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扬帆新材(300637):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时间:2023年04月26日 04:10:45 中财网
原标题:扬帆新材: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证券代码:300637 证券简称:扬帆新材 公告编号:2023-006 浙江扬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摘要
一、重要提示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证监会指定媒体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为: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本报告期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公司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由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变更为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非标准审计意见提示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
□适用 ?不适用
董事会审议的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二、公司基本情况
1、公司简介

股票简称扬帆新材股票代码300637
股票上市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樊相东叶立群 
办公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信诚路 31号扬帆大厦五楼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信诚路 31号扬帆大厦五楼 
传真0571-876636630571-87663663 
电话0571-876636630571-8766366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2、报告期主要业务或产品简介 公司主要从事光引发剂和巯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自设立以来,公司以巯基化 合物作为公司平台物,立足巯基行业的同时向下游延伸拓展出以 907为代表的包括 ITX、BMS、369、 379等一系列的光引发剂产品。凭借上下游协同的全产业链优势,逐步成长为全球光引发剂和巯基化合 物主要生产供应商之一。光引发剂属于辐射固化行业,中间体产品则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行 业。 (1)辐射固化行业
光固化技术是诸多高新技术制造行业的重要条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辐射固化行业下游应用前景不断扩大。自 2016年来,辐射固化行业总体产值保持持续增长。2021年,“双碳”战略也拉开大幕,这给辐射固化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应用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是近年来的半导体、显示和通信等领域中辐射固化技术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辐射固化行业也开始呈现系统化、规模化发展,且发展速度较快。据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光引发剂生产和出口国,且未来在生产产量及出口量方面将继续呈现增长态势。
[注]以上数据来自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
1)技术进步推动产业革新
公司产品光引发剂是辐射固化技术中紫外光固化产品(如 UV油墨、UV涂料、UV胶粘剂、光刻胶等)的重要配方成份,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辐射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辐射固化产业获得了更快更好的发展机遇,辐射固化产品和技术具有高效(high efficiency)、经济(Economic)、环境友好(Environment friendly)、适用性广(Enability)、节能(Energy Saving)等特征,
可以部分替代传统高 VOC含量的溶剂型涂料、油墨和胶粘剂。当前,国家对高 VOC排放的溶剂型油墨和涂料的严格管控,迫使此类油墨、涂料快速退出市场。尽管水性型油墨和涂料可以代替部分溶剂型的市场份额,但水性型的能耗高,废水、废渣产量大,后续环保处理需要较高成本。相对于水性技术,辐射固化技术在各个特征上都有显著的优势。虽然目前辐射固化产品在油墨、涂料市场中的占比仍然偏低,但是发展潜力较大,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辐射固化新材料的持续发展为光引发剂市场提供了稳定的需求增长源头,尽管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影 响,下游市场有所放缓,但光引发剂、单体、树脂的市场依旧保持激烈竞争,使得辐射固化类产品整体 配方成本快速降低,同时通过持续创新和改进提升,综合性能和效果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和改进,加快 了辐射固化新材料替代传统的油墨和涂料的进程,对促进辐射固化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辐射固化行业内,相比可以产生全波段紫外光的汞灯,UV LED紫外灯光源设备尽管具有低能耗、 寿命长、体积小、便携性等优点,但只能产生更加靠近可见光波长的那部分较窄波域的紫外光(主要有 365nm、385nm、395nm和 405nm等),这就导致市场对于适用于 UV LED紫外灯光源的新型光引发剂 如阳离子型光引发剂和部分大分子型光引发剂的需求有所增加,因此对于这些新型光引发剂的研发投入 和推广力度也明显加大。 2)政策支持助力产业升级 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产业政策,加强环保型涂料、辐射固化材料的研发推广和应用。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基调意味着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支持绿色产业的发展,环保节能的辐射固化技术将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应用。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国内光引发剂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

