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简科技(300777):2022年年度报告
|
时间:2023年04月26日 14:27:35 中财网 |
|
原标题:中简科技:2022年年度报告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杨永岗、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顾年华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田永梅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结合监管政策、行业发展及产品应用领域等因素,公司在生产经营中或可能面临相关风险,具体风险及应对措施请见第三节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的有关内容。敬请广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439,574,787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26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3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7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0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6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6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0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董事长、财务总监、会计主管签名盖章的财务报表;
2.会计事务所出具的2022年审计报告;
3.报告期内公司在巨潮网上披露的相关公告。
释义
释义项 | 指 | 释义内容 | 公司、本公司、中简科技、发行人 | 指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元、万元 | 指 | 除特别指明,均为人民币元、人民币
万元 | 上年同期 | 指 |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
日 | 报告期 | 指 |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
日 | 董事会 | 指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 监事会 | 指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 股东大会 | 指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 募投项目 | 指 | 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
目 | 丙烯腈 | 指 | Acrylonitrile,无色透明液体,有核
桃仁味,略带刺激性,易燃、易爆、
可挥发形成有毒气体。合成材料(纤
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原料,主要
用于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伦)、ABS
塑料、AS塑料、丙烯酰胺等 | 碳纤维 | 指 | 碳纤维(CarbonFiber,简称CF)是
由有机纤维(粘胶基、沥青基、聚丙
烯腈基纤维等)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
化形成碳主链机构的无机纤维,是一
种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纤维 | 石墨纤维 | 指 | 石墨纤维(graphitefiber)是将相应
的有机前驱体纤维制成碳纤维后,在
2000-3000℃石墨化而得。分子结构已
石墨化、含碳量高于99%的具有层状
六方晶格石墨结构的纤维 | 拉伸模量 | 指 | 拉伸模量(TensileModulus)是指材
料在拉伸时的弹性。其值为将材料沿
中心轴方向拉伸单位长度所需的力与
其横截面积的比 | 中简科技碳纤维产品牌号 | 指 | "ZT7"表示为高于T700级,"ZT8"表示
为高于T800级,"ZT9"表示为
T1000/T1100级;M表示为"石墨纤维
","40,55,60"表示为拉伸模量高
低;"3K、6K、12K"指产品的规格 | 千吨线 | 指 | 1000吨/年国产T700级碳纤维扩建项
目,为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募投
项目 | 三期项目 | 指 | 高性能碳纤维及织物产品项目,为公
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之募投项目 | 中简新材料 | 指 | 中简新材料发展(常州)有限公司,
为公司通过收购取得的持股51%的子
公司 | 中简研究院 | 指 | 中简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江苏)研究
院有限公司,为公司在报告期内设立
的全资子公司 |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 | 中简科技 | 股票代码 | 300777 | 公司的中文名称 | 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 公司的中文简称 | 中简科技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 - | | |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 | - | | |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 杨永岗 | | | 注册地址 | 常州市新北区玉龙北路569号 | | |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 213127 | | |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 公司原注册登记地址“常州市新北区兴丰路 6 号”为南门出入,现已关闭不再使用。为
便于人员进出管理以及与土地产权证登记地址统一,注册登记地址拟变更为“常州市新
北区玉龙北路 569 号”,即公司西门;公司实际经营场所无变化。 | | | 办公地址 | 常州市新北区玉龙北路569号 | | |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 213127 | | |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 | - | | | 电子信箱 | [email protected] | | |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 | 深圳证券交易所(www.szse.cn) |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 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 公司证券部办公室 |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2层 | 签字会计师姓名 | 王忻、王鹏 |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 | 保荐机构办公地址 | 保荐代表人姓名 | 持续督导期间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静安区新闸路1508
