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华测导航(300627):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8日 13:07:30 中财网

原标题:华测导航:2022年年度报告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10

2023年 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赵延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高占武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诚刚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年度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所列示的主要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 2022年度权益分派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7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7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盖章的 2022年年度报告原件。

(五)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华测导航、公司、本公司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期2022年 1月 1日至 2022年 12月 31日
《公司法》、《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北斗、BDS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是 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 统。
GPS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 和维护,可为地球表面绝大部分地区(98%)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 高精度时间标准的卫星定位系统。
GLONAS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前苏 联在总结第一代卫星导航系统 CICADA的基础上,吸收美国 GPS系统 的部分经验,自 1982年 10月 12日开始发射的第二代导航卫星系统。
Galileo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是由欧共体发起,旨在建立一个由欧盟运行、管理 并控制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GNSS全称为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全球导 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 三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卫星导航定位利用空间卫星对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
惯性导航/INS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的缩写,惯性导航或惯性导航系统。是一种自 助式导航方法,使用加速计和陀螺仪来测量载体的加速度和角速度,从 而独立给出载体的速度、姿态和位置信息,自主地完成定位与导航任 务,但定位误差会随时间的延续不断增大,长时间的导航时需要提供校 正用的外部信息。
组合导航综合卫星导航、惯性导航等各种导航设备,由监视器和计算机进行控制 的导航系统。惯导系统能不受外界干扰,但误差会随时间累积;卫星导 航系统定位和测速精度较高,但其信号有可能中断或受干扰,造成短时 间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因此,将卫星导航、惯性导航优势互补,组成 组合导航系统,能够提供连续的、高精度的导航信息(位置、速度和姿 态),满足长时间、高精度、高可靠性导航应用需求,是实现无人车、 无人船、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等自主导航的重要手段,也是导航技术未 来的重点发展方向。
高精度应用差分定位等技术以达到优于米级的卫星定位精度。
RTK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基于 GNSS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 法,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 厘米级精度。
PPP-RTKPPP-RTK(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Real-time kinematic),精密单点定 位。通过施加区域参考网电离层对流层等约束,最快可以在几秒钟之内 实现模糊度的可靠固定,可以很好的克服传统 PPP收敛缓慢的问题。
广域增强服务系统卫星导航定位在无增强系统的辅助下,定位精度通常为米级,需要使用 增强系统实现厘米级等高精度定位。广域增强服务系统指面向全球、大 洲、国家等,通过卫星或者网络提供大范围增强信息的服务系统,以实 现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结果。同时,还可以服务没有网络覆盖的户外区 域,比如海洋、森林、沙漠等。
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的英文缩写,为用户提供高精 度定位服务的连续运行卫星定位参考站网络系统,通过网络互联构成的 新一代网络化 GNSS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向各级测绘用户提 供高精度、连续的空间基准,还可向导航、授时、灾害防治等部门提供 各种数据服务,同时还可为工程建设、交通、气象、环境、抢险救灾等 社会各行业提供迅速、可靠、有效的信息服务。
SWAS公司自主研发的广域增强服务系统名称(Satellite-based Wide-area Augmentation System )
基带芯片用来合成即将发射的基带信号,或对接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解码的芯 片。基带算法是影响定位精度的核心因素之一。
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的缩写,惯性测量单元。是惯性导航系统重要 组成部分,是测量物体三轴姿态角(或角速率)以及加速度的装置,主 要由加速度计和陀螺组成。加速度计检测加速度信号,陀螺检测角速度 信号,测量出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体 的姿态。
板卡可接收处理 GNSS信号、直接用于 GNSS用户终端制造的基础集成电路 板。
接收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接收的核心设备,通常有天 线、射频前端、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和导航定位解算等四个组成部分。接 收机所获得的 GNSS观测量的精确度对卫星导航定位精确度具有重要影 响。GNSS接收机主要分为导航型接收机、测量型接收机、授时型接收 机等。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通过由传感器所发出的激光来测定传感器与目标物之间 距离的主动遥感技术,属于新型测量技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快 速测量复杂空间场景的物体,精准、快速、高效地形成点云数据、三维 模型等三维空间信息数据。按运载平台分,常见的有机载激光雷达、车 载激光雷达、手持激光雷达等。
全息信息又称多维信息或立体信息。通过多传感器等采集方式,多渠道、多视 角、多侧面收集编写而成的信息,具体内容包括三维空间坐标、影像、 属性等多源信息。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的英文缩写,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 空间数据库为基础,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 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智能时空信息基于时间和位置的属性、关系、状态等时空信息集合,包括定位、授时 及其应用能力,可服务于智慧城市、智能驾驶、智慧物联网、公共服务 等领域。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华测导航股票代码300627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华测导航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anghai Huace Navigation Technology L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赵延平  
注册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高泾路 599号 C座(一照多址企业)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201702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不适用  
办公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 577号华测时空智能产业园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1706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huace.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孙梦婷田雪
联系地址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 577号华测时空 智能产业园 C座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 577号华测时空 智能产业园 C座
电话021-64950939021-64950939
传真021-64851208021-6485120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 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上海市青浦区崧盈路 577号华测时空智能产业园 C座 证券 部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 61号 4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唐国骏、邱礼勤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方正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 公司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 10号兆泰国际中心 A座 15- 19层许亚东、曹方义2021年 7月 9日至 2023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其他原因

