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正和生态(605069):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7日 22:59:07 中财网

原标题:正和生态:2022年年度报告

公司代码:605069 公司简称:正和生态







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一、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二、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三、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对相关事项已有详细说明,请投资者注意阅读。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具体详见公司同日披露的董事会、监事会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涉及事项的专项说明。


四、公司负责人张熠君、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韩丽萍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侯叶美 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五、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2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负,公司2022年度不具备实施利润分配的条件。公司基于行业发展状况、2022年度实际经营结果和整体资金安排等综合判断,公司2022年度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六、前瞻性陈述的风险声明
√适用 □不适用
本报告中所涉及的未来计划、发展战略、新产品/业务规划等前瞻性描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敬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七、是否存在被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


八、是否存在违反规定决策程序对外提供担保的情况


九、是否存在半数以上董事无法保证公司所披露年度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否
十、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可能存在的风险事项,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之“(四)可能面临的风险”。


十一、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目录
第一节 释义 .................................................................................................................................... 4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38
第五节 环境与社会责任............................................................................................................... 58
第六节 重要事项........................................................................................................................... 68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86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95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96
第十节 财务报告........................................................................................................................... 96




备查文件目录(一)载有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 主管人员)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二)载有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 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第一节 释义
一、 释义
在本报告书中,除非文义另有所指,下列词语具有如下含义:

常用词语释义  
公司、本公司、正和生态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汇恒投资北京汇恒投资有限公司
汇泽恒通北京汇泽恒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正和国际、正和设计院北京正和恒基国际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数字科技北京正和恒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葛洲坝正和北京葛洲坝正和于永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正和产业运营、产业运营正和恒基(深圳)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厦门正和正和恒基(厦门)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嘉兴正和正和恒基(嘉兴)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广东正和正和恒基(广东)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西南正和正和恒基西南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福建正和正和恒基(福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唐山花海公司唐山花海绿色低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六盘水正和、SPV公司六盘水市正和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海洋三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发改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生态环境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自然资源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公司章程》《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EPC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
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营模式,即政府部 门与私营部门基于某个公共项目结成伙伴关系,明确各 自的权利和义务、风险和收益
生态系统构建是指在人为活动干预下,在受胁迫或受损的自然空间 内,对其系统内的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进行保 护、修复或重建,以保证在这个统一整体中,更加有效 地实施生态调节与控制,以尽可能的维持生物与环境之 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动态平衡关系
可持续发展理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是一种基于“环境-经济-社会·文 化”共生发展的理念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 公司信息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正和生态
公司的外文名称Beijing ZEHO Waterfro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reatment Co., 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ZEHO ECO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熠君

二、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王凯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号清华科 技园科技大厦B座27层 
电话86-10-59847911 
传真86-10-82601974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三、 基本情况简介

公司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永捷北路3号A座3层314室
公司注册地址的历史变更情况公司设立于1997年,注册地为河北省秦皇岛市,2011 年,公司迁址北京,入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环保园
公司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一号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B座 21层
公司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84
公司网址www.zeho.com.cn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四、 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址https://www.sse.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五、 公司股票简况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股票上市交易所股票简称股票代码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上交所正和生态605069

六、 其他相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 所(境内)名称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办公地址上海市南京东路 61 号四楼
 签字会计师姓名陈华、李可予
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 职责的保荐机构名称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街道月坛南街1号院3号 楼招行大厦16层
 签字的保荐代表人姓名岳东、李寿春
 持续督导的期间2021年8月16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七、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一) 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要会计数据2022年2021年本期比 上年同 期增减 (%)2020年
营业收入349,509,426.201,134,388,959.40-69.191,061,939,615.37
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 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 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 营业收入349,129,742.721,134,009,275.92-69.211,061,559,931.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339,126,471.97107,710,437.09-414.85110,779,971.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342,615,444.80105,324,698.84-425.29122,612,066.99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179,534,540.38-499,648,882.76不适用-331,807,063.41
 2022年末2021年末本期末 比上年 同期末 增减(% )2020年末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资产1,477,717,056.581,849,412,417.35-20.101,212,888,962.50
总资产4,220,848,638.334,513,770,851.91-6.493,616,487,582.16

