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合众思壮(002383):2022年年度报告

时间:2023年04月28日 16:16:53 中财网

原标题:合众思壮:2022年年度报告

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年年度报告


2023年4月

2022年年度报告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张振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兴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宋川川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如本报告中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性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目前不存在影响公司正常经营的重大风险。公司日常经营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十一、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中相关风险因素。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 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 .............................................................................................................................................................. 37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 ............................................................................................................................................... 59
第六节 重要事项 .............................................................................................................................................................. 61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 ..................................................................................................................................... 9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 ............................................................................................................................................... 98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 .................................................................................................................................................... 99
第十节 财务报告 .............................................................................................................................................................. 100

备查文件目录
载有董事长张振伟先生、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朱兴旺先生、会计机构负责人宋川川先生签名并盖章的财务报表。

载有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盖章、注册会计师刘青荣、李大燕签名并盖章的审计报告原件。

报告期内在《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的正本及公告的原稿。


释义

释义项释义内容
本公司/公司/合众思壮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
董事会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监事会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
公司章程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章程
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航空港投资集团/兴港投资集团河南航空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郑州航空港兴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天派电子天派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兴慧电子郑州航空港区兴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兴派科技郑州航空港区兴派科技有限公司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
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UWBUltra Wide Band(超宽带)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
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
香港半球Hemisphere Co., Ltd.,
加拿大半球Hemisphere GNSS Inc.
美国半球Hemisphere GNSS (USA) Inc.
CMACFIUS Monitoring Agencies(由美国财政部和美国国防部代表的美国 政府)
吉欧电子广州吉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长春天成长春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招通致晟北京招通致晟科技有限公司
中科雅图广州中科雅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泰坦上海泰坦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碧勤上海碧勤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北京合众思壮智能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海城启农海城市启农农业有限公司
郑州智慧互联郑州航空港智慧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时空物联北京合众思壮时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航空港区管委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
国家城市产业基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投资集团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兴港电子郑州航空港兴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兴港半导体郑州航空港兴港半导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证监会/证监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元(万元)人民币元(万元)
报告期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股票简称合众思壮股票代码002383
变更前的股票简称(如有)  
股票上市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合众思壮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Beijing UniStrong Science&Technology Co.,Ltd.  
公司的外文名称缩写(如 有)UniStrong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张振伟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18号知春大厦1501室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100086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办公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创十二街8号院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100176  
公司网址www.UniStrong.com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杜文洁李晓敏
联系地址北京市大兴区科创十二街8号院北京市大兴区科创十二街8号院
电话010-58275015010-58275015
传真010-58275259010-5827525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证券交易所网站《证券时报》、《中国证券报》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公司董事会办公室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00145956E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无变更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2019年公司控股股东由郭信平先生变更为郑州航空港区兴慧电子科 技有限公司。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 755 号 25 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刘青荣、李大燕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2年2021年本年比上年增减2020年
营业收入(元)1,923,636,137.492,107,546,242.72-8.73%1,690,239,244.5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元)-240,461,181.44-92,704,523.84-159.38%-1,093,998,424.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元)-326,908,173.34-683,509,340.6252.17%-1,095,847,620.36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净额(元)-13,247,382.42-11,673,509.79-13.48%-56,808,796.9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0.3248-0.1252-159.42%-1.4789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0.3248-0.1252-159.42%-1.4789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22%-5.63%-10.59%-48.58%
 2022年末2021年末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2020年末
总资产(元)4,543,435,000.264,986,721,883.21-8.89%7,267,130,277.6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资产(元)1,368,915,479.761,596,392,192.82-14.25%1,697,923,284.66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
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项目2022年2021年备注
营业收入(元)1,923,636,137.492,107,546,242.72
营业收入扣除金额(元)127,993,153.86139,549,199.71主营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收入扣除后金额(元)1,795,642,983.631,967,997,043.01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463,577,537.11541,450,571.17453,307,117.51465,300,911.7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4,457,513.216,842,249.93-4,248,237.69-257,512,706.8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 的净利润-2,637,362.63-14,911,013.45-36,657,620.93-272,702,176.33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23,993,436.41-60,866,060.90-100,857,115.40172,469,230.29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项目2022年金额2021年金额2020年金额说明
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包括 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 部分)7,187,354.63622,809,216.88-21,166,109.77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 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 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 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25,628,100.2726,910,653.5431,749,377.59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 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73,631,722.5347,180,088.66 兴派科技股权转让剩 余价款的利息
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 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 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 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 生的收益 760,308.082,261,306.13 
债务重组损益  4,329,485.63 
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 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13,757,871.00 
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 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17,652,074.93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 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 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 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 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 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 资收益18,975,927.661,744,670.03 转让债权收益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 外收入和支出-4,525,640.992,705,027.591,375,497.61 
减:所得税影响额15,572,129.17105,384,607.422,316,704.08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 (税后)1,226,268.105,920,540.58625,786.52 
合计86,446,991.90590,804,816.781,849,195.5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
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
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2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 2021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 4690亿元人民币,较 2020年增长 16.29%。其中,包括与卫星
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
增长约 12.28%,达到 1454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 31%,增速高于去年。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
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 18.20%,达到 3236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 69%。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
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总数量保持在 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 50万。截至 2021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
三板)总数为 90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体产值的 8.7%左右。

