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霍莱沃(688682):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6日 04:28:06 中财网

原标题:霍莱沃: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88682 公司简称:霍莱沃







上海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三、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五、风险因素”。


四、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五、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六、 公司负责人周建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张栩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张栩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七、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60元(含税)。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51,947,770股进行测算,本次拟派发现金红利合计18,701,197.20元(含税)。

2.公司拟以资本公积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以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51,947,770股进行测算,本次拟转增20,779,108股,转增后公司总股本增加至72,726,878股。

如在预案披露之日起至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期间,因回购股份、实施股权激励、股权激励授予股份回购注销、重大资产重组股份回购注销等致使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每股分配及转增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利润分配及转增总额。


八、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九、 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十、 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十一、 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十二、 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三、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2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48
第五节 环境、社会责任和其他公司治理 ................................................................................... 6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0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01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02




备查文件目录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 财务报表
 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霍莱沃上海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莱天上海莱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香港莱天香港莱天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西安莱天莱天(西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霍莱沃(北京)霍莱沃(北京)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香港思能香港思能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西安霍莱沃西安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成都霍莱沃成都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弘捷电子西安弘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控股子公司
莱力投资上海莱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莱珍投资上海莱珍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莱磁投资上海莱磁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公司股东
报告期、本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报告期末2022年12月31日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电磁场表征物质媒质或真空的电、磁的状态的场,由下面四矢量集定义: E电场(矢量)D电通量密度(矢量)H磁场(矢量)B磁通量密度 (矢量)注 1:电磁场服从麦克斯韦方程组。注 2:在电磁现象的 量子观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这个电磁场定义是有效的。注3: 有时将称为“磁场”,称为“磁激励场”。注4:电磁场可以包括 态分量,即静电场和静磁场,而时变分量表示电磁波。
频率单位时间电磁波重复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常用 单位千赫兹(kHz)、兆赫兹(MHz)、吉赫兹(GHz)、太赫兹(THz)。 1kHz=10^3Hz,1MHz=10^6Hz,1GHz=10^9Hz,1THz=10^12Hz。
毫米波波长为10mm~1mm(频率为30~300GHz)的电磁波。
半实物仿真将控制器(实物)与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控制对象的仿真模型联接在 一起进行试验的技术。
天线能够有效地向空间辐射或从空间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为发射机或 接收机与传播无线电波的媒质之间提供所需要的耦合。
天线单元一副天线的基本单元,用来承受直接产生辐射方向图的射频电流或 场。一副天线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辐射单元。辐射单元可以是受激 励的或是不受激励的。
相控阵天线由多个天线单元组成,通过改变每一天线单元通道传输信号的相位 与幅度,改变相控阵列天线口径照射函数,可以实现天线波束的快 速扫描与形状变化。
雷达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装置,通过发射电磁波信号并接收从目标反 射回来的信号测量目标的位置参数、运动参数并提取目标的特征信 息。注:“雷达(radar)”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
机械雷达利用机械转动天线实现波束扫描的雷达。
相控阵雷达采用相控阵天线的雷达,也称为电扫描雷达或电子扫描阵列雷达
模拟相控阵雷达采用模拟波束形成的相控阵雷达。
CAE计算机辅助工程,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产品结构、流体力学、电磁
  场、热传导等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 分析方法。
低轨卫星轨道高度为400km~2,000km的卫星。
雷达目标散射截面表征了目标在雷达波照射下所产生回波强度的一种物理量。
T/R组件Transmitter and Receiver,T/R组件是指一个无线收发系统中射 频与天线之间的部分,即T/R组件一端接天线、一端接中频处理单 元就构成一个无线收发系统。
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5G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 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
中电科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科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航天科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船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航空工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科院中国科学院
中兴通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移动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的中文名称上海霍莱沃电子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霍莱沃
公司的外文名称Shanghai Hollywave Electronic System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Hollywave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周建华
公司注册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守敬路498号15幢1层16102室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不适用
公司办公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守敬路498号15幢1层16102室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201203
公司网址www.holly-wave.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信息披露境内代表)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申弘史如镜
联系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守敬 路498号15幢1层16102室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郭 守敬路498号15幢1层16102室
电话021-50809715021-50809715
传真021-50809725021-5080972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中国证券报(www.cs.com.cn)、上海证券报(www.cnstock.com )、证券时报(www.stcn.com)、证券日报(www.zqrb.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董事会办公室

四、公司股票/存托凭证简况
(一)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霍莱沃688682不适用

(二)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五、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 事务所(境内)名称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杭州市江干区新业路 8号华联时代大厦 A 幢601室
 签字会计师姓名徐德盛、徐云平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名称不适用
事务所(境外)办公地址不适用
 签字会计师姓名不适用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 督导职责的保荐机 构名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 888号海通外滩金 融广场B栋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陈邦羽、朱济赛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1年4月20日-2024年12月31日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 督导职责的财务顾 问名称不适用
 办公地址不适用
 签字的财务顾问主办人姓名不适用
 持续督导的期间不适用

