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润达医疗(603108):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5日 22:30:00 中财网

原标题:润达医疗: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3108 公司简称:润达医疗 转债代码:113588 转债简称:润达转债






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 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四、 公司负责人张诚栩、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廖上林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娜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2023年4月24日,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2022年度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0元(含税)。


六、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可能面对的风险”。 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一、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 务报表。
 载有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 报》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司公告原稿。




常用词语释义  
拱墅国投、下城国投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原名:杭州市下城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拱墅区财政局、下城区财政局杭州市拱墅区财政局(原:杭州市下城区财政局)
拱墅区政府、下城区政府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政府(原: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
上海惠中生物、惠中生物上海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杭州惠中诊断、惠中诊断杭州惠中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原名:上海惠中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惠中医疗、惠中医疗上海惠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北京惠中北京惠中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润达实业上海润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青岛益信青岛益信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哈尔滨润达、哈尔滨润达康泰哈尔滨润达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龙卫黑龙江龙卫精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原名:黑龙江龙卫精准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
上海昆涞上海昆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或其生产的产品
山东鑫海、鑫海润邦山东鑫海润邦医疗用品配送有限公司
苏州润达苏州润达汇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润达南京润达强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润达榕嘉、上海润达榕嘉上海润达榕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润医上海润医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杭州怡丹杭州怡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润达合肥润达万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中科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中科实验室、上海中科实验室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济南润达济南润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润达广东省润达医学诊断技术有限公司
秸瑞信息上海秸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南、北京东南悦达北京东南悦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武汉尚检、武汉润达尚检武汉润达尚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云南润达康泰、云南润达云南润达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泰信黑龙江润达泰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金泽瑞、金泽瑞长春金泽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鑫圣瑞黑龙江鑫圣瑞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优科联盛武汉优科联盛科贸有限公司
润澜生物、上海润澜润澜(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康夏上海康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润达杭州润达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瑞美科技、上海瑞美上海瑞美电脑科技有限公司
重庆润达、重庆润达康泰重庆润达康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国药控股润达国药控股润达医疗器械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国润供应链国润医疗供应链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云南赛力斯云南赛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西柳润广西柳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1077801公司1077801 B.C.LTD.
ResponseResponse Biomedical Corp.
福建福瑞福建省福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天元合肥市天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青岛润达青岛润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润林上海润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三立合肥三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通用润达上海通用润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惠中苏州惠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惠中榕嘉上海惠中榕嘉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司章程》《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SIMS实验室库存信息管理系统
B2B供应链管理系统
POCTpoint-of-caretesting,快速床边诊断系统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润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润达医疗
公司的外文名称Shanghai Runda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Runda Medica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诚栩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张诚栩杨琪
联系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
电话021-68406213021-68406213
传真021-68406213021-6840621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1018号1号楼201室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2017年6月7日由“ 上海市金山区亭卫南路388号8幢203室”变更 为“ 上海市金山区卫昌路1018号1号楼201室”
公司办公地址上海市虹口区乍浦路89号星荟中心1座8楼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0085
公司网址www.rundamedical.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 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润达医疗603108


六、 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 所(境内)名称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3号楼20层2001
 签字会计师姓名申利超、梁睿升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 所(境外)名称
 办公地址
 签字会计师姓名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 职责的保荐机构名称
 办公地址
 签字的保荐代表 人姓名
 持续督导的期间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 职责的财务顾问名称
 办公地址
 签字的财务顾问 主办人姓名
 持续督导的期间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 同期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10,494,418,694.588,860,108,027.3718.45%7,069,156,290.47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417,746,458.24380,229,134.149.87%329,981,167.77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 润392,926,357.03370,984,064.105.91%322,807,835.42

