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中伟股份(300919):2022年年度报告
原标题:中伟股份:2022年年度报告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 2023-037 【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邓伟明、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宗元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邹畅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分析与讨论”中“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之“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及应对措施”,详细描述了公司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敬请投资者关注相关内容。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670,633,576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8元(含税),送红股0股(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0股。 目录 第一节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2 第二节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7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11 第四节公司治理....................................................................................................................................................46 第五节环境和社会责任......................................................................................................................................69 第六节重要事项....................................................................................................................................................74 第七节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124 第八节优先股相关情况......................................................................................................................................134 第九节债券相关情况..........................................................................................................................................135 第十节财务报告....................................................................................................................................................138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年度报告文本。 二、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三、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四、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网站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五、其他备查文件。 释义
一、公司信息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适用□不适用
□适用?不适用 五、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否
不确定性 □是?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否 六、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适用?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不适用 单位:元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在产业链的位置 公司的上游行业为公司生产前驱体所需的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氯化钴等原材料。公司的直接下游行业主要为 正极材料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等。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 研发、生产、加工与销售,与新能源电池行业上下游的知名公司建立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从而有效保证公司主要产 品的原材料供给,以及销售规模的持续稳定增长。 公司凭借稳定的产品质量等优势,与客户之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与主要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 公司在原材料供应端,与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以保证供货的及时和稳定。 受益于公司与上下游供应商和客户之间长期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以及公司持续迭代升级的产品与服务,公司与上 游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正极材料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同时,由于与公司合作的大客户多为新能源行业头部企业, 对后续扩大产能及经营规模将带来积极影响。 2.三元前驱体行业发展概况 三元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领域,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成长形成对上游关键材料三元前驱 体的巨大需求。 得益于各国政府对新能源市场的大力支持以及车企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型,新能源汽车行业及其产业链各环节快速发 展。