在市场发展方面,2021年国内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市场需求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包括新基建、交通、能源、水
利等在内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北斗应用的需求持续释放,北斗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农业及水利、智能制
造等领域的应用所形成的数字化场景,正在不断形成新的细分市场,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总体市场
规模。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推进,传统产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巨大浪潮。可以预见,未来两三年,
伴随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和智慧
政务等十大数字应用场景的发展,北斗/GNSS与 5G、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必将极大赋能传统行业领域,
形成数字化发展革新,从而催生出更广阔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大市场。

综上所述,公司主营业务所聚焦的卫星导航及各细分应用领域,均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市场空间巨大,景气度高,
属于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战略的核心范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作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卫星导航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卫星导航高精度应用为主营业务方向,
以高精度卫星导航技术为基础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并在专业市场拓展行业应用,为众多行业提供高精度
产品服务和时空信息“端+云”全方位行业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端+云”时空平台建设,实现了产品级各行各业不同场景、不同应用的个性化与定制化,
为实现统一时空基准下的移动互联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技术方面,公司强化卫星导航高精度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构建泛在服务的定位、导航、授时技术为核心,
进一步发展多传感器融合的高精度导航和定位技术,构建全面的高精度、泛高精度室内外导航定位技术体系。深度挖掘
卫星导航融合创新在新基建、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为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整合内
外研发资源,加强核心技术和通用产品的技术整合,巩固了在高精度定位、技术平台和通用产品设计开发方面的优势。

在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把握产业和行业发展机遇,紧紧围绕卫星导航规模化应用市场,在相关政策引导下,重点拓
展北斗高精度、北斗移动互联、时空信息服务等三个业务领域,在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机械控制、形变监测、智慧城
市、民用航空、交通运输等细分市场进行应用推广与市场开拓。

(一)北斗高精度业务
高精度业务是公司核心发展业务。公司能够为测量测绘、精准农业与工程机械控制、航海应用、形变监测等专业市
场或领域提供高精度产品及服务,主要产品线包括:
测量测绘:大地测量型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三维激光测量产品、地理信息采集产品、无人测量系统(无人船、
无人机)等。

精准农业:涵盖农机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变量作业系统以及智慧农业信息化系统的解决方案。

机械控制:涵盖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等工程机械3D智能控制系统、无人智能压实系统、设计转换软件、施工管
理平台的数字化施工解决方案。

