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国泰环保(301203):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国泰环保:2022年年度报告 证券代码:301203 公司简称:国泰环保 杭州国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 4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一、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负责人陈柏校、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陈华琴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李雅萍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三、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四、 本报告所涉及的公司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五、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露要求。 六、 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可能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举措已在本报告中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予以描述。敬请广大投资者关注,并注意投资风险。 七、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80,00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5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 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3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5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67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72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73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74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四)其他相关资料。 以上备查文件的备置地点:公司证券事务部 释义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具体内容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中“(五)重要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中“4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 更”。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 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公司报告期末至年度报告披露日股本是否因发行新股、增发、配股、股权激励行权、回购等原因发生变化且影响所有者权 益金额 ?是 □否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 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 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污泥处理行业 1、污泥仍是我国污水行业全链条完整处理的短板 污水处理厂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必然产物,公司处理的污泥主要是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据统计, 2020年我国污泥产量已超过 6500万吨,预计 2025年将达 9000万吨。污泥又是一种成分复杂的特殊固体废物,污泥含有大 量微生物及病原菌、寄生虫卵、难降解有机物和多类重金属物质。污泥含有30~60%有机物与微生物活体,性质完全不同于 以无机物为主的河湖淤泥和建筑泥浆等(有机物含量 0~1%)。国内外污水处理厂带机、离心机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为 80%左右。这类污泥是一种半固态物质,有恶臭、易腐败变质,装卸、贮存、运输困难,这类污泥进一步降低含水率一般 只能通过加热蒸发的方式。 污泥处理处置是困扰我国很多城市的环保难题,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规模日益扩大,污泥产量也相应增加,污泥问题尚 未得到妥善解决,使得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功能大打折扣。污泥处理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环保领域,“十一五”以来,国家每 年均安排国家专项资金攻关,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扶持自主研发污泥处理技术和国产化装备的发展。 2、污泥处理行业增速快,但集中度较低,缺少专业性污泥处理服务商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持续提升、污泥产生量不断增长、环保督察重点关注、政府对污泥处理处置要求逐渐增加的多重 压力下,污泥处理的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我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规模将超过 900亿 元。同时,随着污水处理量、处理要求提升,带动污泥产生量持续增加。