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博瑞医药(688166):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博瑞医药: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166 公司简称:博瑞医药 博瑞生物医药(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的相关内容。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袁建栋、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邹元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刘芳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1.14元(含税)。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422,465,363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48,161,051.38元(含税)。如在公告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本议案尚需提交公司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否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否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5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56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7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0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03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05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增长 76.78%,主要系加强应收账款回款管理所致。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较期初增长 56.97%,主要系在建工程投入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较期初增长 30.60%,主要系本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增加股本、资本公积和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形成其他权益工具所致。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适用 √不适用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超预期突发因素让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陡然上升,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 29,111.4亿元,同比增长-1.6%,累计利润总额 4,288.7亿元,同比增长-31.8%。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加大纾困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心剂,推动经济企稳回升。2022年是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相关部委陆续发布了多个医药医疗行业相关的“十四五”规划,对于规范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要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以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大力发展专利药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依托原料药基础,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同时,要加快产业链全球布局,鼓励企业提高国际市场运营能力,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投资合作,积极开拓新兴医药市场。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伴随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对糖尿病等慢性病治疗药物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老龄化也将成为医药行业长期成长的驱动力。国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给,截至本报告期末,国家药品集采已进行了七批,带量采购进入常态化阶段,推动药企加速转型;通过挤压“带金销售”生存空间,促使医药企业注重质量管理、成本管控,同时降价幅度趋于缓和,平均降幅由 4+7扩面时的59%下降到了第六批和第七批的 48%,集采的降幅和制度设计趋于清晰化和理性化。此外,开发临床价值更高的产品,规避集采价格战压力也成为企业发展壮大必由之路。创新药方面,随着加快药品审评审批、加强医保控费及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系列鼓励创新药发展的政策不断出台落地,行业发展环境也将发生剧烈变革,同质化的“创新”终将会被淘汰,终端竞争将走向以临床价值取胜,高临床价值产品将获得更好的商业环境。 (一)主营业务情况 面对供给冲击、业绩阶段性承压等不利因素,公司积极应对挑战,攻坚克难、科学统筹,多措并举降本增效。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1,733.15万元,同比减少 3.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3,962.32万元,同比减少 1.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1,363.83万元,同比减少 4.76%。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为产品销售收入、技术收入和权益分成收入。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87,751.5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5.42%,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 5.69个百分点。