号 | 吴燕杰、侯传科 | 2019年5月16日-2024年
12月31日 |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 2022年 | 2021年 | 本年比上年增减 | 2020年 | 营业收入(元) | 797,159,926.92 | 411,791,068.91 | 93.58% | 389,515,378.8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 | 595,505,265.66 | 201,265,642.58 | 195.88% | 232,343,656.6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 | 472,248,352.96 | 189,540,259.76 | 149.15% | 216,869,535.0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 | 113,859,526.84 | 262,683,062.01 | -56.66% | 297,794,789.63 |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 | 1.39 | 0.50 | 178.00% | 0.58 |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 | 1.37 | 0.50 | 174.00% | 0.58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 | 19.15% | 15.66% | 3.49% | 21.51% | | 2022年末 | 2021年末 |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 2020年末 | 资产总额(元) | 4,524,561,367.53 | 1,510,710,297.69 | 199.50% | 1,357,475,025.28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 | 3,889,694,924.25 | 1,344,174,695.75 | 189.37% | 1,184,667,829.24 |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
权益金额
?是 □否
支付的优先股股利 | 0.00 | 支付的永续债利息(元) | 0.00 | 用最新股本计算的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元/股) | 1.3547 |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 第一季度 | 第二季度 | 第三季度 | 第四季度 | 营业收入 | 172,781,614.96 | 142,246,643.56 | 204,206,479.86 | 277,925,188.5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 | 90,660,778.11 | 93,968,468.46 | 135,624,302.26 | 275,251,716.8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 86,939,946.31 | 84,522,684.45 | 123,691,397.67 | 177,094,324.5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 | -58,169,647.19 | 102,817,635.24 | -42,597,728.25 | 111,809,267.04 |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 | 2022年金额 | 2021年金额 | 2020年金额 | 说明 |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 | | 93,076.60 | |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
准文件的税收返还、
减免 | 87,954,377.01 | | | 四季度新增固定资产
加计扣除影响(偶发
性的税收返还、减
免)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 | 12,531,069.54 | 10,032,616.68 | 13,692,521.66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 |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 29,291,937.96 | 2,500,867.36 | 1,595,857.56 | 现金管理收益 |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
的投资收益 | | | |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 -239,848.48 | 199,796.61 | -69,122.05 | 营业收入及支出(非
公益性捐赠支出)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
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 1,061,287.37 | 2,892,515.11 | | 减:所得税影响额 | 6,280,623.33 | 2,069,185.20 | 2,730,727.33 | | 合计 | 123,256,912.70 | 11,725,382.82 | 15,474,121.55 | --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碳纤维作为国家持续鼓励发展的新材料行业,报告期内,碳纤维国产化进程提速,处于加速进口替代的发展期并取
得积极进展,行业呈现更加繁荣的发展景象,与国民经济各领域的广泛需求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行业持续向上
向好,但国内该行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依旧处于“高端严重不足、中端价格偏高、低端产能过剩”的阶段,未来 2-3年,
随着科技创新和行业发展,会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定力,把握关键核心技术,聚焦解决重点应用领域的“卡脖子”难
题,持之以恒围绕国家战略应用开展新产品验证及更高性能产品的研发工作,为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下游产
业链发展势头良好,不同领域的应用也先后开始发力,公司定位在高端航空航天级产品应用,产能规模不断扩大,新一
代产品逐步转入工程应用阶段,需求将稳步增加,产品在航空、航天等多个场景的应用空间较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等领域用碳纤维的研制与批产,作为该领域的专业供应商,已成为国内高端碳纤维的主要
研发及生产基地,公司始终自觉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制及试制工作,长期围绕国家重大领域
