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东方盛虹(000301):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东方盛虹:2022年年度报告 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缪汉根、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邱海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胡贵洋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章节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详细阐述了可能面对的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分配方案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1.00 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4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4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年度报告正文。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会计政策变更、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的通知》(财会〔2021〕35 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财会〔2022〕31号)等规定,对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变更。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石油炼化行业发展情况 1、我国原油消费稳步增长,下游石化化工产品仍存在较大供需缺口 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深入到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是油气的勘探开采和运输,中游是炼油和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制造,下游产品广泛应用于等各行各业。原油炼化加工作为石油化工产业链中最为基础的一环,是整个石化行业的基石。据 2022 年中国和石油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指出,2022 年我国原油产量 2.05 亿吨,原油进口量 5.08 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大约为71.2%。受宏观经济放缓、能源高价格及房地产下滑等因素影响,2022 年国内石油和化工下游需求总体疲软。全年原油天然气表观消费总量10.39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0.3%。 据石化联合会监测数据显示,2022 年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 101.2 美元/桶,同比上涨 43%;WTI 原油现货均价94.5 美元/桶,同比上涨39.1%。石油和主要化学品市场由于受到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等诸多因素影响,全年累计价格总水平上涨。国家统计局价格指数显示,全年油气开采业出厂价格同比上涨35.9%,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同比上涨 7.7%。从走势看,上半年涨幅较大,三季度高位震荡为主,四季度整体回落明显。 截止到 2022 年底,石油和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 28000 家,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16.56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4%,创历史新高。实现利润总额 1.13 万亿元,同比下降 2.8%,基本保持历史高位。 与全国规模工业比,石油和化工行业收入规模占工业的比重 12%,利润占比为 13.4%,比上年均有所提升。 整体而言,2022 年受全球宏观经济放缓、欧美等发达经济体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动荡等因素影响,国内石油和化工下游表观需求增速回落,成本支撑下化工产品价格总体上涨。从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PCPI)看,2022 年石化行业景气总体先扬后抑。从四季度开始,行业景气度已经呈现探底回升的趋势。 2、未来国内炼化行业向装置大型化、减油增化、园区协同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国石化产业的规模集中度、石化基地的集群化程度、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都实现了新的跨越。从规模来说,我国石化行业的炼油能力、乙烯能力已均位居世界首位,行业的全球竞争力正在不断改善和提升。 截止2022年12月,我国炼油总产能达到9.2 亿吨/年,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其中千万吨及以上炼厂已增加到 32 家。乙烯,作为“石化工业之母”,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石油化工产业的核心,也是决定化工产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2022 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 4675 万吨/年,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乙烯生产国。 自 2018 年以来,中国国内大型炼化项目均按照炼油、芳烃、乙烯一体化加工方案设计建设,优化炼油与化工原料的互供互保和公用工程配套。公司作为已投产的国内三大民营炼化企业之一,拥有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 1600 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先进的生产工艺,更高的原料及能源利用效率,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下游化工产品布局,使得公司炼化装置目前已经具备与国际龙头炼化公司竞争的实力。 2021 年 9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和《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 年)》。国家一系列的举措旨在推动石化行业在承担国家能源供应重任的同时,积极推进低碳转型的实施进程,并已明确提出了到 2025 年国内一次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 10 亿吨以内,主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 80%以上的战略目标。因此,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给出的“十四五”石油化工行业规划指南指出,未来炼化行业将持续淘汰小炼油,整合炼油指标,建设流程更长、开工率更高、产品更加多样化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提升我国石油化工生产的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对油品的浪费,做到对资源“吃干榨尽”。