2022年,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爆发式增长,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也增长迅速。根据 EVTanK的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相应的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约684.2GWh,同比增长84.4%。 基于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快速增长以及部分三元锂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的替代效应,全球三元前 驱体出货量快速成长。根据鑫椤资讯统计,2022年全球三元前驱体总产量为100.62万吨,同比增长34.6%。 3.四氧化三钴行业发展概况 四氧化三钴为钴酸锂前驱体材料,最终用于制造钴酸锂电池。钴酸锂是最早商用化的锂电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 高、放电电压高、填充性好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3C电池领域。 2022年全球手机等3C数码类终端产品销量整体疲软,带动钴酸锂需求减弱并出现首次销量下滑,根据鑫椤资讯统计,2022年全球钴酸锂产量约8.4万吨,其中中国钴酸锂产量约7.7万吨,同比减少16%,导致其前驱体材料四氧化三 钴需求疲软状况持续。 4.磷酸铁行业发展概况 磷酸铁最主要的下游应用方式就是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应用于磷酸铁锂电池。基于磷酸铁锂电池极佳的安全性和成本 优势,其在动力电池市场的装机量逐步上升,同时储能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为磷酸铁锂带来巨大需求空间。2022年中国磷 酸铁锂电池的产销量和装机量均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根据EVTanK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磷酸铁锂出货量为114.2万 吨,同比增长151%,下游市场大幅增长的需求助力磷酸铁行业快速发展。 5.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下游产业快速发展,公司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①产业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上游正极材料前驱体市场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根据GGII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年销量将 突破900万辆,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超40%。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增长空间依然广阔。 在海外市场,近年来,受欧盟汽车碳排放标准趋严的推动以及特斯拉示范效应的影响,海外各国家加大新能源汽车 的推广力度,先后公布推进电动化的时间表。同时,大众汽车、奥迪汽车、宝马汽车、奔驰汽车等传统燃油汽车企业均 发布其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为海外新能源汽车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受益于此,LG化学、三星SDI、宁德时代等 全球主要的锂离子电池厂商已经开始或筹划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满足下游整车厂商快速增长的需求。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生产制 造成本下降等,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带动中游锂离子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对上游正极材料前驱体的需求 量日益扩大。 ②消费电子新兴产品需求扩大,成上游核心材料四氧化三钴的需求增长主要驱动因素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普及率逐步提高,相应的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趋于饱和。但消费电子领 域与人工智能融合趋势广泛蔓延,电子产品纷纷进行智能化改造,与物联网深度结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创造 出新的消费增长点。同时近年来出现的多种新型电子产品又增加对消费电池的需求,如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线蓝牙 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消费电池新的增长极。随着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传统类3C电子消 费市场的需求保持稳定,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新型显示等新兴技术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融合,将会加速产 品更新换代,推动消费电子行业保持增长趋势,为四氧化三钴新的需求增长空间。 (2)高镍化成为三元锂电池发展趋势 2021-2035 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年)》,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提出新要求,以及消费者在续航里程、电池容量、安全性能、高倍率等综合性能有了新权衡。首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对 动力电池提出更长续航里程、更高能量密度的要求,而高镍材料所制的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能有效满足长续航里程的 优势;其次,从成本来看,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使用更少的钴金属,降低原材料成本,带来高镍化三元锂电池单位成本下 降,综合诸项因素,高镍更为受到市场青睐,为三元材料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3 ()安全性及性价比优势推动磷酸铁锂及上游磷酸铁需求增长 磷酸铁锂电池凭借较高的安全性能和出色的循环性能,早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在近几年,国内乘用车磷酸 铁锂电池出货量亦快速增长,并且随着特斯拉、戴姆勒、大众、福特等海外车企以及LG化学、SKI等海外电池厂陆续 发布铁锂规划,磷酸铁锂及其前驱体磷酸铁材料有望打开海外动力市场。长期来看,在动力电池市场中,基于下游领域 对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不同追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两种技术路线将并存发展。 (二)行业竞争格局 1.