公司注重成本管控,多措并举,利用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规模化生产、供应链资源整合等措施有效降低成本。 原料药产品收入 77,711.69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1.51%。其中,抗病毒类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 25.91%,主要系受到恩替卡韦原料药客户需求阶段性波动的影响;抗真菌类产品受到产品价格下滑影响,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 18.06%;免疫抑制类产品,受客户开发需求拉动,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 16.55%;其他类产品市场需求稳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 0.02%。同时,原料药产品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 3.51个百分点,在部分产品价格有所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加强成本控制,实现了毛利率的稳定。 制剂产品收入 10,039.9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2.46%;制剂产品收入占产品销售收入的11.44%,较上年同期上升 6.10个百分点。2022 年,公司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在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中标,中标价格为 134.43元/盒,首年约定采购量基数为 11.0105万盒;同时流感季节性爆发对磷酸奥司他韦制剂的需求有所拉动。 2、报告期内,公司海外权益分成收入 5,138.7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 5.86%,该部分收入对应产品进入成熟期,因此权益分成收入有所波动。 3、报告期内,公司技术服务订单按照开发进度完成里程碑交付,实现技术收入 8,438.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4.50%。与此同时,公司正在 ADC药物领域进行积极布局,努力开发 ADC药物技术服务需求客户。 (二)研发情况 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 20,702.49万元,同比增长 19.47%,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 20.35%。公司重点打造偶联药物平台、药械组合平台,在肿瘤免疫和靶向治疗领域开发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在呼吸吸入领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线。 创新药端,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自主研发的长效多肽靶向偶联药物 BGC0228处于临床Ⅰ期试验阶段,2022年 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始首例入组,目前已开展四个剂量组爬坡研究,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良好。创新药 BGC0228的显著特点是能将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药物在靶区浓集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量和药物的毒副作用。 多肽类降糖药 BGM0504注射液已获批准开展减重和 2型糖尿病适应症临床试验,目前已完成 Ia期临床给药和观察,最后一例受试者于 4月 22日出组,初步数据显示 BGM0504具有良好药效(体重下降)、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征。BGM0504注射液是公司自主研发的 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 1)和 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受体双重激动剂,可激动 GIP和 GLP-1下游通路,产生控制血糖、减重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生物学效应,展现多种代谢疾病治疗潜力。 仿制药端,截至报告期末,艾沙康唑原料药、曲贝替定原料药处于稳定性阶段,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已进入中试阶段,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处于中试阶段,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已经完成小试。 MPP授权药物已完成原料药的 DMF申报,制剂受市场需求影响目前处于暂停开发状态。 (三)产品申报情况 报告期内,国内产品注册方面,BGM0504注射液、BGC1201片、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取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恩替卡韦片、阿加曲班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取得生产批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原料药、吡美莫司原料药取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米卡芬净钠原料药登记状态转 A;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磺达肝癸钠注射液、盐酸西那卡塞片、磷酸奥司他韦干糖浆、依维莫司片、溴夫定原料药、依维莫司原料药、舒更葡糖钠原料药、艾地骨化醇原料药在审评中。 国际产品注册方面,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在印度尼西亚获批,恩替卡韦片通过了 WHO的 PQ认证,曲贝替定原料药通过欧洲 ASMF技术审评,舒更葡糖钠原料药通过欧洲 ASMF技术审评及韩国 DMF技术审评,醋酸卡泊芬净原料药、米卡芬净钠原料药在印度获得进口许可注册证书,醋酸卡泊芬净原料药通过美国 DMF技术审评,依维莫司(不含 BHT)原料药在日本获批;多款原料药、中间体在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加拿大申报。其中,公司已在欧洲与合作伙伴达成舒更葡糖钠战略合作协议,公司可从中获得销售权益分成。 (四)专利情况 在知识产权方面,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公司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2017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第十一届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入选 2022年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被纳入第四批苏州市自主品牌大企业和领军企业先进技术研究院,获评苏州市优秀专利奖一等奖。