的应用需要进行研制与生产,解决了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需关键材料的“卡脖子”问题,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报告
期内,公司根据下游市场需求加速了三期项目建设,随着今年三条产线的陆续投产,公司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将切实转
化为产业化能力。
1、主要从事业务
公司坚持“技术向纵深发展,应用向纵横发展”的理念,通过加大工程化及新产品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碳纤维及织
物产品的品质和产业化水平。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共同打造自主可控的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平台,通过航空航天
领域及中高端民用市场的推广应用,促进高性能碳纤维产品在国民经济领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公司所产的高性能碳纤
维系列产品,在基础研发、技术要求、工艺规范等方面与一般民用产品有所不同,是航空航天高端碳纤维应用高技术壁
垒和高起点竞争的体现。公司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自主设计的国产化设备、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能够稳定批量生产
航空航天所需的高性能碳纤维及其织物。随着公司产能进一步提升,可有效将公司技术研发优势转化为产能优势,将进
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巩固公司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及民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
2、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为丙烯腈。公司为此建立了合格供方评价及再评价管理制度,形成《合格供方名录》;采
购部定期会同有关部门对合格供方进行评审或再评审,《合格供方名录》实施动态管理,每年度更新一次。丙烯腈及长
期使用的原辅料采购必须在《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其他一般原辅料,采购部可采取询价比较的方式选择供应商。目
前,公司已与主要原辅料供货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因公司产品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碳纤维产品性能参数经过长时间实验论证,在客户产品定型之时既已确定,性
能参数不会发生改变,公司碳纤维产品均按照客户订单的要求设计和生产,即订单驱动式生产模式。公司掌握了同一生
产线装备下,生产不同碳纤维产品的技术,具备根据客户要求量身定制的特定碳纤维产品的能力。公司能依靠智能化柔
性生产线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3)销售模式
公司客户主要是国内大型航空航天企业集团,客户明确且集中度高,因此,公司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销售产品全
部为高性能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且绝大部分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客户对公司产品各项性能参数指标通过定型、认证、
评审通过后,进入最终用户认定的合格供方目录,由客户根据最终用户的需求,向公司下订单并签订合同。公司根据与
客户签订的年度合同或年度供货协议,安排年度生产计划;生产部计划部根据客户每月下发的《产品交付计划表》,进
行组织生产,待公司自检合格后,由市场部分批次向客户发货;产品交付后,经客户检验并确认合格后,确认销售收入。
4)质量监控模式
公司依托GJB9001B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整的技术规范、测试标准、接受准则等过程和质量控制体系。在高性能碳
纤维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形成七大生产过程和五大检验控制过程,并形成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制备的五大过程控制要点,
分别包括原料采购及纯化过程、聚丙烯腈纺丝原液制备过程、聚丙烯腈原丝制备过程、预氧化碳化过程、表面处理及上
浆过程及碳纤维成品测试,对高性能碳纤维制备过程实施全流程质量监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完成保供和建线任务同时,积极承担并完成多项国家研发任务。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和突破,在
人才、技术、装备保障等方面,公司具备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和高质量发展能力,主要如下: 1.持续的研发创新及产业化人才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科研队伍稳定,发挥研究院优势,与院
校联合培养研发人才及工程技术人才。公司实际控制人杨永岗、温月芳均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领军人物,企业属于双科学
家领衔的科技创新型公司,拥有稳定的自主培养的高性能碳纤维研发及产业化团队,团队核心成员曾长期在中科院山西
煤化所从事碳纤维研究工作,并承担了多项国家课题;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培养机械、设备、上浆剂、复合材料等专业
技术型与管理型人才,形成涵盖碳纤维全产业链的人才梯队。团队先后承担和圆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课题任务,先后
获得国家“航空高性能碳纤维创新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等多个荣誉称号。团队熟悉碳纤维研发生产全流程及关
键设备的设计、调试,能精准对接客户需求,且长期在科研生产一线工作,能有效缩短研发及调试生产时间,为未来研
发更高级别碳纤维和加速产业化打下深厚的技术基础,对带动销售、占领市场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2.不断提升的技术及装备自主可控及平台化发展优势。公司在碳纤维基础研究方面有较为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积累,
同时结合工程化实践经验,能将碳纤维制备转化和设备、工艺的对应关系进行有机结合,是国内率先完成高强和高模碳
纤维理论研究和工程化实践的单位,在碳纤维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工程化等方面具有深厚的积累。公司关键核心
生产设备采用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监造的方式,其稳定性和先进性较为突出。核心硬件设备完全由公司自主设计
和国内制造;生产自动控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公司联合国内企业自主研发设计,关键设备、产品生产技术及工控平
台等实现自主可控,并先后经过三期大型工程的检验、迭代,形成了自主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极大优势。公司积极发
