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深科技(000021):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1日 10:39:46 中财网

原标题:深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

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 0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周剑、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莫尚云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彭秧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和财务报告附注“金融工具”中描述了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为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本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选定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现 1.30元人民币(含税)。截至本报告日,公司总股本 1,560,587,588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股利202,876,386.44元(含税)。如在本报告日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金额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41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6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4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94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深科技、公司、本公司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电有限中国电子有限公司
深科技香港开发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深科技苏州苏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深科技惠州惠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深科技东莞东莞长城开发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沛顿沛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合肥沛顿存储合肥沛顿存储科技有限公司
深科技成都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科技桂林桂林深科技有限公司
深科技重庆重庆深科技有限公司
深科技精密深圳长城开发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深科技马来西亚开发科技(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深科技维修深圳长城开发电子产品维修有限公司
深科技磁记录深圳开发磁记录有限公司
深科技英国开发科技(英国)有限公司
深科技以色列开发计量(以色列)有限公司
深科技乌兹开发能源科技(乌兹)有限公司
智慧巴西智慧能源计量巴西有限公司
中电财务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桂林博晟桂林博晟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币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深科技股票代码000021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深科技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 ZHEN KAIFA 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KAIFA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剑  
注册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 7006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35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公司上市以来注册地址未发生过变更  
办公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 7006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035  
公司网址http://www.kaifa.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钟彦刘玉婷
联系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 7006号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 7006号
电话0755-832000950755-83200095
传真0755-832750750755-8327507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618873567Y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 情况(如有)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以计算机及相关电子设备制造为主要业务,所处行业未发生 变更。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 (如有)深圳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开发科技(蛇口)有限公司,于1985年7月4 日注册成立,1993年10月8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府办复〔1993〕887号文件)批准改 制为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1月22日,公司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中国长 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国营建南机器厂、博旭有限公司、秉宏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首 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2,567.50万股,并于1994年2月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 所上市。 公司上市后,总股本为15,167.50万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为公司控股 股东,持有29.91%股权,其他法人股东博旭有限公司、国营建南机器厂、秉宏有限公 司、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分别持有28.24%、9.97%、8.31%和6.65%股权。 1996年4月17日,公司实施向全体股东每10股配售3股的配股方案,公司法人股东持 股比例变更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27.76%,博旭有限公司26.22%,国营建 南机器厂9.25%,秉宏有限公司7.71%,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6.17%。 1997年,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因设立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 科技)并赴境外募股上市这一战略发展需要而进行并购重组,于1997年10月11日完成对 博旭有限公司16.23%股权的收购;于1998年3月10日,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国资 企发〔1998〕32号文件)批准,完成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持有的公司 27.76%股权和国营建南机器厂持有的公司9.25%股权的收购。 1998年4月13日,经国家经济改革委员会(体改生〔1998〕35号文件)、国家国有 资产管理局(国资企发〔1998〕35号文件)批准,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将其收 购的合计53.24%股份、连同其原持有的公司6.17%的股份及其他权益一并投入其独家发 起设立的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城科技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并持有公司59.41%股 权。 2014年2月12日,经中国证监会(证监许可〔2014〕132号)批准,公司实际控制人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电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原为长城计算机集团 公司,简称长城集团)以要约收购方式私有化公司控股股东长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时中国电子吸收合并长城集团和长城科技,中国电子将通过本次重组承继取得长城 科技所持本公司全部股权,从而成为本公司控股股东。 2014年7月11日,经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批准,长城科技撤回H股上市地位正式 生效,长城科技于2017年1月6日被准予注销登记。 2017年1月11日,中国电子完成吸收合并长城科技进而取得长城科技所持本公司 44.51%股权,中国电子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2019年9月25日,中国电子以本公司1%股份认购汇添富中证8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 券投资基金份额,中国电子所持本公司股份降至43.51%。
 2020年8月3日,中国电子完成其2019年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换股工作,可交换 公司债券持有人累计完成换股101,569,074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0%),至此,中国电 子所持本公司股份降至36.61%。 2020年12月31日,中国电子将所持本公司36.61%股权无偿划转给其全资子公司中电 有限,中电有限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2021年4月19日,本公司非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8,932.82万股,并于2021年 5月20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中电有限所持本公司股份降至34.51%。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 1号 22层 2206
签字会计师姓名龚荣华、韩士民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 适用 □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号 中信证券大厦黄彪、路明2021年 5月 20日 至 2022 年 12月 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 适用 √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 是 √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16,118,375,162.3816,488,253,175.97-2.24%14,967,234,846.4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659,052,805.91775,394,154.82-15.00%857,132,642.2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652,989,746.80307,525,753.47112.34%302,406,659.9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895,695,279.53867,605,722.023.24%3,122,476,019.87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42230.5065-16.62%0.5826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42230.5065-16.62%0.582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54%8.67%-2.13%11.83%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 增减2020年末
总资产(元)27,812,939,467.8127,048,915,810.622.82%21,634,626,826.8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10,318,929,498.829,846,917,365.024.79%7,584,933,624.26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 是 √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 是 √ 否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

