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新联电子(002546):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新联电子:2022年年度报告 南京新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胡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李晓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季春飞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描述了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面对的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查阅。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834,049,096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20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1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5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6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媒体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件。 四、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文本。 五、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将确认的对联营企业南京江宁开发区锋霖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按照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收益界定为非经常性损益。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电网投资规模增加 “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均计划加大电网投资。2021 年9 月,在 2021 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披露“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投入3,500亿美元(约合2.23万亿元人民币)推进电网转型升级。2021年11月,《南方电网“十四五”电网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体电网建设将规划投资约6,700 亿元,以加快数字电网建设和现代化电网进程,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这意味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十四五”期间电网规划投资累计将超过2.9万亿元,如果再加上两大电网巨头之外的部分地区电网公司,保守估计,“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预计近3 万亿元。这明显高于“十三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 2.57 万亿元和“十二五”期间全国电网总投资的2万亿元。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023 年1 月刊文称,2022 年国网公司全年电网投资 5,094 亿元,超过国网此前公布的电网投资预算,这也是国家电网年度电网投资额首次突破 5,000 亿大关。2023 年电网投资计划将超过5,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2、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逐步推进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作为配置管理电力资源的重要抓手,是负荷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控、统一服务的重要工具,可实现电力安全保供要求下的负荷精准调控和用户常态化、精细化的用能管理。 2022 年 3 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提出《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好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 2022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的《关于推进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到 2025 年,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负荷控制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负荷的 20%以上,负荷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负荷的 70%以上。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可因地制宜加快建设进度。各地统筹开展负荷管理系统建设,10千伏(6千伏)及以上高压电力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新装用电的用户负荷接入应与用户受电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和同步投运,存量用户负荷分期分批接入负荷管理系统,原则上按照各地电力缺口预警等级安排有序用电用户优先接入。 公司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和需求侧管理系统的建设方面有着多年的积累和深刻的行业理解,公司业务与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深度契合。 3、环保用电监控作为重要的“非现场监管”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态环境部在 2020 年 6 月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中表明,全国各类污染源总数358.32 万个(不含移动源),其中工业污染源有 247.74 万个,公司环保设施工况监测系统的主要客户为工业污染源企业,随着污染防治的推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生态环境部在 2021 年 1 月印发《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积极利用自动监控、用电监控、视频监控等多种监管手段,构建非现场数据关联分析、违法预警到现场执法的完整闭环,通过精准投放执法资源,既做到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也能够集中力量打击恶意环境违法行为。 国务院在2021年11月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指出: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强化关键工况参数和用水用电等控制参数自动监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广生态环境整体解决方案、托管服务和第三方治理。 公司在环保设施智能监测系统建设上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积累,该系统紧扣环保部门核心需求,集合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对企业生产设备与环保排污治理设备用电数据、运行工况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实现了从“点末端监控”向“全过程监控”扩展,打造环保设施管理一站式服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用电云服务、电力柜三大业务板块。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公司是国内主要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厂家之一,具有深厚的技术和行业积累。公司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产品包括主站系统、专变终端、集中器、采集器等终端设备,并承建了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用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电数字化、自动化的有力支撑,通过对配电变压器和终端用户用电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实现用电监测、负荷管理、线损分析、自动抄表等功能,对加强电力保障、推进有序用电、实现“限电不拉闸”等具有重要作用。 