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雷迪克(300652):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7日 02:32:22 中财网

原标题:雷迪克:2022年年度报告

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21
2023年4月27日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沈仁荣、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陆莎莎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陆莎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部分,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102,608,133 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0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44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46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104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113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114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15
备查文件目录

1、载有法定代表人、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会计报表; 2、载有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3、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2022年年度报告文件原件。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证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本公司、雷迪克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国金证券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可转债公司创业板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章程》
股东大会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 东大会
董事会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 事会
监事会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 事会
元、万元、亿元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人民币亿元
AM市场After-Market 的缩写,指汽车售后维 修服务市场
OEM市场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的缩写,指为主机配套的汽车零部件 市场
主机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整车和整机 关键零部件
IATF16949:2016由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于2016年 10月正式发布的汽车行业新版质量管 理标准IATF16949:2016。该标准取代 了ISO/TS16949标准,将作为对ISO 9001:2015的补充与其一起共同实 施。
科坚控股北京科坚控股合伙企业(有限合 伙),系公司控股股东,原浙江雷迪 克控股有限公司
杭州沃德、沃德杭州沃德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杭州大恩、大恩杭州大恩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上海博明逊、博明逊上海博明逊进出口有限公司
浙江精峰浙江精峰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雷迪克股票代码300652
公司的中文名称杭州雷迪克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雷迪克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HANG ZHOU RADICAL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RADICAL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沈仁荣  
注册地址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春潮路89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311231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春潮路89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311231  
公司国际互联网网址www.radical.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陆莎莎李颢
联系地址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春 潮路89号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春 潮路89号
电话0571-228061900571-22806190
传真0571-228061160571-22806116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证券时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杭州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桥南区块春潮路89号董事会办公 室
四、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东路61号四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谢娟娟、张朱华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保荐机构名称保荐机构办公地址保荐代表人姓名持续督导期间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青羊区东城根上街 95号杨利国、代敬亮2017年5月16日至2022 年12月31日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647,896,411.43591,158,715.319.60%437,384,935.7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元)103,752,685.0995,928,647.838.16%59,338,104.1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元)92,426,497.7076,171,424.9121.34%52,788,332.30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元)90,411,774.4639,511,625.38128.82%74,804,810.31
基本每股收益(元/ 股)1.071.024.90%0.67
稀释每股收益(元/ 股)1.031.003.00%0.6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 率9.46%9.77%-0.31%7.12%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资产总额(元)1,516,917,915.231,445,550,894.074.94%1,294,966,197.4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元)1,242,516,656.491,008,571,852.6423.20%959,623,382.32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150,485,238.30173,870,609.78181,286,587.41142,253,975.9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0,915,560.7331,854,119.9636,605,877.9814,377,126.4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19,945,695.9626,935,200.6732,717,746.5512,827,854.52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104,660.1716,209,862.5743,399,914.0528,697,337.67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183,557.94421,385.99-137,070.01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2,541,416.653,230,687.033,309,411.3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 益0.00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 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0.00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 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 的投资收益9,526,153.7410,784,110.813,882,290.65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 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 回 7,686,281.29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 损益0.0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 益定义的损益项目50,428.69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1,401,122.981,461,113.69-320,206.05 
减:所得税影响额2,376,492.613,826,355.89184,654.09 
合计11,326,187.3919,757,222.926,549,771.82--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所属行业说明 公司为汽车零部件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公司所属 行业为汽车制造业(C36)。 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与汽车及零部件行业的景气程度密切相关,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 游,是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随着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步入全面升级时 期,预计今后较长时间内将保持较高的产销水平,带动汽车零部件需求的不断增长。 2、总体运行情况概述 2022 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外部局势风高浪急的大环境下,国内依然保持了经济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统计 局发布数据,2022 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汽车制造业增长 6.3%;从汽车行业 来看,在来自芯片结构性短缺、预期转弱以及能耗双控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压力影响下,汽车行业及相关零部 件产业景气度在第一季度有所回落,但随着购置税优惠等一系列支持产业发展政策的及时落地,市场信心得 以提振,汽车市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最终实现了全年产销量正增长,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 保持了全球汽车产销量连续第14年第一。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2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 万辆和 2,686.4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和 2.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383.6 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速高于行业总体。2022年以来,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一路攀升,全年销量1,176.6万辆,同比增长22.8%,市场份额达到49.9%,上升5.4个百分点。