其他高精度应用:航海、能源、轨道交通、形变监测、智能设备等行业应用产品或解决方案。

整体而言,公司测量测绘产品的技术能力及性能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行销 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得益于国家对卫
星导航产业的战略规划及“一带一路”政策发展,公司的精准农业、形变监测业务在国内外市场均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
势。此外,通过不断强化高精度应用领域产业资源整合,搭建高精度应用生态系统,公司积极拓展高精度新的应用领域,
在航海应用、能源、机械控制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二)北斗移动互联业务
移动互联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业务。公司专注卫星导航行业创新应用,以航空运管、城市运行、交通运输、能源等
重点领域的数智化应用及测量测绘工程、新技术应用为业务方向,有能力为客户提供包括时空应用基础软硬件产品、软
件开发与服务、工程建设、产品交付与运营维护服务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硬件基础产品:高精度多传感器融合定位车载装置、可穿戴设备;支持专用/专网通讯的高精度车载设备与配套装置
等。

基础软件产品:智能物联网接入平台、高安全时空数据库等。

行业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及技术服务:民航及专用场站运营资源监控调度、空地一体生产运行指控;站态势感知、
安全防控及运行保障;通用航空运行监视;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与调度、城市运行生命线/基础设施监测系统;数字化施工
作业管理系统。

(三)时空信息服务
时空信息服务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正在逐步完善时空基准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能够为智慧城市、国
土规划、环保、交通、油气开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地籍调查、不动产登记等众多专业市场提供时空数据获取、
时空数据管理和时空应用等全方位时空信息服务。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行业应用拓展、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核心竞争力得到巩固和提
升。同时,公司持续强化全球化布局与发展能力,形成完整的产业战略和竞争优势。

(一)技术及研发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近年来持续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加强研发团队建设,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以技术创新引
领业务拓展。公司以高精度、泛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技术为基础,积极拓展以先进部件、智能控制、智能网联、三维激
光、影像测量和云中台为基础的“端+云”产品战略,推进在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机械控制、形变监测、智慧城市、智
慧交通等领域的行业应用。公司以“端+云”时空平台为基础,以系统化、模块化和标准化为设计原则,以提供低成本、
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产品技术创新和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为指导思想,持续推进通信、导航和控制的终端智能化平台和
产品的研发工作,不断强化公司技术、产品和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以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机械控制、形变监测、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领域的行业应用为导向,研
发行业应用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1、机器视觉传感器与GNSS融合技术,主要包括:
1)机器视觉和惯性传感器辅助的影像测量和 AR视觉实景放样、倾斜测量技术相结合,促使传统的 RTK测量产品变
得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2)三维激光扫描和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全站仪,打破传统应用方式,将创新技术与简单易用的功能紧密结合; 3)GNSS与光学传感器融合的测绘技术应用于云中台实施解决方案,将大数据快速高效地转换为地理数据模型,提升了大型 GNSS定位数据集的智能处理能力。该模型缩短了 GNSS测量和服务交付之间的时间,并有效降低了产品成本。

例如,在测量、建筑行业,该技术应用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及高精度 GNSS集成整合,提升了整体解决方案的自动化
能力、互操作性和决策优化水平。

2、面向物联网/穿戴设备的泛高精度定位技术研究,满足超低功耗、高性能、高精度可信导航定位终端研发,满足
移动互联网高复杂、多样化、广域应用场景下的导航需求。研制基于卫星导航技术、SLAM技术以及多传感器融合定位与
环境感知技术的可穿戴智能助盲设备。研究高精度定位与 UWB、蓝牙、RFID等多种室内定位技术融合方案,为智慧城市、
智能交通等室内外无缝定位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

3、在精准农业领域,推进从农机自动驾驶控制到实现作业的智能机具控制技术演变,推动精准农业变量作业控制技
术的持续发展。

4、在机械控制领域,推进工程机械三维引导和控制技术的发展。

5、在形变监测领域,经过几年的技术与产品积累,现已研发出具备前端双解算引擎与自动组网功能的通用型监测接
收机及形变监测解决方案。

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590余项,覆盖先进部件、高精度仪器、精准农业、机械控制、空间数据、民用航空、导航通信等众多领域。