(二) 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2年2021年本期比上年同 期增减(%)2020年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1.600.58-362.300.91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1.600.58-362.300.9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 股收益(元/股)-1.620.60-370.001.0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327.46-27.789.57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20.537.30-27.8310.59

报告期末公司前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八、 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一) 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二) 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三) 境内外会计准则差异的说明:
□适用 √不适用

九、 2022年分季度主要财务数据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第一季度 (1-3月份)第二季度 (4-6月份)第三季度 (7-9月份)第四季度 (10-12月份)
营业收入87,724,371.32135,648,645.62110,599,558.1815,536,851.0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24,526,084.18-18,854,865.027,746,441.29-303,491,964.0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后的净利润-24,768,570.46-19,440,382.307,746,913.02-306,153,405.0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84,144,703.75-36,216,113.56-52,093,928.02-7,079,795.05

季度数据与已披露定期报告数据差异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2022年金额附注(如适 用)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119,232.14 -3,272.47-65,608.21
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 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 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 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2,841,967.72 2,551,262.291,298,445.68
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 取的资金占用费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 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 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 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    
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 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债务重组损益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 出、整合费用等    
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 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 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 事项产生的损益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 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 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交易性金 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和其他债权 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1,194,460.27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合 同资产减值准备转回    
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 生的损益    
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 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 当期损益的影响    
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 入和支出-216,622.40 -114,044.40-1,113,329.01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 益项目371,616.25 366,574.50-11,844,931.01
减:所得税影响额639,337.37 429,781.67106,672.52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56,120.50 -15,000.00 
合计3,488,972.83 2,385,738.25-11,832,095.07

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

□适用 √不适用
十一、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
□适用 √不适用
十二、 其他
□适用 √不适用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2年是国家“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从国际看,经济和政治环境持续变化,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看,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叠加,导致经济稳增长难度增加,房地产投资下行,土地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投资平台融资能力下降,地方政府支出增加,偿债能力减弱,使得公司所处行业政策环境长期波动。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369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922亿元,增长8.4%。一方面,2022年,由于国内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地方财政退税和土地财政收入下降,尽管国家持续要求地方政府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以稳定经济,以及通过提前下发地方政府专项债来推动实物性的投资,然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下滑、投融资能力不足,其更加倾向于选择资金实力更强的国企、央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借助其投融资、综合能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一揽子解决地方政府项目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2021年以来,国内房地产投资下行,建筑业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而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出,国内生态环保重大项目陆续启动,新的机会驱动了大型国企、央企、建筑行业企业、其他类型的企业加速布局生态环保相关行业,通过组建地方环保平台、以其资金优势和投融资能力参与项目竞争,传统的小规模的EPC项目明显减少,大型的综合类的投资项目增加,国有企业和央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保持激烈状态。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系基建投资的重要组成,行业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其投资依赖于政府行政审批与政府资金的投入。现阶段,公司的客户主要为政府相关部门、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或国有性质企事业单位、大型央企及其子公司。宏观调控尤其是财政政策调控、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和回款付款方式,对公司业务的拓展和工程款项的回收有着重大影响,而外部竞争环境变化、项目实施模式、资金储备情况和市场格局发生变化,也将会影响公司市场份额和经营业绩。