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高涨,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提前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目标,汽车产业电气化转型的成效进一步巩固。预计 2023 年在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施下,市场供需将进一步我国的汽车行业近几年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已进入技术创新、产业转型、产品升级的重要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相较2021年末增加1,752万辆,同比增长5.81%。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持续上升,将为公司所在的汽车轴承制造行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789.64 万元,同比上涨 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75.27万元,同比上涨 8.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242.65 万元,同比上涨 21.34%,公司经营情况符合行业发展态势。

3、轴承类零部件细分市场概述
轴承是各类机械装备的重要基础零部件,被誉为“工业的关节”。汽车制造是轴承行业最主要的下游应用领域,汽车轴承占轴承下游需求的将近一半。一辆汽车通常需要数十种不同的轴承安装在不同的转动部位,在传统汽车的动力、转向、传动、底盘及辅助系统等领域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机、减速器等部件的制造上均需要使用轴承。轴承作为汽车的基础部件,与整车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舒适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快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升级对轴承行业的质量需求也将有所提升,高精度的中高端轴承产品需求迎来较快增长。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 2021 年全国共有125家规模以上的轴承制造企业。轴承行业整体也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发展水平:2022年,我国轴承行业的工业总产值达到85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保持在260亿元以上。经估算,2022年我国轴承行业的营业收入将超过 2,500 亿元,我国轴承行业 2025 年预计最高能够达到轴承产量 253 亿套、轴承行业收入规模2,583亿元的目标,未来行业空间依然会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受到行业发展初期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研发力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轴承制造企业规模普遍比较小,市场竞争也主要体现在中低端产品市场层面,行业集中度低。但随着近年来零部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其产值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份额持续增长,我国汽车轴承制造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海外市场开拓能力正逐步增强,产品竞争力逐步提升,随着内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布局拓展和不断加大各方面的投入,我国零部件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期,逐步跻身国际高端轴承生产企业行列。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实现乘用车轴承产品的迭代升级的同时,依托优势技术积累开始逐步拓展产品应用场景至向商用车、新能源汽车等高景气细分领域,深化整体产业布局,在汽车轴承类零部件制造行业内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所属的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汽车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用于 AM 市场。在汽车配件领域有多年的售后市场及OEM配套经验。

(二)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汽车轴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包括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圆锥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涨紧轮等。

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圆锥轴承:主要应用于汽车车轴处用来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的零部件,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汽车载重和转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轮毂轴承单元是将轮毂轴承、轮轮毂轴承羊角端和制动器端安装法兰、以及相关密封圈、轮胎安装螺栓、ABS 轮速传感器(包括磁性编码器)等主要零部件一体化集成设计并制造的汽车零部件产品。

离合器分离轴承: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位于离合器与变速器之间,通过其轴向移动使离合器分离,从而切断汽车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输,辅助完成汽车起步、停驶及换挡等项操作,保证了离合器能够接合平顺,分离柔和,减少磨损,延长离合器及整个离合器系统的使用寿命。

涨紧轮:用于汽车传动系统的皮带张紧装置,用来调节同步带的松紧度,自动调整张紧力,为系统提供合适张力,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同时避免运转过程中皮带出现打滑、异常磨损或噪音,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主要包括采购、生产以及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商业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由采购部会同技术部、品保部对意向供应商进行综合考评,只有符合公司的相关标准,通过了公司的考评,才能成为公司的潜在供应商。同类原材料主要从1-2家供应商采购,与其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协议》,以订单通知方式实施具体采购计划。