公司针对阿加曲班原研制剂专利进行专利无效已收到结案通知书,该专利已被无效。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 2022年(第 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报告期内,公司新提交国内专利申请 32件,新获得国内专利授权 7件,新提交国外专利申请 7件,新获得国外专利授权 5件;累计申请专利365件,其中发明专利 354件;拥有有效专利共 200件,其中发明专利 194件,布局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欧洲、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在建工程情况 1、泰兴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一期),规划产能 3,450kg,主要为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恩替卡韦、奥司他韦、依维莫司等产品原料药的生产。截至报告期末,本项目尚未通过环保验收,本项目涉及产品中,恩替卡韦原料药、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已由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示 GMP符合性检查结果,检查结论为符合。泰兴原料药和制剂生产基地(二期),主要为纽莫康定、子囊霉素、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达巴万星等中间体和原料药的生产。截至报告期末,(1)已完成建筑物、消防验收;(2)前期试生产资料准备完成,准备申报中;(3)污水池设备安装完成。 2、博瑞(山东)原料药一期项目,目前规划产能为 1,600kg,产品为甾体、肿瘤和呼吸系统药物原料药。截至报告期末,土建及机电均已施工完成,车间厂房及工艺设备完成调试验证工作,目前已具备试生产条件。 3、苏州海外高端制剂药品生产项目,为建设符合美国、欧盟 cGMP标准的注射剂生产制造基地。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生产车间、质检中心及仓储土建工程及机电净化施工;公用工程系统调试验证结束并投入正常运行中;车间目前处于设备调试验收阶段,车间幕墙施工已完成80%,总部大楼幕墙施工已完成 90%,灯光亮化工程已完成 60%。 4、苏州吸入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项目(一期):公司为推动吸入制剂、抗肿瘤产品的产业化,提升公司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券,合计募集资金人民币 46,500万元用于投资建设。该项目产品包括抗流感病毒制剂产品、呼吸系统制剂产品、抗肿瘤制剂产品和辅助生殖领域制剂产品等,年设计产能 6,400万片(粒/袋/瓶/盒)。 截至报告期末,(1)厂房(一)完成结构封顶,二次结构完成,门窗安装完成;厂房(二)结构封顶,ALC墙体施工完成;研发楼结构封顶;污水站施工完成;(2)厂房(一)机电施工已完成 90%;厂房(二)机电图纸已完成,施工招标中;(3)室外道排已完成 85%。 5、苏州吸入剂及其他化学药品制剂生产基地和生物医药研发中心新建项目(二期),本项目对应具体产品为噻托溴铵喷雾剂,设计产能 500万盒/年。截至报告期末,处于机电安装阶段,部分设备安装、调试中。 6、博瑞印尼项目是在印尼的卡拉旺地区建设原料药和制剂工厂,一期规划原料药产能约3,677kg,涉及产品包括恩替卡韦、磷酸奥司他韦、吉非替尼和西格列汀等原料药。截止报告期末,内部装修完成率为 100%,原料药伊马替尼完成验证和 GMP审查,制剂车间完成建设,正在开展系统验证。 (六)全球化与产业布局 公司积极布局全球化和完善产业链,为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一方面,公司在海外建厂,依靠自身的技术能力,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跟踪全球前沿科技,投资具有潜力的创新型科技公司,为未来的创新药管线布局: 1、海外建厂:报告期内,对博瑞印尼新增 48.30万美元投资,占其股份总额的 48.30%。这是公司在海外合资建立的第一个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旨在为印尼提供本土生产的原料药和制剂,同时公司希望立足印尼,辐射东南亚和穆斯林地区的广阔市场,造福全球患者。这是公司响应党和国家的政策,开发“一带一路”市场的重要桥头堡,是公司践行创新科研成果“走出去”的重要战略举措。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博瑞印尼申报的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恩替卡韦片、吉非替尼原料药、伊马替尼原料药已在印度尼西亚获批上市。 2、世界金融机构:报告期内,公司与世界银行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正式《贷款协议》,IFC将向博瑞医药提供 5000万美元贷款支持,该笔贷款的获批充分显示了国际金融市场对公司的认可,以及世界银行对公司博瑞印尼项目的肯定和支持。本次贷款获批将有效降低公司融资成本,加速公司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扩大公司服务范围,更好地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患者。 3、公司通过合伙的形式投资处于全球科技前沿的创新研发型企业。报告期内,博瑞香港新增对股权投资基金 BRIGHT INNOVATIVE LP 的股权投资,该公司主要从事早期生物医药技术、医健科技行业的股权投资;公司新增对苏州朗煜园丰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投资,该合伙企业主要从事前沿生物医药、医疗健康科技行业的股权投资;公司新增对苏州鸿博二期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投资,该合伙企业主要从事前沿生命科技、医疗健康行业的股权投资。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是一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创新型制药企业。公司依靠研发驱动,聚焦于首仿、难仿、特色原料药、复杂制剂和原创性新药,持续打造高技术壁垒,致力于满足全球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贯彻执行原料药与制剂一体,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并重的业务体系。 