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凯盛新材(301069):2022年年度报告
|
时间:2023年04月25日 19:00:06 中财网 |
|
原标题:凯盛新材:2022年年度报告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26日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王加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杨善国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赞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或规划等前瞻性陈述,均不构成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420,64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9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5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0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1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0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公司在董事会办公室备置上述文件的原件。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要求提供时,或股东依据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要求查阅时,公司会及时提供。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公司、本公司 | 指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公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证券法 | 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
公司章程 | 指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
中国证监会 | 指 |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深交所 | 指 | 深圳证券交易所 |
实际控制人 | 指 | 张松山先生 |
华邦健康 | 指 | 华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
潍坊凯盛 | 指 | 潍坊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凯斯通 | 指 | 山东凯斯通化学有限公司 |
高性能材料研究院 | 指 | 山东产研高性能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 | 凯盛新材 | 股票代码 | 301069 |
公司的中文名称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的中文简称 | 凯盛新材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 Shandong Kaisheng New Materials Co.,Ltd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有) | KS New Materials | |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王加荣 | | |
注册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张博公路东侧) | | |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 255185 | |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 不适用 | | |
办公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 | | |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255185 | |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 www.ksxc.cn | |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 |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董事会秘书 | 证券事务代表 |
姓名 | 王荣海 | 杨紫光 |
联系地址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山东凯盛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山东凯盛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
电话 | 0533-2275366 | 0533-2275366 |
传真 | 0533-2275366 | 0533-2275366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email protected] |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 www.szse.cn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 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巨潮资讯网
(www.cninfo.com.cn)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 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 成都市洗面桥街 18号金茂礼都南 28楼 |
签字会计师姓名 | 陈杰、唐秀英、赵相宇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保荐机构名称 | 保荐机构办公地址 | 保荐代表人姓名 | 持续督导期间 |
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
号国际企业大厦A座4层 | 孔辉焕、李文松 | 2021年9月27日-2024年12月31日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2022年 | 2021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0年 |
营业收入(元) | 1,010,484,930.00 | 879,591,549.14 | 14.88% | 624,026,860.1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 | 234,523,025.32 | 193,379,071.90 | 21.28% | 160,480,613.9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 | 226,421,389.00 | 179,772,058.36 | 25.95% | 157,818,314.4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 | 10,444,069.03 | 88,631,424.00 | -88.22% | 139,935,143.91 |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 | 0.5575 | 0.5148 | 8.29% | 0.4450 |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 | 0.5575 | 0.5148 | 8.29% | 0.445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 | 17.74% | 20.04% | -2.30% | 22.04% |