(二)产品及品牌
基于“端+云”战略,公司积极推进并拓展在测量测绘、精准农业、数字化施工、形变监测、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
领域的行业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前瞻性技术和产品开发,测量测绘产品线、精准农业产品线、数字化施工产
品线等均取得较好的发展,在行业市场的品牌口碑与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凭借核心技术能力及优秀产品,公司获得了社
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其中自主研发的高集成GNSS接收机E500产品荣获了素有“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
设计奖”。公司及下属公司主要获得国内奖项和荣誉情况如下:

序号评选机构奖项和荣誉情况
1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 流中心、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组委会1)“2022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推进贡献奖(应用推广类)”
2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1)“基于北斗/GNSS高精度技术与精准时空服务的创新产业化应用项目” 荣获“2022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白金奖”。 2)“服务于民航机场建设的北斗数字化施工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卫星 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金奖”。 3)“基于北斗高精度融合定位的民航机场站坪运控系统项目”荣获“2022 年卫星导航定位创新应用奖银奖”。
3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1)“202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荣誉称号。 2)“陆丰市基础地形图测绘项目工程(第二期)”荣获“2022地理信息产 业优秀工程银奖”。 3)“钟祥市开展全域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南通市区倾斜摄影及三维模 型制作项目”均荣获“2022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
4中国测绘学会1)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惯导组合 RTK设备、MIS20扼流圈一体化监测型 GNSS 接收机通过“2022年测绘地理信息自主创新产品”认定。
5广东省测绘学会1)“三水区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荣获 “2022年度广东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奖三等奖”。
6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1)多个测绘项目荣获“2022年度江苏省优秀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奖”。

(三)行业应用
随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开通服务,以及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的实施,卫星导航在各行各业持续深化发展,在新
应用、新业务、新模式方面呈现出更加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公司在卫星导航行业深耕的20余年,通过终端设备的研发
和销售成为国内高精度领域重要的品牌之一,拥有了优秀的终端产品,并在探索智能化终端的过程中积累大量的信息和
数据;在拓展时空物联业务的同时积淀了基于时空信息领域的“云”数据存储与处理能力。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
以打造时空领域的“端+云”工业物联网平台企业为目标,深入挖掘精准农业、民用航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多个专
业市场的发展需求,加强时空物联产业的资源投入与整合,实现“端+云”时空物联应用解决方案的落地,为未来时空物
联应用打开了市场空间。

(四)全球化发展
公司不断创新国际合作模式,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公司在国内外设有公司或分支机
构,构建了核心产品在全球研发、生产与营销的完整体系,为全球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形成了
较好的国际行业知名度。在持续升级核心技术、优化国际资源布局的基础上,公司不断加大全球化市场资源配置和产品
技术资源发展,一方面强化全球化经营团队和国际化市场拓展能力建设,扩大海外营销网络部署和渠道;另一方面以测
量测绘、精准农业、机械控制为重点,不断开拓国际用户,开发海外市场。

(五)管理能力
公司启动战略梳理调研和访谈工作,以业绩差距和机会差距为起点和导向,通过内部访谈、行业专家、客户拜访等
多方面的调研,初步确定了“高精度定位与应用技术为核心,围绕着先进技术+应用+服务,打造“端+云”时空平台能力”

的战略方向;同时,进一步明确“总部-事业部-三级公司”的三级管控架构,聚焦各层级的定位、职能与分工,并逐渐
放权事业部与三级公司,围绕市场和客户实现敏捷前端,激发业务人员开拓市场的积极性,支持公司业务的规模化发展
和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2年,公司围绕年度经营目标,聚焦主营业务发展,加强成本和费用管控,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有序开展各项经
营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公司围绕核心主业配置资源,保障公司重点业务持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
入192,363.61万元,较上年减少8.73%,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24,046.12万元,主要原因有几点:
1)因部分子公司的项目验收进度推迟及海外控股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范围,公司营业收入规模未达到预期; 2)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宏观环境、行业政策、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8号-资产减值》及相
关会计政策规定,公司计提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存货等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4,243.51万元; 3)财务费用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占收入的比重依然较高,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4)公司持续推进技术、产品研发与管理提升工作,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同比有所下降,但是占收入的比重依然较高,
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负面影响。