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减少69.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减少414.8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42.20亿元,同比减少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4.77亿元,同比减少20.10%。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政府投资业务,原计划重点推进的在手项目受到复工复产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项目的施工进度有所推迟,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减少;报告期内,公司项目所在区域推进拆迁等施工作业面进度较慢、调整项目规划进度等因素影响,新开工项目的减少也导致了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在市场方面,因华北区域历史回款差,公司主动压低华北市场份额,聚焦及重点布局的华东和华南区域的一线城市和优质城市群,而市场调整需要时间,同时受综合因素影响,市场营销活动受阻,项目招投标推迟或取消,其他区域的项目受政府资金的影响出现缩小规模或者暂缓推进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的新订单出现一定程度下滑。同时,由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地方政府更希望社会资本方以“F+EPC、EOD”等新模式来参与项目投资,帮助地方财政缓解招商压力、解决项目资本金和项目融资的问题。因此,资金有保障的EPC业务明显减少,公司所重点跟进的有资金保障的EPC项目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由于各级政府抗疫,工程结算缓慢,公司的应收账款回款难度增加,逾期应收账款加大,导致坏账减值提取增加,综合以上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亏损。

2022年,公司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切实研究市场机会,不断完善公司的产品体系和技术体系,深化企业内部组织改革,调整目标市场区域,优化核心营销策略,聚焦资金有保障的项目,强化企业的现金流管理和内控管理。公司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工作:
1、 在原来的河湖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增加了海洋生态修复业务
公司在开拓原有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业务的同时、加大了海洋生态修复业务的开拓,并先后中标了南四湖流域丰沛运河生态修复提升工程(清段落)EPC工程、东方市墩头湾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雷州市红树林营造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EPC)总承包等项目。

2、由华北转向华南、华东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聚焦一线城市和优质城市的业务,逐步加大了华东区域、华南区域的市场布局,尤其是对长三角、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投入,,华北区域重点保障了在手订单的有效落地,如:河北省定州市唐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沧州大运河生态修复项目等, 尽管报告期内华北区域占公司收入比重仍然较高,华北区域的市场订单占公司整体订单的比例有所减少。 华东已在徐州、温州、金华、南京、嘉兴等城市落地项目,华南已陆续在海南东方市、广东湛江、广州南沙、东莞、福建厦门落地海洋生态修复项目。

3、由单一的工程设计施工转型到DBIFO全产业链服务
2022年,为推动企业长期转型发展,公司在华北区域首次试点了“生态管家及公园+”产品的落地,公司在前期承建的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及花海项目的基础上,承接了唐山花海园区整体运维服务项目,主要业务范围涵盖:物业管理、绿化养护、园区运营等内容,2022年,公司与合作方共同开展了包括:研学教育、休闲娱乐、亲子活动、文化演艺、体育运动等相关活动,对河北园博会后期的运维管理提供了持续的服务,通过文旅“轻运营”活动带来了人气、提升了市民的满意度。相比较传统的工程施工业务,公司的“生态管家及公园+”是业务链条的延伸和创新,有助于公司实现“DBIFO”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的闭环,提升客户的满意度,通过场景运营为更多市民提供服务,完善产业运营的产品和商业模式,有助于持续形成营业收入和改善公司现金流。

4、加强产品研发,完善产品体系
为了有效匹配客户深层次需求,促进企业长期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以及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的方式,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公司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之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城市生态、景观生态、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监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生态价值核算(GEP)、生态资产管理、生态系统恢复与重构、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模式等领域开展业务合作。公司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签署《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合作共建协议》,将在海堤生态化改造、岸滩生态整治与修复、河口生态修复、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生物多样性提升、红树林、盐沼湿地、珊瑚礁等生态系统修复研发上进行深度技术和市场合作。

2023年,公司仍将加强产品研发升级和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帮助客户解决复杂环境以及生态系统功能提升问题,公司通过调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内部结构,新增11项研发课题,不断加强新业务的研发投入,持续形成技术竞争力,确保项目的落地效果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此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认真听取投资者的合理建议,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方向,不断完善产品和新的业务布局,持续改善公司目前的业务结构,提升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不断优化企业的财务指标和盈利能力。