六、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 年同期增 减(%)2020年
营业收入336,199,771.35329,538,253.242.02229,198,669.5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50,412,013.6960,918,046.20-17.2544,827,274.71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832,922.3267,798,198.64-17.6544,827,274.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465,962.9751,145,276.88-26.7541,677,784.59
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 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性损益的净利润42,886,871.6058,025,429.33-26.0941,677,784.5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19,768,443.5417,741,710.7811.4230,536,876.43
 2022年末2021年末本期末比 上年同期 末增减(% )2020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 产646,304,702.93603,085,807.257.17194,377,523.42
总资产904,277,457.60844,777,431.477.04339,937,518.58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期增 减(%)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97231.2829-24.211.153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97231.2809-24.091.1539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益(元/股)0.72261.0771-32.911.072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1013.19减少5.09个百分点24.74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资产收益率(%)6.0211.07减少5.05个百分点23.00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13.379.39增加3.98个百分点6.92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整体销售收入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1.2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5%。

报告期内,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之下,公司业务交付受到明显影响,从而使得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具体而言,公司的电磁测量系统等主要业务需要技术人员出差至客户现场进行方案评审、交付实施、验收评审等,外部环境变化均对公司业务交付形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长期发展战略,为满足市场新需求,持续对CAE仿真软件和相控阵产品等新兴业务进行研发,并加大测量系统核心设备的自研力度,对技术及研发团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充,因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从而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下滑。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54,337,775.0355,935,084.9783,112,318.34142,814,593.0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809,556.866,146,676.0510,447,688.2731,008,092.5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124,825.383,430,147.436,052,172.3027,858,817.8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47,309,438.23-2,624,708.3814,121,062.5355,581,527.62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附注(如 适用)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42,391.11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 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 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 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 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7,662,946.60 2,159,675.851,813,318.70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 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 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 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 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 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 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 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 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 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 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 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 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衍 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 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投资取得的投 资收益7,502,695.15 8,506,403.721,933,064.48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同 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 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 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和支出46,870.62 122,984.91-147,006.36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 项目90,039.36 118,083.67 
减:所得税影响额1,979,630.18 1,057,794.44449,886.70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376,870.83 34,193.28 
合计12,946,050.72 9,772,769.323,149,490.12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项目名称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当期变动对当期利润的影响 金额
交易性金融资产- 银行理财产品402,206,721.80365,603,609.96-36,603,111.84490,329.26
交易性金融资产- 远期外汇合约 589,902.37589,902.37589,902.37
应收款项融资-银 行承兑汇票245,000.00730,190.00485,190.000.00
合计402,451,721.80366,923,702.33-35,528,019.471,080,231.63


十一、非企业会计准则业绩指标说明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股份支付费用为661.81万元,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影响为542.09万元。因此,2022年度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83.29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88.69万元。


十二、因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等原因的信息暂缓、豁免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于 2022年 4月与某客户签订了一份产品销售合同,合同金额暂定为人民币333,696,000.00元(含税)。本合同为公司日常经营销售合同,因合同部分信息涉及国家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公司章程》《公司保密管理制度》《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等规定,公司履行了签署该合同相应的内部审批程序,签署该合同无需提交公司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批。在履行公司内部信息披露豁免流程后,对合同标的情况及对方当事人的相关信息豁免披露。详细情况请见公司于2022年4月2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www.sse.com.cn)披露的《特别重大合同公告》(公告编号:2022-005)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以及《公司章程》《公司保密管理制度》《公司信息披露暂缓与豁免事务管理制度》等规定,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薪酬事项予以豁免披露。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工业软件产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下游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然而外部环境变化也给公司的业务实施带来了重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业绩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一)主要经营业绩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61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0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1.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25%;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5,583.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5%。

报告期内,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之下,公司业务交付受到明显影响,从而使得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具体而言,公司的电磁测量系统等主要业务需要技术人员出差至客户现场进行方案评审、交付实施、验收评审等,公司总部位于上海,主要客户分布于成都、北京、西安等国内多个地区,外部环境变化均对公司业务交付形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长期发展战略,为满足市场新需求,持续对CAE仿真软件和相控阵产品等新兴业务进行研发,并加大测量系统核心设备的自研力度,对技术及研发团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充,因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从而使得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下滑。

(二)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各项主要业务的开展情况如下:
1.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电磁仿真分析验证业务板块的重点工作为核心产品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的市场推广及研发迭代,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RDSim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

RDSim系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软件具有多算法融合优势,可实现针对各类电磁结构的高精高速仿真。核心算法包含改进的矩量法、快速算法、高频渐近算法、积分方程快速直接求解法与特征模算法等。经过持续的研发迭代,RDSim目前已可实现近亿级网格量的大规模计算,并成功于超算平台上完成万核以上的大规模仿真,在航空隐身、汽车雷达、整车布局等应用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

此外,公司还重点围绕复杂电磁环境应用方向进一步研发迭代,构建覆盖性能仿真、仿真测试和仿真评估的软件工具链,从复杂电磁环境仿真扩展至环境信号模拟生成、信号处理、实现雷达应用环境下的性能仿真,并在雷达数字化仿真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

2.电磁测量系统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电磁测量系统业务板块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并在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系统和射频测量系统等产品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开拓成果。报告期内,随着低轨卫星建设的推进,公司面向卫星有效载荷的射频测量系统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隐身装备的研制及生产需求的快速上升,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公司凭借在该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相关业务收入也实现了快速增长;随着国产汽车毫米波雷达量产需求逐步兴起,公司开始承接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测量系统需求。产品研发方面,公司成功研发了动态散射测量系统等新产品,进一步加大了电磁测量系统射频及机械子系统的关键硬件的研发投入,并在反射面和低散射支架等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测量系统的自主可控程度。