3)应用拓展带动市场扩张
随着各国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重视,辐射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迅速拓展。从最初的印刷板材制造发展到光电子、信息和通信产业中。当前,下游辐射固化产品(如 UV涂料、UV油墨、UV胶粘剂、光刻胶等)已广泛应用于 PCB电路板、微电子加工、造纸、显示、家用电器、木器加工、家庭装修、汽车部件、印刷、机械、3D打印、体育运动产业、生物医学、光纤通讯等行业,下游应用的不断拓展带动了光引发剂市场的不断扩张。仅 3D打印领域,根据全球知名 3D打印制造平台 3D Hubs数据,2020年全球 3D打印产品及服务市场规模约为 126亿美元。同时,3D Hubs预测 2020-2023年全球 3D打印市场增速达到 17%;2023-2025年达到最高 23.7%;2025-2026年达到 20.4%,到 2026年,全球 3D打印市场规模将超过 370亿美元。虽然这三年受大环境影响,各行各业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下游客户对新产品尝试意愿不高,随着全球经济慢慢的恢复,行业也将逐步恢复,辐射固化行业未来可期。

(2)公司中间体产品下游行业
1)中间体产品的行业价值
目前公司主要中间体产品为巯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主要应用到医药、农药、染料等下游行业,近年来,包括医药、农药、染料等行业对中间体的需求不断提升,含硫中间体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含硫系列产品在新材料领域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光固化材料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多款商业化的含硫光引发剂、含硫单体低聚物等 UV固化产品都需要使用巯基类原料。除此之外,含硫化合物还被认为是高折射率光学材料、特种工程塑料、工业橡胶助剂等材料领域中重要的合成原料之一。

在政策方面,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外,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对医药产业链发展提出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医药制造规模化体系化优势进一步巩固,一批产业化关键共性技术取得突破,重点领域补短板取得积极成效,培育形成一批在细分领域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带动能力的重点企业。”的目标。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为医药制造及医药中间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2)主要下游行业
公司中间体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等下游行业。根据 Frost & Sullivan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医药市场规模预期为 1.7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40%。预计 2021年至 2025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20%,医药市场收入将于 2025年达到 2.3万亿元人民币,不断壮大的医药行业扩大了医药中间体的需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增至 2,09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 2026年我国医药中间体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90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近年来农药中间体的需求也保持了可观增长。2001年至 2020年,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从 257亿美元增长至 575美元,年均增长 4%。从长期来看,世界人口的新增、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将会刺激农业的发展,间接带动农药行业的发展。根据世界农化网报道,预计 2023年作物用农药市场可达 667.03亿美元。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 1-12月,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为 605.81亿米,同比增长 11.76%,2020和 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 6.15%。

2021年,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当月产量均保持在 50亿米以上,全年累计产量突破 600亿米,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3)行业监管趋严带来良性竞争
精细化工行业相关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随着国家环保控制力度不断加强、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国家监管部门可能出台更为严格的环保标准,对行业内企业提出更高的环保要求。行业监管的加强使得部分高污染、高能耗、搞恶性竞争的企业被依法处理,行业整体进入了拼技术,拼环保、拼效率的良性竞争态势,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

(3)公司行业地位
1)辐射固化行业(涂料和油墨大行业的子行业)
光引发剂是辐射固化技术中紫外光固化产品(如 UV油墨、UV涂料、UV胶粘剂、光刻胶等)的重要配方成份,全球光引发剂生产商主要集中在中国。 国内光引发剂生产企业经过十多年激烈的市场竞争,集中趋势日益明显。目前行业内主要企业包括本公司、IGM、久日新材、强力新材、固润科技等。

未来,伴随国内对化工企业环保要求的逐步严格、下游应用领域向更高精尖端发展,国内行业不排除进一步集中的可能。目前公司已拥有浙江上虞的扬帆新材和内蒙古扬帆两个光引发剂生产基地,具备 184、1173、TPO、907、369、379、ITX、BMS等产品的规模化生产能力,从而保障了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受宏观环境的影响,整体市场需求有所降低,竞争加剧,公司采取策略性降价参与竞争,以保持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及供应的稳定性,使公司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随着内蒙古生产基地的投产以及新产品的面市,公司丰富了光引发剂产品的品种,加强了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在辐射固化领域进一步扩大了全球影响力。