以上众多产业政策都将有利于炼化产能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大型石化项目“减油增化”、“全流程炼化一体化”将是未来我国炼化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根据 2015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总体部署,我国将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分别位于江苏连云港、河北曹妃甸、大连长兴岛、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和福建古雷。七大基地全部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覆盖投射周边沿海重点开发地区。未来国内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也将优先布局于七大石化基地内。通过集中建设石化化工园区,可以优化上下游产品布局,实现园区内化工品生产的原料配套及公用工程配套,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石化产业升级和绿色、安全、高效发展。位于江苏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的盛虹炼化,定位于“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平台”,打通原油炼化与高端化工的产业链条,可以实现大多数原料和产品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的互相供应,极大地提高了园区及周边企业的生产效率,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情况 1、全球能源加速转型,可再生能源迅速发展,空间巨大 2022 年俄乌冲突导致全球原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价格持续飙升,这凸显了发展可再生替代能源的重要性。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能源革命的必经之路。 在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风电、光伏将成为电力装机增量主力,煤电则成为辅助性能源。未来人们将通过“电、热、冷、气、氢”等多种能源协同供应,以多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方式构成现代化综合能源供应体系。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24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球电力供应的32.3%(2021年为28%),2022-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8%。另据IRENA预测,若要实现《巴黎协定》2030 年全球升温控制在 1.5°C 的目标,2030 年可再生能源装机需达到10.3TW,2020-2030年均增速达到13%,2050年进一步增长至26.6TW,并占90%的电力份额。 2、太阳能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主流 近年来全球太阳能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技术进步突飞猛进,光伏发电成本显著降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中国、美国、欧盟等都将太阳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来源。据 IEA 预测,2022年-202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1500GW,年均300GW。因而,光伏太阳能有望在未来实现装机容量的持续增长,并成为能源结构中的中坚力量。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 230 GW,同比增长 35.3%,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光伏新增装机 87.41GW,同比增长 59.3%;欧盟新增装机 41.4GW,同比增长近 54.5%;美国新增装机近18.6GW,同比下降约30.9%;印度新增装机13.96GW,同比增长35.5%。2023年,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和全球经济复苏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预计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快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280-330GW左右。 3、光伏级EVA材料作为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料,充分受益光伏行业的高景气 (1)光伏胶膜是决定光伏组件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光伏胶膜主要用于光伏组件封装,起到粘接作用并提供组件结构支撑,对电池片有保护和增效作用。光伏组件常年工作在露天环境下,运营寿命通常都要求在 25 年以上,一旦电池组件胶膜开始黄变、龟裂,电池就会失效报废。因此在耐侵蚀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氧化性、耐紫外线老化性等众多材料特性上,对光伏胶膜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尽管光伏胶膜在光伏组件总成本中的占比不高目前市场上的光伏胶膜主要有4种:透明EVA胶膜、白色EVA胶膜、POE胶膜、共挤型EPE胶膜。 透明EVA胶膜因价格优势、加工性能优势成为当前市场主流封装材料,占比约为52%;白色胶膜EVA是在EVA树脂中加入一定量的钛白粉等白色填料,以提高二次光线的反射率,主要用于单玻、双玻组件的背面封装。POE胶膜由于其独特的抗PID性能,同时其电阻率高、不易水解,是双玻组件的主流封装原料;EPE胶膜通过共挤工艺将EVA与POE树脂挤出制造,兼具EVA良好的加工性能与POE良好的抗PID性能、耐水汽性能。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预测,未来几年EPE胶膜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高。 (2)光伏级EVA作为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料,充分受益光伏行业的高景气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是由乙烯和醋酸乙烯聚合而成,是乙烯重要下游产品之一,应用领域广阔。EVA因其高透明度、耐久力、黏着力、低熔点、易加工等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光伏胶膜领域。 光伏 EVA 粒子具有晶点低、熔融指数高、VA 含量高(28%-33%)等特点。EVA 生产使用超高压工艺,工艺流程复杂、设备维护难度大,生产难度较高。从行业经验来看,新产能装置从开车成功到连续规模化稳质稳产生产出光伏级EVA粒子仍需至少一年甚至数年时间,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及技术研发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国内光伏级EVA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公司全资子公司斯尔邦石化,其市场份额和生产技术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斯尔邦石化拥有30 万吨/年的EVA产能,包括一套20万吨管式装置、一套10万吨釜式装置,均可用于生产光伏级EVA粒子,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全球 EVA 装置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西欧、北美和中东地区。近年来,全球 EVA 产品保持高速增长趋势,主要增长动能来自亚太地区。而亚洲 EVA 产能占比增加,主要得益于中国 EVA 产能的扩张。 