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铂科新材(300811):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铂科新材:2022年年度报告 深圳市铂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杜江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游欣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黄彩冰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本年度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请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109,886,02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0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34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5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52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6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71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72 第十节 财务报告.............................................................................................................................................................. 75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2年年度报告文本原件。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软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金属软磁粉、金属软磁粉芯是已经被广泛应用的电子功 能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软磁材料主要包括金属软磁粉芯、软磁铁氧体、非晶、纳米晶以及硅钢片等。公司主营的金属软磁粉芯是具有分布 式气隙的软磁材料,随着各类电子产向微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凭借其温度特性良好、损耗小、饱和磁通密度高等优 良特性,可以更好的满足电能变换设备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频化的要求,近年来市场前景尤为突出。产品可广泛应 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储能、变频空调、消费电子、电能质量整治等领域。 1、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的磁性材料产业,各类磁性材 料的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已经确立了世界磁性材料生产大国和磁性材料产业中心的地位。 在“双碳”、“新基建”和“人工智能”积极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光伏、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数据中心、 服务器、5G基站建设等领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清洁、环保、低碳、高效的新形态的能源应用带来了电能变换上的 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以及高频化能力的应用新需求,这些应用需求使得市场对金属软磁材料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BCC Research研究报告,全球软磁材料市场将从2019年的51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9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1%。从金属磁粉芯角度观察,2020-2025年全球金属软磁粉芯总需求量有望从8.9万吨增长至20.1万吨,全球 市场规模则将从30.7亿元增至75.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5.5%,依然有较大增长空间。 2、公司所处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电感磁性材料行业下游领域广泛,因此行业整体属于顺经济周期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公司下半年收入 通常要高于上半年的收入,主要原因包括:下游部分客户为满足来年连续生产等需求,通常会在四季度提前备货,比如依 据CPIA发布的月度装机数据显示,光伏下半年装机量远大于上半年数据。另外,我国磁性材料行业呈现出一定的区域性 特征,主要聚集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区域。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金属软磁粉芯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商,通过多年持续的材料技术积累和应用解决方案创新,不断 创造和引领新型应用市场,持续扩大产品市场空间,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取得了包括 ABB、比亚迪、格力、 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美的、麦格米特、TDK、台达、威迈斯、阳光电源、伊顿、中兴通讯(按字母排序,排名不分 先后)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公司通过与用户的技术合作来指导公司的研发与生产, 共同推进电源、电感元件以及电感磁性材料的技术方案和产品创新,因此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具备了较强的引领者能力, 在市场开拓、产品性能、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处于主动地位。 