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南都电源(300068):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2日 11:02:59 中财网

原标题:南都电源:2022年年度报告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45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朱保义、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高秀炳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高秀炳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发展规划及经营计划陈述,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未来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5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0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1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13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14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的公司负责人、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
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投资证券部办公室。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公司、本公司、南都电源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元(万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公司章程》《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章 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 总工程师、董事会秘书和《公司章 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致同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信证券、保荐机构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锦天城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kVAhkilovolt-ampere-hour 千伏安小时
MWhmegawatt -hour 兆瓦小时
MWmillion watt 兆瓦
GWhgigawatt -hour 吉瓦时
基站提供移动通信信号发射、转发和接受 的设备,是网络覆盖系统的核心设备
杭州南都杭州南都电源有限公司
上海益都上海益都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南都上海南都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新源动力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股权激励计划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南都华宇界首市南都华宇电源有限公司(现更 名为华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南都国舰四川南都国舰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华铂科技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STORAGE POWER SOLUTIONS INC.加拿大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南都武汉南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孔辉汽车长春孔辉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行鸿远北京智行鸿远汽车有限公司
能源科技浙江南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原浙江 南都能源互联网有限公司)
快点科技安徽快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南都电源股票代码300068
公司的中文名称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南都电源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ZHEJIANG NARADA POWER SOURCE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NARADA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朱保义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景观大道72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311305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2010年12月23日公司由原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459号变更为浙江省杭州市紫 荆花路50号A座9楼;2013年6月5日公司注册地址由浙江省杭州市紫荆花路50号A 座9楼变更为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景观大道72号;2023年2月23日,公司注册地 址由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景观大道72号变更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景观 大道72号。  
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822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10030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http://www.naradapower.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曲艺郑溪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822号浙江省杭州市文二西路822号
电话0571-569756970571-56975697
传真0571-569756880571-5697568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投资证券部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22号赛特广场五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姜韬、张彦军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11,748,600,016.6811,847,570,283.65-0.84%10,259,772,565.4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331,341,343.65-1,370,219,224.42124.18%-281,092,043.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14,399,585.44-1,291,982,890.51101.11%-782,266,107.3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459,990,540.89321,928,209.5342.89%380,524,043.70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0.38-1.60123.75%-0.33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0.38-1.60123.75%-0.33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6.71%-25.79%32.50%-4.50%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16,012,002,624.0113,832,109,976.9215.76%14,282,786,784.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5,151,240,190.494,645,137,048.0710.90%5,999,340,198.86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897,750,236.742,736,820,576.702,851,637,165.643,262,392,037.6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478,926,655.9250,547,913.5278,594,304.10-276,727,529.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11,939,820.0429,059,960.95-28,731,694.572,131,499.0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80,180,341.51223,847,581.05256,841,281.66-200,878,663.33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12,923,979.17-163,689,291.04102,465,181.05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192,468,036.0840,814,169.04196,984,754.41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 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 占用费7,518,113.20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 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 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 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 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 价值产生的收益42,148.62   
债务重组损益  -1,345,052.88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3,468,415.2148,068,581.46266,673,743.56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 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7,378,744.72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5,706.97-1,616,485.36-6,999,357.72 
减:所得税影响额-3,534,912.481,779,476.8248,433,349.67 
少数股东权益影 响额(税后)3,461,467.8233,831.198,171,855.36 
合计316,941,758.21-78,236,333.91501,174,063.3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和工业储能、民用储能领域客户,为其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经过近几年的产业转型和规划布局,公司已打通从锂(铅)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铅)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围绕储能业务形成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一)储能业务领域
1、新型电力储能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清洁能源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速能源转型,储能产业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抓手之一,为储能大规模的市场化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根据CNESA统计,2022年,全球储能市场尤其新型储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全球新型储能新增投运规模首次突破20GW,是2021年同期的2倍;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规模也创历史新高,功率规模首次突破7GW,能量规模首次突破15GWh,功率规模同比增长200%,能量规模同比增长280%。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仍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超95%。单个项目规模与以往相比大幅提升,百兆瓦级项目乃至吉瓦级项目成为常态。中国、欧洲和美国继续引领全球储能市场的发展,三者合计占全球市场的86%。