 2022年2021年 本年比上年增 减2020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 (元)2,236,246,839. 701,903,178,166. 891,903,178,166. 8917.50%1,409,525,873. 171,409,525,873. 17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361,113,020.21294,336,487.57294,336,487.5722.69%196,940,811.17196,940,811.17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元)283,927,988.93230,297,776.81230,297,776.8123.29%150,350,213.31150,350,213.31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353,687,327.38271,452,094.47271,452,094.4730.29%231,157,579.40231,157,579.40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6810.8210.58616.21%0.5840.417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6740.8110.57916.41%0.5770.412
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15.30%17.82%17.82%-2.52%18.50%18.50%
 2022年末2021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 末增减2020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资产总额 (元)4,017,559,716. 163,396,365,661. 193,396,365,661. 1918.29%1,924,036,256. 361,924,036,256. 36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 产(元)2,532,530,754. 042,189,365,512. 492,189,365,512. 4915.67%1,085,390,421. 261,085,390,421. 26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0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0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6745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22,343,611.90506,212,187.75520,781,925.40786,909,114.6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66,726,152.2368,111,638.2185,841,164.15140,434,065.6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50,236,512.3343,305,102.2666,806,021.41123,580,352.9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12,020,284.75-83,264,302.40111,830,331.60537,141,582.93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4,755,629.84-3,333,190.18-193,350.90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68,213,672.6963,870,170.2957,580,856.93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 资产的损益15,016,348.583,045,986.57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 的投资收益-7,132,401.6210,142,735.68524,368.27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048,098.08-352,650.07-1,895,625.9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 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471,527.17311,278.18152,327.34 
减:所得税影响额10,066,760.019,191,601.868,370,844.45 
少数股东权益影 响额(税后)121,083.45454,017.851,207,133.34 
合计77,185,031.2864,038,710.7646,590,597.8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卫星导航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为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全天候的精准时空信息服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越来越渗透到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如果没有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国家信息安全将缺少可靠的保障。目前,世界上成熟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美国的 GPS系统、俄罗斯的 GLONASS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欧洲的 Galileo系统。除此之外,还有日本准天顶系统(QZ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两个区域卫星导航系统。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指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位置、速度及时间等信息来完成各种目标的定位、导航、监督和管理的技术。基于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卫星导航系统开拓了移动位置服务等全新的信息服务领域,并迅速发展出以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1、产业规模与发展态势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产业
根据欧盟航天计划机构(以下简称“EUSPA”)2022年发布的《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地球观测”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报告)》,全球 GNSS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从 2021年到 2031年,GNSS设备的年出货量预计将从 18亿台增长到 25亿台,到 2031年,将有超过 100亿台 GNSS设备(该报告所指“GNSS设备”含智能手机、汽车、航空、精准农业系统、搜索和救援设备等)投入世界各地使用。2021年至 2031年,预计全球 GNSS下游市场收入(涵盖设备销售和服务相关收入)将以9.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到 2031年达到 4,920亿欧元,其中超过 82%的收入将由增值服务和增强服务产生(即 2031年为 4,050亿欧元),除了消费者解决方案、 旅游与健康、道路与汽车等大众细分市场占据主导份额外,农业、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以及基础设施等专业市场将成为全球 GNSS收入的主要增量贡献行业。

2)中国高精度导航定位市场
①产业稳步增长,带动关联产业快速发展
从国内市场来看,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 4,690亿元人民币,较 2020年增长16.2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约 12.28%,达到 1,454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 31%,增速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18.20%,达到 3,236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 69%。

