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海亮股份(002203):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海亮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ZHE JIANG HAI LIANG CO.,LTD 二○二二年年度报告 股票代码:002203 股票简称:海亮股份 披露日期:2023年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冯橹铭、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孙洪钧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 东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存在的主要风险,详细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之“(二)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分红派息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 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1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6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73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8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01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载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三、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2年年度报告。 四、其他备查文件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存在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铜加工行业 铜加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之一。铜及铜合金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具有导电、导热、抗蚀等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特性,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家用电器、汽车、建筑、电子仪器仪表、国防、交通运输、海洋工程等行业。铜产品制造行业根据产品形状可细分为铜管材、铜板带材、铜箔材、铜棒材、铜型材、铜线材等子行业。 铜加工行业上游为铜冶炼行业,据 ICSG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精炼铜(含再生)产量为2564.4万吨,同比增长 3.4%;我国精炼铜产量为 1096.1万吨,同比增长 4.6%,稳居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和消费国之位。 报告期内,国内铜加工行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内部结构分化特征也较为显著,传统铜加工材(如铜管棒)受国内地产行业景气度低迷、家电产销量下降等多因素影响而偏弱运行,铜管行业总体开工率及产销量有所下滑。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通报,2022年国内铜加工材综合产量为 2025万吨(同比增长 1.8%),其中铜管材产量 212万吨(同比下降 0.9%)、铜棒材产量 198万吨(同比下降 5.7%)、铜箔材产量 80万吨(同比增长 29.0%)。 大型铜管企业凭借其规模、布局、管理、供应链等多方面的综合优势,产能利用率保持领先,优势份额及资源进一步向其集中。 2、新能源锂电行业 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集流体材料,下游为锂电池,终端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等。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蓬勃发展阶段,2022年尽管供应链受到短期冲击,但行业很快回到了高速发展的长期轨道。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共售出 1083.1万辆电动汽车(包含纯电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同比增长 61.3%;全球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 517.9GWh,同比增长 71.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 705.8万辆,同比增长 96.9%;新能源汽车销量 688.7万辆,同比增长 93.4%,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 25.6%。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 294.6GWh,同比增长 90.7%。 锂电池下游应用中储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也进入到高速成长期,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122.2GWh,同比增长 175.2%。 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储能等行业的高景气度及行业扩产产能的投放,锂电铜箔产销量维持高增态势(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锂电铜箔实现产量 41.5万吨,同比增速达 62.7%)。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铜管、铜棒、铜箔、铜管接件、导体材料、铝型材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空调和冰箱制冷、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建筑水管、海水淡化、舰船制造、核电设施、装备制造、电子通讯、交通运输、五金机械、电力等行业领域。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原材料价格+加工费”的销售定价模式,严格执行净库存管理制度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从而实现“赚取加工费”的盈利模式。 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在全球设有22个生产基地,其中国内基地主要位于浙江、上海、安徽、广东、四川、重庆、甘肃等省市,海外基地主要分布于美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国、印尼等国。 公司在国内外积累了大批优质稳定的客户,与超过130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万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同众多在上下游相关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站单位、省级创新型企业、省级“三名”示范企业、省级标准创新型企业、省级绿色企业、省级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省首批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亮铜加工技术开发实验室”、省级重点创新团队。