中国 EVA 行业一体化发展迅速,是全球 EVA 产品产能最大的国家。截至 2022 年,中国 EVA 产品总产能达到215万吨。根据隆众资讯统计,2022年EVA国内总产量大约为170万吨,而国内EVA消费总量超过280万吨,同比增长超过30%。 伴随着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光伏组件产量保持高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2年我国光伏组件产量288.7GW,同比增长58.8%。受益于下游光伏组件需求的大幅增长,作为光伏胶膜的主要原料—光伏级EVA树脂的需求量也同步大幅度增长。而受限于EVA装置扩产周期长,生产难度高等因素的制约,光伏级EVA产量增长具有不确定性,光伏级EVA或将长期维持供需紧平衡的状态。 聚烯烃弹性体(POE) 聚烯烃弹性体(POE)是指乙烯与高碳 α-烯烃的无规共聚物弹性体。通常所说的 POE 主要是指辛烯质量分数大于20%的乙烯-辛烯共聚弹性体。POE具有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优异的耐热、耐低温性能及电绝缘性能,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机械工具、密封件等领域。 目前,由于海外企业的垄断,国内尚未突破POE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壁垒。由于POE具有优异的水汽阻隔能力和离子阻隔能力,在光伏组件封装胶膜领域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斯尔邦石化等龙头企业已经着手进行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攻关工作。2022年9月,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中试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这标志着斯尔邦石化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 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POE国产化和产业化进程有望提速。 4、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深入布局锂电上游关键原料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利好频出、电池技术持续迭代、续航里程日渐增加,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显著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驶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为688.7万辆,同比增长93.4%,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25.6%。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增长,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的产量为 545.9GWh,同比增长 148.5%。锂电池主要由四大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其他部件组成。锂电池成本构成中,原材料占比达到 80%。因此,伴随着终端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储能市场对锂电的需求也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战略地位凸显,储能作为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储能行业的发展。根据《“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标准体系成熟健全,可以基本满足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由于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电池寿命长、循环次数高、安全性能好、技术路线成熟等诸多优势,因此磷酸铁锂电池在电化学储能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力的位置。目前国内新型储能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各环节的商业模式处于探索期,随着储能市场需求逐步成熟,储能电池对于上游锂电材料的需求拉动潜力巨大。 为响应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需求,同时基于自身大化工平台持续赋能与新材料开发的多年积累,公司持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目前已经在锂离子电池的上游原料领域展开布局,相关产品广泛涉及正极材料、电池隔膜、电解液溶剂等众多关键环节。公司现已建成 2 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底一次性开车成功,顺利投产。UHMWP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耐冲击、耐磨损、耐腐蚀,是锂电隔膜的主要原料。同时,UHMWPE 也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轨道交通等尖端领域。此外,公司正在建设 10 万吨/年碳酸乙烯酯及碳酸二甲酯(EC/DMC)装置,该产品下游将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领域。公司还将在湖北宜昌布局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全产业链,全面创建新能源绿色工厂。该项目将以磷矿为原料,建设50万吨磷酸铁,30万吨磷酸铁锂,最终形成从磷矿到磷酸铁锂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下游产业配套发展、集群发展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价值的不断增值。 (三)聚酯化纤行业发展情况 1、聚酯化纤行业集中度趋于提高,产品差别化多元化竞争成为趋势 纺织化纤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是解决民生与美化生活的基础产业,也是国际合作与融合发展的优势产业。涤纶长丝作为纺织行业的重要原料,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热、耐磨、耐腐蚀、表面光滑等特性,广泛用于服装面料、里料、内衣、袜子、床被等各种衣料和装饰材料。 涤纶长丝在工业上则可用于传送带、帐篷、帆布、缆绳、渔网等。而随着下游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等行业的消费需求增长,差别化、功能化的聚酯纤维也面临着一轮新的增长需求,涤纶长丝行业的结构性调整和品种的改善,推动着行业的持续发展。 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统计,2022年国内化学纤维总产量6488万吨,其中国内涤纶长丝产量达到4260万吨,同比下降0.24%。涤纶长丝行业的CR6大约占行业总产能的66%,预计未来涤纶长丝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在产能迅速扩张,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涤纶长丝行业的竞争也正由“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转向以“高新技术为主导,品牌竞争为焦点”的综合实力竞争。从涤纶长丝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已经逐步成为涤纶化纤产业转型升级的主线。国内各大长丝龙头企业纷纷在各自的优势产品领域持续强化竞争内核,提升核心竞争力,相互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同时,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也有利于头部企业之间进一步形成有序扩张和差异化多元化竞争的市场格局。 