经营活动产生的 现金流量净额-428,860,158.88371,112,690.11-215.56%323,441,186.05
 2022年末2021年末本期末比上 年同期末增 减(%)2020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资产3,888,413,968.443,462,734,438.6612.29%3,203,387,812.40
总资产14,518,862,341.2212,016,544,118.6420.82%10,176,547,262.92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减 (%)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720.669.09%0.57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700.649.38%0.5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 收益(元/股)0.680.646.25%0.56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3711.39减少0.02个百分点11.0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 净资产收益率(%)10.7011.12减少0.42个百分点10.83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9亿元,同期对比净额减少8亿元,主要变动原因说明: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整体销售回款周期有所延长。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实验室业务带来的业务增加,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及相关费用同比增加。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2,168,604,932.182,592,362,644.192,873,136,832.132,860,314,286.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41,325,857.98118,229,247.99146,488,295.45111,703,056.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37,165,808.81110,288,417.58141,392,256.12104,079,874.5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334,135,476.0458,304,678.72-420,999,105.91267,969,744.3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附注 (如 适用)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570,989.52 1,731,015.596,472,270.43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 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469,847.30 929,415.21650,105.3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 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 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 的政府补助除外49,002,939.50 19,126,350.9320,564,054.0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 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 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 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1,063,717.93 623,272.2119,364.09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 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 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 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 支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 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 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 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 有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 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 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2,115,648.53 3,977,738.101,567,921.65

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 取得的投资收益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 项、合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115,124.21 270,027.08337,235.16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 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 动产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 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 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 收入和支出-10,337,358.34 -11,855,091.69-19,055,350.08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 损益项目558,585.63 530,215.97558,351.64
减:所得税影响额4,978,263.03 2,411,536.253,167,608.36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 后)12,619,151.00 3,676,337.11773,011.66
合计24,820,101.21 9,245,070.047,173,332.35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 响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25,490,000.00106,500,000.0081,010,000.002,115,648.53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21,712,097.4928,652,184.956,940,087.46 
合计47,202,097.49135,152,184.9587,950,087.462,115,648.53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2022年经营情况呈现先抑后扬发展态势,上半年主要受客观因素影响,医院常规门急诊、住院手术等诊疗活动阶段性受到影响,对公司上半年业绩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客观因素消除后,各级医疗机构正常诊疗活动逐步回归正常,公司各项业务在下半年亦逐步恢复增长。作为国内医
地 区主营业务收入 同比增长毛利率同比增 长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华东地区650,042.78523,966.6424.06%26.84%26.88%-0.04%
东北地区126,891.77115,094.6210.25%29.27%27.89%1.38%
华北地区120,770.80110,228.829.56%29.57%21.17%8.39%
西南地区42,784.5730,778.3339.01%27.57%27.82%-0.26%
华中地区77,010.9484,949.51-9.35%32.75%30.87%1.88%
其他31,227.7220,309.7653.76%28.63%37.66%-9.02%
合计1,048,728.58885,327.6718.46%27.97%26.97%1.00%

公司业务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及地区,按照服务客户所在区域划分,公司的营业收入和 毛利率的特点为: (1)华东地区是公司重要的战略部署,华东地区营业收入占公司全年主营业务收入61.98%, 受客观因素影响,公司在华东地区院内常规检测服务业务上半年受到较大影响,同时报告期内公 司第三方实验室的业务增加,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有一定贡献; (2)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报告期内受到一定的客观因素影响,各项业务呈现逐步 恢复并增长的态势; (3)西南地区作为公司进一步深化和拓展集约化和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重要地区,报告期内 实现营业收入同比39.01%增长,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 (2)分业务类型分析 报告期内,随着下半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减弱,公司各项业务亦逐步恢复增长,其中核心服务 型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及工业板块业务下半年均保持了较快速的恢复增长。 (A)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6.66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6.01%,其中下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4.70 亿元,同比去年同期增长 10.68%。主要是由于上半年华 东地区集约化/区检中心医院客户受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医院门急诊,住院手术量阶段性下滑,公司 相关的业务增长受到较大影响,随着客观因素减弱,公司集约化/区检中心医院客户常规诊疗活动 逐步恢复,公司业务亦逐步恢复较快速增长。全年净新增集约化和区检中心客户29家,累计客户 数达420家。 (B)工业板块 工业板块包括IVD产品研发生产业务和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2022年工业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85亿元,同比下降3.42%,主要系公司相关业务主体位于上海地区,上半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导致停工停产,对全年业绩造成一定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1.46亿元,同比增长19.16%,在巩固糖化、质控等产品国内领先水平的情况下,公司继续在临床质谱、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等产品领域不断加大投入。报告期内全新一代糖化血红蛋白仪MQ-8000正式上市推广,进一步满足高端客户的产品需求。此外,推出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了独有专利技术“谱易快”液液萃取小柱和“谱方达”全自动处理系统及创新的临床质谱仪——ARP-6465MD 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可为临床提供质谱仪、前处理柱及全自动前处理系统等LC-MS临床质谱仪全 线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高效、高通量、高精准的质谱检测平台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数字化检验产品的升级与开发投入,充分挖掘检验大数据价值,利用 知识推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知识、数据、算法、算力、场景 五要素构造的人工智能系统,在业界率先推出基于“知识 + 数据”双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慧检 —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同时基于慧检—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公司依托政府大数据中心平 台,互联网医院平台,相继推出慧好—全周期健康管理互联网平台、慧联—智慧互联网检验平台 等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产品。未来公司将继续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充分挖掘医疗大数据 价值,围绕医疗机构和患者应用开发更多智能数字化产品。 (C)第三方实验室业务 公司第三方实验室业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2.88%。 (3)盈利能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保持稳定ROE水平基本保持平稳。2022年毛利率较去年提升 1.00%,净利率水平阶段性略有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管理费用率有所增加,公司的人工薪酬基数 及人员数量增加,此外受上海地区客观因素的影响,母公司的存货报废规模有所增加。同时报告 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在自产产品的研发,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 (4)期间费用率分析 (A)销售费用率略增加:主要系公司销售人员工资的增加及外聘委托服务的增加导致。