截止披露前一交易日的公司总股本(股)1,560,587,588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0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0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0.4223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650,790,157.673,900,838,825.144,360,365,549.424,206,380,630.1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2,209,458.98213,451,845.61119,924,024.3083,467,477.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20,864,045.61250,109,715.27383,250,759.8440,493,317.3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1,130,977.27684,799,063.061,074,063,144.10-72,035,950.36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 是 √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1,111,821.591,792,792.96236,652,047.02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 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81,650,807.53197,751,665.76129,427,433.57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0.00-61,572,663.980.0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 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 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75,897,312.43474,740,681.74274,937,066.72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50,000.000.000.00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 损益3,417,156.5710,675,586.00-11,210,988.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459,300.091,943,018.46-1,699,169.84 
减:所得税影响额-610,469.25110,746,136.2462,620,980.0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15,439,183.4946,716,543.3510,759,427.09 
合计6,063,059.11467,868,401.35554,725,982.2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1. 存储半导体行业
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整个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可分为芯片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公司所处的半导体封测行业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后序工艺。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封测技术的不断升级,国内封测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我国半导体领域的强势产业。

半导体产业具有强周期性特征。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由 2021年的 5,559亿美元增长 3.2%,达创纪录的 5,735亿美元。但 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经历了明显的起伏,年初的销售额创下历史新高,随后出现了周期性低迷。

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下降 14.7%至 1,302亿美元,环比下降 7.7%。存储器是半导体产业最大的细分市场,据闪存市场(China Flash Market)数据,2022年全球存储市场规模为 1,391.87亿美元,同比下跌 15%,其中闪存(NAND FLASH)市场规模为601.26亿美元,同比下跌 11%,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市场规模为 790.61亿美元,同比下跌 17%。据 WSTS预测,2023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 1,675亿美元,其中中国存储器市场空间巨大,预计 2023年国内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 6,492亿元(约 942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 55.8%。

新兴产业需求带动封测技术的升级和规模增长。随着物联网、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封装环节对于提升芯片整体性能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先进封装朝着小型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先进封装技术在整个封装市场的占比正在逐步提升。我国封测市场以传统封装业务为主,随着国内龙头企业不断研发投入和海内外并购,先进封装业务快速发展。

据全球增长咨询公司 Frost&Sullivan预测,2020年中国大陆先进封装市场规模为 351.3亿元,2025年将增长至 1,136.6亿元,2020-2025年预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6.47%。

2. 电子制造行业
电子制造服务是指为产品公司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零部件组装、生产制造、原材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向各领域全面渗透,全球电子制造业务总量稳定增长,行业市场需求持续上升。国内方面,2022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6%,分别超出工业、高技术制造业 4和 0.2个百分点。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 15.4万亿元,同比增长 5.5%。国际方面,专业调研机构 New Venture Research发布的 MMI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前 50大电子制造服务厂商总营业收入约 4,570亿美元,较 2021年同比增长 9.6%,其中医疗行业的制造需求最为强劲,同比增长 54.6%;通信领域(如智能手机)的制造需求增长最低,同比仅增长 1.5%,但该领域制造业务的收入最高,为 1,658亿美元。

在各国经济恢复不均衡不确定的环境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球共识,通过制造业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成为多国的战略选择。据麦肯锡公司预测,到 2025年发达经济体中 15%-25%的企业制造将实现智能化和自动化,而新兴经济体中该比重将达 5%-15%。在国内外需求以及政策驱动下,电子制造服务企业进入结构调整轨道。品牌商与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合作模式的不断成熟与深入,电子制造服务企业在技术上和产能上不断升级进步,向高端技术、高端价值、高端领域方向发展,为品牌商拓展更多增值服务。