中国已经反超美国,成为世界储能产业的中坚力量;未来五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增量将占全球增量近一半。

国内市场,储能行业政策体系已初步建立。2022年,各个省份持续推行风光配储政策,目前已覆盖超过40个省(市)、部分省(市)进一步上调配储比例及小时数。随着电力市场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储能政策的重点已开始转向市场机制和调用机制,国家层面明确独立储能的市场主体地位,各省逐步开始明确储能成本补偿机制,通过共享租赁、容量补偿、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等形式提升储能电站收益。海外方面,欧盟“减碳55%”政策组合中明确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的总体目标从40%提高到45%,可再生能源加速装机,表前储能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且受去年以来电价大幅上涨影响,户用光伏配储能经济性凸显推动户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美国多州制定储能装机目标,进一步加强ITC(光伏投资配储税收抵免)力度,将政策有效期限延长10年至2032年,并首次将独立储能纳入ITC补贴范围,推动表前储能装机量快速提升。

在政策及市场驱动下,全球储能市场将持续暴发增长,根据InfoLink预测,至203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市场规模将达1000GWh。根据CNESA预计,保守/理想场景下,预计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97.0GW/138.4GW,2023-2027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49.3%/60.3%。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储能行业领先者,引领和推进储能行业发展。公司于2011年投建国内第一个储能示范项目“东福山岛风光柴储能电站”,先后承担了国内外50余个储能示范项目;于2016年进行储能商用化推广,先后在国内外建了诸多基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储能电站,其中2017年建成的德国调频项目多年来运行状况良好,已成为欧洲储能项目标杆;国内无锡新加坡园区160兆瓦储能电站项目,是全球最大单一多能互补储能项目,项目自2018年投运以来,项目运转良好,也已成为国内储能项目标杆。2021年起,公司储能业务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中标长江院雷州400MWh储能项目、湖南郴州福冲200WWh储能电站项目、意大利300MWh电网储能项目、美国129MWh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等多个单体百兆瓦时项目。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具备了从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面技术能力,完成了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公司储能产品及系统已累计获得14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具备较高的资质认证的门槛。

公司主要聚焦国内以及欧洲、北美、澳洲、日韩等海外重点国家拓展,公司已在海外前述多地设立子公司和服务机构,同时与海外当地主要大型能源集团、电力公司等建立储能业务合作并深入战略合作。目前,公司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用户侧、电网侧、发电侧均已实现大规模应用,在全球储能装机规模近5GWh,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3》,公司位列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第六、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第九。
2、工业储能领域
(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5G作为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的重要方向,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石。全球进入5G大规模建设阶段,信息通信技术演进升级,以中日韩、欧盟、北美为主的各国积极布局相关规划。2022年度,我国投资进一步向新基建倾斜,其中完成5G投资超1800亿元,占比达43%;互联网及数据通信投资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26.2%,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据国家工信部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并开通5G基站231.2万随着5G商用提速,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被挖掘,同时随着以ChatGPT大模型等为代表的AI技术发展,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日益增长,将进一步推动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迭代升级需求,数据中心产业赋能价值正在逐步凸显。世界主要国家均在积极引导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投资并购交易量及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方面,“新基建”的发展及“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建设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数据中心规模稳步提升,低碳高质、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根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近5年,算力总规模年均增速超过25%。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从工业储能领域起步进入电池行业,从 2G 到 5G 时代,公司均作为工业储能电池主要供应商,伴随着全球通信产业发展而成长壮大,形成了较强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积淀。公司通信后备电源业务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与中国移动、中国铁塔、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沃达丰电信、新加坡电信、华为、诺基亚、中兴通讯等国内外主要通信运营商及通信设备集成商形成深度合作,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稳定,国外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3》,公司位列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排行榜第二。

