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超卓航科(688237):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19日 21:38:27 中财网

原标题:超卓航科: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237 公司简称:超卓航科







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敬请广大投资者仔细阅读并注意投资风险。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李光平、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红义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秋月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2年度,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9,086,007.70元,公司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公司2022年度不进行利润分配,资本公积不转增。

上述利润分配方案已经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5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6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62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99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 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 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超 卓航科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超卓上海超卓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奈文摩尔奈文摩尔洛阳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子公司
嘉德机械襄阳嘉德机械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控股公司
道然新能源道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张家港)有限公司,本公司全资控股 公司
航证科创投资航证科创投资有限公司
国家产业投资基金国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责任公司
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证监 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上交所、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报告期末2022年12月31日
上年同期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增材制造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融合了计算机辅 助设计、材料加工与成型技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 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 材料,按照挤压、烧结、熔融、光固化、喷射等方式逐层堆 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
冷喷涂、冷喷涂技 术、冷喷涂固态增 材制造技术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固相沉积技术,主要依赖于喷 涂过程中的动能使粒子产生变形来实现沉积,因此也被称为冷 气体动力喷涂。冷喷涂技术是相对于热喷涂技术而言,在喷涂 时,喷涂粒子以高速(500~1000m/s)撞击基体表面,其过程 是高压气体经过一定低温预热(一般低于 600℃)通过缩放喷 管产生超音速气体射流,将喷涂粒子从轴向送入气体射流中加 速,粒子以固定的形式撞击基体形成涂层。这整个过程中粒子 没有熔化,保持固体状态
基体、基材冷喷涂、热喷涂工艺中,用来沉积喷涂层的物体称为基体、基 材,增材制造维修中即指需要修复的故障件。
结合强度指将金属镀层从基底金属或中间镀层上剥离所需要的力,是涂 层/基体材料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机体结构、结构件由零件和包括钛合金、不锈钢、超合金、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在 内的特殊的材料制造而成的承力结构体,通常包括外挂架支 架、机翼、翼肋、中央翼盒、起落架支撑梁、发动机挂架、推 力接头、起落架减震支柱外筒、襟翼导轨、垂直尾翼、叶轮等 重要部位构件
机载设备为完成飞行任务、作战任务以及为保证飞行员与乘员安全、舒 适而安置在飞机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一系列装置的总称,主要 分为机载电子设备和机载机械设备
靶材靶材的要求较传统材料行业高,一般要求如,尺寸、平整度、 纯度、各项杂质含量、密度、晶粒尺寸与缺陷控制;较高要求 或特殊要求包含:表面粗糙度、电阻值、晶粒尺寸均匀性、成 份与组织均匀性、异物(氧化物)含量与尺寸、导磁率、超高 密度与超细晶粒等。靶材主要应用于电子及信息产业,如集成 电路、信息存储、液晶显示屏、激光存储器、电子控制器件 等;亦可应用于玻璃镀膜领域;还可以应用于耐磨材料、高温 耐蚀、高档装饰用品等行业
民航总局、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
FAA美国联邦航空局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湖北超卓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超卓航科
公司的外文名称Hubei Chaozhuo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李光平
公司注册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台子湾路118号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
公司办公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台子湾路118号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441100
公司网址http://www.hbchaozhuo.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胡红义王诗文
联系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台子湾路118 号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台子湾路118 号
电话0710-30850220710-3085204
传真0710-30852190710-308521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中国证券报( www.cs.com.cn)、证券日报(www.zqrb.cn)、证券时 报(www.stcn.com)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湖北省襄阳市高新区台子湾路118号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 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 科创板超卓航科688237/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境内)名称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 19 号外文文化创 意园12号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曾春卫、陈恩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 的保荐机构名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广东路689号
 签字的保荐代表 人姓名朱济赛、陈邦羽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名称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中大道 1619 号南昌国际金融大厦A栋41层
 签字的保荐代表 人姓名郭卫明、孙捷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2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期比 上年同 期增减 (%)2020年
营业收入139,704,605.04141,305,811.33-1.13122,492,305.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59,086,007.7070,731,115.18-16.4664,206,445.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1,720,744.5260,172,240.15-30.6655,114,645.2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49,028,207.2248,671,888.420.7348,631,202.72
 2022年末2021年末本期末 比上年 同期末2020年末
   增减(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1,291,230,976.92423,241,604.87205.08352,103,167.69
总资产1,445,997,364.67470,723,125.72207.19394,678,957.19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51.05-28.571.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51.05-28.571.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0.530.9-41.110.94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8918.24减少11.35个 百分点36.0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4.8715.52减少10.65个 百分点30.98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10.989.13增加1.85个百 分点8.35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30.66%,主要是报告期内原材料等成本上升、销售等费用增加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上升205.8%,总资产上升207.19%,主要为2022年7月公司发行股票上市净资产增加所致。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下降41.11%,主要是报告期内原材料等成本上升、销售等费用增加,及报告期内公司上市发行新股所致。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11.35百分点,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减少10.65个百分点,主要是2022年7月公司发行股票上市净资产增加摊薄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1-3月份)(4-6月份)(7-9月份)(10-12月份)
营业收入42,728,647.6531,218,792.4433,105,108.8532,652,056.1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25,771,076.9110,613,823.2712,215,376.1410,485,731.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后的净利润20,717,811.055,887,894.766,217,385.438,897,653.27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 金流量净额26,366,765.26-1,213,306.5514,283,210.239,591,538.28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附注 (如适 用)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332,365.09 75,227.99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 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 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 除外19,563,059.93 11,378,692.536,757,078.47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492,066.66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 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 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 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322,026.87 1,394,451.481,147,980.99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 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 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1,544,100.91 -18,844.19 
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 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 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资 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 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 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 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498,958.45 0.11-36,065.5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  -407,322.002,335,175.24
减:所得税影响额3,232,600.99 1,863,330.891,604,435.3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    
合计17,365,263.18 10,558,875.039,091,800.47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111,665,204.45111,665,204.451,837,245.55
应收款项融资 4,754,915.184,754,915.18 
合计 116,420,119.63116,420,119.631,837,245.55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中国进入“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受国际地域冲突及国内政策管控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发展压力较大。公司克服重重困难,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3,970.46万元,较上年基本持平;基于对未来发展的积极预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及市场等投入,同时受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及社会大环境等因素影响,经营成本同比增加,导致净利润同比降低,为5,908.6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紧抓时代发展机遇,加强研发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夯实自身技术优势,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聚焦以定制化增材制造为主的业务方向,持续开拓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大力加强市场、销售团队建设,投入不同应用场景的多个新产品的研发,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公司着力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完善制度建设、优化组织架构、强化集团统筹管理,保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为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奠定基础。