3.相控阵产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相控阵产品业务板块持续推进相关研制任务。随着各类新型装备平台的持续出现,与其匹配的新型相控阵天线研制需求持续高增。目前,如何在确保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研制及生产成本,已成为行业内的技术热点。在低成本的前提下,相控阵天线还需要根据各类装备平台的技术需求,满足高性能、高度集成化等要求。

公司报告期内研制的相控阵产品主要围绕低成本方向,具体包括小型化新型相控阵天线、多模共口径一体化天线,以及低小慢目标探测雷达等产品,以上研制任务在报告期内均实现了关键技术节点的突破,为后续样机交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团队扩充
报告期内,公司基于CAE和相控阵产品等新兴业务板块的研发需求,扩充了研发团队,并根据电磁测量系统的交付需求扩充了技术交付团队,公司报告期末的全体员工数量为157人,同比增长31.93%。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行业情况及研发情况说明 (一)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公司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公司长期聚焦于电磁仿真及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应用,致力于成为“电磁技术的领航者”,依托自主研发的算法技术体系,构建了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

公司成立十六年来,在电磁仿真及测量领域取得了丰富的自主研发技术成果和工程经验,代表性技术成果经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曾参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高分卫星等多项国家知名工程,为中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团、航空工业、中国电子、中科院下属的多家单位以及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仿真及测量技术保障。

公司三大业务——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均为电磁技术的前沿领域,均是依托于公司在电磁领域的关键算法技术、工程经验和工业知识之上,根据下游行业发展需求而逐步形成的。

其一,电磁仿真验证业务主要由通用CAE仿真软件、设计优化软件、应用仿真验证软件及系统构成,主要应用于系统总体论证和产品设计阶段,其核心作用在于为产品研发人员的物理设计提供性能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验证的工具,即虚拟“测量”,从而确保产品性能并显著提升研发效率。

其二,电磁测量系统业务主要应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和使用阶段,主要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电磁辐射测量)、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隐身目标电磁散射测量)及射频测量系统等,其核心作用在于对产品的复杂工作状态进行优化、对电磁相关性能进行全面精确的校准优化及测量,以高效地确保产品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与仿真设计结果一致。

其三,相控阵产品业务是运用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算法及工程技术经验,研发各类装载平台的前沿新型相控阵技术,聚焦于小型一体化集成、低成本新体制、多模融合等技术的开发,向用户提供相控阵与天线系统等产品。具体而言,仿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算法软件帮助客户完成相控阵的物理设计性能求解,并快速迭代得到优化方案。优化设计后生产的相控阵则必须经过校准优化及测量,其中校准优化的关键是利用算法将相控阵近/中场的辐射特性与各通道的工作状态相关联,并通过校准优化逼近仿真要求;测量是采集其近/中场的辐射信号并通过算法将推演出工作辐射特性。由此可见,相控阵的研制工作高度依赖于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技术,仿真设计服务于设计阶段,测量系统服务于生产调试阶段,以确保产品工作状态和性能与仿真设计结果一致,公司在仿真及测量领域的技术积累是开展相控阵产品业务的重要基础。

因此,公司三大业务具备高度的复用性,可以相互验证、促进技术的快速迭代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

2.公司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业务分为电磁测量系统业务、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相控阵产品业务、通用测试业务四大类。



电磁仿真分析验证业务   
    
    
 电磁测量系统业务  
    
主营业务   
    
    
   相控阵产品业务
    
    
    
 通用测试业务  
    
公司各类业务对应的主要产品情况如下:
(1)电磁测量系统业务
电子测量领域根据产品形态可分为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对于较为简单的测试场景,通过仪器仪表即可实现测量;对于相对复杂的测试场景,则需要构建测量系统,结合软件及算法技术、特定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环境来实现。

公司主要面向复杂的测试测量场景,为用户提供电磁测量系统。电磁测量系统作为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阶段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其精度、效率对产品研发、生产和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电磁测量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相控阵雷达的校准测量、装备隐身性能的测量、射频特性的测量等,且随着相控阵等技术从国防军工领域延伸至通信、汽车等领域,测量的场景和需求亦随之拓展至相关领域。公司电磁测量系统的主要产品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5G基站天线OTA测量系统、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等。

1)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
相控阵校准测量即电磁辐射测量,用于对相控阵波束性能进行校准、优化及测试,为相控阵雷达研发、生产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校准调试与性能测试,以保障设计性能的实现与优化。

通过算法技术实现的间接测量和校准显著提升了相控阵雷达测量及优化的精度和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成本,充分满足了高复杂度、小批量、多品种等特征背景下的测试测量需求,并可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产品研发设计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撑。