5、确保工程项目如期交付,加强应收账款回收
2022年,公司围绕深化改革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进一步加强了项目经理责任制,对于在施项目,在符合防控政策的要求下,充分做好施工计划安排,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流动,要求项目管理人员实行封闭当地办公外,材料采购和施工劳务尽量实行本地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确定性因素对在施项目进度的影响;对于新签订项目,在地方政府允许范围内,做好人、机、材等因素的计划工作,加快项目开工,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对于完工项目,公司组织专门团队,加快推动项目交付和竣工结算。

此外,公司持续完善应收账款的管理,设立专项工作组和专项负责人,促进项目款项的有效回收。2022年,公司客户的支付能力进一步下滑,为了有效缓解应收账款减值及坏账的风险,公司通过主动沟通、成立回款专项小组等方式与甲方积极对接项目回款,公司通过合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于诉讼项目,公司以起诉促回款,进一步加快诉讼和谈判的进度。报告期内,甘肃白银EPC项目、山西和顺麻衣寺项目、湖北荆州EPC项目等部分诉讼项目已完成诉讼和解,部分项目按照和解协议进行回款。针对太原市的重大项目诉讼,公司已经提请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立案,公司将持续加强与甲方沟通,争取项目应收账款如数回收。由于采取上述措施,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为正, 2023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按季按月按人制定回收责任状。将会有效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以及有助于公司开展新项目的投入,以此实现公司可持续经营目标。

6、研发升级新产品,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
近年来,随着地方政府决策层逐步年轻化、专业化、国际视野,其对于生态环境的政策、行业和技术的理解持续加深,一方面,以生态为基础的基于自然的景观表达,越来越受到客户的认可和重视。另一方面,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围绕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重点湖泊综合治理以及海岸线生态恢复的重点项目,呈现高复杂性、综合性和一体化特点,也需要建设单位具备更加长效、创新、系统的治理技术和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基于上述背景,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加强产品研发升级和品牌宣传活动,以匹配公司客户、市场竞争的需求,2022年公司重点提出了“碳中和科技示范区、河湖生态系统构建、海岸线近岸海域治理、城市生态空间、生态管家及公园+、生命王国”六大产品体系,其中“河湖生态系统构建、海岸线近岸海域治理、城市生态空间”系在原有业务上强化产品功能,“碳中和科技示范区、生态管家及公园+、生命王国主题乐园”系为了长期改善公司的盈利质量和控制企业风险布局的新业务。

2021年11月,公司受邀参加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在洱海湖滨带的生态修复实践》进行了主旨发言。2022年 12月,公司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了COP15第二阶段会议,公司分享了多年来“做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先行实践者、教育传播者”的愿景和实践经验,并首次对外发布“生命王国”自然探索乐园产品。

2022年1月,自然资源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球滨海论坛在盐城举行,公司受邀在会议上分享NbS的实践经验。同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期间,公司与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共同主办了“海洋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实践论坛”,公司发布了“从河湖到海洋—海岸生态修复的生态工法探索实践”主题分享,向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推广公司在海洋生态修复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实践经验。

7、不断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强化公司信息披露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内控管理,不断健全企业流程和优化制度,使公司持续符合上市公司内控和规范运作的要求。报告期内,公司由于面临市场环境、行业竞争的较大变化,公司对新业务、新市场布局涉及的“产品组合、组织人才、商业模式”进行了适时的调整,针对各个板块的业务和各个营销区域,公司调整了“企业组织、业务定位、战略规划”,完善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以及加强了费用管控、成本管控、流程管控,使各个业务板块相互协同、有序发展。同时,公司始终与控股股东保持独立性原则,报告期内不存在关联方资金占用、违规担保及重大关联交易的情形,也不存在向关联股东输送利益等侵害中小投资者权益的行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信息披露的管理工作,尤其是三会的日常管理、定期报告、临时报告的披露工作,未出现公司董、监、高人员违规的情形,公司与投资者保持了友好畅通的沟通机制,报告期内按时完成了利润分配和限售股解禁相关工作,确保了公司主要股东及中小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受到保护。