总体而言,公司当前经营形势持续向好,随着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推广,公司将在军用市场及民用领域迎来更多新的机遇。

一、扎实推进既有业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1、定制化增材制造
在既有业务方面,公司始终保持创新驱动,深入开展技术、工艺、质量控制等环节的创新优化,同时注重创新效果,使创新成果满足客户需求;加强质量管理,缩短服务周期,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价值和信誉。公司不断推进在“飞机高强度结构喷射成型工艺研究”、“飞机镁合金框梁腐蚀故障离位增材修复技术研究”和“薄壁异形件热障涂层喷涂技术研究”等项目上的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金属增材生产和技术在军品后端市场的服务质量和价值。

在新业务方面,公司大力探索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新的应用领域,积极拓展新业务线。公司对市场、销售部门进行了重组和扩充,专注于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的推广,聚焦航空领域装备、武器的制造和维修,开展军品前端市场业务,同时探索民用领域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特种建筑行业上游产品的增材制造。公司通过走访国内多地军方客户及潜在客户,对公司掌握的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进行推介路演,与客户进行深入交流,挖掘客户需求。

在军品前端市场,经过前期的沟通和筹备,与中航工业集团旗下某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开展了某武器壳体试制工作,并已通过其合格供方审核。同时,公司与其就某武器折叠飞行舵重构进行了深入沟通与合作,针对将定制化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该部件的生产展开了研发与实验,并且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该项业务的拓展是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技术从延寿维修领域向规模化制造领域应用的重要突破。报告期内,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稳步推进,洛阳增材制造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建设已接近完工,并计划于2023年全面投产,围绕着航空的“武器”与“装备”两个方向推动业务的发展。

在民用领域,公司通过积极的市场拓展、客户交流,经过技术研发、产品验证等阶段,成功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工业母机核心零部件制造等方向,部分产品已经入批量试制阶段。公司利用自身的增材制造技术优势,通过表面耐磨涂层的制备,可以有效提升辊系部件等工业母机、精整设备重要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深入开拓进口产品替代市场及高端市场。此外,公司与某玻璃生产商客户开展了相应靶材的试制,主要应用于建筑行业大幅面玻璃的制造。

2、机载设备维修
2022年,民航业受社会环境影响遭受了巨大冲击。公司坚毅务实,持续推进传统维修生产业务:一是积极开发新维修项目,主要是针对从前只能送往境外维修的部件进行突破,努力实现国产替代,推进“机翼防冰系统修理技术研究”等项目的技术成果转化,不断提升维修能力;二是依托金属再制造技术,对部分产品进行深度修理,降低客户整体维修成本。三是持续进行市场开拓,公司在继续巩固原有客户基础上,开拓了四家新的民品客户;在维修件号上,开发了二十三个有竞争力的件号并推向市场。

二、持续注重研发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公司立足之本和发展的驱动力。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投入1,533.31万元,同比增长18.91%,保持在10.98%的高研发费用率,在技术突破、研发团队建设上持续投入。在研发方向上,公司仍主要围绕着军用领域应用,紧跟客户需求及潜在需求,并开始在民用领域进行探索和尝试。

在技术突破方面,公司实现了铜合金、钛基合金、高温合金等材料的增材制造工艺阶段性突破,完成了钛合金等粉末的冷喷涂技术储备,以应对新型战机潜在的金属疲劳修复需求;公司继续拓展增材制造混合工艺的开发,逐步实现从实施特种工艺环节到交付整体的零部件的拓展。在设备研发方面,公司开展了增减材一体化设备的开发,以实现一站式解决增材、减材不同工艺,简化制造流程,优化工序步骤的目标;公司开展了PBI冷喷涂用枪管国产化的研发,同时持续对气体回收系统的进行优化,提升气体回收效率,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未来一段时间,公司的研发方向会更多地从材料开发的基础研究切换至工艺技术工程化的研究,并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引进与培养优秀的研发人员,充分利用内外技术资源,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巩固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领先地位。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设立了位于广州的研究院,完成了高端人才团队搭建和增材制造设备的配备,并持续加强研发人才队伍建设。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先进高机动飞机延寿工程”荣获国家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并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证、2022年航空航天增材制造产业链技术突破奖等。

三、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依照《公司法》《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优化集团的组织架构,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提高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合规性和高效性,提升公司的治理和规范运作水平,提升公司运营效率,为公司业务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充了大量研发、市场和销售等团队人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数319人,其中销售人员23人,研发人员63人。公司根据战略发展目标明确了市场推广及销售重点方向,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奖惩制度和考核指标。公司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职级体系、培训体系,实施了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并通过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持续保障公司未来业务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 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产业化运用在航空器维修再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业务。

公司设立初期专注于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主要从事军用及民用航空器气动附件、液压附件、燃油附件和电气附件的维修业务。与此同时,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创新,实现了多种金属材料的高强度沉积,建立了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体系,并将该技术成功应用于机体结构再制造领域。基于对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的成熟运用,公司不断开发和拓展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下游市场,研发出了适用于电子器件领域的靶材和适用于航空高温、高压环境的航空紧固件产品。