相控阵校准测量是在特定的测量环境中采集电磁场信号,利用算法转换得到相控阵口面场分 布数据,通过算法将各天线单元校准至所设计的各自最佳工作状态。具体流程是在实验室采用合 适探头通过对所研制天线产品近区电磁信号进行精确检测采集,利用基于中/近场内推精确算法的 测量软件利用该数据可以得到天线口面的电磁场分布,校准软件对该分布与设计指标进行分析与 优化迭代,从而完成对产品的校准测量,实现产品性能状态的最优化。近年来,随着相控阵技术 在各类装载平台的持续推广和深入应用,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此外,随着 数字相控阵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也需要持续进行技术演进。公司在相控 阵校准测量领域的代表性技术成果经科技成果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各类装载平台的相 控阵雷达均已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及工程经验,未来有望继续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 高市场份额。
2)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
雷达散射截面测量即电磁散射测量,雷达散射截面是衡量雷达目标特性的重要参数,可用于验证装备对雷达的隐身性能。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是隐身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保障手段,贯穿于隐身装备的全生命周期,从研制阶段的方案设计验证、研制方案筛选,到生产阶段的部件隐身性能评估、整体隐身效果评估,再到使用维护阶段的持续评估,高效、精准地进行隐身性能测量已成为装备研制生产中的关键课题。在装备研制及生产阶段,雷达散射截面测量通常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紧缩场或近场测量方式来实现。紧缩场测量是缩小测试场地的重要方法,其利用平面波发生器把馈源辐射的球面波转换成平面波,从而计算得到目标散射数据;近场测量是解决大尺寸目标散射测量难题的重要方法,其利用综合平面波方法产生平面波照射,利用探头采集目标的散射数据,通过算法转换得到远场散射数据。在出厂及后续使用维护阶段,则会进一步引入外场条件下的动态、静态测量等方式。

随着装备隐身及反隐身、雷达探测及反探测技术的对抗发展,隐身测量已成为当前业内的技术热点,并跟随下游装备的技术发展需求而持续演进,并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在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领域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及丰富的工程经验,未来将继续紧抓市场机遇,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3)射频测量系统 射频测量系统用于实现射频器件功能和性能参数的自动测试、数据记录和测试结果统计分析。 子公司弘捷电子专注于系统射频特性测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凭借自主研发的射频测量系统软件 平台以及测试数据管理软件平台,提供元器件、模块、组件、分系统、系统级的射频特性测量系 统。弘捷电子重点面向卫星有效载荷领域,在射频微波部组件测量、微放电测量等领域拥有国内 领先的技术优势。随着低轨卫星建设工作的逐步开启,服务于低轨卫星有效载荷研发生产的射频 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已逐步显现,并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4)其他
5G基站天线OTA测量系统是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在5G通信领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对基站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一致性校准优化及波束性能测试、射频空口(OTA)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基站天线性能。公司已为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5G基站OTA测量系统,并持续跟进该领域市场需求。

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是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在汽车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应用,该系统综合雷达多目标模拟测试及天线辐射性能测量等多种功能,从而综合验证雷达产品性能。公司自2022年起切入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市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服务于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

(2)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 该业务分类下主要包括电磁CAE仿真软件业务、半实物仿真系统业务。 1)电磁CAE仿真软件 电磁CAE仿真软件作为工程设计中的电磁场数值计算工具,以高性能的仿真替代传统的物理 性能试验,可以显著提升产品设计研发精度,缩短设计研发周期,企业可通过高效的实验设计、 仿真数据的优化等技术以提高产品性能。CAE软件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 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在制造业体系内有着广泛的拓展空间。我国CAE软件市场目前的总体渗透率 和国产化程度均较低,随着国家对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重视程度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防军 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自主可控要求的持续提升,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CAE软件厂商有望 加速追赶国外成熟厂商。 公司长期致力于CAE的国产化推进,并围绕电磁领域打造了覆盖仿真、设计优化及应用验证 的完整产品系列。公司的仿真软件包括通用仿真软件——三维电磁仿真软件 RDSim、专用仿真软 件——天线布局仿真软件等产品;设计优化软件包括天线设计优化软件、相控阵设计优化软件等 产品;应用验证软件包括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软件、天线故障诊断软件等产品。 2)半实物仿真系统 半实物仿真是将系统的一部分以数学模型描述,并把其转化成为仿真计算模型,另一部分以 实物(或者物理模型)方式引入仿真回路的技术。半实物仿真不仅可以提高仿真的可信性,也能够 解决以往存在于系统中的许多复杂建模难题。半实物仿真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 通信、汽车等领域的产品研发设计阶段。 公司目前主要面向雷达、通信、装备等领域提供半实物仿真系统,用于对客户已有设计指标 的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开展电磁波辐射性能的设计评估,验证系统的总体指标、分系统指标在 模拟真实环境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3)相控阵产品业务
该业务分类下主要包括相控阵天线系统、阵列天线系统及多模天线系统产品。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相控阵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算法技术及工程经验,逐步开展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制业务,并重点致力于新型相控阵等技术前沿领域的研发攻关。近年来,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逐步发展,已经在全球相控阵雷达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相控阵雷达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其对传统机械雷达已形成逐步替代的趋势,且各类新型装备平台的不断出现也对相控阵雷达的相关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及生产需求都在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相控阵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如何在确保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成本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技术热点。在此背景下,通过算法技术、稀布阵、集成一体化等技术降低相控阵成本、减小尺寸、提高集成度、扩大扫描角度,从而推动相控阵广泛应用于各类装载平台,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4)通用测试业务
该业务分类下的产品主要包括通用测试仪器设备或测试仪器设备集成配套控制软件,以及测试环境搭建等业务。