公司制定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制度,从生产条件、交货周期、报价水平、管理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评定并选择供应商。公司制定了严格的检验标准,质检人员对采购物资进行严格检验,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管理模式。公司根据在手订单情况结合产成品库存情况,制定月(或周)生产计划,生产单位根据生产计划和工艺指令实施生产。

公司采取专业生产与外协加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公司产品的研发设计、精车加工、磨加工、产品装配、检测等保证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关键工序(环节)基本由公司自身完成。公司充分利用地区产业集群、专业配套优势,对于部分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的工序如锻加工、粗车加工等采用外协加工的方式,同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对外采购部分毛坯件。

3、销售模式
根据进入整车的时间不同,汽车零部件市场可分为用于汽车制造企业整车装配供应零部件的主机配套市场(OEM市场)和用于汽车维修或保养服务所需的售后服务市场(AM市场)。公司轴承产品大部分销往AM市场,少部分销往OEM市场。


市场类型采用该模式的原因
AM市场汽车售后市场庞大,客户类型多样,拓展市场需要投入大量
(售后市场)的人力、资金等资源。目前,公司自身资源有限,为提高市 场开拓效率,扩张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覆盖率,主要通过 选择与具有多年汽车零部件销售经验、手中拥有丰富的海外 客户资源的贸易商或专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合作。
OEM市场 (主机配套市场)客户对象一般为汽车整车厂的一级或二级零部件供应商,一 般客户单一,采购数量相对较大,验厂要求严格。

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万套

 产量  销售量  
 本报告期上年同期与上年同比增 减本报告期上年同期与上年同比增 减
按零部件类别      
轮毂单元254.80214.7818.63%230.90202.0814.26%
轮毂轴承484.63441.389.80%377.35420.25-10.21%
分离轴承765.42720.246.27%756.81729.913.69%
圆锥轴承528.48482.889.44%518.78493.185.19%
涨紧轮轴承225.20236.08-4.60%235.94229.013.03%
按整车配套      
OEM312.12289.147.95%284.76291.59-2.34%
按售后服务市场      
AM1946.411806.227.76%1832.441782.841.23%
其他分类      
境内地区2258.532095.367.78%1654.451550.514.92%
境外地区   462.75523.92-11.68%
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零部件销售模式
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
□适用 ?不适用
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适用 ?不适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核心技术人员未发生变化。

公司在以下方面依旧保持核心竞争优势:
(一)技术和产品优势
作为多年从事专业生产汽车轴承的专精特新企业,公司一直以来注重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具备较强的汽车轴承
产品研发能力,2012年建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2017年建立了“省级企业研究院”,曾承担了“自
调心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产业化”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公司不断对汽车轴承的研发、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高产品的性
能、精度、使用寿命等,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多种技术已达到行业内先进技术水平,是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单位。

同时,汽车轴承产品也得到业内以及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的“MAZDA 汽车离合器分离轴承”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830900KG 汽车发动机皮带涨紧轮单元组件”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汽车液压离合器分离轴承单元”、“一种多腔
迷宫密封结构汽车轮毂轴承”、“第三代卷边结构圆锥轮毂轴承单元(带主动式传感器)”等多个产品为浙江省省级工
业新产品。

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和与客户的密切合作,公司研发团队积累了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新技术
的应用和工艺改进使产品在耐用性、精度、性能等方面不断提高,能满足客户的产品开发需求,并能较好地把握行业趋
势及产品功能的研发。截至目前,公司被授权各项专利合计121项;另有多项专利进入实质性审核阶段。

(二)规模和品类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研发、生产汽车轴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汽车轴承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拥有
较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能满足客户“小批量、多品种”的定制化需求,目前可提供超过一万种汽车轴承产品型号,
日常生产中流转达 3,000 种。公司形成的规模和品类优势能够同时满足不同客户对于不同型号汽车轴承产品的需求,从
而能够提高公司的订单获取能力,并降低经营成本。

