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京泉华(002885):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2日 10:03:43 中财网

原标题:京泉华:2022年年度报告

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立品、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鞠万金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何正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时的股权登记日当日收市后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4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8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7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59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6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7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6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与公司合作法定媒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公司已将上述文件的原件或具有法律效力的复印件同时置备于公司住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供社会公众查阅。



释义项释义内容
报告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本公司/公司/母公司/京泉华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京泉华香港京泉华发展有限公司,本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
湖北润升湖北润升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本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
智能电气深圳市京泉华智能电气有限公司,本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
江苏京泉华江苏京泉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
河源京泉华河源市京泉华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
电控技术京泉华(深圳)电控技术有限公司,本公司一级控股子公司
北美京泉华JQH,INC.,本公司一级控股子公司
菲律宾京泉华NEWLY EVER RISE ELECTRONICS-PHILIPPINE BRANCH,本公司在菲律宾的分公司
印度京泉华NEWLY EVERRISE ELECTRONICS INDIA PRIVATE LIMITED,本公司一级全资子公司
印度京泉华LLPJQH ELECTRONICS INDIA LLP,本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
许昌分公司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昌分公司,本公司分公司
德国京泉华JQH EUROPE GMBH,本公司二级全资子公司
公司章程《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A股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股票简称京泉华股票代码002885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深圳市京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京泉华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ShenzhenJingQuanHua Electronics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JQH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立品  
注册地址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桂月路325号京泉华工业园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811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坪桥路10号京泉华科技产业园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8117  
公司网址www.everrise.net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辛广斌曹文智、冯谦
联系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坪桥路10号京泉华 科技产业园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坪桥路 10号京泉华 科技产业园
电话0755-270401330755-27040133
传真0755-290147230755-2901472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279247552R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无变更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无变更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2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何晶晶、易群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2,584,290,568.611,909,574,153.5435.33%1,313,750,643.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142,373,961.6119,928,319.96614.43%32,797,770.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元)117,811,854.41-17,749,355.71763.75%3,479,530.1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74,386,835.19-131,261,616.68156.67%101,045,399.08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9410.1107617.34%0.1800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9410.1107617.34%0.18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10%2.47%13.63%4.14%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 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总资产(元)2,507,883,152.771,869,861,010.1434.12%1,628,676,179.2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946,955,027.52813,096,567.2316.46%802,472,560.88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53,704,335.47657,325,103.74675,857,574.01797,403,555.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87,717.0144,631,624.6360,365,132.7127,089,487.2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的净利润7,649,207.8735,164,315.8053,663,774.3121,334,556.4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29,855.98-12,285,009.03-75,531,671.00149,873,659.24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 部分)-405,450.1617,113,979.23-394,707.28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 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 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24,940,348.0123,747,599.6118,699,350.7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 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 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3,049,705.254,631,921.9817,241,213.3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765,459.5973,953.07-27,658.4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104,904.9064,051.89  
减:所得税影响额3,892,200.637,953,785.226,199,954.69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659.7644.892.97 
合计24,562,107.2037,677,675.6729,318,240.7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主营产品的应用领域,分为光储逆变,新能源充电桩域,新能源汽车,三大主 要应用领域。 1、 光储逆变领域 1.1、行业相关政策
报告期内,在全球低碳目标和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危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速能源转型进程,全球净零排放已达成共识,净零排放主要方式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IRENA提出基于现有目标,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 3.7TW。至 2022年有近 177个国家(约占所有国家的90%)正考虑净零目标。

欧盟“RepowerEU”计划将 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40%提高至 45%,德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将 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65%提高至 80%,美国推迟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关税并提出《通胀削减法案》保障和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我国出台《“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多项政策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速。

1.2、行业发展情况
得益于多项行业政策的实施,虽然 2022年上半年光伏行业仍面临原材料价格和海运价格高位运行、功率器件持续紧缺等不利因素,但全球光伏市场仍然需求旺盛,光伏产品实现量价齐升态势。根据PVInfoLink数据,我国2022年向世界各国出口约155GW的光伏组件;其中欧洲进口量达86.6GW,占比高达 56%。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量高达 87GW,同比增加 59%,其中集中式占比 42%,分布式占比 58%,预计全球装机205-250GW,同比增长20%以上。

