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润都股份(002923):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7日 08:43:43 中财网

原标题:润都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

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24

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刘杰、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刘杰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石深华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内,不存在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特别重大风险。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广大投资者查阅本年度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相关内容。

本报告中涉及的未来发展规划及事项的陈述,属于计划性事项,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未来实施2022年度权益分配方案时所确定的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 3.5元(含税),送红股 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7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1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7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60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78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87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88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89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润都制药、本公司、公司、股份公 司、润都股份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民彤医药珠海市民彤医药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武汉研究院润都制药(武汉)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润都荆门公司润都制药(荆门)有限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
润都健康大药房、润都大药房润都健康大药房(广州)有限公司(公司全资二级子公司)
润都国际润都国际有限公司(公司子公司)
南医大生物珠海南医大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公司参股公司)
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药监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管理,曾用名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并于2014年经最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 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
股东大会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高级管理人员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高级管理人员
公司章程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报告期2022年01月0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一 套适用于制药行业的强制性标准
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的简称,即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DMF、原料药登记DMF为Drug Master File的简称,即药物主档案;系反映药品生产和质量 管理方面的一套完整的文件资料。根据国家药监局[2017年第146号]文件 规定,药品审评中心建立原辅包登记制度,即DMF制度,原料药登记资料 主要内容:基本信息、生产信息、特性鉴定、原料药的质量控制、对照 品、药包材、稳定性等。获得登记号的原料药具有与制剂申请进行关联审 评的条件。日本实行MF登录制度,通过日本国内管理人,把原料药生产和 质量控制信息上报日本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具备进入日本制剂 工厂原料药供应链条件
CEP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 to monograph of European Pharmacopoeia,即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是用来考察《欧洲药典》(为欧 洲药品质量检测的指导文献)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进口药品质量的一种证 书;简称为CEP
CMO合同定制生产企业(Contract Manufacture Organization),指接受制药 公司合同委托,向公司提供生产所需的工艺、质量控制等技术资料,安排 专人进行技术的转移和交接,由公司负责生产并向其供货
CDMO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指为制药企业以及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特别是创新药工 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 生产等服务的机构
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 是专业从事药品研发的合同研究组织,CRO外包服务可以涵盖医药研发的 整个阶段
药品注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质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作出是否同意进行药物临床研究、生产药
  品或者进口药品的审批过程,包括对申请变更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 中载明内容的审批
生产批件药品批准文号及相关法定文件,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 经相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在批准文件上规定该药品的批准文号
临床试验任何在人体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 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 效与安全性。申请新药注册,应当进行临床试验(包括生物等效性试验), 临床试验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药物的临床试验,严格执行国家 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调整药物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程序的公告(2018年第50 号)等最新规定的要求
原研药境内外首个获准上市,且具有完整和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作为上市 依据的药品
新药境内外均未上市的创新药和改良型新药
仿制药境内申请人仿制境外上市但境内未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境内申请人仿制 境内上市原研药品的药品;境外上市的药品申请在境内上市
质子泵抑制剂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作用机理为其在强酸环 境中转化为次磺酰胺类化合物,与H+-K+-ATP酶α亚基上的巯基作用,形 成二硫键的共价结合,使H+-K+-ATP失去活性,导致壁细胞内的氢离子不 能转移到胃腔而使胃酸分泌减少,胃内的pH值升高,从而达到抑酸的目的
原料药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 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
医药中间体已经经过加工,制成药理活性化合物前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是原 料药工艺步骤中产生的、必须经过进一步分子变化或精制才能成为原料药 的一种物料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药品标准或其他适当处方,将原料药物按某种剂型制成 具有一定规格的药剂
缓释胶囊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的胶囊剂,缓释胶囊应符合缓 释制剂的有关要求并应进行释放度检查
肠溶胶囊用肠溶材料包衣的颗粒或小丸填充于胶囊而制成的硬胶囊,或适宜的肠溶 材料制备而得的硬胶囊或软胶囊。肠溶胶囊不溶于胃液,但能在肠液中崩 解而释放活性成分。除另有规定外,肠溶胶囊应符合迟释制剂的有关要 求,并进行释放度检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润都股份股票代码002923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润都股份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Zhuhai Rundu Pharmaceutical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Rundu Pharma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刘杰  
注册地址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机场北路6号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519040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机场北路6号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519040  
公司网址www.rdpharma.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苏军闫红娟
联系地址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机场北路6号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机场北路6号
电话0756-76303780756-7630378
传真0756-76300350756-7630035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日报》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部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400192520640G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无变化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无变化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16号院7号楼12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龚晨艳、李倩倩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追溯调整或重述原因
其他原因