1、原料药与制剂一体 公司现有产品主要覆盖抗病毒、抗真菌、免疫抑制、呼吸系统以及抗肿瘤等治疗领域,其中抗病毒领域的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奥司他韦等,抗真菌领域的核心产品包括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泊沙康唑等,免疫抑制领域的核心产品包括依维莫司、吡美莫司等,呼吸系统领域的核心产品包括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替卡松及噻托溴铵等,抗肿瘤领域的核心产品包括艾立布林、创新药 BGC0228等。 公司以特色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为起点,在做大做强特色原料药产业的同时,不断向下游制剂领域延伸,贯通了从“起始物料→高难度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制剂”的全产业链,先后取得了注射用米卡芬净钠、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阿加曲班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注射用伏立康唑、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等药品批件,另有一系列制剂产品在审评中。同时,不断推进包括铁剂和吸入剂在内的复杂制剂产品梯队建设。 公司结合对应制剂产品自身特点及市场格局,制订并采取了多元化的营销策略:一方面,公司将积极应对并参与国家仿制药集采提升制剂产品的医院覆盖率,公司的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已在第七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中标,本次中选的品种签订购销合同并实施后,将有利于上述产品快速打开国内销售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公司制剂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推进各级代理商的建设与管理,发展并加强产品的渠道覆盖,最大化发挥公司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不断提高面对流感等疾病的突发用药需求的快速供应能力;对于具有较高技术壁垒的复杂制剂和创新制剂产品,公司将结合产品研发或上市申请的进度加速推进并开展自营团队的搭建,最终形成以集采直供、招商代理和自营推广为特点的组合营销推广模式。 2、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 公司凭借自身在微生物发酵、药械组合、药物靶向递送等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建立了发酵半合成技术平台、多手性药物技术平台、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药械组合平台及偶联药物技术平台等核心药物研发技术平台。 公司业务在上述药物研发技术平台上沿着两条主线发展:(1)在仿制药领域,公司实现了一系列市场相对稀缺、技术难度较高的药物的仿制,现已掌握了包括恩替卡韦、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泊沙康唑、依维莫司及磺达肝癸钠在内的四十多种高端药物的生产核心技术,公司在国内已获得多个制剂产品的生产批件,并实现制剂产品的商业化销售。(2)创新药物研发领域,依托偶联药物技术平台以及药械组合平台,致力于孵化出具有高度差异化、较大临床价值及较高商业价值的产品。公司将根据战略布局及产品情况,灵活选择自主申报或寻求合作伙伴的方式将产品最终推进至上市。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研发的长效多肽靶向偶联药物 BGC0228的 IND申请已获批,目前处于临床Ⅰ期试验阶段;多肽类降糖药 BGM0504注射液已获批准开展减重和2型糖尿病适应症临床试验。 3、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公司积极参与全球竞争,不断完善多维度立体化的全球市场布局。公司的药品生产体系通过了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的官方 GMP认证,产品覆盖了中国、欧盟、美国、日韩以及其他“一带一路”国家或地区。 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的多个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产品已经在美欧日韩等主要的国际规范市场国家和中国进行了 DMF注册并获得了客户的引用,公司的产品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实现了销售,部分产品帮助客户在特定市场上实现了首仿上市;亦有部分在研产品通过技术授权实现收入。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日常物资采购主要包括前端中间体、基础原物料(包括溶剂、纯化用填料等)、辅料、产品包装物、能源等。为提高生产效率、及时响应客户订单,对于部分纳入 GMP管理的起始物料之前的前端中间体以委外加工的形式由第三方完成,公司负责质量控制及技术支持。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采购和供应商管理制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涵盖采购申请、采购审批、采购询价、合同签订、货物交付、货物验收等各个环节。公司和各子公司的需求部门根据自身需求情况确定物资采购计划,填制采购申请单,经项目负责人或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采购仓储部进行询价和供应商选择,并负责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物料到货后经公司质量部检验合格后办理物料入库,填写入库单,并经仓管人员签字确认。根据采购合同约定的付款政策,到付款节点后由采购仓储部填制付款申请单,经采购仓储部经理、分管采购副总签字后向财务部请款,财务负责人、出纳签字后支付相关款项。 2、生产模式 (1)自主生产 公司销售的中间体、原料药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生产过程设置了符合 GMP管理规范的生产质量体系。从起始物料到最终原料药的生产过程均符合 GMP要求,通常由公司自主完成。由于公司产品种类较多且涉及中间体、原料药各个环节,公司产品生产采取弹性安排,按照产品销售订单以及市场近期需求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安排生产。 (2)外协生产 对于合成环节相对前端,工艺难度较小,技术保密性要求较低或客户对质量要求相对较低的前端中间体产品,公司一般通过外协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 3、营销管理模式 对于境外业务,公司主要通过自主开拓方式进行客户开发,并辅以代理商渠道进行开发。公司销售部门通过行业专业展会、网络推广、直接拜访、代理商推广等方式接触客户并进行初步的接洽;达成合作意向后,邀请客户对公司进行考察和质量审计,提供检测样品并与客户讨论交流技术方案;客户认可公司的产品和质量后与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对于部分国外市场,公司也会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寻求在当地有客户渠道的代理商进行合作,协助开发国际市场。 