(二) 主要经营模式
1.销售及盈利模式
公司销售业务由项目事业部负责,形成了覆盖国内主要区域和重点客户的销售体系。项目事业部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开拓新市场和维护客户、组织招投标,签订合同和追踪项目进度,同时公司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更快响应客户需求,积极在全国布局,分别在西安、北京和成都设立子公司,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国主要国防科工集团科研院所等客户群体,有利于及时搜集行业信息和进行持续的售后服务。

公司销售采用招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进行。公司制定了投标管理办法,销售人员在获悉客户的招标信息后,由项目事业部牵头组织成立投标小组,并协同技术部门明确产品配置和技术方案。项目事业部根据服务成本、结合市场情况将竞标产品价格上报批准,最终由项目事业部递交投标文件。公司部分下游客户根据其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商务谈判的方式开展合作,公司与客户通过商务谈判达成合作意向后,直接与其签订合同。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中心根据供应商资质、供货质量保证能力、供货及时性、售后服务等内容制定评价表,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通过比价、询价等方式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择供应商。

公司采购模式系根据项目需求采购,采购物料主要分为物料采购和经营管理所需物资,物料采购包括公司生产所需的通用或定制化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等,经营管理所需物资包括固定资产、周转材料等。

公司物料采购的标准硬件由公司根据型号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公司物料采购的定制硬件由公司自行设计并交由供应商进行定制化生产或根据参数要求向供应商定制化采购。个别情况下,公司基于项目需求,向供应商外购部分软件功能模块。

除上述物料采购和经营管理所需物资采购外,公司在系统的装配集成环节中根据项目需求对外采购安装劳务。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的生产模式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和集成,具体生产环节包括软件开发集成、单机及设备部件设计、装配集成、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测试工作。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算法和软件的开发,不直接从事生产加工环节。

在软件开发集成环节中,公司负责核心算法、应用软件的设计、编写和测试。

在单机及设备部件设计、装配集成环节中,公司自主设计的硬件,由公司定制化采购所需器件后自行装配和调试,其余硬件由公司直接根据型号或参数要求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不从事生产工作。

在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测试环节,公司负责系统的装配集成、调试测试工作,并向客户交付系统。

4.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完善的研发机构体系。

公司的研发工作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公司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
第二阶段,研发人员完成软件、结构、硬件需求与详细设计,公司随时跟踪检查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评估各阶段研究成果确保研发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有效降低研究失败风险; 第三阶段,公司建立和完善研究成果验收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独立评审和验收;
第四阶段,公司对研究成果的转化分步推进,通过试生产充分验证产品性能,在获得市场认可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同时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加强对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加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


(三)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从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来看,公司的电磁仿真分析验证业务的所属领域主要为工业软件,公司电磁测量系统业务的所属领域主要为电子测量。工业软件和电子测量技术均为制造业的关键基础工具,其技术水平、自主可控程度对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工业软件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工业软件是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工业软件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软件的发展壮大是确保我国工业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石,是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2021年2月,工业软件首次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标志着工业软件已成为国家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战略部署,对工业软件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对工业软件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近年来增速较快。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1,974亿元,同比增长14.8%,但整体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7.4%,而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到21.9%,远超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全球占比,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工业软件的渗透率明显偏低,2025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5.6%。

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工业软件的关键核心,以CAE、CAD、EDA为代表,贯穿于工业品的研发设计到产品制造的整个流程,其发展水平对于整个制造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产品成熟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尚有明显差距。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2019年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厂商的市场份额仅占5%左右。随着产业扶持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以及高端制造业自主可控要求的持续提升,国内厂商在技术水平和市场拓展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追赶国外领先企业的进程有望加速。

CAE作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中最具技术难度的领域,其架构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计算机技术和工业技术等各学科知识之上,并且需要通过大量的工程经验更新迭代,具有极长的研发周期和极高的技术壁垒。根据IDC的数据,我国CAE软件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32.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4.6%。目前,CAE在国内的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成为产品研发设计的必备手段,在制造业其他领域,CAE仍在持续渗透。在整个制造业体系内,CAE总体渗透率仍较低,且在部分已购买CAE软件的公司,仍存在应用程度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总体而言,国内CAE市场有极大的挖掘潜力,用户对CAE接受程度的提升、对研发设计自主可控需求的提升都将加速国产CAE软件的技术迭代和市场推广。

(2)电子测量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趋势
电子测量即应用电子技术实现对被测对象(电子产品)的电参数进行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各个领域。电子测量行业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撑着国民经济各行业和科研创新各领域的发展,尤其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电子测量对电子科技产品以及装备系统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维护起到全面的技术保障作用。

电子测量领域根据产品形态可分为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对于较为简单的测试场景,通过测量仪器即可实现测量;对于相对复杂的测试场景,则需要构建测量系统,综合软件及算法技术、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随着下游电子产品复杂程度的持续提升,电子测量行业中测量系统的比重不断提升,客户使用的测量产品形态逐步从单纯的仪器仪表向软硬一体化系统转型,测量系统领域的厂商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于测量系统厂商而言,软件的自主可控、复杂系统的开发能力是关键所在。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如果缺乏国产自主软件的保障,测量测试获取的大量装备性能数据极易泄密,因此软件的国产化极其重要。此外,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的产品研发阶段具有高复杂度、小批量、多品种等特征,对测量系统厂商的系统开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产品批量生产阶段则对测量系统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为例,其主要面向相控阵天线,一方面,天线系统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作频段向高频持续拓展,例如数字相控阵的大量涌现,共形相控阵等新型体制的出现,以及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的逐步商用,校准测量系统也需要做相应的定制开发;另一方面,相控阵批量生产的背景下,产线快速校准测量系统需求开始显现并日益提升。因此,拥有自主开发的软件并具备复杂系统开发能力的测量系统厂商未来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突出的优势。