| 2022年末 | 2021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0年末 |
资产总额(元) | 1,668,525,610.49 | 1,422,613,681.07 | 17.29% | 903,824,701.0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 | 1,416,980,470.27 | 1,275,044,067.68 | 11.13% | 797,702,313.28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营业收入 | 257,889,942.36 | 265,598,361.16 | 237,156,501.03 | 249,840,125.4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 68,837,886.38 | 62,475,721.41 | 57,516,534.60 | 45,692,882.9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 67,103,847.65 | 57,534,785.78 | 56,709,568.21 | 45,073,187.3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25,565,492.63 | 8,519,395.89 | 47,053,834.59 | -19,563,668.82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2022年金额 | 2021年金额 | 2020年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
销部分) | -2,179,014.57 | -1,193,381.96 | -1,433,138.29 |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
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
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 3,737,293.22 | 10,077,946.60 | 5,131,314.76 | |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 603,601.15 | 841.20 | 359,824.62 |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
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
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
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 | 6,985,097.95 | 7,964,595.82 | |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 | 2,050,000.00 |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1,651,623.72 | -812,136.13 | -925,877.02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1,415,929.39 | 2,430,851.99 | 469,824.54 |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 27,788.32 | | | |
合计 | 8,101,636.32 | 13,607,013.54 | 2,662,299.53 |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无机化学品、羧基氯化物、羟基氯化
物、新型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主要产品包括无机化学品(包括氯化亚砜及硫酰氯)、羧基氯化物(包括芳纶聚合单体、
对硝基苯甲酰氯等)、羟基氯化物(包括氯醚等)、聚醚酮酮等。按照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
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代码C26;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
7),公司属于行业大类代码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化工新材料是我国化学工业体系市场中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化工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
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的工业基础之一。
就公司产品的发展情况来看,氯化亚砜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医药、农药、染料等传统领域需求平稳增长,甜味剂、
锂电池等新兴领域将带动氯化亚砜新的需求,未来氯化亚砜供给侧紧张或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芳纶聚合单体国内产能集
中度高,下游芳纶产品应用广泛,受益于近年来国内芳纶产业的快速发展,芳纶聚合单体产品需求预计将维持持续性增
长;为有效遏制国外在高端材料领域对国内的技术封锁,以聚醚酮酮(PEKK)为代表的高端新材料产品肩负着国产替代
的历史使命,成为打破国外垄断和技术封锁的重要突破点。
公司将坚持践行“一链两翼”的企业发展战略,在维持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既有市场地位基础上,积极拓展氯
乙酰氯、聚醚酮酮(PEKK)、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氯化亚砜产业链衍生产品,推动公司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从事精细化工产品及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涵盖无机化学品、羧基氯化物、羟基氯化
物、新型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主要产品包括无机化学品(包括氯化亚砜及硫酰氯)、羧基氯化物(包括芳纶聚合单体、
对硝基苯甲酰氯等)、羟基氯化物(包括氯醚等)、聚醚酮酮等。公司建立了以氯、硫基础化工原料为起点,逐步延伸
至精细化工中间体氯化亚砜、进一步延伸到羧酸及羟基氯化系列衍生物产品,再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PEKK)、
锂电池用新型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产品的立体产业链结构。
(1)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生产运营部会同销售部门、各生产车间、财务部门等部门于每年年末
及每季季末根据客户订单、未来市场趋势及自身库存情况按月编制生产计划。生产运营部对公司生产进行统筹管理、调