2023年,公司的业务目标、组织协同、转型策略,更加清晰、明确,随着公司上市以来募集资金陆续投入使用,公司各项信息化和管理系统也在陆续上线,办公效率有所提升,人员逐步精简,在有效保证企业内控管理、合规经营的同时,将持续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属于生态环境治理行业的细分行业。2019年 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七部委发布《绿色产业目录(2019版)》,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绿色交通、海绵城市、规划设计统筹纳入绿色产业范畴。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郭承站指出:“中国生态环保产业 2022年总体营收增速放缓,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应收账款问题突出,部分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尽管如此,生态环保企业仍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2022年是“十四五”的关键一年,国家“十四五”规划及《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国内生态环保重大项目已经陆续启动,2023年,由于国内经济属于缓慢复苏阶段,预计地方政府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仍将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基础。

国家层面,2023年 2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了 2023年生态环境建设七大重点任务,进一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 7部委印发《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环海洋〔2022〕11号),要求到 2025年,渤海、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邻近海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三大重点海域水质优良比例较 2020年提升 2个百分点左右;省控及以上河流入海断面基本消除劣 V类;滨海湿地和岸线得到有效保护,海洋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响应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全国示范价值的美丽海湾。

2023年 1月财政部启动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的组织申报。生态环保行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我国重点工作,公司所处行业规模稳定扩大、参与主体逐步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也将有所提升。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一)公司主要业务概述
公司定位于“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致力于以智慧生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公司以国际领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核心,协同整合“景观-建筑-能源-垃圾-水-交通-城市功能-智慧”专业体系,以“DBIFO(设计-建设-智慧-投资-运营)”为核心商业模式,为客户提供生态 环境治理整体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分为“生态环境、生态管家及公园+、生命王国主题乐园”三大方向, 其中生态环境业务可细分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态景观业务,均属于生态保 护与环境治理模式下的生态系统构建业务。公司坚持以技术驱动市场,通过EPC、主动市场推广、 与地方国企、央企合作等方式,取得设计及施工工程合同、建设及运营合同,以此获得收入、利 润和现金流。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模式未发生明显变化。 1)生态保护业务 公司的生态保护业务是以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通过近自然的生态手段,建立具有保护生态 环境、生物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的生态系统。产品主要包括生态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公司承接 的生态保护项目典型案例,如:大理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 项目。 公司实施的大理市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项目 2)生态修复业务
公司的生态修复业务利用人工干预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修复基底、水环境、植被、生物生态链等生态要素,重构生物生境,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生物多样性。产品主要包括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棕地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生态环境治理)。

公司承接的生态修复业务项目典型案例,如: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

公司参与实施的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项目
3)水环境治理业务 水环境治理以水体水质改善为主要目标,在确保水质达标的同时,优化、重塑水系网络,增 强水安全能力、优化水生态结构、塑造水景观空间等,公司的水环境治理主要包括河湖水环境治 理、河湖湿地修复、近岸海域综合治理三大产品。其中,海洋生态修复(近岸海域综合治理), 以海洋生态保护为出发点,统筹海洋学、生态学、水文学、城市规划、生态景观等多专业学科, 解决海岸带陆海空间生境破碎、系统割裂等问题,恢复海岸空间安全、健康、生态和景观宜人等 功能。 公司在福建莆田参与的国家蓝色海湾治理项目
公司实施的南四湖流域丰沛运河生态修复项目
4)生态景观建设 公司的生态景观建设业务是以满足公众需求、生态服务为目标,进行公共空间的景观构建, 通过多专业融合,将生态理念、新技术、新材料融入到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建设过程。 公司生态景观建设的主要技术包括大树栽植技术、垂直绿化技术、边坡绿化技术、盐碱地绿化技 术、雨水花园构建技术。公司承接的生态保护项目典型案例,如:湖北省第二届园林博览会暨荆 州市第一届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 公司在浙江金华参与的赤山公园项目 5)规划设计业务
公司规划设计业务包括:1)城市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一体化城市设计解决方案、可循环的绿色基础设施综合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韧性设计统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设计、滨水地区城市设计、低影响未来社区开发、低影响休闲旅游策划与规划;2)生态空间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江、河、湖、湿地保护与修复,海岸带保护与修复,多尺度水敏感设计,气候适应性水环境,景观设计、城市开放空间与公园设计,生态森林营建设计,棕地治理与修复;3)生态景观设计:大型园博会、湿地公园、大型科技公园、棕地综合治理、山体修复设计。