随着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等技术的持续进步、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当前公司主营业务以定制化增材制造为核心发展方向,包括机体结构再制造及零部件制造等,报告期内,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9,477.4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接近 70%。

现阶段,公司主要服务于军方及其下属飞机大修厂、军工集团下属单位以及民用航空运营企业等客户。基于公司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领域领先的技术水平、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及与军方的长期合作历史,公司是 A、B 基地级大修厂多种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冷喷涂修复的唯一供应商。

2. 公司主要服务及产品
目前阶段,公司提供的主要服务及产品如下:

服务或产品类别具体服务及产品对应 领域

定 制 化 增 材 制 造机体结构再制造:主要利用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 航空器受损结构疲劳裂纹处 原位生长出高致密性和原金 属基材力学性能相适配的合 金体或合金涂层,达到修复 并提升航空器结构的强度和 使用寿命的效果。为战机起落架大梁提供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及相 应配套技术咨询服务:基于战机移动作战、原地 抢修的保障需求,以及部分飞机结构不可拆卸、 无法移动到维修企业车间的特点,公司自主研发 了基于冷喷涂技术的重型移动增材制造平台,具 备长途公路运输、实时展开作业能力,实现了在 飞机场站、基地等全地形场景对大型军用飞机机 体结构疲劳裂纹的修复再制造。当前公司已完成 一定规模的我国多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 纹修复工作,为部队增加了数十万飞行小时的飞 行资源,为我国战斗机群的延寿做出了贡献。经 航空工业集团下属某战斗机设计研究所试验测 试,公司修复的起落架大梁可实现的起落次数达 到了飞机设计起落次数的 3 倍。 还包括为雷达天线底座、机头框等提供修复再制 造服务。航空 器维 修
  为导弹发射筒、轧辊等部件的腐蚀损伤提供修复 再制造服务。工程 机械 设备 等维 修
 零部件生产制造:公司基于 对冷喷涂、热喷涂等表面处 理工程技术的深入理解,自 行设计、建造柔性喷涂生产 线,根据不同产品类型的喷 涂需求,对设备进行改造、 升级,提高设备兼容性,通 过切换部分喷涂设备,实现 多类型产品的生产能力。靶材及配套技术咨询服务:公司针对溅射靶材的 性能要求,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优 势,研发出了基于冷喷涂成形的靶材制造工艺。 该工艺具有加工温度低、无元素氧化烧损、涂层 结构致密、涂层内应力小、涂层厚度可控等特 点,在靶材成分控制、回收靶再生利用等方面具 有显著优势。公司生产的旋转靶材的应用领域主 要有太阳能电池、玻璃、显示器、触摸屏、半导 体等领域。目前,公司已形成冷喷涂纯金属旋转 溅射靶材、合金旋转溅射靶材的批量生产加工能 力。 航空紧固件及配套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我国多 型战机制造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的卡箍产 品,应用于环控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发动机燃油 系统的管路连接。该卡箍产品主要在高湿度、高 压以及高盐雾环境下使用。公司运用超硬超韧碳 化钨涂层技术等热喷涂技术,以超音速空气火焰 喷涂为媒介,在卡箍产品表面制备高致密碳化钨 涂层,以提升卡箍耐腐蚀、耐高温、耐磨损等性 能。公司制备的超硬超韧碳化钨涂层孔隙率小、 结合强度高,耐磨性能超过电镀硬铬涂层,能够 长时间保持卡箍的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公司基于冷喷涂技术的特点 和新能源汽车部分零部件的性能需求,研发出了 电池框梁、热管理系统零部件等产品的新一代产 品,性能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公司通过利用冷喷 涂等增材制造技术在零部件表面形成金属涂层, 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铜、铝合金等多金属结合的汽车 零部 件、 精整 设备 及零 部 件、 航空 零部 件、 电子 材料 生产 制造
  难题,在提升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耐磨 性、导热性等需求。 工业母机及精整设备核心零部件:公司生产的辊 系部件及非标轴承是工业母机、精整设备及其他 工业设备重要零部件。我国轧辊与辊系部件供给 目前以中低端为主,产品性能与寿命亟需提高, 公司利用增材制造技术,通过表面耐磨涂层的制 备,可显著提升该类产品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 同时公司已突破高端辊系产品市场的技术壁垒并 具备一定技术优势,精度指标、圆度、直线度、 表面光洁度等可达到擦拭后呈现一条光亮带的效 果,且产品价格有比较优势,部分产品已经成功 替代德国、日本、意大利知名制造商的同类产 品。 
 增材制造系统业务:公司基于自身技术储备,通过制定集设备整合、技术及参 数方案、管控规范、质量控制规范为一体,为客户提供可具备完整生产、作业 能力的增材制造系统,以满足前述定制化增材制造的一揽子诉求。 表面 涂层 的制 备
机 载 设 备 维 修机载设备维修:当机载设备 发生故障时,公司通过仿真 模拟检测、研磨、较型、焊 接、故障件更换等技术手 段,对其进行性能检测、故 障排除、设备修理、复检等 程序,使其保持或恢复原有 性能。气动附件、液压附件、燃油附件、电气附件等机 载设备的维修:截至目前,公司已具备三千余个 项目、一万五千余个件号的机载设备的维修能 力。公司维修范围涵盖军用航空、民用航空等领 域,公司服务的机型主要包括多型军用飞机和波 音系列(737、747、757 等)、空客系列 (320、330、340 等),CRJ 系列,ERJ 系列民 用航空器等多种机型。航空 器维 修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 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稳步创新”的理念,以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为核心领域,关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进展及前沿应用。

公司研发活动坚持以市场应用及客户需求为导向。将实验成果转化成市场需要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公司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持续紧密的技术交流,公司管理层和销售部门负责对客户需求和市场信息进行持续跟踪并获得反馈,公司研发中心根据反馈信息确定研发方向及内容,设计并研发符合客户及市场需求的产品、服务。