 2022年2021年 本年比上年增 减2020年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营业收入 (元)1,372,233,917. 921,189,926,867. 841,189,926,867. 8415.32%1,252,630,836. 951,252,630,836. 95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 润(元)155,476,936.73139,766,332.61139,766,332.6111.24%135,862,411.12135,862,411.12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扣除 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 (元)138,572,724.87126,633,376.77126,633,376.779.43%113,745,137.62113,745,137.62
经营活动产生 的现金流量净 额(元)135,007,685.93205,906,013.15205,906,013.15-34.43%250,346,177.78250,346,177.78
基本每股收益 (元/股)0.650.760.5812.07%0.740.57
稀释每股收益 (元/股)0.650.760.5812.07%0.740.57
加权平均净资 产收益率13.55%13.06%13.06%0.49%13.81%13.81%
 2022年末2021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 末增减2020年末 
  调整前调整后调整后调整前调整后
总资产(元)2,286,349,976. 811,909,438,088. 211,909,438,088. 2119.74%1,513,772,150. 911,513,772,150. 91
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资1,195,984,218. 241,112,155,581. 511,112,155,581. 517.54%1,038,233,649. 901,038,233,649. 90
产(元)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322,719,191.72336,146,647.13333,113,000.05380,255,079.0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38,124,057.7136,971,128.6026,528,089.3653,853,661.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35,417,281.4833,900,241.6223,659,080.6045,596,121.17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8,417,173.8314,913,999.718,790,977.22129,719,882.83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包括已计提资产减 值准备的冲销部分)-279,268.42-227,519.97-2,290,214.29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 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 合国家政策规定、按19,950,712.2416,759,197.1126,879,886.35 
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 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 助除外)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 资产的损益  3,636,552.51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 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持有交易 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 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取得的投资收益101,391.47407,149.5211,000.00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 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88,406.06-1,819,332.34-2,459,507.8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 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198,125.35198,431.41 
减:所得税影响额2,780,217.372,184,663.833,858,874.67 
合计16,904,211.8613,132,955.8422,117,273.50--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医药制造业包括化学药制剂、原料药、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药品等,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分类,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代码 C27),根据主营业务又可以细分为原料药、制剂、医药中间体三类子行业。

“十三五”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通过各方努力,我国医药制造业取得了突出成绩,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基础较“十二五”期间更坚实,整体发展水平跃上新台阶,产业创新取得新突破,供应保障水平增强,国际化步伐加快,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中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医药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受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尚未形成,仿制药、中药、辅料包材等领域质量控制水平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不强等问题掣肘。

为改变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2022年 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国家医保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九个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联合编制并发布了《“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到 2025年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中高速增长,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突出,创新动力增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药械供应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的未来 5年发展目标和到 2035年医药工业实力实现整体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实现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全面建成健康中国提供坚实保障的15年远景目标。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医药工业向创新驱动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强化贯彻实施,《规划》从加强政策协同和规划实施、提升财政金融支持水平、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随着国家层面产业利好政策的密集发布、产业改革围绕人民健康需求的持续深化,中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保持加速推进的局面。

从周期性看,医药行业的消费支出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质量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健康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且药品作为特殊商品,需求刚性大,弹性小,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较小,因而医药行业是典型的弱周期性行业,具有防御性强的特征,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不明显。

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总体趋势非常明确,医疗保障覆盖面及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慢病患病率的不断扩大促使医药需求持续增长。在我国,慢性病总体呈现出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现象。国家关于慢性病管理政策趋向于明确医疗机构慢性病管理职责,建立慢性病管理数据库、完善慢性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模式,提供多元化的康复和健康教育服务。同时,也将继续推进药品、医疗服务价格降低,加强慢性病诊疗技术研发,提升全民健康素养,鼓励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慢性病防控形势的变化,一方面将扩大慢性病领域原料药、制剂市场的刚性需求,引导医药制造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布局,加大研发及生产的投入;另一方面,为满足人民用药的基本需求,国家大力推动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异地就医结算、支付方式改革、药品集中采购、医药价格监测等方面的调整,将推动药价透明化趋势加速。

公司抗高血压沙坦类药物多个品种实现了从原料药到制剂纵向一体化的产业战略升级,沙坦类原料药除自用外,其国内市场供应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制剂方面,产品伊泰青?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2022年第三季度重庆联盟国采第一批接续项目中选;在北京市国采第一批接续项目中选。除广东联盟、重庆联盟和北京市实行带量采购外,其他省份均已完成省级药品集中挂网。

公司将国家“健康中国”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坚持以“专注成就卓越,技术承载未来”的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药品的开发及技术升级;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的研发模式,加强与国内外技术一流的研发机构合作,开发系列高端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产品,推动公司国内外贸易的开展,逐步实现公司国际化战略。