(二)公司的新产品和新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聚焦核心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完善“DBIFO”商业模式,公司围绕主营业务, 持续响应客户需求,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加大新产品投入和调整子公司的业务,持续优化公司 的产品功能,新拓展了“、海岸线近岸海域治理、生态管家及公园+、生命王国”三大业务方向。 1)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海洋生态修复业务在NbS理念下,以海岸带系统的生态保护为出发点,基于生态系统重建恢 复生物多样性为导向,整合海洋学、生态学、水文学等多专业学科,来解决海岸带陆海空间生态 问题,构建安全韧性健康活力的海岸带生态系统。 2)生态管家及公园+: 定位为政府提供环境监测、综合管养、公园服务、生态价值评估、碳汇测算、GEP核算等一 揽子、全链条、多模态的综合服务。生态管家由数字科技公司承接,目前的智慧化管理平台、互 动景观设备已经在多个工程项目实践,正在面向核心城市全面推广,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客户需 求,将“生态管家”产品升级为“生态管家及公园+”业务,在原有生态智慧化养护的基础上,进 一步补充了公园文旅轻运营的业态,协同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后期服务。 3)“生命王国”主题乐园:
定位为“链接人-自然-科技的沉浸式自然探索乐园”,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包含物种起源、缤纷星球、自然密码和未来世界四大版块。生命王国主题乐园以科技互动的方式展示人、自然、空间共生进化的过程,通过科技手段创造室内外一体化的未来世界,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国行动力。生命王国由产业运营公司主导,目前正在进行IP 设计和项目论证阶段。 尽管公司已经启动了上述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布局,不代表公司在短期会形成相关业务收入,新业务也可能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商业模式、经营模式发生较大变化,公司也将针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持续调整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因而上述产品的具体落地仍然具有不确定性,上述产品和商业模式的分析不构成业绩承诺,不属于对投资者独立决策的建议。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司具备国际化视野和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先行实践者 公司是国内较早践行可持续发展先进理念的生态环保企业之一,自 2008年起,公司持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具备一批国际顶级的专家顾问资源,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和设计人员多数具备国际化视野,并在国内长期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设计,其更多侧重于社会经济功能和空间形态,可持续的工作方法考虑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旨在系统地提供解决方案。相比较传统的设计公司或者单一要素的设计方案,公司能够系统性整合区域内相关方面的关键问题,针对关键问题确定具体目标同时提出相应策略,依据策略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进行优化组合并确定如何落实,使城市最终能够获得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综合效益。形成理念-技术体系-生态工法-材料-监测的闭环技术优势。

2、大型综合类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大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务项目具有固定资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等特点。

项目业主在招标时一般都要求服务商具备全盘统筹、系统性、顶层设计和一体化服务能力,通常要求服务商具有较高等级的资质、综合实力,并设定企业规模、项目业绩经验等一系列门槛,因而能够参与大型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务项目角逐的主体主要为具备一定实力的、具备大型项目经验的大型企业。目前国内大多数环境治理业务的企业受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制约,只能从事技术含量较低、投资规模较小、区域性的单一业务,竞争力较弱。