在“双碳”目标下,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系统,负荷不再单纯从电网获取电能,配电网呈现供电多元化的特征。基于智能用电技术,以电动汽车、分布式储能、商用空调、工业用户为主体的源网荷储互动是维持系统功率与电量平衡的重要手段,也是配电系统未来运行控制的关键,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力负荷管理作用将提高到新的高度。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化推动“供电服务”向“供电+能效服务”的双轮驱动转型,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需求侧服务成为各地电网企业积极探索的新业务方向。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销售对象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成员企业为主,主要以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以销定产。 2、智能用电云服务 公司运用多年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技术优势和资源积累,围绕国家政策重点支持、鼓励发展的电能服务行业,开展了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包括网上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建设、线下服务网点建设、用户侧设备生产及安装,直接服务于各个用电企业,通过在用户侧安装监测设备,实行对企业配电分路或关键设备的用电数据采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将用户系统主站托管到云端,为用户低成本建设配用电监测与管理系统,并利用系统大数据,为用户提供配电房运维、节能改造、需求响应、综合能源管理等增值服务业务,实现企业用能的经济、安全、高效。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的用户无需购买设备,由公司提供设备,进行勘查、方案设计、安装、运维等服务,用户只需支付服务费就能获得相应的数据服务。公司通过授权线下服务商的形式在多个省市建立了线下服务网点,对线下服务商提供培训、体系建设、业务指导等,线下服务商在公司的各种体系支撑下,负责现场勘查、设备安装、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中的综合能源管理系统,采用部署在用户现场的各类传感器,通过综合组网技术,对电、水、气(汽)、热等能源数据进行自动采集;通过对各项能源数据在线监测和分析,准确、直观地把握企业的能源消耗,通过各种用能分析模型,发现用能中的漏损和节能潜力。智能用电云服务中的限电管理功能在企业面临限电时,可对企业用电负荷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便于企业合理安排用电负荷,保证主要产线的运转,实现停机不停线,避免因超负荷而被整体限电。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对企业节能减排乃至企业碳排放监测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公司积极开拓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市场应用,将项目运用到环保行业,通过对企业污染源和环保设施用电数据、运行工况的实时监控,提升环保部门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低成本解决“全过程监测”的规模化推广难题;企业也可及时自查自纠,及时了解环保治理设备运行工况,提高环保治理水平。公司在环保监测领域持续创新,推出了餐饮废气监测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协同平台等,向环保监管机构及企业用户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 报告期末,平台客户数为15,600多户。 3、电力柜 电力柜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瑞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所从事的业务,瑞特电子拥有全自动数控冲床、钣金柔性生产线、数控加工中心、数控折弯机、机器人焊接、自动静电喷涂生产线等多台套先进的加工制造设备,具有较强的加工制造能力,同时具有较专业的屏柜配线生产能力,是华东地区规模较大的电力屏柜制造商之一。电力柜的销售对象主要是配电柜、充电桩等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根据客户技术要求,按订单组织生产,以销定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的厂家之一,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从主站系统、通信组网到终端采集设备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承建多个省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具有强大的信息采集及数据处理能力。公司对行业的现状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拥有多项行业先进的核心技术,参与用电信息采集企业标准、能效监测国家及行业标准、电力需求响应国家及行业标准等多项标准的制定。 公司拥有智能用电云服务的云平台开发、平台建设、数据分析、设备研发、生产制造、现场安装、系统运维等完整的系统建设能力。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具备 10 万用户以上的接入能力,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成果暨产品技术鉴定,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分布式数据库算法、微功率无线自组网通信技术、一二次融合测量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智能环保监测服务平台作为“集成电路、物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项目”创新典型,获得江苏省省级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奖励,“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环保监测服务平台”获得“江苏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公司受邀参与了智能量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泛在电力物联网相关标准、规范制定以及技术方案验证、确认工作。 公司不断拓展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的应用领域,在云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综合能源管理系统、水平衡在线监测系统、餐饮废气监测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协作协同平台等多个应用系统,向环保监管机构及企业用户提供多方位的数据服务及解决方案。 2、较强的数据服务能力 公司拥有数据监测与服务的丰富经验和技术积累,在大数据采集和信息化服务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公司 2021年度被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评为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 “一级机构”。公司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始终将数据质量作为系统推广与应用的重中之重,在提升产品质量管控能力的基础上,公司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强化项目的勘察、安装、持续运维管理,持续确保监测数据完整、准确、及时,使用户得到优质的数据服务,数据质量在同行业中受到用户的好评。 3、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电网数据智能采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密切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研发,确保公司在相关领域保持技术优势。公司先后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科技进步奖。 