报告期,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加强核心技术与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推进产业做大做强
2022年8月,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香港半球、加拿大半球、美国半球与CMA签署《国家安全协议》。2023年3月末,公司就海外子公司剥离签署相关协议。面对国际地缘政治的影响,公司积极转变思维,调整技术发展路径,从保证供应
链安全的角度出发,针对各级技术制定调整方案,加强核心技术与部件的国产化替代进程。同时,以技术为导向创新商
业模式,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先后推出以机器视觉和惯性传感器辅助的影像测量高精度GNSS接收机和AR视觉实景放样、倾斜测量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测量产品、具备前端双解算引擎和自动组网的通用型监测接收机、高精度手持机、三维激
光扫描、全自动测量机器人全站仪、无人机、无人船、探地雷达等多款新品,产品以“更轻便小巧、更高性价比”等核
心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户的关注,为公司众多行业的产业布局、业务发展及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星座融合定位已成
为高精度RTK测量发展的技术趋势,作为全功能型RTK接收机,新产品G950III除了支持全星座全频点、全兼容电台之
外,还配置了eSIM+实体卡、IMU惯导,主机可连续待机12小时以上,为用户提供更持久的作业保障。此外,面向无人机
测绘领域的UPK100机载型GNSS接收机,支持双天线航向测量,支持实时RTK解算及PPK后处理解算,满足无人机航测
领域用户的多元化功能需求,可减少无人机航测作业中地面像控点的数量,提高无人机航测作业效率。

(二)各项业务有序开展,发展局面逐步向好
1、北斗高精度业务
北斗高精度板块业务实现收入 87,769.59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7.90%,主要因海外子公司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及测量测绘产品单价降低导致。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服务,以及国家“新基建”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
北斗产业获得了重大发展机遇,尤其是高精度应用发展迅速,高精度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高精度器件和终端产品销
售规模加速增长。

1)在测量测绘方面,公司坚持品牌差异化定位及协同发展的理念,先后发布了视觉RTK接收机G950AR、G950III、STONEXR120和 R180全自动机器人全站仪、集思宝手持终端 A8Pro、高精度智能终端 MG858A、高精度数据采集器 MG30、
eHLS1手持激光扫描仪、车载三维激光 SV500、Q1行业无人机等多款新产品,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得益于公司领
先的核心技术及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公司测量测绘产品业务实现平稳发展。同时,公司全面推动行业市场应用的高精度
化普及,面向GIS市场推出了测量级高精度产品HP50,得到地理信息行业用户的广泛认可。

2)在精准农业方面,公司持续深耕产品研发,相继推出满足用户不同需求的多版本慧农导航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其
中,慧农新品EAS301-EW2K农机自动驾驶系统由MC5智能天线一体机、EW-2K电动方向盘和7/10寸智能显控终端构成,
高度集成、结构简单、无需角度传感器,IP67防护等级轻松应对农机恶劣作业环境,移动网络三卡三网切换,支持固定
基准站网络/电台双发,aRTK星链续航,给农户带来全新体验;EAS401显控一体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集成高精度接收机、
自动驾驶控制器和无线通信模组与10英寸车规显示屏为一体,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简化了安装、降低了系统成
本,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产品竞争力;EAS301-Q北斗星基农机自动驾驶系统采用 PPP-RTK星基增强高精度
定位技术,在无地面基准站网络的条件下,实现农机自动驾驶作业。与农机制造商联合研制的插秧机智能控制系统,集
成农机自动驾驶、插秧机底盘控制和秧盘控制为一体,实现水田作业全路径规划、自动掉头和秧盘控制,可实现插秧无
人化作业。同时,公司进一步整合研发资源,推动精准农业“云+端”解决方案的落地,在“端”一侧,慧农全系农机自
动驾驶系统具有易安装、易使用、易维护、易管理、高可靠、信号稳、适配广等诸多特点,可适配拖拉机、收割机、植
保机和插秧机等多种品牌和型号农机;在“云”一侧,慧农智能农机监控信息化平台,可对搭载慧农自动驾驶系统的农
机开展科学管理,包括农机定位监测、农机状态监测、历史轨迹跟踪、作业面积统计、指挥调度、路线规划、统计分析,
以及设备管理、地块管理、组织管理和账号管理等方面。