公司围绕“DBIFO”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近年来中标及实施了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勘察与设计、北京通州于永片区水环境治理项目、雄安新区生态森林项目、长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体生态净化工程项目、唐山东湖生态修复项目、雄安新区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项目、莆田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EPC项目、雄安郊野公园雄安园建设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二标段、河北省第五届园林博览会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金华赤山公园项目 I标段、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山地旅游扶贫度假区第一期工程建设项目、东方市墩头湾珊瑚礁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雷州市红树林营造修复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EPC)总承包等一批有影响力的综合类环境治理项目,体现了行业及市场对公司专业能力的认可,形成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优势。

3、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创新和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公司所处的行业具有技术壁垒、资金密集、高复杂性的特点。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系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截至 2022年末,公司共有员工 517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为 83.17%,其中,硕士学历者占比为 19.92%,博士学历者占比 0.58%。公司共有专职设计人员 48名、技术人员 207名,主要专业涵盖:城市规划、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生物学、水文水利学、植物学、园林学、农学、岩体工程力学、建筑工程学等多个领域,形成了项目设计过程的专业协同和紧密合作,与行业多数公司相比,公司研发和设计团队具备明显的人才优势。

尽管公司一直坚持以技术驱动市场,持续不断地增加研发的投入,在行业内已取得一定的技术领先地位。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行业逐步放开,全球化贸易及整体进程加速,国际团队和国际公司逐步参与国内重点城市的生态环境治理业务,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理念。

公司也更加注重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关注国际环境技术创新的同时,通过引进集成性创新技术、引进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加快产学研联合创新来推动行业整体技术发展。截至目前,公司已经取得 15项发明专利、63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软件著作权,在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行业积累了丰富的专项技术,在生态管家及公园+业务上积累了相关技术和应用端产品, 4、公司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
近期,公司取得了一系列的国内外奖项,体现了公司在行业的技术能力和项目实施能力,也突出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国际奖项

国内奖项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2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49亿元,同比减少 69.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减少 414.8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 42.20亿元,同比减少 6.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 14.77亿元,同比减少 20.10%。

(一) 主营业务分析
1. 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相关科目变动分析表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科目本期数上年同期数变动比例(%)
营业收入349,509,426.201,134,388,959.40-69.19
营业成本251,203,811.13681,769,688.38-63.15
销售费用47,407,553.5840,318,610.9817.58
管理费用117,722,849.58135,510,892.98-13.13
财务费用14,049,541.9410,399,267.3035.1
研发费用38,508,544.9845,973,401.78-16.24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9,534,540.38-499,648,882.76不适用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8,569,279.65-102,714,102.02-195.96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606,316.42732,180,934.92-97.19
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 列)-179,197,647.14-93,227,818.6992.19
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号填 列)-40,344,025.60-3,689,873.76993.37

营业收入变动原因说明:营业收入变动比例较大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受经济波动等综合因素影响,项目施工进展较慢、新开工项目减少,公司当期确认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 营业成本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下降,同时生产成本增加所致; 销售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调整市场布局,加大了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区域的市场布局,营销人员持续优化及市场投入费用增加;
管理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适度控制了企业费用,加强了全面预算和费用管理,同时减少了固定费用支出,管理费用有所下降;
财务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公司贵州子项目B进入运营期,利息支出有所增加; 研发费用变动原因说明:报告期内,部分研发课题已经完成结题,新的研发项目暂时未进入快速投入阶段,研发费用略有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同期支付贵州存量项目B的大额经营权转让款,本年未发生上述大额支出,本年度公司的营业收入有所减少,对应的经营成本相比去年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出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购买1亿元理财产品在本期收回,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变动较大;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上市发行融资到位,导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
信用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地方财政收入下滑,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压力加大,导致计提的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资产减值损失变动原因说明:主要系公司对已完工未结算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变动较大。


本期公司业务类型、利润构成或利润来源发生重大变动的详细说明
□适用 √不适用
2. 收入和成本分析
√适用 □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