3. 计量终端行业
计量终端主要应用于水、电、气等居民生活的基础能源行业。公司目前在计量终端行业主营智能电表、表计用通讯模块、数据集中器和能源管理系统软件等产品,可向能源计量领域行业客户提供系统级解决方案。

在全球市场,基于全球电力需求稳定增长的背景,各国智慧能源体系建设规划逐渐落地,各国能源体系变革加快,电力系统结构变化带来的新特性以及充电桩等应用场景的扩展均带动了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加速扩大。根据市场研究咨询公司 Markets and Markets数据,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1年的 431亿美元增至 2026年的 1,034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20.9%。其中,全球智能电表市场规模预计将会以 9%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6年的 302亿美元。

在国内市场,随着我国“双碳”发展路径的逐渐清晰,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的电源侧出力的随机性、波动性及间歇性等问题愈发凸显,对电网可持续供电、安全稳定造成影响。为进一步催化新型电力系统在“源、网、荷、储”等不同环节的建设、升级需求,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为主的电网投资主体纷纷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化投资约占 13%,预计“十四五”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有望提升至 14%-17%,投资额从约 3,000亿元提升至 4,500亿元以上。根据艾瑞研究院测算,2025年我国电力数字化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到 839亿元。随着旧电表更新换代硬性需求、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新兴需求等多重因素共振下,我国智能电表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制造企业,连续多年在 MMI(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全球电子制造服务行业(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EMS)排名前列。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销售等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以先进制造为基础,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构建了以存储半导体、高端制造、计量智能终端为三大主营业务的发展战略。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 行业领先的高端存储封测技术,多元化客制服务能力
公司在高端存储芯片(DRAM、NAND FLASH)封装和测试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储备,具备多种类型产品的封装方案设计和分析能力,持续引进先进的封装和测试设备,掌握行业领先的隐形切割研磨技术,能提供各类客制化的测试程序开发和芯片特性分析服务。

秉持“品质第一、客户至上”的原则,公司多年来与全球业内龙头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成熟的智能管理系统,丰富的生产运营经验,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满足其多方面需求。为提升高阶封测量产能力,研发团队在先进封装技术上规划布局,设立创新科研实验室,为公司在存储半导体封测领域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2. 专业的检测分析及研发实验室,强大的技术分析及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通过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先进检测分析及研发实验室,在深圳、成都、东莞、苏州、合肥、马来西亚等地设有专业实验室,涵盖先进机械、材料分析、仿真分析、可靠性及失效分析、洁净度控制和静电控制等专业领域,全面服务于存储半导体芯片、智能计量、贮存记忆产品、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医疗器械等行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产学研合作等途径,共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形成了行业领先的企业技术3. 丰富的规模化制造经验,先进的工程技术能力
公司在 EMS行业深耕 38年,依托强大的技术优势,领先的智能制造实力以及多年服务高端客户的丰富管理经验,在规模化制造和快速反应体系方面具备行业领先优势。在工程技术方面,公司拥有一大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团队及行业领先的设备,可面向各类电子产品业务,提供基于产品定制化的工程技术支持,涵盖辅助研发的 CAE仿真及验证、可靠性工程、产品认证支持、制造环境控制技术、制造工艺技术、物料评估和失效分析等服务,可满足各大客户的业务发展需求。

4. 国际化经营管理团队,重视各梯队人才培养
公司管理层多为来自不同领域的国际化资深专家,拥有国际化视野、科学管理理念以及卓越的运营能力。面对行业技术革新和终端品牌商需求升级的挑战,公司核心经营团队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不断加强研发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的建设,始终保持与世界一流企业发展同步。公司重视各梯队的人才培养,大力推进年轻化、国际化、知识化的人才建设,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管理能力和掌握核心技术的人才。公司管理层在未来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将紧跟市场变化,积极引入国际知名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推动公司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市场竞争中稳健快速发展。

5. 客户至上的价值导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为能迅速响应客户前期的产品开发需求并实现后期成品的快速交付,公司以世界先进企业为标杆,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构建以工具、流程、信息技术、体系和标杆为基础的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以自主研发的 MES为中心搭建跨系统、精细化的集成信息管控平台,实现全面的品质管理与控制。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号召全员参与改善创新,推行以公司战略导向为驱动的精益生产管理,促进卓越运营,契合客户价值,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