3)在机械控制方面,公司持续推进 GNSS导航定位技术赋能各类工程机械,实现高精度三维引导、厘米级精准作业
和施工机械的无人驾驶,进一步推动了工地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发展进程。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数字化施工产品,包括
地基处理工程中的强夯和桩基类智能施工系统、土石方工程中的挖掘机和推土机智能施工系统、路面工程中的压路机智
能施工系统和摊铺质量监控系统等在公路、铁路、大坝和机场等行业进行了市场拓展。通过多个数字化施工项目,打通
了设计端、工地车载端、工地手持移动端和平台云端间的数据流转与双向通讯,使得设计快速转化为施工基准,施工过
程数据实时在远端呈现,实现了质量、进度、预警的及时可视化呈现,以及平台对车载端和手持移动端的工作任务调度
和分配下发管理。

4)在形变监测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在安全监测领域的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相关产品以及解决方
案已经在地质灾害、水利、建筑施工监测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研制的基于 LoRa传输和前端解算的
GNSS水库大坝位移监测解决方案,能够实现大坝的水平和竖直位移自动监测,系统采用 LoRa自动组网数据传输和前端
边缘解算,融合了雨量、水位、渗压、摄像头等传感器,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基准站通过 LoRa将 GNSS原始观测值
发给监测站,监测站利用内嵌的前端解算引擎,实现本机解算并将坐标和位移结果传送至现场 RTU或用户监测平台,打
破传统的监测结果需要在业主单独搭建的解算平台上解算的模式。目前,该项目成果已经在地质环境变形监测、大坝安
全监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未来有望应用于矿山、边坡、地面塌陷、危房楼宇等地表位移形变监测。

5)在其他高精度应用方面,公司无人船在郑州、济南、长春、广州、昆明等 20多个地市完成项目交付。合众思壮
无人船测量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安全性强的优势,能有效解决有人船作业效率低下、复杂水域无法进入等难题。作为
一种新的测量技术和方法,无人船测量系统在未来的水上作业中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2、北斗移动互联业务
移动互联板块业务实现收入 64,752.9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20.18%,主要因项目验收进度推迟导致。报告期内,
公司全面夯实“北斗时空+AI-IOT融合”的数字孪生行业应用架构体系,持续纵深行业应用软件产品与软件服务业务,
横向扩展时空信息处理基础软件、算法及终端产品业务。以高精度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为基础,时空大数据平台为纽带,
结合智能物联网多传感器融合、边缘计算、云端智能等多种核心技术,公司已经形成具备“北斗+5G”、“北斗+AI”特
色的创新技术、产品、系统与方案能力。

在智慧航空领域,公司陆续交付成都天府机场、杭州萧山机场、福州长乐机场、厦门高崎机场、湖北鄂州机场等场
站的高精度定位导航设备、场站高精度地图服务、增强型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等项目,为提升民航机场运行的精细化、
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贡献了力量。

在智慧城市领域,以高精度多传感融合的时空信息“端+云”产品和解决方案为核心价值,持续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
设项目,提升时空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智慧城管平台等综合平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与无锡市惠山高新区签署战略
合作协议推进智慧城市项目的落地,在高精度城市安全运行服务平台、封闭空间自然灾害监测及应急救援系统、基于国
家认证体系的城市一码统管平台、智能可穿戴式助盲设备及远程监控服务平台等方面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深入合作。

此外,公司应用卫星导航技术研制的定位智能安全帽终端,具备定位精度高、实时性强、稳定性好、安全可靠的特点,
并与相关安全管控平台间进行结合,为智慧工地人员定位监管提供了重要支撑和解决思路。