对于国外市场欧洲部分国家考虑推出设置并网期限、为满足条件的屋顶光伏免除部分纳税、简化并网流程等政策驱动户用光伏装机,刺激需求。欧洲及全球光伏市场仍在扩容,给予中国光伏产业更大发展空间。国内市场随着光伏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提升转换效率,产业链各环节能力不断增强降低成本,根 据CPIA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光伏装机量将达700GW,逐渐提高在整个能源使用结构中的占比。 预计到 2025年全球智慧光储逆变器市场将达到约 1,051.35亿元,其中逆变器用磁性元器件市场空 间将达到约114.2亿元。 2、新能源充电桩 报告期内,随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对于指导“十四五”时期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开局以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公共充电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将有效推动公共充电桩建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规模化、高质量的快速发展新阶段,逐渐从依靠政策驱动转变为市场自由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技术日渐成熟,纯电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687万辆,同比增长96%,维持了2021年的高增速。

并且叠加国家政策导向支持、市场接受度上升、民众环保意识增强等因素,2023年有望保持销量高增速。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发力推动目的地充电的配套设施。随着车桩比呈现下降态势,配套充电桩增速或将超越新能源汽车本身的增长。

另外,在新能源汽车实现了高续航里程之后,补能效率的提升将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后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行业内主要有三大类解决方案,第一类是以蔚来为代表的换电方案,第二类是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大电流快充方案,第三类是以保时捷等为代表的高压快充方案。功率为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因此提高充电功率可以通过提高充电电流和提升充电电压予以实现。未来,充电设备散热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压平台的提高,将会带动大电流、高电压的大功率快充需求,从而推动高压大功率充电设备需求的增加。

在充电桩端部分车企加速布局自建充电网络,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巩固自家品牌汽车销量。截至 2022 年,共有特斯拉、蔚来、小鹏、广汽埃安、大众、保时捷、长安阿维塔 7家车企发布了自建或与桩企合 作共建大功率超/快充规划。国家电网作为国内第三大充电运营商,是国内最大的充电桩公开招标企业, 其招标需求具有风向标意义。2020-2021年,国网 160KW、240KW大功率充桩招标数量占比分别由34%、1% 提升至57%、4%,桩企纷纷加速大功率桩布局。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统计,截止2021年底中国公共充电桩共有 114.7万个,同 比增长 42.1%,相较于 2016年底增长了约 6.7倍。过去五年期间中国公共充电桩实现了 50.4%的 CAGR。 截止 2022年12月,我国充电桩保有量521万个,同比增长 92.5%,桩车比(充电桩保有量/新能源车保 有量)由2017年的3.24下降至2022年的2.50,领先全球,但距离理想的1:1仍有提升空间。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 2025年中国大陆公共直流充电桩/公共交流充电桩/私人交流充电桩新增建设数 量分别为 95.6/70/432.1万台,市场空间分别为 573.4/21/74.1亿元,总计 668.5亿元,其中交流桩总 计95.1亿元,直流桩与交流桩2022-2025年CAGR分别达到55%、24%。 3、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落实「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从顶层设计上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22年 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表示提质发展绿色消费,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5月,财政部发布《财政支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7月,商务部等十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称,汽车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并提出“促进跨区域自由流通,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积极支持充电设施建设”等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9月,财政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期限至 2023年 12月 31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消费,助力市场平稳增长。1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提前下达 2023年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助和奖励,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鼓励国民绿色出行。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705.8万辆和 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达 96.9%和 93.4%,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 28.1%,同比大幅提升 12.4%,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2023年国内经济逐步好转,汽车销量将进一步增长,预计2023年汽车行业总体增长4%,达到2794万辆。BEV和PHEV增速分别为20%和80%,分别达到643.8万辆和274.0万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增加至3,224万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电子制造行业,是一家集磁集成器件、电源类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依托模型化设计平台以磁性元器件生产为基础,以电源产品和车载磁性器件同步开发为特色,形成了性能更可靠、质量更稳定、技术更先进的产品线。公司坚持“尊重于生命,用心于产品”,配合客户开发能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电子产品,使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环保。致力于为民生电子产品、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创造更加清洁的美好未来的产品和促进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产品提供优质磁集成及电源解决方案。

(二)主要产品
(1)磁性元器件
从 1996年公司成立起,我们就致力于以磁电转换技术为核心的相关磁性器件的研发和生产,为全球一流电气厂商提供磁集成器件解决方案,历经 27年的积累与沉淀公司在立绕技术、磁组件技术、磁集成技术及全线自动化技术上位于行业头部。公司磁性器件产品按照功率大小分为特种变压器、磁性器件。