纵观医药制造业发展态势,对公司而言,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二)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1、2022年 1月 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规划》。《规划》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提出了未来 5年的发展目标和 15年远景发展目标。认真分析预判了未来发展趋势,对产业创新、满足群众用药需求等方面进行了展望;明确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提高医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实现供应链稳定可控,加快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健全医药供应保障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医药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发展。

2、2022年 2月 1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调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转变。职责方向的调整有利于各机构在未来工作中有条不紊地各司其职,更好地落实大卫生、大健康历年,促进健康中国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

3、2022年2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组织起草、发布了《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申请审评工作程序(试行)》的征求意见稿。基于药品审评流程导向科学管理体系8个子课题的研究成果撰写,同时吸取应急审评过程中“早期介入、研审联动、滚动提交”等宝贵经验,针对注册申请前期沟通、受理、审评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要求。明确国家鼓励创新药发展的决心,促使企业回归研发本质,致力于关注行业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4、2022年 5月 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药品监管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展望“十四五”和 2035年远景目标,我国要实现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期末,以支撑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完善的药品智慧监管技术框架;健全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实现药品重点品种可追溯;加强化妆品监管业务信息化应用整合及移动化建设;推动药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构建药品监管社会共治体系,提升公众对药品安全的参与度,使人民群众对药品质量和安全更加满意、更加放心。从信息化层面推动药品监管的发展战略和规划,促进国家药品安全及高质量发展,提升药品安全治理水平和监管效能。

5、2022年5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任务》”)。《任务》从加快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着力增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推进医药卫生高质量发展 4个方面 21项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推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其中,开展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明确指出,将扩大采购范围,力争每个省份国家和地方采购药品通用名数合计超过 350个。对国家组织采购以外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药品耗材,指导各省份至少各实施或参与联盟采购实施1次集中带量采购,提高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网采率。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结余留用考核,激励合理优先使用中选产品。研究完善对抗菌药物等具有特殊性的药品集采规则和使用方案。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任务》还提出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持续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上市。持续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健全药品临床综合评价工作机制和标准规范,将评价结果作为医疗机构用药目录遴选、上下级用药衔接等的重要依据。探索完善药品流通新业态新模式。《任务》对医药行业提出了阶段发展新要求。

6、2022年6月1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标志着本轮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2022年9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344个品种入围。2022年国家医保谈判已于2023年1月5日-8日举行。此次医保目录调整,在继续支持创新药物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罕见病治疗药物、儿童用药的关注。

(三)宏观因素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采购范围逐步扩大,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导致药品价格透明化趋势明显,利润空间压缩;支付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和合理用药纳入考核与公示也将导致药品使用量下降;受基础用药和医保目录的影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快速萎缩。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在医共体内推行统一药品目录及慢病长处方和加快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增强县级医院临床专科能力,逐步提高县域就诊率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率等措施,将促进基层医疗服务的复苏;随着慢病长处方的推开,基层医疗体系和病人慢性病用药需求可能会增大;同时,县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已然成为发展趋势,而县级医院专科能力的提升必将促使专科药品和专科耗材的使用量增加。

公司将继续引进专业的研发人才、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推进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积极参与国家、省际联盟等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加速推进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纵向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保证原料供应和控制生产成本。加快调整营销模式,拓展基层市场,重视终端零售和网络销售渠道,通过不断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慢病服务体系,提升客户管理水平、能力和效率,布局线下线上新营销格局,拓展新零售业务发展,实现终端品牌资源下沉。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原料药及中间体
1、概述
原料药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可分为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和专利原料药。随着国际原料药生产重心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已成为全球主要的原料药生产国与出口国之一,原料药出口规模在全球市场份额中逐渐增大。根据Evaluate Pharma医药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7-2022年期间预计有1940亿美元左右销售额的原研药专利到期。随着全球原研药专利的集中到期,大批原研药专利到期为仿制药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强大动力,将带动原料药用量的提高,为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原料药市场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周期性上涨。

自 2015年国家加大制造业供给侧改革以来,原料药行业格局得以显著优化,环保标准较低的中小型产能逐渐退出市场。2020年 1月和 2021年 11月国家部委先后出台《推动原料药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快原料药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布局优化调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原料药产业新发展格局。原料药产业创新发展和先进制造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原辅包关联审评、一致性评价等质控政策的推进,也促使原料药行业向高质量、高附加值、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自 2018年以来,我国开始征收环境保护税。环境保护税的征收,加快了原料药低端产能的出清进程,原料药价格受产量下降影响上升趋势明显。下游化学制药企业生产成本升高,制剂企业先后通过自建原料药生产线或兼并收购原料药生产企业等模式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对接,从而降低在产业链流转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公司专注于抗高血压沙坦类、胃肠道拉唑类、解热镇痛类和麻醉类等治疗领域的特色产品生产二十余年。现已形成从化工原料到医药中间体、原料药,部分产品实现原料药到制剂纵向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公司始终坚持优化工艺、深入研究质量,对客户生产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客户的产品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各阶段工作中,公司积极为客户提供指标独特、质量优良的产品和完整的研究数据及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始终紧跟政策导向,结合多年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优势持续推进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主要产品
我司目前已形成了以 抗高血压沙坦、抗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等药物用原料药及中间体、CMO、CDMO等多元化发展的业务格局,其中抗高血压沙坦类原料药及中间体的生产规模和品种在全球生产企业中处于中上水平,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始终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EHS管理体系等规范推进生产、质量控制及环境保护工作,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并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为开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与国内、国外大型制剂厂商及原研公司合作,并实现商业化销售。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主流市场,同时积极开拓中东、南亚、东南亚、南美、独联体等国际市场;与国内、国际大型制剂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主要原料药及中间体产品有:

主要原料药产品目录    
No.产品Cas No.登记号登记号状态
1缬沙坦137862-53-4Y20190009810A
2厄贝沙坦138402-11-6Y20190009727A
3坎地沙坦酯145040-37-5Y20170000131A
4奥美沙坦酯144689-63-4Y20170000394A
5替米沙坦144701-48-4Y20180001237A
6沙库巴曲缬沙坦钠936623-90-4Y20200001073I
7兰索拉唑103577-45-3Y20190009470A
8雷贝拉唑钠117976-90-6Y20190009605A
9磷酸哌喹4085-31-8Y20190006781A
10伏立康唑137234-62-9Y20190004098A
11泛酸钠867-81-2Y20190009707A
12盐酸伊托必利122892-31-3Y20190009712A
13盐酸左布比卡因27262-48-2Y20190004009A
14硫酸奎尼丁6591-63-5Y20170001464A
15盐酸莫西沙星186826-86-8Y20170000798A
16盐酸度洛西汀136434-34-9Y20170000807A
17双氯芬酸钠15307-79-6Y20190021545A
18布洛芬15687-27-1Y20210000195A
另有沙坦类中间体、拉唑类中间体、沙库巴曲类中间体等20余个高级医药中间体在产。

3、经营模式
营销能力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基因,有助于企业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采用经销、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构建了系统化的营销服务体系,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实现市场份额占比的不断扩大。公司销售人员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促使业务人员帮助客户加深对公司产品和品牌的了解,提高企业品牌的知名度和业界口碑。

同时,公司营销团队利用直接接触市场的优势,及时向公司反馈市场需求和趋势,为公司决策提供有效的分析和建议,帮助公司更好的了解市场,以便公司及时调整短期经营目标和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4、经营成果讨论与分析
公司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实现收入 50,240.89万元,同比增长 19.25%,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6.61%。公司持续推进与国内大型制剂厂家和国际医药巨头的合作。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EHS管理体系等综合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和认可,正在验证注册和推进商业化合作的新老客户近100家,已与多家跨国大公司形成商业合作,国内、国外原料药市场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二)制剂业务
1、概述
化学药品制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常用的分类方法包括按适应症分类、按剂型分类、按给药途径分类和按创新程度分类等。按适应症可分为:抗感染类、消化系统类、心血管系统类、解热镇痛类、麻醉类、中枢神经系统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类、计划生育及激素类、抗肿瘤类、血液系统类等;按剂型可分为:片剂、胶囊剂、混悬剂、注射剂、颗粒剂、滴眼剂、喷雾剂等;按给药途径可分为:口服药物、注射给公司主要在售制剂产品为涉及抗感染类、消化系统类、心脑血管系统类、麻醉类、解热镇痛类等治疗领域;剂型主要为:硬胶囊剂、片剂、小容量注射剂、干混悬剂,另有制剂中间体(微丸),其中肠溶、缓释/控释微丸剂是公司的特色剂型产品,目前润都微丸家族产品成员共11个。润都微丸制剂在药物释放上突破了传统制剂的释放模式,在慢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同时也拥有更广泛的适应场景。近年来,受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成本控制和研发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速主流药品国产替代进程,市场格局逐步改变。公司多年前已开始“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纵向发展战略布局,通过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全产业链贯通发展,实现质量和成本的全周期管理;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2、主要产品