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三元前驱体行业龙头,始终坚持技术与客户需求导向,深入开展产业链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 的开放性合作,同时加快产业生态打造及全球战略布局,与包括特斯拉、LG化学、宁德时代、当升科技、厦门钨业、 贝特瑞、L&F、振华新材、三星SDI等产业链重要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不断拓展材料体系应用,现已形成集 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多材料生产体系,前瞻布局以满足下游客户未来多元化需求。 报告期内,受益于优质的客户结构、前瞻性战略布局以及优异的产品性能等因素,公司产品竞争力持续增强,三元 前驱体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2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占率提升至27%,持续保持行业第一。 2.公司前驱体生产的技术水平及特点 公司通过对材料机理方面的研究,指导前驱体结构设计,前瞻性探索前驱体产品的发展方向,引领行业技术突破, 全面开展新能源材料的基础机理研究和新产品应用研究,坚持以高镍、掺杂、预烧结、循环等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 主要核心技术如下: (1)单晶前驱体合成技术,采用间歇式共沉淀工艺,独特的开釜造核过程,让晶种形成特有的结构在进行生长,制 备出球形度好,形貌均匀,无团聚,高比表,窄分布的前驱体,降低单晶材料烧结过程中的控制难度,采用此工艺制成 的材料具有高电压、长循环的优势,尤其是在低钴、无钴系单晶材料中性能更突出。 2 ()定量造核连续法合成制备技术,采用固定数量和粒度的定量造核连续式共沉淀工艺,制备出粒度大小及分布稳 定,球形度好,大小颗粒一次颗粒一致,无球裂,无微粉(Dmin>2um)的宽分布产品,此技术能综合前驱体XRD、 SEM、TD、BET、多元素掺杂等要求,解决高镍产品产气、高温循环、阻抗高等各项问题。 3 ()多工艺组合共沉淀技术,采用长周期间歇式工艺,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延长颗粒生长周期,并分段设计不同工艺 的设计,让前驱体从内到外结构逐渐转变,解决正极材料烧结过程由于颗粒大导致反应内外不一致、以及材料内部应力, 使得该工艺产品能同时兼顾高电压、高容量、高压实、长循环、高倍率、低直流内阻等特点。 (4)钠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技术,钠离子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极材料,存在着能源密度低、循环稳定性差的 问题。公司通过机理研究、产品微观调控技术、APC自动化控制系统、高效组合反应系统及工艺条件的持续优化调整, NFM/NFMC 4.2V 采用共沉淀法制 层状氧化物前驱体,实现理化指标及颗粒结构和形貌可调控的钠电前驱体,扣电 容量170mAh/g以上,循环400周容量保持率≥80%。 (5)高容量长循环高镍前驱体技术,针对高镍前驱体材料结构稳定性差,在充放电过程中颗粒表面副反应多、循环 性能差等问题,公司综合运用自主开发的工艺,开发出高结晶性、晶面择优取向生长、高比容量内核和高稳定性外壳组 成的高镍核壳结构的高容量长循环前驱体材料。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主要产品情况 公司是专业的锂电池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加工及销售,属于国 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分别用于生产三元正极材料、 钴酸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钴酸锂正极材料进一步加工制造成锂电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及消费电子 等领域。公司凭借优异的技术研发实力、严苛的品质管控要求、快速的产业化能力,核心产品均成功跻身全球领先新能 LG L F SDI 源汽车厂商及锂电池厂商,与特斯拉、 化学、厦门钨业、当升科技、贝特瑞、&、振华新材、三星 等国内外一流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方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集中采购”的采购模式,公司根据销售计划和销售合同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物料库存和生 产计划及实际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按月进行采购作业。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为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氯化 钴、镍豆、镍粉及其他辅料,其中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和氯化钴主要通过现价模式交易,主要参照上海有色网现货 价等确定采购价格。公司的镍豆和镍粉主要通过点价和现价模式交易,并参照伦敦期货交易所等市场期货价为基础确定 采购价格。为保证公司主要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与品质稳定,公司与青山集团、ATL、嘉能可、BHP、厦门象屿、腾远钴 业等国内外知名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导入供应商评价管理体系,增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形成具有相对稳定、适 当竞争、动态调整的合格供应商名录,确保原辅料供应的持续稳定、质量优良及价格合理。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下游客户订单及需求预计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公司经营中心 根据销售计划、产品库存、车间生产能力和销售合同制定生产计划。同时生产运营中心和质量管理中心对生产和服务过 程有关的各环节和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按规定的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以保证产品品质。 在生产控制程序方面,公司对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实行严格管控,对生产流程全过程进行监测,并对最终 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3.销售模式 按照原材料来源及合同约定的不同,公司主要产品的经营模式分为自营销售和受托加工两种模式,具体如下:(1)自营销售 自营销售,主要指公司根据销售订单采购原材料,自主开展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自营销售的直接客户主要 为国内外大型、知名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厂商。 公司经营中心负责客户开发及拓展市场,其接触到意向新客户后,将与客户共同开展调查评估、验厂考察、样品测 试等认证程序,进入客户的合格供应商体系或目录,并根据需要与客户拟定销售合同和订单。