2)精细化工行业(医药、农药、染料等的有机中间体)
在医药、农药、染料等的有机中间体领域,公司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凭借多年技术研发、商业化的生产经验,积累了稳定的客户群体。随着各部门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大力投入,产品在不断的改造升级和更新,巩固了公司在巯基类中间体领域的竞争力和优势。巯基化合物系列产品由于主要以中间体形态对外销售,而非最终产品,因此很难统计市场占有率情况,公司是国内巯基化合物系列产品品种较为齐全的企业之一。由于生产技术和环保要求较高,高准入门槛下公司市场份额较为稳定,在国内尚未构成明显竞争关系。

报告期内,公司着手布局含磷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磷元素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自然界中,是构成基础化工和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元素。磷功能性材料有其它元素材料难以替代的特性,它们在国防、科技、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磷功能性材料在 5G、6G等第二代超高功能材料、清洁能源、高效锂电池等国际竞争激烈的高科技领域,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专注于新一代绿色高效磷硫化合物制造法的研究,特别是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保的磷硫材料新一代制造技术,取得了一些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含磷原材料的新一代合成技术以及循环再利用技术,可为现阶段我国在环保、节能降耗(低碳)、资源再利用等方面的政策推行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1)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 年末增减2020年末
总资产1,389,429,540.681,399,526,483.81-0.72%1,232,225,820.6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57,290,472.85766,074,599.15-1.15%760,292,531.96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 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791,936,854.53720,861,862.339.86%494,410,008.7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76,252.396,600,130.88-14.00%27,649,214.3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3,128,966.158,921,264.30-64.93%25,217,231.35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5,950,451.0243,854,515.5973.19%64,739,758.59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020.03-33.33%0.1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020.03-33.33%0.1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74%0.87%1 -0.13%3.56%
注 1: 2022年度比 2021年度下降 0.13个百分点
(2)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231,037,818.81178,844,299.82183,172,502.70198,882,233.2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14,748.461,739,984.69-2,216,767.80-5,461,712.9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 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07,892.531,719,490.48-2,566,464.94-7,631,951.9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266,165.3541,655,833.197,903,797.28-3,875,344.80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4、股本及股东情况
(1) 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 单位:股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 数13,231年度报告 披露日前 一个月末 普通股股 东总数17,379报告期 末表决 权恢复 的优先 股股东 总数0年度报告 披露日前 一个月末 表决权恢 复的优先 股股东总 数0持有特别 表决权股 份的股东 总数(如 有)0
前 10名股东持股情况         
股东名称股东性质持股比例持股数量持有有限售 条件的股份 数量质押、标记或冻结情 况    
     股份 状态数量   
浙江扬帆控股集团有限 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23.69%55,606,200.00 质押36,359,999.00   
SFC CO., LTD.境外法人15.84%37,175,400.00      
宁波新帆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境内非国有法人4.58%10,755,460.00      
王云友境内自然人3.40%7,972,800.00      
宁波益进凡投资管理合 伙企业(有限合伙)境内非国有法人1.61%3,780,000.00      
上海通怡投资管理有限 公司-通怡梧桐 23号私 募证券投资基金其他1.18%2,762,960.00      
陈珂境内自然人0.55%1,290,000.00      
洪幼琴境内自然人0.44%1,044,050.00      
邹春晓境内自然人0.43%1,008,200.00      
李斌境内自然人0.39%919,800.00      
上述股东关联关系或一致行动的说明扬帆控股和 SFC为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股东。        
公司是否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
□适用 ?不适用
(2) 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 以方框图形式披露公司与实际控制人之间的产权及控制关系 5、在年度报告批准报出日存续的债券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重要事项
(一)公司业绩变动原因分析
1、报告期内,在全球范围通货膨胀、地缘政治扰动以及由此带来的全球贸易环境恶化、供应链紧张、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行业都受到冲击,公司光引发剂类产品下游市场表现疲软,叠加国内房地产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需求受到较大的抑制,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另外受需求影响,内蒙扬帆产能仍未得到有效释放,这使得引发剂类产品固定成本没得到有效分摊,结合上游原材料同比整体有所上涨,导致引发剂类产品毛利仍很低。巯基化合物及衍生物类行业受大环境影响整体较小,公司在维护好原有客户同时,加大对新市场的拓展,使得巯基化合物及衍生物类产品销量和销售额同比都有所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产品的技改及新项目的落地,工程完工转固使折旧费用进一步增加,短期内车间固定成本和人工等期间费用没有得到有效的摊薄,成本和费用都有所上升,生产的规模化优势未得到体现。未来随着产量的稳步提升,规模优势将逐步显现。