2021年高精度市场持续发展,国内厘米级应用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年内总出货量超过 120万片,主要应用场景包括无人机、农机自动驾驶、智慧施工、测绘仪器、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和物联网等,高精度应用明显呈现泛在化和规模化趋势。高精度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从 2010年的 11亿元人民币已快速增长到 2021年的 151.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 24.5%。

②掌握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竞争力日益提高
国内以北斗为核心的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创新持续活跃,国产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进一步取得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截至 2021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超过 2亿片,季度出货量突破 1,000万片,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 12亿台/套(含智能手机)。2021年,国内厘米级应用北斗高精度芯片、模块和板卡的总出货量持续增长,达到 120万片,伴随芯片等基础产品技术的持续突破,国内建立并实施了北斗基础产品质量认证制度。随着我国卫星导航技术的不断成熟,已形成一定的成本优势,价格呈现出稳中趋降的趋势,产品竞争力日益提高。这将吸引更多需要使用专业 GNSS接收机的最终用户进入市场,有助于北斗系统与其他产业融合,激活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③行业应用进一步拓宽和深化
新基建、交通、能源、水利等在内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北斗应用的需求持续释放,北斗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农业及水利、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场景,正在不断形成新的细分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总体市场规模。2021年,随着北斗在大众、交通、农业、电力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应用,正在形成一系列新兴数字化应用场景。

2、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所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或区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基本为米级,高精度定位通过部署多星座和多频接收机以及利用 RTK、PPP、SBAS、CORS或其组合技术,减小导航系统定位误差,实现分米级、厘米级、毫米级的定位精度,以满足测绘、精准农业、数字施工、应急监测等成熟产业和自动驾驶、智慧城市、无人智能等新兴产业的高精度定位需求的应用场景。卫星导航系统商业应用的价值大小与定位精度密切相关,高精度定位被认为是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中利润最为丰厚的细分领域。近年来,高精度导航定位领域呈现出几个明显的发展态势:
1)高精度导航定位正逐步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并渗入众多新兴市场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推进,传统产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巨大浪潮。当前,高精度定位技术与各项智能信息技术广泛结合,以“北斗+智能化”的方式,逐步渗入交通、物流等新兴市场,可以预见,未来两三年,伴随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和智慧政务等数字应用场景的发展,GNSS与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必将极大赋能传统行业领域,形成数字化发展革新,从而催生出更广阔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大市场。

以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航天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已取得长足进步,测绘地理信息自身技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测量测绘在技术手段、工作范围、工作内容等方面均有了更丰富的内涵,逐步向数字化测绘、智能化测绘等新型测绘方向发展。(1)从工作范围来看,将从陆地拓展到海洋、从国内拓展到全球、从地上拓展到地下,实现全球覆盖、海陆兼顾。(2)从技术手段来看,需要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的协同观测系统,建立与数字化测绘、智能化测绘相适应的泛测绘与移动测绘技术装备能力,保障空间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存储、分析、服务等方面的需要。

(3)从工作内容来看,要求从基础测绘拓展到地理国情监测、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应急测绘服务等,实现多源融合、联动更新,逐步从分比例尺的基础测绘向多要素时空地理信息系统的转变。

2)卫星导航定位与多种技术融合,实现多源融合定位
多源融合定位采用多种定位源共同实现定位服务,能够将包括卫星定位、无线通信信号定位以及机器视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定位等相关定位手段进行融合,得到最佳的融合定位结果。机器视觉导航通过摄像机获取的图像信息,经过分析处理可以得到位置与姿态信息,做出相应的路径规划;雨雪等恶劣天气情形下能够维持稳定,通过相应波段的有指向性的毫米波反射,实现远距离感知与探测。

综合使用激光雷达、视觉、毫米波雷达等多类导航传感器,能够提升无人车、无人船、无人机、移动机器人等在复杂环境下对环境探测与识别的准确性,对实现自动控制和自动驾驶具有重要作用。