2、碳中和背景下,再生聚酯纤维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再生聚酯纤维是指采用回收的聚酯瓶片、长丝废料、废布料等原料,经过一定的再生工艺,回收利用得到涤纶化纤产品。再生聚酯纤维是产业链循环发展,废弃资源二次开发利用的典型代表。相比于传统石化路线经过化学合成工艺生产的原生聚酯纤维,再生纤维利用废旧纺织品、废弃聚酯瓶等废弃资源进行二次加工,变废为宝,大幅减少新的二氧化碳排放,真正做到绿色环保、循环发展,符合国家碳中和发展战略。目前我国聚酯产品(包括涤纶纤维与聚酯瓶片)的年消费量已经超过 5000 万吨,即使只 有 20%的聚酯产品进行回收再生,市场规模也有望达到千万吨级别。因此再生聚酯纤维拥有十分广阔的 市场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概述 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全产业链垂直整合并已深入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能源化工企业。公司 在新能源、新材料、石油炼化与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具备多样化的烯烃制取工艺,逐步形成了一个 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化工综合体,依托炼化一体化、醇基多联产、丙烷产业链项目构建的“大化工”综 合化学原材料供应平台为基础,向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延伸的 “1+N”产业布局。 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上游的炼化板块是下游聚酯化纤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基础原材料保障平 台。盛虹炼化 1600 万吨/年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所产出的乙烯、丙烯、PX、苯、醋酸乙烯、乙二醇、苯 酚、丙酮等石化原料,基本可以满足下游 PET、聚酯化纤、丙烯腈、环氧乙烷、EVA、环氧丙烷等产品 的原料需求。 公司目前拥有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装置、240万吨/年的甲醇制烯烃(MTO)及70万吨/年的丙 烷脱氢(PDH)装置,实现了“油头”“煤头”与“气头”三种烯烃制取工艺路线的全覆盖。通过 “油、煤、气”差异化、多样化的原料来源布局,使得公司在成本综合控制、应对周期波动风险、新产 品研发及下游高端石化产品的工艺路线选择等方面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和可能性,也为公司进一步发挥 规模经营优势,降低行业周期性波动造成的经营风险,更好地抗周期、跨周期稳健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底 层基础。 “1+N”发展战略规划下的产业链矩阵图 (二)主要业务板块介绍 1、石化及化工新材料 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位于“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经营主体包括盛虹炼化、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 (1)炼化板块 盛虹炼化是公司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经营主体,该项目是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重点推进项目,具备多样化的基础化学品产能,是公司新材料产业的原料保障平台。项目总投资约677亿元,规划占地总面积为613公顷,项目设计原油加工能力1600 万吨/年,拥有芳烃联合装置规模280 万吨/年(以对二甲苯产量计),乙烯裂解装置规模 110 万吨/年,系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常减压装置。2022年 12 月,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常减压、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装置等已顺利打通全流程并全面投产。 (2)新能源新材料板块 斯尔邦石化为公司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经营主体,现已形成丙烯、乙烯及其衍生精细化学品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结构,获得省级“绿色工厂”。已投入运转的 MTO 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 240 万吨/年(以甲醇计),系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丙烷脱氢装置(PDH)设计产能 70 万吨/年。截至报告期末,斯尔邦石化拥有 78 万吨/年丙烯腈、30 万吨/年 EVA、25.5 万吨/年 MMA、30 万吨/年 EO 等产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EVA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企业。 (3)PTA板块 虹港石化是公司聚酯新材料产业链的重要中间环节,向上承接公司炼化芳烃产品,向下供应公司苏州、宿迁基地聚酯原材料。主要产品精对苯二甲酸(PTA)广泛用于纺织新材料、功能性纤维、聚酯新材料等领域,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截至报告期末,虹港石化拥有 390 万吨/年 PTA 产能,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聚酯原材料供应商。 2、聚酯化纤 公司分别在苏州、宿迁设立化纤生产基地。根植错位竞争战略,公司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牵头成立国家级的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打造了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 PTT 聚酯、纤维产业链等,被誉为“全球差别化纤维专家”,重要经营主体国望高科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截至报告期末,已拥有 310 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其中包括超 30 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以高端DTY产品为主。 (三)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如下:
(1)生产工艺 公司的成品油及石化化工品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延迟焦化、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 化工新材料产品主要以原油、甲醇、丙烷为核心原料,依托大炼化、MTO、PDH 主体装置,生产乙烯、丙烯等烯烃产品,再以烯烃为中间产品最终生产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EVA、EO 及其下游衍生物等。 PTA 产品是以 PX 为主要原料,经过氧化反应过程和提纯精制过程等生产工艺流程加工,最终得到PTA成品。 (2)采购模式 成品油及石化化工产品和化工新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料包括原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以及甲醇、丙烷、醋酸乙烯等大宗基础化工原料。以年度及月度为节点制定采购计划,主要分为长约方式及现货方式两种,同时,根据装置运行的实际需要及原材料市场供需情况,每月滚动制定次月具体采购和库存管理规划,并通过现货采购方式进行补充,以提高采购灵活性并更好的控制采购成本。 PTA产品的主要原料为PX,主要采用长期合约的方式向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同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签订现货临时订单作为长期合约的有益补充。境外和境内采购均按月进行结算,其中境外采购参考 ACP和CFR中国台湾的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国内采购则参考中石化当月的挂牌价进行优惠扣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 (3)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销售模式以直销方式为主。其中,对于大型客户及存在良好发展潜力的优质客户,一般采取直接销售的方式保证与优质客户之间实现直接对接、直接沟通,更好的响应客户需求。对于中小客户,也通过现货、中短期订单直销及贸易商等多种方式进行销售。 结算模式主要采取款到发货的模式,在收到客户支付款项或票据时安排发货。对于少部分合作期间较长、信用水平较好、风险可控的客户,经内部审核通过后也可适当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周期,并由营销团队进行持续的信用风险评估和款项催收。 (4)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各个应用领域的客户从而获得利润。公司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完善的公用工程配套、规模化生产效应、精细化生产管理等方式,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盈利水平。同时,随着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公司也积极拓展下游化工产品类别,提高产品附加值,从而持续满足下游客户需求,进一步扩大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2、聚酯化纤 (1)生产工艺 公司的涤纶长丝产品主要采取熔体直纺生产工艺和切片纺生产工艺两种方式生产。熔体直纺工艺以聚合物熔体为原料,直接经过纺丝工艺生产涤纶长丝,可降低物料损耗及能耗,适合规模化生产长丝产品。切片纺工艺采用聚酯切片干燥和再熔融方式生产长丝产品,具有开工灵活的特点,适用于研发新产品和小批量生产拥有高附加值的功能性、差异化化纤产品,如再生纤维、双组份弹性纤维及海岛丝等产品。 (2)采购模式 原生丝主要原材料为PTA和MEG,再生丝主要原材料为塑料瓶片。公司建立健全采购流程,并严格按照采购流程进行采购。 基于对宏观经济及市场情况的判断,综合合格供应商的报价情况、结算模式等因素,凭借自身的规模优势,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长期框架协议,一般采用月度定价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同时,根据生产计划进行微调,通过增加临时订单作为对长期协议采购方式的有益补充。 (3)销售模式及结算模式 产品销售区域以国内市场为主,同时向包括韩国、土耳其、越南、巴基斯坦、意大利等 30 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 内销业务采用直销方式,通过统一的销售平台实现对外销售,一般采用款到发货的结算模式,对于少量采购量大、信用好的内销客户以及外销客户会给予一定的信用账期。统一的销售平台与重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签订长期框架合同,并根据市场行情以每日报价进行结算。 外销业务亦采用直销方式,主要由外贸部门统一对外销售。境外客户以邮件形式进行询价沟通,公司向其报价,在双方确认价格之后签订合同。海外销售主要采用以信用证为主、电汇和托收结算为补充的收款方式,回款的安全性能够得到保证。 (4)盈利模式 通过采购 PTA、MEG 或者塑料瓶片等原材料加工为涤纶长丝产品,并将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用于生产纺织品的形式实现盈利。公司通过规模化生产和精细化管理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提高产品功能化率、差异化率,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盈利水平。 (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举措 2022 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公司锚定 1+N 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上下一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推进产业发展和提升绿色安全齐头并进,在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盛虹速度、盛虹品质,主业结构更趋优化,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战略的实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8.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665.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7.01亿元。 1、核心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前瞻性项目持续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产业增长结构,加快全产业链战略布局,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1)夯实基础原料保障平台 2022年12月,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常减压、芳烃、乙烯及下游化工品等装置相继全面投产,顺利打通全流程,可以为下游新能源新材料、高性能化学品生产提供规模化、低成本、丰富的原材料,进一步巩固竞争优势。2022 年 4 月,斯尔邦石化 70 万吨/年丙烷脱氢(PDH)装置一次性开车成功,实现“甲醇制烯烃”和“丙烷脱氢制丙烯”优势互补,可以根据甲醇和丙烷的市场行情,灵活调整 MTO 和 PDH 装置产能,进一步降本增效。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斯尔邦丙烷产业链项目的全面投产,标志着公司“油、煤、气”三大核心原料平台全面成型,为后续深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筑牢了产业基础。 (2)打造全球最大光伏胶膜原料生产基地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光伏新能源被普遍认为是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作为生产光伏封装胶膜的核心原材料,光伏级EVA和POE直接决定着组件的寿命。由于光伏级EVA和POE生产壁垒高、扩产周期长、转产限制多,国内能够生产光伏级EVA和POE的企业屈指可数。2022年9月,斯尔邦石化800吨/年POE中试装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斯尔邦石化成为全国唯一同时具备光伏级EVA和POE自主生产技术的企业。 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百万吨级EVA”战略目标,同时规划建设30万吨/年POE及20万吨/年α-烯烃工业化装置。公司将通过 EVA 与 POE 双线并进,横向覆盖、链式延伸的光伏材料全产业链布局,朝着“打造全球最大的光伏膜材料产业基地”目标加速迈进。 (3)深度布局新材料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利用现有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继续加大产业链投资,拓展下游材料业务高端应用,不断向新材料领域布局。