对于境内业务,由于公司产品质量水平较高,且在国内外市场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对于中间体和原料药产品公司一般自主开发国内制药企业客户,为其提供研发技术服务或者产品供应,对于制剂产品,公司逐步组建专业销售团队,通过代理商渠道进行开发,并尝试多模式开展营销。 公司在与客户合作过程中会定期向客户提供新开发产品资料,同时及时与客户交流掌握其新产品需求,以促进双方稳定、持续的业务合作。 4、盈利模式 自设立以来,公司一直从事高技术壁垒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业务,凭借自身在药物晶型、合成工艺路线、制剂处方技术等方面积累的技术优势,建立了发酵半合成技术平台、多手性药物技术平台、非生物大分子技术平台、药械组合平台及偶联药物技术平台等核心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形成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向下游客户直接销售、 技术转让以及与下游客户合作开发制剂产品并获得销售分成等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并进一步向制剂产品开发领域拓展。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模式具体包括:(1)相关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生产、销售;(2)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3)下游客户产品销售权益分成。 (1)相关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生产和销售 公司通过针对性开展市场调研,选择技术壁垒高、市场需求刚性的药物进行自主研发,贯通 “起始物料→高难度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制剂”全链条。在产品链条不同阶段,公司根据自身产品布局及市场需求,灵活选择自主申报制剂产品策略或技术支持合作方申报制剂。 在技术支持合作方申报制剂生产过程中,公司根据客户产品注册进度启动公司中间体或原料药注册申请程序,通过同步注册申请而发展成为其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在此阶段,客户采购公司的产品主要用于研发过程工艺研究和方法研究,公司对其销售具有数量少但价格高的特点。待客户的制剂产品获批上市后,在下游客户将此种药品推动至上市销售阶段,其对公司中间体或原料药的采购规模开始放量,采购价格较前期有所下降。但由于公司生产的中间体和原料药化工合成门槛较高,工艺难度较大,同等质量级别的供应商较为稀缺,且公司产品在客户产品生产注册阶段即开始同步进行注册申请,形成较强的协同联动效应。因此部分客户在前期研发阶段即与公司达成协议,待客户制剂产品上市后,公司即成为该制剂关键中间体和原料药的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自主研发与生产制剂产品,并独立进行药品生产批件的申请、注册,结合对应制剂产品自身特点及市场格局,已制订并采取了多元化的营销策略。 (2)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公司的技术转让业务具有在未接受客户委托的情况下,自主立项并研究开发后将技术成果进行转让的特征,在研发达到特定阶段后,公司根据自身产品布局和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灵活选择商业化策略,将部分产品以技术转让或技术服务的形式与下游客户进行合作,指导客户完成独立的研发流程、协助客户取得临床试验批件和生产批件等,根据双方事先约定的阶段性工作的完成情况收取报酬,并通过上述合作加速相关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同时带动公司中间体和原料药的销售。 (3)下游客户产品销售权益分成 凭借研发技术优势,公司在制药产业链中拥有较强的话语权,公司与部分客户约定由公司提供原料药技术支持的制剂产品上市销售后,公司可按照一定方式和比例享受客户制剂销售的利润分成。与国际大型药企进行制剂收益分成的模式体现了公司在产业链中的技术地位,在国内企业中较为少见。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代码 C27)。医药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中国制造 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社会医疗卫生支出持续增加以及医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长,全球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根据 Frost & Sullivan数据,全球生物医药市场 2021年市场收入预期为 13.93千亿美元,2016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9%,预期 2025年全球生物医药市场收入将达到 17.11千亿美元,2021年-2025年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3%。 在仿制药领域,2013-2030年间,全球药品中共有 1,666个化合物专利到期,大批世界级畅销专利药相继到期为国际通用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强大原动力;同时,在人口老龄化加剧、 “健康中国 2030”新医疗需求、基本药物和医保目录扩容等因素推动下,临床对仿制药尤其是高质量仿制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提升。据《中国仿制药发展报告(2022版)》数据,2021年中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为 9,069亿元,同比增长 7.39%,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维持良好增长态势。就仿制药发展阶段而言,我国仿制药产业将迈入“质量+”新时代。近年来国家医药卫生改革及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政策频出,对行业的发展生态、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发展模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化,越来越多药品生产企业走上重创新、重质量的发展新路。有实力的药企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增加市场竞争优势,并布局高壁垒仿制药高端制剂研发、带动仿制药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与此同时,质优价宜、技术壁垒高的仿制药是国际化的良好契机,我国仿制药有望凭借较高的临床价值和价格优势逐步较快地扩大到国际市场,造福全球患者。 在创新药领域,就临床需求而言,仍有大量疾病亟待药物治疗手段的突破或更新。