3)国内厂商已基本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提升,逐步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 随着北斗系统自主建设的推进,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核心技术研发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已掌握自主可控的高精度卫星导航装备核心技术,在 GNSS芯片、高精度导航定位板卡、激光头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环节已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2020年,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首次登上珠峰峰顶,测量登山队员使用华测导航研制的高精度定位装备通过北斗卫星系统进行珠峰高程测量,这意味着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装备技术水平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我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国内厂商在核心技术自主化的发展中崛起,产品性价比优势渐显,品牌知名度、客户认可度及市场份额不断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国内企业在海外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在全球 GNSS市场中的份额将持续提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业务概述
自 2003年成立以来,公司始终聚焦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相关的核心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制造、集成和产业化,不断拓展多行业应用,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是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

公司秉承“用精准时空信息构建智能世界”的愿景,围绕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核心,逐步构建起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两大核心技术护城河,并逐步打造公司各类高精度定位导航智能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在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等应用板块的竞争力。

(二)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
1、高精度导航定位核心技术
公司以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探索,已经形成有技术壁垒的核心算法能力,具备高精度 GNSS算法、三维点云与航测、GNSS信号处理与芯片化、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控制等完整算法技术能力。

公司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高度重视科研,迄今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 7项,拥有已授权自主知识产权 600余项,是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设有国家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并建立了上海市北斗智能网络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公司参与的项目收获了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项、二等奖 1项,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白金奖 1项。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国家发改委北斗产业化重大工程关键核心技术产品攻关项目《北斗三号工业级高集成度增强 SoC芯片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工程》、工信部高质量发展专项(电子信息类)《用于无人机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模组》等。

2、两大基础平台
1)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
公司以高精度导航定位算法核心技术为基础,经过多年探索,已经形成了较完备的、以高精度GNSS芯片、板卡、模组、天线等基础器件为主的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公司拥有数万个典型用户场景的实测数据,不断打磨核心算法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构筑核心技术壁垒,同时打造基础器件的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持续保持产品竞争力。

截至目前,公司已经研发并量产了高精度 GNSS基带芯片“璇玑”、多款高精度 GNSS板卡、模组、天线等基础器件,实现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将进一步投入高精度 GNSS核心芯片的研发,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

2)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
卫星导航定位在无增强系统的辅助下,定位精度通常为米级,需要使用增强系统实现毫米/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星基增强系统和地基增强系统都是对卫星导航定位的增强手段,目的都是提高定位、导航、授时的精度。

公司攻坚 SWAS广域增强系统核心算法和打造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的基础设施,构建全球卫星导航定位解算平台,面向全球客户提供精准可靠安全的位置增强服务和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取得了大地测量甲级测绘资质证书,通过自建国内高密度基准站网,搭配 CORS服务算法,实现云、网、端同源,大大提升终端产品的使用体验,同时也面向行业其他用户提供 CORS账号服务。

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除满足测量测绘、位移监测、精准农业、国土资源调查、智慧城市管理等对高精度定位需求的服务外,还能覆盖海洋、沙漠等地基增强系统难以覆盖的区域,实现空地一体化增强服务,未来,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还将为自动驾驶车、各类机器人等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打造行业生态链。

3、行业应用板块
公司多源融合的高精度定位技术目前主要应用在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四大板块。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逐渐落地,同时高精度定位技术随着应用推广也愈发成熟,产品化成本越来越低,高精度位置信息的需求也将逐步起量,未来,公司将不断探索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在更多行业和场景的应用。

1)建筑与基建板块
建筑与基建历来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进行了持续改革,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环境要求、科技发展、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驱动下,建筑施工开始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走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也为建筑施工产业升级带来新的方向。

公司基于多种高精度导航定位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为建筑、工程、施工等行业客户的勘测、设计、施工、运维环节的工作,提供高精度位置信息。

基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融合惯性导航、视觉、AI、AR、图像识别等技术,公司开发了高精度接收机智能装备,搭配以系列作业软件、云服务等平台,实现更高效率、更高精度的单点测量与定位,为建筑施工的全流程提供精准的单点定位。

针对施工自动化,公司研发了平地机自动控制系统、路面信息化管理系统、智能压实系统、挖机引导系统等解决方案,采用卫惯组合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对施工机械进行精准引导和控制,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同时采集施工过程数据并实时上传智慧施工管理平台,结合数据分析技术,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对施工过程进行引导、管理和预警。