6. 前瞻性的跨区域战略部署,丰富的全球优质客户资源
公司立足服务龙头客户的发展战略,贴近重点客户展开生产,在全球产业链核心地区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在深圳、苏州、东莞、重庆、成都、合肥、马来西亚等地建有产业基地,在日本设有研发基地,在美国设有新产品导入基地,同时在英国、荷兰、新加坡、香港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拥有研发团队,为全球知名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凭借深厚的技术实力、强大的客制化设计制造能力以及高质量的服务能力,公司赢得了一批实力雄厚、发展强劲的国际知名品牌客户的支持与信任,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

7. 推行绿色制造,坚持可持续发展
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不断完善环境管理体系,积极履行绿色环保的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公司以国家提出的“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为目标,不断加大节能减碳资金投入,以自主研发的跨系统、精细化的集成信息管控平台为基础,持续提升生产线关键制程的自动化升级改造,推广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的转型升级,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不安,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严峻,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强势升值、俄乌冲突、极端天气频发等因素影响,国际能源和粮食供需失衡,全球通胀高企,全球经济增速大幅放缓。面对贸易摩擦持续加剧、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加剧、行业进入修正周期等多重压力,公司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层通过聚焦主责主业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体制机制激发企业活力、完善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加强防御风险能力,公司经营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深圳、合肥半导体封测双基地的产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并通过提升设备稼动率实现降本增效。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先进封装技术,技术创新平台成果显著;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东莞、苏州等多个工厂荣获智能工厂和智慧车间示范单位;开展系列精益改善行动,实现效益提升;计量智能终端产品首次突破国内市场,中标国家电网项目;完成与公司业务需要对应的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并启动运行;大力推动业务板块的差异化激励模式、推动试行了超额累进的绩效奖励机制、对重点项目进行个性化绩效奖励。2022年底,作为建立健全覆盖经营管理骨干和核心人才的中长期正向激励机制的重要实践,公司首次推出了股票期权的中长期激励计划。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1.18亿元,同比下降 2.24%;实现公司营业利润 8.08亿元,同比下降 20.9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 6.53亿元,同比增加 112.34%。

1. 存储半导体业务
在半导体封测业务领域,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存储芯片的封装与测试,产品包括 DRAM、NAND FLASH以及嵌入式存储芯片,具体有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DDR3、DDR4、DDR5)、低功耗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LPDDR3、LPDDR4、LPDDR5)、符合内嵌式存储器标准规格的低功耗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eMCP4)等。作为国内领先的独立 DRAM内存芯片封装测试企业,公司拥有行业经验丰富的研发和工程团队,具备精湛的多层堆叠封装工艺能力和测试软硬件开发能力。

报告期内,为保障半导体行业供应链稳定,公司加大与供应商合作力度,推进供应多元化来保证上游原材料和设备的获得。以深圳、合肥半导体封测双基地的模式运营,产能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配合上游客户的需求,提升存储芯片配套封测产能,强化内部挖潜,提升设备稼动率实现降本增效。其中,2022年合肥沛顿存储已具备不同类型存储芯片(DRAM、LPDDR4、LPDDR5、eSSD、eMMC)的8层堆叠产品量产能力,已通过ISO 9001/14001/45001等多项体系认证,并通过重点客户 wBGA以及 LPDDR产品的封装量产认证和主要客户的终端用户审核,已导入包装自动化和芯片颗粒系统级测试,助力客户低功耗存储芯片平台的快速部署和验证。为实现高阶、大容量存储芯片封装,公司积极优化工艺技术。报告期内,全资子公司沛顿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成功获批工信部授予的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成功获批广东省工程技术中心——广东省高端存储芯片封装及测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来,公司将以满足重点客户产能需求和加强先进封装技术研发为目标,强化完整的先进封测全业务链服务能力,致力成为存储芯片封测标杆企业。报告期内,重点客户需求稳定,且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半导体封测业务订单量相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在数据存储业务领域,公司拥有 38年的研发制造经验,掌握硬盘磁头与硬盘盘基片核心制造技术,拥有自主产权的全自动高精密头堆、盘基片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硬盘磁头、盘基片等。历经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全球铝基片制造主导企业,全球三大硬盘厂商的核心供应商,与大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由于新产品量产,订单增加,公司盘基片和机械硬盘订单量较去年同期有大幅增长,但服务器市场整体需求疲弱,公司硬盘磁头订单量相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发展为存储产业带来新机遇。公司将巩固自身在硬盘盘基片和磁头业务领域的优势,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业务模式,发展存储服务器新业务,开发新工艺,进一步拓宽业务布局。