自 2016年以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围绕污泥 处理处置政策要求对多地违法违规处理处置污泥的情况进行了督察与问责。《“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 指出:“十四五”期间新增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规模不少于 2万吨/日,到 2035年要全面实现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水污泥资源 化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行业集中度较低,缺少专业性污泥处理服务商,我国各地污水处理厂总体较为分散。污泥分布也较为分散,污泥处理 行业内单个企业的业务范围通常具有一定的区域性且市场占有率普遍不高(同行业上市公司每年污泥处理量均低于 200万 吨,市场占有率低于 3%)。受长期以来“重水轻泥”的影响,我国污泥处理行业仍处于起步成长阶段,多数涉足污泥处理的 企业主营污水处理,行业内仅有少数企业专门从事污泥处理。因此,当前我国从事污泥处理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技 术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大规模的污泥处理处置项目以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大多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3、所属行业相关政策规划重视污泥资源化、低碳化 2021年 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城市 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 2021年 6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全文中 31次提到污泥, “泥水并重”态势日趋明朗;东部城市、中西部大中城市、其他有条件城市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积极推进污泥资源化; 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城市推广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干化+土地利用处置模式。 2022年 2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 出,2025年国内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重点推动市政污泥处置与垃圾焚烧等有效衔接,提升协同处置效果。 2022年 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提高污泥处置 和综合利用水平。 2022年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指出: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网配套、泥水并重, 推广污泥集中焚烧无害化处理,推进污水污泥资源化利用。 2022年 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指出:提升污泥无害化处置 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大中型城市鼓励采用“生物质利用+焚烧”处置模式,将垃圾焚烧发电厂、燃煤电厂、 水泥窑等协同处置方式作为污泥处置的补充。到 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提升至 95%。 2022年 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印发《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强调泥 水共治、因地制宜,以污泥无害化处理为核心,以资源化利用为导向,落实建管并举,完善全流程管理体系。《污泥无害化 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污泥出台的方案,填补了该领域产业配套政策的空白,从处理路径、设 施规划、空间布局等角度将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纳入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整体布局,为“泥水并重”提供了坚实支撑。 《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年,全国新增污泥(含水率 80%的湿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 规模不少于 2万吨/天,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达到 95%以上。 “碳减排”与“碳中和”背景下,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的碳减排有着很大的必要性。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碳排放约占污 水处理全过程的 25~35%。因此,污泥处理处置过程碳减排对污水处理行业的“减污降碳”具有重要意义。 (二)节能环保成套装备行业 公司节能环保成套装备除污泥处理成套装备外,主要发展锂电池产业链相关节能环保成套装备,主要下游为锂电池制 造商、锂电设备生产集成商及锂电上游原材料生产商。 1、锂电池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动力锂电池:乘联会数据显示, 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1,031万台,同比增长 63%,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 需求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产业扩产提速,高工产业研究院 (以下简称“GGII”) 数据预测,到 2025年 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 1.55TWh。 