制剂产品目录   
No.产品规格适用症
1? 雨田青雷贝拉 唑钠肠溶胶囊10mg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氏 (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辅助用于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除 幽门螺旋杆菌。
  20mg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吻合口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艾(Zollinger- Ellison)综合征(胃泌素瘤)。
2? 伊天 盐酸伊托 必利胶囊50mg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各种症状,如:上腹不适、餐后饱胀、食欲不 振、恶心、呕吐等。
3? 众捷 奥美拉唑 肠溶胶囊20mg适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应激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 (胃泌素瘤)。
4? 润都 盐酸伊托 必利片50mg本品适用于因胃肠动力减慢(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所致)引起的 消化不良症状,包括上腹部饱胀感、上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等。
5? 伊泰青厄贝沙 坦胶囊0.075g、0.15g高血压病。
6? 润都 单硝酸异 山梨酯缓释胶 囊40mg1、冠心病的长期治疗。2、心绞痛(包括心肌梗死后)的长期治疗和预防。 3、与洋地黄及/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50mg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包括心肌梗死后)的长期治疗和预防;与洋地 黄及/或利尿剂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 安泰达吲达帕 胺胶囊2.5mg原发性高血压。
8? 伊泰青厄贝沙 坦氢氯噻嗪片每片含厄贝沙坦 150mg,氢氯噻嗪 12.5mg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9? 润都奥美奥美 沙坦酯片20mg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40mg本品适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 润都缬沙坦片80mg 
11? 伊泰青厄贝沙 坦片0.15g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12? 伊捷卡盐酸左 布比卡因注射 液5ml:盐酸左布比 卡因37.5mg。主要用于外科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10ml:50mg(按 C H NO计) 18 28 2主要用于外科硬膜外阻滞麻醉。
  10ml:75mg(按 C H NO计) 18 28 2主要用于外科硬膜外阻滞麻醉。
13? 伊捷利碳酸利 多卡因注射液按 C H NO 计 14 22 2 5ml:86.5mg用于低位硬膜外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齿槽神经阻滞麻醉。
14? 伊众捷盐酸二 甲双胍肠溶胶 囊0.25g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 肥胖的2型糖尿病。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 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3、本品也可 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15? 伊泰生阿奇霉 素肠溶胶囊0.125g(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2)敏感细菌引起的 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肺炎链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 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 感染。
16? 润都 盐酸伐昔 洛韦片0.15g用于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及I型、I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初发和复发的 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
  0.3g用于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及I型、I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初发和复发的 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
17? 润都奥芬布洛 芬缓释胶囊0.3克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 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
18? 欣泰青双氯芬 酸钠缓释胶囊50mg用于: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 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②各种 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 等;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 经,牙痛,头痛等。
  0.1g用于:①缓解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风湿 性关节炎等各种慢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期或持续性的关节肿痛症状;②各种 软组织风湿性疼痛,如肩痛、腱鞘炎、滑囊炎、肌痛及运动后损伤性疼痛 等;③急性的轻、中度疼痛如:手术、创伤、劳损后等的疼痛,原发性痛 经,牙痛,头痛等。
19? 润都 茶碱缓释 片0.1g(按 CHNO 7 8 4 2 计)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 用于心力衰竭时喘息。
3、经营模式
公司制剂产品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民彤医药进行市场推广及销售。报告期内,民彤医药依托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坚持以临床价值为中心,以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依托,采取代理商合作推广、商业分销、品牌合作、终端零售等相结合的全渠道、全产品、全终端、全覆盖的销售模式开展制剂销售,全面贯彻落实制剂产品“网格化管理,全终端落地”的营销战略。借助公司品牌矩阵资源优势,夯实行业品牌地位、提升渠道品牌覆盖、加强终端品牌建设、培养消费者品牌;通过公司肠溶和缓释微丸系列产品的特色剂型优势,积极推进品牌连锁覆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慢病服务体系,通过不断提升客户管理水平,深耕县域基层和广阔市场,实现品牌资源下沉;通过润都健康大药房及工业旗舰店等,全面布局新零售业务,为经营业绩的持续增长夯实基础。同时,民彤医药秉承“呵护人类健康,提升生命质量”的使命,紧跟国家集采、区域联盟等相关政策,依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优势,积极参与国家集采及地区集采,稳步开拓专业市场。

4、经营成果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润都奥芬?布洛芬缓释胶囊在第三批、润都?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在第五批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供货期内;伊泰青?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广东联盟、重庆联盟、北京市带量采购中选。雨田青?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伊捷利?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在广东联盟中选。伊泰青?厄贝沙坦片、润都?奥美奥美沙坦酯片、润都?盐酸伊托必利片、润都?缬沙坦片、伊捷卡?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等新过评产品,按计划稳步向全国推进。营销战略实施取得阶段成果,各渠道终端覆盖数量增长率 5%。

2022年实现制剂营业收入86,081.40万元,同比增长12.28%,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2.73%。