公司设立专门的研发中心,全面负责推进技术进步、生产工艺及产品结构优化,促进产品、服务的更新升级。研发中心根据市场前景和客户需求开展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工作,包括研发项目的前期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论证、项目研究开发以及研发项目评审等工作。

2. 采购模式
公司在保证业务服务能力的前提下,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材料及设备采购统一由采购部门执行。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制定了《供应商管理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对原材料及资金实施控制,从而对采购过程进行有效管理,确保采购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工业气体、增材用金属粉末、航材备件(机械维修附件、电子电器)等。

3. 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需求或送修产品订单以及相应技术实施标准、交付时间需求等安排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超卓航科程序文件》、《金属再制造生产管理流程》、《质量手册》、《CCAR-145 维修管理手册》、《CCAR-145 工作程序手册》等质量控制文件,保障公司生产交付的4. 销售模式
公司以“直销”模式开展销售业务。公司需通过军品业务相关资质认证或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或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维修许可证后才能正式向客户提供产品或维修服务。公司根据不同产品客户的需求,建立了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

(1)定制化增材制造
1)机体结构再制造
公司机体结构再制造业务主要服务于军方下属飞机大修厂。公司取得了军用航空维修资质,并进入军用航空单位的审核批准目录。公司与军方大修厂签订维修协议,约定预计维修数量和价格。双方按照实际提供服务数量进行结算。

2)零部件生产制造
公司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母机及精整设备核心零部件、航空紧固件和靶材。能源汽车零部件和工业母机及精整设备核心零部件业务,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或订单,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生产加工。航空紧固件生产制造业务的客户为军方下属大修厂。

公司须先取得军品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客户的文件资质审核、样品试制审核等程序。军工企业对公司产品的技术、工艺、性能、质量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并获得产品型号审定书后,与客户签订合同并进行批量生产。公司靶材业务主要提供生产加工服务及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与客户直接签订合同或订单,根据客户要求进行生产加工或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机载设备维修
1)军用机载设备维修
公司军用机载设备维修主要服务于军方及军方下属大修厂。公司取得军用航空维修资质以及不同机型、不同项目的维修能力并成为军用航空单位合格供应商后,方具备向军方提供军用机载设备维修服务的条件。当军方机载设备达到维修时寿、发生故障或军方下属大修厂需要机载设备维修服务时,军方或军方下属大修厂根据其合格供应商目录,选取拥有相关维修能力的维修供应商,结合其历史维修周期、退修率、质保率等因素,最终决定送修企业。军方将故障件发往公司,由公司完成修理、检测合格后,返还客户。根据军品定价相关规定,国家对军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国家定价。国内军方审价的一般流程为:生产单位编制并向国内军方提交定价成本等报价资料;国内军方组织审价、批复审定的价格并抄送军方订货部门。一般而言,军方单位通常在上、下半年组织一次集中审价。基于此,为保障军方客户损伤机载设备得到及时修复,公司部分军机机载设备维修业务存在先提供维修服务、后签订业务合同的情形。

2)民航机载设备维修
公司民航机载设备维修主要服务于南方航空、中国国航等国内主要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公司在取得客户订单前,需取得民用航空维修资质,并针对不同机型的不同设备维修需求,取得相应的修理能力。公司与航空公司签订维修框架协议后,当航空公司有故障件维修需求时,航空公司从送修管理系统中筛选出具备维修该故障件能力的数家维修单位,并结合其维修周期、承诺飞行小时数、历史维修质量、历史修理价格等因素,确定送修单位。少数不通过送修管理系统选择维修厂家的航空公司,主要根据维修单位的维修能力,向维修单位提供产品询价单,航空公司根据维修单位反馈的报价单中维修周期、维修费用等信息,选取维修单位。


(三) 公司核心技术及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产业化运用在航空器维修再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定制化增材制造和机载设备维修业务。目前,公司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及其在军、民领域中的应用均具有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冷喷涂技术的应用场景,应用领域逐渐从公司核心收入的航空业(包括军民领域),拓展到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等,未来公司冷喷涂技术可探索、应用的行业和领域具备广阔的空间。

1.公司核心技术及公司主要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技术门槛
(1)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及技术特点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起源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前苏联科学进行风洞实验时发现当固体颗粒的速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颗粒对挡板表面的作用由冲蚀转变为沉积。受此现象的启发他们在 1990年首次提出了冷气动力喷涂(Coldgas dynamic spray,简称 Cold spray)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涂层工艺,证明了冷喷涂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能性。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是一种将粉末粒子加速到超音速并以固态形式碰撞基体后产生剧烈 的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涂层的沉积技术。由于冷喷涂的沉积可以实现连续堆积而逐层增厚,从而使 该技术从一种单纯涂层加工技术发展成为一种快速的增材制造技术。冷喷涂技术的原理如图 1所 示,在冷喷涂过程中,预热的高压惰性气体携带粉末颗粒经具有收缩扩张结构的喷嘴加速后,以 超音速撞击基体,颗粒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与基体结合沉积形成涂层。 现代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有以美国、日本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率先进行了冷喷涂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开发,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研究在这些国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1世纪开始,冷喷涂技术逐步应用到 UH-60黑鹰直升飞机、B-1B轰炸机、F-22战斗机等军事武装设备上,随着冷喷涂技术逐渐成熟,在国际上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能源动力、电子电力、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的表面修复、表面增强、功能涂层及增材制造。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 热输入少
由于喷涂过程中粒子温度远低于熔点,整个过程中完全保持固体状态,因此即使在大气气氛下材料也难以发生相变以及氧化,特别适用于对热敏感的基材或粉末。材料沉积过程中也不会产生较高的热应力,涂层的残余应力较低,避免了工件在制备过程中发生显著的变形。因此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无需保护气氛环境中金属快速沉积。

2) 应用的材料广泛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以沉积多种金属和其合金材料或者它们的混合物,以及部分金属陶瓷或者金属基复合材料,突破了传统沉积技术在材料范围内的局限性,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设计沉积材料的成分。

