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义翘神州(301047):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2日 08:03:03 中财网

原标题:义翘神州:2022年年度报告

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冯涛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马晓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57,460.3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47%,主要系受外部环境、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影响,非常规业务回落所致。为增强企业长期竞争力,公司积极调整业务重心,陆续推出了一批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2022年非新冠病毒相关的常规业务收入保持了持续增长。同时,为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并进行了国内、国外市2022
场战略布局,筹建苏州、泰州子公司等,各项支出较大,且 年度为苏州和泰州子公司建设期,尚未正式投产,公司整体运营成本增加。上述因素综合影响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30,313.5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90%。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三、核心竞争力分析”“四、主营业务分析”“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敬请投资者予以关注。

本年度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的,均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129,2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8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2第四节公司治理...............................................................41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63第六节重要事项...............................................................65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93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02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03第十节财务报告...............................................................104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四)经公司法定代表人签署的2022年年度报告原件;
(五)其他相关文件。

以上文件的备至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义翘神州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义翘有限北京义翘神州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前身
义翘上海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义翘广州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义翘杭州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义翘成都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神州细胞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神州细胞有限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原名为“北京义翘神州生物技术有限公 司”),系神州细胞前身
神州细胞工程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系神州细胞子公司
拉萨爱力克拉萨爱力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义翘安元天津义翘安元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恒天津义翘安恒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泰天津义翘安泰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成天津义翘安成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和天津义翘安和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义翘安平天津义翘安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启华二期苏州工业园区启华二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启明融信苏州启明融信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华宏强震华宏强震(厦门)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名为“华宏强震 (天津)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启明融创苏州工业园区启明融创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QM92QM92Limited
清松恒泰宁波清松恒泰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原名为“深圳市清松恒泰投资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
宁波泽羽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泽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百林科百林科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镁伽科技镁伽科技(开曼)有限公司
微构工场北京微构工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无锡清松无锡清松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汇智产投汇智产投康岚创业投资(湖州)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大溪高科内蒙古大溪高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万元、亿元
报告期、本报告期、报告期内2022年度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义翘神州股票代码301047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义翘神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义翘神州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inoBiological,Inc.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SinoBiologica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杰  
注册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8号院9号楼306室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100176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无变更  
办公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18号院9号楼306室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176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sinobiological.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冯涛张妍
联系地址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 18号院11号楼204室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创十街 18号院11号楼203室
电话010-50911676010-50911676
传真010-50953280010-5095328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办公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5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董旭、陈黎明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信三 楼8号卓越广场(二期)北 座赵陆胤、焦延延2021.8.16-2024.12.31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574,603,390.32965,272,540.65-40.47%1,596,293,024.8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303,134,958.32720,013,671.11-57.90%1,127,607,535.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244,352,925.89596,583,791.15-59.04%1,121,594,021.4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249,394,581.96642,617,805.03-61.19%1,092,937,539.00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2.661412.7061-79.05%22.11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4.74%22.25%-17.51%157.53%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6,570,390,331.096,890,235,257.55-4.64%1,465,027,156.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6,369,382,867.096,752,312,588.01-5.67%1,298,643,517.67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75,846,115.52123,457,138.87130,983,535.64144,316,600.2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14,247,512.4377,949,022.3583,705,363.7627,233,059.7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93,809,708.7558,972,714.0641,058,539.5050,511,963.5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69,121,768.3746,239,220.9154,521,198.0779,512,394.61
注:第四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下降较大,主要系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理财产品单季度公允价值变动
所致。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均为稳健型,属于中低风险,风险评级不高于R2。扣除理财产品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
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第四季度净利润与第二、三季度不存在较大差异。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14,781,543.0167,112,074.511,100,370.67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 的投资收益54,152,911.8474,322,067.169,937,781.39理财投资收益及公允 价值变动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216,956.233,770,319.65-2,110,380.00处置资产产生收益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 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1,853,050.20 
减:所得税影响额10,369,378.6521,774,581.361,061,208.28 
合计58,782,032.43123,429,879.966,013,513.5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生物试剂产品及技术服务,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站式”采购生物试剂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渠道。

1、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概况
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进展和突破正加速向应用领域渗透,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快速增长,从2016年的1,247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1,5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6.0%。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对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视,以及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也持续增长,由2016年的496亿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978亿人民币,其在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研究资金投入比重也从2016年的6.0%增长至2020年的9.0%。