在与客户正式签订合同前, 经营中心在能保证客户需求产品数量、进度的前提下,合理编制销售计划,经营中心负责采购的部门结合库存情况,支 持销售合同的执行。 公司与下游客户普遍实行主要原料成本加一定加工费的产品定价机制。公司与客户在确定采购订单时,就具体规格 型号、采购数量的产品提供报价,报价公式由各类金属盐原材料的计价基础及加工费所构成。其中,各类金属盐原材料 的计价基础为各类金属盐材料的市场价格,加工费则为公司根据产品的制作工艺情况、市场供求状况、目标利润及客户 议价情况等确定。 (2)受托加工 受托加工,是指由客户提供主要原材料,公司按照客户要求受托加工相应产品并收取加工费,加工费由公司与客户 协商确定。受托加工模式下,相应产品的原材料主要由委托加工的客户提供,公司提供生产加工服务,同时公司亦可根 据客户需要提供部分原材料。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研发技术先发优势 公司始终以研发创新为核心,专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研发,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高镍低钴全系列三元前驱体、高 电压四氧化三钴、综合循环回收利用、原材料冶炼、材料制造装备为主要研发方向,同时积极布局磷铁系、锰系以及钠 系技术路线,打造多样化、定制化、快速开发与量产的技术服务能力及产业化应用能力,引领行业技术创新。报告期内, 公司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核心产品“四氧化三钴”入选国家单项冠军产 品,标志着公司产品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子公司贵州中伟循环被列入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 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二批)与该名单(第四批),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再生利用”、“梯次利用”双资质的废旧 电池循环回收企业;公司主持和参与国家及行业多项标准制定,包括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9项。 在研发投入层面,公司产品工艺、技术研发团队人员近千人,有效形成多材料体系、多工艺体系、多产品体系的综 合性研发机构;公司新设立工程总院,专注新能源材料智能装备研发,以产线自动化、自控化、BIM设计等为研发方向, 提升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工程化效率;公司第四个研发车间前驱体研发车间建成投产,满足新一代磷铁、纳电等材料的 研发、制备,确保公司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在产品研发层面,公司无钴单晶产品、多款8系产品、9 系产品、磷系产品及钠系产品均取得核心突破,磷系产品前驱体中试车间及首条产线建成投产;钠系三元体系、四元体 系产品均进入吨级量产认证阶段,并将实现全面覆盖现有下游客户体系。在产品结构层面,公司高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高端产品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三元前驱体高镍系产品出货量占比超过70%,其中9系产品出货量超5万吨; 四氧化三钴高电压产品出货量占比超60%。 (二)产能规模领先优势 公司发挥快速产业化能力水平,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完善全球化布局。在国内,公司已建立铜仁产业基地、 宁乡产业基地、钦州产业基地、开阳产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覆盖全国;在海外,公司建有印尼原料基地,并规划国际 化产业基地,业务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以及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根据公司现有产能、在建及规划产能,报告期末已形成超过30万吨/年的三元前驱体产能及2.5万吨/年四氧化三钴产能,生产能力全球领先,规模效应显著。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2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占率提升至27%,持续保持行 业第一。公司将持续跟进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情况,适时投建新增产能。预计近两年内,公司全球镍系、钴系产能规模 将持续提升至50万吨,磷系产能规模将持续提升至20万吨,生产规模优势进一步加强。同时,公司通过生产与市场、 生产与品质、生产与研发、生产与设备等的磨合,对产线设计、设备配套、自动化、智能化进行不断迭代,产线设计更 加科学、核心设备实现改进定制,提高自动与智能制造的程度,推进精益生产体系及品质管理体系,保持行业领先的异 物管控水平,促进生产效率、产品品质、生产一次合格率不断提升,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确保高端产能规模稳居行业 前列。 (三)客户结构驱动优势 公司坚持技术引领,以技术、品质、规模、响应度获得客户广泛认可,打入国际国内头部客户供应链,客户多元化 且卡位优质、高成长的下游市场,建立覆盖“整车、电池、正极”全面的客户体系,包括特斯拉、LG化学、厦门钨业、 当升科技、贝特瑞、L&F、振华新材、三星SDI、瑞浦兰钧等客户。 公司与全球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定向开发,打造先人一步、全面覆盖的专业化、市场化、多元 化的研发合作系统。携手优秀合作伙伴、深度绑定头部客户,包括与特斯拉、LG化学、厦钨新能、当升科技、贝特瑞、 瑞浦兰钧、中创新航、欣旺达等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或长期供货合同,在资源开发、产品供销、产品加工、信息合作 等层面建立合作。 (四)产业链协同优势 公司以国内产业为根基,以国际视野制定全球一体化布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打造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 公司在前期确立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双轮驱动模式下,加快一体化、国际化布局,打造矿产资源粗炼- - - 矿产资源精炼前驱体材料制造新能源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的综合型国际化企业。公司积极布局印尼镍资源的矿产冶炼, 推动产业一体化、国际化,有效提升产业协同,在强化关键原材料的保障供应的同时,通过产业一体化,有效降低综合 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增强公司竞争优势。 