(三)拓展新业务领域
公司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所带来的良好机遇,近年来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和研发投入力度,新建60亿片/粒固体制剂车间及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基地,具备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产品全生命周期所需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能力,可为客户提供从产品工艺开发、生产定制及注册申报等方面的“一站式”定制研发生产服务,满足客户从临床前到商业化各阶段的不同需求。CMO、CDMO作为公司新开拓业务板块,已受到客户的认可和信赖,目前公司正在进行的委托研发、生产项目均在顺利推进。公司将持续秉承“客户第一,诚信互惠”的理念,不断优化客户体验,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报告期内,公司CMO、CDMO业务稳步增长,产品涉及原料药、片剂、胶囊剂等。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和丰富客户管线和产品管线,提升服务与产品交付能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能力及研发理念优势
公司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长期致力于原料药及药物新剂型研发,组建了一支由化学合成、药物制剂研发、临床试验研究等学术带头人引领的博士、硕士等高层次科研团队,在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物制剂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截至本报告披露前,公司拥有研发人员 200余人,专业涉及化学、生物、药物制剂、药理、分析、药学、医学等多个领域,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高级技术人员占比80%以上,博士、硕士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比约11.81%,逐渐形成了“博士创新团队”、“高工技术团队”和“专家学术团队”三大人才梯队,有能力肩负起公司自有或CMO/CDMO订单委托的新药研发、工艺改造等一系列重要科研任务。同时,公司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一流院校、国内外顶尖的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立足公司发展战略,聚焦行业前沿技术,开展多元化的研发合作模式,为加速新产品开发,满足客户研发、质量需求,发挥产业链优势,推动公司研发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强大的助力和保障。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秉承创新是引领公司不断前行的核心动力的理念。2020年—2022年研发投入资金分别为:10,246.57万元、9,213.96万元、9,559.05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 8.18%、7.74%、6.97%。配置国内、国际先进的设备及检测仪器 400余台,逐步建成了现代化研发中心,承担了国家“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科研课题。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行多元化的研发管理模式,以打通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完整产业链为目标,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各项研究工作有序开展。在仿制药开发方面,原料药和制剂开发齐头并进,国内注册和国际注册工作同步开展,并取得多项研发成果: 制剂注册方面,仿制药盐酸伊托必利片(规格:50mg)、缬沙坦片(规格:80mg)、厄贝沙坦片(规格:0.15g)、奥美沙坦酯片(规格:20mg)取得了药品注册证书。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规格:10ml:50mg)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同时获得增加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规格:10ml:75mg)的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该规格同时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伏立康唑干混悬剂(规格:200mg/5ml)、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规格:20mg)、缬沙坦片(规格:40mg)、奥美沙坦酯氢氯噻嗪片(规格:每片含奥美沙坦酯40mg与氢氯噻嗪25mg)、缬沙坦氢氯噻嗪片(规格:每片含缬沙坦 80mg,氢氯噻嗪 12.5mg)均已提交了上市许可注册申请。进口注册方面,提交了利丙双卡因乳膏等品种的进口上市许可注册申请。

原料药国内注册方面,艾司奥美拉唑镁、美阿沙坦钾等获得DMF登记号,艾司奥美拉唑镁、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阿齐沙坦等正在评审中。布洛芬原料药在 CDE原辅包登记平台状态转 A,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

原料药国际注册方面,原料药厄贝沙坦(使用自产咪唑盐酸盐中间体)获得CEP证书,原料药替米沙坦CEP正在进行补充研究,原料药硫酸羟氯喹、坎地沙坦酯获得美国DMF登记号,原料药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获得韩国注册批准证书;原料药磷酸哌喹获得WHO CPQ更新证书;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中国台湾提交了注册申请;原料药雷贝拉唑钠在韩国提交了注册申请。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公司产品阿奇霉素肠溶胶囊、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抗高血压沙坦系列原料药及制剂产业化项目”被评为珠海科技进步特等奖。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了2022年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共提交专利申请58项(含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新增授权专利 43项(含发明专利 18项、实用新型专利 20项),雷贝拉唑钠原料药及肠溶胶囊获得2022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布局大赛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五十强项目,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品牌优势,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 47个制剂(含制剂中间体)药品注册批件、22个原料药产品、4个国家重点新产品,12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55项)。公司一直坚持以“专注成就卓越,技术承载未来”的发展理念,在继续保持独具特色药物新剂型、肠溶和缓释/控释制剂技术开发领域领先的同时,积极发展原创新药的开发以及多品种药品的技术升级,逐步实现从原料药到制剂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升级战略。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覆盖心脑血管、消化系统、麻醉、内分泌、抗感染、解热镇痛等多个系统领域,已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制药企业雏形,未来将在医药高端技术领域持续开拓,力争建设成为国内、国际特色产品的领先企业和知名品牌。

(二)产品结构及业务布局优势
公司专注于抗高血压沙坦、抗消化性溃疡质子泵抑制剂拉唑类系列产品制备技术和肠溶、缓释/控释等药物释放技术的开发,多年布局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纵向发展战略。截至本报告披露前,抗高血压沙坦系列产品、抗消化性溃疡的拉唑系列产品、盐酸伊托必利胶囊、盐酸左布比卡因注射液等产品均已形成从原料药到制剂的完整产业链;布洛芬原料药在 CDE原辅包登记平台与制剂共同审评审批结果转“A”,获得化学原料药上市申请批准通知书,推动布洛芬缓释胶囊从原料药到制剂完整产业链建设进程加快,物料供应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效应;公司其他产品也在加快布局其原料药或制剂产品的研发线,逐步形成覆盖面广、相关性强、技术及功能相辅相成的产业链。