(B)管理费用率增加:主要系公司的人工薪酬基数及人员数量的增加,同时受上海地区客观因素影响,母公司的存货报废规模有所增加。

(C)财务费用率下降:公司通过维持融资规模和丰富融资渠道,适当增加长期融资占比,优化融资产品结构,资金综合成本率进一步下降。

(D)研发费用率逐年提升:公司继续加大自产产品的研发投入,在巩固糖化、质控等产品国 内领先水平的情况下,公司在临床质谱、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等产品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5)经营性净现金流分析 近年来公司不断增强各地区业务整合和发展,提升了整体的资金使用效率,经营性净现金流得到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4.29亿元,主要系报告期内第三方实验室业务增量较大,相关业务部分款项未在报告期内回款,同时医院客户去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回款周期亦有所延长,导致公司报告期内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负。随着客观因素消除后,医院客户逐步回归正常经营,医院客户现金流将得到明显改善,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有望在后续年度回归至正常水平。


(二)运营管理情况分析
1、顺应医改政策大方向,深耕主营业务,通过服务不断扩大院内检测服务平台市场规模 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进一步广拓深耕,上半年受客观因素影响,公司新拓展客户受到一定影响,下半年客观因素消除后,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全力推进整体综合服务业务。截至2022年底公司集约化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共计420家,报告期内新增29家医院客户。公司积极顺应国家医改政策大方向,为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司将通过不断深化服务内容帮助医院客户实现降本增效目的;同时为助力分级诊疗落地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检验结果互认,公司以整体综合服务为核心协助各级医院的区域检验中心建设,从医院实验室综合服务向区域检验中心综合服务发展,将现有成熟的服务经验和模式延伸到区域检验中心领域中去。未来,公司将加强服务型业务做精做强,通过不断深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国内院内检测服务平台市场份额。

2、夯实自主品牌产品差异化及特色化布局,不断提升产品市场份额 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领域,对IVD部分特色技术领域产品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布局,目前自主品牌产品领域覆盖糖化、质控、质谱、分子诊断、POCT、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等领域。

在巩固公司糖化、质控产品的领先地位基础上,继续加大在临床质谱、数字信息化产品的研发升级。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达1.46亿元,推出了全新一代糖化血红蛋白仪MQ-8000,同时推出了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了独有专利技术“谱易快”液液萃取小柱和“谱方达”全自动处理系统等,以自有的新产品研发中心为依托,不断提升整体研发水平,持续研发新产品的同时,对原有产品技术进行升级,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并在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3、推进公司业务模式的延伸
公司借助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拓展下游第三方实验室业务,作为公司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补充。报告期内,第三方实验室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2.88%。