其中,肿瘤治疗领域仍存在较多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一直是创新药研发重点。据 IQVIA统计,全球2022年肿瘤领域支出约 1930亿美元,预计将于 2027年增长 95%至 37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14.3%。我国创新药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近年来一系列鼓励医药产业创新转型的政策频出,旨在提高创新药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提升技术创新对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3年 3月,CDE 发布《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审评工作规范(试行)》,继续强化鼓励研究和创制新药,加快创新药的审评速度,符合条件的创新品种可加速创新药研发和上市。 医药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自主研发能力是医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医药行业涵盖了实验室研究、中试和生产过程,并具有跨专业应用、多技术融会、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因而医药行业对企业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经验积累等综合素质有很高的要求,缺乏相应积累的公司很难在短时间具备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的技术水平。此外,商业化能力是医药制造企业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规范市场对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均有较高的审批要求。以中国为例,仿制药从研发至商业化生产完整的流程大致需要经历生产工艺研究、放大研究、验证批生产、临床试验、现场核查、申报生产等多个阶段。创新药的研发,一般要经历化合物的发现、早期开发、临床前研究、IND申报、临床 1期试验、临床 2期试验、临床 3期试验、NDA申报等多个阶段。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的化学药物合成与生产技术平台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规范市场高端化学仿制药产业链中的重要市场竞争者之一,多项药物合成技术实力处于全球先进水平,多个已上市产品在区域规范市场同仿制药的竞争产品较少。公司在全球化学药物市场竞争力突出,由高难度的核心技术平台驱动,已实现从“原料药起始物→cGMP高难度中间体→特色原料药→制剂产品”的全产业链覆盖,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仿制药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也建立了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一体化自主开发能力。凭借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和良好的产品质量,公司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和高度认可。公司拓展并维护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客户,并建立起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 在全球范围内,公司与以色列梯瓦制药(Teva)、美国 Viatris、日本日医工、日本明治、印度西普拉(Cipla)、印度太阳制药(Sun)、印度卡迪拉(Cadila)、韩国 Penmix、荷兰帝斯曼(DSM)、印度卢平(Lupin)、日本安斯泰来(Astellas)、英国 hikma、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 kab)和加拿大 Apotex等全球知名的仿制药和原料药巨头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在国内与恒瑞医药、正大天晴、华东医药、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豪森药业、石药集团、华海药业等大型医药企业均有商业合作。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1)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 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快,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居民健康消费升级,要求医药工业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实现供应链稳定可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 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完善公立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政策,鼓励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等建立药品联动管理机制,促进上下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探索完善药品流通新业态新模式。推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在全国 40%以上的统筹地区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或按病种分值(DIP)付费改革工作,DRG付费或 DIP付费的医保基金占全部符合条件住院医保基金支出的比例达到 30%。 (2)未来发展趋势 以创新为驱动、以临床价值为导向,赋能药企持续创造价值。国家提出将大力推动创新产品研发,推动企业围绕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创新产品的开发。支持企业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面向全球市场,紧盯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开展研发布局,积极引领创新。在化学药领域,重点发展针对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炎、呼吸系统疾病、耐药微生物感染等重大临床需求,以及罕见病治疗需求,具有新靶点、新机制的化学新药。在抗体药物领域,重点发展针对肿瘤、免疫类疾病、病毒感染、高血脂等疾病的新型抗体药物,新一代免疫检测点调节药物,多功能抗体、G蛋白偶联受体(GPCR)抗体、抗体偶联药物(ADC),发展抗体与其它药物的联用疗法。