(三)质量优势
公司自创建以来就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公司 2018 年完成了 ISO/TS16949 向IATF16949 的转版,通过了 ISO45001 职业健康及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从企业质量管理、计量管理、环境、工艺和工装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建立了完整有效的体系。从企业质量管理、计量管理、环境、工艺和工装管理、人力资源管
理等方面建立了完整有效的体系。公司采用国际性的质量标准,严格按照要求设计生产和管理流程;每年实施内部审核
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公司通过不断技术改进,使得公司汽车轴承件在国内外售后市场享有
一定的知名度并得到认可。

(四)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势
公司经营管理团队人员稳定,公司发展战略务实、稳定、持续,拥有较强的企业管理经验。在市场端方面,具有较
强的判断力和敏锐的市场反应力,使公司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作出及时有效的调整;生产端方面,多年来深耕制
造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公司对产品生产工艺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设计能力,使得公司在保障产品质量的情况下,
具备通过采购单件设备自行配置完整生产线的能力,比直接采购完整生产线大幅降低了在生产设备上的采购成本。公司
出色的管理和成本控制能力帮助公司在复杂、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较高的运营效率,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 年,汽车行业面对了来自芯片结构性短缺、预期转弱以及能耗双控等多重超预期的冲击,全行业以及公司所在
的细分领域一时间均受到了较大影响。但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统筹指挥下,预期冲击得以被快速、妥善的应对,市场
信心也随着国家相关稳增长政策的及时落地得以提振,市场供需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充分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机遇,立足于国产化替代趋势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
积极调整客户结构,卡位新能源赛道;在持续巩固现有存量售后市场(AM)业务的同时,前期布局的主机配套(OEM)市
场业务也在本报告期取得了较大进展:2022 年,公司获得了国内外众多车企的项目定点,且定点已经陆续转化成订单,
开始向车企进行小批量交付,如长安汽车、长城汽车、东风汽车、江铃汽车以及合众、零跑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公
司整体业务经营、研发及市场拓展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实现了高质量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格局。

上述经营策略的落实保障了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的稳定运行。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4,789.64 万元,同比
上涨 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375.27 万元,同比上涨 8.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9,242.65
万元,同比上涨21.34%。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1、聚力发展,提质增效
当下新能源汽车在市场驱动下提前进入上升拐点,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整车厂竞争格局正加速重塑。终端消费
客户对产品质量、车型迭代、服务响应以及价格敏感度通过整车厂传导到零部件厂商。在配套整车厂供应的过程中,如
何更好的配合客户进行产品升级迭代、实现快速交付,这对零部件厂商自身的柔性生产能力、协同能力、快速响应和降
本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提质增效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下实现突围,树立核心竞争力的首要抓手。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了基地布局和产业结构,显著提高了工厂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为产品质量升
级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成本方面,公司主要从技术降本着手,基于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在充分保障产品质量的大前提
下,推动生产工艺改进,实现生产成本优化;另一方面,在企业各事业部持续深入推进精益化生产管理,坚持执行降本
增效举措,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通过上述措施,一定程度地抵消了不利因素给公司盈利水平造
成的影响,最终得以实现整体经营效益的提振。

2、优化客户和产品结构,打造发展新格局
公司凭借自身深耕乘用车高端售后市场二十余年的制造底蕴,在立足现有业务板块的基础上,把握行业机遇,充分
参与到新能源汽车主机市场的赛道中来,稳步推进售后/主机双向产业布局,以毛利率较高的售后市场为根基,逐步向主
机市场配套,特别是新能源增量市场拓展,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公司原有存量业务以服务高端售后市场为主。在多年合作过程中,公司积累了过硬的制造能力和管控能力,并通过
持续的研发投入对自身工程能力加以优化,稳步提升对于客户要求的同步反应速度,目前已具备了匹配整车厂的同步开
发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多个新能源主机项目已审核通过取得定点认可,且定点意向已陆续转化成订单向车企交付,如
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合众汽车以及零跑汽车等等;同时,公司也在与部分潜在客户保持良好的沟通,未来公司将继续
积极拓展市场空间,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和客户类别,扩大市场规模,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另外,公司研发团队也在积极关注轴承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成果,不断推进企业自身研发创新,积极推进研发制
造如新能源减速箱轴承、及机械臂关节丝杆轴承等适用于新车型、新领域的产品,以期实现产品在配套单车价值上的突
破和整体产品结构的深化。