3) 沉积效率和沉积速率极高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使包括铜、铝等常见的金属原材料的沉积效率超过 90%,每小时可沉积 40kg以上的金属粉末,极大缩短加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4) 加工后材料性能优越
由于粒子冲击基体的速度高,使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后材料致密,几乎没有缺陷,因此加工后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热学、电学等性能,可以与相应材料的锻件媲美。

5) 加工工件尺寸不受限制
冷喷涂涂层厚度几乎不受限制,通过与高精度机械手结合后可实现大尺寸工件的表面修复和增材制造应用。

6) 环境友好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过程中基本无污染,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沉积技术。

7) 应用范围广泛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实现几乎所有的纯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及部分金属陶瓷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等涂层的制备,并且可以在金属、陶瓷、塑料等基体表面上形成 涂层,可实现同质/异质材料连接、多材料复合涂层、梯度复合涂层、纳米材料涂层等。 (2) 航空业概况 公司来自航空领域业务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率超过 50%,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 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属于“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8年 11月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属行业为“2、高端 装备制造产业”之“2.2.2、其他航空装备制造及相关服务”对应的“航空相关设备制造”和“航空航天 器修理”行业。 根据航空器的生产和运营,航空业可分为航空器及航空器部件(含发动机、机载设备)制造、 航空器运营、航空器及航空部件维修再制造等产业。 航空器及航空器部件维修与再制造包括对飞机及其技术装备进行维护、修理和再制造,是飞机使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航空器及航空器部件维修与再制造的主要内容如下:

机体大修及改装对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等机体部件的维修及再制造,按特定要求 对飞机的结构、客舱、系统进行改造升级
部件附件维修对电子和机械等机载设备的维修
发动机维修对发动机的维修
航线维护飞机执行任务前、过站短停时对飞机总体情况进行的例行检查和维护
(3)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随着航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航空器构造也逐步向高性能、复杂结构方向迈进,对配套的机载设备、机体结构维修再制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多年来,机体结构、机载设备的损伤维修主要通过焊接、铆接加强块、复合材料胶接等传统技术来完成,由于该类技术对飞机复杂机体结构的可达性差,修复铝镁合金等易氧化、低熔点的材料时,极易产生焊接裂纹,其较大的热应力也会对基体造成变形和热损伤,修复后的抗疲劳性能、结合强度也不能满足关键主承力结构的载荷要求。因此,传统维修技术无法满足战机核心结构件的维修需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冷喷涂技术在飞机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飞机机体结构、燃油等环境控制系统附件、飞机起飞着陆装置、飞行操控系统部件、电源电器仪表部件等部位的修复。国外军工领域,有部分公司曾使用冷喷涂技术修复 UH-60黑鹰直升飞机的减速器、尾桨减速器、附件传动箱,F15、F16、F18 战斗机进气口和制动器等其它部位的气动磨损、B1-b 轰炸机的蒙皮磨损。与传统维修技术相比,被修复的结构件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过程中全程处于低温状态,无氧化烧损、无打孔破坏,避免了焊接高温等方式对基体材料的热损伤、铆接加强块、打止裂孔等方式对基体造成的附加损伤,比复合材料胶接等方式具有更强的涂层强度。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修复过程中不产生火花、高温,可适应多种修复场景。


2.公司核心技术及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
(1) 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行业地位
超卓航科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产业化运用在航空器维修再制造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技术团队,通过多年技术攻关,率先实现了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成果的突破。2017 年,针对航空装备承力结构件疲劳裂纹的修复参数要求,公司在低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了高强铝合金高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公司凭借冷喷涂技术在增材强度、喷涂质量稳定性、喷涂体疲劳性能上的综合优势,在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中脱颖而出,赢得中央某委某型战机延寿重大课题项目,正式打开军品冷喷涂制造市场的大门,奠定了公司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在军民行业应用中的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是中国空军装备部下属 A、B 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

(2) 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的行业地位
公司定制化增材制造业务包括机体结构再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制造等。其中,机体结构再制造业务主要覆盖军用航空领域;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主要覆盖新能源汽车、溅射靶材、军用航空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已将以冷喷涂为主的增材制造技术成熟地应用在各大场景,产品性能优越,服务质量突出。

1) 机体结构再制造
公司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对多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的修复再制造,修复效果通过了由空军装备部、实战部队、航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以及基地级大修厂的专家组成的技术评审团的状态鉴定,是中国空军装备部下属 A、B 基地级大修厂多型军机起落架大梁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唯一供应商,行业地位突出。

2) 零部件生产制造
溅射靶材作为镀膜产业的主要原材料,其制作工艺大类上主要分为熔炼浇铸和粉末冶金法,对于金属及合金靶材常用熔炼浇铸工艺。熔炼浇铸工艺虽然流程短、成本低,但靶材的均匀性和晶粒尺寸等不容易控制,粉末冶金成型工艺对粉体的粒度要求较为严格。公司利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制备的大型靶材,可快速在靶材背衬上喷涂成型铝等靶材材料。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直接成型靶材的生产效率高,与背衬的结合好,与铸造相比晶粒更细小。

公司生产的航空紧固件在耐腐蚀能力、耐磨强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已广泛运用于我国多型号战机;公司利用冷喷涂方式生产的靶材相较于传统方式在成本、致密性等性能方面也存在较强的优势。目前,公司零部件生产制造业务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但公司已成为航空紧固件、靶材等零部件生产领域的新兴力量。

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框梁、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对于强度等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公司通过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在零部件表面形成金属涂层,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铜、铝合金等多金属结合的难题,在提升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实现了高耐磨性、导热性等需求。

除冷喷涂技术外,增材制造技术还包括 3D 打印、热喷涂成形、高能束流(激光束与电子束)增材制造、气相沉积等技术路线。报告期内,公司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进行工业母机辊系部件等零部件的生产制造。

(3) 公司航空机载设备维修业务的行业地位
在军用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公司自 2010 年开始取得军工资质,长期服务于中国军方及空军装备部下属大修厂等。