2. 高端制造
公司在电子制造行业深耕 38年,专注于为全球客户提供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物流、销售等一站式电子产品制造服务。以先进制造为基础,以市场和技术为导向,公司不断提升产品研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品质管控、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将高壁垒、高附加值业务作为发展重点,主要业务涉及医疗电子设备、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智能家居、物联网、新型智能产品、新能源等领域的产品和部件制造与服务。

为实现高端制造效能、质量和可持续改善能力的提升,公司制定了数字化转型战略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和数字化运营三个方面开展数字化转型。在智能制造方面,升级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s,MES)由传统面向服务的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升级到微服务架构,为工业互联时代奠定技术基础,同时持续提升系统智能程度,融合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数据收集和分析工具(Design of Experiments,DOE)等新应用支持智能制造。在智慧供应链方面,通过建设智慧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Suppli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SRM)、推动物资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应用提升,进一步提高在供应链端的协同及响应能力;通过实施客户风险管理、建立客户风控模型,提升对客户的风险预警能力;通过优化供应链,提升重点客户海内外协同物料能力。在数字化运营方面,建设并实施核心业务制造数字化运营、设备数字化运营、供应链数字化运营等多个平台;致力于应用集成过程管理、知识管理、项目(任务)管理、资源管理、持续改善为一体的协同数字化工作平台。报告期内,深科技苏州公司“电子制造企业基于综合信息平台的智慧工厂建设与运营”项目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

立足于 20年的精益六西格玛文化,公司聚焦战略导向、标准指引、测评驱动、全员赋能、技术支撑、项目兑现,进一步巩固降本增效成果。业务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实际,开展系列精益改善行动,项目荣获中国质量协会示范奖 2项、优秀奖 3项。同时,公司全面推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在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方面的绩效,报告期内,深科技东莞公司依据国际标准 ISO14064建立碳核查流程及清册,在理清自身碳排放量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碳减排的相关项目,并引入 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公司充分发挥全球化产业布局优势,打造高端电子制造服务业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优势,规避地缘政治冲突的不利影响,快速响应国际重点客户需求,提供优质的生产制造服务。在与国际大客户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未来国内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客户,报告期内,高端制造业务整体保持稳定发展,医疗产品制造方面,呼吸机制造业务订单需求量持续增长;汽车电子制造方面,公司推行最新版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培训,以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多款产品稳定量产;其他电子产品制造方面,智能家电制造业务订单需求量有所下降,智能办公设备、储能产品等制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势头。

3. 计量智能终端
在计量系统业务领域,公司聚焦于为智能电、水、气计量终端及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销售,为客户提供智能计量终端、主站系统及电力大数据应用软件。得益于20多年营销、研发、生产、供应链管理及品质管控的丰富经验,公司已在全球 39个国家,为 80余家能源公司提供逾 8,000万只智能计量产品,主站系统已部署超过 10个国家,可容纳超 1,500万只智能表计设备。凭借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服务,行业领先的创新优势和过硬的品质,公司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长期信赖,与欧洲、非洲、亚洲、南美洲、中东地区的多个国家级能源事业单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巩固欧洲市场优势,与意大利、奥地利、荷兰等国家客户加强交流,销售收入较去年增长超过 20%。公司在国内市场实现首次突破,中标金额达 3188万元的国家电网项目,供货产品为 A级单相智能电表。

未来,公司将充分把握“双碳”目标下全球各国推动智慧能源体系建设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发展机遇,实现境内外市场协同发展,提高公司精准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

4. 产业基地概况
公司在全球产业链核心地区拥有完善的产业布局,在深圳、苏州、东莞、成都、合肥、重庆等地拥有研发制造基地,在马来西亚建有海外工厂,可贴近大客户配套生产。在日本设有研发基地,在美国设有新产品导入基地,在英国、荷兰等多个国家或地区设有计量智能终端业务的分支机构。丰富的跨区域基地为公司建立了集技术研发、工艺设计、生产控制、采购管理、物流支持等不同服务模块于一体的完整电子产品制造服务链,可为全球客户提供高端电子产品制造服务。