储能锂电池:随着锂电池成本不断下降及性能的不断提升,电化学储能正日益成为新型储能的重要方式。2022年 2月, 中国发改委、能源局印发了《“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 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 30%以上。海外方面,受地缘 政治冲突及国际能源危机等影响,家庭储能相关产品需求快速上涨,储能电池出货量规模再创新高。根据 EV Tank 公布的 数据,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159.3GWh,同比增长 140.3%。根据 GGII 最新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 将超过 600GWh。 3C数码锂电池:随着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无线蓝牙耳机等新兴 3C数码电子产品的兴起,且朝向轻、 薄、短、小的方向发展,对体积小、容量大、重量轻、能量密度高的锂电池需求呈现出进一步快速增长的趋势。上述锂电 池应用领域的高速发展都将极大拉动对锂电设备的投资需求。 2、锂电设备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锂电设备发展早期主要依赖日本、韩国进口设备,至今已基本完成了从大量依赖进口设备到自主研发成套锂电设 备的转变。近年来,随着政策的大力扶持与下游需求的持续拉动,国内锂电设备性能和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并在成本、 交付及售后等方面体现出更强的竞争优势,基本完成进口替代后,国内的头部锂电设备公司已开始率先抢占海外市场。 根据浙商证券研究,预计 2025年全球储能+动力锂电设备市场超 3000亿元,2023-2025年复合增速 17%。2023~2025 年,国内锂电设备总需求约 1995GWH,海外锂电设备总需求约 778 GWH。 3、锂电设备配套节能环保装备发展趋势 锂电设备配套的节能环保装备,是锂电池生产企业实现环保达标排放和原材料循环利用的“刚需”产品,其市场规模 受益于锂电设备市场需求的快速扩张而加速成长。 此外,锂电企业出海和海外锂电产能扩展,又为锂电行业环保装备提出了“达到欧、美当地相关法规和安全、环保标 准”的新要求。 公司已对标巴斯夫等国际品牌,按照欧盟和北美相关国家标准开展环保成套装备研发和设计,以适应海外市场锂电设 备配套环保装备需求。 (三)生态环境修复行业 河湖生态环境修复,2022年 1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 对未来 5年的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做出安排。2022年 3月,住建部等四部门印发《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 案》,对“十四五”期间深入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受益于国家政策鼓励,我国近年水环境治理呈 现快速发展态势,河湖生态修复、黑臭水体治理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来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水环境治理水平相 比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及《“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的 要求,至 2025年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持续提高,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严重水体基本消除, 地表水劣 V类水体基本消除,到 2030年,全国七大重占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 75%以上。随着河湖生态修复和流域治 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环保要求的趋严,相关产业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节能环保服务业务”的披 露要求: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污泥处理服务、污泥处理和新能源产业环保成套设备和水环境生态修复等。 1、污泥处理 公司专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致力于打通全过程技术链条,为解决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题提供了 一条经济效率高、关键装备国产化、资源利用率高、能源节约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新路线、新途径。 公司污泥处理服务依托公司自主研发的多项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污泥处理运营服务,将城市、工业污水处理厂产生的 污泥深度脱水燃料化、脱水干泥高温焚烧发电和水泥生产利用,实现污泥的闭环处置与资源化。 公司污泥处理项目累计总规模约 300万吨/年,遥遥领先同业上市公司。而公司污泥处置项目的性价比及效率水平突出, 公司典型污泥处置项目相较于采用海外技术项目,可节约投资 90%、运营期缩减运营成本 50%,深度脱水工艺比热干化工 艺节能 90%以上。依靠领先的市场地位与技术优势,公司正加速开拓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的污泥处置需求。 (1)主要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在污泥处理行业主要竞争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核心技术优势明显。与传统技术相比,公司技术在经济性(大幅度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节能降碳、闭环处置资源化、 安全稳定性和普遍适应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处理规模国内领先。