度,各生产车间按计划安排生产。生产过程中各部门严格遵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及相关产品标准进行生产活动,实时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同时公司质量部门对生产产品的质量
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按照产品种类和生产工艺设立了生产车间,为生产车间配备了相应的动力设施并投资建设了各车间
的安全设施和环保设施,保障车间生产正常进行。
(2)采购模式
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为液氯、液硫(含硫磺)、间/对苯二甲酸、对硝基苯甲酸、乙二醇单丙醚等基础化工原料。目前,
公司主要的基础化工原材料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公司与一些规模较大的优质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拥有稳
定的原材料供货渠道。
(3)研发模式
公司的研发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号召,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对市场最新趋势进行综合分析,以市场
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进行新技术的突破和产品创新。通过对市场保持敏锐性及前瞻性,公司积极开发出符合终
端客户最新发展方向和需求的产品,服务于新产业和新业态。同时,在公司多年的发展中,始终坚持人才是推动公司创
新及长期发展的原动力,通过构建以人才、创意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高效结合,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逐渐更新及改进在试
验和生产中的不足,实现在生产工艺上的优化,取得在科技研发创新中的突破,最终使得凯盛新材在行业内保持领先地
位。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以终端客户为主、贸易商客户为辅的销售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
系,产品销往中国大陆、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公司设置国内业务部及国际贸易部等部门,负责统一管理不
同市场、不同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市场信息收集、营销渠道拓展、销售实施及合同签订、售后服务等。公司凭借良好
的业内口碑、较强的技术实力、出色的产品质量等竞争优势,利用多种渠道掌握客户的现有及潜在需求,积极获取销售
订单,并与客户建立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2、海外业务开展情况
公司进出口业务中,进口业务较少,出口业务主要向美国杜邦公司、日本东丽新材料、韩国科隆等大型跨国公司销
售芳纶聚合单体产品(间/对苯二甲酰氯)等产品。2022年度,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3.80%。在税收政
策方面,公司产品出口业务享受免抵退税政策,近年来出口退税率逐渐提升。
3、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1)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工艺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亚砜及其下游酰氯产品的生产经
验。目前已经具备了氯化亚砜及酰氯类产品的生产、提纯及检测等核心技术;在生产及安全预警方面采用了自动化控制
系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连续及安全性;通过二氧化硫的分离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节能环保和提质增效。
公司在间/对苯二甲酰氯类化工行业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公司的“氯化亚砜制备间苯二甲酰氯试制”和“氯化亚砜
制备对苯二甲酰氯试制”均获得山东省中小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主持编制了间/对苯
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的行业标准,参与编制了氯化亚砜行业标准。主要产品的纯度均能稳定保持99%以上,其中
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能达到99.95%以上。
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收率。公司独特的工艺技术保证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技术和工艺
优势不仅为向客户提供品质更优、稳定性更好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还为保持丰厚的利润空间提供了技术壁垒,
确保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2) 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完善的研究机制以及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 公司有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现有研发人员20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5人,专注于高端化工产品氯化一体化的工程化研究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注重研发人才的梯队建设,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把握行业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理论知识,同时持续加大新产品生产投入,能有效的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目前公司拥有
专利139项,其中发明专利88项。
目前,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聚芳醚酮类高性能材料工
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
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氯化亚砜)、2021年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2021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
50强、2022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2022年度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储备库拟入库领军企业、2022年度淄博市综合百强企业、2022年度淄博市工业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3)不断加强安全环保力度
继续加强安全环保管理工作,通过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制定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标准化操作规程,配备
完备的安全生产设施,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管理部等常设机构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安全生