数据中心领域一直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开拓的市场。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行业级整体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应用经验。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政府、金融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等不断兴起,公司客户结构更加全面,业务规模迅速增长,并对原来占据主导地位的进口品牌逐渐形成替代。在国内,先后与头部多家大型互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形成长期合作;在海外,公司作为唯一海外品牌入选美国前五大数据中心的优选供应商,成为美国高端数据中心市场的唯一非本土电池品牌。已成功进入亚太、拉美等大型数据管理中心高端市场。同时,公司研发并推广IDC高功率锂电系统产品,成功与伊顿、三菱、台达、富士等多家大型集成商达成和合作,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注入新活力。

(二)资源再生业务领域
(1)锂电回收及新材料领域
近年来,工信部、发改委等多部门持续推动锂电池回收利用工作,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等系列政策》等系列政策,明确我国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并从溯源监管、回收、运输与贮存、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根据EVTank《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2026年中国理论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量将达到231.2万吨,中国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的理论市场规模将达到943.2亿元。随着锂电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池拆解回收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渠道逐步拓展,锂电回收市场不断增大,锂资源回收再生成为电池产业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入高发展时期。

(2)铅资源再生行业
近年来,为规范废旧电池回收行业,国家陆续出台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年处理量及排污指标的发放,对收集、转运、贮存、处理等重要环节进一步严格规范和审核。

我国铅资源储量排名第二,是第一大精炼铅生产国和消费国,与从矿石中炼取的原生铅相比,由废弃蓄电池冶炼得到的再生铅在生产过程中能耗更低,污染物排放更少,也更符合低碳环保的需求。

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再生铅产量规模将继续扩张,预计至2025年,我国再生精铅将达到290万吨,市场总容量约为400亿元。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随着公司锂电业务及产能的不断扩大,为有效保证原材料供应和成本控制,公司完成锂电全产业链闭环与升级。目前具备7万吨锂电回收产能,另有15万吨锂电回收产能准备投建。锂回收项目采用行业领先环保的锂回收工艺和装备,实现全过程无害化处理,能耗低、产品附加值高,能够有效解决行业内存在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等关键性技术难题,经济效益良好,锂回收率可达90%。公司子公司华铂新材料入选《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白名单企业,已相继与国内主要锂电电芯工厂建立起了密切的业务合作,同时依托公司现有回收网络体系及参股子公司快点动力回收平台作为公司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回收渠道优势明显。

公司铅回收产业在全国具备完善的回收及销售网络,与国内涉铅重点客户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积累了广泛的资源,品牌认可度较高,拥有绝对的行业领先者地位。公司再生铅产品主要供向园区内下游企业如天能、华宇等,区位优势明显。华铂科技铅蓄电池回收采用严格的环保控制体系,工艺、技术、装备全球领先,废旧电池回收实现全过程绿色、环保、无害化处理,金属、塑料回收率可达99%以上。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公司拥有支撑储能应用领域的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锂电、铅电的“原材料—产品应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公司销售遍及全球15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主营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燃料电池及锂、铅资源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服务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相应的电源及系统集成产品的应用与技术、运维服务;再生资源产品包括锂电池材料及再生铅等,主要提供给国内各大锂离子及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1、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公司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系列产品及系统集成产品,主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柜及软件管理系统等,主要应用于包括新型电力储能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及削峰填谷领域;工业后备储能领域;民用储能领域等。

2、铅蓄电池及系统:公司铅蓄电池产品主要包括高温型节能环保产品、高功率电池、核级阀控式电池、新型铅炭电池产品等。主要应用于工业储能领域,包括运营商、数据中心、金融、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

3、燃料电池:公司通过参股新源动力布局燃料电池行业。公司除配置专业团队参与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外,也结合自身渠道优势,为燃料电池在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后备储能、民用储能等领域应用提供客户资源,共同发展燃料电池行业。

4、资源再生产品:
(1)锂资源再生产品:主要以废旧锂离子电池等为原材料进行处理,合成碳酸锂和镍钴锰混合盐,为锂电正极材料提供原材料,通过分离工程获得铜、铁、铝和塑料等有价资源,使镍、钴、锰、锂等重要金属及其他资源产品在电池产业中得以循环利用。

(2)铅资源再生产品:公司铅资源再生产品主要以废旧铅蓄电池为原材料,通过加工形成包括粗铅、成品铅及合金铅等系列产品,为铅蓄电池生产提供原材料。同时,再生铅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如铜、锡、锑、银等具备高附加值的其他有色金属类附加产品可进一步对外出售。另外,通过再加工形成塑料、硫酸及其他系列产品等,亦可用于铅蓄电池及其他行业领域的销售。