2022年4月,公司专利“一种大功率圆环形电抗器及其制造方法”荣获中国专利局颁发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22年 11月,公司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第七批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2022年 12月,公司NPA、NPX系 列磁粉芯分别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认定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上述诸多荣誉都是对公司自主创新能力、突 出市场地位的高度认可。 4、报告期内新公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电感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节能环保及系能源领域,包括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储能、变频 空调、消费电子、电能质量整治等,为国家节能环保产业政策的重点鼓励发展对象,具体如下: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报告期内的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金属软磁粉和金属软磁粉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电能变换各环节的电力电子设备或系 统实现高效稳定、节能环保运行提供高性能软磁材料以及电感元件整体解决方案。凭借着行业领先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 发能力,不断推出匹配市场需求的新材料产品,引领全球金属软磁粉芯行业的发展。 公司产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广泛应用于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数据中心(UPS、服务器、服务 器电源、通讯电源)、储能、消费电子、、变频空调、电能质量整治(有源电力滤波器 APF)、轨道交通等领域,属于 “碳中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2、报告期内的经营模式 公司在对电力电子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基础上,经过与客户及用户长期的磨合和合作,构建并形成了服务电能变换 的金属软磁协同平台的业务模式,具体经营模式如下: (1)生产模式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生产模式,同时在产能富余时,公司为应对计划外的订单需求 会进行一定的储备生产。具体来说,公司根据客户对产品性能、规格、型号、数量以及交货期限等方面的要求进行生产; 另外,在产能富余时,对于标准型号或市场需求较大的产品,基于公司管理层对市场需求的预测,进行适量的储备生产。 (2)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纯铁、纯硅、铝及铜线等。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原材料 及原材料安全库存数量,制定采购计划统一进行采购,并通过推进标准化、供应商评价体系化、信息化、数字化等方式, 严格把控采购关卡,以保证原材料或者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及成本的竞争力。 原材料送达公司后,公司质检部门对购进材料进行检测,为提高产品性能,公司加强对供应商检验标准的控制,以 更好的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和稳定性。经过公司质检,达标原材料入库,未达标原材料退货。 在供应商管理方面,公司制定了《供应商管理程序》、《来料检验规范》、《采购作业管理程序》等制度对供应商 以及原材料采购实施规范管理,保证原材料必须从优质、合格的供应商处采购以及原材料质量达到公司要求的标准。 (3)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方向主要包括三部分:粉体研发、磁芯研发、电感元件设计以及其他产品的预研。公司产品研发以市场为 导向,主要分为 6个阶段:市场调研、项目立项、项目计划、产品开发、产品中试、产品量产。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共有 4次重大的决策评审,包括可行性评审、计划决策评审、转中试评审、转量产评审。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以直接销售为主。营销平台下设国内销售部、国外销售部两个销售经营单元,通过 FAE进行积极的售前服 务,参与下游客户的产品设计,提供完整的应用解决方案,推动“从满足要求到需求深挖,从产品销售到价值提供”的 转变,为海内外客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或标准化产品。各销售单元根据行业、区域的不同进行精细化深耕,以行业属性 为指引,以客用户需求为导向,并通过先进的生产制造工艺及严格的品质把控,完成销售的落地。 同时,营销平台下设销售管理部,主要负责销售管理及市场推广工作。通过行业洞察及销售数据、渠道、客用户档 案的建立,推动营销平台“从机会交易到客户经营,从单兵作战到系统协同”的升级;通过拉通“品牌-市场推广-订单 转换-售后服务-客用户反馈”的全流程服务体系,提升“金属软磁材料及应用专家”品牌形象。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始终秉承“让电更纯·静”的创业初心,坚持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以成为金属软磁材料及应用 专家为发展目标。在上述使命及愿景的指引下,公司以每五年为一个周期,滚动制定公司的“五年发展规划”。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6亿元,同比增长 46.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93亿元,同比增长 60.52%,以强 劲的业绩表现提前一年完成了公司“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三五规划”)全部目标,并自 2023年开始进入 “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四五规划”)。 