3、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是公司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关键,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一系列人
才提升措施。包括聘请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外派业务骨干人员学习,同时组织内部培训及交流等形式的学习。通
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学习,拓宽了员工视野,提高了员工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深化内部管理运营、制度化体系建设,通过不断加强人员培养以及团队建设,不断优化公司组
织架构,梳理内部制度和流程,逐步实现公司发展的系统化、信息化建设;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合理有效配置
人才资源,根据业务的差异性及不同业务领域的能力需求,制定差异化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员工队伍更为专业
化、职业化、市场化。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647,896,411.43100%591,158,715.31100%9.60%
分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业640,126,156.3398.80%584,150,944.9798.81%9.58%
其他业务7,770,255.101.20%7,007,770.341.19%10.88%
分产品     
轮毂单元216,836,474.7733.47%164,839,199.1027.88%31.54%
圆锥轴承132,267,398.8020.41%114,007,404.5019.29%16.02%
分离轴承123,775,263.3119.10%107,492,939.6018.18%15.14%
轮毂轴承110,773,795.8517.10%116,835,749.5019.76%-5.19%
涨紧轮44,099,597.596.81%38,307,550.036.48%15.12%
其他轴承配件12,373,626.011.90%42,668,102.247.22%-71.00%
其他业务7,770,255.101.20%7,007,770.341.19%10.88%
分地区     
境内421,412,667.1965.04%401,171,898.4167.86%5.05%
境外226,483,744.2434.96%189,986,816.9032.14%19.21%
分销售模式     
直销88,079,979.2813.59%97,607,341.1216.51%-9.76%
经销559,816,432.1586.41%493,551,374.1983.49%13.43%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比上 年同期增减营业成本比上 年同期增减毛利率比上年 同期增减
分行业      
汽车零部件行 业640,126,156.33449,387,528.6529.80%9.58%11.65%-1.30%
分产品      
轮毂单元216,836,474.77162,644,590.0124.99%31.54%32.43%-0.50%
圆锥轴承132,267,398.8096,347,581.3727.16%16.02%24.30%-4.85%
分离轴承123,775,263.3177,352,180.1237.51%15.15%28.46%-6.48%
轮毂轴承110,773,795.8580,460,533.5327.37%-5.19%0.08%-3.82%
分地区      
境内421,412,667.19299,261,049.3528.99%5.05%5.57%-0.35%
境外226,483,744.24157,678,478.7630.38%19.21%26.15%-3.83%
分销售模式      
直销88,079,979.2866,404,149.3924.61%-9.76%-11.35%1.35%
经销559,816,432.15390,535,378.7230.24%13.43%17.05%-2.16%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汽车轴承销售量万套2,092.122,074.440.85%
 生产量万套2,258.532,111.606.96%
 库存量万套318275.8315.29%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汽车零部件行业原材料270,732,854.8460.24%249,830,991.5962.07%-1.83%
汽车零部件行业人工费64,979,834.7114.46%56,294,717.9513.99%0.47%
汽车零部件行业外加工费58,487,664.2613.01%46,112,488.3211.46%1.55%
汽车零部件行业制造费55,187,174.8412.28%50,260,364.0112.49%-0.21%
说明
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营收成本构成未发生较大变化。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187,512,648.46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28.94%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第一名59,122,007.119.13%
2第二名33,852,243.835.22%
3第三名32,702,282.215.05%
4第四名32,323,430.944.99%
5第五名29,512,684.374.56%
合计--187,512,648.4628.94%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107,905,985.62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9.53%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0.00%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序号供应商名称采购额(元)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
1第一名47,843,687.3513.09%
2第二名29,342,655.908.03%
3第三名10,827,414.232.96%
4第四名10,105,824.222.77%
5第五名9,786,403.922.68%
合计--107,905,984.6229.53%
主要供应商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3、费用
单位:元