同时,公司还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开发了效率更高的三维数据采集智能装备,可以深入到复杂的现场环境进行扫描,实现各种大型的、复杂的、不规则、标准或非标准的实体或实景三维数据完整的采集,进而快速构建出实体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数据,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2022年,公司在建筑与基建领域的优势逐渐提升:
(i)向市场推出了“视觉 RTK”高精度接收机智能装备,惯性导航与卫星定位融合解算,提升了数据质量,突破了在复杂测量场景、无网络场景下的作业问题,同时,公司还推出了测地通软件Landstar8.0,采用公司自研图形引擎,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大大提升作业效率,产品及解决方案竞争力行业领先。2022年,公司高精度接收机智能装备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国际市场仍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ii)向市场推广“TCF900桩基施工质量管理系统”,在多个铁路项目上得以应用;推出了“TX63挖掘机 3D引导系统”,帮助矿山、公路、铁路、机场、水利及市政等工程客户实时计算出挖掘机铲斗的三维坐标,并根据三维设计图纸进行引导挖掘,帮助施工客户更好地把控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公司将在国际市场上加强施工自动化产品推广,在建筑与基建行业覆盖更多业务领域。

我们主要通过经销商网络及施工业务合作伙伴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高精度智能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通过领先市场的创新产品、差异化功能、覆盖全球的专业的服务网络等逐步构建独特竞争力。

2)地理空间信息板块
地理空间信息产业,是现代测绘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包括传统测量测绘产业、GIS(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定位与导航产业、航空航天遥感产业的专业应用,还包括 LBS(基于位置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和各类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公司通过测量装备组合,为测量测绘工作的客户提供了高效的方案。

基于高精度 GNSS+INS+激光雷达+无人飞控技术,公司开发了搭载于移动载体之上集成多源传感器用以获取空间三维信息的设备,包括多平台激光雷达、点云预处理软件、点云后处理软件等及航测无人机产品,可以获取不同大小场景的空间全要素信息,强化对各类模拟状况的分析及三维可视化管理,有效提升运维水平和效率,实现数据采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公司的三维智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空间数字底座的建设、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数据获取,以及国土调查、勘测、智慧城市等应用领域所需空间数据智能化获取,构建实景三维城市。

基于高精度 GNSS+INS+无人船控技术,结合了通信、雷达避障、视觉测距等技术,开发了以无人船为载体,搭载测深仪、声纳、多波束、激光扫描仪等传感器设备的水下、水上测绘解决方案,成为水文测验、洪水应急监测的市场首选,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水文站的流量监测,水上水下地形测绘等项目,致力于“让水域探测走向无人化”。

报告期内,公司在地理空间信息领域取得了良好的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成果: (i)公司持续坚定地对高精度激光雷达、组合导航、SLAM、摄影测量、无人飞控相关技术投入,掌握完全自主可控的实景三维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对获取的多源数据,研发实现海量点云多层次信息提取、数据渲染封装、三维空间信息提取与标准化,达到三维全景数据全流程半自动化处理,提升现有人工作业的工作效率。2022年,公司突破了激光头技术,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长距高精度激光雷达AU20,具有较高的系统精度,多平台作业,采集效率高,性价比高,截至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推广效果。2022年,公司参与共建的智慧城市信息模型与服务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综合论证,该创新中心定位智慧城市多模态感知技术和设备研发,致力于聚焦行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内在机理,提高多元场景认知能力;创新共性技术,解决智慧城市信息模型的构建、分析与应用难题;打造智慧城市时空底座,实现智慧城市 CIM+持续跨越等。

(ii)凭借无人船产品领先的性能优势,公司的无人船等海洋测绘产品、解决方案在各大水文局、水利水电单位、涉水测绘单位等完成快速推广。2022年,公司推出了全新智能测绘无人船“华微 3号Pro”,搭载测深仪等多种传感器,实现安全、智能的水域测绘。2022年,公司无人船参与第 38次南极科考,所测水下地形数据为南极冰川、冰湖科考提供高精度的数据支撑,辅助决策。

近年来,随着 5G、云计算、大数据、AR、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和北斗三代的全球组网完成,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催生了更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与地理信息产业一同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与新产业融合发展是地理信息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也是新时代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几年,公司的无人船测绘、三维智能测绘业务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将不断提升其产品竞争力,同时加大其在国内、国际市场的推广,把握测量测绘转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机会,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全球市场地位。

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地理空间信息领域新的技术应用,将高精度智能装备与视觉识别、AR、云计算等技术有机结合,深挖用户痛点,推出华测云服务、广域增强服务等,使时空信息资源与新技术更好地融合,促进地理空间信息产业发展。

3)资源与公共事业板块
资源与公共事业主要系公司为农业、林业和公共事业的客户提供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