报告期,公司加速前后端冶炼的一体化布局,通过控股新设、股权收购及参股合作等方式加快在镍资源方面的布局, 在建及建成资源粗炼端建设产能达12.5万金属吨;此外,为有效打通前后端冶炼,公司在国内铜仁产业基地、宁乡产业 / MHP 基地、钦州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硫酸镍冶炼产能投建,实现以镍粉豆、低冰镍、高冰镍、 等多种镍原料精炼的多元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公司秉承“矢志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新能源材料综合服务商”的愿景,紧紧围绕“技术多元化、布局全球化、绿色 低碳化、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以技术和产品为纽带,坚持“客户导向、服务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流程、多 维度、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公司以高镍低钴全系列三元前驱体、高电压四氧化三钴、综合循环回收利用、原材料冶炼、材料制造装备为主要研 发方向,同时积极布局磷铁系、锰系以及钠系技术路线,提高多样化、定制化、快速开发与量产的技术服务能力及产业 化应用能力,做全做强产业链,竭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生态。 报告期,得益于行业快速发展和市占率提升双重促进,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近22万吨。基于公 司产能持续释放,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叠加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逐步提高,共同推动公司业绩持 2022 30,343,741,598.70 51.17% 续增长。 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 元,同比增长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3,528,759.67元,同比增长64.39%,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报告期,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公司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聚焦经营,全面提升经营质效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强势,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阶梯式上升,随着下游市场的需求提速,核心客户LGL F 化学、特斯拉、厦门钨业、当升科技、& 等国际、国内客户需求亦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产品出货增速的有力保障。公 司持续聚焦经营,坚持优质、多元、多层次的客户结构,全产业链和价值服务,增强经营组织建设,巩固业务优势,稳 定行业地位,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同时,加快公司一体化产业布局,加强供应多元化,有效完善自身资源短 板,全面提升整体经营效率。 在生产经营层面,坚持“提高市占率和客户粘性,提销量促规模,稳差价提效益,降成本控费用”的目标。报告期, 22 2022 公司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合计销售量近 万吨。根据鑫椤资讯数据, 年度,公司三元前驱体市场占有率为27%,连续三年保持行业第一。同时,叠加公司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一体化比例提升,单吨盈利能力保持环 比提高。在产能建设层面,多举措加快推动冰镍项目、磷酸铁项目等在建项目投产达效及对多条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 级,加快生产技术工艺改进,提升企业发展质效。在印尼海岛之滨,莫罗瓦利、纬达贝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全球首次工 - 20 镍高镍三元前驱体的一体化产线;在贵州磷都之南,开阳产业基地年产 万吨磷酸铁项目首条产线投产,创造中伟新 速度。 2.深化研发,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布局齐头并进 公司始终保持研发核心地位,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紧贴市场、客户需求确立研发方向,加强现有产品机理及结构的 优化,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巩固自身“壁垒”属性,系统提高研发的综合竞争力。 加深产品多元化研发投入,对新材料体系的技术储备、技术升级做好先期准备,为后续工程化、商业化提供技术基础。 持续提升技术服务生产能力,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平台,加快建设国家级研发中心,高效率、高质量的助力精益制造。 在产研合作层面,公司与中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建紧密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造新能源 材料研究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公司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与湖南省电池行业协会、中南大学、长沙矿冶 研究院等20家单位联合组成长沙钠离子电池创新联合体且理事长单位,通过上下游联动、企企合作、校企合作,凝聚智 慧,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落地实施。在研发投入层面,公司产品工艺、技术研发团队 人员由去年同期不到600人增长到今年超过900人,有效形成多材料体系、多工艺体系、多产品体系的综合性研发机构; 公司工程总院团队人数超过500人,设备研发涵盖前驱体智造、资源粗精炼多产业链工艺段,针对产线自动化、产线自 控化、BIM设计等研发方向,提升公司整体生产效率、工程化效率;公司第四个研发车间前驱体研发车间建成投产,满 足下阶段的新一代磷铁、纳电等材料的研发、制备,确保公司创新能力和研发效率站在行业的最前沿。在产品研发层面, 8 9 公司无钴单晶产品、多款 系产品、 系产品、磷系产品及钠系产品均取得核心突破,磷系产品前驱体中试车间及首条 产线建成投产;钠系产品前驱体正式进入吨级量产认证阶段。在产品结构层面,公司三元前驱体高系产品出货量占比超 过70%,9系产品出货量超5万吨;四氧化三钴高电压产品出货量占比超60%。公司高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 出货量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3.强化激励,构建多维激励体系 基于业务与管理需要,公司推进全面管理精益化,以生产体系整合、管理体系建设、人才赋能、数字化建设为主线, 通过职级体系重构、岗位标准化、完善薪酬激励,构建符合企业经营实际的多元化、系统性、多层次的中长期激励约束 体系。 报告期,公司实施2022年限制性股票计划、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等,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公司实施多维度股权激励计划,人员覆盖范围广,采取营业收入考核与利润考核模式, 制定合理业绩目标,充分激励员工,彰显企业发展信心。同时,随着公司国际化进程加速,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加强人才的布局和人才梯队建设,全力打造专业化、年轻化、国际化人才团队。 4.