2、生物科研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市场概况
(1)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市场概况
生物科研试剂产品和技术服务包含了标准化的生物试剂产品和帮助生物研究及实验的个性化专业技术服务,应用领域广阔,既可以用于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等学术客户,对各种靶点分子开展定性、定位、定量和功能活性研究,探索生命奥秘和发病机制,又可用于支持工业客户进行新药和疫苗的开发、生产以及质量研究。因此,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作为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支撑平台,对支持和推动产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生物科研试剂具有巨大市场,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在2016年为139亿美元,并以6.92%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的182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这一投入将达到272亿美元,2020年到2025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8.40%。

(2)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市场概况
中国的生物科研试剂市场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投入和快速发展而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于2016年达到82亿人民币,并以16.51%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20年的151亿人民币,增速高于同期全球生物科研试剂市场,预计到2025年,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规模将达到346亿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8.1%。目前,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综合实力较强、品牌影响力较大的国际龙头企业仍持续占据中国生物科研试剂市场的主要份额,存在因贸易争端导致价格上升和断供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蓬勃发展,国内生物试剂企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多个细分赛道竞争力不断增强,加之本土化优势,国产品牌在生物试剂市场的占有率正在逐年提升,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国家“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出要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补齐产业链短板,培育细分领域具有主导带动能力的重点企业,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作为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和重视。

3、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
(1)客户需求多样,“一站式”服务更受青睐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市场客户需求多样,应用场景复杂,涉及的产品和服务种类、用途、参数繁多,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客户从多家供应商采购,在售前、售后环节常常需要付出较多时间和精力。基于以上原因,产品覆盖度较好,可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的供应商更容易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也对供应商的研发、生产以及产品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义翘神州通过多年自主研发,已经建立了蛋白、抗体、试剂盒、培养基等多条生物试剂产品线,产品数量达到数万种,可以满足广大客户的研究需求,同时支持科研和工业市场拓展。

(2)市场紧随研究热点,时效性强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主要用于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这些研究会随着全球生命科学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变化,因而对试剂的需求也会动态变化,存在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和不确定性。同时,由于生物试剂不需要临床研究和药监部门审批,客户往往对产品货期要求较高,时效性对企业竞争力影响较大。因此,供应商需要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紧跟热点,第一时间研发出产品,快速满足客户需求。以新冠试剂为例,义翘神州不断刷新研发记录,最快6天就完成相关蛋白研发,国内客户当天或次日就可以收到产品,对赢得市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定制化产品和服务需求增加
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创新研发在新领域、新方向、新靶点方面的快速拓展,现有标准化产品已经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服务市场不断扩大。因此,既能提供标准化货架产品,又能够提供个性化服务的供应商,由于可以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在市场竞争中将占据更大优势。义翘神州的定制化研发、生产和检测服务作为标准化生物试剂产品的有益补充,近年来业绩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4)本土化支持作用重大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种类、参数众多,应用场景多样,客户在产品选择、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专业人员的咨询和帮助。同时,客户对于生物试剂货期要求较高。因此,在不同地区建立本土化的仓储物流、客户服务、技术支持以及销售团队,加强与客户的沟通联系,缩短反馈时间,适应不同地域客户的习惯,对于试剂厂商市场拓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义翘神州不断加强在地团队建设,国外,已建立美国、欧洲和日本子公司,国内,已建立苏州和泰州子公司以及上海、杭州、广州等分公司,持续提升在地服务支持能力。

(5)市场集中度提升
生物试剂种类繁多、市场分散、竞争者众多,销售特点是经营品类越多,增加销售额机会越大,获利的可能性越高。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迫切需要生物试剂公司做大做强,对规模和效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行业发展不断成熟的趋势下,并购整合已经成为试剂行业发展的潮流,将进一步增加生物试剂整体市场的集中度。

4、行业竞争格局
(1)市场概况 ①科研重组蛋白试剂行业市场概况 重组蛋白在生物药研发、基础研究和体外诊断试剂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生物药中,单克隆抗体药物 市场需求巨大,而重组蛋白是研究单克隆抗体药物的重要试剂之一。在科学研究中,重组蛋白可应用于 结构解析、细胞培养、细胞诱导、分化、酶功能性研究、底物、对照品等多个方面,诊断试剂成本的 60%-80%是包括诊断酶、抗原和抗体在内的诊断试剂原料,其中的诊断酶和抗原中的一部分就是重组蛋 白。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2019年至2024年复合增长 率将达到13.6%。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②其他生物试剂市场概况
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的主要生物试剂除重组蛋白以外,还包括各种核酸类试剂,抗体试剂以及以培养基为代表的细胞类试剂。随着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类生物试剂与重组蛋白类试剂相似,均保持着旺盛的市场需求。以抗体类试剂为例,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市场规模比蛋白试剂更大,且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全球科研抗体试剂市场规模于2015年达到22亿美元,并以4.3%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19年的26.2亿美元,受需求增长预计市场规模2024年将达到33.6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1%。