2018年,公司根据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吸引优质研发人员,为公司的研发团队注入新鲜“血液”,(以下简称“武汉研究院”),开展药物化合物、医药中间体、药物制剂的研发,开展组合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生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开发、转让及提供咨询和服务。武汉研究院与公司研发中心共同组成公司的两大研发基地,研发场地面积约 10,000平方米,秉承科学严谨的研发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配备了先进的研发设备及精英团队,具备完成工艺开发、小试、中试、验证等环节全部工作的能力,在公司自有研发项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年,公司与湖北省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框架协议》,在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实施“高端原料药生产项目”,项目建设规划涉及抗高血压系列原料药及中间体、生物碱、抗炎抗风湿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药、抗菌药、抗帕金森药、动物用抗菌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充分利用该园区省级专业化工园区完善的配套设施,助力公司原有产品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纵向发展战略的实现。同时,积极引进、开发新产品,拓展新的用药领域,多元化调整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截至报告期末,“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仍在建设中,固定资产总投资金额累计约 60,032.03万元,部分项目陆续进入试生产阶段。

随着公司研发中心的不断完善及荆门生产基地建设进度的推进,公司研发及生产优势逐渐凸显,除完成公司生产、研发任务外,具有承接CMO、CDMO业务的能力。报告期内,公司组建商务部主导CMO、CDMO业务洽谈,与国内多家企业成功签约。CMO、CDMO业务雏形逐渐显现,公司将依靠出色的研发、设计、验证、生产、组织等能力,努力向上游延伸,继续提升CMO、CDMO业务的竞争能力和业务量。

公司以“临床价值为中心”,重视创新药物研发。截至本报告披露前,公司研发的国家 1.1类新药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原料药自产)项目 Ⅲ 期临床研究的补充研究已完成入组,其他事项正在稳步推进中。

(三)成熟的质量管理体系
医药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需求,事关整个社会的心理安定,属于基本民生。药品的质量如何,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药品的质量安全也愈加重视。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推动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和生产企业进行药品追溯码标识和药品追溯消费者查询结果显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国家药监局”)于2022年6月23日印发并实施了《药品追溯码标识规范》《药品追溯消费者查询结果显示规范》两个标准,为行业标识和使用药品追溯码、向消费者提供药品追溯查询信息给出了具体技术指导,有助于经营企业和医院等单位提高扫码效率和公众直观、清晰的获取药品信息,完善药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及质量监督体系。2022年 10月 26日国家药监局印发新版《药品召回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2022)》”),并自 2022年 11月 1日起正式施行。《管理办法优化调查评估和召回实施程序,科学地完善了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或者其他安全隐患药品的调查评估要求及召回药品处理措施,细化了持有人主动召回实施程序,压实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责任,从而督促持有人主动将可能的药品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或初始阶段,切实履行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义务,更好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公司高度重视药品质量管理,坚持从多维度把控药品质量安全。报告期内,公司质量体系牵头梳理了外部项目、技术转移管理流程,从文件资料、开发方法、生产设备选型与搭建、风险评估、变更控制、法规符合性等方面对评估标准进行了修订与完善,建立了外部项目、技术转移的质量管控和风险评估管理依据。公司进一步优化《供应商管理规程》和《服务提供商管理规程》,建立了完整的供应商遴选、预批准、审核、再评估、撤销的管理体系;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从源头上规范和监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公司所需的物料、包材、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工程、服务等方面的质量满足研发、临床、生产、经营需求;对供应商实施分级、定期审核管理,淘汰存在不良风险的劣质供应商,确保公司生产、临床、研发、经营等工作的稳定进行。公司管理层是一支高素质、高效率、年富力强且较为稳定的管理团队,研发、质量、生产、销售等负责人均具有 15年以上的医药行业经历,管理经验丰富;管理层对药品质量体系(PQS)是一个有机整体,有效的管理层决策有助于构建良好的质量文化达成一致认识,通过系统的了解国内外关于药品质量体系的法规和技术指南,熟悉企业内部在药品生命周期内需建立的质量体系基本理念和关键要素,对内部管理进行不断地自我完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跟随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改进和创新。公司已建立完善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国际药品GMP规范建立药品生产制造中心,制剂及原料药品种的生产线严格执行GMP规范;同时,积极推动原料药生产线和制剂生产平台的国际认证以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四)完善的营销体系与专业化的营销团队
公司根据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市场的供需差异,对营销工作实行精细化管理,对营销团队实行专业化搭建,不断推动学术推广、战略联盟、商业分销、区域控销、终端覆盖等策略实施,将公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逐步构建了制剂产品销售团队、原料药及中间体国内销售团队和原料药及中间体国际销售团队三支专业化营销队伍。公司坚持以“高质量、严要求”的标准向客户提供优质的医药产品,致力于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与能力、提高反应效率,成为客户最信赖的制药企业,增强与客户的粘连性,建立互利共赢、健康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制剂产品销售网络立足专业市场紧跟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围绕通过仿制药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产品,坚持以临床价值为中心,以专业化学术推广为依托,构建专业品牌市场;院外市场依托公司专业市场品牌资源,通过公司在沙坦、拉唑类产品全产业链布局,以及微丸制剂产品特色品牌优台,构建线上线下新营销格局,拓展新零售业务发展,构建消费者品牌。不断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专业慢病服务体系,提升客户管理水平、能力和效率,实现终端品牌资源下沉。