在前三个五年规划的坚持和努力下,公司逐步构建起了金属磁粉芯、金属粉末及磁元件三条增长曲线,为公司持续 稳定的业绩增长提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上述三条增长曲线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具体为如下几个方面: (1)金属磁粉芯业务 — 强基固本,强化行业领先地位 报告期内,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储能等应用领域持续保持高速成长,为满足上述领域的要求,公司在金 属磁粉芯的研发上持续加大投入,除了对已有系列产品的升级,还成功推出了面对碳化硅时代,具有更低损耗更高效率 的NPV系列磁粉芯,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金属磁粉芯行业的技术和市场领先地位。 ①光伏发电领域 公司金属磁粉芯产品在光伏发电领域主要应用在光伏逆变器的升压电感和逆变电感中。 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迎难而上,凭借顽强的韧性,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成为全球 能源转型和保供的重要力量。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全球光伏市场新增装机量将达到240GW,再创历史新 高;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87.41GW,同比增长59.27%。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年均新增装机将达到232-286GW,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光伏逆变器作为能量传递的纽带直接与电网连接,整体需求伴随光伏新增装机量的上升而进一步攀 升。 报告期内,凭借公司多年在光伏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深耕,并伴随2022年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公司在光伏领域 的销售收入持续保持大幅度的增长,同比去年增长73%,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全球光伏逆变器软磁材料市场中的领先地 位。 ②新能源汽车(纯电、混动及氢燃料)及充电桩领域 公司的金属磁粉芯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应用在车载OBC、DC/DC及HDC等电源模块中,以及作为新能源汽车配 套设备的充电桩中。 2022年,得益于供给改善、油价高企、政府补贴以及车企保价促销等因素,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爆发式增长, 连续第8年位居全球第一。根据中汽协产业年度运行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4%和2.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新能源汽 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充电桩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配套充电桩的铺设需求激增。据中国充电联盟披露 数据,截止2022年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521.0万台,同比增加99.1%。2022年全年充电桩新增量259.3万, 其中公共充电桩增量同比上涨91.6%;随车配建充电桩增量持续上升,同比上升225.5%。长期来看,在国家的“双碳” 目标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叠加、商业模式的创新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全新的发展阶段,进 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中汽协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900万辆,同比增长35%。 报告期内,公司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领域作为战略市场进行管控,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度增长,销售收入同比去年 增长约99%,取得了比亚迪DM-i等众多品牌及车型的认可和应用。 ③储能领域 公司的金属磁粉芯产品在储能领域主要应用在储能模块(充放电及逆变模块)电源中。 储能技术是新能源发展最关键的技术之一,储能具有消除电力峰谷差,实现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平滑输出、调峰调 频和备用容量等作用,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是满足 新能源发电平稳接入电网的必要条件之一。2022年,中国储能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支持储能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储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各类商业模式持续改善,储能标准加快创 制,为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数 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2年底,中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达59.4GW,同比增长37%。 由于储能逆变器主要产品与光伏逆变器同源,大部分光伏逆变器厂家已布局光储一体化路线,参与储能逆变器市场 的竞争。因此,报告期内,公司依托光伏领域已积累的大量优质客户在储能逆变器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2) 芯片电感 — 技术迭代,加速量产 随着近年来AI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算力将成为AI的核心基础底座,对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算力需求更加突出,全球正掀起一场算力的“军备竞赛”,而数据中心、AI芯片、服务器等环节作为算力基础设施将被高度 重视,相应的也对基础设施中的芯片电感等电子元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芯片电感起到为芯片前端供电的作用,可广泛应用于服务器、通讯电源、GPU、FPGA、电源模组、笔记本电脑、矿机 等领域。前期主流的芯片电感主要采用铁氧体材质,但铁氧体饱和特性较差,随着目前电源模块的小型化和应用电流的 增加,铁氧体电感体积和饱和特性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而金属软磁材料电感具有更高效率、小体积、能够响 应大电流变化的优势。