从下游领域来看,测量系统主要面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和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下游行业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快速释放,并为测量系统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国防军工方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及之前,我国长期处于装备研制、定型或小批量列装阶段,“十四五”期间将进入需要通过大批量的装备列装形成能力体系的时期,装备需求将持续释放。其中,公司的测量系统的主要下游——相控阵雷达及隐身装备等领域都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随着相控阵雷达在各类装载平台的深入应用,相控阵雷达及其配套产品的市场需求均将快速增长,而每套相控阵雷达在生产阶段均须经过严格的校准测量,因此将显著增加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需求。此外,隐身性能验证也是相关装备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且随着相控阵等雷达探测技术的持续发展,隐身装备的研制及生产需求均快速上升,高效、精准的进行隐身性能测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热点问题,作为验证隐身性能的重要手段,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快速增加。

航空航天方面,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卫星互联网行业的支持政策,积极部署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促进“天地通一体化”发展,中国低轨通信卫星行业有望进入快车道。因此,服务于低轨卫星的测试测量市场需求已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低轨卫星的测量广泛分布于其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卫星有效载荷、整星以及地面站等,为满足低轨卫星的批量化快速生产要求,测量系统需要具备快速高强度、批量化测试、集中小型化、机动响应等特点。因此,具备智能化系统开发能力并具备丰富工程经验的测量系统厂商有望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长期致力于电磁场领域CAE仿真及校准测量软件、系统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是业内极少数同时掌握电磁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两类算法技术的企业,两类算法技术可以相互验证,有助于实现技术迭代优化,此外,公司凭借算法技术优势开展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业务,不同板块业务在工程经验方面可以实现有效复用,形成相互印证、促进产品技术升级的作用。

公司代表性技术成果《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经科技成果鉴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进口替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在电磁测量领域参与了5项已发布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基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项目。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公司为其测控全向天线研制、数传子系统、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提供了仿真服务;2015年,北斗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相控阵天线顺利进入在轨工作状态,公司为其提供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方案,突破了校准算法关键技术,首次将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2016年,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入轨,公司的相控阵校准测试系统使用了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和微秒级实时控制技术,为其实现大型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高精度测试及快速评估提供技术保障;2019年,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公司为其着陆器提供测控天线整器电性能仿真研发和中继卫星天线仿真研发的工作;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公司承担了北斗三号星载相控阵通道测试、校准及可靠性验证测试等任务;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公司承担了天线整器仿真研发设计及系统开发任务。

在电磁场仿真验证业务板块,公司可为用户提供高频电磁场仿真问题的全套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产品包括通用CAE电磁仿真软件及多款专用电磁仿真软件,覆盖天线/微波器件辐射问题求解、目标散射问题求解、单元天线/相控阵的快速设计优化、平台布局仿真/EMC仿真问题求解、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等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大力研发,并根据用户反馈持续迭代更新,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需求,并实现工程数据及知识经验的统一管理,推动CAE软件的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升级进程。目前公司该业务板块下游主要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未来将在以上领域持续深度拓展,并继续开拓通信、汽车等领域。

在电磁场测量系统业务板块,公司已具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优势,在相控阵校准测量、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等多个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可为用户提供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系统、5G基站天线OTA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等多种产品,帮助雷达、电子对抗、通信领域的客户精确、快速的实现性能指标测量及优化。目前公司该业务板块下游主要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5G通信,未来将在以上领域持续深度拓展,并着力开拓低轨卫星、汽车等领域。

在相控阵产品业务板块,公司凭借在电磁场仿真验证业务积累的算法优势及设计能力以及在相控阵校准测量方面积累的工程经验,为客户承担相控阵天线阵面原型机的研制任务。公司在处于技术前沿的大型数字相控阵阵面及小型毫米波相控阵阵面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研制能力优势,未来将继续积极承接新型相控阵产品的研制任务,同时积极跟进已交付原型机的后续产业化进程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公司的各类主要产品均处在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自主可控要求持续提高的快速发展阶段,且随着产品精度要求及研发生产效率要求的持续提升,以公司为代表的业内领先企业将有望凭借技术和工程经验优势在未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1)CAE仿真软件自主可控要求持续提升,仿真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重要的技术方向 CAE仿真软件所面向的下游——高端制造业具有产品复杂度高、制造工艺要求高以及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随着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持续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对研发和生产的效率要求也持续提高,从而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CAE仿真软件作为提高研发生产精度和效率的有效工具,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等复杂程度高、安全责任大的高端制造业,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程度较低,国内CAE软件相比国外产品,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程度、产品化程度和易用度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CAE领域的自主可控要求持续提升,国内厂商生存环境持续改善,未来有望加速追赶国际同行。在技术方面,传统的CAE仿真软件主要提供较为单一的电磁问题求解功能,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设计及应用阶段的优化需求,因此,将仿真和设计、应用优化相结合,研发服务于电磁仿真、电磁设计和电磁应用全生命周期的CAE产品体系是目前及将来的重要技术方向。