4、加大数字化医疗信息平台建设
公司聚焦智慧检验,打造数字化检验平台,以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在检验临床信息化、实验室智能化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检验大数据分析解读等各环节赋能传统检验医疗服务向精益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化检验诊疗,致力于构 建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为一体的智慧医院,提升医疗效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 数字化检验产品的升级与开发投入,充分挖掘检验大数据价值,利用知识推理、大数据分析、机 器学习等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知识、数据、算法、算力、场景五要素构造的人工智能系统, 在业界率先推出基于“知识 + 数据”双驱动的人工智能系统:慧检—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目 前产品已在安徽、深圳、上海等地的数十家公立医院推广使用,得到客户积极评价和认可。同时 基于慧检—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公司依托政府大数据中心平台,互联网医院平台,相继推出 慧好—全周期健康管理互联网平台、慧联—智慧互联网检验平台等智慧医疗、智慧服务产品,目 前已协助深圳罗湖区、哈尔滨新区等地搭建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深入挖掘 检验大数据价值,推动AI在检验报告智能解读、互联网检验以及居民全周期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应 用,打通应用场景,链接供需双方,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服务生态体系,做到全生命周期 和全疾病周期的双覆盖,帮助医疗机构实现“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能力升 级,为居民提供智能化健康服务,实现居民(患者)、医生、医院、企业与政府多方受益。未来 公司将继续基于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发展,充分挖掘医疗大数据价值,围绕医疗机构和患者应用开 发更多智能数字化产品。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的行业为IVD流通与服务行业,IVD流通服务商是连接上游IVD生产企业和下游医 疗机构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体外诊断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检验工作主要通 过检验系统完成,检验系统除了检验设备、试剂、标准品、质控品等生产资料和检验人员等构成 生产要素外,还需要配合全面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环境、标本采集输送、技术维修服务等工作最 终产出检验结果。医学实验室的本质为通过各种仪器、试剂,将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 生产成为检验数据与结果的“工厂”。作为服务于公立医疗机构检验科的中间渠道服务商,公司 一方面需要承担起实验室诊断试剂/设备等生产资料供应链服务,同时为提高医学实验室检验系统 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设备产品选择、技术应用培训、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试剂 耗材管理存储、设备维修养护等方面还需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管理服务。 在为客户提供服务过程中,企业获取的毛利来自于试剂冷链运输配送、仪器设备售后维修、 技术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服务、新项目推广教育培训服务等。未来随着医保控费等政策推进, 将推动医疗机构更加注重开源节流,同时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帮助 实验室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未来IVD流通服务行业将迎来以下发展趋势:
1、需求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2022年发布的《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2021年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收入 为4.27万亿。2021年国内公立医院检验收入为4,093亿元,同比增长33.67%。其中,2021年国 内公立医院住院病人检查收入为1,957亿元,同比增长32.32%;门诊病人检查收入为2,136亿元, 同比增长34.93%。对应于中间渠道检测服务商市场规模约1,200-1,600亿元左右,总体上IVD中 间渠道服务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国内检验行业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受益于我国人口老 龄化进程加快,患者基数增大;另一方面受益于我国医保体系不断健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医疗消费理念得到提升,新的检验需求持续增加,院内检验项目不断扩容。目前我国纳入医保目 录的检测项目约1,600项,普通的大型三甲医院开展检测项目约700-800项,而欧美等医疗体系 较成熟的发达国家大型医院检测项目在3,000-4,000项,国内检验费用支出占医保整体支出比例 较国外成熟医疗体系国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现阶段在检验领域控费措施,对小部分成熟技术 领域产品的集采降价,并不会影响整个检验市场长期向好的发展。借鉴国外体外诊断产品成熟的 流通与服务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现状,国内的专业综合服务商将在体外诊断市场 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迎来了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2、供给端: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
目前我国IVD流通服务市场呈现出整体分散的竞争格局,IVD中小代理商多达2万余家,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两票制”、“阳光平台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的深入推进,供给格局会发生明显变化,中小经销商代理模式将逐步淘汰消失,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未来拥有强大的市场覆盖能力、供应链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技术服务及综合管理服务能力的规模型IVD综合服务平台型企业将受益于医改政策的执行。

