向 IVD产品转化。

(三)国际市场:深化海外市场准入和药企合作 全球化布局成效凸显 参与国际竞争是企业打造国际品牌的重要举措,公司国际业务及 BD团队 70余人,在新加坡、香港、加拿大设有全资子公司,在荷兰设有欧洲物流中心,与海外肿瘤专家、医疗机构、中心实验室、药企紧密合作,持续推进海外产品注册和市场准入。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 14,508.37万元,同比增长 37.74%;在日本、新加坡、欧洲、南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重点海外市场招聘了本地员工,在深耕东亚和欧盟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市场拓展;与阿斯利康达成全球合作,推动 HRD、HRR、BRCA等多项伴随诊断在中国、欧洲及日本的开发和商业化;PCR-11基因产品中 EGFR、ALK、ROS1、BRAF、MET、KRAS G12C、RET等七个靶点已在日本获批伴随诊断,纳入日本医保后市场推广卓有成效,该产品在欧盟及海外其他地区的注册报批工作正在进行中。

(四)药企合作:药物伴随诊断进入收获期 积极拓展合作范围
以伴随诊断赋能原研药物临床,推动更多、更好的治疗方式服务患者是公司明确的战略方向,2022年公司药物临床研究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8,603.84万元,同比增长 58.81%,与阿斯利康、皮尔法伯、和黄医药、百济神州等多家知名药企达成新的伴随诊断合作,占据了伴随诊断的高地,把握了未来市场的创新源头。公司在 PCR、NGS、IHC、FISH等各技术平台均有成功的伴随诊断产品开发及注册经验。在 PCR平台上,公司 PCR-11基因产品是礼来、安进、默克、武田、皮尔法伯、海和、广生堂等十三家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在 NGS平台上,NGS-10基因产品是强生、武田等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BRCA1/2产品是阿斯利康、百济神州等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HRD产品是阿斯利康等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在 IHC平台上,PD-L1产品是默沙东帕博利珠单抗(K药)和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的伴随诊断,HER2产品是百济神州等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MET产品是和黄医药等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在 FISH平台上,HER2产品是百济神州等药企肿瘤药物的伴随诊断。目前,公司伴随诊断合作涉及的 KRAS G12C、EGFR ex20ins、RET、MET、BRCA1/2、MSI、BRAF、ROS1、FGFR、IDH1以及 PD-L1等十一种靶点对应的药物获批上市。肿瘤药物伴随诊断的选择关系到药物临床研究的成败,关系到药物能否最终获批,知名药企选择艾德进行伴随诊断的合作开发,是对艾德产品品质和艾德品牌的最高肯定,也为艾德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842,180,427.77100%917,033,391.28100%-8.16%
分行业     
体外诊断行业842,180,427.77100.00%917,033,391.28100.00%-8.16%
分产品     
检测试剂611,385,503.4172.60%699,039,173.1276.23%-12.54%
检测服务135,004,439.7716.03%154,908,415.4516.89%-12.85%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86,038,440.2310.22%54,177,368.915.91%58.81%
其他产品9,752,044.361.16%8,908,433.800.97%9.47%
分地区     
国内697,096,704.0682.77%811,703,402.3788.51%-14.12%
海外145,083,723.7117.23%105,329,988.9111.49%37.74%
分销售模式     
经销221,484,459.5726.30%204,241,866.0222.27%8.44%
直销620,695,968.2073.70%712,791,525.2677.73%-12.92%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体外诊断行业842,180,427.77147,810,498.4282.45%-8.16%3.17%-1.93%
分产品      
检测试剂611,385,503.4162,337,478.5489.80%-12.54%6.93%-1.86%
检测服务135,004,439.7753,982,790.3960.01%-12.85%-12.50%-0.16%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86,038,440.2323,317,680.4272.90%58.81%33.33%5.18%
分地区      
国内697,096,704.06119,012,936.6482.93%-14.12%-2.50%-2.03%
海外145,083,723.7128,797,561.7880.15%37.74%35.79%0.28%
分销售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体外诊断试剂销售量人份957,8131,104,198-13.26%
 生产量人份989,3421,146,338-13.70%
 库存量人份78,291132,076-40.72%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库存量同比变动较大的原因是,持续优化库存管理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 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 本比重 
检测试剂主营业务成本 (直接材料)38,523,040.2826.06%33,063,889.1123.08%16.51%
检测服务主营业务成本53,982,790.3936.52%61,692,695.3743.06%-12.50%
药物临床研究服务主营业务成本23,317,680.4215.78%17,488,417.3012.21%33.33%
其他产品其他业务成本8,172,549.085.53%5,795,635.744.05%41.01%
说明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公司出售持有的控股子公司上海艾之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 80%股权,对应公司认缴出资额 1600万元,实缴出资额 0元,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 0元,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上海艾之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详细内容请见公司披露在巨潮资讯网的《关于转让 SDC2产品权益及子公司艾之维股权的公告》及本年度报告中“第十节财务报告”“八、合并范围的变更”“4、处置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13,131,301.60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3.43%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一36,279,890.154.31%
2客户二27,439,200.003.26%
3客户三21,882,750.002.60%
4客户四14,345,736.001.70%
5客户五13,183,725.451.57%
合计--113,131,301.6013.43%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与前五大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 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前五大客户中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拥有利益。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66,012,217.04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52.39%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 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一20,112,312.4215.96%
2供应商二14,639,421.0011.62%
3供应商三13,088,610.0110.39%
4供应商四10,220,322.678.11%
5供应商五7,951,550.946.31%
合计--66,012,217.0452.39%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与前五名供应商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 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主要供应商中不存在直接或间接拥有利益。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303,779,115.34302,914,044.200.29% 
管理费用62,291,859.5565,320,710.56-4.64% 
财务费用-30,028,491.317,150,619.50-519.94%外币汇率变动导致汇 兑收益增加
研发费用174,531,875.84156,118,520.2511.79% 
4、研发投入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