报告期内,合肥沛顿工厂一期装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马来西亚士乃工厂二期部分车间已建成使用,深科技彩田工业园城市更新项目一期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其中建筑面积约 6.64万平方米的 C座写字楼 2022年 11月完成竣工验收;建筑面积约 7.45万平方米的 B座已完工,预计 2023年 4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建筑面积约 13.08万平方米的 A座 2022年 7月结构封顶,预计将于 2024年一季度完成竣工验收。报告期内,湾区数字科创中心在深科技城展示中心正式揭牌,是公司率先响应福田区建设科技楼宇的创新举措,可为大批优质科创企业落地提供空间保障。未来,深科技城项目将建成以“科技、研发、数据要素、金融、专业服务”为核心产业聚集的城市创新综合体。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16,118,375,162.38100.00%16,488,253,175.97100%-2.24%
分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16,036,088,041.5399.49%16,361,454,607.9199.23%-1.99%
其他82,287,120.850.51%126,798,568.060.77%-35.10%
分产品     
存储半导体2,647,436,590.7716.42%2,885,459,925.4217.50%-8.25%
计量智能终端1,794,359,654.9811.13%1,332,201,369.108.08%34.69%
高端制造11,594,291,795.7871.93%12,143,793,313.3973.65%-4.52%
其他82,287,120.850.51%126,798,568.060.77%-35.10%
分地区     
中国(含香港)5,112,932,197.2031.72%6,211,242,950.7537.67%-17.68%
亚太地区(中国除外)6,398,579,964.4139.70%5,737,966,916.0934.80%11.51%
其他4,606,863,000.7728.58%4,539,043,309.1327.53%1.49%
分销售模式     
直销16,118,375,162.38100.00%16,488,253,175.97100.00%-2.24%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 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年 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年 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16,036,088,041.5314,135,004,904.4111.86%-1.99%-4.55%2.37%
分产品      
存储半导体2,647,436,590.772,239,179,636.3815.42%-8.25%-7.44%-0.74%
计量智能终端1,794,359,654.981,430,340,424.1020.29%34.69%37.77%-1.78%
高端制造11,594,291,795.7810,465,484,843.939.74%-4.52%-7.81%3.22%
分地区      
中国(含香港)5,030,645,076.354,309,533,888.4414.33%-17.32%-22.30%5.49%
亚太地区(除中国外)6,398,579,964.415,701,703,453.1010.89%11.51%10.35%0.94%
其他地区4,606,863,000.774,123,767,562.8810.49%1.49%0.69%0.72%
分销售模式      
直销16,036,088,041.5314,135,004,904.4111.86%-1.99%-4.55%2.37%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 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 适用 √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 是 □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销售量845,293,773836,919,9091.00%
 生产量850,630,727841,123,1221.13%
 库存量24,228,10918,891,15528.25%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 30%以上的原因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计算机、通信 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材料费11,197,699,134.8679.22%11,670,813,854.0178.81%-4.05%
 人工成本1,588,368,205.1111.24%1,808,143,940.3212.21%-12.15%
 折旧费422,492,269.872.99%462,302,939.623.12%-8.61%
 能源195,099,432.541.38%178,297,510.921.20%9.42%
 制造费用731,345,862.035.17%689,587,999.794.66%6.06%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 否
报告期内,公司因新设投资增加合并单位 3家,为深科技以色列、深科技乌兹、智慧巴西;因注销深科技磁记录、转让深科技桂林、深科技维修 100%股权而减少 3家合并单位,具体内容详见财务报告附注中的相关介绍。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8,810,607,104.64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54.66%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 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第一名3,582,182,896.2122.22%
2第二名1,881,128,644.0611.67%
3第三名1,631,196,017.1910.12%
4第四名951,761,994.475.90%
5第五名764,337,552.714.74%
合计--8,810,607,104.6454.66%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3,777,628,709.25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6.31%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 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第一名1,793,595,278.3612.49%
2第二名554,764,378.533.86%
3第三名512,392,878.323.57%
4第四名459,069,488.703.20%
5第五名457,806,685.343.19%
合计--3,777,628,709.2526.31%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 适用 √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81,332,612.1069,785,695.8916.55% 
管理费用568,939,093.61628,140,916.72-9.42% 
财务费用-426,802,818.46-29,237,756.611359.77%财务费用的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3.98亿元,主要是本 期内衍生品到期交割收益较上年同期增加。
研发费用312,947,869.09310,326,547.060.84% 