3、时空信息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在实景中国与全息城市领域的市场拓展,提升在时空数据库、行业空间数据获取和处理、
空间数据处理、专题图编制、全息地图大数据融合服务、全息地图引擎等方面的应用能力。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架构时
空信息应用基准框架,依托智能终端应用,不断发展“端+云”专题地图服务系统,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安防等
行业应用打造强大时空全息数据基础。同期为客户在基本农田疑似问题图斑核实工作项目、整村改造基础数据调查、房
地一体化项目、基础航空摄影项目、农作物面积遥感测量及监理服务项目、耕地非农化专项监测服务项目等提供技术支
持和服务,实现良好的交付效果。得益于公司对时空信息服务业务整合及持续拓展,该业务板块实现收入 25,618.52万
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53%。

(三)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规范运作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对相关事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针
对性的分析研讨,从规范运作、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精细管理及内部控制等多方面多维度入手,加强风险、内控、证券
合规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加强上市公司合规运营与规范运作能力。

1、加强全员证券合规意识
报告期内,公司在积极组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培训及下发监管政策及案例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关键少
数”及关键岗位人员对证券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强公司规章制度建设与学习。同时,根据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
文件,以《公司章程》为核心,持续修订完善三会议事规则、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等制度,为公司规范运作提供制度保
障;建立制度长效学习机制,针对公司关键岗位员工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员工对相关制度的理解与学习。

2、优化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从整体战略目标出发,积极推进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的优化。为合规经营,提高风险防范,公司新
增或修订制度合计40余项,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决策流程。以对重大风险、重大事件的管理和重要流程的内部控制为
重点,优化公司管理和业务流程,加强合规与风险管控。同时,加强对公司制度与业务流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
公司制度和业务流程运行有效。

3、强化财务管理与监督
报告期内,公司从会计核算、资金管控、内控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持续完善公司各项财务制度。及时开展制度的
学习和宣贯,敦促财务人员加强制度学习,为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提升和确保制度发挥实效奠定基础。同时,强化财务监
督和内控检查,夯实财务基础管理工作。加强专项检查力度和频率,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立行立改,持续夯实财
务核算基础,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四)完善贸易合规体系,加强经营管理体系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在加强管理规范、完善经营体系方面狠下功夫。在贸易合规方面,公司持续推进贸易合规体系的优
化建设,加强整体合规运营理念,通过完善制度、法务严控、合规培训、风险排查等多种措施,有效防范贸易合规风险,
为公司业务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在经营和管理变革方面,聚焦于专业化提升和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人力信息化系统建
设、资金管理系统建设、财务共享分中心建设等多个专项,优化经营管理能力,保障组织高效运转,形成独特的战略执
行力、业务能力、组织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2、收入与成本
(1) 营业收入构成
单位:元