③技术服务市场概况
鉴于生命科学研究涉及众多的靶点和应用场景,且热点不断变化,因此仅仅依靠标准化的生物试剂产品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技术服务供应商可以根据客户的特定要求,针对性的提供研发、生产和检测服务,市场空间广阔。

(2)市场竞争格局
欧美生物试剂龙头企业起步较早,已发展多年,公司规模大,产品覆盖度高,产品引用文献数量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因此占据中国生物试剂科研机构用户市场的主要份额。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国内生物试剂厂商逐渐走向了开拓全球市场的道路,包括公司在内的国产厂商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

(3)行业壁垒
①技术壁垒
公司所从事的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业务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以蛋白试剂为例,一方面要求重组蛋白具备接近天然蛋白活性和修饰的特点,另一方面又对供货时间和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为满足客户需求,生物试剂的供应商需要提供数以万计性能满足要求的重组蛋白、抗体等试剂产品,因而建立相应的试剂研发、生产和质控技术平台需要长时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缺乏相应积累的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具备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

②人才壁垒
公司所从事的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业务中,对研究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且一个人难以掌握全部流程,所以新的竞争者必须要有专业和全面的人力资源储备,覆盖从研发到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人才壁垒也为新进入者设置了障碍。

③品牌壁垒
重组蛋白和抗体等生物试剂的种类较多,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用户在首次购买时往往需要经过大量的挑选和比较工作,品牌影响因素大,用户粘性较强。买方“先入为主”的观念和现有厂商创立的“先发优势”,往往使新进入企业改变用户的购买习惯并建立其对自己产品的忠诚需要付出高昂代价,构成了该领域的品牌壁垒。

④资金壁垒
重组蛋白和抗体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多个技术平台的建立,大量工艺参数优化,不同技术路线整合以及一系列细分类别产品的开发经验积累。以蛋白为例,为适应不同特点蛋白产品开发的需求,需要建立哺乳细胞、昆虫细胞、细菌、酵母等不同表达技术路线,流程优化涵盖从上游分子构建,到下游细胞培养、转染、纯化、冻干等多个环节;针对抗体,主流抗体制备技术路线既包括传统杂交瘤和文库技术,又有新涌现的流式B细胞分选,Beacon单个B细胞技术,技术路线不同,各具特色,需要逐一建立并积累经验,在流程优化上涵盖免疫原设计与制备、动物免疫、抗体筛选、抗体生产和评价等一系列环节。

综上所述,相关技术平台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设备等资源,资金投入量大,周期长,形成一定的资金壁垒。

5、公司竞争优势
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6、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行业与全社会的基础科研和生物医药产业投入关系密切,行业需求刚性较强,因而周期性不明显。

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行业收入的区域分布与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的分布相关性较大,通常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研发投入和基础科研投入较大,对相关生物试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较大。

公司产品和服务的使用者包括工业用户和科研用户,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受到国内外传统节假日如春节、寒暑假、圣诞节和下游客户生产安排的影响。公司收入在各季度间存在一定波动,但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特征。

7、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生物试剂及技术服务行业中,R&Dsystems、Abcam等国际巨头占据生物试剂市场主导地位。目前,国内生物试剂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大部分企业仍然具有规模小、品种单一、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公司通过坚持自主研发,建立了完整的生物试剂研发技术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数万种生物试剂品种,涵盖基因、蛋白、抗体、试剂盒、培养基等多个品类,客户覆盖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全球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尤其是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国内生物试剂代表性企业,公司第一时间开发出新冠病毒相关生物试剂产品,支持客户发表文献超过2000篇,全球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
公司是一家从事生物试剂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以及重组蛋白、抗体的开发和生物分析检测等服务。

2022年,公司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拓展试剂产品种类,全年新增上线蛋白、抗体等各类生物试剂约1,000种,持续为全球的药品研发企业和生命科学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剂产品和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公司目前生产和销售的现货产品种类超过6.8万种,其中重组蛋白超过6,500种,包括4,500多种人源细胞表达重组蛋白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对于最接近人体天然蛋白结构和性质的重组蛋白需求;公司还能提供约14,000种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数量超过4,900种,能够覆盖生命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发育生物学、干细胞研究等基础科研方向和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一站式”采购生物试剂产品和技术服务的渠道。

公司的客户涵盖大学、科研院所、医药研发企业等国内外各类生物研发单位。目前公司已经在美国、欧洲和日本建立了子公司,累计客户数量超过7,000个,品牌声誉不断累积,已成为生物试剂行业国内领先的科技公司之一。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5亿元,其中常规业务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4.6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03亿元。