因此,公司基于多年来在金属软磁粉末制备和成型工艺上的深厚积累,区别于传统一体成型工艺, 采用独创的高压成型结合铜铁共烧工艺,研发出具有行业领先性能的芯片电感,更加符合未来大算力的应用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已经推出了多个芯片电感系列产品,包括集成度极高的单线、多层线芯片电感,并取得了多家国际 知名芯片厂商的验证和认可。同时,随着产品的升级迭代和市场认可度提升,公司也在持续夯实生产工艺,全力加速自 动化生产线的建设,为可能迎来的市场井喷式增长做好生产准备。 (3)金属软磁粉末 — 性能突破,业绩稳增 公司生产的金属软磁粉末,可用于制造各类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服务器中的贴片电感。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向高频化、小型化、触屏化发展,对电感元器件体积要求越来越小,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一 体电感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伴随这两年芯片的短缺,市场更多的是希望采用更高性能的电感元件来提升电源效率, 这就对金属软磁粉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一体电感行业可靠性的痛点,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高饱和球形铁硅 铬软磁粉末,其具有高饱和、低损耗及高耐压等优异性能,是车载电感器件的极佳选择,目前已得到台系电感厂商的认 可。同时,公司还投入了大量研发资源,成功开发了高效率的非晶和纳米晶软磁粉末,目前已经由实验转向了批量生产, 且已通过多家客户的验证与评估,其超低损耗和高饱和特性接近日本同类产品,未来有望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基于公司近两年在粉末领域的重点布局,销售收入逐年攀升,报告期内,金属软磁粉末销售同比去年增长约 50%, 在公司的业务中,潜力巨大,重要性日益凸显。 (4)研发管理 — 完善软硬件,提升研发效率 研发项目方面,建立项目经理责任制。以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方式,加强跨部门的领导与协作,使不同部门之间的效 能得到充分发挥。在不同的研发节点,由不同的专业团队介入,降低研发过程的不确定因素,提升研发项目的成功几率, 项目达成率同比增长 20%。把项目当投资处理,将少量的优势资源集中投资在重点产品上,使项目得到合理的开展,减 少了资源的浪费。 研发设施方面,增补实验设备、优化规划布局,并颁布了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加强了专业培训与制度学习,落实预 防为主的安全实施策略;完善了操作规范等程序文件,强调先培训后上岗的机制;提升实验室5S的重要级别,确保好环 境出好产品。另外,严格管控设备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的精度和准确度符合行业要求。通过一系列的整顿,研发管理 的有序性和规范性得到大大的提升。 研发人才管理方面,不断完善研发人才引进到人才培养机制,有效保障公司的研发能力。目前建立了校招、猎才、 社招等多渠道的人才引进模式,加速引进资深技术人才、国内外专家、顾问团队。在人才培育方面,一方面由专家顾问 组建技术专长项目团队,快速传递先进的理论知识及技术经验,组织外部交流学习等;另一方面在内部积极开展实际案 例分享、成立学习小组及内部读书会等机制,驱动员工主动学习,加速人才成长。经过多年的人才积累,公司已拥有了 金属软磁粉末、磁粉芯、磁元件等方面的众多优秀人才,为产品的持续创新和迭代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5)产能建设 — 惠东基地技改升级,河源基地加速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订单饱满,并基于未来战略布局及市场需求可持续增长的预判,公司持续加大投资力度,一方面在 现有的惠东生产基地引入更多先进生产设备并进行技术改造,稳步扩充产能,提高产品品质及供应能力。另一方面,统 筹资源,全力加速河源生产基地的建设,为投入生产做准备。 (6)组织变革 — 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能力 面对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公司该如何继续保持勇于创新的传统以及保持组织的活力,公司从上至下对此始终保持有 强烈的危机感。经过多年的经营总结,管理层将公司的组织形象概括为:研发、营销和制造三个“发动机”,再加一个管 理平台支撑三个“发动机”运转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模型。为了加速该模型的构建,公司将2022年作为组织变革的元年, 明确了“统一管理,分散经营,抓大不放小”的管理战略,全面开启了驱动组织管理升级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在 公司层面,已经完成了平台与基地矩阵网络架构的构建。在部门层面,按照结构功能一体化模型重新梳理了主要业务部 门的组织架构,以及建立了经营类的管理报表及经营分析机制,为报告期的经营目标顺利达成提供了重要管理支撑。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发展驱动力,坚持自主研发为主,高校协同开发为辅,深入原子 层面研究材料特性,不断打磨升级核心技术,通过持续性的技术开发投入,目前已积累了低氧精炼、气雾化喷嘴、超细 粉制备、粉体绝缘、高密度成型等关键核心技术,为提高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系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核心技术还 取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大力引进全球行业优秀 研发人才,保持自身技术的前沿性和领先性。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国内外授权专利154件,电感软件 设计著作权1件。 2、产品开发优势 公司始终以终端应用需求为产品开发导向,以精密制造工艺为支撑,从“铁硅 1代”金属磁粉芯开始,不断迭代升 级至“铁硅4代”,建立了一套覆盖5kHz~2MHz频率段应用的金属磁粉芯体系,可满足众多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牢牢抓 住终端用户。2022年,公司重点推出了全新铁硅系列磁粉芯(NPV系列)、非晶及纳米晶粉末。作为面向碳化硅时代的新 型磁性材料,NPV系列保留了出色的直流偏置能力,并且磁芯损耗实现了大幅优化,为电源模块节省铜线、提升效率做 出巨大贡献,客户满意度得到极大提升。 3、协同优势 通过对金属软磁粉末核心制备技术及应用、金属软磁粉芯压制技术工艺及应用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掌握,公司整 合了磁性材料产业链从磁粉到电感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环节,公司具备了同客户及用户协同发展的能力,其形成经 历了多年技术、应用、市场等方面的积累。 