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华脉科技(603042):华脉科技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2023年4月修订版)
公司代码:603042 公司简称:华脉科技 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等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永拓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经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 2020年度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进行利润分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53元(含税),按2020年12月31日总股本13,600万股计算,共计派发现金红利720.80万元。该利润分配预案需提交公司2020年度股东大会审议后方可实施。 二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1 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在通信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持续专注于为国内外电信运营商、电信主设备商、网络集成商和政企客户提供通信网络物理连接、无线接入、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物联网与系统集成和通信信息增值服务,主要产品覆盖了从局端 OLT到用户端 ONU的全系列 ODN及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产品,包括 ODN物理连接及保护设备、光无源器件、光缆等光通信产品及微波无源器件、POI多路接入等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 FTTX、传输网络建设、信息通信机房建设和无线信号室内分布等领域,能够满足各类公网/专网用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2020年,为保证持续发展和技术领先,公司持续在产品技术创新上加大力度,形成了通信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物联网与系统集成、信息通讯增值服务多元化产品格局。其中,通信基础设施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传输网、接入网和无线网的光纤物理连接、无线接入产品、模块和器件,实现通信网络的高效覆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机房一体化解决方案及多场景条件下的数据中心建设产品。物联网与系统集成系列产品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联网解决方案及各类软件服务平台。通信信息增值服务系列产品基于应用切片网络加速技术,提供差异化的网络加速服务及定制化的增值服务。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模式以《采购管理制度》为基础,综合考虑订单规模以及库存水平等因素而制定采购计划。公司采购工作由采购部、市场部、质控部共同负责。采购部根据市场部提供的订单情况、既有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由专门的采购负责人具体落实采购工作,质控部负责采购产品的质量检验。 2、生产模式 公司通过参加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铁塔和各类专网等客户的招标,中标后与客户签订框架协议,框架协议明确约定了其采购货的种类型号、细分类产品价格等信息。客户根据电信工程建设进度,向公司发送发货指令,根据行业经营特点以及客户个性化需求,公司依据发货指令组织生产。公司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及重要工序自行生产和安排,部分工序委托加工,产品从设计、生产、装配、检测、试验均在企业内部完成。 3、销售模式 公司下游客户主要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等电信运营商、广电公司,以及交通、轨道、银行、石油、部队等各类行业客户,主要通过参与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 (三) 行业情况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国通信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 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实现全国所有地级城市的 5G网络覆盖,新型信 息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1、线上需求旺盛,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较快 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宅家”新生活模式等影响,移动互联网应用需求激增,线上消费异 常活跃,短视频、直播等大流量应用场景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迅猛增长。2020年,移动互联网接 入流量消费达 1656亿 GB,比上年增长 35.7%。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 10.35GB/ 户·月,比上年增长 32%;12月当月 DOU高达 11.92GB/户·月。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 1568 亿 GB,比上年增长 29.6%,在总流量中占 94.7%。(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 信业统计公报》) 图1: 2015-2020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及月DOU增长情况 图2: 2020年移动互联网接入当月流量及当月DOU情况 2、百兆宽带已近九成,加快向千兆宽带接入升级 网络提速步伐加快,千兆宽带服务推广不断推进。截至 2020年底,三大运营商的固定互联网 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4.84亿户,全年净增 3427万户。其中,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 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4.35亿户,全年净增 5074万户,占固定宽带用户总数的 89.9%,占比较 上年末提高 4.5个百分点;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数达 640万户,比上年末净增 553万 户。(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图3: 2019年和2020年固定互联网宽带各接入速率用户占比情况 3、网络基础设施能力持续升级,投资比重持续上升 2020年,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072亿元,比上年增长 11%,增速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其中,移动通信的固定资产投资稳居首位,投资额达2154亿 元,占全部投资的52.9%,占比较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 我国加快5G网络建设,不断消除网络覆盖盲点,提升网络质量,增强网络供给和服务能力, 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2020年,新建光缆线路长度428万公里,全国光缆线 路总长度已达5169万公里。截至2020年底,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9.46亿个,比上年末 净增3027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0)端口达到8.8亿个,比上年末净增4361万个,占互 联网接入端口的比重由上年末的91.3%提升至 93%。xDSL端口数降至649万个,占比降至0.7%。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图4: 2015-2020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发展情况 2020年,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31万个,全年净增90万个。其中4G基站总数达到575万个,城镇地区实现深度覆盖。5G网络建设稳步推进,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新建5G基站超60万个,全部已开通5G基站超过71.8万个,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超33万个,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图5: 2015-2020年移动电话基站发展情况 4、物联网连接数稳步扩大,支撑社会智能化转型 我国拥有全球覆盖最广的移动网络,并依托移动网络建成最大的蜂窝物联网,移动网络连接数(包括手机用户和物联网终端)每年保持新增超亿户。