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病综合防治能力,强化预防、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逐步将符合条件的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按规定纳入诊疗常规。 稳定可控、安全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国家鼓励进一步开发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提升关键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断强化体系化制造优势。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加快发展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门槛高的特色原料药新品种以及核酸、多肽等新产品类型,大力发展专利药原料药合同生产业务,促进原料药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延伸。依托原料药基础,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通过多年积累,目前形成发酵半合成平台、多手性药物平台、非生物大分子平台、药械组合平台及偶联药物平台等药物技术研发平台,产品覆盖抗真菌、抗病毒、免疫抑制、抗肿瘤、心脑血管、呼吸、补铁剂、兽药、辅料等领域。 (1)发酵半合成平台 发酵半合成技术是指需经微生物发酵、分离纯化获得中间产物,再通过化学合成获得最终产物的制药技术。发酵半合成类药物涉及菌种选育、发酵工艺选定、发酵工艺放大、生物纯化、化学合成等多个不同的技术领域,需要多学科交叉知识,涉及技术难点较多,形成的多重技术壁垒较难穿透。大部分发酵产物分子结构不稳定,对热、氧、光敏感,后续的合成技术路线和过程参数控制的复杂程度较高。在技术放大过程多个环节会对产品的产率、成本、质量产生影响,因此生产、储存和使用均需要精细控制,细分领域的进入门槛较高。 依托发酵半合成技术平台,公司已经成功开发了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吡美莫司、依维莫司、曲贝替定、多拉菌素等多个技术难度和附加值较高的品种。公司支持下游合作伙伴的卡泊芬净、米卡芬净钠、阿尼芬净制剂产品先后获得欧洲上市许可,公司除销售原料药外,亦分享部分下游客户制剂产品销售收益。 报告期内,公司的吡美莫司原料药取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注射用米卡芬净钠在印度尼西亚获批,曲贝替定原料药通过欧洲 ASMF技术审评, 醋酸卡泊芬净原料药、米卡芬净钠原料药获得印度进口许可注册证书,醋酸卡泊芬净原料药通过美国 DMF技术审评,依维莫司(不含 BHT)原料药在日本获批,醋酸卡泊芬净中间体 KB0通过美国 DMF技术审评。 (2)多手性药物平台 多手性药物合成技术是通过综合应用手性不对称合成、手性拆分、无效对映体转化、手性催化等技术手段来合成含有多个手性中心、合成路线长、结构复杂药物的技术,其工艺开发、工艺控制、质量研究和杂质控制以及产品的注册都是医药行业的前沿技术领域。与此同时,在研发过程中还需要规避现有的与合成路线、合成工艺、中间体和药物晶型的相关专利。 公司基于这个技术平台,开发了一系列难合成、步骤长的多手性药物,例如 4个手性中心、21步合成的泊沙康唑,60步合成的磺达肝癸钠,4个手性中心、16步合成的阿加曲班;尤其是已完成工艺研发的抗癌药物艾立布林拥有 19个手性中心结构,合成工艺涉及 69个步骤,更是多手性药物领域研发难度很高的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的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原料药取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恩替卡韦片、阿加曲班注射液、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获得国内生产批文,恩替卡韦片获得 WHO的PQ认证,舒更葡糖钠原料药通过欧洲 ASMF技术审评、韩国 DMF技术审评,恩替卡韦一水化合物微粉在韩国完成预注册,泊沙康唑中间体 POA、泊沙康唑中间体 POB通过美国 DMF技术审评。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的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已获得国内生产批文,甲磺酸艾立布林原料药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结果为 A。 公司的艾立布林原料药已提交美国 DMF。公司已与合作伙伴签署甲磺酸艾立布林注射液仿制药在美国关于产品开发和商业化的独家合作协议,公司向该合作伙伴提供甲磺酸艾立布林原料药,并与其合作开发制剂,从研发阶段到合作产品 ANDA获得批准并商业化上市,公司将获得不超过 85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 (3)非生物大分子平台 非生物大分子是既有别于传统小分子化学药物又不同于以抗体和蛋白药物为代表的生物大分子药物,以高分子化合物、多肽和无机金属氧化物为代表的一类复杂结构的药物。这类药物往往需要特殊的制备工艺并且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很多情况下具有独特的微观空间结构。这类药物的结构表征,质量控制和分析的手段也都有别于小分子化学药物和生物大分子药物。 公司依托非生物大分子平台研发的羧基麦芽糖铁注射液处于中试阶段,羧基麦芽糖铁原料药处于稳定性阶段。 (4)药械组合平台 药械组合产品系指由药品与医疗器械共同组成,并作为一个单一实体生产的医疗产品,包括经口吸入、经鼻入脑、眼科喷雾、预充针、注射笔、贴剂、微针等形式。药械组合产品适应症广泛,可用于治疗:①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哮喘、肺纤维化、肺炎、鼻炎、鼻息肉等;②中枢神经系统 (CNS)疾病,包括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癫痫、精分、抑郁、偏头痛、癌痛等;③全身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传染病、肿瘤等。 药械组合产品因涉及药学、医学、表面科学、材料工程、机械设计等多学科,研发难度高,具体体现在处方设计、装置设计、临床三个方面: ①处方工艺复杂 药械组合产品基本由原料药和辅料配制而成(如气雾剂需要加入抛射剂、粉雾剂需要加入载体),剂型不同,相应的处方设计也大有不同,原料药与相应辅料的配比要求较高,轻微的差异都会显著影响吸入制剂的稳定性与递送药物均一性。 其中,吸入制剂的药物粉体技术难度较高,药物颗粒粒径的大小会显著影响其肺部沉积率。 吸入制剂中原料药物的粒度大小通常应控制在 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 5μm以下。一般认为,理想的药物粒径介于 1-5μm之间。在众多剂型中,混悬型吸入制剂(如混悬型吸入溶液、混悬型气雾剂)和粉雾剂的粒径控制尤其重要。除药物颗粒粒径外,电荷、堆密度等理化特性都会影响药物颗粒在肺部的弥散和沉积,最终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作用效果。 ②装置设计 药械组合对应装置的研发需要根据产品的处方充分考虑装置的内部结构构造,精密罐装工艺,同时阀门输送和剂量计数器等需要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剂量的可重现性以及粒径分布。 ③临床 药械组合产品尤其吸入剂的体内外相关性是至今难以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其疗效及血样浓度高度依赖受试者的用药方式,在进行临床时需要复杂的方案设计、严格的受试者给药培训、用药数据监测以及心理干预,以实现临床数据重现。 公司将依托药械组合平台,重点开发经口吸入、眼科喷雾、经鼻入脑三个方向,公司正在研发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噻托溴铵奥达特罗吸入喷雾剂、噻托溴铵吸入喷雾剂处于中试阶段,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粉雾剂、噻托溴铵吸入粉雾剂已经完成小试,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已获批临床。 (5)偶联药物平台 肿瘤靶向的偶联药物是近年来抗肿瘤药物的重点研究领域,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抗体偶联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简称“ADC”)、多肽偶联药物(peptide–drug conjugate,简称“PDC”)、高分子偶联药物、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Radionuclide Drug Conjugates,简称“RDC”)等技术领域。 ①抗体偶联药物 抗体偶联药物技术是偶联药物领域中最成熟的一类技术,特别是近几年多款 ADC药物被美国 FDA批准上市,标志着 ADC药物成为未来生物制药最主要的技术领域之一。 ADC药物采用特定的连接子(Linker)将抗体(Antibody)和小分子药物(Payload)连接起来,其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抗体、连接子和小分子药物。 ADC药物的技术关键要点包括: (a)活性小分子选择:由于 ADC的小分子要求高活性,同时对多耐药蛋白(MDR1)介导的外排的低敏感性,导致适用的分子较少。 (b)连接子设计:连接抗体和活性小分子的连接子必须在血液循环中保持稳定,以活性小分子释放到血液中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而进入癌细胞后又必须有效释放活性小分子进行杀伤。上述两种目标的平衡对连接子设计有很高的要求。 (c)抗体改造:对抗体分子进行改造以使其适合连接药物,并且抗体结合抗原后要有很高的内吞效率。 ②多肽偶联药物 多肽偶联药物,类似于 ADC药物,采用特定的连接子将具有靶向识别功能的多肽和小分子药物连接起来。ADC药物分子量较大,限制了穿透实体瘤的能力,从而限制其疗效。多肽则因分子量较小,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可以增强肿瘤穿透性、降低免疫原性以及生产成本较低。 与抗体等生物大分子相比,肽的循环半衰期更短,往往只有数十分钟到数小时;此外,多数肽在人体内会被肾脏迅速清除,因此成药性存在较大挑战。 ③高分子偶联药物 高分子偶联药物是由一定疗效的药物与合适的高分子载体经化学方法结合而成,以改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控制药物的释放,使药物通过被动靶向效应,更易达到目标器官或目标肿瘤部位。但目前多数的高分子偶联药物并无主动靶向基团,因而并无主动靶向功能。 ④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 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主要由 4个部分组成:①介导靶向的各类抗体、多肽和小分子等配体(Ligand);②连接臂(Linker);③螯合基团(Chelator)或者可跟核素反应的基团;④被螯合或被反应连接的核素。靶向配体可以在肿瘤或病灶部位聚集,形成局部高摄取,避免或降低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RDC药物的 Linker无需像 ADC药物那样要 pH响应断裂,一般都很稳定,因为核素无需脱落即可对靶细胞进行杀伤。金属核素可与螯合基团配位,非金属核素可以通过共价键结合到分子上。根据核素发射的射线不同,可以分为诊断类核药和治疗类核药。诊断类核药有使用 PET/CT进行扫描的正电子药物和使用 SPECT/CT扫描的单光子药物。治疗类核药目前常用的有 β衰变核素和 α衰变核素。RDC药物以其独特的诊疗一体化优势在新药研发中占据不可替代的特殊位置。 公司将依托偶联药物技术平台,原创设计具有主动靶向作用的偶联药物。该类药物是由疗效明确的药物、具有肿瘤主动靶向的多肽或抗体,和具有肿瘤被动靶向的高分子载体偶联而成,该类药物的显著特点是能将药物最大限度地运送到靶区,使药物在靶区浓集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减少用药量和药物的毒副作用。通过提升药物的靶向性和对肿瘤组织的穿透性,大幅提高在肿瘤局部的暴露量,进而有望高效低毒的治疗肿瘤。利用上述技术,公司自主研发的 1类新药 BGC0222已完成技术转让并保留了药品上市后的销售分成权利,目前处于 I期临床试验阶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自主研发的 BGC0228的 IND申请已获批,目前处于 I期临床试验阶段;创新药 BGC1201的 IND申请已获批;多肽类降糖药 BGM0504注射液已获批准开展减重和 2型糖尿病适应症临床试验。 公司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发更多创新药产品管线,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品种优势,逐步完善创新药研发体系。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 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产品获得批准或向监管部门呈交审批为代表医药企业研发成果的重要节点,公司在报告期内获得产品批准或向监管部门呈交审批的情况,请详见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四)行业经营性信息分析”-“2.公司药(产)品研发情况”-“(3)报告期内呈交监管部门审批、通过审批的药(产)品情况”部分。 公司在研项目情况请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四)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4.在研项目情况”部分。 报告期内获得的知识产权列表
2、公司新提交国内专利申请 32件,新获得国内专利授权 7件,新提交国外专利申请 7件,新获得国外专利授权 5件。 3. 研发投入情况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的比重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在研项目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