主要项目如下: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斯尔邦石化 2 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项目于 2022 年底投产。 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盛虹炼化 2#乙二醇+苯酚/丙酮项目,包括 10/90 万吨/年乙二醇装置和40/2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于2023年3月投产。 POSM 及多元醇项目: 虹威化工 POSM 及多元醇项目,包括 50.8 万吨/年乙苯装置、20/45 万吨/年POSM装置、11.25万吨/年PPG装置、2.5万吨/年POP装置。报告期内项目已开工建设。 可降解塑料项目:虹科新材料可降解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包括 34 万吨/年顺酐装置,30 万吨/年 BDO 装置和18万吨/年 PBAT 装置。截至报告期末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磷酸铁锂项目:海格斯新能源配套原料及磷酸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项目,包括 180 万吨/年选矿装置、50万吨/年磷酸铁装置、30万吨/年磷酸铁锂装置等。截至报告期末尚处于项目前期阶段。 2、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机制,助力公司发展 (1)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推进全球化战略 证券交易所截至2022年底最大全球存托凭证发行规模。 本次 GDR 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公司利用国际资本市场,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GDR 的成功发行将帮助公司进行境内外新能源新材料业务的拓展及收购,助力实现海外业务和资产的布局。 (2)完成配套融资募集,保障重点项目进程 2022年7月,公司募集配套资金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67亿股,募集资金40.89亿元。 配套融资募集工作的顺利完成,有效地补充了公司的流动资金,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金结构,保障重点建设项目按期有序推进。 (3)完善公司治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 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要求,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公平披露的基础上,公司充分开展与投资者的互动交流工作,加强与投资者沟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公司的最新近况,帮助投资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公司的价值。 3、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完善激励机制 公司建立全新人才战略规划,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把战略布局和人才布局相统一,面向前沿技术攻关,并结合与国际一流高校、大院大所的外部资源合作,探索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和使用机制。 在业务和管理人才建设上,强化“内培外引、梯队优化、提前储备”,对外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对内完善培训体系、晋升体系和评价体系,打造“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一流平台。 报告期内,为贯彻实施公司的人才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公司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和保留优秀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提高公司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公司年内连续两次推出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4、重塑企业文化,促进公司战略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重塑企业文化,确定“为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提供创新化学及新材料”的企业愿景,“践行卓越 引领未来——为客户提供高价值,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卓越成长并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使命,“安全,诚信,创新,超越”的价值观。公司将围绕全新的企业文化,积极推进公司发展战略,打造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5、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组织架构 为进一步发挥业务协同优势,实现资源、客户共享,优化销售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公司调整石化板块的组织架构,由石化产业集团对盛虹炼化、斯尔邦石化、虹港石化统一调度,统筹管理,进一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未来依托盛虹炼化平台强大的基础原料供应能力,叠加斯尔邦石化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强大的研发能力与生产能力,将打造具有“强大基础原材料保障能力、世界领先的科研与创新能力、世界一流的新能源新材料供应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团。 6、启动ESG体系搭建,构建绿色安全环保和谐企业 公司坚持“生态立企、安全为先”,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启动环境、社会和管治(ESG)管理体系及指标体系搭建工作,聚焦绿色安全发展关键技术创新,探索节能降碳、协同增效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筑牢安全绿色根基、打造循环经济模式,全力构建安全、低碳、循环的可持续发展。 7、加快技术创新系统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为加快基础研究、工艺开发、工业化、产业化和产品应用开发于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公司瞄准技术前沿、定位高端产品,积极打造创新平台,继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之后,又相继成立了盛虹石化创新中心和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材料的产业转型升级。 公司按照高标准开发了“虹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集成重大危险源监测、安全风险分区等系统功能,是覆盖全流程的五位一体综合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虹云”智慧管理平台成功获选 GIIC工业数字化暨 UNIDO Global Call 2022 中国代表案例,被推荐为“全球工业数字化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 (五)公司所属的行业地位 公司所处的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行业属于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行业波动主要受上游原材料、产品供给和下游产品市场等因素影响。 