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北摩高科(002985):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北摩高科:2022年年度报告 北京北摩高科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20日】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淑敏、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王淑敏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唐红英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本公司请投资者认真阅读本报告全文,并特别注意公司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32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5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5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65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7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7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73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并加盖公章的2022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原文; (五)其他有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部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军、民两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高速列车等高端装备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从事的行业属于“制造业”之“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之“飞机制造”行业(行业代码:3741)。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公司所属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所处行业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 (一)国防军工行业市场前景广阔,重点型号或逐步列装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深入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常态化多样化运用,尽快把备战打仗能力搞上去”。这是我们党把握时与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新时代人民军队使命任务,着眼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对人民军队提出的战略要求。新时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目标将支撑国防军工行业维持较高的景气度。此外,2023年 3月 5日,财政部在发布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中表示,今年国防费预算约为 155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7.2%,增速为近四年最高。过去数十年,我国武器装备研制投入大量军费,重点型号在近年来逐步定型列装,未来十年有望成为武器装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 (二)民航市场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需求强烈,未来有望迎来复苏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 2022年 5月发布的《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 2021年底,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 4054架,比上年底增加 151架。另外根据中航工业集团发布的《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2021-2040)》,预计 2021-2040 年间,中国需要补充民用客机 7646 架,其中宽体客机1561 架,窄体客机 5276 架,支线客机 809 架。无论是现有存量的国内民用飞机的体量,还是未来增加的国内民用飞机体量,都将带来较大的民用飞机配套市场。但是目前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相关领域,欧美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具有先发优势,其产品相对比较成熟,并应用较为广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欧美国家对我国科技领域封锁升级的背景下,民航飞机配套产业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需求或较为迫切。2022年,宏观环境对于民航业造成冲击较大,中国民航客运市场需求萎缩,随着宏观环境向好,2023年中国民航客运市场有望迎来复苏。 (三)高铁装备已经逐步实现国产化与技术赶超 中国高铁从无到有,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实现了技术赶超。2004年起,中国通过大规模引进高速列车技术,完成了 CRH1、2、3、5共四型高速列车的生产。但由于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外方并没有实际上转让高铁核心零部件的设计技术,因此我国高铁的核心零部件很大程度上依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2010年 CRH380系列车型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整车制造技术国产化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核心技术重大突破。