挥自主可控优势和产业链“源头型”牵引作用,与创新链、产业链相关领军单位打造了产业化发展平台,发挥好江苏省
高强中模碳纤维制备技术工程中心、江苏省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
创新中心等若干平台的功能后,报告期内积极参与先进材料国家实验室建设并取得进展。以公司为核心组建了“自主可
控、特色鲜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科创港,通过平台作用的发挥和重点应用领域牵引,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倾力支持下,
不断集聚各类优势创新资源,形成了强强联合、协同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有望为公司后续全面、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
的支撑。
3.持续巩固的市场先发优势。公司 ZT7系列碳纤维产品已经率先稳定批量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多年,以 ZT9H为代表的新一代碳纤维也伴随不同应用领域进行了多个场景的验证,进展顺利,新产品多方位多梯次布局。未来,随着国
家航空航天事业的高速发展,高端碳纤维市场广阔,公司ZT7、ZT8以及ZT9等多系列碳纤维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望进一
步扩大。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过去的2022年极不平凡,面对产品保供和新线建设的巨大挑战,公司全体员工牢记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
紧紧围绕生产保供和三期项目建设两大核心任务,发挥自身优势,迎难而上,积极推进各项工作:一是经营业绩稳健,
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公司围绕关键领域需求,充分把握市场机会,保障交付任务的同时紧抓新品验证工作,行业地位进
理制度,更加契合公司的发展实际与监管要求,夯实科学决策基础。二是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服务实体发展。通过向特
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公司融资20亿元,支撑了三期项目建设需要,并团结了一批投资者;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和业绩考核,
实现岗位与效益的联动,激活了各层级能动性,为高质量发展建立人力资源保障。三是加强内部协同,产能稳步提高。
在保证交付质量前提下,通过百吨线与千吨线一体化管理,相互借鉴,共同促进,提高生产组织效率,产销量同比分别
增长 113.68%、98.66%,为后续三期项目的投运积累了生产计划与组织管理经验。四是围绕关键需求,加速三期建设。
根据客户切实需求,公司发挥自主可控核心优势,全力统筹协作单位进度安排,通过加大人员投入、高度穿插施工,各
系统平行推进等“大会战”模式,已完成三期项目首条生产线的试车工作,随着产线陆续投产,高端碳纤维及织物供需
矛盾将全面缓解。五是成立子公司,加快产业链发展。针对下游客户应用需要,成立了子公司中简新材料,作为公司碳
纤维及相关产品在航天、民航等领域开展应用的重要平台,有效补充公司以碳纤维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链。
今年,是公司成立十五周年,这十五年,是全体中简人赓续前行、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十五年,是公司战略和业
务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十五年,是朝着国际一流的碳纤维及相关制品的制造与服务商奋勇前行的十五年。面对取得
的阶段性成就,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和所对标的国际一流企业还有不少差距。站在承上启下的“十四五”关键之年,公
司将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发挥好研究院平台优势,着力培养下一代研发人才,持续保持并扩大技术创新的领先优势;加
大市场开拓力度和产销协同能力建设,快速推动三期项目新品生产以及保供工作,做好对不同领域客户的快速响应,抓
住市场机遇;持续开展生产组织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工作,确保交付进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 2022年 | | 2021年 | | 同比增减 |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收入比重 | | 营业收入合计 | 797,159,926.92 | 100% | 411,791,068.91 | 100% | 93.58% | 分行业 | | | | | | 其中:新材料制
造业 | 785,787,768.97 | 98.57% | 411,653,720.92 | 99.97% | 90.89% | 其他业务收入 | 11,372,157.95 | 1.43% | 137,347.99 | 0.03% | 8,179.81% | 分产品 | | | | | | 其中:碳纤维 | 621,929,680.80 | 78.02% | 319,628,328.58 | 77.62% | 94.58% | 碳纤维织物 | 163,858,088.17 | 20.56% | 92,025,392.34 | 22.35% | 78.06% | 其他业务收入 | 11,372,157.95 | 1.43% | 137,347.99 | 0.03% | 8,179.81% | 分地区 | | | | | | 其中:北京 | 781,891,405.44 | 98.08% | 407,618,194.19 | 98.99% | 91.82% | 其他 | 15,268,521.48 | 1.92% | 4,172,874.72 | 1.01% | 265.90% | 分销售模式 | | | | | | 普通销售 | 797,159,926.92 | 100.00% | 411,791,068.91 | 100.00% | 93.58% |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毛利率 | 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 | 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 | 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 分行业 | | | | | | | 新材料制造业 | 785,787,768. | 187,341,936. | 76.16% | 90.89% | 98.51% | -1.19% | | 97 | 67 | | | | | 分产品 | | | | | | | 其中:碳纤维 | 621,929,680.
80 | 148,858,886.
86 | 76.06% | 94.58% | 98.80% | -0.66% | 碳纤维织物 | 163,858,088.
17 | 38,483,049.8
1 | 76.51% | 78.06% | 97.39% | -2.92% | 分地区 | | | | | | | 其中:北京 | 781,891,405.
44 | 186,379,817.
44 | 76.16% | 91.82% | 103.10% | -1.71% | 分销售模式 | | | | | | | 普通销售 | 785,787,768.
97 | 187,341,936.