3、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学检验室降本增效需求逐步显现
根据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及2021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都提到了要加强公立医院主体地位,公立医院发展方式要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要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医保控费、按病种付费(DRGs)等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医院药品及高低值耗材加成逐步取消,进一步驱动医疗机构从粗放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转变。目前医疗机构主要收入利润来自于检验、影像、手术等医技服务领域,医院对于检验科室的盈利和成本控制更重视,需要具备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精细化管理服务能力的第三方服务企业来帮助科室和医院提升实验室自身诊断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降低综合管理成本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4、服务属性不断增强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项目的种类持续增加,医学实验室需要不断引进新的诊断项目和先进的诊断技术和设备,对诊断结果取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日趋提高。为提高检验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在设备产品选择、技术应用培训、流程操作规范、质量控制措施、试剂耗材管理存储、设备维修养护等方面存在依助于专业化的技术支持服务和管理服务的实际需求。同时,随着体外诊断产品制造商和服务商分工越来越明确,体外诊断产品终端用户对服务商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未来,拥有专业化综合服务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形成更强的客户粘性。

5、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区域检验中心建设将迎来高速发展 国家《“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省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等建设目标、任务和配套措施。区域检验中心的建设推广,就是结合我国医疗体制情况开拓的一条发展新路径。近年来我国有关推动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建设的政策频发,通过整合现有医疗资源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区域检验中心建设是落实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实现分级诊疗、推动医改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提升区域医学检验质量、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降低医疗机构运营成本、减少政府财政重复投入、实现区域医学检验结果互认及区域医学检验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大幅度提高区域内医学检验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效率,通过规模化检测实现成本控制,同时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整体诊断能力和水平。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国内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以大数据、智能互联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为各类实验室(主要为医院的检验科,又称临床实验室,还包括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体检中心、疾控中心和血站等其他医疗单位所属的医学实验室)提供体外诊断产品、技术服务支持、实验室运营管理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同时以体外诊断产品研发生产、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开发、第三方实验室检测等产业链延伸业务为补充,形成独特的综合性IVD业务服务体系。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两大板块:商业综合服务板块(IVD传统供应链业务、集约化业务/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和工业板块(IVD 产品研发生产业务、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作为一家IVD平台型综合服务商,公司两大板块业务互为补充,有效地满足了各级实验室的综合服务需求。


1、商业综合服务板块
公司自成立以来持续专注于体外诊断领域,并一直致力于为医学实验室疾病诊断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经过多年经营实践,确立了以医学实验室客户为核心的服务宗旨,通过针对检验系统运行特点构建的整体综合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综合服务,帮助院内医学实验室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提升质量控制水平的管理目标。公司根据客户不同发展阶段,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升级,从传统的供应链服务业务升级到院内实验室整体集约化运营管理服务及区域检验中心建设运营服务。通过综合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升级,形成了稳定且不断增长的核心客户群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服务的医疗机构已达4,000余家,其中为院内实验室提供整体运营管理服务核心客户达420家。同时为了满足部分核心客户的特检需求,公司也布局了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

目前公司商业综合服务板块业务类型包括三大类:
? 传统的IVD供应链服务业务
作为公司传统的业务类型,主要以IVD产品的流通配送及售后维修技术支持为基础,为各类医学实验室提供包括丰富的多品牌产品组合服务、先进的冷链仓储物流、仪器定期维护保养及属地化快速响应维修服务在内的全产业供应链服务。