截至 2020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5.94亿户,普及率为 113.9部/百人,高于全球平均的 102.4部/百人。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达到 11.36亿户,全年净增 1.08亿户,蜂窝物联网连接数占移动网络连接总数的比重已达 41.6%,比上年提高 2.5个百分点,与移动手机用户规模差距不断缩小。我国蜂窝物联网连接设备中应用于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公共事业的终端用户占比分别达 18.5%、18.3%、22.1%。在政策、技术推动以及疫情的影响下,服务于公共事业的智慧终端如智能水表、电表、气表等应用明显加快,增速达 19.2%。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万物互联进程,未来移动网络连接的重点将从“人”转向“物”。(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5、5G网络建设全球领先,创新应用逐步落地 我国适度超前部署 5G网络,以共建共享大力推动 5G网络建设,形成全国所有地级及重点县区的广泛覆盖。截至 2020年底,我国新建 5G基站数超过 60万个,基站总规模在全球遥遥领先。 三大运营商均在第四季度开启 5G SA独立组网规模商用,使我国成为全球 5G SA商用第一梯队国家。我国 5G用户规模同步快速扩大,用户规模以每月新增千万用户的速度爆发增长,至 2020年底我国 5G手机终端连接数近 2亿户。5G行业应用逐步落地商用,“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数超 1100个,分布在矿山、港口、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致力于研发、生产、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等领域,形成一批较为成熟的解决方案。(数据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通信业统计公报》)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信息通信业将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引,推动 5G网络深度覆盖,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丰富 5G+VR/AR等消费应用,推动医疗、教育等应用与千兆宽带融合,创新发展多元化信息服务,努力实现信息通信业持续向高质量发展。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3.2 报告期分季度的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股本及股东情况 4.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 股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 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158.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70%,主要产品ODN网络物理连接及保护设备收入36,266.9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88%;光缆类收入41,750.7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74%;光无源器件类收入 9,457.2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8.87%;微波无源器件类收入10,74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4.15%;天线类收入1,728.4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30.90%。 2 导致暂停上市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3 面临终止上市的情况和原因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对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1 会计政策变更原因: 2017年7月5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财会〔2017〕22号)(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要求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1.2 会计政策变更内容: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要求,将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识别合同所包含的各单项履约义务并在履行时分别确认收入;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 1.3 政策变更影响: 根据新旧准则衔接规定,企业首次执行新收入准则的,将首次执行的累积影响数调整首次执行本准则当年年初留存收益及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金额,不调整可比期间信息。本次执行新收入准则未导致公司收入确认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不会对公司包括总资产、净资产、净利润在内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5 公司对重大会计差错更正原因及影响的分析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 5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21)陕民终 1100号》《(2021)陕民终 1115号》认定:从合同实际履行来看,林洋将网上购买的手机盒子冒充真手机交由你公司和华讯科技验收,同时安排他人冒充西安电信员工进行虚假验收,并伪造收货确认单,给公司制造货物已被接收的假象,实际上该合同并未实际履行。鉴于判决书的结果,该合同未实际履行,不应确认收入。公司根据相关规定对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处理,采用追溯重述法相应调整 2019年度合并资产负债表与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坏6 对 2017年度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 1 资产负债表项目
4 资产负债表项目
(1)资产负债表项目
(1)资产负债表项目
6 与上年度财务报告相比,对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公司应当作出具体说明。 (1)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本期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包括公司及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南京华脉光纤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脉光缆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华脉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脉众创服务有限公司、南京华脉智慧云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脉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乐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融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以及控股子公司浙江华脉才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道康发电机组有限公司、南京昆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华脉普泰科技有限公司。 (2)本期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变化情况 本期新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包括:新设子公司上海融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本期合并范围减少的子公司包括:控股子公司江苏道康发电机组有限公司。 中财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