公司依托机械自动控制技术、高精度组合导航算法等核心技术,基于 GNSS组合导航定位技术,针对农业机械高精度导航及自动控制专业市场领域应用环境设计,满足农机作业的通用性要求,开发出北斗农机自动导航控制系统、卫星平地系统、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土地整平解决方案、智能喷雾控制解决方案等,实现智能作业机械集成和多机作业远程交互与共享,提升农业作业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提供作业决策支持等。凭借在精准农业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已牵头或参与起草农机导航国家标准 2项,“领航员 NX100”产品获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首届空间信息产业暨北斗导航技术应用展产品金奖。

基于物联网+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核心技术,公司开发了针对不同行业应用的位移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可全天候、全天时获取被监测对象的三维形变、裂缝、降雨量等感知数据,基于信息化平台、监测物联网平台进行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可视化管理。产品融合了无线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岩土传感器技术等,集成综合供电、避雷等辅助系统,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矿山安全、交通边坡监测、水利水电监测、应急监测和建筑形变监测等。

报告期内,随着资源与公共事业的市场增长,公司在该行业取得了良好进展: (i)农机自动驾驶产品以好用、便宜、持续领先等优势获得了大量用户好评,并在 2022年实现了快速推广,巩固了公司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同时,公司也参与了无人农场实践项目,融合北斗卫星定位、自动控制、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对传统农机具的智能化升级改造,实现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等关键作业流程的少人化、无人化作业,同时配套云平台的监管调度、统计分析和实时遥控,“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2022年,公司研制的农机自动导航产品登上国际权威杂志《GPS World》封面。

近年来,农业自动化市场快速增长起量,公司识别和把握市场机会,实现了农机自动驾驶业务的快速增长。未来,公司也将不断布局探索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构建以导航控制和数据为核心的精准农业生态链系统,实现“让农民少一滴汗水、让土地多一份价值”。

(ii)自 2020年以来,公司大力投入普适型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研发创新,取得一系列应用成果。截至目前,已有数万台设备在全国重点地质灾害防治省份得到规模化应用,共覆盖地质灾害隐患点近万处。

公司参与共建的地质灾害智能监测与风险预警工程技术创新中心通过自然资源部组织的综合论证,作为创新中心共建单位,公司未来将继续发挥好自身产业化能力,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自主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更好地践行“让灾害来得不再突然,用精准监测服务守护每一个家庭”的愿景和使命。

公司积极布局水利监测领域,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在全国实施了千余座水库,安装万套监测设备,为水库的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信息,对水库的安全运行保驾护航。报告期内,公司的表面位移监测系统等产品入选 2022年度《全国水利系统招标产品重点采购目录》。

4)机器人与自动驾驶
公司依托组合导航算法的核心技术优势,开发出了高精度、高动态定位测向测姿接收机等终端,能够为自动驾驶乘用车、无人矿卡、无人集卡、无人接驳、物流机器人、清扫机器人等提供高精度组合导航模组、组合导航板卡、定位测向接收机、便携式组合导航终端、抗震型测量天线等产品,满足自动驾驶、车辆智能监控管理、智能物流等应用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公司已在低速机器人、矿车、港口、物流自动驾驶等领域与阿里巴巴、踏歌智行、西井等公司达成合作。

同时,公司开发的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未来将为各类高精度移动智能装备提供差分信息,打造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2年,公司在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上取得了良好的突破,截至目前,公司已经被指定为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并在报告期内实现批量交付。项目车型量产后,每年收入根据当年实际订单情况进行确认,预计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未来,公司将积极布局车规级芯片、全球 SWAS广域增强系统及持续投入优化核心算法,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核心技术及产品、解决方案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研发投入,围绕高精度定位技术核心,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探索,已经形成有技术壁垒的核心算法能力,具备高精度 GNSS算法、三维点云与航测、GNSS信号处理与芯片化、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控制等完整算法技术能力,打造了物联网与云服务平台、空间信息应用软件、各类解决方案与系统集成等。

公司重点布局了 GNSS芯片、OEM板卡、天线等核心基础部件,进一步提升了高精度 GNSS算法、组合导航、SWAS广域增强、精密定轨等核心技术优势,强化技术实力和夯实技术壁垒。公司已经申请了 850余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 700余项,发明专利 400余项,拥有的已授权自主知识产权 600余项,其中专利 400余项,发明专利百余项,知识产权处于行业前列,形成了一定的领先优势,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由公司研制的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圆满完成 2020珠峰高程测量,彰显了公司国际领先的产品技术实力。