目前公司污泥处理项目总规模约 300万吨/年,领先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其中,杭州临江 4000吨 /日项目是目前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污泥处置项目。杭州七格项目、绍兴项目等多个大型项目稳定运行十年以上。 专注标杆客户,奠定市场口碑。国内规模最大的前 8家特大型污水处理厂中,报告期内已有三家应用公司的污泥处理 技术。 2、装备制造与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在污泥处理、VOC处理与资源化等领域成套装备研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副产物、废弃物 的高值转化技术与成套装备: 2022年,公司已实现向万向一二三股份公司销售“聚能城-正极 NMP回收系统及负极热能回收设备”以及“聚能城-污水 处理站设备”。其中,正极 NMP回收系统及负极热能回收设备可以满足锂电池生产企业在涂布烘烤过程中挥发的 NMP和热 能回收利用需求,污水处理站设备则为客户设计了一种专门针对锂电池生产污水的处理工艺及设备。 同时,基于公司在废气处理(VOC)、溶剂回收、多类重金属和固废资源化领域 20余年的深耕和持续研发、工程实践 及技术积累,公司为锂电池、新材料、化工行业客户研制开发节能环保、废弃物高值资源化等方面成套装备,部分设备有 望在近期实现产业化应用,例如:电池箔压延生产线压延油循环利用系统,回收航空煤油,为客户节省航空煤油使用量约 30%;锂电池水性粘结剂生产企业 VOCs处理成套设备,解决精细化工企业厂内低浓度 VOC安全治理的需求,实现环保设 备运行的安全性、环保达标和经济性的统一。 3、生态环境修复 公司拥有十多项成熟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与应急处理技术,其中油污治理、河道原位清淤等技术为国内首创。通过运 用先进的生态修复理念,构建稳定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群落”共生体系,恢复“草型清水态”自净系统,提 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环境质量。并通过河湖生态修复与长效维护、构建城市智慧水务,先后承担了杭州西湖、湘湖等多 个 5A、4A景区水环境治理业务,未来侧重于标杆性水景建设和运维业务。 (二)经营模式 1、污泥处理服务经营模式 (1)现有项目 1)运营模式和期限 报告期内,公司污泥处理项目及运营模式如下表所示:
报告期内,公司污泥处理的收费价格一般以招投标、政府核价或同类业务市场价格为基础协商谈判等方式确定。 公司的运营合同对服务内容、服务时间、地点、服务标准、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事项予以约定,具体视运营项目的 实际情况而定。 公司与业主单位签订合同时一般已约定了合同期内污泥处理价格的调价机制,调价周期通常为 2-3年,若在一个周期 内原材料、处理服务要求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可以协商进行价格调整。 (2)新业务承接 1)目标城市 公司污泥处理服务的主要目标项目为 500吨/日(污泥含水率 80%计)以上规模的污泥处理项目,在项目稳定运行且处 理能力有富余的情况下,可接收项目周边地区小型污水处理厂及企业产生的污泥。 公司目标项目的业务承接主要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主要基于如下原因:①大中型城市污泥量较大,存 在迫切的污泥处理需求。②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规模较大,单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产生量也较多。③大中型城市或其周 边地区一般建设有垃圾焚烧厂、热电厂以及水泥厂等协同处置单位,可为脱水干泥的就近后续多元化处置与资源化提供条 件。 2)客户类型 公司污泥处理服务的客户一方面可以是污泥产生单位,如污水处理厂或其主管单位,也可以是污泥集中接收处理单位, 如各城市已建成的污泥处理项目。 公司为客户提供污泥处理服务需要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泥处理工艺路线和成套装备,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①新项目建设采用公司技术路线并配套新设备; ②客户现有污泥处理设施改造提升:如为采用传统深度脱水或热干化技术路线的客户提供完整的工艺路线改造和成套 设备,并提供运营服务。基于公司技术路线在经济性、节能降碳、运行稳定性等方面的全面优势,技术改造和委托运营通 环境效益的多种增效。 例如,与采用国际品牌污泥热干化技术的项目相比,公司技术可节省投资 90%以上,节约运营成本 50%以上,同时公 司深度脱水工艺比热干化工艺节能 90%以上。因此,公司技术在经济性和节能降碳方面的显著优势为存量项目客户提供了 采用公司技术和装备进行改造升级的内生需求。公司可考虑通过业务合作、股权合作、并购、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模式, 承接存量传统工艺项目升级和代运营业务,大幅降低项目运行成本,与客户共享增效收益,并实现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2、成套设备销售经营模式 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和项目实际情况设计、集成并销售定制化环保成套设备。目前公司成套设备主要包括污泥处理成套 设备和新能源产业链环保成套装备,其中污泥处置成套设备与公司核心业务污泥处理形成良好协同。 3、水环境生态修复经营模式 水环境生态修复业务,主要客户为地方政府,通过招投标、政府应急采购等方式获得项目,服务内容通常分为环保工 程或技术服务。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现有项目持续运营,为公司业绩稳定提供可靠保障 公司主要客户是以水务公司为代表的地方国有企业,主要客户本身的市场地位领先,资金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合作 关系稳定。七格项目、临江项目、绍兴项目等主要污泥处理项目均已稳定运营十年以上,当前公司是杭州排水(七格项目 业主)、杭州蓝成(临江项目业主)的唯一污泥处理服务供应商,是绍兴水处理的主要污泥处理服务供应商。