1、炼化板块 盛虹炼化是国内三大民营炼化企业之一,拥有国内1600万吨/年单套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蒸馏装置、蜡油加氢裂化装置、全球规模最大的单系列对二甲苯装置;国内规模总量最大的3×31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等多项“第一”。此外本项目采用的320万吨/年沸腾床渣油加氢装置、320 万吨/年柴油加氢裂化装置、280 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4×15 万吨/年硫磺回收装置也均属于国内规模较大的装置。工艺装置规模及设备的大型化,带来设备效率相应提高,有利于能量的回收和综合利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新能源新材料板块 斯尔邦石化拥有 240 万吨/年 MTO 装置(以甲醇计),为全球单套最大的醇基多联产装置。在下游的高端烯烃衍生物中,斯尔邦石化拥有 EVA 产能 30 万吨/年,主要用于生产光伏级 EVA。经过多年研发,斯尔邦石化开发出多种牌号的光伏级 EVA,产品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截至报告期末,斯尔邦石化光伏级EVA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产品质量受到下游客户的充分认可,已经覆盖了国内众多光伏胶膜领域的头部企业。 斯尔邦石化拥有丙烯腈产能78万吨/年,丙烯腈下游广泛用于生产ABS、聚丙烯酰胺、尼龙66、碳纤维等产品。斯尔邦石化的丙烯腈产品质量稳定且优异,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主流碳纤维企业的主要原料供应商,截至报告期末产能位居国内第一。 3、聚酯化纤板块 公司拥有涤纶长丝年产能310 万吨,差别化率超过90%。公司高附加值长丝产品以高端产品DTY为主,DTY 产能全球第一。公司也是全球领先的全消光系列纤维生产商和细旦差别化纤维生产商。同时,公司还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PTT聚酯纤维产业链等。 公司再生聚酯纤维产能超30万吨/年,聚酯再生纤维产能居于全球行业前列。公司通过专项技术攻关,率先投产自主研发的由废旧塑料瓶片到纺丝的熔体直纺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公司再生纤维已经通过全球回收标准GRS认证,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在差异化和高性能化纤产品上的研发和生产。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单位:元/吨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 □适用 ?不适用 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 参见本章节之“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三、核心竞争力分析”部分内容介绍。 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 参见本章节之“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部分介绍。 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完成PTA一期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2月9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正式批复。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丁二烯装置1-丁烯分离改造项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3月11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800吨/年POE中试装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6月13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2万吨/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6月13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虹威化工有限公司完成POSM及多元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8月10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盛虹炼化(连云港)有限公司完成25万吨每年二氧化碳回收提纯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08月29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国望高科纤维(宿迁)有限公司完成PET酯化废水预处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报批,并于2022年10月19日获得宿迁市生态环境局的批复。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CO2制绿色甲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11月28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虹景新材料有限公司完成20万吨/年光伏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报批,并于2022年12月26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10万吨/年丁腈胶乳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2年12月30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斯尔邦石化有限公司完成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批,并于2023年3月24日获得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连云港徐圩新区)环境保护局的批复。 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完成240万吨/年精对苯二甲酸(PTA)三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进入审批流程。 江苏虹港石化有限公司完成聚酯新材料项目及公用工程设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进入审批流程。 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原料及磷铁、磷酸铁锂新能源材料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正在编制中。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适用 ?不适用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根据所在行业及主要产品的生产经营需要持有的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均在有效期内。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在现有政策不发生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不存在相关批复、许可、资质有效期 届满后不能通过复审的风险。同时,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将根据相关政策的变化情况积极主动进行调整,以确保能够持续 符合相关批复、许可、资质的续期条件。 