? 创新的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
针对较大型的院内医学实验室对成本管控,效率提升的需求不断增强,公司顺应国家医改及产业发展趋势,不断升级服务内容,开创新的商业模式—集约化服务模式,该创新业务模式是在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基础上,一方面通过试剂等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降低物料成本,另一方面根据 各医疗机构的运营现况和发展规划,结合科技化管理理念,从构建实验室整体检验系统和提升运 营管理综合服务入手,综合提升实验室诊断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降低实验室运营管理、质量控 制等综合成本,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针对实验室成本管控,实现实验流程优化、设备选择 合理化、试剂管理信息化、运营成本精细化、检测标准化,提供包括仪器设备维修等基础技术支 持、实验室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服务。针对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提升,提供了包括临床 教育培训、实验报告解读服务、既有检测项目临床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临床培训服务、学术交流 及提供学科建设支持等系列增值服务。同时公司还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特色专科建设整体化服务, 如为微生物、病理、分子诊断、影像、透析等专科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提供以上 综合服务,提升大型IVD渠道综合服务商的服务价值属性,帮助医院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地,加快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的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 资源共享和信息整合,公司顺应国家相关医疗政策,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将集约化业务进行 升级,将现有成熟的服务经验和模式由单体医院延伸到区域医联体所有医院,将区域医联体医院 标本集中在中心实验室检测,实现规模化检测。一方面,通过中心实验室升级、区域样本物流平 台及区域信息平台搭建、健全区域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中心实验室整体诊断能力及服务水 平;另一方面,组织专家建立标准,依据标准提供线上与线下的基层医生临床培训教育,依据病 种及临床路径制订对应检测项目,提升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增加基层标本外送,实现中心实验室 良性循环;通过患者宣教,提高区域影响力,助力各地医联体的成功落地,助推分级诊疗的成功 实现。公司目前在全国已向40余家区域检验中心提供解决方案,获得了客户和市场的高度认可。
? 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
作为院内实验室集约化业务及区域检验中心业务的补充,为满足部分核心客户特检项目需求,公司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也积极布局了院外第三方实验室检测业务。公司建立以精准检验为主导、创新模式为特色,学术交流为平台的综合性医学检验实验室,引进国内外一流的高端检测设备,大力推进产学研的发展,完成了基因芯片技术、质谱色谱、细胞成像、蛋白指纹图谱、液态芯片、药敏测试等多个检验技术平台的搭建,范围覆盖了从常规到高端的主流技术领域,检验项目超过2000项,其中包括分子诊断、远程病理诊断、冰冻病理、CTC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染色体检测等高端检测项目,较好的满足公司集约化客户及区域检验中心客户对部分高端诊断项目的外包服务需求。


2、工业板块
? IVD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业务
基于公司对下游客户在产品需求的洞察力,公司积极布局上游IVD生产制造业务,对IVD上游部分特色技术领域产品进行了差异化布局,自主品牌产品覆盖糖化、质谱、质控、POCT、生化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自产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开发了独有专利技术“谱易快”液液萃取小柱和“谱方达”全自动处理系统,同时公司质谱仪具有体积小巧、样品通量高、维护时间短、使用便捷等特点优势,可为临床提供质谱仪、前处理柱及全自动前处理系统等LC-MS临床质谱仪全线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高效、高通量、高精准的质谱检测平台发展。同时推出全新一代糖化血红蛋白仪MQ-8000,进一步满足高端客户的产品需求。公司以新产品研发中心为依托,不断提升整体研发水平。

? 数字化检验信息系统业务
公司聚焦智慧检验,打造数字化检验平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在实验室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质量控制管理、检验大数据分析解读等各环节赋能传统检验医疗服务向精益化、智慧化转型升级,实现数字化检验诊疗。目前,公司已开发10余套数字信息化产品,针对检验数据产生环节,包括:1)实验室智慧化管理,开发了系列数字化信息产品,如SIMS系统(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Mai47系统(医疗供应链协同云平台)、POCT智慧管理平台、ISP系统(仪器服务平台)、CCLS(冷链物流系统)、DAP(数据融合平台)等;2)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开发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软件,质量云及检验结果互认平台等。针对检验数据信息传导环节,开发了LIS系统(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BIS系统(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系统)、区域信息平台等产品。针对检验数据分析解读环节,开发了润达慧检—检验报告智慧服务系统、慧好—全周期健康管理互联网平台、慧联—智慧互联网检验平台等产品。为实现检验检测数字化转型,未来公司会继续围绕B端医疗机构,致力于开发更多智慧医疗、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系列数字化产品,提升医疗效率;同时充分利用检验大数据及AI新技术,开发更多人工智能诊断产品,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智能化诊断工具及为患者提供更多智能化医疗服务。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体外诊断产品领域,在多年的经营中始终坚持以服务客户为宗旨的发展策略,针对检验系统的运行特点,通过构建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地契合了医学实验室的应用及发展需求,已形成较为突出的竞争优势。公司通过渠道资源的整合,目前已完成全国市场布局,拥有领先的平台规模成本优势、突出的服务能力优势及强大的运营管理优势,逐步实现各子公司从原有的供应链代理商向平台型综合服务商升级转型,同时公司的自产产品借助自身产品特色及与渠道平台协同优势,保持了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供应链平台规模成本优势
公司凭借多品牌、全产品种类的优质产品组合方案,可满足各级医疗机构对成本控制、产品品牌选择等各方面需求,在性能和价格方面提供综合最优方案。同时目前公司具备较大的渠道平台及市场规模优势,通过集中统一采购,和上游厂家的议价能力不断提升,既满足医疗机构对成本控制的需求、同时维持公司稳定的盈利水平。