(1).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生态保护 与环境治 理业330,779,339.96233,438,387.0629.43-69.31-63.26减少 11.63 个 百分点
规划设计18,350,402.7617,496,359.234.65-67.26-62.11减少 12.95 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水环境治 理145,085,510.3898,971,133.2831.78-65.69-64.02减少3.17 个百分点
生态修复153,617,982.80115,438,136.5924.85-65.7-52.64减少 20.73 个 百分点
生态景观 建设32,075,846.7820,716,090.7635.42-70.25-44.63减少 29.88 个 百分点
生态保护0.00-1,686,973.57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主营业务分地区情况      
分地区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华北255,761,145.39152,341,607.3440.44-63.58-62.94减少1.03 个百分点
华东88,812,852.4276,533,883.3513.83-60.09-48.41减少 19.51个 百分点
西南6,728,627.5021,429,107.90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华中721,049.76-1,371,194.03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华南422,904.691,194,520.89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西北-3,316,837.04656,380.47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东北0.00150,440.37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不适用
主营业务分销售模式情况      
销售模式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 (%)营业收入 比上年增 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增 减(%)毛利率比 上年增减 (%)
工程施工330,779,339.96233,438,387.0629.43-69.31-63.26减少 11.63个 百分点
规划设计18,350,402.7617,496,359.234.65-67.26-62.11减少 12.95个 百分点

主营业务分行业、分产品、分地区、分销售模式情况的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两类业务,其中工程施工业务具体包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景观建设,公司核心市场区域包括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华中五大区域,公司曾经在西北、东北区域承接设计和施工项目,公司部分项目在结算和审计过程中存在少量金额的收入和成本变化,符合行业的主要特点。

(2). 产销量情况分析表
□适用 √不适用
√适用 □不适用
(3). 重大采购合同、重大销售合同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合同标的对方当事人合同总金额合计已履行 金额本报告期履 行金额待履 行金 额是 否 正 常 履 行合同 未正 常履 行的 说明
贵州省六枝特区 示范小城镇生态 环境扶贫PPP项 目六盘水市正和 投资建设有限 公司165,762.29146,374.401,205.6619,38 7.89不适 用

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已签订的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4). 成本分析表
单位:元

分行业情况       
分行业成本构 成项目本期金额本期占 总成本 比例(%)上年同期金额上年同 期占总 成本比 例(%)本期金 额较上 年同期 变动比 例(%)情况 说明
工程施工材料费66,499,925.4826.5195,568,742.9628.7-66 
工程施工人工费47,836,718.5019.06115,249,415.6516.91-58.49 
工程施工机械费6,579,626.012.6245,748,383.176.71-85.62 
工程施工分包费103,529,873.4641.26266,723,635.8139.14-61.18 
工程施工其他8,992,243.613.5812,030,720.831.77-25.26 
规划设计 服务外协等17,496,359.236.9746,179,725.126.78-62.11 
分产品情况       
分产品成本构 成项目本期金额本期占 总成本 比例(%)上年同期金额上年同 期占总 成本比 例(%)本期金 额较上 年同期 变动比 例(%)情况 说明
水环境治 理 98,971,133.2839.44275,050,171.8240.36-64.02 
生态修复 115,438,136.5946243,721,988.4235.76-52.64 
生态景观 建设 20,716,090.768.2637,412,837.825.49-44.63 
生态保护 -1,686,973.57-0.6779,135,900.3611.61-102.13 
规划设计 服务 17,496,359.236.9746,179,725.126.78-62.11 

成本分析其他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尽管公司全面推行项目经理责任制,持续加强项目管理和供应链管理,保持公司采购的单价相对稳定。由于政府防控要求,导致在建项目的材料、人工、机械、劳务等进场施工受阻、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项目实施期间的固定成本增加,报告期内公司项目对应的成本增加,毛利率出现下降。同时,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实施的项目数量较少,项目分类的变化对当期产品的收入和成本影响较大。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未形成生态保护、生态景观类项目的收入,该类项目的新增成本或者成本减少,主要是公司对上结算、对下结算金额的变化,也影响了细分产品的成本金额。(未完)
各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