公司注重研发体系规划和建设,在优势知识密集区域吸引人才团队,在国内建立上海、武汉、南京及北京四个研发基地,在海外建立英国研发基地,充分发挥地区的院校人才优势,逐步强化公司在高精度定位导航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二)公司品牌优势
公司作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是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应用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2018年度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信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2021年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2021年度青浦区百强优秀企业”等,并建立了上海市北斗智能网络与装备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公司参与的项目收获了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白金奖一项。公司在科研实力、产品及解决方案竞争力、市场经验及行业排名等方面已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优势
公司自成立至今,专注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秉承“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精准时空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使命,倡导“成就客户、艰苦奋斗、自我批判、开放进取、至诚守信、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服务于行业客户。

公司坚持“以奋斗者为本”,团队领导以身作则,带动整个团队自上而下,持续艰苦奋斗,也让每一个奋斗者都能充分发挥价值,体现价值,实现梦想。同时,公司也坚持“分享”的文化,多次对核心骨干实施股权激励,让每一个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

公司拥有相对完善的研发、生产、市场、运营企业管理体系,并且根据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和市场情况,不断优化调整公司管理运营模式,建立高效的组织体系,更好地支撑公司业务发展。

(四)营销及服务优势
公司已建立了直销与经销并重的全国营销体系,并在海外建立了强大的经销商网络。目前,公司在全国主要省份均拥有销售子公司,并在美国、东南亚等 7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拥有业务能力强、拼搏进取的营销团队,灵活调动资源搭建专业团队为客户提供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为公司市场拓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面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积极应对,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市场拓展策略,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有效增长。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3,624.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6,111.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69%;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8,392.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29%。

1.1 持续投入研发,提升核心技术实力
公司始终以高精度定位技术为核心,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探索,已经形成有技术壁垒的核心算法能力,具备高精度 GNSS算法、三维点云与航测、GNSS信号处理与芯片化、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控制等完整算法技术能力,逐步打造和完善高精度定位芯片技术平台、全球星地一体增强网络服务平台,提高公司的技术壁垒,产品以高精度定位导航智能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为主,逐步构建软件和平台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 40,304.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11%,由于公司投入高精度定位芯片、激光头、乘用车自动驾驶高精度定位产品等多项研发战略项目,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18.02%,仍保持较高水平。

1.2 深耕各行业应用
公司持续探索和深耕高精度定位技术所应用的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朝阳行业,目前所涉及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资源与公共事业、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四大板块均为千亿、万亿元体量的全球市场,随着高精度定位技术不断成熟以及与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融合落地,将会有更多的行业应用需要高精度定位导航及其相关技术、解决方案来替代传统作业。

报告期内,公司在建筑与基建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91,735.49万元,同比增长 6.68%;在地理空间信息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42,202.18万元,同比增长 22.23%;在资源与公共事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79,797.72万元,同比增长 31.07%;在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板块实现营业收入 9,889.30万元,同比增长10.84%。

1.3 全球市场拓展
全球市场拓展是公司重要的市场战略。公司已建立了直销与经销并重的国内营销体系,并在海外建立了强大的经销商网络,可以向海外市场推广高精度定位导航智能装备和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的国外市场实现营业收入 48,749.81万元,同比增长 54.56%;国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 174,874.87万元,同比增长 10.14%。

海外市场巨大,近年来,公司积极寻求海外业务的发展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海外市场仍有很大增长空间,所以公司在不断投入建设海外团队的组织体系、人员专业能力,深入一线,积极响应,争取实现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