(1)产品种类齐全丰富,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公司在原有涵盖体外诊断领域绝大部分检验项目产品供应体系的基础上,导入了更多各项国际国内领先的产品,进一步完善公司产品供应体系,涵盖了近1,200家不同厂商提供的近19,000个品项的体外诊断相关产品。公司产品供应体系已基本实现业内主流供应商和产品的全覆盖。公司根据各类医学实验室对产品性能、服务内容和购买价格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专业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并有效实施。

(2)强大的客户资源及服务网络渠道优势
公司通过自建和投资合作等方式,服务范围覆盖华东、东北、华北、西南、华南、华中等地区,使公司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为客户提供稳定、及时、高效的体外诊断产品与服务。公司从2010年起为医院客户提供的整体综合服务,结合了公司产品种类丰富、技术服务能力强的优势,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累计为全国4,000余家各级医疗机构提供专业的体外诊断产品和技术服务支持,服务客户数量位居同行业前列。

(3)引入国资后呈现融资优势
自2019年引入国资控股股东后,公司融资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不断巩固和开拓融资渠道,公司陆续从各大国有银行获得了大额的授信额度,同时融资成本得到下降,为公司未来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和支持。


(二)丰富的服务经验及强大的服务能力优势 公司深耕IVD行业20逾年,拥有丰富的IVD产品供应链服务及技术服务经验。公司拥有强大 的专业化技术服务支持团队为客户提供设备安装调试、应用培训、设备校准、现场检修及技术支 持等属地化服务,其中专业技术维修工程师四百余名(含五十人以上的厂家认证工程师),技术 服务团队由检验医学、实验统计学、机械、光学、电子信息等多领域专业人才组成,掌握现有超 过50个主流品牌的仪器设备的售后技术服务。团队秉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综合服务为核心” 的理念,服务执行力强、覆盖面广,具有主动性、及时性、专业性和前瞻性。强大的技术服务团 队保证了公司的服务价值,在同行业中处在领先地位。 同时,公司还为各级医疗机构提供多达40余项定制化的增值服务。针对帮助实验室运营成本 降低,实现实验流程优化、设备选择合理化、试剂管理信息化、运营成本精细化、检测标准化, 提供了包括质量控制管理服务、实验室设计优化服务、产品组合选择服务、ISO15189质量标准认 证服务、信息化服务、实验报告解读服务、SOP文件建立、溯源性证明文件、性能验证试验、定 标参考值确定等系列增值服务。此外,针对帮助实验室提升医疗水平,提供了包括临床教育培训、 既有检测项目临床推广、新产品新技术临床培训服务、学术交流及提供学科建设支持等系列增值 服务。
(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自主开发及实施能力优势
公司向来重视医疗检验领域信息化的开发建设,在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方面一直处于同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公司拥有200余人的强大IT技术团队,主要针对检验领域信息化平台进行开发,通过以信息化进销存管理系统为基础,以LIS(医学实验室信息系统)、SIMS(实验室试剂库存管理系统)、B2B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等为核心,构建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实现实验室的智能化、简便化、标准化、精细化,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一方面,公司通过自主可控的信息化系统,可针对医院检验科管理服务中遇到的新的管理难点、痛点,及时对相关系统进行升级、更新,增加相关功能模块,或者开发新的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加细致、高效的综合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也提升了公司内部经营业务管理能力以及实现集团对全国各子公司的精细化管理。


(四)自主品牌产品研发技术优势
公司根据市场情况布局差异化的自主品牌产品,一方面满足不同类型客户对于产品选择的需求;另一方面助力公司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10,494,418,694.588,860,108,027.3718.45%
营业成本7,557,066,737.676,468,094,335.4816.84%