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超前的战略决策能力 公司管理层拥有极具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在全球铜加工行业发展与整合的战略机遇期,明确了全球化发展战略,通过自建与并购等多种方式,实现全球生产基地布局与扩张,目前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国际竞争力的铜管、铜棒制造企业。目前,在面对势不可挡、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又将锂电铜箔将作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产品,以最快速度在全球布局生产基地,抢进度、抢市场、抢人才,公司已将数智化建设作为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全面提升数智化管理水平,并提出了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的2025年数字化战略规划,结合“全面上云、数据入湖”两大底座建设,具体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化供应链”、“智能支撑”、“研发管理”、“战略决策支持”等五大方面大力推进数字化变革。 2、持续超越自我的优秀团队 卓越的管理团队是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最核心要素。公司集聚了全球行业优秀技术、管理人才,拥有一支富有远见、经验丰富并与公司长期共成长的核心管理团队;持续以包容的文化聚合优秀团队,培养、引进一流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以发展创新搭建事业平台,为管理人才提供事业平台,为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创新平台;以完善的激励驱动团队发展,通过完善的公司激励体系(短期、中期、长期)激发团队积极性、开拓性,使之成为公司实现发展战略的关键因素。 3、持续提升的装备及工艺研发能力 公司秉承“既能制造,也能研发”的理念,拥有浙江省首批省级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资质的技术平台。公司多项铜管、铜棒生产技术国际领先,不断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引领全球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资子公司海亮新材已掌握并成熟运用铜箔关键制造技术,配备了行业内最先进的关键设备,并形成了具有海亮特色的3大优势技术集群:基于微观机理的材料技术、基于绿色理念的制备技术、基于“三智”的数字化技术。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生产工艺和装备技术,不断提高铜管、铜棒、铜箔等铜基材料制造领域的进入门槛。 4、超强的市场拓展能力 公司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超越的价值”的理念,实施以客户、服务为导向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优质的产品、良好的售后服务质量为客户提供超额价值。公司通过全球化供、产、销布局,不断创新销售模式,加快销售网点铺设,充分发挥多个全球知名品牌优势,形成了覆盖全球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主动贴近市场,优化全球供应链,集中优势资源维护和开发客户,实现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与客户的高效协同,与132个国家或地区的近万家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提升海亮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公司顺应市场需求,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确保公司产品能够实现“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生产一代”,优化产品结构,巩固市场领先地位,提升市场竞争力。全球空调制造企业都是海亮的客户,产品深受客户信赖与认可,被众多家客户授予金牌客户、金奖供应商、全球合作伙伴奖等殊荣。 5、卓越的风险管控能力 公司具备一套完整的系统性风控体系,通过完善的净库存风险管控体系,保障公司的盈利能力;通过健全的汇率风险管控体系,有效降低汇率风险;通过科学的应收账款管控体系,最大程度降低坏账损失。该体系已在多次铜价、汇率大幅波动的事件中得以验证,有效规避铜价及汇率涨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保障公司稳定的业绩增长和良性发展。 6、行业领先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公司“以创新为立业之本、以精细化管理为致胜之宝、以精准预算为发展之先”建立起现代化生产管理的全面体系。公司通过高效的组织运营模式实现人员高效能,通过精细的生产管理机制实现生产线高效能,被行业视为“精细化管理”标杆企业,各项关键生产、财务指标领先同行。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海外主要经济体为抑制高通胀而普遍开启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2022年美联储共加息7次,累计幅度高达425bp,全球流动性紧缩预期大幅抬升;俄乌冲突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造成深远影响并冲击经济活动,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标高位回落并接近或跌破荣枯线,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据IMF 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2022年全球GDP实际增长3.42%,较2021年下降2.86个百分点)。国内经济则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增长动能有所减弱(据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我国GDP同比增速为3.0%,较2021年下降5.4个百分点)。此外,受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变化的影响,国际汇率及大宗商品市场剧烈波动,给中下游加工制造环节相关企业稳健经营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在此复杂多变的态势下,公司紧盯市场变化,防范大宗商品市场及国际汇率波动风险,充分利用智能制造、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凭借全球化产供销布局优势积极调整市场结构,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快智能化装备、新产品开发,不断优化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大力推进提质增效工作,提升在供给端的优势与地位;公司业绩稳中有进,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铜及铜合金等有色金属加工材销售数量86.9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38.65亿元,同比增长16.67%;实现利润总额15.05亿元,同比增长4.3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8亿元,同比增长9.12%。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经营举措开展如下: 1、主动调整策略,优化市场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结构,充分利用全球多品牌、多基地优势,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和国内终端市场,搭建线上销售平台,不断丰富销售渠道,实现了境内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出口销量逆势增长13%。同时,公司还开展了对销售订单的价值评价工作,根据价值评价结果,主动放弃部分订单,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产品盈利能力,使公司在销量削减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果。 