加速布局,实现产业一体化、绿色低碳化 公司发挥快速产业化能力水平,通过打造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完善全球化布局,“资源-冶炼-材料-回收”产业垂直 一体化不断延伸,原料供应安全和供应链效益增强。在国内,公司已建立铜仁产业基地、宁乡产业基地、钦州产业基地、 开阳产业基地四大产业基地,覆盖全国;在海外,公司建有印尼原料基地,并启动规划国际化产业基地,业务覆盖日韩、 东南亚、欧洲以及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加速前后端冶炼的一体化布局,通过控股新设、股权收购及参股合作等方式加快在镍资源方面的布局,在建及 建成资源粗炼端建设产能达12.5万金属吨。报告期,公司钦州产业基地年处理8万吨高冰镍产线正逐步进入投产运营阶 段,同时公司印尼莫罗瓦利产业基地首条冰镍产线正式投料试产并成功产出冰镍,标志着公司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富氧 侧吹炉工艺冶炼红土镍矿取得成功,实现世界性冶炼技术工程新的突破,开创红土镍矿冶炼新的技术路线。此外,为有 效打通前后端冶炼,公司在国内铜仁产业基地、宁乡产业基地、钦州产业基地积极推进硫酸镍冶炼产能投建,实现以镍 粉/豆、低冰镍、高冰镍、MHP等多种镍原料精炼的多元化。 5.金融助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我国新能源锂电池的产业化进程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公司作为前驱体行业的头部企业,公司针对当前新能源锂电发 展现状和态势,继续坚持技术创新。同时,根据公司发展阶段、经营业绩及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资本市场工具,通过产 业整合、转型升级等方式完善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巩固行业领先地位,促进公司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 发展。 2022 43.07 报告期,公司完成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工作,募集资金 亿元投资于印尼高冰镍、贵州硫酸镍、广西高冰镍、贵州磷酸铁4个项目,横向覆盖镍、磷酸铁核心新能源原料,纵向建构上下游产业协同一体化;公司香港子公 司成功发行2.4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固息信用增强绿色债券及落地3亿美元“绿色银团”贷款,其中绿色美元债为国内锂 电行业首家企业发行的中长年期债券,也是为全面推进实施公司绿色战略而首次选用的绿色融资工具,彰显公司的企业 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承诺;公司子公司湖南中伟新能源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农银金融资 产投资有限公司、中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帮助强化在产业中的优势地位,提高公司的整体资本实力和竞争力;公 司子公司贵州中伟循环通过增资扩股形式引入贵州省政府产业基金,助力构建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与公司前驱体产业形 成良好的产业链协同。 2、收入与成本 (1)营业收入构成 营业收入整体情况 单位:元
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同期营业收入30%以上?适用□不适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 务”的披露要求 单位:元
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产品或业务相关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适用□不适用 公司自成立以来,依靠多年对锂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行业的投入,利用完备的产业化平台,较快地建立现代化的自 主研发体系。公司以高镍、掺杂、烧结、循环等技术作为主要研发方向,组织人力、财力、物力不断进行技术攻关,基 于共沉淀法最终形成多项核心技术,主要如下: (1)单晶前驱体合成技术,采用间歇式共沉淀工艺,独特的开釜造核过程,让晶种形成特有的结构在进行生长,制 备出球形度好,形貌均匀,无团聚,高比表,窄分布的前驱体,降低单晶材料烧结过程中的控制难度,采用此工艺制成 的材料具有高电压、长循环的优势,尤其是在低钴、无钴系单晶材料中性能更突出。 (2)定量造核连续法合成制备技术,采用固定数量和粒度的定量造核连续式共沉淀工艺,制备出粒度大小及分布稳 Dmin 2um XRD 定,球形度好,大小颗粒一次颗粒一致,无球裂,无微粉( > )的宽分布产品,此技术能综合前驱体 、SEM、TD、BET、多元素掺杂等要求,解决高镍产品产气、高温循环、阻抗高等问题。 (3)多工艺组合共沉淀技术,采用长周期间歇式工艺,在产品制备过程中延长颗粒生长周期,并分段设计不同工艺 的设计,让前驱体从内到外结构逐渐转变,解决正极材料烧结过程由于颗粒大导致反应内外不一致、以及材料内部应力, 使得该工艺产品能同时兼顾高电压、高容量、高压实、高倍率、长循环、低直流内阻等特点。 4 ()氧化物前驱体制备技术,通过对前驱体进行预烧结,并在煅烧过程中,精确控制煅烧温度、停留时间、气氛等 参数,省去前驱体烘干工序成本,提高前驱体的金属含量20%以上,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正极材料烧结产能。 5 ()定量间歇式共沉淀技术,由于高镍材料的结构、一致性要求更高,采用分段定量制备的共沉淀工艺,每段工艺 均针对材料结构要求进行单独设计,并进行定量制备,合成时间能精确控制在正负1小时以内,在满足高镍材料结构要 求下极大的提高前驱体一致性。 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销售收入30%以上产品的销售均价较期初变动幅度超过30%的□适用?不适用 不同产品或业务的产销情况
?是□否
□适用?不适用 (4)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适用□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不适用 (5)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分类 行业分类 单位: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以直接材料为主,占比超过90%,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所需的直接材料主要包括冰镍、镍钴中间品、精制氢氧化钴、硫酸钴、硫酸镍、硫酸锰和氯化 钴等。 报告期内,公司直接人工主要为生产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主要包括辅助车间员工薪酬、水电费用、固定资产折旧 费和运费等。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否 详见本报告“第十节财务报告八、合并范围的变更”。 (7)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 ? 适用 不适用 (8)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公司前 大客户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