2017年 1月,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四方CR400AF和长客 CR400BF获得了型号合格证和制造许可证,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高铁动车组技术实现全面自主化。2016年 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建成现代高速铁路网的目标,并且到 2020年,高速铁路达到 3万公里,覆盖 80%以上的大城市;到 2025年,高速铁路达到 3.8万公里左右,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中国高铁新线持续开工建设,原有线路有望继续加密,从而带动未来高铁动车组市场日益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军品,主要产品包括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刹车盘(副)、起落架和检测试验等。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在巩固军用市场地位的同时,大力拓宽民航飞机起落架着陆系统及高速列车刹车制动产品市场,公司研发的产品被军方及国内各大主机厂商广泛采用,服务范围遍布 5大战区,部分产品独家生产、不可替代。 经营模式: (一)经营模式 公司以军品销售为主,下游客户主要为军方和主机厂商,产品最终用户为军方。国内军品市场具有较为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1、军品采购具有严格的配套管理体系。军方对于军产采购制定了严格的供应管理体系,对于已定型产品其主机及主要部件和供应商均已确定的,未经军方的相应审批程序,不得更改。 2、军品定价需履行严格审批程序。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军方对军品价格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定价。军品价格由军方审价确定。在军方未批准产品价格前交付的,由供需双方协商暂定价格,待军方批复其价格后多退少补。 3、军品采购具有较好的延续性。我国的军费支出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在整体国防投入不断增加、军费开支保持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军种装备开支保持相应的增长趋势,因此军品订单具有较强的延续性,但具体的型号和订单量可能在各年度有所波动。 (二)盈利模式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作为具有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独立产品系列以及竞争力较强的公司,公司有两种主要盈利模式,分别是通过刹车制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专业服务获取利润。 1、产品销售模式 产品销售是本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多种型号主导产品已定型列装部队。通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公司在上述领域形成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根据销售客户的不同,公司产品销售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配套研制刹车制动产品并销售给主机厂商用于整机装配;第二类是销售产品给军方及军工厂作为备件。根据军方用户规定,整机在列装后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主要备件,故在公司产品所装备的飞机列装后,军方会向公司采购一定数量的备件。 2、专业技术服务模式 公司利用多年从事军用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及民航制造维修服务积累的深厚技术、经验及研发能力,以及对本行业法规、标准等的熟知程度及与国内军机制造厂商、航空运输企业形成的良好合作关系,为相关客户提供产品维修、产品检测等服务。 (三)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具体采购数量依据订单及生产计划所定。公司生产部及供应部主要根据销售部上年度签订的销售订单制定生产和采购计划。 1、供应商备案 公司主要产品为军品,采购需符合军方相关规定。根据国家军用标准有关外购器材质量监督要求,提供军品生产所需物料的供应商需经驻厂军代表审核通过并列入合格供方名录,公司物料采购必须在该目录中选择供应商。公司增加或减少相应的供应商按同样程序操作,均由军代表批准。此外,公司每年根据市场和自身采购情况的变化修改合格供方目录,并经驻厂军代表审核备案。 2、供应商遴选 公司以保证军品质量为最高目标进行采购,对各类采购物资(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外协加工件等)严格把关。对所需的非标准制品,公司在生产协作之前确定价格、厂家之后,试行加工,质量合格方可采购。 对于重点物资供应商的考核,公司按照《采购过程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要求供应商满足如下条件:A、有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B、产品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技术标准;C、产品质量稳定;D、产品性能满足公司产品的设计和工艺要求;E、价格合理,能按期交货,在数量上能满足订货要求,能够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F、具备第三方认证机构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相关资质。 经主管领导批准后,由采购部牵头组织生产部、科研中心、试验中心、质量管理部、财务部并邀请军代表及用户代表对供方进行实地考察。参与实地考察的人员结合各自主管的业务,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和指导。实地考察后,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现场审查情况形成考察意见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即成为“合格供方”。 (四)生产模式 军工行业生产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相关企业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不得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按照军用标准进行,由驻厂军代表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 1、自主生产 公司生产部根据已签定的军品销售合同及对未来一年市场预测情况,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如遇军方或主机厂商临时订货,公司根据补充订货情况签订《临时增补(调整)计划》,并结合相关生产进度,调整《年度生产大纲》。 