67 | 76.16% | 90.89% | 98.51% | -1.19% |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 | 项目 | 单位 |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新材料制造业 | 销售量 | KG | 299,110.93 | 156,058.57 | 91.66% | | 生产量 | KG | 311,775.80 | 145,907.63 | 113.68% | | 库存量 | KG | 3,255.34 | 5,277.01 | -38.31% | | | | | | |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销售量:销售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客户的需求量增大。
2、生产量:生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本年度千吨线全年参与生产原因所致。
3、库存量:库存量的减少主要系客户订单量增加且需求紧迫,故仓库周转快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元
合
同
标
的 | 对
方
当
事
人 | 合同总金额 | 合计已履
行金额 | 本报告期
履行金额 | 待履行金额 | 本期确认
的销售收
入金额 | 累计确认
的销售收
入金额 | 应
收
账
款
回
款
情
况 | 是
否
正
常
履
行 | 影
响
重
大
合
同
履
行
的
各 | 是
否
存
在
合
同
无
法
履
行 | 合
同
未
正
常
履
行
的
说
明 | | | | | | | | | | | 项
条
件
是
否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 的
重
大
风
险 | | 碳
纤
维
及
织
物 | 客
户A | 63,645.06 | 63,648.88 | 28,075.76 | 0 | 24,845.81 | 56,326.45 | 回
款
正
常 | 是 | 否 | 否 | 不
适
用 | 碳
纤
维
及
织
物 | 客
户A | 216,936.65 | 44,750.94 | 44,750.94 | 172,185.71 | 39,602.6 | 39,602.6 | 回
款
正
常 | 是 | 否 | 否 | 不
适
用 |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产品分类
单位:元
产品分类 | 项目 | 2022年 | | 2021年 | | 同比增减 | |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
比重 | 金额 | 占营业成本比
重 | | 碳纤维 | 直接材料 | 14,377,904.27 | 9.66% | 6,803,966.84 | 9.09% | 0.57% | 碳纤维 | 直接人工 | 17,421,941.56 | 11.70% | 10,157,767.11 | 13.57% | -1.87% | 碳纤维 | 制造费用 | 115,968,954.49 | 77.91% | 57,218,749.06 | 76.42% | 1.49% | 碳纤维 | 运输费 | 1,090,086.55 | 0.73% | 697,104.65 | 0.92% | -0.19% | 合计 | | 148,858,886.86 | 100.00% | 74,877,587.66 | 100.00% | | 碳纤维织物 | 碳纤维成本 | 34,591,223.06 | 89.89% | 16,830,476.00 | 86.33% | 3.56% | 碳纤维织物 | 加工成本 | 3,610,017.21 | 9.38% | 2,514,898.71 | 12.90% | -3.52% | 碳纤维织物 | 运输费 | 281,809.54 | 0.73% | 150,954.53 | 0.77% | -0.04% | 合计 | | 38,483,049.81 | 100.00% | 19,496,329.24 | 100.00% | |
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碳纤维及碳纤维织物成本结构较去年同期保持基本稳定,未发生较大变化。其中制造费用占比
有所上升主要因为千吨线参与正常生产,固定制造费用有所上升,制造费用占比上升,人工成本占比相对略有下降,经
过技术改进,人员效率有所提升。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 | 785,282,084.31 |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98.51% |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0.00% |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 1 | 客户A | 653,092,347.98 | 81.93% | 2 | 客户Q | 128,377,833.67 | 16.10% | 3 | 客户K | 1,697,389.38 | 0.21% | 4 | 客户V | 1,187,079.65 | 0.15% | 5 | 客户ZA | 927,433.63 | 0.12% | 合计 | -- | 785,282,084.31 | 98.51% |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 | 399,904,627.09 |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38.04%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0.00% |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 1 | 供应商1 | 120,935,722.40 | 11.50% | 2 | 供应商2 | 97,089,409.12 | 9.24% | 3 | 供应商3 | 65,259,778.76 | 6.21% | 4 | 供应商4 | 60,400,000.00 | 5.75% | 5 | 供应商5 | 56,219,716.81 | 5.35% | 合计 | -- | 399,904,627.09 | 38.04% |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销售费用 | 5,370,949.57 | 3,274,893.57 | 64.00% | 主要系报告期内销售
增加致包装费用增加
及其他销售费用增加 | 管理费用 | 31,974,956.34 | 61,509,879.70 | -48.02% | 主要系上年度验证期
固定资产计入管理费
用的折旧及人工费用 | | | | | 本报告期投产后计入
生产成本所致 | 财务费用 | -11,619,475.32 | -963,786.38 | 1,105.61% | 主要系报告期内利息
收入大幅增长所致 | 研发费用 | 53,523,501.79 | 44,487,942.31 | 20.31% | 主要系研发项目投入
增加所致 |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 | 项目目的 | 项目进展 | 拟达到的目标 | 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 国产T1100级碳纤维
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 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 | 开发阶段 | 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 | 未来开拓新客户,增
加新产品销售 | 9H碳纤维制备 | 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 | 试生产阶段 | 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 | 航空新产品验证,增
加新产品销售 | 超薄型T800-12K碳纤