2、注重科技赋能,提高创新能力 2022年,公司“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荣获“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此次获奖是继公司2020年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之后,凭借技术创新、智能制造以及低碳发展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一步荣获了我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成为中国有色金属加工行业首个获得中国工业大奖的企业,也是绍兴地区首个获得该奖项的企业。 继在铜棒、铜管生产工艺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后,公司在新能源材料电解铜箔与铝基材料铝圆管的研发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公司已掌握并成熟运用铜箔关键制造技术,配备了行业内最先进的关键设备,形成了具有海亮特色的铜箔制造技术优势,实现了公司铜箔产能建设与生产运营的“多、快、好、省”。在铝基材料方面,公司成功研发出铝合金光面管和铝合金高齿高效内螺纹换热管,实现了内螺纹铝坯管自主生产,为公司铝合金光面盘管和直管的生产开发奠定了基础,也为空调制冷换热器主传热管选材设计应用开创了新品种。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金额75,843.97万元,申请了《高效率的管件生产设备》、《一种扁管在线视觉检测系统》、《一种微通道铝圆管的先进生产制造工艺方法》、《一种微通道铝扁管的先进生产制造工艺方法》等专利170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获得了《一种紫铜棒坯水平连铸炉组》、《基于锡丝的管件自动敷锡装置》、《铜排拉伸设备》等专利证书88项。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637项,其中发明专利68项。此外,2022年公司共完成国家行业标准编制11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2项,团体标准5项,至今公司已累计出版并实施的标准共有46项(其中国家标准28项)。 3、推行数智战略,赋能产业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关注智能制造项目的推进质量与产品的科技含量,动态调整项目的建设进度和投资节奏。目前,公司第五代盘管智能生产线已推广至安徽、上海、广东、山东等地,充分运用创新研发工艺和装备成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线产能,增强质量稳定性,全面提升精密铜管低碳智能制造能力。 在数智化赋能产业升级方面,公司结合自身特点与现状持续推进数字化战略,提升公司经营效益与产品品质。2022年,公司进一步提升精密铜管智能生产线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将生产控制系统(MES)与RFID智能识别系统、KIVA智能小车及智能行车等相互融合,升级为全自动信息化高效率的新型制造管理模式,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的目的。 特别是海亮新材年产15万吨高性能材料铜箔项目,其前期规划与建设中即遵循“数智先导”的理念,打造贯穿产能全过程的数字化体系,项目一期信息化投入即超过1.76亿元。全过程的数字化体系使公司铜箔项目实现了生产全流程在线实时监测,动态把控、优化关键参数,实现精准、科学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升级客户体验,已成为行业智能化、数字化的标杆。 4、集聚全球行业精英,持续超越自我 报告期内,公司大量引进高素质人才,积极引入院士专家与青年硕博英才,建立人才梯队,丰富人才层次。2022年,公司引入博士6人,硕士35人,其中不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顶级高校,人数规模为历年之最。同时,公司继续深化创新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培养方式。星青年的培养方式、任用规则再调整,更贴近于生产经营实际,遵循 2年沉淀+快速任用原则,优秀人才打破用人框架;制定大学生培养激励办法,提高各单位对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蓝领工程建设,组织开展蓝领教材编写和完善,做好铜箔等新产品领域的教材梳理编写,并根据产线升级不断优化原有产品蓝领教材,蓝领工程已涵盖200多个工作岗位,具有3种语言的标准化教材及试题;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保证蓝领工程推广的进度、效果和价值,在持续实施基础上不断精益求精,培养基层员工的工匠精神,夯实海亮基础管理核心竞争力。 5、履行社会责任,秉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公司将绿色发展纳入长期战略,将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推动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公司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投入,加快研发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积极参与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节能减排,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公司ESG案例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和“安永可持续发展年度最佳奖项2022优秀案例(科技创新进步)”。 报告期内,公司再生原材料用量超20万吨,单位产品碳排放0.653tCO2/t。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 63.3MW,2022年发电量达到 6862.1593万 KWh,可减少 39869.15t二氧化碳排放,公司境内基地光伏用电量占其总用电量6.71%。 6、高效协同,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全资子公司海亮新材年产15万吨高性能铜箔材料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24.9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21亿元,二期项目投资3.9亿元,主要为厂房土建和设备款,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洪田科技有限公司、恒中达建筑有限公司。海亮新材用不到半年的“海亮速度”创造了行业产能建设新纪录、新奇迹。截至目前,海亮新材已具备4.5-9微米铜箔的规模量产能力,攻克了3.5微米铜箔生产技术,并已完成ISO三体系和IATF16949体系认证工作,产品性能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蜂巢能源、多氟多、兰钧、鹏辉、安驰等客户实现批量供货。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美国年产6万吨空调制冷管智能化生产线项目累计投资总额达人民币8.18亿元,一期建设工作完成了设备安装与调试工作,进入试运行状态。截至目前,公司美国生产基地已具备3万吨铜管生产能力,项目二期的3万吨精密铜管生产线也正在抓紧建设当中,并力争在2023年底前完成建设,为公司深度开发北美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是 □否 公司本期新设绍兴海亮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杭州海亮智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绍兴市柯桥众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三家全资子公司。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