2、主要产品和服务及其用途
公司生物试剂主要产品介绍如下:

序号产品类别主要功能/用途产品外观
1重组蛋白类蛋白是执行生物学功能的直接元件,也是生命科学 及创新药物开发的主要研究靶点。天然蛋白含量 低,提取困难,公司重组蛋白产品主要用于替代生 物体内天然蛋白,支持科研人员进行各种蛋白靶点 的活性研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一些细胞因子和 酶类蛋白可以直接用于细胞增殖、分化、酶促反应 等生物实验;靶点蛋白亦可支持抗体研发、诊断试 剂开发生产 
2抗体类抗体是基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研究应用最为广泛 的工具试剂,主要应用包括免疫印迹、酶联免疫、 组化、流式细胞、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等。由于 抗体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相应抗原,在基础生命科学 领域普遍应用于开展相关靶点的定性、定量,组织 细胞分布、体内外生物活性、相互作用、以及质量 分析和质量控制研究;抗体亦可作为关键原料支持 诊断试剂的开发生产 
3基因类支持客户进行蛋白相关的表达和功能研究,组织细 胞分布研究 
4培养基类支持科研机构和生物企业的研发人员进行HEK- 293、昆虫等细胞培养 
3、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设采购部负责公司的采购业务,并制定了《采购制度》《采购合同审批制度》和《供应商评定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采购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控制,明确请购、审批、购买、验收、入库、付款、盘点等各环节的职责和审批权限,根据制定的预算计划申请采购。公司对供应商定期评价,将合格供应商纳入日常合作名单,对于新的供应商采用三方询比价或招标方式控制采购风险。公司制定了各项成本费用审批规定,依据金额大小,按规定逐级审核,由业务部门负责人、财务总监及总经理签字审批。报告期内,采购与付款控制措施有效地执行。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调度工作由生产中心负责。生产部门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边际成本和安全库存等情况,制定年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并在执行中根据订单情况动态调整。完成产品生产后,由质量控制部门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产品质检合格后入库储存。

公司重组蛋白产品的常规生产周期约为3-4周,抗体产品的生产周期根据不同品种在3-22周。由于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产品具有储存时间长、扩大单次生产规模时边际成本较低等特点,为快速满足客户需求、控制产品生产频次,公司单个产品单次生产量一般按2-3年的预计需求量安排生产计划。

(3)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经销并重的销售模式。公司建立一系列关于经销商的日常管理制度,具体包括:经销商选取标准、日常管理、定价机制、物流、退换货机制、销售存货信息系统等,公司依据上述管理制度与经销商进行合作及日常管理。

(4)质量管理模式
产品质量管理是公司获得良好客户体验的重要保障,也是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建立信任、进行持续采购的基础,公司已建立起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已通过ISO9001、ISO13485、CNAS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针对生物试剂产品的特点,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评估方法和控制标准,由质控中心对产品按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质量检验,通过《沟通控制程序》《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控制程序》《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管理评审控制程序》《改进控制程序》及各项操作规程和质量放行标准等文件对相应产品的性状、蛋白活性、纯度等性能进行评估,并结合稳定性考察来对产品的贮存期限和贮存条件进行验证,相应的质量控制活动均进行了记录保存。

在产品仓储环节,公司通过对产品属性分析,并结合多年的质量控制经验,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分类存放,对于低温保存和冷冻保存的产品,建立了规范的符合相应条件的仓储区域。

公司建立了定期抽查的制度,对于不同类型产品,通过定期抽查的方式确保产品质量。公司还建立了出库检测制度,在产品出库时,对于仓储时间超过检测周期的产品,质量控制部门对产品关键质量指标复测,确保产品销售时符合相应的质控放行标准。

在产品配送环节,公司制定了产品的打包标准和运输标准,确保物流过程中产品的保存条件符合规范。

公司通过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

(5)CRO技术服务模式
公司CRO服务具体流程如下:
1)合同签订
公司在接到客户需求后,及时与客户沟通技术方案,在与客户确定好技术服务方案后,完成报价,并与客户沟通价格和服务细节、签订合同。

2)项目实施
签订合同后,公司根据客户项目方案,起草项目书,并传递项目书至相应的实验人员,开始项目实施。在达到项目的关键节点时,公司会及时向客户反馈进展情况;如果项目过程中遇到问题,公司也会第一时间反馈客户,跟客户进行沟通,保证项目完成的质量和进度。