特种变压器产品包括:逆变器、高频电感、特种电抗器、三相变压器、计量互感器、共模电感、片 式变压器产品,其中逆变器、高频电感、特种电抗器为主要产品。 磁性器件产品包括:高频变压器、电感器、滤波器、电流互感器、灌封电感、PFC电感等多个系列。 (2)车载磁性器件 公司自 2014年通过 IATF16949认证(原:TS16949)后正式进入车载磁性器件行业,依托技术研究 院的研发优势,先后完成了车载模型设计和平台搭建,以七大产品组模型覆盖全元件及其部件的设计, 构建具有自动化制造和关键工艺技术参数的分析能力,搭载黑盒实验程序和白盒分析能力,来确保产品 在客户端既能满足车规级的品质及安全要求,又能达到工业级高集成、高自动化、小型化的产品特性。 公司目前车载磁性器件具体产品包括:BOOST电感、DCDC变压器、LC滤波器、LLC主变、PFC电感、磁屏蔽滤波器、辅源变压器、共模电感、集成件、滤波电感、驱动变压器、铜排 EMI电感滤波器等多个(3)电源 公司依托模型化设计平台以磁性元器件生产为基础,以电源产品同步开发为特色,形成了性能更可 靠、质量更稳定、技术更先进的产品线,公司电源产品在氮化镓快充系列产品、无线充电器、模式二充 电控制器、大功率电源等多个品类中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并形成了完整的产品族系列和迭代 产品技术储备。 公司电源类产品按照产品特性可分为电源适配器、充电器和定制电源,其中智能电源是定制电源产 品系列中的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电源具体产品也包括:智能电源、氮化镓电源、电源适配器、裸板电源、 LED电源、模块电源、医疗电源、工控电源、通信电源、光伏逆变电源、数字电源等多个系列。 (三)主要应用领域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自身竞争优势得到继续保持和不断增强,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发展壮大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1、技术研发优势
针对电子元器件行业发展现状,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先进、品质稳定的市场战略,形成了以磁性元器件为基础,以电源及特种变压器同步开发的产品技术创新战略。公司将技术创新作为业务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产品研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磁性元器件和特种变压器推动电源进步,电源带动磁性元器件和特种变压器发展”的技术发展路线。在多年磁性元器件、电源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过程中,公司培养了大量的设计研发人才,形成了一个专业理论扎实、研发实力强、经验丰富的研发设计团队。

公司研发团队在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对每一个细节进行优化,对产品的材料成本、工艺、质量进行充分考虑,做到产品研发与设计上的低成本、高可靠性,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资源和能源。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 35项,实用新型专利 195项,外观专利 44项。公司较强的研发能力保证了公司可以持续向市场提供质量高、性能可靠、较低成本的产品,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及优质的客户资源,也为公司的持续盈利提供了保障。

2、产品品质优势
由于磁性元器件和电源产品作为电子电气设备的关键核心元件,为保证电子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下游客户对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有着严格要求。为确保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下游客户的要求,公司借鉴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采用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对产品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并得到有效执行,极大提高了公司产品质量。

公司目前已经通过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公司产品已通过 UL认证(美国)、CUL认证(加拿大)、CB认证(ICECC成员国)、CE认证(欧盟)、GS认证(德国)、VDE认证(德国)、SAA认证(澳大利亚)、PSE认证(日本)、CCC认证(中国)、CQC认证(中国)、PSB认证(新加坡)、EAC认证(俄罗斯)、SABS认证(南非)、KC认证(韩国)、ST(马来西亚)、TISI(泰国)、NOM(墨西哥)、BIS(印度)等多个国家(地区)的安全认证,同时也通过了 GE集团、松下集团、伟创力集团、法雷奥集团、比亚迪等数十家客户的产品认证。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公司保证了稳定的产品质量,为进一步开发客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优质的客户资源优势
优质的客户资源是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公司通过多年的积累,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大规模高效率的生产能力、快速响应的研发实力、良好的售后服务,已成功成为多家国际高端电子设备厂商的供应商。公司已与多家世界 500强或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该等优质客户为公司提供了大量订单,保证了公司拥有稳定、充足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在与优质客户的长期合作中,公司可及时掌握下游高端客户的需求变化,保证产品始终位于技术和应用发展的前沿。