(2)电磁测量系统的校准测量精度、效率要求持续提升
电磁测量系统所面向的主要下游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5G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随着新型装备的不断出现及复杂度的日趋提升,各类测量系统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且在装备批量生产的背景下,对测量系统高精度、高效率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以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为例,其面向的主要下游为相控阵天线系统,一方面,天线系统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作频段向高频持续拓展,例如数字相控阵的大量涌现,共形相控阵等新型体制的出现,以及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的逐步商用,校准测量系统也需要做相应的定制开发;另一方面,相控阵批量生产的背景下,产线快速校准测量系统需求开始显现并日益提升。以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为例,其面向的主要下游为隐身装备,随着隐身技术在各类装备的应用拓展,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向大型化、动态化等方向持续发展。

(3)相控阵系统向低成本、高集成度、小型化、多模复合等趋势发展 过去,相控阵雷达因其造价明显高于传统雷达,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当前,如何在确保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成本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热点问题,此外,在装备小型化发展的背景下,相控阵雷达要推广至更多的装备,将同样面临着小型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通过算法技术、稀布阵、集成一体化等技术降低相控阵成本、减小尺寸、提高集成度、扩大扫描角度,从而推动相控阵广泛应用于各类装载平台,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此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现代装备系统对探测精度及抗干扰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采用相控阵或红外成像等单一体制的导航技术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制相控阵及红外、激光等模块相组合的多模复合体制,以克服单一技术体制的局限性,已经成为新的技术发展与重点应用方向。


(四) 核心技术与研发进展
1. 核心技术及其先进性以及报告期内的变化情况
公司设立至今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围绕“专注方法与应用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针,致力于自主创新,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完善知识积累和技术迭代,实现快速和精确算法优势,形成多项自主核心技术。