(三)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
公司始终以产品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渠道议价能力,增加下游客户的接受度,使公司产品更大限度覆盖客户需求。

公司日常经营中,产品的供应在各部门紧密配合下进行。销售部门采取直接销售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负责市场的开拓及维护;采购部门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对主要原材料和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分批供货的采购模式;运营管理中心确定统筹销售与生产,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编制生产计划;技术中心为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质量的监督等。

在传统技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之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电池产品及系统核心部件的开发-关键电池产品的生产-系统集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获取盈利。

(四)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以“聚焦储能、锂电主业,实现储能产业一体化”为主基调,借助全球储能及数字化产业发展的风口,公司储能业务持续向好。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1亿元,同比增长124.18%。报告期内,公司产业一体化布局已完成,首期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达产,保证了公司锂电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并增加了公司锂电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进而增加了本期经营性收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有效向下游客户传导,储能产品价格逐步提升,加之储能市场需求旺盛,产品盈利能力逐步好转。

本报告期,公司剥离民用铅酸业务,转让原控股子公司南都华宇51%股权和长兴南都51%股权,合计产生股权转让收益约5.12亿元。本次交易使公司回笼较多资金,进一步优化资产和产业结构,减轻经营压力,降低经营风险,集中资源专注发展新能源储能、锂电及锂电回收业务。加之前期公司投资的铅碳储能电站,由于技术更新,收益不理想,为更好的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公司对相关资产进行了资产处置。同时因业务转型淘汰了部分老旧设备,累计产生资产处置损失约4.43亿元。因子公司安徽华铂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盈利不及预期,计提商誉减值约0.44亿元;公司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实施了新的一期股权激励,本期产生股权激励费用约0.44亿元。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的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企业发展的理念,拥有长期伴随企业成长、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强大研发团队,设有行业内首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装备电子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先进的研发平台,技术创新能力卓越。公司国家认可实验室还荣获 CTF 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者,拥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引领和推进储能行业发展,主持及参编 50 余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公司已形成锂电和铅炭等多种解决方案,具备了覆盖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的全面技术能力;在系统集成研发方面,南都MW级集装箱式锂电储能系统申请并获得UL9540和UL9540A认证,是全球第一批通过MW级集装箱储能系统UL9540和UL9540A认证的企业。三代储能锂电产品还通过韩国KC、KBIA双重认证,公司已累计通过14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准安全认证认可,标志着公司储能系统获得全球领先的标准安全认证。
此外,公司以“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作为技术发展战略,与院校、科研机构共建研发平台,深入技术合作,持续开展基础性及前瞻性研究。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展固态电池研发项目,与西安交通大学共建新能源储能学科,与中南大学合作开展材料方面研究,参股中科院下属新源动力公司,布局燃料电池行业,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2、行业先发优势
公司在电池领域经历近三十年的专业化发展,致力于成为储能领域系统解决方案领导者。面对全球“碳中和”、国内“新基建”带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公司加快推进业务转型,持续聚焦并发力新能源储能业务。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在储能领域实现技术与工艺积累,具备从储能产品及系统的研发生产、集成到运营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公司充分利用先发优势,在用户侧、电网侧、新能源发电侧均已实现大规模应用,引领和推进储能行业发展,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并稳步提升产能。

公司现已形成绿色环保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合理,顺应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及市场需求,市场空间巨大。

目前公司下游储能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新型电力储能电力调频及削峰填谷等领域;通信及数据中心用工业储能领域;民用储能领域等。随着公司产品体系及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提升,在储能应用的几大细分领域将形成技术共享、原材料共享、产线共享、渠道共享等多方资源共享协同机制,以节省公司经营成本,形成高效的资源整合优势;还可以增强抵御不同应用领域的市场变化的风险,进而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和持续盈利能力。