1.4 持续提升组织能力和团队能力
2022年,由于宏观环境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积极应对,降本、控费、提质、增效,不断优化组织能力、打造体系优势,实现了良好的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体销售毛利率 56.64%,较上年提升 2.00%。2022年,公司积极采取研发降本,优化设计、自研核心元器件,实现销售毛利率提升,为公司良好运营奠定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 19.97%,较上年下降 2.13%;公司进一步细化经营管理,有效控制费用支出。管理费用率 8.25%,较上年增加 2.15%,主要系股权激励摊销、上海的华测时空智能产业园及武汉的华测时空智能科创园投入使用的折旧摊销等,公司仍积极投资未来,为长期有效增长蓄力。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对营运现金流的管理和控制,重视销售合同质量把控,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5,368.73万元,同比增长 30.29%。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236,246,839.70100%1,903,178,166.89100%17.50%
分行业     
建筑与基建917,354,880.8741.03%859,893,196.0545.18%6.68%
地理空间信息422,021,754.2918.87%345,265,389.7518.14%22.23%
资源与公共事业797,977,236.2335.68%608,799,536.1731.99%31.07%
机器人与自动驾 驶98,892,968.314.42%89,220,044.924.69%10.84%
分产品     
高精度定位装备1,092,889,920.2148.87%1,093,574,642.1257.46%-0.06%
系统应用及解决 方案1,143,356,919.4951.13%809,603,524.7742.54%41.22%
分地区     
国内1,748,748,692.7378.20%1,587,773,510.8783.43%10.14%
国外487,498,146.9721.80%315,404,656.0216.57%54.56%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建筑与基建917,354,880.87350,854,358.5761.75%6.68%4.50%0.80%
地理空间信息422,021,754.29228,025,569.6445.97%22.23%45.13%-8.52%
资源与公共事 业797,977,236.23336,527,633.6657.83%31.07%2.46%11.78%
机器人与自动 驾驶98,892,968.3154,151,930.7145.24%10.84%29.11%-7.75%
分产品      
高精度定位装 备1,092,889,920. 21419,888,952.7561.58%-0.06%-12.42%5.42%
系统应用及解 决方案1,143,356,919. 49549,670,539.8351.92%41.22%43.20%-0.67%
分地区      
国内1,748,748,692. 73833,533,443.5752.34%10.14%11.72%-0.67%
国外487,498,146.97136,026,049.0172.10%54.56%16.07%9.26%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建筑与基建销售量台/套98,32874,07232.75%
 生产量台/套84,92577,3849.74%
 库存量台/套15,60510,47748.95%
      
地理空间信息销售量台/套2,0261,34350.86%
 生产量台/套1,9141,56022.69%
 库存量台/套85966928.40%
      
资源与公共事业销售量台/套59,37557,1663.86%
 生产量台/套40,91535,03016.80%
 库存量台/套14,13612,00217.78%
      
机器人与自动驾 驶销售量台/套13,0719,38839.23%
 生产量台/套11,2459,78614.91%
 库存量台/套3,4712,87320.81%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 
建筑与基建直接材料及采 购成本345,813,011.6735.67%331,869,198.7638.44%4.20%
建筑与基建人工费用2,344,373.740.24%1,942,643.280.23%20.68%
建筑与基建制造费用2,696,973.160.28%1,948,264.130.23%38.43%
地理空间信息直接材料及采 购成本224,749,121.8223.18%155,300,234.3317.99%44.72%
地理空间信息人工费用1,523,644.050.16%909,071.880.11%67.60%
地理空间信息制造费用1,752,803.770.18%911,702.190.11%92.26%
资源与公共事 业直接材料及采 购成本331,692,144.2334.21%324,632,391.9137.61%2.17%
资源与公共事 业人工费用2,248,643.990.23%1,900,281.610.22%18.33%
资源与公共事 业制造费用2,586,845.440.27%1,905,779.890.22%35.74%
机器人与无人 驾驶直接材料及采 购成本53,373,833.865.50%41,457,943.464.80%28.74%
机器人与无人 驾驶人工费用361,837.790.04%242,679.930.03%49.10%
机器人与无人 驾驶制造费用416,259.060.04%243,382.110.03%71.03%
说明
(1)公司营业成本主要核算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①直接材料主要归集产成品直接采购的原材料、委外加工过程中发生的委外加工费以及外购的配件成本;②直接人工主要归集生产部门相关人员的工资薪酬;③制造费用主要归集制造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

(2)公司主要产品和系统需要配置部分外协外购附件配件组成成套产品后销售,该部分配件或成品未经公司生产线生产,销售时直接从库存中获取并配套出库,该部分产品的主营业务成本为采购成本直接结转。

(3)公司系统应用及解决方案业务在项目交付时所需要的调试安装等施工成本,为直接材料及采购成本结转。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公司合并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详见第十节“财务报告的“附注八、合并范围的变更”和“附注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39,956,060.25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6.25%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07%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 146,360,771.642.07%
2客户 230,396,573.951.36%
3客户 327,532,707.951.23%
4客户 419,710,466.890.88%
5客户 515,955,539.820.71%
合计--139,956,060.256.25%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