产教育培训,定期对车间、仓库、设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从而确保公司的稳定经营。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安全、环保验
收以及生产许可变更工作,顺利取得了相关资质。
(4)坚持技术创新及质量保证
公司以二氧化硫的分离及循环利用为核心技术,串联上下游产品,将生产间/对苯二甲酰氯等下游产品过程中产生的
二氧化硫经分离后返回氯化亚砜生产线使用,开创了一条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之路。公司生
产的间/对苯二甲酰氯产品纯度可达到99.95%以上,保证了杂质检测符合下游国际大型客户采购检测要求,确保优质的
产品质量。
4、主要产品及用途
产品名称 | 主要用途 |
氯化亚砜 | 用于合成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氯醚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之一。除此之外,
氯化亚砜还被广泛用于医药、农药、染料以及食品添加剂、锂电池等领域。 |
芳纶聚合单体
(间/对苯二甲酰氯) | 用于合成高性能纤维芳纶1313及芳纶1414的核心原料之一,终端应用于国防军工、安全防
护、工业环保、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同时间/对苯二甲酰氯也是生产新
型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
对硝基苯甲酰氯 | 是合成叶酸、盐酸普鲁卡因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 |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 | 是用于生产低毒、高效的早期广谱稻田选择性芽期除草剂丙草胺的主要原料之一。 |
硫酰氯 | 主要在有机合成中用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也可用于处理羊毛织品。 |
聚醚酮酮
(PEKK) | 属于特种工程塑料,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机械性能、抗辐射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摩擦
性能等综合性能,主要应用于 3D 打印材料、防腐喷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油气工业、
电子电器制造、人体植入医疗等领域。 |
5、主要产品上下游产业链 6、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单位:元
主要原材料 | 采购模式 | 采购额占采购总
额的比例 | 结算方式是否
发生重大变化 | 上半年平均价格 | 下半年平均价格 |
原材料1 | 市场询比价采购 | 7.57% | 否 | 907.11 | -41.08 |
原材料2 | 市场询比价采购 | 13.70% | 否 | 2,780.61 | 1,214.19 |
原材料3 | 市场询比价采购 | 12.68% | 否 | 5,517.85 | 5,395.02 |
原材料4 | 市场询比价采购 | 6.86% | 否 | 8,072.32 | 8,850.16 |
原材料5 | 市场询比价采购 | 7.42% | 否 | 36,604.57 | 19,616.28 |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主要原材料 | 2022年全年的平均
采购单价(元) | 2022年全年的平均采购单
价较 2021年的平均采购单
价的波动情况 | 单价波动的原因分析 | 量化分析原材料价格波
动对公司营业成本的影
响情况(万元) |
原材料 1 | 409.62 | -70.14% |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及上游原料价
格变化影响 | -8143 |
原材料 2 | 1907.94 | 26.99% |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及上游原料价
格变化影响 | 1394 |
原材料 3 | 5453.10 | 28.33% |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及上游原料价
格变化影响 | 1455 |
原材料 4 | 8524.55 | 19.07% |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及上游原料价
格变化影响 | 561 |
原材料 5 | 27929.48 | -17.15% | 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及上游原料价
格变化影响 | -883 |
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
□适用 ?不适用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不适用
7、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
主要产品 | 生产技术所处的
阶段 | 核心技术
人员情况 | 专利技术 | 产品研发优势 |
氯化亚砜 | 工业化生产阶段 | - | 共授权专利18项,
其中发明专利10项 | 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攻
克技术难关,技术不断进行
迭代。 |
芳纶聚合单体 | 工业化生产阶段 | - | 共授权专利45项,
其中发明专利14项 | 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攻
克技术难关,技术不断进行
迭代。 |
对硝基苯甲酰氯 | 工业化生产阶段 | - | 共授权专利2项,其
中发明专利1项 | 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攻
克技术难关,技术不断进行
迭代。 |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 | 工业化生产阶段 | - | 共授权专利15项,
其中发明专利9项 | 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攻
克技术难关,技术不断进行
迭代。 |
硫酰氯 | 工业化生产阶段 | - | 共授权专利4项,其
中发明专利1项 | 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攻
克技术难关,技术不断进行
迭代。 |
聚醚酮酮 | 工业化生产阶段 | - | 共授权专利35项,
其中发明专利30项 | 设有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攻
克技术难关,技术不断进行
迭代。 |
8、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
主要产品 | 设计产能 | 产能利用率 | 在建产能 | 投资建设情况 |
氯化亚砜 | 150000吨/年 | 94.24% | - | - |
间/对苯二甲酰氯 | 31000吨/年 | 76.31% | 3200吨/年 | 潍坊凯盛生产基地新建20000吨/
年芳纶聚合单体项目。 |
对硝基苯甲酰氯 | 5000吨/年 | 32.11% | - | - |
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 | 6000吨/年 | 57.08% | - | - |
硫酰氯 | 50000吨/年 | 38.12% | - | - |
聚醚酮酮(PEKK) | 100吨/年 | 11.00% | 1000吨/年 | 1000吨/年的生产装置已安装完
毕,正在进行分产品序列的试生
产调试。 |
9、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
主要化工园区 | 产品种类 |