根据报告期的经营情况来看,公司产品的技术水平、质量均获得了客户的认同,稳定优质的客户资源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营业收入,而且提升了公司产品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为公司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品牌优势
随着下游终端客户对产品性能和服务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企业品牌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质量与性能、设计水平、售后服务等因素,良好的品牌美誉度和知名度是用户选择产品的主要依据之一。“京泉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公司竞争的重要优势。依托于产品的良好质量及优质服务,公司在其广大的客户群体中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声誉。近年来,公司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全国名牌”、“深圳市知名品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第六届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企业”等荣誉,以及被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评定为企业信用等级 AAA级,已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称号。

5、科学管理及持续优化创新优势
公司积极引入“三化一稳定”管理方式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三化”即:管理 IT化、生产作业自动化、人员专业化;“一稳定”即:关键岗位人员相对稳定。“三化一稳定”管理方式是全球 500强客户的倡导及要求,也是符合公司目前及未来发展实际需要的管理抓手;通过积极实践、不断提升,在产品质量体系以及作业效率等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公司按照《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23020-2013)要求完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了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能力,促进技术和品质优势的持续优化。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公司在研发、生产、销售和财务领域具有精细化管控能力,体现了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运用及管理上的核心竞争优势,有利于公司围绕战略目标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6、市场快速反应优势
公司凭借多年的研发生产经验,以及与众多优质客户的长期紧密的合作,对产品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已能做到及时预测和快速市场反应,实现技术设计同步更新,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公司研发团队与客户研发团队直接沟通、全面紧密结合,形成高效的互动关系,不仅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且可以将这种互动延伸到整个的产品生命周期,甚至新产品的联合研发阶段,与客户共同提升、改进产品和研发新产品,快速提供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形成长期稳定的互惠互赢关系。

7、产品线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产品多元化的综合业务模式,现有产品已基本覆盖新能源发电及储能、UPS电源、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控制、数字电源、消费电子、家用电器等领域,多项产品取得国家或行业权威认证鉴定,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供应、一体化服务,具备提供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2,584,290,568.61100%1,909,574,153.54100%35.33%
分行业     
电子元器件2,499,550,793.5796.72%1,831,977,147.6795.94%36.44%
其他业务84,739,775.043.28%77,597,005.874.06%9.20%
分产品     
磁性元器件855,856,499.9233.12%707,084,355.7037.03%21.04%
电源564,976,995.5121.86%542,645,236.9728.42%4.12%
特种变压器1,078,717,298.1441.74%582,247,555.0030.49%85.27%
其他业务84,739,775.043.28%77,597,005.874.06%9.20%
分地区     
境外销售874,693,734.7633.85%821,975,372.0543.04%6.41%
境内销售1,709,596,833.8566.15%1,087,598,781.4956.96%57.19%
分销售模式     
直接销售2,584,290,568.61100.00%1,909,574,153.54100.00%35.33%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电子元器件2,499,550,793.572,155,249,209.1113.77%36.44%30.51%3.91%
分产品      
磁性元器件855,856,499.92742,419,080.3013.25%21.04%15.14%4.44%
电源564,976,995.51463,500,747.4517.96%4.12%-3.83%6.78%
特种变压器1,078,717,298.14949,329,381.3711.99%85.27%80.97%2.09%
分地区      
境外销售874,693,734.76684,147,091.2621.78%6.41%-1.96%6.68%
境内销售1,709,596,833.851,521,357,458.4111.01%57.19%52.87%2.51%
分销售模式      
直接销售2,584,290,568.612,205,504,549.6714.66%35.33%30.27%3.32%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电子元器件销售量138,802,226131,864,8825.26%
 生产量140,303,101137,817,5521.80%
 库存量23,561,43225,062,307-5.99%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重 
电子元器件直接材料1,660,035,118.5377.02%1,267,146,608.5276.73%0.29%
说明
不适用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240,230,334.27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47.99%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1702,681,590.4427.19%
2客户2171,930,619.256.65%
3客户3144,189,088.835.58%
4客户4114,772,394.624.44%
5客户5106,656,641.134.13%
合计--1,240,230,334.2747.99%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550,677,921.89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4.14%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供应商1173,906,209.247.62%
2供应商2128,868,514.895.65%
3供应商3116,430,601.895.10%
4供应商466,275,200.762.91%