公司具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全系列产品,并拥有相关产品的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和高质量的响应,产品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居于行业先进水平。 公司凭借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领域长期形成的技术积累和规模优势,采用一体化设计,独立研发出 “小型智能电力采集模块”,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全、施工易等特点,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司不断提升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市场应用价值,推出环保设施工况用电监测系统,实现低成本、广覆盖,为环保部门解决了环保设施运行工况监管的难题,提升监管效率,降低巡查成本。公司曾受邀参与编写了《江苏省工业污染源(废气)工况用电监测技术指南》。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35项。 4、品牌优势 公司有着多年的行业经验,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使得公司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优质的客户资源,用电信息采集产品几乎覆盖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有供电区域,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得到了国内电力市场的广泛认可。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多地推广使用,得到用户认可。公司入选江苏省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5、人才团队优势 公司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的专业人才,形成了一支专业技能突出、结构合理、凝聚力较强的优秀团队。同时,通过高等院校进修、专业机构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强化管理团队和研发梯队建设,公司制定短期和长期激励政策,留住优秀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保持核心团队的长期稳定,为公司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变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 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公司迎难而上、砥砺前行,以“健康新联、价值新联”为发展理念,紧跟行业趋势、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推进公司业务发展和产品创新。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62,069.13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3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879.8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90%。 (1)用电信息采集业务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各类新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加快响应速度,在合同交付、售后服务等方面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做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集中统一招标的投标,同时抓住各网省电力公司的招标机会,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组织的用电信息采集类产品集中招标采购中,公司均成功中标,中标金额较上年度显著增长。报告期内,用电信息采集业务销售收入达 4.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38%。 (2)智能用电云服务业务 报告期内,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中的分项“总部建设(网上云服务平台建设)”已经建设完成研发中心、客服中心、数据中心、监控中心、调度中心、培训中心等6大中心,构建了技术保障、管理保障、培训以及考核等 4 大体系,云服务平台具有 10 万用户以上的接入能力,运行稳定,完全能够满足现阶段及将来一定时期内的技术和规模的发展,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已将该分项予以结项。分项“线下服务网点建设”已建成线下服务网点70多个,覆盖全国19个省市,已经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已将该分项予以结项。两个分项结项后的节余募集资金人民币共 224,460,932.88 元(包含现金管理收益和银行存款利息)已经转入公司基本户。分项“用户侧设备生产及安装”仍在大力实施中。 受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智能用电云服务项目的业务拓展受到很大的影响,虽然公司采取了多种措施克服困难,但是募投项目进展仍然放缓,截至 2022 年底,接入公司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的客户数为15,600多户,未达到规划的目标。 (3)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 围绕公司发展战略,紧跟市场需求,聚焦用电信息采集产品的升级换代、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智能用电云服务平台应用系统开发等,应用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4,695.26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7.85%。2022 年,公司申请发明专利10 项、实用新型专利 6项,并新获 5 项发明专利、3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仅发明专利就拥有35项。公司成功入选江苏省2022年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2年度评价中公司获评“优秀”。 报告期内,公司紧随国家双碳目标指引,把握建设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行业机遇,致力构建用户侧管理系统集成平台,助力开创综合能源管理新模式。通过配用电监测、需求响应等基础业务,群聚空调管理、负荷管理、应急电源管理、环保用电监测等延伸服务,破解原有分散独立部署各类系统导致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难题,通过“数据复用+群聚应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实现各类能源一本账管理、一站式浏览、一体化操作,支撑安全、经济用能,为用户提供一站式能源综合服务。 (4)提升内部管理 公司持续优化内部流程,强化计划和预算管理,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运营效率。完善了覆盖生产、采购、销售、财务等各环节的办公协同信息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各项经营管理活动的精细化水平。 加强设计开发、测试、生产、检验等过程管控,强化质量目标考核,对过程数据的全方位管控,控制质量风险。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单位:元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适用 □不适用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73.38%,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72.47%,主要系报告期内合同履约发货增加所致。 (2)采集器及终端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68.53%,营业成本比上年同期增加65.41%,主要系报告期内合同履约发货增加所致。 (3)分地区营业收入的变化系本报告期内公司中标地区结构性变化以及履约发货增加所致。 (4)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生产量与销售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合同履约发货增加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