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氯化亚砜、间/对苯二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2-丙氧基氯乙烷(氯醚)、硫酰氯、
聚醚酮酮等 |
潍坊凯盛新材料有限公司 | 报告期内正处于建设期,截止2022年12月31日尚未投产。
2023年2月,氯乙酰氯项目投入试生产。 |
10、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适用 □不适用
项目名称 | 批复文件名称及文号 | 审批机关 | 批复时间 | 所处阶段 | 风险 |
40t/h天然气
锅炉项目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淄川分局关
于山东凯盛新料股份有限公司
40t/h天然气锅炉项目环境影响
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川环报告表
〔2022〕1号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淄川分局 | 2022.1.5 | 正常生产 | 不适用 |
2000吨/年聚
醚酮酮树脂及
成型应用项目 | 《关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2000吨/年聚醚酮酮树脂及
成型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审批意见》淄环审[2022]18号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 2022.2.17 | 试生产 | 不适用 |
氯化亚砜产业
链(4000吨/
年羟基氯化物
项目)系列产
品技术改造项
目 | 《关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氯化亚砜产业链(4000吨/
年羟基氯化物项目)系列产品技
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
批意见》
淄环审[2022]31号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 2022.4.13 | 正常生产 | 不适用 |
氯化亚砜产业
链4800吨/年
酰氯系列产品
技术改造项目 | 《关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氯化亚砜产业链4800吨/年
酰氯系列产品技术改造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
淄环审[2022]92号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 2022.9.22 | 试生产 | 不适用 |
战略新兴材料
关键单体产业
化及其政产学
研联合研究院
建设项目 | 《关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战略新兴材料关键单体产业
化及其政产学研联合研究院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
见》淄环审[2022]74号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 2022.7.6 | 尚未建设 | 不适用 |
间对苯二甲酰
氯生产装置技
术改造项目 | 《关于山东凯盛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装置技
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
批意见》
淄环审[2022]93号 | 淄博市生态环境局 | 2022.9.22 | 试生产 | 不适用 |
11、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适用 ?不适用
12、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证书类别 | 证件号 | 有效期限 | 续期条件达成情况 |
安全生产许可证 | (鲁)WH安许证字[2021]030297号 | 2023/12/15 | 满足续期条件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鲁)XK13-006-00048 | 2026/8/28 | -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鲁)XK13-008-02102 | 2026/8/10 | - |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 (鲁)XK12-001-02395 | 2027/1/28 | |
取水许可证 | D370302G2021-0042 | 2028/2/10 | - |
危险化学品登记证 | 370312209 | 2023/5/31 | 满足续期条件 |
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 | 鲁 AQBWHII202000126 | 2023/12 | 满足续期条件 |
淄博市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 913700007834774102001V | 2027/1/24 | - |
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 | HW-C0160020 | 2026/9/17 | - |
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 | (鲁)3S37030203006 | 2023/12/15 | 满足续期条件 |
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 | 2420675 | 长期 | - |
海关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 | 3703961835 | 长期 | - |
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 | 3713601135 | 长期 | -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 GR202037000262 | 2023/8/17 | 满足续期条件 |
气瓶充装许可证 | TS4237022-2026 | 2026/1/9 | - |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证 | TS937C62-2026 | 2026/4/19 | - |
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
□是 ?否
从事化肥行业
□是 ?否
从事农药行业
□是 ?否
从事氯碱、纯碱行业
□是 ?否
四、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和工艺优势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拥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具有多年的氯化亚砜及其下游酰氯产品的生产经
验。目前,公司已经具备了氯化亚砜及酰氯类产品的生产、提纯及检测等核心技术;在生产及安全预警方面采用了自动
化控制系统,保证了生产的稳定连续及安全性;通过二氧化硫的分离和循环利用,实现了整个生产工艺的节能环保和提
质增效。
公司在间/对苯二甲酰氯类化工行业拥有扎实的技术基础。公司的“氯化亚砜制备间苯二甲酰氯试制”和“氯化亚砜制
备对苯二甲酰氯试制”均获得山东省中小企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公司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主持编制了间/对苯二
甲酰氯、对硝基苯甲酰氯的行业标准,参与编制了氯化亚砜行业标准。公司主要产品的纯度均能稳定保持 99%以上,其
中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酰氯)能达到 99.95%以上。