3)项目交付
根据项目方案完成合同要求后,公司按项目书要求分装样品入库、撰写项目报告或者成分分析报告,与客户确认后,根据客户的要求安排产品寄送和报告发送,同时向客户开具发票。

4、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1)行业因素
随着人类基因组、干细胞、克隆技术等基础研究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快速商业化,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当前,各国政府不断提升对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视程度,生物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研究和试验发展(R&D)经费年均增速世界领先。同时,随着生物技术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鼓励全社会在生命科学领域进行研究,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资金投入迅猛增长。

2021年,《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等政策和指导性文件不断鼓励创新研究,科创板和港股政策对于创新企业融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在国内医保价格政策体系下创新品种相对于竞争较为激烈的仿制药价格优势显著,因此,带动国内生物医药企业不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保障了对于生物试剂的持续市场需求。

(2)企业自身因素
公司是国内生物试剂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方面一直保持高投入,并不断地将技术成果转化为满足客户需求的系列试剂产品。经过多年研发和技术积累,公司建立起多个核心技术平台,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高效率研制多样化生物试剂,并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及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1)公司具有快速开发蛋白、抗体等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技术平台,通过不断技术创新,优化现有技术平台并不断开发新的技术平台,各技术平台间互相补充、支持,并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生物试剂研发经验,有效提升技术研发效率,支持产品快速研发,产品库规模不断扩大,客户需求覆盖度不断增加。

2)公司具有严谨、完善的质量控制检测技术平台。公司依据各类产品的使用特点和用户需求,建立了严格、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基础理化检测、酶学功能活性、细胞水平功能活性、分子水平检测、病毒学检测到多种免疫学检测等多个维度对产品和服务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稳定,从而形成良好用户口碑,不断扩大客户群体。

3)公司具有核心原材料开发和制备能力。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许多关键原材料的开发和制备自主掌握,通过“内部闭环”的技术支撑,在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还能减少外界不可控因素对产品开发和生产的影响,保证产品开发的效率和供应的及时性。

4)公司市场拓展能力不断提升,境外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国内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区持续扩充客户服务、技术支持和市场销售人员,为客户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

5、报告期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处于国内生物试剂行业的领先地位,核心管理团队和关键技术人员稳定,目前已配备抗体研发类Beacon单细胞光导系统,质控类Octet高通量分子相互作用仪,生产类生物反应器、AKTA纯化仪等大型先进设备。2022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同比增加49.88%,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独立自主的技术平台优势
各类生物研发单位对于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的需求较为多样,且对及时性的要求较高。公司拥有完善、全面的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技术平台,且均为自主研发并独立掌握,产品研发和生产无需依赖其他厂商,因此能快速跟进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趋势和热点,及时研发并生产出多种类试剂产品,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同时,由于公司的研发和生产技术平台均为自主掌握,能够长期稳定的供应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2、相对闭环的研发体系优势
公司的重组蛋白、抗体、基因和培养基等产品均为自主研发,经过多年投入和建设,建立了较强的研发实力,在相关产品研发上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公司已经自主研发了规模较大的蛋白和抗体试剂产品库(现货产品),其中蛋白试剂产品数目超过6,500种,抗体试剂产品数目约14,000种,另有现货基因产品约47,000种,并能独立生产用于培养HEK-293、昆虫细胞等的多种培养基。

全面的研发体系,一方面帮助公司建立起品类齐全、规模庞大的产品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科研试剂和服务采购体验;另一方面,公司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部分关键试剂也能独立开发并量身定制,能有效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降低研发和生产成本。

3、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高素质规模化的技术、管理和市场团队。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博士44人,较上年末增长19%,硕士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超四分之一。拥有一支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研发队伍,为公司的新品研发和技术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同时,公司在国内、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建立了国际化的市场和技术支持团队,能够快速掌握市场动态,高效跟进客户对于产品选购、技术参数和实验开展等方面的咨询和服务需求。

4、全球化市场布局优势
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在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国家建立了市场和销售团队,并先后在美国、德国和日本设立子公司,加大市场和宣传投入。目前,公司的产品已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或地区。

2022年度,公司境外市场收入占到全年营业收入的60.85%,全球业务布局的模式增强了公司市场竞争力。

5、品牌和市场优势
公司的客户主要为大学、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研发企业,客户对于产品质量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公司在生物试剂领域深耕多年,坚持自有品牌推广和销售策略,凭借丰富的试剂产品库、专业的服务水平、稳定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价格,逐步与客户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覆盖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和药明康德、赛诺菲等医药研发企业,建立了品牌和市场优势。此外,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率先研发出一系列新冠病毒相关试剂产品,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支持客户累计发表新冠研究文章2,100多篇,其中450多篇发表在Cell,Nature,Science及其子刊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外部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对公司的整体运营和市场拓展造成了一定影响;同时,2022年也是难中求进、干中求进的一年,公司员工众志成城、迎难而上,保证各项生产经营工作顺利开展。2022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60.34万元,同比下降40.47%,主要系非常规业务下降所致,其中常规业务实现收入41,222.15万元,同比增长1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13.50万元,同比下降57.9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939.46万元,同比下降61.19%。