3、品牌及渠道优势
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自有品牌建设、持续改进提升产品质量,把品牌和产品质量作为市场开拓、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公司品牌“Narada南都”为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著名商标及浙江省出口名牌,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国内同行中海外市场认可度极高的企业。经过多年努力,公司在新能源用大型储能电站、通信及数据中心用工业储能等储能领域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产品应用及技术服务,形成了长期而深厚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率先实施全球化经营战略,业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各大洲完成了市场和营销网络的布局,形成了显著的渠道优势。尤其在储能业务方面,公司在欧洲、北美、韩国成立储能服务中心和子公司,进一步强化属地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与收益,形成了较强的市场与渠道优势。同时,公司高度重视客户资源管理,伴随着储能等新业务的开拓,高端客户资源不断丰富,公司的知名度及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公司以为客户持续提供价值为导向,不断把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优势转化为客户优势,为公司进一步拓展新兴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4、储能产业一体化优势
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拥有近三十年电池生产制造及系统集成经验,目前在国内建有多个电池生产基地、系统集成生产基地、资源回收生产基地。公司已打通从锂(铅)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铅)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具备从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面技术能力,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通过完整的资源回收体系与网络,构建自循环的供应链体系。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领域的客户,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混合一体化的综合资源利用,进行在生产、销售、资源再生等各个环节的业务协同,从而形成公司综合成本的优势。

围绕储能业务形成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公司持续加强行业深度合作,逐步打造围绕储能业务纵向及横向的紧密合作的生态关系,与国内外发电集团、能源综合服务公司、EPC 公司及电力设计院、国内外运营商、组件公司等形成战略结盟,积极共建储能产业生态圈,为后续储能业务大发展奠定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公司围绕高质量发展,以“聚焦储能、锂电主业,实现储能产业一体化”为主基调,借助全球储能及数字化产业发展的风口,新型电力储能业务捷报频传,产品供不应求,储能行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实现翻倍增长;工业储能业务稳中有增,盈利能力有所改善;客户、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其中锂电及锂电回收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占比超30%。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4,860.00万元,同比下降0.8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134.13万元,同比增长124.18%。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首期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已经达产,保证了公司锂电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增加了公司锂电产品的毛利率水平,进而增加了本期经营性收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已经有效的向下游客户进行传导,储能产品价格逐步提升,加之储能市场需求旺盛,产品盈利能力逐步好转。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民用铅酸电池业务剥离,减轻经营压力,降低经营风险,进一步聚焦储能主业发展;同时,处置早期投资的铅碳储能电站、淘汰部分老旧设备,更好的盘活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内部管理上,进一步拉通销售、生产、供应链等环节,统一调配资金、人力等资源要素,有效支撑业务调整,提高协同和管理效率。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和激励机制,连续推出两期股权激励方案,有效激发了组织活力和员工创业激情。

本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
(一)业务开展:全力聚焦储能业务,产业一体化布局完成
1、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手订单饱满,锂电规模化项目落地
报告期内,全球储能市场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转换期,国内外储能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既有先发优势基础上,深耕全球重点国家储能市场,与国内外主要大型能源开发商及设备集成商深化战略合作,签约项目实现规模突破,在手订单饱满。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2023》,公司位列中国储能系统集成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系统出货量排行榜第六、中国储能技术提供商2022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第九。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与大型能源集团意大利电力、法国电力、美国能源公司等深入战略合作。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市场均有亮眼表现,中标美国129MWh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129MWh光伏配储项目,助力布局北美市场;中标意大利300MWh电网储能项目,助力拓宽欧洲市场;中标16MWh日本LS电网侧储能项目,日韩市场实现突破。国内市场方面,中标华能新疆125MWh储能系统项目、湖南郴州福冲200WWh储能电站项目、长江院雷州400MWh储能项目、运达股份100MWh储能电池系统采购项目等。

在揽获大量订单之际,公司也持续推进锂电及储能系统扩产,目前公司现有锂电电芯产能7GWh、储能系统集成产能7GWh,预计今年6月份均达到10GWh。同时,随着储能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司进一步加强欧洲、北美、韩国等多地储能服务中心配置,强化海外属地服务,提高运营效率与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迭代解决方案,完成280Ah单体大容量铁锂电芯开发以及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并于2023年4月发布全新305Ah储能专用电池及Center L Plus液冷储能系统,为储能业务拓展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挪威船级社DNV 2022年电池性能测试中,公司储能磷酸铁锂电池综合性能表现卓越,位列全球第二。