公司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和客户需求不断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改进,
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收率。公司独特的工艺技术保证了产品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的质量稳定性。公司的技术
和工艺优势不仅为公司向客户提供品质更优、稳定性更好的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而且还为公司保持丰厚的利润空间提
供了技术壁垒,确保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2、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完善的研究机制以及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实力较强的研发团队。截至 2022年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20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历 4人,硕士学历 5人,
专注于高端化工产品氯化一体化的工程化研究以及高性能高分子材料、锂电池新型锂等新能源产品的研究。公司注重研
发人才的梯队建设,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把握行业内的最新研究动向和理论知识,同时公司持续加大新产
品生产投入,能有效的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截至 2022年末,公司合计拥有专利 139项,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 88项。
目前,公司系高新技术企业,设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聚芳醚酮类高性能材料
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并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
权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氯化亚砜)、2021中国精细化工百强企业、2021年度山东省新材料领军企业
50强、2022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领军企业、2022年度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储备库拟入库领军企业、2022年度淄博市综合百强企业、2022年度淄博市工业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3、不断优化的循环利用生产工艺优势
氯化亚砜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氯气和二氧化硫,而在使用氯化亚砜生产下游产品的过程中又会释放出二氧化硫。公司
以二氧化硫的分离及循环利用为核心技术,串联上下游产品,不但解决了氯化亚砜使用过程中环保处理负担重的缺点,
而且也降低了氯化亚砜的生产成本,开创了一条工业废气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的绿色经济之路。
4、由精细化工领域向高分子材料领域延伸突破的一体化战略发展优势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是我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的工业基础之一。高性能工程塑料作为化工高分子新材
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国家和地方政府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高科技产业。
经过公司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公司以间/对苯二甲酰氯为原材料进一步向下游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聚醚酮酮进行产业延
伸。公司在摸索自身发展道路的同时,已经逐步形成了由精细化工领域向高分子材料领域延伸的发展战略。完善的产业
链在充分提高生产效率、环保效率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公司产业安全,提高公司整体竞争力。
5、规模效应及成本优势
规模经营、核心技术、全工序自主生产为公司建立了较大的成本优势。首先,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氯化亚砜生产基
地以及产能领先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基地,规模优势明显。并且公司地处化工工业大省-山东省境内,毗邻河南、山
西等能源大省,区位优势可有效降低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其次,公司的生产加工设备部分为自主研发设计,造价相
对较低,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公司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优化生产流程及技术工艺,在缩短生产反应周期的同
时提高产品收率,最终有效控制了总体成本。
6、优质而稳定的客户资源
公司的高纯度间/对苯二甲酰氯作为芳纶产品的核心关键原料,进入下游优质客户的供应商体系之前,需要经历长期、
严格的认证过程,客户为保证自身供应链的稳定,会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持续供货能力、环保达标情况、售后服务等
因素进行严格考察,且一旦通过认证,双方之间将形成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这样的合作关系既有利于下游客户供应
链的稳固,也有利于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稳步提升。同时,公司具备与优质客户紧密合作关系的芳
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可以借助该优势提前掌握市场需求、开发更符合客户要求的高质量产品,获得市场先机。因此,
与优质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是芳纶聚合单体生产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公司长期专注于芳纶产业,
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与不断积累,公司的研发与技术服务能力、产品质量、产品线、稳定供货能力、品牌等获得了下游
客户的充分认可,公司已与芳纶生产巨头美国杜邦公司、日本帝人、韩国可隆、泰和新材、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
司等下游优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芳纶行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公司综合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及营销模式的不断
改进,将使公司与优质客户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强化公司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五、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市场竞争环境,迎接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公司围绕“一链两翼”的企业发展战