序号核心技术 名称核心 技术 来源核心技术先进性
1三维全波 电磁仿真 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三维全波电磁仿真技术具有多算法融合优势,实现针对各类电 磁结构的高精高速仿真。核心算法包含改进的矩量法、快速算法、高 频渐近算法、积分方程快速直接求解法与特征模算法等。软件高度适 配主流国产硬件、芯片及操作系统,支持用户通过交互式与参数化建 模快速搭建仿真模型,同时提供丰富的材料库、激励类型以及数十种 后处理结果模式。该技术目前已可实现近亿级网格量的大规模计算, 并成功在超算平台上完成部署工作,实现万核以上的大规模仿真计算 能力。 公司的三维全波电磁仿真技术利用云计算技术赋能电磁问题求解,提 供覆盖电磁仿真、电磁设计和电磁应用全生命周期的电磁问题求解功 能,内置通用数据管理体系,可为电磁仿真、电磁设计和电磁应用等 各阶段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2一体化低 成本稀布 阵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技术采用最佳稀布阵列算法综合优化技 术,实现宽角度扫描,较好的解决了传统相控阵成本高、体积大、生 产难度大等问题。公司的稀布阵技术是在研究天线阵列性能需求与阵 列几何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对阵列结构布局进行优化设计,较好地解 决了阵列互耦,采用一体化集成模块,使得稀布阵天线具有增益高、 旁瓣低、宽角度电扫等优良性能。 公司的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技术,采用成熟的生产加工技术,将天线、 馈网、射频等高度一体化集成,有效提高了阵列天线的设计加工效率, 为量产阶段产品质量的稳定一致性及可控性提供了优良的基础。 公司的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技术,通过优化设计阵列几何结构,减少 了通道单元数和对应的 T/R组件,同时采用成熟的一体化加工工艺, 极大地降低了设计、加工成本,降低了使用和维护门槛,实现了高增
序号核心技术 名称核心 技术 来源核心技术先进性
   益、低副瓣、宽角度电扫等性能指标要求。
3平面近场 多探头测 试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和多探头中场校准测试技术主要用于 相控阵的电磁波束扫描性能和抗干扰性能的校准测试。相控阵包含大 量通道单元,通常情况下需要在暗室中,在相控阵的远场逐一进行通 道单元的校准测量,然后在相控阵的近场测试相控阵雷达的辐射性能, 并根据辐射性能重复校准工作。通过校准测量,相控阵的电磁波束能 量每增加3dB,扫描探测性能可增加一倍;副瓣每减少3dB,抗干扰能 力可增加一倍。 公司的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用于在近场测试相控阵的辐射性能, 检验校准测量结果。公司通过算法在传统单探头测试的基础上,扩展 到多个测试探头,能够成倍提高客户的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 公司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将采集的近场幅度、相位数据,通过多 探头的专有设计技术与补偿算法、近远场变换算法等算法技术得到相 控阵天线的方向图、波束性能等指标参数,较好地解决了多探头的互 耦效应,既保证了测试精度,同时又显著提高了测试效率。
4多探头中 场校准测 量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多探头中场校准测量技术,通过算法将远场校准在中场实现, 能够有效减少客户暗室的建设规模。以阵面口径为1.5米的X波段机 载相控阵雷达为例,其远场校准距离约为 150米,而使用多探头中场 校准测量技术后,可将测试距离缩短至 3米左右,有效减少了客户的 暗室建设规模,并可通过算法实现自动校准,减轻了客户的研发工作 量。 公司多探头中场校准测量技术通过测算融合的旋转矢量法、迭代优化 算法等校准补偿算法技术得到相控阵阵面单元的辐射特性以及各个天 线单元的补偿数据,根据该补偿数据来调整各天线单元辐射特性,从 而提高相控阵波束合成和校准测量效率。
5多通道有 源参数测 量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多通道有源参数测量技术,主要用于相控阵的扫描盲区检测。 一方面,该技术能够通过对相控阵不同扫描角度下的天线端口反射信 号进行测试,有效检测扫描盲区,另一方面,该技术通过 32/64通道 的多通道有源检测,通过算法有效模拟相控阵雷达的真实工作环境, 提高了扫描盲区的检测准确性。 公司的相控阵多通道有源参数测试技术能够实现同时测试32或64通 道共同工作形成的波束扫描状态下对有源参数的测试,从而为波束覆 盖性能验证提供试验依据,解决了相控阵阵面在同时加权情况下对多 通道有源阻抗测试的难点。
6在轨校准 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在轨校准技术,主要应用于已经发射运行的星载相控阵的校准
序号核心技术 名称核心 技术 来源核心技术先进性
   测量,属于列装测试的一种。公司依靠测算融合的旋转矢量算法等技 术,通过低散射双极化的固定探头对相控阵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辐射性 能的变动情况进行校准。 公司的在轨校准技术在太空中利用星载校准探头采集幅度、相位数据, 采集的数据以嵌入式在轨校准算法即测算融合的旋转矢量算法为核 心,配合在卫星发射前于实验室采集计算的校准数据库以及迭代优化 算法进行处理,得到星载相控阵单元辐射特性的补偿数据,完成单元 辐射性能一致性校准。
7微秒级实 时控制技 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微秒级实时控制技术,主要用于对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实时 控制。发行人自主研发了基于FPGA架构硬触发技术的微秒级实时控制 设备,实现了对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微秒级控制,相比传统通过以 太网口进行信号传输的毫秒级控制方案,大幅提高了客户的测试效率。 公司的实时控制技术实现了测量系统中各仪器及设备的复杂实时时序 控制,该技术通过现场FPGA(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架构实现测试流程 的全自动化控制,通过自动化流程减少测量系统的空等时间,通过高 速总线实现对各仪表及设备的实时控制,相对传统测试方法,在一次 扫描中能够实现相控阵多频点、多波位、多通道同时测试。
8方向图综 合优化技 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方向图综合优化技术是一种相控阵天线的设计优化技术,旨在 通过优化上千个阵列天线单元激励电流的幅度和相位组合,使相控阵 天线的辐射特性满足特定设计要求。公司结合多种相控阵产品的通道 硬件设计,以迭代法、差分进化算法、粒子群算法等为基础开发了多 求解器算法体系,可实现单纯相位综合和幅度-相位联合加权综合,较 为高效地解决大型阵列(通道数>1,000)的典型方向图综合优化问题。 同时,公司基于相控阵仿真、优化及测试技术优势,根据校准后的相 控阵通道幅度/相位随频率的响应关系,解决了实际工程产品的方向图 综合难题。
9相控阵快 速设计与 优化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通过大量的模拟仿真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相控阵数理模型, 该模型可以进行快速降维处理,使得相控阵的单元数目大幅度地减少, 等效为一个小型相控阵,继而对小型相控阵进行电磁场精确仿真,快 速得到大型相控阵的辐射特性。
10复杂电磁 环境系统 级仿真技 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复杂电磁环境系统级仿真技术是通过建立复杂地理环境电磁模 型、精细天线与各种大型运载平台一体化模型、收发信机模型、电磁 干扰模型等,综合应用多种电磁算法技术,将真实复杂电磁环境对通 信与雷达系统的效应转变为无线信道精确的数据源,从而用数学的方 式表达复杂电磁环境的物理效应,为无线信道仿真提供了精确的模型
序号核心技术 名称核心 技术 来源核心技术先进性
   源,实现真实应用环境下电磁信号传播的快速动态仿真和应用仿真, 以达到无线通信与雷达系统真实应用情况下的功能与性能验证。 公司的复杂电磁环境系统级仿真技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与雷达系统在 真实应用环境下收发链路的电磁信号特性的验证,可从接收信号中分 离出直射信号,滤除反射、折射、散射等多径信号与干扰信号,分析 平台的电磁效应,优化天线系统布局,评估、优化及验证通信与雷达 系统在真实应用环境下的系统性能指标和功能实现情况。 目前行业内针对无线通信与雷达系统的无线信道仿真应用已较为成 熟,但其主要针对典型传输应用条件下的经典模型,无法针对真实传 输条件下的基于物理原理的数值解算;对应单一的精细天线仿真或电 大尺寸的电磁效应仿真也较为成熟,但综合兼顾精细与电大的精度和 速度的平衡在行业仅有较少公司掌握。公司复杂电磁环境系统级仿真 技术同时具有上述特有优势,竞争力强。
11多模复合 技术自主 研发公司的多模复合技术针对复杂环境、多模式共口径、极低剖面、金属 载体内嵌等情景下的天线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体系化的理论支持 及快捷的迭代优化方法,确保在复杂应用环境下天线性能优化。可以 为高性能通信及导引系统提供多模集成化共口径天线的研制方案。

国家科学技术奖项获奖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认定情况
□适用 √不适用
2. 报告期内获得的研发成果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