公司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销售团队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团队建设,优化激励考核机制,强化资源配置,打造专业化的营销团队。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服务理念,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构建了系统化的营销服务体系,能有效支持产品专业化推广,更好的为客户服务。与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了相互依存、稳定的合作关系,客户范围涵盖国际原研药、仿制药巨头企业以及其他具有国际或区域影响力的医药企业,原料药销售收入逐年稳健提升,形成较强的客户粘性。

(五)区域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聚集的重要区域,产业实力领先,产业成就突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之一,是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最好窗口,而珠海正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和创新高地,无疑是诠释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最好窗口。尤其是港珠澳大桥落成后,珠海成为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陆桥相连的城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将为企业“走出去”带来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便利,也让珠海的医药行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未来有望迈入千亿健康产业集群,并成为独具特色的“南方药谷”。

湖北省处于长江经济带的中心位置,坐拥 1061公里长江干流岸线,东接长三角城市群,西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承东启西的枢纽地位。且湖北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截至 2022年 8月,共拥有81位院士、3600多家科研机构、129所高校;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累计超过30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75家。同时,湖北政府重视科技产业融合优势,制定了科技强省“1+4”科技政策体系,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区域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初见雏形。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30个。

公司主体座落于广东省珠海市,自成立至今二十余年,始终秉持初心致力于医药的生产、研发和创新。2018年,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经多地考察选址后,在湖北省武汉市投资设立研发基地——武汉研究院,在湖北省荆门市投资建设“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润都荆门公司,充分利用“两省三地”的交通、人才、科研、创新等优势,全面促进公司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7,223.39万元,同比增长15.32%;实现营业利润18,135.36万元,同比增长 17.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547.69万元,同比增长 11.2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13,857.27万元,同比增长9.43%。2022年度公司每股收益0.65元。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28,635.00万元,同比增长19.74%,主要是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项目增加;负债总额109,036.58万元,同比增长36.76%;资产负债率47.69%,同比增加 5.94个百分点,主要是长期借款及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应付票据等经营性应付款增加所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 119,598.42万元,同比增长 7.54%,主要是公司利润留存增加所致,其中总股本为23,920.95万元,资本公积为27,886.56万元,盈余公积为11,295.29万元,未分配利润为56,495.62万元。

其他分析参见“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三、核心竞争力分析”相关内容。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1,372,233,917.92100%1,189,926,867.84100%15.32%
分行业     
化学药品制剂制 造860,813,981.0462.73%766,641,778.9064.43%12.28%
原料药制造502,408,912.3236.61%421,305,574.5135.40%19.25%
其他业务9,011,024.560.66%1,979,514.430.17%355.21%
分产品     
制剂860,813,981.0462.73%766,641,778.9064.43%12.28%
原料药450,303,584.6232.81%376,068,991.2231.60%19.74%
医药中间体52,105,327.703.80%45,236,583.293.80%15.18%
其他业务9,011,024.560.66%1,979,514.430.17%355.21%
分地区     
出口销售155,693,745.3911.35%96,107,476.488.08%62.00%
华北区123,681,541.639.01%115,145,235.679.68%7.41%
华东区356,798,668.9226.00%303,006,202.4725.46%17.75%
华南区315,167,214.3822.97%312,279,446.8226.24%0.92%
华中区191,131,577.1013.93%149,883,015.7312.59%27.52%
东北区25,292,283.291.84%25,547,648.232.15%-1.00%
西南区138,390,287.2610.08%138,167,695.1711.61%0.16%
西北区57,067,575.394.16%47,810,632.844.02%19.36%
国内销售(其他 业务)9,011,024.560.66%1,979,514.430.17%355.21%
分销售模式     
直销376,109,107.0627.41%243,522,258.4720.47%54.45%
经销996,124,810.8672.59%946,404,609.3779.53%5.25%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