略,在维持氯化亚砜、芳纶聚合单体既有市场地位基础上,积极拓展氯化亚砜产业链衍生产品,稳住现有国际市场,积
极开拓国内市场,最终推动公司业绩实现稳定增长。2022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048.49万元,较2021年
度增长13,089.34万元,增幅14.88%。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 2022年 | | 2021年 |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1,010,484,930.0
0 | 100% | 879,591,549.14 | 100% | 14.88% |
分行业 | | | | | |
化工新材料 | 982,438,338.15 | 97.22% | 873,812,183.77 | 99.34% | 12.43% |
其他 | 28,046,591.85 | 2.78% | 5,779,365.37 | 0.66% | 385.29% |
分产品 | | | | | |
无机化学品 | 343,218,272.23 | 33.97% | 352,020,318.59 | 40.02% | -2.50% |
羧基氯化物 | 548,308,121.25 | 54.26% | 432,721,513.52 | 49.20% | 26.71% |
羟基氯化物 | 86,231,208.54 | 8.53% | 82,563,561.58 | 9.39% | 4.44% |
其他 | 32,727,327.98 | 3.24% | 12,286,155.45 | 1.40% | 166.38% |
分地区 | | | | | |
国内销售 | 871,079,880.70 | 86.20% | 818,210,358.12 | 93.02% | 6.46% |
国外销售 | 139,405,049.30 | 13.80% | 61,381,191.02 | 6.98% | 127.11% |
分销售模式 | | | | | |
经销 | 291,341,420.95 | 28.83% | 226,644,266.44 | 25.77% | 28.55% |
直销 | 719,143,509.05 | 71.17% | 652,947,282.70 | 74.23% | 10.14% |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分行业 | | | | | | |
化工新材料 | 982,438,338.15 | 599,137,551.89 | 39.02% | 12.43% | 8.44% | 2.24% |
分产品 | | | | | | |
无机化学品 | 343,218,272.23 | 191,910,067.01 | 44.09% | -2.50% | -17.79% | 10.40% |
羧基氯化物 | 548,308,121.25 | 337,010,335.56 | 38.54% | 26.71% | 34.78% | -3.68% |
分地区 | | | | | | |
国内销售 | 871,079,880.70 | 538,508,276.95 | 38.18% | 6.46% | 3.18% | 1.96% |
国外销售 | 139,405,049.30 | 73,493,601.58 | 47.28% | 127.11% | 119.63% | 1.80% |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产品名称 | 产量(吨) | 销量(吨) | 收入实现情况 | 报告期内的售价走势 | 变动原因 |
无机化学品 | 160790 | 119655 | 343218272.23 | 整体看价格呈全年下降
趋势 | 原料价格下降影响 |
羧基氯化物 | 33414 | 28137 | 548308121.25 | 全年价格波动不大 | |
境外业务产生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或净利润10%以上 □是 ?否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 项目 | 单位 |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化工新材料 | 销售量 | 吨 | 158,641.75 | 148,752.52 | 6.65% |
| 生产量 | 吨 | 226,675.33 | 213,987.48 | 5.93% |
| 库存量 | 吨 | 6,317.61 | 5,163.21 | 22.36% |
| 自产自用量 | 吨 | 66,879.18 | 61,016.67 | 9.61% |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 | 项目 | 2022年 | | 2021年 | | 同比增减 |
| | 金额 | 占营业成
本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比
重 | |
化工新材料 | 原材料成本 | 391,360,186.58 | 65.45% | 397,992,982.04 | 72.04% | -1.67% |
说明
原材料成本同比下降1.67%,主要系本年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发生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2021年1月7日,公司出资1,050.00万元,与淄博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淄博市淄川区财金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山东产研高性能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持有35%的股权。2022年
6月公司通过一揽子交易新取得高性能材料研究院51.81%的股权,取得成本1,619.57万元。股权变更完成后,公司合计
持有高性能材料研究院86.81%的股权,构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 | 293,894,783.00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29.90%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0.00% |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1 | 客户1 | 91,414,953.14 | 9.30% |
2 | 客户2 | 66,610,371.61 | 6.78% |
3 | 客户3 | 49,455,464.17 | 5.03% |
4 | 客户4 | 44,255,369.44 | 4.50% |
5 | 客户5 | 42,158,624.64 | 4.29% |
合计 | -- | 293,894,783.00 | 29.90% |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 | 162,797,675.83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31.76%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0.00% |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1 | 供应商1 | 36,161,028.36 | 7.05% |
2 | 供应商2 | 33,040,169.63 | 6.45% |
3 | 供应商3 | 31,421,577.71 | 6.13% |
4 | 供应商4 | 31,362,802.35 | 6.12% |
5 | 供应商5 | 30,812,097.78 | 6.01% |