在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OEM 厂商依靠原厂维修服务的技术优势作为国内机载设备维修领域的主要参与者,第三方维修企业依靠市场灵敏度高、机制灵活、性价比高等特点,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是我国机载设备维修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市场参与者。由于机载设备种类众多,业务相对分散,目前国内机载设备维修领域市场竞争充分,但是公司已成长为国内航空机载设备维修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第三方维修企业,航空机载设备维修覆盖气动、液压、电气、燃油等主要附件。


3.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及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 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冷喷涂等增材制造技术的创新研发,并持续关注国际、国内冷喷涂技术相关的前沿发展。在国际上,冷喷涂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武器装备、能源动力、电子电力、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的表面修复、表面增强、功能涂层及增材制造。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挖掘冷喷涂技术新的应用场景,针对涌现出的多领域、多产品、多维度的性能及应用需求,公司对冷喷涂技术的研发主要集中在增减材一体化设备及气体回收系统的开发与优化;不同工业气体、金属粉末的喷涂工艺研发;提高颗粒的沉积效率、通过调节喷涂工艺参数提高产品性能;通过复合冷喷涂技术提高冷喷涂制备产品的塑性等方面。

冷喷涂技术目前在涂层制备和维修领域的应用是相当成熟的,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修复情景,可以制备纯金属、合金、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纳米材料、金属陶瓷等各类材料涂层;同时在航空航天修复领域的实际应用范围也十分广泛,可以用于飞机机体结构、燃油等环境控制系统附件、飞机起飞着陆装置、飞行操控系统部件、电源电器仪表部件等部位的修复。

在世界范围内,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已被应用在民用飞机维修、国防武器装备维修、油气防腐膜维修、民船维修、能源设备维修、重型机械防腐层维修等领域。据《Wohlers Associates 2022》,2021年全球增材制造市场规模达到15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49%,2015-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77%。预测2025年增材制造收入规模将达到298亿美元,2021-2025年CAGR为18.24%;2030年增材制造收入规模将达到853亿美元,2025-2030年CAGR为23.41%。

(2)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财政部和人大会议公开信息,2023年国防预算增速7.2%,增速自2019年起已连续4年边际向上,根据我国2023年GPD增长5%预期测算,国防费占GDP比重环比提升0.02%;2022年国防费占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为15.29%,占比提升明显,预计2023年该比例有望进一步提升,国家财政对于国防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持续增加。

一般来说,装备采购需求周期经历几个阶段:国防开支增加,驱动主战装备数量增加,同时已批产装备进行升级换代,随后规模应用装备进入维修维护阶段,运营维护后市场需求提升。结合军备采购各阶段需求,我国装备后续运营维护市场将逐步打开,运营维护潜在空间较大。以航空装备为例,其寿命周期是指航空装备从开始论证到退役为止的全过程,航空装备的使用维修费通常占寿命周期费用的比例约 65%~80% 。2021 年全球国防装备维修市场达到 621.5亿美元,预计其将以5%的年复合增速加至2030年的964亿美元。2020年全球国防装备维修市场中,北美市场占比35%,亚太市场占比29%。喷涂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在武器装备后期维保领域有着天然优势,该领域也是冷喷涂技术目前应用相对成熟的领域,未来也将大有可为,公司未来将持续重点关注后市场业务。

实验数据显示,冷喷涂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氦气、氮气等成本及整体维修运作成本都会随着粉体沉积率的提高而降低,当粉体沉积率从 2KG每小时增加至 8KG每小时,整体维修运作成本将下降近 90%。同时,冷喷涂技术的部分原材料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未沉积成功的粉体可以通过收集进行二次喷涂;氦气、氮气等工业气体可以通过气体回收系统进行收集,回收利用率最高可达 95%;氦气、铝粉等原材料的循环使用可以缓和原材料进口依赖和价格波动对企业生产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特点使得冷喷涂技术在民用领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少数掌握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并产业化运用于航空器维修再制造领域的企业,核心技术主要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公司通过持续的试验验证优化以及工业化验证考核,不断开拓新技术,形成新的研发成果,拓展新的工业化应用,保持了公司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同时,公司通过研发提升增材沉积体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举措,已经形成一系列以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工艺为核心的行业领先核心技术。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创新力度,在优化提升原核心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拓展了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的应用领域,共掌握9项核心技术,并取得50项专利。