5供应商565,197,395.112.86%
合计--550,677,921.8924.14%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54,766,220.4835,959,209.0052.30%主要系本期收入增加所致。
管理费用79,224,180.9762,612,299.4726.53%主要系本期管理人员薪酬及员工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财务费用-9,421,876.1318,267,168.32-151.58%主要系本期汇率变动所致。
研发费用101,389,662.5890,727,237.2611.75%主要系本期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 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车规级磁性元 件陶瓷材料和 应用的开发本项目在应用中主力向网络信号元件和大功 率元件散热陶瓷进行研究。并将对目前的电 磁元件和电源上进行应用拓展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1-3项实用新型 专利,并实现批量产 业化提升车载产品核心竞 争力
800W高效高功 率密度CRPS 服务器电源的 研发综合了数字电源控制技术、机械CAD/CAM、 自动化、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多个领域 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全数字电源技术实现 控制,极大程度的增加了电源的集成度,简 化了控制电路,提升了控制电路的精确性。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3-5项自主知识 产权,属于一种新型 启动电源系统与产 品。 快速获得客户认可, 实现批量产业化。形成一系列的发明专 利和软件著作权,并 开发出实际投产的新 产品,形成足以带动 上下游同步发展的产 业链。
高效高功率密 度4G/5G通信 电源关键技术 研发本项目采用全数字电源技术实现控制,极大 程度的增加了电源的集成度,简化了控制电 路,提升了控制电路的精确性。同时,在系 统架构上前级PFC采用交错无桥图腾柱,后 级采用LLC软开关技术,提高整机效率;在 工艺上采用全新的热处理技术,提高整机模 块散热和可靠性。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3-5项自主知识 产权,属于一种新型 启动电源系统与产 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一种新型高压 高频器件的技 术开发本项目融合多重新技术,将电网电压 10KV/35KV直接变换到系统工作电压,去箱 变,将传统变压器变成SST架构,实现数字 化运营。由于电气架构的演进,储能电站、 光伏电站、电动汽车充电站等高压平台将能 够通过本项目产品直接接入电网。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1-3项自主知识 产权。快速获得客户 认可,实现产业化。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200W PD多口 快充电源的研 发本项目200W PD多口快充电源可实现6路同 时充电(4C+2A),内置新型GaN开关管能有 效提高产品能源转换效率,减少产品体积, 是普通200W电源体积的50%,方便人们携 带,兼容目前市面上多数的快充协议可实现 无缝切换减少用户使用时的学习成本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1项自主知识产 权。已获得客户认证 并实现产业化。符合国家减碳的大目 标,将有很长的产品 生命周期,市场前景 良好
超高功率芯片 式电源模块关 键技术研发本项目以芯片式电源模块的超高功率密度为 核心指标,通过共模电感,谐振电感和变压 器等多元器件的芯片式集成技术研发、 BUCK+LLC 软开关研发、同步整流技术研发 及LTCC 的分层布线结构和热设计技术研发产品设 计阶段预计获得5项自主知 识产权,实现产品产 业化提升电源产品的核心 竞争力,开发新产 品,开拓新市场

 为主要内容,完成预期目标和产业化,解决 国外超高功率密度芯片式电源模块“卡脖 子”技术难题,实现超高功率密度芯片式电 源模块的自主国产化。   
太阳能增透与 并网逆变关键 技术的产业化 应用研究本项目深入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产业的国内 外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以光伏并网逆 变器为研究对象,优化设计光伏并网逆变器 拓扑结构,重点对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方 法、并网逆变数字控制策略及主动移频式孤 岛检测方法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研制 1KW~10KW之间标准功率等级的中小功率光伏 并网逆变器,实现产品在多种场合的应用。产品设 计阶段预计获得5项自主知 识产权,实现产品产 业化符合国家减碳的大目 标,将有很长的产品 生命周期和应用场 景,市场前景良好
新型高效率5G 户外通信电源 关键技术研发本项目产品做为为5G设备供电的装备,其 自身效率的提高以及可靠性保障对解决上述 重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新型高效率IP65 等级5G户外通信电源是5G通信领域的核心 部件,为5G通信设备提供供电保障,其电 能转换效率、可靠性对5G产业健康快速发 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属于我国的重大战略需 求。产品设 计阶段预计获得2项自主知 识产权,快速获得客 户认可,实现产业 化。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一种新型低成 本电源变压器 的研发本项目为低功耗电源, 采用新型的LLC拓 扑设计,新颖的变压器和谐振电感集成设 计。因减少一个谐振电感,所以电源密度 高,高效率,可靠性高。且有利于成本的降 低,有利于LLC电源的标准化。产品设 计阶段预计获得2项自主知 识产权,快速获得客 户认可,实现产业 化。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一种AC-DC新 型DSP数字电 源的研发本项目本DSP数字电源实现了数字和模拟技 术的融合,提供了很强的适应性与灵活的; 同时因减省电路,所以损耗较少,可靠性提 高,且有利于成本的降低,有利于DSP数字 电源的标准化。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2项自主知识产 权,属于一种新型启 动电源系统与产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一种高效大功 率充电器的研 发本项目采用高效率的PFC+LLC拓扑,智能化 的单片机控制及通讯,精准的数字电路保护 及检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外部控 制的准确性,保证了产品的稳定工作。产品设 计阶段预计获得2项自主知 识产权,快速获得客 户认可,实现产业 化。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1200W便携式 电动叉车充电 器的研发本项目采用高效率的PFC+LLC+同步整流拓 扑,智能化的单片机控制,精准的数字/模 拟电路的保护及检测,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可 靠性,保证了产品工作的稳定性。产品设 计阶段获得1-3项实用新型 专利,并实现批量产 业化开发新产品,开拓新 市场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2年2021年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4524236.86%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1.36%11.17%0.19%
研发人员学历结构   
本科807211.11%
硕士6450.00%
博士110.00%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30岁以下20315729.30%
30~40岁184195-5.64%
40岁以上6571-8.45%