合计 | -- | 162,797,675.83 | 31.76% |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销售费用 | 15,312,887.45 | 10,060,703.68 | 52.20% | 销售费用本期较上期增加5,252,183.77元,增幅
52.20%,主要系本期出口业务增加导致港杂费增加所致。 |
管理费用 | 65,562,682.14 | 55,820,639.57 | 17.45% | 本期管理费用较上期增加9,742,042.57元,增幅
17.45%,主要系本期职工薪酬以及确认股权激励费用增加
所致。 |
财务费用 | -6,820,236.15 | -3,034,894.67 | -124.73% | 本期财务费用较上期减少3,785,341.48元,减幅
124.73%,主要系本期汇兑收益增加所致。 |
研发费用 | 53,977,547.79 | 43,096,738.38 | 25.25% | 本期研发费用交上期增加10,880,809.44元,增幅
25.25%,主要系本期研发投入增加所致。 |
4、研发投入
主要研发项目
名称 | 项目目的 | 项目进展 | 拟达到的目标 |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的
影响 |
酰氯产品蒸馏
自动化工艺研
究 | 开发芳纶聚合单体间/对
苯二甲酰氯产品的自动
蒸馏工艺,减少劳动成
本,提高工作效率,节
约能源。 | 结题 | 开发了芳纶聚合单体间/对苯二甲
酰氯精馏时的程序控温关键技术,
利用该技术通过高真空简单蒸馏,
制备了高纯度间/对苯二甲酰氯,
单元操作简便,降低能耗,进一步
提高产品质量。 | 通过对酰氯连续蒸馏工
艺的研究,提高自动化
水平,在增加了产品的
收率和产量的同时,降
低了生产成本,进一步
提升公司酰氯产品的市
场竞争力。 |
高纯度聚醚酮
酮的后处理工
艺研究 | 通过后处理手段,进一
步提升聚醚酮酮的产品
品质,去除聚醚酮酮中
的痕量杂质,进一步提
高产品质量。 | 结题 | 开发高纯度聚醚酮酮中杂质含量的
检测手段,同时开发了低成本的高
纯度聚醚酮酮的后处理工艺。 | 为聚醚酮酮在高端领域
的应用打下基础,进一
步提升公司聚醚酮酮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 |
聚醚酮酮防腐
涂层制备工艺
研究 | 开发聚醚酮酮在涂料领
域中的用途,制备与基
材结合性极佳,耐高温
的金属防腐涂层。 | 结题 | 开发出低成本、耐高温的聚醚酮酮
防腐涂层,使其能够应用于工业防
腐领域。 | 拓宽聚醚酮酮的应用领
域,为聚醚酮酮在涂料
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
进一步提升公司聚醚酮
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高纯度二氧化
硫提速增效工 | 提高氯化亚砜主原料二
氧化硫的产品纯度及单 | 结题 | 通过二氧化硫合成过程中的工艺优
化,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硫的产品品 | 提升了二氧化硫产品的
质量,降低了其能耗, |
艺研究 | 位产品的能耗,从而进
一步提高氯化亚砜的产
品质量。 | | 质,降低其生产能耗。 | 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二氧
化硫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
高纯度氯乙酰
氯工艺研究 | 进一步增加公司酰氯衍
生物品种,扩大氯化亚
砜下游产业链。 | 结题 |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探究,开发了高
纯度氯乙酰氯的制备方法。并将该
方法应用至工业化生产线上。 | 扩大了公司产品生产范
围,将对公司后续年度
的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
影响。 |
高纯度聚醚酮
酮工艺研究 | 通过聚合工艺的优化改
进,建立聚合过程中分
子链化学结构的控制方
法。 | 结题 | 通过采用程序控温和反应物浓度梯
度差量控制,进一步降低了聚醚酮
酮聚合过程中的副反应。 | 进一步提高聚醚酮酮的
产品品质,为聚醚酮酮
在高端领域的应用打下
基础,进一步提升公司
聚醚酮酮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 |
新型锂离子电
池电解质制备
工艺研究 | 开发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产品,扩大氯化亚砜下
游产业链。 | 中试 |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探究,开发制备
出新产品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工
艺, | 扩大公司产品生产范
围,将对公司后续年度
的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
影响。 |
锂离子电池电
解液添加剂的
制备工艺研究 | 开发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添加剂产品,扩大氯化
亚砜下游产业链。 | 中试 |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探究,开发制备
出新产品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的工艺, | 扩大公司产品生产范
围,将对公司后续年度
的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
影响。 |
负载活性炭高
效催化合成硫
酰氯的研究 | 在现有硫酰氯生产基础
上,通过工艺优化,进
一步提高产品的品质,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 中试 | 通过对硫酰氯合成机理的研究,开
发高效负载活性炭催化技术,,进
一步提升硫酰氯产品的总体质量。 | 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硫酰
氯产品的工艺水平市场
竞争力。 |
三氧化硫参与
的氯化亚砜合
成工艺研究 | 开发有三氧化硫参与的
氯化亚砜合成工艺,扩
大氯化亚砜的工艺范
围,提升产品品质。 | 中试 | 开发三氧化硫参与的合成的氯化亚
砜的工艺技术。 | 开发氯化亚砜合成的新
工艺技术,为氯化亚砜
的生产做技术储备工
作。 |
氯化亚砜参与
的高选择性羟
基氯化反应的
研究 | 开发羟基氯化物的合
成、二级蒸馏、尾气吸
收、优质催化剂等技
术,制备出高质量产
品,拓宽氯化亚砜下游
产业链。 | 小试 | 通过对反应机理和制备工艺的探
究,开发出制备新产品羟基氯化物
的合成工艺。 | 扩大公司产品生产范
围,将对公司后续年度
的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
影响。 |
低副反应聚醚
酮酮聚合工艺
研究 | 开发聚醚酮酮制备过程
梯度差量技术,解决一
步法副反应多的难题,
提升产品品质。 | 小试 | 开发出低副反应聚醚酮酮的聚合制
备工艺,在一步法的基础上降低副
反应的发生几率,进一步提升产品
质量和收率。 | 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聚醚
酮酮产品的工艺水平市
场竞争力。 |
聚醚酮酮静电
释放复合材料
的研究 | 开发聚醚酮酮复合改性
技术、静电释放技术
等,制备出高品质的复
合材料,拓宽产品种
类。 | 小试 | 开发聚醚酮酮复合改性、静电释放
以及回收利用等技术,探索优质导
电剂,制备出高品质的复合材料,
同时实现节能降耗。 | 扩大公司产品生产范
围,将对公司后续年度
的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
影响。 |
高热稳定性聚
醚酮酮处理工
艺研究 | 开发聚醚酮酮后处理、
表面处理等技术,制备
出高热稳定性的聚醚酮
酮产品,拓宽产品种
类。 | 小试 | 开发聚醚酮酮后处理纯化技术、表
面处理技术、反应参数控制技术以
及回收利用技术,制备出高热稳定
性的聚醚酮酮产品。 | 扩大公司产品生产范
围,将对公司后续年度
的经营产生一定的积极
影响。 |
(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