维织物的制备 | 研发超薄碳纤维织物 | 开发阶段 | 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 | 未来开拓新客户,增
加新产品销售 | 氧化碳化工艺稳定性
提升 | 提升工艺稳定性 | 已完成 | 提高现有产线工艺 | 更稳定的产品提供给
客户 | 高品质聚丙烯腈原丝
及碳纤维工艺提升研
究 | 新项目稳定性提升 | 开发阶段 | 提高产线工艺 | 未来开拓新客户,增
加新产品销售 | ZM40H碳纤维制备 | 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 | 试生产阶段 | 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 | 开拓航空航天细分领
域,增加销售 | 国产M60J级超高模量
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 | 研发高强高模碳纤维 | 开发阶段 | 达到批产可批量供货 | 开拓航空航天细分领
域,增加销售 |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 2022年 | 2021年 | 变动比例 | 研发人员数量(人) | 40 | 38 | 5.26% |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 | 10.99% | 14.45% | -3.46% | 研发人员学历 | | | | 本科 | 3 | 4 | -25.00% | 硕士 | 5 | 7 | -28.57% |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 | | | 30岁以下 | 5 | 2 | 150.00% | 30~40岁 | 18 | 26 | -30.77% |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研发投入金额(元) | 53,523,501.79 | 44,487,942.31 | 30,685,724.48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 | 6.71% | 10.80% | 7.88% |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
(元) | 0.00 | 0.00 | 0.00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
的比例 | 0.00% | 0.00% | 0.00% |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
润的比重 | 0.00% | 0.00% | 0.00% |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项目 | 2022年 | 2021年 | 同比增减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400,332,185.02 | 441,432,928.88 | -9.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286,472,658.18 | 178,749,866.87 | 60.2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 | 113,859,526.84 | 262,683,062.01 | -56.6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5,926,873,919.42 | 903,300,451.83 | 556.1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7,972,642,602.14 | 1,130,405,537.60 | 605.29%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 | -2,045,768,682.72 | -227,105,085.77 | 800.8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 1,991,583,982.62 | |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 36,874,270.76 | 43,661,049.32 | -15.5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 | 1,954,709,711.86 | -43,661,049.32 | 4,577.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22,800,555.98 | -8,083,073.08 | 382.08% |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1、本报告期产量增加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增加。
2、本报告期客户现金货款结算同比减少致现金流入下降。
3、本报告期因募集资金到账,闲置部分进行现金管理,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及流出都有大幅上升。
4、本报告期因募集资金到账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上升。
5、以上原因综合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大幅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度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本年净利润之间的差异主要系客户现金回款结算同比减少导致。
五、非主营业务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 金额 | 占利润总额比例 | 形成原因说明 | 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投资收益 | 8,747,541.46 | 1.49% | 银行理财收益 | 否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20,544,396.50 | 3.4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
价值变动 | 否 | 资产减值 | -10,260,923.22 | -1.74% | 应收账款计提坏账 | 是 | 营业外收入 | 637,814.70 | 0.11% | 政府补助 | 否 | 营业外支出 | 287,663.18 | 0.05% | 对外捐赠 | 否 | 其他收益 | 50,808,336.62 | 8.63% | 政府补助结转当期损
益及产品退免税计入
损益影响 | 否 |
六、资产及负债状况分析
1、资产构成重大变动情况
单位:元
| 2022年末 | | 2022年初 | | 比重增减 | 重大变动说明 | | 金额 | 占总资产比例 | 金额 | 占总资产比例 | | | 货币资金 | 249,767,450.
66 | 5.52% | 192,714,701.
63 | 12.76% | -7.24% | 部分货币资金
在做现金管理 | 应收账款 | 757,747,620.
57 | 16.75% | 228,327,179.
21 | 15.11% | 1.64% | 主要系销售增
加 | 存货 | 16,324,759.9
6 | 0.36% | 27,267,578.0
2 | 1.80% | -1.44% | 主要系周转加
快 | 固定资产 | 1,235,959,80
7.53 | 27.32% | 725,888,960.
26 | 48.05% | -20.73% | 主要系三期部
分产线已转固 | 在建工程 | 240,378,667.
63 | 5.31% | 28,919,798.2
4 | 1.91% | 3.40% | 主要系三期在
建 | 合同负债 | 185,221.24 | 0.00% | 11,320,754.7
2 | 0.75% | -0.75% | 主要系前期受
托项目已验收 |
境外资产占比较高 (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