3、报告期内,主要生产项目的正常推进以及公司加大对研发方面的投入,企业资金需求量有所增加,随着内蒙古生产基地逐步投产,管理费用、及存货跌价准备等同比有所增加。2023年度随着各项目的有序落地并产生效益,该部分成本将逐步得到消化。

(二)公司研发投入成果初现
公司和子公司江西扬帆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于 2021年被认定为浙江省企业研究院(浙江省扬帆新材硫磷化学企业研究院),2022年建立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3年初被认定为 2022年度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除此之外,公司自 2021年以来相继引进了硫磷化学、光固化等领域的多位国家级海外高端人才,相关研究项目在报告期内入选了浙江省重大研发计划、“领雁计划”等研发攻关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申请的浙江省重大研发攻关项目立足解决我国“有机膦产品生产污染/能耗严重,磷资源循环利用及高附加值转化”难题,开发系列含磷中间体、含磷高端阻燃剂和含磷光固化新材料等。

目前,已完成多个技术的小试开发,并申请了国内、国际专利总共 10余件。其中,1个产品已进入中试阶段,并准备进行生产立项报批。于此同时,公司新产品 PAG系列产品已实现产业化,目前需求量在稳步增长中。该系列产品可用于油墨、环氧树脂涂料、氧杂环丁烷和乙烯基醚配方的阳离子固化体系,具有固化速度快、低气味、后固化优秀等特点。公司开展了光引发剂 907、369新工艺开发、新型 a-氨基酮类光引发剂和大分子光引发剂的研发,多个项目已完成小试开发。其中部分大分子光引发剂品类已进入中试阶段,性能测试表现优异,可用于食品、药品包装、接触性生物医药材料等生物毒性要求较高的领域,目前已对国内外客户进行送样推广阶段。公司与高校、研究院开展“高性能飞秒激光直写双光子光刻胶的开发及应用”的研究,目前项目正在小试研发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的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特别是数个农药及医药中间体已经完成中试、试产工作。

公司的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尤其是含硫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进展顺利,部分项目进入生产阶段。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授发明专利 27项,实用新型专利 10项,报告期内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另有受理中的发明专利 19项。

校企合作方面,公司同海南大学合作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并继续保持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之江实验室、海南大学等校企的紧密合作,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密切技术交流,不断提高研发团队综合实力。

(三)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1、公司发展战略
在稳固当前领域的基础上,公司着手向含磷精细化学品行业布局,并确定战略目标:成为一家杰出的光固化新材料供应商及应用系统方案提供商;以现有核心系列产品为基础,不断创新和提升,打造成为以含硫磷为主的特种精细化工新材料供应商;利用自有核心产业化技能和生产设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高品质的定制化学品服务。

具体包括:
(1)在辐射固化领域,开发新的光引发剂产品,并以光引发剂为锲入点,进行辐射固化及应用体系的研发,加强合作,推动辐射固化行业的发展、延伸,重点着力于:1)新型自由基、阳离子光引发剂的开发和创新,自由基和阳离子杂化聚合体系的研究和开发;2)光引发剂工艺的创新和开发;3)开发大分子、适用于 LED光源的光引发剂等下一代产品,以满足客户对更为绿色的光引发剂的需求;4)利用公司产业链优势,逐步推动含硫化合物在辐射固化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2)在含硫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领域,主要聚焦新产品、合成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创新,三废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的研发;积极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以及横向的合作,以实现共赢。