2、外协加工 为提升生产效率并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会将一些非核心生产步骤进行外协加工,主要包括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及热处理等,公司可以自主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加工单位,外协加工单位按照公司的要求加工并提供产品。公司从质量体系、人员设备、技术实力等方面进行评估,选择外协厂家以保证外协质量。公司外协加工部件大多为非标准化部件,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公司一般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取性价比较高的加工单位进行合作。 (五)销售模式 根据现行规定,武器装备必须获得军品设计定型批准后才能销售。由于军品的特殊性,公司主要产品均采用直销模式,即直接销售给主机厂商或者军方。 公司接到客户需求,经需求评审及相关部门领导会签后,与客户签订正式销售合同,产品完成生产后由相关军种的军代表对产品质量进行验收确认。 对于直接交付军方的产品,于产品经驻厂军代表验收合格并交付产品时确认收入;对于交付主机厂等其他客户产品,于产品交付并取得客户验收单据时确认收入。对于需要军方审价的产品,军方已审价的产品,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按照审定价确认收入,尚未审价的产品,在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时,按照暂定价格确认收入;在收到公司产品价格批复意见或签订价差协议后,按差价确认当期收入。 公司总经理负责销售的全面工作,公司拥有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以优质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服务于军队、国防建设的需要。 1、定价策略 公司向客户销售的产品主要为军品,在产品定价方面,根据《军品价格管理办法》的规定,公司军品价格由军方审价确定。在军方未批准其价格前交付的,由供需双方及驻厂军代室协商暂定价格,待军方批准其价格后进行调整。 2、销售政策 对于新客户,签订合同前公司将调查客户的资信情况,会根据评价情况要求客户先行交纳小额的预付款;对于老客户,不需要支付预付款。报告期,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军方和主机厂商,主要执行无预付款的赊销政策,货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较小。 (六)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负责整体研发工作,公司研发流程具体一般分为立项论证、方案论证、工程研制(初样、试样)和设计定型等阶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商业模式较好,耗材特性令公司产品受益于增量市场和存量维修保障市场 公司作为业内领先的军用航空航天飞行器起落架着陆系统及刹车制动产品的研发制造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直升机及航天高空飞行器等重点军工装备,未来或受益于主战装备的列装放量。此外,公司生产的飞机刹车制动产品关系到飞机起飞、降落及滑跑安全,属于耗材类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和替换周期,随着十四五军工行业实战演习频率和飞行训练小时数的提升,主战型号机轮和刹车盘类耗材产品的替换和维修周期或缩短,公司或直接受益。 (二)从零部件供应商向系统级供应商转变,不断提升配套层级 公司以刹车盘(副)为基础,逐步向飞机机轮、刹车控制系统、起落架着陆全系统延伸,并朝着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公司具备独立完成飞机起落架着陆全系统设计、制造及试验验证能力的集成优势,公司已经完成起落架着陆系统的交付,实现了从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向系统供应商、整体方案解决商的跨越式转变,形成跨度纵深的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系统集成优势明显,配套层级显著提升。 (三)高端人才优势,核心团队在刹车制动领域造诣深厚 在公司核心价值观理念中,高端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公司关注全体员工,注重从内部提拔,不断从年轻队伍中挖掘后备力量,增加人才储备,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通过多年来在行业内稳步发展,公司培养了一支以董事长、总经理为核心的极具竞争力的核心团队,在刹车制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及管理经验。 科研技术人员是公司持续创新的保障。公司形成了以总工程师、专业总工程师为核心技术骨干的研发团队,核心科研团队大部分在公司工作 10年以上,涵盖材料、机械、自动化、航空制造等专业,在航空制动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经验,保证了公司产品、技术不断创新和迭代,获得了多项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及其他重要奖项。 公司为激励技术人员的创造性,发挥技术创新源动力,实施了技术创新奖励制度,即在产品技术开发中,对于能够提升和改进现有技术水平、改善和提高产品技术质量的个人和团队,每年年底经过考核确认其贡献并根据其贡献度进行奖励和表彰。 公司高度重视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吸引了一批实干型高端技术人才,研发团队核心骨干主要来自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学府,成为公司技术底蕴丰厚、攻关能力突出的科研人才队伍。公司核心科研团队具体情况如下: (四)技术研发优势,具有丰富的刹车制动领域相关技术积累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刹车制动领域,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应用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凭借公司研发团队的重大科研成果,公司获得了“国家重点新产品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奖项。