在项目运营期 间内,伴随着七格项目、临江项目、绍兴项目业主单位的污水处理规模扩容、污水排放标准提升、污水处理工艺改进,各 项目收入和处理量持续提升。与主要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稳健的保障。 2、国家政策支持驱动污泥处理业务加速发展 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第十章“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容明确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 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国家继续围绕行业发展及环境保护 出台相关政策,《“十四五”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通知》、《污泥无害化处 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等文件的出台, 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未来我国污泥处理低碳化、资源化的发展目标。 公司污泥处理技术在经济性、节能降碳、闭环处置资源化、安全稳定性和普遍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顺应国家 政策支持与发展导向,有望得到加速应用推广。 随着公司污泥处理项目辐射范围扩大,影响力不断扩展,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及中部地区等多个城 市住建、环保、水务等部门及地方水务集团、环境集团等相关业主部门已对公司代表性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技术交流,表 达了积极推进业务合作的意愿,并对公司污泥处理工艺技术和装备的市场推广具有积极影响。例如,2018年起台州当地污 水处理厂产生污泥运输至公司临江项目进行处理,在稳定达标处理多年的基础上,公司与台州市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 订合作协议,拟引进公司技术在台州合作建设污泥集中处置项目。 针对已采用传统热干化焚烧路线的存量污泥项目,与采用国际品牌污泥热干化技术的项目相比,公司技术可节省投资 90%以上,节约成本 50%以上,同时公司深度脱水工艺比热干化工艺节能 90%以上。因此,公司技术在经济性和节能降碳 方面的显著优势为存量项目客户提供了采用公司技术和装备进行改造升级的内生需求。公司可考虑通过业务合作、股权合 作、并购、合同能源管理等多种模式,承接存量传统工艺项目升级和代运营业务,大幅降低项目运行成本,与客户共享增 效收益,并实现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3、市场需求驱动技术延伸,新应用场景多点开花 (1)发挥工艺协同优势,开发国际领先的污泥处理装备。 对基于在经济性、节能降碳等方面领先国际品牌的工艺技术路线,进一步提升公司污泥处理成套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实现污泥处理全过程参数智能感知、自主学习、工艺动态调整、处理效果反馈协同等功能。以实现污泥处理低碳化、能源 化和资源化为目标,对标国际领先标准,打破国际垄断,实现高标杆污泥处理项目装备进口替代。 同时在巩固和推进大型污泥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的基础上,公司拟借助募投项目进入中小型客户市场。开发污泥低温 干化成套设备,主要用于规模较小或对脱水干泥含水率要求较高的污泥处理项目(成本敏感度较低的中小型污水厂)、开发 高含水废弃物高效低压脱水成套设备,延伸应用于养殖废弃物与资源化,以及食品、医药、染料、石油加工等行业。 (2)锂电新能源行业催生定制化节能环保装备市场。 公司在废气处理(VOC)、溶剂回收、多类重金属和固废资源化领域,通过 20余年持续研发、工程实践及技术积累, 为公司在锂电池、新材料、化工行业节能环保、废弃物高值资源化等方面成套装备研制、推广提供了技术与客户信任支撑, 目前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并在行业龙头企业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行业节能环保装备业务稳中求进,锂电池和新材料相关环保设备陆续交付。 (3)扎实的技术及经验积累,解决新能源上游原材料客户节能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需求痛点 伴随锂电池制造行业快速增长,其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形成了迫切的废弃资源回收和高值转化利用需求,激发 出针对性的废弃物回收与原材料回收、高值循环利用技术与成套装备需求。 公司基于自身节能环保技术开发经验,为锂电池上游客户如电池箔生产、锂电粘结剂生产企业开发针对性的废弃物回 收与原材料回收、高值循环利用技术与成套装备。例如:锂电池涂炭箔生产线废气处理系统优化,回收涂布材料中的有机 溶剂和热能回收,实现溶剂循环利用;电池箔压延生产线压延油循环利用系统,回收航空煤油,为客户节省航空煤油使用 量约 30%;锂电池水性粘结剂生产企业 VOCs处理成套设备,解决精细化工企业厂内低浓度 VOC安全治理的需求,实现环 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环保达标和经济性的统一。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与人才优势 1、研发创新体系与技术储备 公司重视研发创新体系建设,建有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浙江省级企业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并规划利用募集资金升级 公司研发中心软硬件设施。 公司拟在充分整合公司现有研发优势资源的基础上,紧跟行业技术特点及技术发展新趋势,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 构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将研发中心打造成为公司的新技术研发基地、技术成果应用基地以及先进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1)污泥处理技术与装备研发中心:以现有污泥处理业务为基础,配合公司污泥处理业务向全国推广和适应污泥性质 随污水工艺变化而进行持续性研发。 (2)化工新能源行业废弃物资源化与废气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主要从事化工企业、锂电池原料与生产企业废弃 物处理与资源化装备研发、烟气净化系统装备研发、气体收集与净化装备研发、VOC处理与溶剂回收处理装备研发等。 (3)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及装备研发中心:地下式污水处理设施研究、膜分离装备研发、高氨氮水体处理装备研发等。 (4)资源循环利用与高值转化研发中心:研究利用污泥处理副产清洁能源生产锂电池炭黑、碳纳米管等新材料产品; 园区副产化学品和动力电池极片回收协同资源化生产碳酸锂产品;半导体行业生产过程异丙醇、NMP、乙腈、丙酮等化学 品分类回收装备和资源回收利用。 2、人才储备优势 公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研发技术团队的建设,通过自主培养、产学研合作以及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扩充技术研 发队伍,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人才基础。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鼓励员工根据岗位、实际工作需要参加进修和技术等级培 训,并部分承担员工的培养进修费用。在人才引进方面,公司根据生产经营需要积极开展优秀人才引进工作,逐步壮大研 发技术队伍,为公司未来业务拓展与长期发展打好人才基础,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公司积极推进与 同济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将前沿理论与工程化应用经验融合,提高公司创 新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 74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比例为 22.16%。公司共有一级建造师 5人,二级建造师 14人,正高级、高级职称专业人员 15人,中级职称专业人员 17人。研发团队的专业、工作经历和职称结构合理,理论和 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研发创新能力,对公司的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司共有核心技术人员六人,为陈柏校、夏玉坤、何小瑜、王成、洪根惠和张炯祥。核心技术人员主导公司核心技术 体系的完善、公司承担的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其他重要研发项目的开展。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均签订了《劳动合同》 与《保密协议》,明确了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期间及离职以后的保密及竞业限制事宜。同时,公司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 制以保障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从而避免核心技术人员流失。 (二)技术与运营优势 1、公司项目和技术具有标杆效应 污泥处理的关键是如何以高效、经济、节能的方式脱水减量,并为污泥的后续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创造条件。公司自主 研发的深度脱水技术通过专用调理药剂、调理工艺以及成套装备的协同应用,能够在常温低压条件下将多种含水率(65% ~99%)污泥深度脱水至 45%左右,跨越污泥粘滞区,实现了工业污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等多种污泥处理的大规模工程化 应用。公司技术在节能降碳、经济效率、闭环处置资源化、安全稳定性和普遍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中,公司临 江项目于 2018年完成了污泥高效浓缩、深度脱水、脱水干泥清洁焚烧与烟气处理、灰渣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技术开发、集 成优化、工程化应用。相较于竞争对手,公司深度脱水-清洁焚烧技术具备单体处理能力大、投资省、成本低、烟气清洁、 灰渣资源化闭环处置、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等优点。 2020年 12月,朱利中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作出鉴定意见,认为公司技术成果为解决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题提供了一种 高效、实用的工艺技术和成套装备,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污泥深度脱水及其流化床 焚烧协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公司技术优势的具体体现 公司深度脱水技术通过专用调理药剂、调理工艺以及成套装备的协同应用,能够在常温低压条件下将多种含水率(65%~80%~99%)污泥深度脱水至 45%左右,跨越污泥粘滞区,实现了工业污水污泥、生活污水污泥等多种污泥处理的 大规模工程化应用。公司技术优势体现在经济效率、安全稳定性、、普遍适应性、节能减排、资源化等五个方面: ①经济效率。与机械脱水技术或其他深度脱水技术相比,公司能够以相近的成本实现更明显的脱水减量效果;与热干 化技术相比,公司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相近的脱水减量效果。根据 E20数据研究中心统计,公司深度脱水技术的吨投资 成本和运营成本分别约为热干化技术路线的 1/5和 1/5,约为常规机械脱水路线的 1/3和 1/2,公司技术在满足业主单位效率 要求的前提下,具有成本优势。 ②安全稳定性。公司深度脱水技术在常温、低压条件下脱水减量,不需要外加热源或高压压滤设备,与热干化技术和 采用高压设备的机械脱水技术相比,安全稳定性更高。同时,常温低压脱水可避免高温情况下恶臭性气体释放问题,更易 控制二次污染。