4、研发投入
√ 适用 □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
堆叠式存储芯片环 氧模封料研究和应 用研究存储芯片用环氧模 封料的性能指标和封装 工艺以及芯片封装质量 之间的关系,为模封料研发进行中建立环氧模封料的选用技术 指导文件提升对环氧模封料的物理化 学性能的认识和理解,为芯 片封装用关键物料选用提供 技术基础和保障
 的选用、封装设计提供 技术指导   
封装联合仿真管理 平台芯片封装设计大量依赖 计算机多物理场的联合 仿真技术,建立联合仿 真技术平台以提高仿真 效率和质量研发进行中建立基于项目管理、数据库 管理、数据化建模等功能的 计算机仿真管理平台提升芯片设计仿真的技术能 力,实现封装设计的快速迭 代验证,增强公司芯片封装 业务的技术竞争力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焊点及焊接可靠 性评估和设计服 务)基于对板级焊接互联的 知识经验积累,依靠信 息化建设的手段,将焊 接互联的相关工程技术 服务信息化平台化研发进行中建立基于材料数据库,工艺 数据库,失效数据库等的焊 接技术服务平台提升 EMS核心焊接工程技 术的服务能力,同时为加强 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撑,增 强 EMS业务的技术能力
纳米涂层防护技术 在电子产品的应用 研究针对高可靠性要求的电 子产品部件,研究建立 纳米防护涂层技术并提 供解决方案研发进行中建立并提供纳米防护涂层技 术解决方案高可靠性产品(如汽车和医 疗)是 EMS业务中重要的 部分,提供高质量的解决方 案可以大大提高业务竞争力
电子组装工艺中电 应力损伤研究针对电子组装工艺中电 应力损伤占产品失效较 大比例的问题,研究电 应力损伤的机理并提供 工程技术管控方案研发进行中建立电应力损伤监控和分析 方法以及管理技术指导提升电子组装产品的质量和 可靠性,增强EMS业务的技 术竞争力
金铝键合材料评估 和选型研究引线键合工艺是高性能 芯片封装的关键工艺, 研究不同键合材料表面 以及金线和工艺参数的 匹配性影响,为键合工 艺选材提供技术指导研发已完成建立引线键合材料的选择技 术标准,为封装设计提供依 据提升高性能芯片的引线键合 的技术水平,增强公司芯片 封装业务的技术竞争力
电子制造领域清洗 方案服务平台基于公司技术研发实验 室在电子制造领域清洗 技术的积累,结合机器 学习的技术,开发电子 制造业清洗技术方案智 能推荐系统研发已完成建立电子制造领域的清洗技 术方案智能推荐系统提高在新产品导入,工艺制 定, 等环节的响应速度和效 率, 加强公司电子制造领域 的技术服务竞争力
倒装芯片封装焊点 的热疲劳可靠性研 究研究倒装芯片微焊点可 靠性相关的封装结构设 计和材料选择的影响规 律, 提升倒装芯片封装可靠 性设计能力和工艺设计 能力研发已完成建立倒装芯片封装可靠性设 计技术规范提升高性能倒装芯片封装的 技术水平,增强公司芯片封 装业务的技术竞争力
基于设备振动数据 的设备故障诊断系 统算法与模块研发开发生产设备振动信号 实时监控数据采集和分 析预警系统,研究设备研发已完成将系统应用于生产线设备, 降低制造过程中的设备维护 工作量,保障设备健康运行提升电子制造产线生产设备 的健康管理智能化水平,增 强公司智能制造的技术竞争
 运行振动信号的采集技 术和分析算法研究,实 现设备异常情况快速诊 断和问题报警,快速定 位故障范围  
塑胶件注塑工艺研 究及模流仿真能力 建立针对塑胶件注塑工艺仿 真技术, 开发建立基于仿真技术 的设计优化方法,缩短 工艺设计评估及开模的 周期, 提升效率研发已完成建立基于仿真技术的工艺设 计优化指导文件和流程提升塑胶件注塑工艺技术能 力,加强公司电子制造领域 的技术服务竞争力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2年2021年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60354011.67%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3.39%2.00%1.39%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本科46538321.41%
硕士766124.59%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30岁以下32021052.38%
30~40岁237246-3.66%
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2022年2021年变动比例
研发投入金额(元)312,947,869.09310,326,547.060.84%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1.94%1.88%0.06%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元)0.000.00-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0.000.00-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