 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重大变动说明
销售费用14,594,474.989,115,302.0960.11%主要由于本报告期加 大了市场拓展力度
管理费用43,837,349.2742,605,682.482.89% 
财务费用-8,066,146.9710,136,912.33-179.57%主要是汇率变动导致 的
研发费用28,604,903.0726,820,332.226.65% 
4、研发投入
?适用 □不适用

主要研发项目名称项目目的项目进展拟达到的目标预计对公司未来发展 的影响
抗冲击扭矩的分离轴 承单元项目通过对单元中心 套的设计开发,研发 一种抗冲击扭矩的分 离轴承单元,对调心 元件的研究,实现调 心和密封的优化组 合。已完成通过设计研发,提升 产品性能进入配套体 系,各项技术指标都 达到客户要求,质量 稳定。分离轴承产品覆盖市 场大多数车型,项目 的开发能提升产品的 整体性能,提高产品 的市场竞争力。
一种密封圈骨架带泄 压孔的新型轮毂轴承针对提高双列圆锥轮 毂轴承耐高温、耐高 压的性能,研制的一 种密封圈骨架带泄压 孔的新型轮毂轴承, 通过将轴承密封圈骨 架设计为泄压孔结 构,增强了轴承耐高 温、耐高压的性能。完成试制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 标,提高产品市场占 有率和认可度。通过产品结构的创 新、效率的提高、性 能的提升,以提升公 司产品的整体竞争 力,进一步提升公司 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一种新型带导水槽的 轮毂轴承单元通过在轮毂轴承外圈 靠近法兰盘的外径上 设计导水槽,防止流 向外圈和法兰盘的中 间沉积,避免密封早 期失效,提高了产品 的密封性能。已完成提升产品质量,同时 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 力,满足客户的特殊 需求。提升公司产品的整体 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 率。
一种复合密封结构涨 紧轮轴承针对涨紧轮轴承结构 进行立项研究,通过 优化张紧轮轴承密封 结构和与皮带配合外 径结构,从而改善张 紧轮产品的使用性能 和寿命。已完成提升公司涨紧轮轴承 产品质量和产品性 能。提升公司产品的整体 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 率。
公司研发人员情况

 2022年2021年变动比例
研发人员数量(人)99927.61%
研发人员数量占比12.00%11.50%0.50%
研发人员学历   
本科28273.71%
硕士000.00%
研发人员年龄构成   
30岁以下22234.34%
30~40岁484311.63%
近三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2022年2021年2020年
研发投入金额(元)28,604,903.0726,820,332.2217,577,631.55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42%4.54%4.02%
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金额 (元)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 的比例0.00%0.00%0.00%
资本化研发支出占当期净利 润的比重0.00%0.00%0.00%
公司研发人员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
□适用 ?不适用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大幅变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说明
□适用 ?不适用
5、现金流
单位:元

项目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643,881,993.41540,591,960.8119.1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553,470,218.95501,080,335.4310.4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90,411,774.4639,511,625.38128.82%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362,658,517.052,200,641,873.81-38.08%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399,970,475.262,138,579,397.88-34.5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37,311,958.2162,062,475.93-160.12%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4,948,341.0943,597,551.0571.91%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96,978,554.75100,940,079.85-3.92%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 额-22,030,213.66-57,342,528.8038.4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8,487,473.7342,394,369.92-9.22%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重大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说明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