公司通过与客户及终端用户的协同发展,来指导研发和生产,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一方面,公司通过材料技术 创新、电感元件设计创新,真正做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另一方面,借助对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及应用的掌控,公司对整 个磁材产业具有更深刻的领悟和敏感度,可以为用户提供新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公司通过在磁芯及电感元件领域与客 户的协同合作也可以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或者创造用户的更高需求。 通过协同发展的模式,公司可以从磁性材料原材料到电感元件的各环节进行生产成本和品质的控制,更好满足客户 或用户在时间、成本、效率、性能方面对产品的要求,使公司金属软磁材料及电感元件在性能占优的前提下更具性价比 优势,从而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应用领域拓展能力。 4、行业先发优势 伴随新能源及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其电气系统必须具备高电能质量和高运行效率,因此需要通过高性能 的半导体微处理器和软件技术以及大功率环境下的电能存储和变换来实现。为了满足这一新的能量应用需求趋势,公司 致力于率先寻求与应用行业的先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电源、电感元件以及电感磁性材料的技术方案等方面进行设计 和产品创新。 依托敏锐的行业洞察能力及行业需求获取能力,公司积极开拓金属磁粉芯的适配行业,从成立至今引领了金属软磁 粉芯在变频空调、光伏逆变器、UPS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行业开拓的经验及不同行业的产品适配能力,是公司可 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5、用户优势 公司在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辐射下游产业链的营销路线。公司依托优异的产品性能及长期可靠的 的供货能力,积累了大批下游优质用户,对于公司在行业中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优质的用 户资源及多年的用户需求的数据积累,奠定了公司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品牌建设等方面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目前, 公司已与 ABB、比亚迪、格力、固德威、华为、锦浪科技、美的、麦格米特、TDK、台达、威迈斯、阳光电源、伊顿、中 兴通讯(按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厂商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和市场合作。基于对产品性能及供货 能力的考量,而且对供应商转换成本较高,需要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公司得以保障优质用户资源的积累。同时公 司通过与用户的技术合作,来增强用户粘性,促进公司业绩稳定的向上发展。 6、产品质量控制优势 随着公司对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应对的客户要求越来越广泛,客户对产品的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为此,公司 一直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管理,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按照体系管理的要求策划、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和 质量目标;配备了先进的检测分析设备,对来料和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验和监控。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公司凭着自身 的技术积累通过大量的试样试验,不断对生产设备进行改造和优化,为产品的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 7、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且非常稳定的管理、营销及研发人员队伍,创始团队对公司长期发展充满信心,管理团队具 备丰富的生产管理、品质管理、销售管理、产品开发等经验,对于行业政策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对 公司有清晰的战略定位。主要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均具有多年材料行业的工作经验,对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敏 感。公司梯队结构合理,具备较强的行业趋势研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坚韧的战斗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 力保障。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参见“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适用 □不适用 销售量增长原因说明: 主要系销售规模增长,光伏领域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营业收入增长所致。 生产量增长原因说明: 主要系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生产量随之扩大。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单位:元
1、直接材料:在直接材料投入规模方面,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直接材料的采购量和消耗量均总体呈上升趋势 2、制造费用:随着公司业务量的增长,相应的电力、氮气、折旧和人工等成本增加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3、费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