(3)在含磷中间体领域,主要专注于含磷工业废料的高效利用技术和下游高附加值磷产品、新型光引发材料的开发及其大规模产业化的研究,解决特定的废料处理的棘手问题,解决我国“有机膦制造业高污染、高耗能和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及高附加值转化”的难题,开发系列含磷中间体、含磷高端阻燃剂和含磷光固化新材料。

2、2023经营计划
(1)合理规划产能结构有序释放产能
针对公司产品下游市场的需求情况,公司将对整体产能结构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技改等方式切换部分闲置的引发剂产能,用于生产工艺类似、市场需求更为旺盛的中间体产品,让公司整体产能结构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随着 2023年初境内外人员、货物流动的进一步开放,国内经济将逐步得到恢复。2023年,公司将努力推动各条线产品的持续、稳定输出,同时继续推动引进项目团队,发挥内蒙古生产基地的平台作用,有序释放产能,通过规模化生产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以持续、优质、高效的生产为全球化的营销和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持。

(2)多措并举推进营销增长
2023年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积极调整产品销售结构和业务模式结构,一方面,铺设新的业务节点,完善销售渠道针对光引发剂的市场重新布局、规划,密切客户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公司将加强替代品和新产品推广进程,做好市场、营销、研发、生产的协调沟通,立体化推进营销增长。此外,公司业务将不单局限于发展光引发剂、单体、低聚物和树脂领域,还会主动了解客户需求发展定制化渠道,为客户提供应用系统的定制方案和配方产品,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加强客户黏性,努力将子品牌“寿尔福化学”打造成为全球领先的含硫含巯基为主系列精细化工产品的龙头企业和国际品牌。

(3)聚焦重点技术领域研究及工业化
公司研发工作将主要聚焦于下列方向:(1)聚焦我国“有机膦制造业高污染/高耗能和磷资源的循环利用及高附加值转化”的难题,开发系列含磷中间体、含磷高端阻燃剂和含磷光固化新材料并完成工业化落地;(2)开展大分子光引发剂产品的国内外客户推广;(3)和高校、研究院开展“高性能飞秒激光直写双光子光刻胶的开发及应用”的研发攻关任务;(4)推动含硫、磷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应用于农药及医药中间体的产业化研究。

(4)着力加强研发人才团队的搭建和培养
2023年,公司将着力加强研发人才团队的搭建和培养,具体包括:(1)搭建完善的人才梯队,推动建立事业部制,科学组合各层级人才,并保证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晋升渠道和发展机会;(2)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鼓励研发人员在强化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寻求在管理能力和领导力等方面取得突破,从实验室走向车间,走向各级管理岗位,将研发部门打造成公司的人才摇篮;(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专利、工艺、项目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奖励支持,以激发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4)加强内部沟通和合作,强化技术委员会的决策及协调职能,促进研发系统内部以及与生产、销售等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支持。

(5)积极落实外部项目与技术引进
引进外部优质产品使得内蒙的生产优势得到充分体现,合理预留的车间和公共配套设施为产品提供了快速落地必要条件,公司设立了灵活的合作载体和共赢的模式来保持项目及团队利益和积极性,促使内蒙古生产基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注重对外部资源的评估和筛选,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优质资源。内蒙古生产基地致力于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专业生产团队,和引入的团队/项目实现优势互补,为外部伙伴充分赋能,实现双赢发展。

(6)深植企业文化践行成己惠人
自公司长久发展以来,越是艰难挑战,公司的“仁德”文化越是能够充分彰显其作用力。公司将继续完善薪酬福利设计,强化激励机制,严格执行绩效考核额度和奖励幅度的同时,改善员工生活福利,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活动;努力引导员工把个人的成长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协同发展,并以内部激励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有效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技术培训、管理技能等培训项目,以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水平。



  中财网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