公司始终把储能系统安全性放在首位,长期致力于储能安全技术基础研究及验证,持续提升储能系统安全性。截至目前,公司储能产品及系统已累计获得14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储能领先标理、智能能量管理、智能运维管理等智能技术,在现有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MW级储能调试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建设储能工程实验室,完善储能系统测试验证能力,提升交付能力与交付质量,构筑技术和工艺壁垒。

在全球双碳背景下,储能作为推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关键支撑技术,储能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公司围绕安全性、低成本、高能效、长寿命打造四维竞争力,进行多元技术储备,积极共建储能产业生态圈,加快与国内外发电集团、能源综合服务公司、EPC 公司及电力设计院、国内外运营商、组件公司等形成战略结盟,为后续储能业务大发展奠定基础。

2、工业储能业务:需求稳定,产品和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
报告期,公司抓住国内外5G通信市场及数据中心大发展的市场机遇,不断深化拓展全球业务, 加快数据中心业务交付进度,产品结构和客户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报告期内,国内工业储能业务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国产替代进口的高端产品为主,以高盈利、回款优为原则获取订单。整体优化运营商及数据中心业务,进一步与铁塔集团加深战略合作关系。报告期内,中标铁塔集团“2021-2022年磷酸铁锂换电电池(3.0版本)产品招标项目”、“铁塔2022年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产品集中招标项目”、“2022-2023年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集中招标项目”、“2022年室外一体化电源集中招标项目”等多个项目。

海外方面, 5C高压高功率锂电产品成功打入美国高端数据中心市场;市场大客户开拓顺利,中标海外VODACOM通信锂电项目、EATON数据中心锂电项目、Megafon通信后备项目、British Telecom通信及数据中心后备项目等多个项目。

3、资源再生业务:打造锂电产业链闭环,助力储能产业一体化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公司子公司华铂新材料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顺利达产,目前已达到年处理能力7万吨。同时,华铂新材料入选《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

华铂新材料已相继与国内主要锂电电芯工厂建立起了密切的业务合作,同时依托公司现有回收网络体系及参股子公司快点科技回收平台作为公司原材料的供应渠道,回收渠道优势明显,将有力保障公司锂电产品原材料供应,进而提升锂电产品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锂电业务盈利能力,实现公司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公司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项目采用行业领先的废旧电池精细化拆解技术及高安全性带电破碎分选一体化集成产线,同时,采用锂电材料一步法优先提锂技术、磷酸铁资源化利用技术、锂盐双极膜法制备技术,回收率高,产品纯度高,过程清洁环保。

铅回收方面,2022年在稳定生产的同时,通过多举措推进降本增效,同时开展除铜渣资源综合回收公司将持续进行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再利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进一步开展贵金属及稀有金属提炼。

(二)产能建设:加快储能领域用锂电产能及锂电回收业务建设,打通全产业链闭环 为了满足储能市场对上游锂电产品需求的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锂电产能建设。公司现有储能锂电电芯产能7GWh、系统集成产能7GWh,另有3GWh储能锂电电芯项目、3GWh系统集成项目在建,预计2023年6月份完成建设。此外,公司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开始于扬州新建年产10GWh智慧储能系统建设项目。随着上述锂电项目的建设及产能释放后,公司在储能领域锂电池产品的交付能力将大幅提升。

公司子公司华铂新材料现有年处理7万吨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能力,计划于在2023年6月开始分两期投资建设年处理 15 万吨锂离子电池绿色回收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实现从产品、运营服务、梯次利用、废旧电池回收到再利用的锂电产业链闭环,有力保障公司锂电产品原材料供应,提升公司锂电业务盈利能力。