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 ?是 □否 公司主要从国外进口原油、轻烃等作为原材料,供应商稳定可靠,炼油产能设计1600万吨/年,生产出来的产品以国内市场销售为主,国家税收政策稳定,生产销售稳定持续。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板块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交汇 点城市连云港,具有优越的港口资源,拥有江苏首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以及4个5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可满足80 余种液体化工品及油品的储存、运输,依托集团基础物流设施,可实现产品船运、汽运、多式联运三种形式发运。园区 配套总罐容超500万立方米。 从事化肥行业 □是 ?否 从事农药行业 □是 ?否 从事氯碱、纯碱行业 □是 ?否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业布局超前优势 公司在石化及化工新材料、聚酯化纤领域深耕多年,已形成烯烃、芳烃“双链”并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国内独特的具备“油头、煤头、气头”全覆盖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战略性地选择小油头大化工路径,以“少油多化,分子炼油”为理念,完全符合目前石油炼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同时,盛虹炼化作为基础原料平台,具备向下游精细化工行业“强链、延链、补链”的天然先发优势,公司亦将顺势构建“1”个核心平台+“N”个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生物技术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1+N”新格局。 (二)创新驱动发展优势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斯尔邦石化深耕化工新材料行业 10 余年,具备多年的烯烃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与管理经验,现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精细化工及新材料龙头企业。目前,斯尔邦石化是国内最大的丙烯腈生产商,也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级 EVA 供应商,多项新技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其中斯尔邦石化开发的光伏级 EVA,经中国石油和化工联合会成果鉴定,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聚酯化纤板块重要经营主体国望高科、盛虹纤维、港虹纤维、苏震生物和中鲈科技等化纤企业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多年来十分注重民用涤纶长丝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工作,在多种功能性纤维生产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先后攻克了超细纤维技术壁垒,建成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可再生 PTT 聚酯、纤维产业链等;率先投产了完全自主研发的以废旧塑料瓶片为原料的熔体直纺生产线,不仅实现了废旧塑料的循环再利用,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导向,公司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斯尔邦石化与冰岛碳循环国际公司共建全球首条“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绿色甲醇—新能源材料”产业链项目。项目将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制甲醇,经过上下游一体化装置的深度加工,最终产出 2 万吨光伏级 EVA 树脂,探索出一条“变碳为宝”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此外,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先后设立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盛虹石化创新中心和 盛虹先进材料研究院,不断向下游高端新能源新材料进行研发拓展。 通过科技创新,公司在产品、工艺、装备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截至报告期末,拥有 34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6项、285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 (三)差异化竞争优势 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公司的基础原料平台,具有目前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常减压装置、国内油 化比最优的优势。项目达产后,炼化间物料优化互供,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降低成品油收率,将成品 油产量降至约 31%,化工品占比达到 69%,下游产品包括乙烯、丙烯、混合二甲苯、丙烷、异丁烷、异 戊烷等,在产品结构及成本上具有行业竞争力。 斯尔邦石化是公司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生产基地,具有成功运营烯烃大化工项目的经验优势。已 投入运转的MTO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240 万吨/年(以甲醇计),单体规模位居全球已建成MTO装置前 列,配套的丙烯腈、MMA、EVA、EO 及衍生物等装置产能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对区域产品定价具有一定 市场影响力。 在聚酯化纤领域,公司秉承“不搞重复建设、不做常规产品、不采用常规生产技术”思路,根植 错位竞争战略,主攻超细纤维、差别化功能性纤维的开发和生产,产品差别化率超过 90%,以高端 DTY 产品为主,重点发展再生纤维绿色低碳产品,有效规避常规化纤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 (四)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炼化、聚酯、精细化工自我配套率高,盛虹炼化一体化装置投产后,聚酯化纤上游 PX 和乙二 醇原料将实现自供,上下游产品结构十分合理;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园区内石化企业及公司下游产品对 炼化产品消化比例高,区域、产品和生产工艺的高效协同与配套优势带来了成本优势。未来,炼化、聚 酯及新能源新材料板块充分联动、协同发展高性能、高附加值材料及其改性应用,为产业链进一步向下 游协同延伸提供广阔可能性。 (五)区位优势 公司石化及化工新材料业务位于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位于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是国内七大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并列入了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连云港地区气头,加工进口原油具有得天独厚的海运优势,运输成本低,具有显著区位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本章节“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