2022年度,公司秉承“坚持自主开发,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为全球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提供高质量试剂和服务支撑,助力推动健康事业发展,造福人类”的经营宗旨,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产品研发和生产,积极开展销售推广工作,持续优化企业运营管理。2022年度,公司各项重点工作回顾:
(1)产品研发与技术服务实现突破
生物试剂领域:公司成功开发出多次跨膜蛋白和一系列诊断关键原料,很好的补充了公司膜蛋白产品的空白;重组表达、生产部门按计划完成细胞因子产品质量的升级优化工作,提高产品纯度与活性,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GMP级别的细胞因子产品,更好满足细胞治疗行业客户的需求;围绕病毒研究,公司高效推进各种变异毒株的相关试剂研发工作,变异毒株覆盖度、试剂种类均领跑行业,并率先在全球首发猴痘病毒靶点蛋白试剂。2022年全年,公司开发上线产品约1,000种,截至2022年底,公司现货产品约68,000种,持续保持传染病研究试剂主要供应商的核心地位。

CRO技术服务领域:公司重组抗体快速表达技术取得新突破,有望在2023年支持公司业务迈上新台阶;抗体开发技术不断拓展升级,引进建设了最新的Beacon光导单细胞技术,杂交瘤、文库、单B细胞分选、Beacon四大技术路线优势互补,已经初步形成从免疫、开发、生产、筛选鉴定的全套技术平台,为公司后续承接更多的复杂抗体项目奠定了扎实的技术基础。

同时,公司着眼于以创新驱动长期可持续发展,加大了研发投入与技术合作,与合作伙伴开展了AI智能技术和自动化实验室研究,目前取得了一定进展,预计未来将陆续产生成果,支持公司新产品开发与承接CRO技术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能力。

(2)生物试剂业务领域砥砺深耕
2022年,非常规业务受外部环境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下滑幅度较大,公司及时调整业务方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并在全球通过客户拜访、技术讲座、展会等形式加强市场推广,做好在地支持与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常规业务实现收入41,222.15万元,同比增长14.67%,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其中,扣除2022年12月外部环境因素等不利影响,公司2022年7-11月常规业务实现收入19,217.07万元,同比增长23.37%。

(3)CRO技术服务业务领域再创佳绩
报告期内,在研发投入的驱动的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和培育国内外市场,并不断拓展服务业务领域,持续提高技术服务成功率和客户满意度,相关业务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业务收入实现持续快速增长。

2022年度,公司CRO技术服务收入实现10,964.99万元,同比增长25.22%,总项目数9,961个,同比增长43.20%;膜蛋白、诊断原料取得市场突破,开始获取订单;重组生产、生物安全检测、抗体开发等重点及特色业务服务新增订单金额增长51.03%。为公司不断拓展业务版图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进一步加强全球布局
1)2022年8月,苏州子公司完成验收,已建设完成高标准的研发和检测实验室,并组建了一支高水平团队,为南方药企就近提供支撑服务,并依托北京总部资源不断探索前沿技术。

2)2022年11月,泰州子公司投入运营,开始承接重组表达服务业务,同时,将在泰州加强培养基等试剂的规模化生产,支持培养基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江浙、乃至全球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剂产品和CRO技术服务。

3)2022年11月,美国子公司与美国海恩斯公司正式签订租约,并启动位于美国德克萨士州休斯顿LevitGreen的新生物研发中心(C4B)的建设。C4B是义翘神州在美国建立的第一个研发生产中心,专注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剂产品以及CRO技术服务。该项目是公司实现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可以为世界著名的德克萨斯医学中心和全美的生物公司、科研机构提供全面、快捷、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4)2022年12月,公司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入区协议》,计划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及成果转化基地,打造一站式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生物医药创新型综合园区,项目总投资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预计2023年投入运营。该项目建成后将为公司未来的稳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