 2022年2021年变动比例
研发投入金额(元)101,389,662.5890,727,237.2611.75%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3.92%4.75%-0.83%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金额(元)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例0.00%0.00%0.00%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项目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408,426,322.691,637,238,166.0347.10%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334,039,487.501,768,499,782.7131.98%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4,386,835.19-131,261,616.68156.67%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96,496,992.00119,217,423.31-19.06%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78,456,605.0693,459,403.2990.95%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1,959,613.0625,758,020.02-418.19%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4,265,346.52180,589,848.84101.7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60,744,477.84150,109,570.9873.70%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03,520,868.6830,480,277.86239.63%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02,618,497.64-77,435,632.78232.52%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7,438.68万元,上期数-13,126.16万元,较上期数增加20,564.84万元,主要系经营规模扩大,销售商品收款增加所致。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8,195.96万元,上期数 2,575.80万元,较上期数减少10,711.76万元,主要系投资支付的现金增加所致。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数为 10,352.09万元,上期数 3,048.03万元,较上期数增加7,304.06万元,主要系银行借款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不适用
五、非主营业务分析
?适用□不适用

 金额占利润总 额比例形成原因说明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投资收益1,192,007.570.80%主要系远期外汇合约投资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857,697.681.25%主要系本期远期外汇合约公允价值变 动。不具有可持续性。
资产减值-12,279,614.02-8.27%主要系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计提具有持续性。
营业外收入1,637,364.571.10%主要系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不具有可持续性。
营业外支出871,904.980.59%主要系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不具有可持续性。
资产处置收益-405,450.16-0.27%主要系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不具有可持续性。
信用减值损失-8,777,318.03-5.91%主要系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计提具有持续性。
其他收益25,045,252.9116.87%主要系与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政府补 助。不具有可持续性。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2022年末 2022年初 比重增 减重大变动说明
 金额占总资产比例金额占总资产比例  
货币资金332,256,212.2113.25%198,393,851.5910.61%2.64%主要系扩大经营,增 加银行融资所致。
应收账款917,970,543.8936.60%643,668,304.8834.42%2.18%主要系本期销售增加 所致。
合同资产 0.00% 0.00%0.00% 
存货499,780,203.4719.93%407,909,055.3021.81%-1.88% 
投资性房地产84,860,725.663.38%78,365,617.014.19%-0.81% 
长期股权投资 0.00% 0.00%0.00% 
固定资产364,171,724.7214.52%372,580,155.4719.93%-5.41% 
在建工程 0.00% 0.00%0.00% 
使用权资产97,565,869.173.89%12,962,594.630.69%3.20%主要系本期新增厂房 租赁增加所致。
短期借款328,139,921.1313.08%156,152,167.428.35%4.73%主要系本期借款增加 所致。
合同负债2,868,166.680.11%4,015,293.810.21%-0.10% 
长期借款 0.00%42,129,817.662.25%-2.25%主要系本期长期借款 重分类至一年内到期 的非流动负债所致。
租赁负债90,308,060.333.60%7,609,110.910.41%3.19% 
一年内到期的 非流动负债49,734,794.001.98%56,352,282.593.01%-1.03% 
应收款项融资49,705,338.381.98%41,479,062.642.22%-0.24%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