(三)技术牵引市场,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始终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力。在以“技术牵引市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研发注重与市场的对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储能行业发展大趋势,完成280Ah单体大容量铁锂电芯开发以及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开发。此外,公司于2023年4月发布的全新305Ah储能专用电池拥有20年超长寿命,体积能量密度超过380Wh/L,循环寿命可达12000次,能量效率超95%;发布的最新Center L Plus液冷储能系统采用PACK内微泄漏检测、PACK级无源自启动抑制起火、双循环备份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可靠性、紧凑性,为储能业务拓展提供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在挪威船级社DNV 2022年电池性能测试中,公司储能磷酸铁锂电池综合性能表现卓越,位列全球第二。

在工业储能领域,通过迭代研发,开发完成三类高压锂电系列产品,满足数据中心等高端电源场景需求;韩国KT系列项目完成客户测试验证,产品入围KT供应商短名单。

在材料与再生方面,进一步提升锂电材料一步法优先提锂、磷酸铁资源化利用、锂盐双极膜法制备等核心技术,不断优化工艺改进,持续提升锂电回收的回收率,回收率达90%。

同时,公司积极储备下一代电池储能技术。高比能高安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电池能量密度目前可达到350Wh/kg,并通过热箱、短路等国标安全项测试,处于中试阶段;低成本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主要面向低速电车和储能系统,初步具备 20Ah 和 240Ah 产品生产能力,能量密度 135Wh/kg~145Wh/kg,循环寿命2000次,支持3C快速充放,低温充放电性能优异。

自主研发之外,公司积极开展同国际、国内高层次企业、院校的技术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均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保证公司持续走在行业技术领域前沿,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四)持续打造品牌文化建设,打造高效团队
公司连续多年上榜新能源电池行业十强榜,连续多年 荣获“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最佳储能电池供应商”等奖项。同时,入选工信部“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绿色设计产品”榜单, 荣获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2年度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等称号。在挪威船级社DNV 2022年电池性能测试中,公司储能磷酸铁锂电池综合性能表现卓越,位列全球第二;同时,公司位居BNEF“2022储能系统集成商可融资性”榜单前列。展现了公司在新能源电池及储能等领域的实力、领导地位和影响力。

公司持续倡导务实、高效、协同、创新的企业文化;同时以价值创造为指导思想,进一步优化薪酬福利体系,实施长效激励机制、分别于2022年、2023年落地两期股权激励;强化绩效考核,导入全新绩效管理体系,实现全公司有效覆盖;进一步完善干部梯队建设,持续打造年轻化、专业化,忠诚度高的优秀团队。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11,748,600,016. 68100%11,847,570,283. 65100%-0.84%
分行业     
电力储能895,268,810.557.62%577,799,612.224.88%54.94%
工业储能3,964,977,918.7 933.75%7,493,839,709.9 863.25%-47.09%
资源再生6,888,353,287.3 458.63%3,775,930,961.4 531.87%82.43%
分产品     
锂离子电池产品2,601,152,380.3 122.14%1,933,158,934.0 116.32%34.55%
铅蓄电池产品2,259,094,349.0 319.23%6,138,480,388.1 951.81%-63.20%
再生铅产品5,943,606,058.6 050.59%3,721,742,536.9 831.41%59.70%
锂电池材料944,747,228.748.04%54,188,424.470.46%1,643.45%
分地区     
国内-电池产品3,486,501,714.929.68%7,037,301,002.059.40%-50.46%
 3 2  
国内-再生资源产 品6,888,353,287.3 458.63%3,775,930,961.4 531.87%82.43%
国外-电池产品1,373,745,014.4 111.69%1,034,338,320.1 88.73%32.81%
分销售模式     
直销11,748,600,016. 68100.00%10,272,678,562. 7886.71%14.37%
经销  1,574,891,720.8 713.29%-100.00%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30%以上 □适用 ?不适用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业务      
电力储能895,268,810. 55736,586,771. 3517.72%54.94%47.61%4.09%
工业储能3,964,977,91 8.793,278,596,86 4.1717.31%-47.09%-54.39%13.23%
资源再生6,888,353,28 7.346,654,787,38 3.103.39%82.43%81.89%0.28%
分产品      
锂离子电池产 品2,601,152,38 0.312,121,828,03 5.6218.43%34.55%14.25%14.50%
铅蓄电池产品2,259,094,34 9.031,893,355,59 9.9016.19%-63.20%-67.52%11.16%
再生铅产品5,943,606,05 8.606,108,583,28 3.35-2.78%59.70%68.73%-5.50%
锂电池材料944,747,228. 74546,204,099. 7542.19%1643.45%1330.23%12.66%
分地区      
国内10,374,855,0 02.279,489,234,98 9.078.54%-4.05%-9.19%5.17%
国外1,373,745,01 4.411,180,736,02 9.5514.05%32.81%31.74%0.70%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业务      
电力储能577,799,612. 22498,991,975. 3113.64%228.11%289.01%-13.52%
工业储能7,493,839,70 9.987,188,089,92 7.064.08%18.13%30.30%-8.96%
资源再生3,775,930,96 1.453,658,607,07 3.833.11%0.96%0.58%0.36%
分产品      
锂离子电池产 品1,933,158,93 4.011,857,150,78 2.863.93%29.48%51.26%-13.83%
铅蓄电池产品6,138,480,38 8.195,829,931,13 7.955.03%22.12%31.99%-7.10%
再生铅产品3,721,742,53 6.983,620,417,20 2.592.72%-0.49%-0.47%-0.02%
锂电池材料54,188,424.4 738,189,871.2 429.52%   
分地区      
国内10,813,231,9 63.4710,449,428,7 94.433.36%16.52%23.45%-5.42%
国外1,034,338,32 0.18896,260,200. 2113.35%5.57%9.59%-3.18%
变更口径的理由
报告期内,公司剥离民用铅酸电池业务,同时,公司锂电回收一期项目投产,公司产品和业务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故调
整分类口径。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或业务相关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适用 □不适用