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与多方合作,先后完成微构工场合成生物学生物基新材料、百林科生物制药工艺解决方案、镁伽科技生命健康智能自动化、大溪高科动物源生命科技转化平台等多个项目的投资,并在相关领域深入开展业务合作,进一步延伸公司生物试剂产品及服务产业链。与此同时,公司参与设立无锡清松、汇智产投产业投资基金,通过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投资,寻找泛健康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获取投资收益的同时,对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协同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5)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公司对安全生产高度重视,2022年公司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健康、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公司具体生产情况,进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并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全面提升公司员工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6)不断打造高素质规模化的技术和管理团队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在职员工913人,较上年末增长84%,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员工240人,人才队伍得到有效扩充。公司已建立一支以海外高层次留学归国人员为核心,经验丰富、结构合理、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研发和管理运营队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证。

(7)质量控制体系不断完善
质量是生物医药领域的生命线,大学、科研院所、医药研发企业等生物研发单位对生物试剂产品和CRO服务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2022年,公司进一步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在通过ISO9001,ISO13485,CNAS体系认证的基础上,净化车间部通过了GMP符合性认证。通过全生命周期的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在满足客户需求、保障客户利益的同时,肩负起社会责任与行业使命。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574,603,390.3210000%965,272,540.65100.00%-40.47%
分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展574,603,390.32100.00%965,272,540.65100.00%-40.47%  
分产品       
重组蛋白260,826,151.4545.39%309,562,403.0032.07%-15.74%  
抗体166,173,050.4228.93%529,484,365.8854.85%-68.62%  
基因11,037,321.161.92%11,707,983.631.21%-5.73%  
培养基26,916,928.294.68%26,950,161.372.79%-0.12%  
CRO服务109,649,939.0019.08%87,567,626.779.07%25.22%  
分地区       

境内224,972,054.2339.15%211,094,567.3821.87%6.57%
境外349,631,336.0960.85%754,177,973.2778.13%-53.64%
非常规业务与常规业务     
非常规业务(新 冠病毒相关业 务)162,381,870.3728.26%605,787,520.5162.76%-73.19%
常规业务(非新 冠病毒相关业 务)412,221,519.9671.74%359,485,020.1437.24%14.67%
分销售模式     
直销419,576,886.6173.02%782,996,848.5481.12%-46.41%
经销155,026,503.7126.98%182,275,692.1118.88%-14.95%
(2)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研究和试验发 展574,603,390.3286,037,767.0685.03%-40.47%47.73%-8.94%
分产品      
重组蛋白260,826,151.4529,639,947.4388.64%-15.74%68.23%-5.65%
抗体166,173,050.4211,200,909.7593.26%-68.62%-14.75%-4.26%
CRO服务109,649,939.0036,230,593.0166.96%25.22%100.93%-12.45%
分地区      
境内224,972,054.2346,289,043.0779.42%6.57%48.51%-5.81%
境外349,631,336.0939,748,723.9988.63%-53.64%46.83%-7.78%
分销售模式      
直销419,576,886.6165,967,969.0784.28%-46.41%44.44%-9.89%
经销155,026,503.7120,069,797.9987.05%-14.95%59.67%-6.05%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适用 ?不适用
(3)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 ?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 
研究和试验发 展直接人工38,390,531.5444.62%23,099,575.3039.66%66.20%
研究和试验发 展材料成本28,843,653.2133.52%24,699,121.3642.41%16.78%
研究和试验发 展折旧及摊销11,621,358.1013.51%6,503,526.5611.17%78.69%
研究和试验发 展其他7,182,224.218.35%3,937,640.796.76%82.40%
说明
报告期内,随着公司对业务投入逐步加大,营业成本各构成项目的发生金额同比增加。