公司临江项目、七格项目和绍兴项目已分别连续无故障稳定运行超过 15年、13年、10年,项目运行期间 经历了业主单位的污水水质变化、污水处理工艺改变、提标改造、后续处置路径变化及改扩建等,公司始终可保质保量完 成污泥处理任务,表明公司技术安全稳定性强。 ③普遍适应性。公司构建了完善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体系,首先是能够根据污泥来源、性质以及含水率等特征选用不 同的调理药剂配方实现污泥脱水减量,其次是调理药剂配方与工艺根据后续处置路径的变化针对性优化,公司处理产生的 脱水干泥能够满足后续单独焚烧、协同焚烧、建材利用等多元化处置与资源化要求。因此,相较于其他技术,公司技术在 污泥种类和后续处置路径方面的适应性更强,对业主单位污泥特征的接纳度较高、受后续处置单位的制约较小,更有利于 实现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契合业主单位要求。 ④节能减排。与“机械脱水+热干化”两段式技术相比,公司深度脱水技术在调理改性环节实现了污泥脱水性能的大幅 改善,能够在常温低压条件下以机械压滤方式实现污泥脱水减量,因此在污泥处理过程的能耗节约 95%以上。同时,公司 深度脱水后产生的脱水干泥满足清洁焚烧要求,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高温燃烧分解,产生热能并副产蒸汽或发电成为清 洁能源,在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的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先进性。 ⑤资源化。公司脱水后的干泥可通过单独焚烧、热电厂协同焚烧等将污泥中的有机质和污染物成分充分燃烧释放热能 转化为蒸汽,可外供或发电,蒸汽或绿电作为清洁能源输出,实现污泥处理处置过程能量净输出,焚烧灰渣可作为建筑材 料综合利用,从而实现污泥彻底的无害化与资源化闭环处置。对于芬顿污泥、气浮污泥等深度氧化污泥,公司通过在污泥 处理过程中富集污泥中的铁元素,使得产生的脱水干泥中铁含量达到水泥生产用铁质校正剂要求,可替代水泥生产过程所 需的含铁矿物原料,充分发挥污泥中铁元素的资源价值。 3、公司新技术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 公司深耕环保行业二十余年,重视技术研发与创新,致力于完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体系。在项目长期运营过程中,公 司根据政策导向、环保要求、业主单位需求等,不断优化公司污泥处理工艺、降耗提质增效,在满足业主单位处理要求的 同时,能够兼顾低碳环保和环境友好目标,完整实现污泥的无害化与资源化。 在低碳环保方面,采用公司深度脱水技术的污泥脱水减量化过程能耗仅为需外加热源的污泥热干化技术的 10%以下, 从而降低了污泥处理处置全过程的能耗,进而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了公司技术与“双碳”政策的深度融合。 在环境友好方面,以七格项目为例,该项目距离居民区较近,周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公司运用深度脱水技术、废气 高效收集处理工艺与装备,在保质保量完成污泥处理任务的同时,废气处理后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显著优于标准限值,为七 格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并实现了公司技术与客户需求的深度融合。 以自主研发的处理处置技术为依托,公司为多个大规模污水处理厂提供了十余年的污泥处理运营服务,适应了其间环 保政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污泥来源与种类以及业主单位需求变化等多种变化,实现了技术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 公司遵循循环经济理念,在污泥处理过程中控制重要成分的定向转移,将污泥中的各类污染物和资源组分最大限度地 富集在干泥中,降低脱水滤液的污染负荷并为干泥后续多途径处置与资源化创造条件。 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污泥,运用公司深度脱水技术处理使污泥中有机物与其他污染物得到富集,转化为低热值燃料 化干泥,焚烧时副产蒸汽或发电,输出清洁能源。公司深度脱水技术在污泥脱水减量化环节无需外加热源,在消耗较少电 能的前提下脱除湿污泥中的大部分水分,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使脱水干泥热值大幅度提升,后续焚烧时污泥中热值资源得 到回收利用转化为蒸汽或者电能,对外输出清洁能源,实现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 对于芬顿污泥、气浮污泥等铁元素含量较高的污泥,通过公司研发的污泥中铁元素的富集技术,产生的脱水干泥中铁 含量达到水泥生产用铁质校正剂要求,使污泥中含铁元素的资源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 公司深度脱水技术不仅使污泥脱水减量,还可为脱水干泥后续清洁焚烧、水泥生产利用等多途径处置与资源化创造了 条件,实现污泥的全过程闭环处置。公司技术的推广运用对循环经济在污泥处理领域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主营业务为污泥处理服务,并向成套设备销售和水环境生态修复领域延伸。公司专注于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 置与资源化,致力于打通全过程技术链条,为解决我国污泥处理处置难题提供了一条经济效率高、关键装备国产化、资源 利用率高、能源节约且碳减排效果显著的新路线、新途径。2022年度公司污泥处理量为 177万吨(按含水率 80%计)。 公司 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 36,632.31万元,同比增长 10.80%,实现净利润 15,142.59 万元,同比增长 6.35%, 实现归 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819.16万元,同比增长 5.51%。 金额单位:元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单位:元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产品分类 单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