 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金额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1,923,636,137.49100%2,107,546,242.72100%-8.73%
分行业     
卫星导航系统技术 开发及设备制造业1,923,636,137.49100.00%2,107,546,242.72100.00%-8.73%
分产品     
北斗高精度业务877,695,855.5745.63%952,995,730.1445.22%-7.90%
北斗移动互联业务647,529,402.1633.66%811,214,322.0338.49%-20.18%
时空信息服务256,185,161.7413.32%190,423,581.169.04%34.53%
其他业务142,225,718.027.39%152,912,609.397.25%-6.99%
分地区     
华北地区133,747,408.926.95%215,185,023.4810.21%-37.85%
华东地区401,252,931.9220.86%389,259,253.2818.47%3.08%
华南地区469,430,880.3924.40%268,791,464.1712.75%74.65%
西北地区96,891,161.575.04%310,729,636.0714.74%-68.82%
西南地区36,329,088.871.89%59,890,013.292.84%-39.34%
东北地区52,047,693.642.71%39,458,203.721.87%31.91%
海外市场733,936,972.1838.15%824,232,648.7139.12%-10.96%
分销售模式     
(2) 占公司营业收入或营业利润10%以上的行业、产品、地区、销售模式的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单位:元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 比上年同 期增减营业成本 比上年同 期增减毛利率比上 年同期增减
分行业      
卫星导航系统技术 开发及设备制造业1,923,636,137.491,091,683,054.6243.25%-8.73%-10.68%2.98%
分产品      
北斗高精度业务877,695,855.57447,984,613.6648.96%-7.90%-3.19%-4.84%
北斗移动互联业务647,529,402.16426,165,702.6434.19%-20.18%-30.12%37.75%
时空信息服务256,185,161.74168,966,010.4934.05%34.53%47.56%-14.60%
其他业务142,225,718.0248,566,727.8365.85%-6.99%38.04%-14.47%
分地区      
华北地区133,747,408.9282,442,786.1238.36%-37.85%-36.32%-3.71%
华东地区401,252,931.92235,833,372.8441.23%3.08%3.30%-0.29%
华南地区469,430,880.39304,662,593.4235.10%74.65%75.16%-0.54%
西北地区96,891,161.5759,367,160.2138.73%-68.82%-75.05%65.30%
西南地区36,329,088.8720,593,837.0343.31%-39.34%-42.44%7.58%
东北地区52,047,693.6427,124,514.2047.89%31.91%3.22%43.38%
海外市场733,936,972.18361,658,790.8050.72%-10.96%-7.41%-3.59%
分销售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数据统计口径在报告期发生调整的情况下,公司最近1年按报告期末口径调整后的主营业务数据 □适用 ?不适用
(3) 公司实物销售收入是否大于劳务收入
?是 □否

行业分类项目单位2022年2021年同比增减
北斗高精度业务销售量台/套529,801421,33625.74%
 生产量台/套537,910407,47332.01%
 库存量台/套54,25146,14217.57%
北斗移动互联业务销售量台/套613,868283,022116.90%
 生产量台/套610,965280,791117.59%
 库存量台/套67,04869,951-4.15%
时空信息业务销售量台/套179251-28.69%
 生产量台/套179251-28.69%
 库存量    
相关数据同比发生变动30%以上的原因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北斗高精度生产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小幅度上升,主要是测量产品销量上升所致。

北斗移动互联业务生产量及销售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上升,主要是手持设备及配件销量上升所致。

(4) 公司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重大采购合同截至本报告期的履行情况 □适用 ?不适用
(5) 营业成本构成
行业和产品分类
行业和产品分类
单位:元

行业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卫星导航系统技术 开发及设备制造业 1,091,683,054.62100.00%1,222,275,616.56100.00%-10.68%
单位:元

产品分类项目2022年 2021年 同比增减
  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金额占营业成本 比重 
北斗高精度业务 447,984,613.6641.04%462,723,203.5337.86%-3.19%
北斗移动互联业务 426,165,702.6439.04%609,860,117.1249.90%-30.12%
时空信息服务 168,966,010.4915.48%114,508,656.239.37%47.56%
其他 48,566,727.834.44%35,183,639.682.87%38.04%
说明

(6) 报告期内合并范围是否发生变动
?是 □否
本期纳入合并范围的主体共62家。其中子公司41家,孙公司20家,与上期相比,减少子公司2家;增加孙公司2家、
减少孙公司3家;具体见本报告第十节“九、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

(7) 公司报告期内业务、产品或服务发生重大变化或调整有关情况 □适用 ?不适用
(8) 主要销售客户和主要供应商情况
公司主要销售客户情况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元)362,916,228.89
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金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8.87%
前五名客户销售额中关联方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11.17%
公司前5大客户资料

序号客户名称销售额(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
1客户187,282,377.254.54%
2客户281,162,394.224.22%
3客户378,204,401.674.07%
4客户460,830,271.033.16%
5客户555,436,784.722.88%
合计--362,916,228.8918.87%
主要客户其他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主要供应商情况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元)255,825,660.43
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25.71%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中关联方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比例13.74%
公司前5名供应商资料 (未完)
各版头条