(6)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
□是 否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06,944,235.88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61%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26%
5
公司前 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第一名43,001,533.667.48%
2第二名19,433,176.793.38%
3第三名16,154,231.542.81%
4第四名15,366,095.512.67%
5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12,989,198.382.26%
合计--106,944,235.8818.61%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 ?
适用 不适用
5
公司前 大客户中第五名神州细胞工程有限公司为公司关联法人,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谢良志控制并担任神州细胞
工程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84,203,840.96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4.64%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第一名26,516,183.487.76%
2第二名19,585,923.005.73%
3第三名15,350,459.494.49%
4第四名11,466,531.873.36%
5第五名11,284,743.123.30%
合计--84,203,840.9624.64%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123,925,012.4181,455,777.6452.14%主要系公司扩充销售 团队、增加广告投放 所致
管理费用83,367,028.6260,028,968.2638.88%主要系人工成本增 加、境内子公司筹建 期间厂房租赁摊销、 折旧等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69,890,209.38-3,784,275.76-1746.86%主要系存款利息收入 增加所致
研发费用60,146,500.8240,129,306.9549.88%主要系公司扩充研发 团队,增加研发投入 所致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重组蛋白产品开发针对新冠病毒,流感 病毒,抗体药物靶 点,细胞因子等方向 和分子,研发和优化 重组蛋白产品共计完成包括病毒 类,细胞因子类,药 物靶点类等近270种 蛋白试剂的开发和优 化工作新冠病毒相关蛋白需 结合突变流行情况, 保证在短时间内获得 重组蛋白产品;针对 市场热门需求的其它 关键蛋白试剂持续进 行新产品开发和既有 产品的优化升级公司持续在各类病毒 性传染疾病病原体蛋 白产品研发速度和覆 盖度方面保持领先水 平;在其他重组蛋白 产品领域不断补充和 升级重点产品,提升 竞争力
细胞因子产品GMP工 艺转移对热销细胞因子蛋白 生产工艺进行优化, 开发可用于大规模生 产的工艺,实现产品 GMP生产完成超过15个细胞因 子蛋白的GMP生产工 艺开发和转移落地完成至少10个细胞因 子产品的工艺开发和 转移为市场提供高质量和 高稳定性的重组细胞 因子蛋白产品,提高 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市 场竞争力
分子生物学工具酶类 产品开发利用重组表达技术开 展分子生物学工具酶完成T7RNA聚合酶工 艺开发,成功开发出完成市场热门需求的 工具酶的研发,实现依托公司重组蛋白研 发技术,不断增加分
 类产品的研发工作高纯度、低DNase、 低RNase残留的T7 RNA聚合酶工业化生产子生物学工具酶类产 品
全长人源基因产品补充人源基因产品新增约420条全长人 源基因产品新增超过400条全长 人源基因产品依托公司自主开发的 真核表达载体优势, 增加全长人源基因表 达载体,支持科研基 因表达需求
病毒包装平台优化现有慢病毒包装 平台,建立腺相关病 毒包装平台完成慢病毒滴度提升 方案设计和初步实 验;完成腺病毒包装 初步实验建立腺相关病毒包装 技术,提高慢病毒包 装滴度建立常见病毒包装技 术,支持病毒载体研 发和提供病毒包装技 术服务
免疫诊断抗原原料开 发开展重组免疫诊断类 抗原原料研发工作已完成30种左右重组 过敏原开发在过敏原,自身免疫 性疾病,心血管疾 病,传染病等领域完 成非新冠类免疫诊断 核心重组抗原原料的 开发依托公司重组蛋白研 发技术,增加免疫诊 断试剂需求的抗原原 料产品,拓展新的应 用业务领域
胶体金平台建立胶体金评估平台已初步建立胶体金、 荧光层析及时间分辨 荧光层析平台在胶体金平台基础上 建立侧向流层析检测 相关技术平台新增1个抗体评估平 台,支持筛选可用于 侧向流层析检测用的 抗体
无细胞表达体系自主研发无细胞表达 体系支持重组表达产 品开发和客户服务项 目研发工艺摸索阶段, 已初步建立自主研发 的无细胞表达体系利用无细胞表达体系 开发完成重组蛋白产 品,承接技术服务业 务新增和进一步丰富重 组蛋白表达技术路 线,提升产品开发和 客户服务项目承接范 围和成功率
膜蛋白制备技术建立可获得近天然构 象的膜蛋白的技术平 台研发平台初步建立成 功,已经有多个产品 上线完善3个平台的基础 建设,制备出可供检 测的膜蛋白产品解决膜蛋白制备的关 键技术,开发重要膜 蛋白产品,满足市场 需求
流感NP试剂盒开发开发高亲和力广谱性 识别流感NP蛋白试剂 盒针对A型、B型流感N 蛋白各完成3对具有 广谱识别能力的高亲 和力抗体对开发获得1个试剂盒产品依托公司多种抗体开 发技术,获得多株高 亲和力流感NP抗体和 试剂盒,可应用于科 研和诊断领域
磷酸化单克隆抗体研 发技术建立针对磷酸化修饰 的抗体研发技术流 程,支持抗体产品开 发和客户技术服务完成多株抗体的内源 性活性验证,初步建 立磷酸化单抗开发平 台建立磷酸化抗体开发 平台,获得可识别天 然样本的单克隆抗体新增1个抗体技术平 台,支持抗体产品开 发和技术服务
CHO细胞瞬转无血清 培养基开发1种CHO细胞无 血清培养基已确定1款配方,可 以实现细胞高密度生 长,同时用CHO-E6ab 细胞可以达到与293 系统相当的抗体产 量,用CHO-S细胞可 以实现产量1-2倍的 增长。获得1种支持CHO细 胞瞬时重组表达的培 养基产品新增1个培养基产 品,助力科研和企业 用户细胞培养实验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