公司主要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应用产品或服务情况等如下表所示:
序 号核心技术 名称技术特征及先进性对应专利情况应用产品 或服务
1低压冷喷 涂固态增 材制造技 术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主要应用于失效 零部件的腐蚀损伤修复再制造,相较于传 统的焊接、电镀等修复工艺,具有喷涂体 结合强度高、喷涂粒子尺寸可精准控制、 修复速度快、对基体的热影响小等优势,钛合金表面铜包覆层 的制备方法及冷喷涂 工艺系统;直读弯曲 角度的冷喷涂试样弯 曲性能试验装置及非 专利技术定制化增 材制造
序 号核心技术 名称技术特征及先进性对应专利情况应用产品 或服务
  可全面恢复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延长服役 时间  
2高强铝合 金高压冷 喷涂固态 增材制造 技术高压冷喷涂通常指喷涂压力在2-5MPa范 围的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相较于低 压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高压冷喷涂 固态增材制造技术集成了粉末预处理系统 和高压高纯氦气动力源,优化高速射流系 统空气动力学特性,实现了高强铝合金高 效、高致密沉积,制备的铝合金涂层可逐 层堆叠生长,实现大尺寸结构的增材制 造,喷涂体材质更致密,涂层强度提升至 400MPa的水平,满足了航空器机体结构 疲劳裂纹的修复要求,实现了冷喷涂固态 增材制造技术从零部件腐蚀损伤再制造向 结构件疲劳裂纹修复再制造的跨越一种飞机起落架梁喷 涂隔热防护装置定制化增 材制造
3可移动增 材制造平 台设计及 制造技术为满足战机起落架大梁修复需求,公司自 主研发了基于冷喷涂的移动增材制造平 台,平台以战时移动方舱为模板,集成了 高压动力气源、专用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 系统、长行程柱坐标进给系统、高精度工 业机器人、局部环境控制系统、过程监控 系统及随机检测工具等模块,实现了飞机 结构件冷喷涂原位维修功能一种移动式增材再制 造平台、基于超声测 量的高温合金点焊缺 陷的判别方法及装置定制化增 材制造
4高性能涂 层界面污 染控制技 术公司在喷涂过程中,通过喷涂过程参数设 置、原料质量控制、增加表面二次清理等 工艺手段,对喷涂前处理工序进行精细化 控制,实现对基体表面粗糙度、表面污染 夹杂全面控制。公司成功将增材体与基材 的界面结合强度提升到100MPa级别,确 保了结构件疲劳损伤修复的安全裕度,实 现了我国多型号战斗机起落架大梁裂纹的 再制造一种高硬度涂层表面 快速光整装置及方法定制化增 材制造
5疲劳损伤 自动化修 复技术航空机体结构疲劳裂纹再制造过程中,公 司移动增材制造平台依托疲劳损伤自动化 修复技术,根据裂纹长度自动确定喷涂参 数,进行疲劳裂纹再制造。该技术实现了 不同疲劳裂纹的自动化修复,消除了因维 修人员的经验、技术能力差异造成的影 响,提升了再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以及 精准度。疲劳损伤自动化修复技术,提升 了修理质量稳定性,有效消除增材体疲劳 源区缺陷原位增材用除尘系统 及粉尘散逸控制方法定制化增 材制造
6超硬超韧 碳化钨涂 层技术相较于超音速氧气火焰喷涂(HVOF),公 司使用压缩空气代替氧气做助燃气体,喷 枪采用气冷方式,大幅度降低成本,喷涂 温度控制在较低范围,公司制备的碳化钨 涂层致密度更高,可以在同等耐腐蚀、耐一种杆件热喷涂变形 控制装置及方法;一 种长轴类工件热喷涂 装卸装置;一种高效 热喷涂装置定制化增 材制造
序 号核心技术 名称技术特征及先进性对应专利情况应用产品 或服务
  磨性要求的前提下,将涂层厚度减小到传 统技术的1/10  
7基于冷喷 涂成形的 粉末冶金 技术针对传统热压粉末冶金制品存在较多孔 隙、内氧化、夹杂等组织性能缺陷,公司 研发了基于冷喷涂成形的粉末冶金技术, 实现了粉末无模具低温成形。粉末颗粒通 过冷喷涂固态增材制造技术,高速逐层塑 性物理沉积,减少粉末间孔隙产生概率, 获得了致密金属组织。由于成形温度低, 粉末在成形全过程不易与空气中氧化性杂 质发生氧化反应,制件内氧化及有害物得 到有效控制,具有更好的细微粒度和更高 的材料密度,制件性能水平显著优于传统 粉末冶金非专利技术定制化增 材制造
8气动涡轮 平衡与调 试技术公司通过大量实验、调试、验证平衡程序 的各项参数指标,优化程序,调整涡轮内 腔刚性转子质量分配,以实现对叶轮等高 速转动部件的残余不平衡量的精准控制, 达到其与涡轮内腔间隙的最佳状态,并通 过涡轮测试系统验证涡轮各项功能指标, 实现涡轮在40,000~80,000rpm的高转速 条件下长时间、高效率运转,满足了产品 的延寿要求非专利技术机载设备 维修
9液压系统 精密装配 技术公司设计研发出的一系列专用工装夹具, 实现了对液压机载设备的尺寸精度、形位 公差、配合间隙等参数的精准控制,进而 达到液压泵、液压控制器、活门等附件的 精密装配,避免了因维修人员手工操作不 稳定,导致液压机载设备维修一致性不足 的缺陷,提升了装配精度与稳定性,增强 了密封组件可靠性,满足了液压附件流 量、压力压差、增益、反馈、渗漏等各项 性能指标要求,保障了液压机载设备的安 全稳定运行一种飞机旋转作动器 测试装置、一种专用 拉马组件、一种专用 冷冻密封取拔器、一 种阀套拆卸工具、一 种专用接头组件、一 种专用组合扳手机载设备 维修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奖项名称获奖年度项目名称奖励等级
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2022年先进高机动飞机延寿工程三等奖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认定称号认定年度产品名称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飞机承力结构损伤原位 低温增材
单项冠军产品2022年定制化增材制造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与培养优秀的研发人员,充分利用内外技术资源,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巩固和保持公司产品和技术的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本年新增 累计数量 
 申请数(个)获得数(个)申请数(个)获得数(个)
发明专利32147421
实用新型专利14104929
外观设计专利0000
软件著作权0022
其他46128
合计503013760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本年度上年度变化幅度(%)
费用化研发投入15,333,105.8112,894,604.7518.91
资本化研发投入00/
研发投入合计15,333,105.8112,894,604.7518.91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 比例(%)10.98%9.13%增加1.85个百分 点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 (%)   