销售费用1,036,710,394.62845,437,381.4922.62%
管理费用541,262,109.28398,233,173.4635.92%
财务费用323,590,951.44291,634,064.1710.96%
研发费用146,219,073.35122,710,483.1819.1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8,860,158.88371,112,690.11-215.56%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2,570,255.90-415,078,514.2722.29%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88,133,285.1094,949,260.55414.10%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18.45%,受客观因素影响,公司主营院内常规检测服务业务上半年受到一定影响,随着下半年客观因素消除,主营业务逐步恢复较快速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实验室业务带来部分业务增量,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有一定贡献。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公司营业成本增长16.84%,和销售规模增速匹配,毛利率有略微提高。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主要为销售人员工资增加及委托服务增加导致。公司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市场推广的相关费用随着收入增长保持稳定的增长率。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管理费用增长35.92%,主要是存货报废、人工薪酬为主。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财务费用增长10.96%,有息负债规模随着营运资金需求量的增加有所扩大。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研发费用增长19.16%,公司加大对自产、信息化等自产工业板块业务的研发投入,员工薪酬和研发设备投入增加,进一步增强综合服务能力。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29亿元,同期对比净额减少8亿元,主要变动原因说明如下:受外部环境影响,公司整体销售回款周期有所延长。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实验室业务带来的业务增加,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现金及相关费用同比增加。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期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3亿元,同期对比净额增加0.93亿元,主要变动原因说明如下:主要原因是公司股权款支付金额同比下降;同时,公司为提高投放资产的收益水平,资产投放的规模较上年同期减少。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本期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流量净额4.88亿,同期对比净额增加3.93亿元,主要变动原因说明如下:本期筹资现金净流入增加3.93亿元。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2022年营业收入1,049,441.87万元,较去年同期886,010.80万元增加163,431.07万元,增长18.45%,受客观因素影响,公司主营院内常规检测服务业务上半年受到一定影响,随着下半年客观因素消除,主营业务逐步恢复较快速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第三方实验室业务带来部分业务增量,对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有一定贡献。

2022年营业成本755,706.67万元,较去年同期646,809.43万元增加108,897.24万元,增长16.84%,和销售规模增速匹配,毛利率有略微提高。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营业成毛利率比上

   (%)入比上 年增减 (%)本比上 年增减 (%)年增减(%)
商 业10,002,785,304.637,388,455,883.7426.14%19.77%17.65%增加1.33 个百分点
工 业484,500,543.24165,868,888.2065.76%-3.42%-10.63%增加2.76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 年增减(%)
试剂及其 他耗材9,736,686,168.056,968,307,799.4128.43%19.95%18.46%增加0.90 个百分点
仪器631,508,481.84546,447,510.1013.47%2.51%-0.74%增加2.83 个百分点
软件开发 及服务119,091,197.9839,569,462.4366.77%-0.57%19.17%减少5.51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 年增减(%)
华东地区6,500,427,821.224,755,554,080.8726.84%24.06%24.13%减少0.04 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1,268,917,691.58897,465,350.2629.27%10.25%8.14%增加1.38 个百分点
华北地区1,207,708,015.81850,614,528.4629.57%9.56%-2.10%增加8.39 个百分点
西南地区427,845,749.28309,897,463.3127.57%39.01%39.50%减少0.26 个百分点
华中地区770,109,395.90517,930,460.0932.75%-9.35%-11.81%增加1.88 个百分点
其他312,277,174.08222,862,888.9528.63%53.76%76.01%减少9.02 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情况      
销售模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 入比上 年增减 (%)营业成 本比上 年增减 (%)毛利率比上 年增减(%)
传统供应 链服务6,349,129,996.084,434,060,399.3630.16%8.28%6.35%增加1.27 个百分点
集约化及 区检2,666,196,907.472,078,844,085.9822.03%6.01%0.24%增加4.49 个百分点
第三方实 验室1,351,888,051.071,000,722,535.8725.98%282.88%429.37%减少20.48 个百分点
医疗信息 化120,070,893.2440,697,750.7366.11%-1.20%20.32%减少6.06 个百分点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