公司拥有多项国防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国际专利、非专利技术。 公司专门设置了科研中心、试验中心。公司科研中心下设刹车控制系统部、飞机机轮部、液压附件部、炭/炭材料部、粉末冶金材料部、全电刹车部、飞机起落架部等专业齐全的业务部室,配有先进的产品研发实验仪器、设备及先进的设计开发软件,具备多机种、多型号的飞机着陆系统的科研、开发能力。 公司试验中心配置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机轮大型动力试验台、疲劳试验台、仿真试验台等设施设备,可以对刹车制动产品的性能进行 1:1试验验证,满足起落架着陆系统的试验验证需求。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自主创新的多项刹车制动技术和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解决进口替代问题。 1、刹车盘(副):①新型炭/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具有从预制体编织到快速沉积工艺全部自主知识产权,使炭/炭复合材料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②新型防氧化涂层材料已在大载荷、大能量的飞机炭刹车盘上应用,抗氧化能力大幅提高;③高性能干、湿式粉末冶金材料技术打破国际技术垄断,解决进口替代问题;④时速 350km/h以上高速列车闸片的浮动弹性式结构、材料配方及工艺技术为国内外首创,运用考核拖车闸片平均寿命里程超过 32万公里。 2、刹车机轮:①大型运输机刹车机轮采用对开式设计技术,具有承载能力大、产品寿命长等特点;②高承载机轮及高性能刹车装置技术,解决机轮承载不均问题,大幅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将维修时间缩短 3倍以上。 3、刹车控制系统:①双通道数字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采用了防滑控制算法和物理隔离双通道设计,刹车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②高性能射流偏转板液压伺服阀技术是国内国际首创,抗污染能力大幅提高;③全电刹车技术已应用在航天高空飞行器等,解决了传统液压刹车漏油问题;④自适应刹车技术已批量应用到歼击机、教练机等军用飞机上,提高了在不同工况下刹车的适应性能。 4、起落架着陆全系统集成:公司以刹车盘(副)技术为基础,逐步向飞机机轮、刹车控制系统、起落架着陆全系统延伸,已具备独立完成飞机起落架着陆全系统整体设计、整机交付及试验验证能力的集成优势。 (五)具备军工先发优势,体现在行业资质、技术储备和配套关系稳定 由于军工产品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军方对相关产品的研制企业实行严格的许可制度,为新进入企业设立了较高的资质门槛。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刹车制动领域,是较早获得军方及行业主管部门颁发从事军工业务相关许可资质的民营企业之一。此外,公司还获得中国民用航空总局颁发《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维修许可证》等民航资质,具有齐备的行业资质。 航空机载设备行业尤其刹车制动领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需要较长时间的技术和市场的储备和积累,为新进入企业设立了较高的技术门槛。刹车制动产品作为飞机的着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飞机的起飞和着陆安全,具有技术难点多,设计能力水平要求高的特点。公司核心产品在国内军机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已定型的产品列装在多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军贸机等重点军工装备,公司潜在竞争者很难在短期内与先发者在同一层面上进行竞争。 军方市场具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机载设备的定型有严格的程序控制,需要经过严酷的试验和大量的试飞课目考核,同时,军工产品对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军工企业要经过长期、良好的应用和服务才能取得军方客户的信任。武器装备一旦列装部队后,即融入了相应的装备或设计体系,为保证国防体系的安全和完整,保持其战斗能力的延续和稳定,军方不会轻易更换其主要装备的配套产品,并在其后续的产品日常维护与维修、技术改进和升级、更新换代、备件采购中对该产品的供应商存在一定的技术和产品依赖,形成“科研、购置、维修一体化”的装备供应体系。因此,产品一旦对客户形成批量供应,可在较长期间内保持优势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公司保持战略定力,推进战略协同,竭力保障生产交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9.9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88%。其中,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较去年同期增长29.74%,刹车盘(副)业务较去年同期下降31.38%,检测试验业务较去年同期下降20.60%。本年度销售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是飞机刹车盘(副)及检测试验收入下滑所致。2022年,我国多地宏观环境严峻,部分下游客户所在地人员流动受限,军工产品的需求节奏和验收节奏出现变化。 此外,较大规模的停工停产也加大了企业按时交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发货的难度。 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产品结构变动导致的毛利率变动。报告期内,毛利率相对较低的飞机刹车控制系统及机轮业务收入占比同比提升13.17个百分点。 虽然公司2022年度业绩由于外部环境影响出现下滑,但公司仍然注重科研创新,在研项目众多,为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奠定研发基础。同时,公司在2022年首次实现了民航业务收入,公司未来计划从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和服务保障方面入手,加快民航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进程。随着外部环境向好,2023年军工市场和民航市场有望迎来复苏。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单位:元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无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