产品种 类技术路线主要产品 类型技术参数   下游主要 应用领域
   电芯质量能量 密度倍率性能循环寿命安全性能 
磷酸铁 锂电池正极材料为 磷酸铁锂的 锂离子电池方形铝壳140-180Wh/kg0.25C-2C8000~12000 次满足国内/国际安全标准 法规 GB/T36276-2018; GB38031;GB31485; UN38.3;IEC1642; IEC1973新型电力 储能
磷酸铁 锂电池正极材料为 磷酸铁锂的 锂离子电池方形铝壳120~180Wh/kg0.5C~5C1200~5000 次满足国内/国际安全标准 法规 GB/T36276; GB38031;GB31485; UN38.3;IEC1642; IEC1973工业储 能、户用 储能
磷酸铁 锂电池正极材料为 磷酸铁锂的 锂离子电池软包160~190Wh/kg0.5C~3C2000~6000 次满足国标 GB38031- 2020;UN38.3; GB/T36276-2018;IEC 62619-2017轻型电动 车、便携 式储能、 户用储能

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 □适用 ?不适用
不同产品或业务的产销情况

 产能在建产能产能利用率产量
分业务    
分产品    
锂离子电池4.5GWh5GWh81.11%3.65GWh
铅蓄电池5GWh-64.60%3.23GWh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锂离子电池产品销售量GWh2.841.9744.59%
 生产量GWh3.652.2959.39%
 库存量GWh1.470.67119.40%
铅蓄电池产品销售量GWh3.1212.94-75.90%
 生产量GWh3.2311.95-72.97%
 库存量GWh0.850.7414.86%
再生铅销售量万吨42.2738.998.41%
 生产量万吨42.3938.749.42%
 库存量万吨0.210.09133.33%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期锂离子电池产品期末销售量、生产量、库存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系公司锂电业务销售规模增加,本期海外储
能电站发货增加、期末未安装完成量增加影响所致。本期铅蓄电池产品销售量、生产量比上年减少较大,主要系公司产
线融合,民用铅蓄电池产品业务剥离影响减少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金额占营业成本比 重 
铅蓄电池产品材料成本1,484,559,89 6.7078.41%3,740,919,56 8.8184.69%-6.28%
锂电池产品材料成本1,896,105,82 6.1189.36%959,938,138. 0978.18%11.18%
再生铅产品材料成本5,733,442,05 0.8493.86%3,397,835,01 0.3993.85%0.01%
锂电池材料材料成本454,139,052. 9583.14%28,166,124.3 073.75%9.39%
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