研发投入总额较上年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序 号项目名称预计总 投资规 模本期投 入金额累计投 入金额进展或阶段性成 果拟达到目标技术水平具体应用前景
1镍基高温合金 零件增材制造 技术研究200.0060.00121.00利用SLM技术制 造完成40组 IN718合金实验 试样打印及金相 观察。引进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加强公司 的增材制造实力,实现增材制造领 域由维修到制造的升级扩展。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开发高温合金、钛合金等异形 复杂产品的3D打印制造方案, 代替铸造、锻造、焊接等传统 工艺,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目 前已与客户建立的联络.
2PBI冷喷涂用 枪管国产化研 究150.0062.50119.60通过前期测试, 加工工艺、尺寸 精度已满足要 求。替代进口喷嘴,使得喷嘴成本降低 40%以上。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替代目前公司冷喷涂维修使用 的进口喷嘴,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设备使用的自主可控特 性。
3飞机高强度结 构喷射成型工 艺研究400.0072.01321.78已完成样件试制 和测试调整,准 备结题。实现飞机大尺寸高强结构件的增材 制造工艺开发,材料性能满足新一 代飞机开发需求。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代替飞机大构件对于进口材料 的依赖,市场需求巨大。
4航空复杂结构 件冷喷涂3D 增材快速制造 技术研究700.00248.90345.56完成型腔制造方 案设计,目前在 进行工艺验证。将冷喷涂3D增材快速制造技术与 传统的焊接、数控铣削相结合,以 期提供一种航空铝镁合金复杂结构 件快速制造的解决方案,在保证加 工、制造质量的前提下,将加工效 率提升1-2倍,并降低制造成本 50%左右。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替代壳体类零件铸造工业,在 航空复杂结构壳体类零件预研 及小批量制造中,应用前景广 阔。
5石英纤维增强 石英复材天线 罩研制200.00122.90191.31已完成头罩样 件,并经调整成 形及加工工艺后 满足透波率达到采用针刺缝合结构石英纤维增强二 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研制天线罩复合 制造工艺,解决陶瓷头罩技术壁 垒,获得具有稳定致密度及较高均 匀性的复合材料天线罩本体。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某行业对该类产品有迫切需 求,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升 级,一旦完成开发并通过验 证,市场前景广阔。
     要求,准备结 题。   
6机翼防冰系统 修理技术研究380.00344.00344.00已结题。开发机翼防冰系统修理工艺开发, 确保修理后系统工作性能达到国外 OEM恢复件水平,满足飞机稳定使 用需求。行业先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内航 司提供更好、更快的服务.
7Ti2AlNb基合 金材料冷喷涂 固态增材制造 方法研究750.00105.57105.57基已完成初步可 行性分析,处于 实验开发阶段。建立航空Ti2AlNb零件冷喷涂固态 增材+五轴自适应减材快速制造技 术工艺方法体系和质量指标体系; 实现航空Ti2AlNb零件预研中的快 速打样及小批量生产要求,为航空 Ti2AlNb零件量产和产业化打下坚 实的基础;实现航空Ti2AlNb零件 冷喷涂固态增材+五轴自适应减材 快速制造技术企业/行业标准。国内领先, 国际先进Ti2AlNb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 能,在新一代航空发动机上极 具应用前景。Ti2AlNb航空零件 制造难度高,是各国竞相研究 的新一代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 之一。本项目应用冷喷涂固态 增材+五轴自适应减材复合加工 技术,融合了增材制造和减材 制造的优势,实现Ti2AlNb航 空零件快速制造。
8薄壁异形件热 障涂层喷涂技 术研究500.00246.65246.65第二批试验片检 测基本合格,目 前正在完善工 艺。重点研究薄壁异形件隔热涂层喷涂 技术,掌握薄壁异形件喷涂热障涂 层工艺基本参数、关键过程及控制 方法;在薄壁异形件表面高效制备 高精度、高结合强度、高隔热效果 的致密涂层,以达到行业领先水 平,为后期具体航空零件生产打下 基础。行业领先应用于导弹、航空器薄壁结构 件的隔热防护领域。
9钛合金叶片表 面长寿命耐腐 蚀涂层650.0092.4192.41可行性论证已完 成。处于样品试 制阶段。开发基于喷涂增材技术的钛合金叶 片表面防腐蚀工艺,通过制备耐腐 蚀、高致密、强结合的防护涂层, 提升钛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行业领先主要针对航空发动机风扇、低 压压气机叶片及叶盘的防腐需 求,在不影响零件气动特性前 提下起到提升叶片、叶盘耐腐 蚀性的功能。
10CWG壳体制造 工艺研究66.0015.4256.92已完成工艺开 发,样件试制,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特殊壳体 制备。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工艺固化,稳定 应用于后续生 产。   
11SLD壳体制造 工艺研究40.0012.8338.23已完成工艺开 发,样件试制, 工艺固化,稳定 应用于后续生 产。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特殊壳体 制备。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2TLC壳体制造 工艺研究47.0011.3539.65已完成该型号小 批量试制。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特殊壳体 制备。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3某舵机装配成 套工装研制72.0018.2963.49根据测试结果调 整、优化工艺。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 法、新服务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4纳米氧化锆隔 热图层等离子 喷涂工艺研究80.0013.0843.78已完成工艺开 发,样件检测合 格,待客户方进 行打靶实验验 收,进行工艺评 审。自主开发的新技术或新工艺、新工 法、新服务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5石英纤维增强 石英基复合材 料制作制备工 艺研究100.0024.6077.80已完成工艺开 发,样件检测合 格,待客户方进 行打靶实验验 收,进行工艺评 审,方案评审。采用针刺缝合结构石英纤维增强二 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研制工艺,获得 具有稳定致密度及较高均匀性的复 合材料本体。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6SLD壳体加工 夹持固定装置 改进的研发45.001.911.91新工艺方案评审 听过,开始新样 件试制。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特殊壳体 生产夹具的制备。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7薄壁零件柔性 车加工装夹装 置及加工方法 研究90.003.383.38技术方案内部通 过,开始设计工 艺路线。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工装夹具 的制备。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8基于五轴加工 中心B、C轴 旋转精度的检 测校准方法研 究60.002.812.81技术方案内部通 过,设计工艺路 线,准备工艺方 案。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改进机械 加工的工艺。国内先进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19武器舵翼3D 打印快速制造 技术研究45.002.332.33技术方案内部通 过,设计工艺路 线,准备工艺方 案。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某武器舵 翼部件的3D打制造。国内领先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20钛合金薄壁异 形件热障涂层 喷涂技术研究60.002.512.51技术方案内部通 过,设计工艺路 线,准备工艺方 案,采购实验设 备及材料工艺开发完成后,应用于某武器钛 合金不见外部热障涂层的制备。国内领先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
合 计/4,635. 001463.4 52,220. 69////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